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商品資訊
系列名: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歷史地理系列
ISBN13:9789888340347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作者:名譽主編:饒宗頤; 導讀及譯注:張偉保
出版日:2015/10/26
裝訂/頁數:平裝/478頁
適性閱讀分級:765【高於十二年級】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千古風流話三國——《三國志》導讀
魏書(《新唐書》稱為《魏國志》)
武帝紀
明帝紀
三少帝紀 齊王芳 高貴鄉公髦 陳留王奐
袁紹傳 劉表傳
張繡傳 張魯傳
曹真傳 子爽
荀彧傳
管寧傳
郭嘉傳
任峻傳
鄧艾傳
蜀書(《新唐書》稱為《蜀國志》)
先主傳
後主傳
諸葛亮傳
關羽傳 張飛傳 趙雲傳
龐統傳 法正傳
魏延傳
譙周傳
姜維傳
吳書(《新唐書》稱為《吳國志》)
吳主傳
三嗣主傳 孫亮 孫休 孫皓
張昭傳
周瑜傳 魯肅傳
陸遜傳
韋昭傳
參考書目
名句索引
書摘/試閱
千古風流話三國——《三國志》導讀◎張偉保
三國鼎峙
東漢末年政治黑暗,戚宦相爭、吏治腐敗、民不聊生,因而不斷發生大規模民變。其中,以一八四年張角與其弟張梁、張寶三人率領太平道信徒起義最為聲勢浩大,直接動搖了東漢政權的基礎。起義軍戴黃色頭巾作標誌,因而被稱為「黃巾軍」。雖然黃巾起義很快被鎮壓,但餘黨仍散佈各地。一八八年,漢靈帝採納劉焉的建議,制定了州牧制度,加強對地方的控管。一八九年,漢靈帝死,漢少帝劉辯即位,何太后臨朝稱制,外戚何進專政。袁紹向何進建議誅殺宦官,因何進猶豫不決,被宦官先發制人,殺了何進。袁紹繼而與袁術合力誅殺宦官。其後,董卓率兵入洛陽,控制了朝廷,袁紹及曹操紛紛逃離京師,最後董卓廢黜漢少帝劉辯,改立年僅九歲的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董卓掌握大權後,暴露他的兇殘本性,殺少帝、掘陵墓、搶珍寶,荒淫無道,專斷朝政。關東諸郡起兵討卓,乃火燒洛陽,並挾持天子遷都長安,自為太師。由於董卓惡行昭彰,在一九二年,司徒王允與呂布合謀把他刺殺了。董卓雖死,但下屬李傕、郭汜等人挾持漢獻帝,專政四年。一九七年郭汜被部將伍習所殺,一九八年李傕又為曹操所誅殺。二〇〇年,曹操以少勝多,在官渡擊潰了袁紹軍團,袁氏勢力隨後被殲滅。之後,曹操更統一了北方。
在曹操擴展勢力、「北方多務」的同時,孫堅、孫策亦有相當的發展,終於成為江東的主宰者。孫權繼承父兄的基業,任用張昭、周瑜、魯肅等賢能之士,在江東擁有牢固的地盤。而漢景帝兒子中山靖王的後裔劉備,經過不少歷練和挫折後,最終投靠了控制荊州的劉表,在新野招攬人才。由於得到關羽、張飛、諸葛亮的協助,逐漸建立一些勢力。二〇八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荊州,劉表病逝,次子劉琮繼任,並隨即向曹操投降。曹操不聽從謀士賈詡的勸說,冒進江東,企圖一統天下。劉備見形勢危急,派諸葛亮出使江東,尋求與孫權結盟,合力抵抗曹軍。孫權亦受到魯肅的鼓動,同意聯劉抗曹,最後決戰於赤壁。北方士兵多不諳水性,曹軍將船隻連接在一起以穩定船身。因此,周瑜決定採用火攻,不但火燒連環船,更焚及大量岸上的營寨,終於大敗曹軍。曹操被迫退回北方。劉備亦趁機佔據荊州西部地區,後來更獲得千載之機進佔益州,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孫權則繼續穩固江東,又積極開拓東南地區,勢力日益強大,終於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
