大明後宮有戰事
元認知發展與教學:學習中的自我監控與調節(簡體書)
司機員/站務員速成
弟子規1+CD

TOP
6
0
1/20-1/26最高享89折優惠別錯過!
大明後宮有戰事
滿額折

大明後宮有戰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這部「女版」宮史,有請朱明皇室的女性成員粉墨登場。
作者廣徵博引,剝開層層史料,深入歷史現場,用平易生動的語言,講述明朝帝后嬪妃的愛恨情仇,刻畫後宮女性群體的悲喜人生,描寫后妃「外家」大起大落的波折命運,同時也揭露宮廷內部激烈殘酷的爭鬥與衝突。其中牽出了好幾個明宮大案、疑案、謎案,多是學者沒講過的,或有人講過、但含糊不清沒有結論的,尤為值得關注。
歷史到底有多少純粹的真實,有多少徹底的謊言?在一片迷霧中,本書將帶領讀者去觀察紅牆如林、重門深鎖的宮闈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隱祕故事,盡可能接近和還原歷史的真相。

作者簡介

胡丹
網名「皇帝不稱朕」,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明、清史及歷史文化傳播。長期活躍在中國史研究的科研一線,同時致力於歷史文化的普及工作。所著「明宮揭祕」系列白話歷史作品,在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發表後,立即以其扎實的史學功底、犀利幽默的筆法、豐富的想像力、厚重的歷史感和隨處綻發的新見吸引了大量讀者。作者亦被多家媒體譽為令人期待的新銳歷史作家。著有《大明王朝家裡事兒》、《大明後宮有戰事》、《明代宦官史料長編》等書。

前言

本書是我的「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
二○一三年七月,「明宮揭祕」系列首發於「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塊,帖名曰「明宮鬧鬼」。我在書名中採入「鬧鬼」二字,絕非做「標題黨」,作炫奇之態以勾人。此書擬名,基於兩個理由:
其一,明宮裡真的鬧鬼!眾所周知,明代方士非常活躍,從天子到士民,都喜歡結交各路「大師」,還出了一位有名的「道士皇帝」嘉靖帝。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士最大的對頭是「鬼怪」,他們最主要的專業,是捉鬼。翻翻史書,不難發現,從洪武到萬曆時期,有許多宮廷鬧鬼的故事,只是前人較少注意。我曾經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辦的《紫禁城》發表一篇專文,名字就叫〈明宮鬧鬼〉(二○一二年第十期)。此為一。
