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公元960-2030年(修訂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208136625
替代書名: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960-2030 AD Second Edition, Revised and Updated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安格斯‧麥迪森
譯者:伍曉鷹;馬德斌
出版日:2020/09/01
裝訂/頁數:平裝/220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版次:三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經濟史研究近年雖然有了新的發展,但仍然缺乏以現代經濟學理論,特別是增長經濟學理論為指導的,在世界經濟範圍內觀察中國經濟史的大視野。如今,麥迪森走在了中國學者的前面,在區區200頁的篇幅裡(英文正文只有100頁,有關數據和計算的附錄佔去100頁),為我們簡略而又深刻地勾勒了跨越千年(公元960—2030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的線索,影響中國經濟進步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其中的製度因素。此外,也預測了中國在未來四分之一個世紀中所能達到的經濟水平以及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安格斯•麥迪森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表示樂觀,他預測,如果採用購買力平價進行貨幣轉換,中國2003年的GDP水平相當於美國的74%或日本的兩倍以上。基於一個相當保守的假定,中國可以在2015年重新恢復它曾經擁有過的世界經濟體地位。到2030年時,中國在世界GDP中的份額將達到23
--------------
★本書所討論的是一個對世界經濟極為重要的主題,它的第二版是對這個主題的一個傑出而又重大的貢獻。
——勞倫斯-克萊因,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任何一個希望理解中國經濟的過去和未來的人不應錯失此書。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這是一部極為精彩的讓人翹首以待的修改和更新的著作。
——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美國企業研究院
★把對中國千年經濟史的回顧與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未來聯繫起來,是作者的一個非凡貢獻。本書是任何對中國有興趣的人的必讀書。
——DH.帕金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這是經濟史領域的一本大師級傑作。它將成為全世界未來幾代學者們所賴以站立的偉人的肩膀。我們中國學者會像從本書的首版中受益那樣,從它的第二版中吸取新的智慧。
——李伯重,清華大學歷史學教授
序
有興趣翻閱本書的讀者很可能已經讀過作者的《世界經濟千年史》(伍曉鷹等譯自2001年英文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人們可能還記得,安格斯·麥迪森教授在那本著作中,既高度評價中國在宋朝晚期領先於歐洲的經濟繁榮,又扼腕惋惜擁有世界先進航海技術的明朝竟然坐失開發世界貿易的良機。然而,在那部世界經濟增長史中他並沒有給中國經濟增長史多少篇幅,只是建議讀者閱讀他1998年的專著《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我們現在向中國讀者介紹的就是這本書的2007年新版本。
本書是“麥迪森風格”經濟增長史的又一部代表作。歷史學家關注人物和事件的故事脈絡,熱衷微觀史實的反复考證。所以,即便是卷帙浩繁,也不免失之偏頗。中國經濟史研究近年雖然有了新的發展,不再事事囿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框架,但是仍然缺乏以現代經濟學理論,特別是增長經濟學理論為指導的,在世界經濟範圍內觀察中國經濟史的大視野。如今,麥迪森走在了中國學者的前面,在區區200頁的篇幅裡(英文正文只有100頁,有關數據和計算的附錄佔去100頁),為我們簡略而又深刻地勾勒了跨越千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的線索,影響中國經濟進步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其中的製度因素。此外,作者預測了中國在未來1/4個世紀中所能達到的經濟水平以及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本書涉及很多數據估計上的問題。很多結論同估計方法的選擇、假設的建立、原始數據的質量和數據處理方式密切相關。再有,為了確定中國在世界上的相對地位,計算上的問題還擴大到進行比較的國家的數據問題。顯然,追溯的歷史越長,能夠得到的數據就越少,在估計中也就更加依靠假設。這些方面的修改很可能會改變問題的性質及現有的結論。對此,作者從來不迴避,而且歡迎批評和挑戰。他在數據處理上所採用的完全透明的方式,實際上為挑戰者準備了條件。事實上,數據的問題從來是不難提出,但不易解決。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格瑞利克斯(Zvi Griliches)直到晚年還反復告誡,我們過多地註意了計量經濟學技術的發展,忽略了這些技術所使用的基礎數據。他認為這既同政府統計部門的資源有限有關,也同我們在研究生培養中一直忽視基礎數據的價值以及它們的蒐集和處理方法有關。像麥迪森這樣到八十高齡仍然在數據的處理和計算上親力親為的經濟學大師並不多。應該說,他的確是我們的楷模。
讀者可以對麥迪森的分析、數據和結論有完全不同的觀點(實際上,這正是他所期待的)。但是,批評不是真正的挑戰。挑戰者需要提出全新的理論分析和經驗支持。這實際上也是我們作為譯者的願望。我們殷切希望本書的中譯本能夠促使國內有志於研究中國經濟增長的青年學者,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做出開創性的貢獻。從這個目的出發,我們認為本書完全可以作為大學中國經濟史和經濟發展課程的必讀書;同時,它也可以成為在標準國民經濟核算框架下,應用購買力平價理論研究國際經濟比較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中文版的問世也頗費周折。第一版曾經由新華出版社在1999年根據與OECD的協議翻譯出版。後來因為技術用語欠規範和準確而在作者要求下停止發行。直到2006年才決定2007年同時出版英文版和中文版的第二版。所以,我們的工作變成了一個在不斷修改的英文稿上所進行的翻譯工作。其中的一些片段多次需要重譯,我們也需要反復校對。但是仍然可能存在一些疏忽、錯誤或遺漏,希望讀者不吝指正。
在翻譯過程中,我們也參考了岳希明的該書第一版附錄C譯文(載岳希明、張曙光、許憲春編著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研究與爭論》,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楚序平、吳湘鬆的第一版譯文的個別章節(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在翻譯中我們得到了袁偉鵬、張小帥多方面的幫助,也得到了OECD發展中心Sheila Lionet和Ly Na Dollon(陳麗娜)女士在圖表上的幫助。吳綺萍女士仔細地閱讀了全部正文的譯文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在此我們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最後我們應該特別感謝伍曉鷹的夫人慧珍,不僅感謝她自始至終的理解和支持,而且感謝她所承擔的大量的譯文錄入、修改以及校對工作。
伍曉鷹(於香港)、馬德斌(於倫敦)
2007年仲秋
目次
中譯者前言
序言
致謝
前言
作者第二版序言
概括與結論
為什麼要採用長期的觀點
中國在公元9-18世紀之間的經濟表現
歐洲與中國之間的製度差異
內部動盪和帝國主義侵略的影響
毛澤東式的改造(The Maoist Transformation)及其後果
1978年以來的改革政策帶來了30年高速增長
對未來1/4世紀的展望
與高速增長有關的政策問題正在發生變化
第一章中華帝國的集約與粗放式增長
第一節官僚行政管理制度及其經濟後果
第二節經濟發展的軌跡
第三節農業經濟的發展
第四節農村家庭的非農業活動
第五節城市經濟活動的表現
第二章經濟衰退與列強欺辱,1820-1949年
第一節帝國體制的瓦解
第二節中華民國時期
第三節經濟衰退,1820-1949年
第三章新中國充滿活力的發展過程
第一節宏觀經濟紀錄
第二節農村部門的經濟表現
第三節工業政策與經濟表現
第四節服務業
第五節對外關係的變化
第六節宏觀經濟管理與變化中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第四章問題與前景:展望2003-2030年的中國與世界經濟
第一節中國經驗和2003-2030年的中國經濟
第二節中國仍然面臨的嚴重問題
第三節展望2003-2030年的世界經濟
……
附錄
參考文獻
圖表目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