二二〇年,曹丕篡漢自立,定都洛陽,國號「魏」;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二二二年,劉備為了替關羽報仇,於夷陵之戰被吳軍陸遜擊敗,崩於白帝。諸葛亮與李嚴受命託孤,共同輔助後主劉禪。二二九年,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名實相符的三國鼎立正式開始。其後四五十年間,三國之間不時發生戰爭,但都以發展經濟,恢復生產為主,出現一段較穩定的對峙局面。由於魏國佔據的北方是傳統農業區,當戰爭大致平息後,經濟恢復到一個階段,整體經濟實力便會遠遠優於東吳和蜀漢。因此,到了二六三年,掌控了魏國大政的司馬昭便派出鍾會、鄧艾攻打蜀國,迫使劉禪出降,蜀國滅亡。二六五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魏自立,國號「晉」,魏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二八〇年,司馬炎派賈充、杜預、王濬等攻打吳國,孫皓出降,吳國滅亡,三國時代正式結束,天下回復短暫的統一。
三大戰役
中國歷史上,有數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其中兩次即發生於這個時期: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對三國鼎立有決定性影響。另一場奠定三國的戰役是夷陵之戰,它決定了荊州永久歸屬於東吳。史家稱以上三場與三國鼎立有關的大戰為「三大戰役」。
1.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形成三國鼎立的第一場大戰役,亦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東漢末年,黃巾軍雖被鎮壓了,但東漢政權已經岌岌可危,地方勢力迅速崛起,形成羣雄割據的局面,主要有河北的袁紹、兗州的曹操、豫州的陶謙、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南陽的張繡等。在征戰連連中,袁紹與曹操兩大勢力日益壯大。
開始時,袁紹勢力比曹操強盛。袁紹兵力眾多,曹操則四面受敵。但後來局勢向着曹操有利的方向變化。曹操消滅呂布,袁術病死,張繡投降,劉表持觀望態度,孫策保守江東。再者,由於袁紹遲疑不決,失去與劉備夾擊曹操的良機,因此形勢變得對曹操有利。
二〇〇年二月,官渡之戰爆發,戰爭歷時九個月,約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二月至六月,曹操採取「以退為進」的戰略,曹操屢勝,士氣高漲;第二個階段:七月至九月,雙方於官渡相持,曹軍糧草將盡,但聽取荀彧的建議後,堅守待變;第三個階段:十月,曹操突襲袁軍烏巢糧倉,糧草全被焚毀,袁軍大潰。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2.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繼官渡之戰後,又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奠定三國鼎立的大戰役。曹操統一北方後,於二〇八年大舉南下,欲先攻打劉表,再擊敗孫權,繼而一統天下。九月,曹軍進攻新野,劉表之子劉琮出降。曹操輕取荊州,野心大增,即率軍東向,兵鋒直指江東。劉備派諸葛亮游說孫權,結盟抵抗曹軍。孫權任周瑜為孫劉聯軍的主帥,統率聯軍約五萬人到赤壁,與曹軍對壘,而自己則統率大軍殿後。北方士兵不諳水性,曹操下令用鐵鏈將船隻固定,但這樣船隻便失去機動性。周瑜利用曹軍這一弱點,派黃蓋佯裝投降,終於火燒曹軍連環船,最後曹軍大敗。戰後,曹操被迫退回北方,孫權為了抗曹,繼續與劉備聯軍,聽從魯肅的建議,將江陵一帶借給劉備,以鞏固雙方關係。
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守北方,向西面擴張,控制關中,又廣泛實行屯田制,穩定社會經濟;劉備則據荊州,後佔成都,趁機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擴張勢力;孫權則穩固江東,積極開闢東南地區,勢力也不斷壯大。自此,拉開了三分天下的帷幕。