其二,古代專制王朝的後宮,本就是鬼影幢幢,難稱正大之地;宮廷生活和皇室關係中,充滿了爾虞我詐和陰謀詭計,父子兄弟同氣連枝,卻宛如敵國。這世上本沒有鬼,人心裡戾氣積鬱太多,鬼胎就容易懷上。明代宮廷裡冷漠、決絕甚至是血腥的人際衝突與爭鬥,用「鬧鬼」來形容,不正中肯綮麼?人做鬼事,與厲鬼潛行,都是見不得陽光的。我做此書,將其揭出,彷彿鬼屋揭蓋,讓它們暴露於眾位看官的眼前。
此帖發表後,獲得較好的反響,並很快在大陸出版。然而,「古鬼」雖無害於今人,此書也不是真的寫鬼怪虛誕之事,但「鬼」這個字頗觸時忌,不可用於書名,故紙質出版物重新定名。
該系列第一部,叫《大明王朝家裡事兒》。依照我對「明宮揭祕」系列內容的分配,此書主角是大明「第一家庭」的「爺們兒」,也就是皇帝父子叔姪等男性成員。而您手中的這部,名叫《大明後宮有戰事》,作為前者的姊妹篇,則請朱明皇室的女性成員粉墨登場。借用當下時髦的話語來說,第一部是這部「明宮大戲」的「男版」,第二部則是它的「女版」。第三部我寫這個家庭的家奴──大明王朝的那些大太監們,大陸版即將推出,在此提前預告。
本書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述朱元璋是如何充實他的後宮的。原來,「洪武大帝」也曾「遊龍戲鳳」,做出許多荒唐失德之事!他的女人來源甚廣,有些還是強取豪奪而來,並由此引發了皇子們的身世之謎,疑雲重重,頗富傳奇色彩。
第二部分,大明王朝已進入「後洪武時代」,後宮依然腥風血雨。忝在「偉大帝王」之列的明成祖朱棣,屢屢在後宮施行大屠殺,朝鮮妃權氏死亡疑案、內亂案、慘絕人寰的四朝妃嬪殉葬……令人眼亂咋舌,彷彿看一部後宮題材的連環驚悚劇。
第三部分,仁宣以後,大明王朝的後宮漸趨平靜,雖然沒有了大規模的肆意殺戮,但牽涉宮廷的大案、宮人之間的鉤心鬥角,暗潮湧動,從未平息。后妃們的命運與她們的娘家(又稱外家,即大明的外戚)緊密相連。這一時期,有四件大案與明朝政治緊緊糾纏在一起,它們是孝宗初年的「假冒皇親案」、孝宗末年至武宗初年的「鄭旺妖言案」、嘉靖朝的「張皇親案」與天啟年間的「真假皇親案」。許多外戚家族遭到皇帝的殘酷打擊,並不能阻止一些人削尖腦殼、打破腦袋,希望跟皇上家攀上親戚,然而禍福倏忽轉換,讀來令人扼腕。
過去我們一說「明宮案」,總說明末「梃擊、紅丸、移宮」三案,講的人太多,本書則避開。我要講的大案或疑案、謎案,多是學者沒講過的,或有人講過、但含糊不清沒有結論的。我將廣徵博引,剝開層層史料,深入歷史現場,用平易生動的語言將這幾個大案講得清楚透徹。

書稿殺青後,我重新瀏覽目錄,發現這部「女版」宮史,幾乎看不到什麼溫情、浪漫與兒女情長,全書按照時代的順序寫下來,居然由一個個宮廷大案串聯著!
難怪在詩歌裡,宮廷女人無不是絕望的;在戲劇小說裡,宮廷史幾乎等同於宮鬥劇。藝術創作以歷史為依據,而歷史呈現給我們的著實令人「步步驚心」。
現在電視劇總喜歡注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云何云何。而我要說的是,本書完全建立在紮實的歷史資料基礎之上,沒有任何的發揮(允許合理的想像),看官盡可放心閱讀。
在此,是不是應該附一個「掩嘴而笑」的表情呢?唯願朋友們讀罷此書,掩卷亦真一笑。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後記

同樣一本書,已經寫了前言,為什麼還要寫後記?讀者會不會覺得此公癖好「立言」,且性兼囉嗦呢?本書大陸簡體字版,是沒有後記的。
可是遠流責任編輯陳穗錚女士,囑我作一文,亦豈敢違命?反而思之,我由一名歷史學者,轉型寫一些通俗的歷史讀物,確實有感存乎胸臆之間。大概後記的作用,就是給作者一個機會,使他滿腹九轉之言,可以找到許多聽眾,有一個快意抒發的機會吧。故欣然鋪紙落筆。
「鋪紙落筆」,是過去常說的話,可紙在哪裡?筆在何方?莫說一個後記,就是此書厚厚一疊二十萬言,也沒一個字兒落在「紙」上呀。鋪紙已為老話,紙筆已作「故物」,足見這個時代在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上發生了何等的巨變!沒有這些變化,當下「草根寫史」以及通俗史文的繁榮,無論如何是不可想像的。我想在這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歷史著述,第一門功夫,就是傅斯年先生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材料即史料,是歷史研究和寫作的素材。歷史重構與解析只能建立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做到「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胡適先生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還是著落於充實的史料準備。一個歷史學家,必須成為一位力能引五車之人──所謂「學富五車」也。「五車」裡裝的什麼?全是史料。研究歷史很像做「書蟲」,在故紙堆裡爬來爬去,蝕字而樂(當然,史料的範圍不止書籍,還包括口碑材料與地上地下的文物遺跡等)。
歷史研究的特殊性決定了,寫史只能是據有特殊資源的少數人,如國史館官員和江南藏書家們的特權;一般人則難為無米之炊,只能以耳食之物、道聽途說之言,再穿綴若干條傳抄的材料,勉強敷衍成文。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史學民族,史學就是中國的宗教;自古「經史」並稱,史學的地位非常高。然而受制於傳統的知識傳播形態,可以說,二千年來,史學的成果與人們讀史、學史的興趣,始終處於不對等、不對接的狀態。人們對歷史的飢渴和求知慾,只能從戲曲、小說中得到滿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通過白話小說《東周列國志》和《三國演義》了解「東周」和「三國」。
一百年前,梁啟超先生力倡「新史學」,批判了傳統史學的「四弊二病」,闡發了史學開啟民智的功能。但一直以來,歷史學依然門閥高深,令人望而卻步。想寫的寫不出,想讀的讀不到。這種狀況,直到進入網路時代,才得到根本的改變。
網路時代是所謂「草根歷史寫手」的春天,帶來了通俗史文的繁榮。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網路,為業餘寫作者提供了發表的平台,其門檻之低,讓所有願意一試身手者都可以隨時公開他的作品,而過去非專業人士幾乎是沒有可能發表歷史作品的;網路資源的共享性,為歷史寫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資料,許多不易見的古籍和學術成果都有了自由流通的電子版;並且,網路語言的滲透和引入,使得通過網路傳播的歷史讀物富於趣味,沒有閱讀障礙,更易讓讀者親近。
於是一時間,網上出現了一大批卓富影響力的通俗歷史作品和歷史寫作者。有的作品,點擊率以千萬計!這樣的傳播效應,是任何一位史學大師都難以企及的。優秀的網路史文,很快從線上走到線下,轉換成紙質出版物,成為圖書市場的新寵。
坦白地講,我作為歷史學者,對此是心羨而動的。我於明史淫浸有年,掌握大量材料,研究成果豐富,但發表在專業期刊上的作品,畢竟讀者有限,總希望自己對於歷史的一些認識能有更大範圍的傳布。可以說,網路時代也給了我同等的機會。這是我在兩年前寫作並在網路發表「明宮揭祕」系列作品的初衷。