3.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吳蜀為爭奪荊州而展開的戰役。南方政權如果要北伐中原,荊州是最佳前進的地方。北方南下統一江南,如不攻破荊州,便無法攻佔長江下游地區,正因荊州位處東西南北的中心,因而成為兵家必爭的地方。
二一九年,孫權派陸遜偷襲荊州,關羽被殺。孫權為避免兩線作戰,假意向曹魏稱臣。二二一年,劉備為奪回荊州並為關羽報仇,一意孤行,不理羣臣反對,毅然發動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起初漢軍打着為關羽報仇的旗號,士氣高漲,屢戰屢勝,陸遜洞悉漢軍必會乘勢追擊,因而下令吳軍退至夷陵,伺機而動。二二二年二月,漢軍亦東移至夷陵,陸遜則死守夷陵。兩軍人馬對壘半年,漢軍已無心作戰,陸遜大舉反擊,火攻漢軍營寨,並封鎖江面,劉備被打得措手不及,幾乎全軍覆沒。劉備戰敗後退回白帝城。二二三年四月,劉備崩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後,雙方言歸於好,又聯手共同抗魏。
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
《三國志》作者陳壽(二三三~二九七),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受學於史學家譙周。據《晉書》本傳記載,他在蜀漢時曾任衞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散騎黃門侍郎。因不依附當權宦官黃皓而屢遭貶黜。入晉後,司空張華愛其才,薦為佐著作郎,又遷著作郎,出補平陽侯相。陳壽為蜀人,曾編纂《益部耆舊傳》和《諸葛亮集》,對蜀漢歷史十分熟悉。晉朝太康年間,陳壽參考了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及韋昭的《吳書》等史籍,全面整理三國史事,終於完成編寫《三國志》共六十五卷的工作。陳壽《三國志》是體系龐大的紀傳體史書,它的脈胳分明、文筆簡練,「時人稱其善敍事,有良史之才」。據《新唐書》卷六十二《藝文二》記錄,《三國志》分列為《魏國志》三十卷、《蜀國志》十五卷、《吳國志》二十卷,說明當時三部書曾經獨立編目。
由於陳壽《三國志》內容較為精簡,引致部分讀者的批評。到了南朝劉宋時,裴松之(三七二~四五一)奉命為《三國志》作注。裴松之字世期,河東聞喜人。東晉時,歷任殿中將軍、司州主簿、零陵內史、國子博士等。宋文帝元嘉初,充巡行湘州大使,轉中書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他利用了超過兩百種歷史文獻為《三國志》作補注,開創了注史的新例,大大豐富了它的內容。後來,《三國志》及裴松之注與《史記》的裴駰、司馬貞、張守節三家注、《漢書》的顏師古注、《後漢書》的韋賢注,成為「前四史」的標準注本,流傳至今。
陳壽以晉臣身份編撰《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尚屬合理。但在行文時,卻不得不照顧歷史的真實,即魏、蜀、吳三國是互相抗衡的政治獨立實體。如何兼顧二者,陳壽可以做的不太多。結果是《三國志》表面上以曹魏為正統,內裏卻是各自獨立的著作。所以,形式上以曹魏政權為「紀」,如〈武帝紀〉、〈文帝紀〉等,而蜀漢政權稱「傳」,如劉備稱〈先主傳〉,孫權稱〈吳主傳〉。形式上明顯是尊魏貶蜀、吳。
事實上,陳壽在撰寫蜀漢和東吳的歷史時,均按照「紀」的方式來處理兩國君主的事跡。例如,在編寫孫權的「傳」時,就採用傳統「本紀」體的寫法。它不但以吳國年號紀年,更在傳主個人歷史外,全面記載了吳國的內政與外交,這其實便是「本紀」體。陳壽也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劉備和劉禪的事跡。這應該是陳壽採取的折衷方法。