作為一名受過嚴格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改轍撰寫通俗作品,無疑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材料如何處理、採用何等筆法及用詞等等;我對當下通俗史文的發展趨向,也有一點小見,願意一併說出來,與朋友們分享。
通過兩年來的跨界實踐,我以為,專業歷史寫作與通俗歷史讀物寫作,主要有兩個不同:
其一,專業歷史文章,除了需要創新價值(也就是常說的「三新」:新材料、新觀點和新角度),再就是嚴格的學術規範。譬如,對所引材料和觀點,必須做出注釋;行文中,哪些是自己發揮的,哪些是借鑒前人成果的,都要逐一標注清楚,各歸其道,否則就有「學術不端」之嫌。而現在的通俗歷史讀物,沒有任何「標準」的限制,選題上炒現飯、重複撞車的多,標題炫奇古怪,筆法肆意汪洋,這是市場讀物媚眾的通病。
其二,史學論文的讀者,主要是數量有限的史學工作者──俗稱「圈兒裡人」,作者不必擔心讀者「不懂」;而對於一般讀者,學術論文就是難啃的骨頭了,讀起來「枯燥乏味」。與之相反,通俗史文面對的是廣大受眾,為了增加點擊率,它必須盡量下探大眾閱讀能力的底線,為此史文見不得古文,凡「古」必反(改文言為當代白話),行文須生動有趣,插科打諢,不一而足。
應該說,不是每個人文學者都能完美地向通俗作家過渡,曾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明星學者,就因為作品涉及抄襲(其實是用了某人的觀點而沒有出註)吃了官司。他辯解說,我寫的是通俗作品,不是學術論文,不需要加那麼多註!
那麼問題來了,通俗讀物固然不必像學術論文那樣遵守嚴格的規範,是否就默認了,其標準可以降低呢?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歷史讀物,都不是學者所寫,往往出自從網路崛起的「草根」之手。他們的寫作就更無標準可言了,其水準如何保證?又由誰來評判?
許多史文作者,還都是快手,筆力極健,一天內寫出好幾千字不為難事(而一篇高水準的學術論文可能要積累好幾年才能寫出),而且東西兩萬里,上下五千年,沒有不能寫的。打開那些被稱為「小說」的通俗史文,繁文如盛夏之水,常常數十萬言,一個註也沒有,材料使用上隨意截取雜糅,讀者根本無法鑒別書中所用材料的來源及其真實程度。
學術研究制定那麼嚴格的規範,就是為了保證史料和觀點的源流清楚明白,不會在新的書寫中導致材料的異化和變形。而許多歷史寫手雜引二手、三手,甚至多手的材料(史學的標準是盡量引用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有的還利用百度、谷歌(Google)上搜到的材料,而對材料本身缺乏辨析力,並受制於學識,習慣發表狹隘偏激或已經過時的觀點,不能將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傳遞給讀者。現在關於歷史的一些激烈爭議,不少就出自這樣的通俗作品,網上聚訟,鬧得厲害,其實多為鑿空之論,發論者對他所議論的對象缺乏深入的研究,往往依靠幾條孤立的自以為是的「新史料」,就要推翻前人多年積累的研究成果和定論。
據我的觀察,也是許多出版界朋友的共識,認為當下所謂「歷史小說」(實非小說),已呈明顯的落潮之勢。
那麼,是讀者對歷史不感興趣了嗎?不是,是讀者對歷史作品的要求更高了。歷史作品要的是沉澱之深、積澱之厚、引徵之博,而不是喧囂之高、立論之奇。那些內容單薄,多靠文字遊戲和文采增其聲價的讀物,已無法滿足評鑒能力越來越高的讀者的需求。我們看一些歷史類榜單,不難發現,不少史學大家的成名之作,穩固地占據著暢銷和長銷的地位,正是其證明。
近十年來通俗歷史作品的大潮,對於滿足讀者讀史的興趣、培養大眾基礎的史學知識,不可稱無功。這十年也是讀者不斷進步的十年,現在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寫手作為「中介」的時代已告終結。
這是我的一個基本判斷。
那麼當由誰來引領新的大潮呢?我覺得,這應當是史學工作者的責任,希望更多的史學同仁,學有餘力的話,都能嘗試著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大眾讀物。我們做文史工作的,「術業有專攻」,所攻者為何?當然不是搞個發明創造,或建座大樓,那是什麼呢?就是不斷創造優秀的精神產品,並用之去影響更多的人。
最後,還想對台灣的讀者朋友說一句「親熱話」。
我曾經在台灣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與台灣的史學同行也素有交流;今年春節前還曾有環島之行,美麗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善良和氣的台灣民眾,熱情的導遊阿榮,都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我的女兒還經常提到台北的一○一大樓,相信不久之後我們會故地重遊……希望這本小書,先帶著我對台灣的祝福,飛越海峽。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目次

第一卷 重八公的幸福生活
第1章 朱家「老奶奶」好凶
第2章 男兒氣概不當家
第3章 重八之相,貴不可言
第4章 省級高幹朱姑爺的黃金時代
第5章 重八公也曾遊龍戲鳳
第6章 未嘗妄將一婦子──例外!
第7章 好個齊人之福!

第二卷 諸王身世之謎
第8章 生子也要爭第一
第9章 「假子」到底是假
第10章 暴君後宮的「託兒所」
第11章 燕王自證嫡子
第12章 大哥的身世四弟說了算
第13章 大明天子竟然「非我族類」
第14章 李淑妃白得了三個兒子
第15章 孝陵太監的導遊解說詞
第16章 永樂皇帝也著了道
第17章 老朱家是一個「大家庭」

第三卷 淒風慘雨明皇宮
第18章 「藍鬍子」朱皇帝
第19章 以青春的熱血去澆那具枯骨
第20章 殉葬也有人情講
第21章 「天使」高麗選美
第22章 親手剮人,皇帝發瘋了!
第23章 宮亂!宮亂!
第24章 娘,我去了!
第25章 朝鐘一聲響,天子換人了!
第26章 景帝的風流債
第27章 天子竟要賄買臣子
第28章 站腳須防牆倒
第29章 殉葬的絕響

第四卷 皇親國戚衰落記
第30章 與朱元璋簽合同最不可靠
第31章 凡外戚,不許掌國政
第32章 外戚預政的絕響
第33章 明宮狸貓換太子

第五卷 假冒皇親
第34章 宮中禁止吐痰
第35章 同穴而異路
第36章 一切,為了皇嗣
第3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萬
第38章 群騙招搖長安道
第39章 孝宗的愛情之湯特別濃
第40章 忠臣化作冤鬼

第六卷 張皇親覆滅記
第41章 張國舅成了謀反案的被告
第42章 「鄭旺妖言」案──武宗身世成謎
第43章 「鄭皇親」高調回歸
第44章 怪哉!伯父為爹,親爹為叔
第45章 邵太妃的悲喜人生
第46章 皇帝堅定地為母后站台助威
第47章 張皇親的大難到了
第48章 食腐者的盛宴

第七卷 最後的皇親
第49章 陳、王兩家爭認皇親
第50章 終是一筆糊塗帳
第51章 光宗「生產力」排名不低
第52章 少年皇帝落入婦人之手
第53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第54章 皇后是重犯之女?
第55章 魏閹垮台,皇親平反