歷史記錄必須真確,否則難以受到重視。三國對峙達四五十年之久,基本上都是獨立的政權。如果完全抹殺蜀、吳兩國的獨立性,必將受史家的唾棄。因此,為了兼顧現實限制和歷史真實性的矛盾,陳壽將名實二者予以區分。在名義上、表面上以魏為正統,並在蜀、吳兩國君主稱帝或嗣位時標明魏國年號;實際上卻是蜀、吳兩國各自稱帝、建號、改元,對曹魏沒有任何隸屬關係。誠如《新唐書.藝文二》所記,當時《三國志》是三部獨立的書。由於三書各自獨立,陳壽僅以「某主傳」字代替「某帝紀」,但編寫方式卻完全按照「本紀」的體例撰寫。所以,劉知幾《史通.列傳篇》曾評說:「陳壽《國志》載孫、劉二帝,其實「紀」也,而呼之曰『傳』。」這種說法,一直以來都受到大部分史家的承認。
本書編寫特點
本書是中華書局新視野經典文庫的一種,整體結構自然有一致性,篇幅也有一定限制。陳壽《三國志》本質上可算是三部書,相對獨立地記錄了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因此,讓讀者通過本書以概括了解陳壽《三國志》,這項任務非常具挑戰性。加上三國故事家喻戶曉,當中人才濟濟,著名的謀臣猛將多不勝數。如何取捨,難有公論。以往同類書稿不少,能反映三國整體面貌的卻屈指可數。因此,本書以新視野來安排,以魏、蜀、吳三國全部君主作為綱領,再挑選最具代表的人物,反覆考量,才將篇章確定下來。最後定為曹魏六帝、蜀漢二帝,孫吳四帝共十二帝及二十五個傳記。其中對曹操、劉備、孫權三帝的內容僅稍加刪節,以說明他們的關鍵角色及作用,而其餘各帝則略存梗概,以反映三國歷史的基本情況。這部分也從側面補充了司馬懿(一七九~二五一)、司馬師(二〇八~二五五)、司馬昭(二一一~二六五)和司馬炎(二三六~二九〇)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筆者深感缺少司馬氏的三國史,將存在難以彌補的缺陷。
本書所選的二十五篇傳記,收於《魏書》的共有十一篇。除著名的謀士和將領外,也包括了三個敗於曹氏的重要對手:袁紹、劉表、張魯。其中〈張魯傳〉更為道教歷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具有文化上的特殊價值。在曹魏政權中,重要的謀臣數量很多,本書選了荀彧、郭嘉為代表。將領方面,則以降將張繡、宗室重臣曹真和由司馬氏提拔的鄧艾為代表,後者是負責平定蜀漢的主要將領。另一傳記主人是曹真之子曹爽,他在正始年間執政,在司馬懿發動政變後被殺。曹爽失敗後,司馬氏控制了大局,進入了做「家門」即篡奪政權的新階段。本書又選了〈任峻傳〉和〈管寧傳〉。前者代表曹魏在經濟方面的實幹官員,為扭轉漢末殘破的北方經濟奠定基礎;後者代表在唯利是視的三國社會中,仍有操守端正,不為權勢名位所動搖的傑出人物。管寧是一個擇善固執又講價值理性的人物。現代社會追名逐利,遠較三國時更甚,管寧的高潔情操更是彌足珍貴,可被視為國之瑰寶、民族的楷模、年青人學習的對象。
至於蜀漢人物的傳記,本書也選了九篇。重要將領有關羽、張飛、趙雲、魏延、姜維五人。前四人是前期代表,姜維則是後期代表。主要謀士則選了諸葛亮、龐統、法正三人,他們在輔助劉備建立蜀漢均有重大貢獻。學者官員則以譙周為代表,他曾為益州百姓的利益,成功勸使劉禪向鄧艾投降。孫吳人物方面,本書共選了五篇。重要將領有周瑜、陸遜二人,他們分別是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前線主帥。重要謀士則選了張昭、魯肅二人,他們在孫吳政權建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學者官員則選了韋昭,他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官員。他在晚年的坎坷經歷也側面反映了孫皓政權的腐朽。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