後記

附錄:明朝皇帝世系圖

書摘/試閱

《大明後宮有戰事》
第32章-外戚預政的絕響

明代的皇后,從成祖徐皇后之後,出身都不高。比如我們多次提及的仁宗之后(皇后)、宣宗之母(皇太后)、英宗之祖母(太皇太后)張氏,河南永城人,洪武二十八年(一三九五年) 選為燕世子妃(朱高熾妻),其父張麒官兵馬副指揮之職。
從明代開始,京城分東西南北中,一共五城,各設兵馬指揮司,為正六品武職。依明朝定制,親王妃之父授兵馬指揮,世子及郡王妃的父親授兵馬副指揮。這真的很有意思,與皇帝結親, 馬上就有官兒當,這官帽子算是聘禮嗎?
從張麒授官的情況來看,將五城兵馬司正、副指揮作為特授給「戚畹」的恩榮官,從洪武中期就開始了。但外戚任職兵馬司,只是掛銜,拿乾餉,並不真的管事。張麒在女兒嫁入燕王府之前,應該只是一名普通百姓或軍士。沒料到他女婿有一天會做太子,嘖嘖,不得了,此公搖身一變,也做「戚畹」了,連升三級,做到京衛指揮使。對他來說,最大的遺憾是沒能熬到女婿做皇帝、女兒做皇后的那一天,不曉得他女婿即位後,會追封他這位老國丈為彭城伯,又晉封為侯。
張麒有兩個兒子,一名昶,一名昇,兩兄弟都追隨朱棣靖難。張昶在永樂初年累官至錦衣衛指揮使,他妹夫仁宗即位後,令他繼承了他父親追封的彭城伯,還許他的子孫世襲──這便宜明明是照顧老張家來的嘛!
爵位本是國家賞功大典,非軍功不授。雖然之前有朱元璋封其外祖父陳公為揚王,封其岳丈馬公為徐王,包括仁宗封張麒為彭城侯,都是追封,本人生前並未叨此殊榮。而到張昶這兒,憑著他妹妹做皇后,自己是皇帝老倌的大舅子,就撈到一頂世襲罔替的鐵帽子。這便形成一個慣例:自後凡皇帝外家近親,一般都生封伯,死贈侯。
曾經有人對此表示反對,還是那些話頭,說爵位是國家用來賞功的,不是犒賞媳婦兒父兄的,可是他們忘了,這「國家」是誰的?還不是老朱家的,他要賞誰就賞誰!
當然,新例的形成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后妃之家多為普通百姓。過去與皇室聯姻的,無不是門高戶大的勳閥之家,在這之後,大明王朝的親戚就變窮酸了,盡是些小家寒戶。但與皇室締婚之後,尤其是他家女兒在後宮蒙寵,那簡直就是掉進金窩窩裡,馬上可以得到高爵厚祿的獎賞和回報,感謝他們為老朱家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好兒媳!
張昶封了伯,就以勳臣的身分掌京師「三大營」之一的五軍營右哨軍馬。幹了些年,到英宗即位,他妹妹升了一級,由皇太后做到太皇太后,就把哥兒倆找來,說了些體己的話。官史上說是「誡諭」,我猜是語重心長,溫言相勸,拜託兩位國舅爺卸下實職,不再具體管事,領一份乾祿就得了。好比部長不當了,享受個省部級的待遇。本來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然也不應享受其待遇。可是聰明而善於為己謀私的中國人,卻搞出一個公事卸了,待遇卻不降的好事,冤枉花錢,養了一大批寄生蟲。
張太后這麼做,不是故意跟娘家人過不去,她有自己的考慮。當時英宗年幼,無法親政,雖名為閣部重臣輔政,實際上真正把持大政的是太皇太后,張太后代小皇上簽字畫押,因而擁有最高的裁斷權。她只要稍微再進一些,經常召見大臣,親自處斷章疏,就是母后臨朝、垂簾聽政了。
張太后深知,群臣對此懷有很深的疑慮,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假如她學前代太后,大施恩威,廣攬親信,特別是賦予娘家人更大的權力,肯定會遭到廷臣的非議,甚至引發朝政的激烈動盪。張氏一族,現在正是朝臣矚目的焦點!張太后聰明地選擇了謙退,以避嫌疑。大學士楊士奇拍馬屁說,左都督張昇「賢」,宜加委任。她也不許,堅持讓兩位國舅爺一起退,裸退。她這麼做,果然獲得廣泛的讚譽,當時朝臣與後世史官奉上了無數的諛辭。
從表面看,張家在張太后權勢正當頂峰的時候,在政治上受到遏制,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其實他們得到的是更為實際的好處:不單張昶被封為彭城伯,張昇很快也得到世襲惠安伯的獎賞。張家一門,出了兩位伯爵,還都是可以傳諸子孫、綿澤無窮的鐵帽子爵爺。
張家小子雖然都是無功而受厚賞,但群臣無話可說:太皇太后大公無私,張家委屈已經夠大了,還有啥好說的!張家的富貴與張太后的榮譽,永遠是綁在一起的。直到世宗嘉靖八年(一五二九年),議革外戚世爵,英宗以下各朝外戚所封之爵,帽子紛紛落地,唯有老張家彭城、惠安二伯得到保留,直到與明偕亡。瞧,一百五十年的榮華富貴,張太后對張家子孫做出多大的貢獻啊!顯見她是一位眼界開闊、眼光獨到的後宮政治家,她若像孝宗、武宗二朝的張太后一樣,盡著縱容娘家人為非作歹,雖然繁華於一時,但很快就凋落衰敗了,甚至不免於覆家殺身的悲慘命運(詳見第六卷)。
張太后不准外家預政,固然是保全外家的高明之策,但她這麼做,還造成了深遠的政治影響,她用廣受稱譽的著名實例的形式,強化了不許外戚預政(包括朝政、軍政)的祖制。外戚從此成了享福的代名詞,而不可覬覦國政,否則就是違制,將遭到嚴厲的糾彈。
公侯伯等爵(明代只有這三等爵)與朝廷外戚,合稱「勳戚」。但是,由軍功受爵的勳臣, 往往不為國戚。而皇太后、皇后的父親兄弟,也就是俗稱的國丈、國舅,他們屬於「恩澤封」, 其爵位是攀親攀來的,不由大勳勞而來,也稱勳戚,多少有點名不副實。直稱之為「戚臣」,更合適些。
在張昶之後,宣宗第二任皇后孫皇后的哥哥孫繼宗也一度預軍政,在朝權勢烜赫,但已然為絕唱了。
孫皇后在前文講英宗復辟時曾經提到過,她與其子英宗朱祁鎮,是很共過一些患難的。孫皇后與她的婆婆張太后,頗有淵源。孫皇后的父親,曾任永城縣主簿,張太后就是永城縣人,兩家來往密切,可能張家在未發達前,還受過孫主簿的看覷。張家女兒進宮後,張家老太太經常入宮看女兒,每每提起孫主簿之女有賢德,大概是希望請張后引介進宮的意思。孫皇后便由這個路子進宮了,那時還是個十來歲的小女孩,由張太后親自照顧。
皇太孫朱瞻基大婚時,選胡氏為妃,就以年少的孫氏為嬪。雖為小老婆,但孫氏最得宣宗寵愛。明朝後宮,在皇后之下是貴妃,再下就是妃嬪了。明宮定制,皇后授金寶(寶即印)、金冊(冊是用來寫冊封文字的),貴妃以下,有冊,無寶。宣宗即位,封孫氏為貴妃,恐不滿其意, 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年)五月,特製金寶賜之──「貴妃有寶自此始」。到景帝時,才又新創了一個「皇貴妃」的名號,後世凡得異寵或生子者,多封皇貴妃,最有名的就是憲宗朝的萬貴妃和神宗朝的鄭貴妃。
宣德二年(一四二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孫貴妃「生」下皇子,她的雙臂已如藤蘿一般緊緊攀住了皇后的座椅。我為什麼要在「生」字上面加一個引號,請稍候揭曉。總之就在孫貴妃產子的第二年,宣宗即廢掉糟糠之妻胡氏,改立孫貴妃為后。
「糟糠」二字用在胡皇后身上,未免過於矯情,也不恰當,胡皇后可是一口糠都沒吃過的。不吃糠不見得是好事,十三陵的定陵,發掘出三具屍體(神宗和他的兩個老婆),牙口都不怎麼好,原因就是食物太精細,引發多種牙周病。人在必要時,還是要吃糠嚥菜、粗茶淡飯的。
糟糠之妻只是一種說法,表明胡后是宣宗的原配,從宣宗還是皇太孫時就嫁給這個「臭男人」了。在官史裡,把胡皇后寫得特別謙遜,說她因為自己沒有孩子,身體又有病,主動辭位讓賢。哪有人好好的「后」不做,甘心去做「廢后」的?胡皇后心底最深處,一定呼嘯著海浪,痛罵那薄倖的臭男人、死男人,連帶著大罵天下沒有一個好男人!這些話不可能寫在官史裡,她甚至敢怒不敢言,只好請我今日替她罵出來。
明朝人最重名分,皇后之位一定,一般很難搖移,除非皇帝不顧名聲受損,且具有很強的意志力,能夠承受得住群臣的聒噪。
明朝人的強項和敢言果諍,在歷史上是有名的,他們像伏夏的蟬,鳴聲如沸,能把屋頂掀去,就是宮廷「黏杆處」的編制擴大百倍,也奈它不得。有私心而缺乏耐心和意志的皇帝,往往試探一下,就知難而退了。宣宗對胡皇后,說廢就廢,說明宣宗還是一個強勢的皇帝。但畢竟唆擺皇帝廢掉中宮由自己頂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孫皇后能把正宮原配拱倒,那手段和能力, 絕對可圈可點。
孫皇后之能,與宋朝仁宗之母劉皇后有的一拚。
許多人是從《狸貓換太子》的故事裡認識劉皇后的。戲裡說劉皇后不能生,而妒人能生,宮中李妃生了皇子,她用一隻死狸貓把嬰兒換出來,還誣衊李妃生的是怪胎。幸虧李妃母子得到好心宮人的保護,皇子沒有被害,流落民間一十八載,最終登上皇位,並與親生的母親相認,而劉皇后自知罪行敗露,只好自戕謝罪。
其實這不是史實。劉皇后是宋真宗的皇后,她沒有兒子,由真宗做主,將李氏所生之子給她撫養,認作己子。這孩子長大後做了皇帝,就是宋仁宗。仁宗做了十年皇帝,生母李氏才死,但他身世的祕密保護得很好,仁宗在劉皇后生前,完全不知道他不是劉皇后親生的。
人都是多嘴的,尤其是含有某種叵測的心理時,更是無話不說。但皇帝身世的祕密,誰也不敢在仁宗跟前弄嘴,足見劉皇后勢力之大,沒有人膽敢與之較勁。
宋代的皇后,很有些勢力,不僅在內宮做主,在外朝也有不小的影響力,劉皇后就是其中的翹楚。仁宗即位後,劉皇后做了皇太后,一直把持朝政,直到壽終正寢。仁宗糊里糊塗做兒子, 又糊里糊塗做皇帝,自然成為百姓的笑柄,民間才敷衍出一個換太子的故事,替阿斗爭把氣。
不知道孫貴妃是否看過這齣戲?她也是不能生的,在戲的第一幕,她一定與前代的劉皇后有惺惺相惜之感。
有心急的看官或許要問了:孫貴妃不是英宗的媽嘛,如何說她不能生?
且莫著急,聽我慢慢道來。看官!須知人是貪得無厭的,一個宮中的女人,受冷落時她想得寵,得了寵,又想生兒子固寵。孫貴妃雖然得寵,但若不趕緊生出一位皇嗣,被哪位妃子搶了先,地位還是沒有保障。孫貴妃不能生,不代表宣宗不能生,她也沒法禁止宣宗和別的女人生孩子──宣宗在宮裡精心裝修了一間「鏡室」,裝飾著各種助淫的玩意兒,可從來沒閒著!
果然,一個宮女被龍臨幸了一下,就懷孕了。此時孫貴妃早從戲中學來一計,她把宮女生的孩子強奪過來,認作自己的兒子。她這樣做,大概是得到宣宗的默許與支持的,宣宗也希望自己的第一個兒子是嫡出,而不是某天隨便打出的一砲,在野地裡綻開的野花。這便注定了「國母」 (皇帝生母,這個詞不久還會出現)悲慘的命運。
宣德三年(一四二八年)二月,孩子出生才四個月,就被冊立為皇太子,「拿狸貓把他換來」的媽媽孫貴妃,母以子貴,也在三月時順利地晉封為皇后。胡皇后則退居長安宮,頂了一個「 靜慈仙師」的名號,每天在宮念佛,苦苦度日。
那孩子如宋仁宗一樣,後來繼承了皇位,他就是英宗朱祁鎮。我們不知道他是否曉得自己的身世,但他和養母的關係非常融洽,然而可悲的是──「英宗生母,人卒無知之者」。
兒子坐朝當皇帝,卻無法相認,與眼睜睜錯失億元彩票大獎,哪個更心痛些?看官,您說!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