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套書優惠】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穀梁傳》是《春秋穀梁傳》的簡稱,與《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之一。它以弘揚儒家的仁義禮法為宗旨,強調禮樂教化,力主仁德之治,論理平正,在《春秋》三傳中,其影響雖不如《左傳》、《公羊傳》之大,但唐代列為九經之一,宋代列為十三經之一,可見《穀梁傳》亦是儒家經典中頗具權威的一部,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本書以十三經注疏本《春秋穀梁傳注疏》為底本,注譯、說明力求準確通俗,不旁微博引、羅列眾說,極適合一般讀者研讀。
作者簡介
顧寶田(注譯者)
遼寧海城人。1979年任教於吉林大學哲學系,以中國古代哲學為研究重心,學術成果斐然。1994年退休後,仍持續研究工作。
序
導讀(節錄)
二、《穀梁傳》的釋義特色
三傳解《春秋》各有側重,各有所長,如宋胡安國《春秋傳》言:「事莫備於《左氏》,例莫明於《公羊》,義莫精於《穀梁》。」概而言之,確乎如此。譬如隱公元年《經》:「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左傳》用六百六十字詳細記述事情的前因後果和具體過程,讀後使人對事情全貌,一目了然。《公》、《穀》則通過層層設問方式,對「克」、「段」、「于鄢」等詞進行深入細緻的辨析,以揭示和發明經文之寓義。
與《公羊傳》相較,《穀梁傳》更重義,但義也要通過例來揭示,不能憑空說義。范甯〈春秋穀梁傳序〉有「商略名例」之語,楊士勛〈疏〉稱其「別為略例百餘條」,雖未見單列於書,但有「傳例曰」字樣二十餘條,當是楊〈疏〉將例融入注釋中。清人許桂林撰《春秋穀梁傳時月日書法釋例》,歸納闡發《穀梁傳》解《春秋》之書法條例三十類,即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閏月、朔晦、即位、公如、朝、盟、郊、烝嘗、嘉禮、大閱、侵、伐、戰、敗、潰、入、取、滅、入(指夫人歸,惡之稱入)、歸、奔、卒葬、弒、殺用、日食、旱雩不雨雨、災異、傳疑。此外,論述《春秋》及三傳釋例之書還有很多,皆可作為參照。
讀《穀梁傳》如何對待例,是個極為重要的方法論問題。《春秋》本無例,這些例都是治《春秋》的人比較歸納出來的,只能大致相合,不會絕對貫通,董仲舒說「《春秋》無達例」,就是此意。如果不顧時間、地點、性質、內容等條件,一概納入同一例中加以解釋,必有削足適履之害;而完全拋開例,否定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另立新說,也是片面的,行不通的。正確的作法是既重視例,又不為例所囿,要把例和歷史事實、相關內容進行縱橫比較,全面分析,才能得出合乎實際的正確認識。譬如文七年《經》:「宋人殺其大夫。」《傳》曰:「稱人以殺,誅有罪也。」此次事件內容是,宋昭公欲清除威脅其權位的群公子,遭到穆襄之族反對,他們起兵圍攻昭公,殺了保護昭公的大夫公孫固、公孫鄭。再如莊九年《經》:「齊人殺無知。」《傳》曰:「稱人以殺大夫,殺有罪也。」此次是因為公孫無知殺了齊襄公,因而被殺。兩條《傳》文大致相同,但被殺者有罪與否並不相同,說公孫無知有罪則可,說公孫固、公孫鄭有罪,則不宜,他們是為保衛自己的君主而死,怎能說有罪呢?
再如僖七年《經》:「鄭殺其大夫申侯。」《傳》曰:「稱國以殺大夫,殺無罪也。」意思是稱某國殺了它的大夫,表示被殺者是無罪的。就本條講,此例可通,因為鄭殺申侯是中了陳國轅濤塗的詭計,非申侯自身有罪(參見《左傳》)。可是,另有同樣記載,則不是這樣。如宣十三年《經》:「晉殺其大夫先縠。」昭二年《經》:「鄭殺其大夫公孫黑。」這二條《穀梁》無傳,如果按例去推,皆為「殺無罪」。但先縠對晉、公孫黑對鄭都可說罪惡深重,殺之罪有應得。類似情況並不少見,須認真分辨,不可拘執於例,而陷於誤解。
還有「及」字,作為通例為由尊及卑、後為前累之意,但也不能絕對化,須知及也有與、和等一般意義。如文九年《經》:「晉人殺其大夫士縠及箕鄭父。」《傳》曰:「鄭父累也。」史實是士縠與箕鄭父因「作亂」被殺,而在「作亂」過程中,箕父之地位、作用皆重於士縠,因此,不能說他被士縠所連累。此及字當作連詞。如此等等,皆須認真分辨。
目次
導 讀
隱 公 一
元年 一
二年 八
三年 一二
四年 一六
五年 一九
六年 二四
七年 二五
八年 二八
九年 三一
十年 三三
十一年 三五
桓 公 三七
元年 三八
二年 四一
三年 四五
四年 四八
五年 五○
六年 五二
七年 五五
八年 五六
九年 五八
十年 五九
十一年 六○
十二年 六二
十三年 六四
十四年 六五
十五年 六八
十六年 七一
十七年 七二
十八年 七四
莊 公 七七
元年 七八
二年 八二
三年 八四
四年 八七
五年 八九
六年 九一
七年 九二
八年 九四
九年 九六
十年 九九
十一年 一○二
十二年 一○四
十三年 一○五
十四年 一○六
十五年 一○七
十六年 一○九
十七年 一一○
十八年 一一二
十九年 一一四
二十年 一一五
二十一年 一一六
二十二年 一一七
二十三年 一一九
二十四年 一二二
二十五年 一二五
二十六年 一二七
二十七年 一二八
二十八年 一三○
二十九年 一三四
三十年 一三五
三十一年 一三七
三十二年 一三九
閔 公 一四三
元年 一四三
二年 一四六
僖 公 一四九
元年 一五○
二年 一五四
三年 一五七
四年 一五九
五年 一六四
六年 一六六
七年 一六九
八年 一七○
九年 一七三
十年 一七五
十一年 一七九
十二年 一八○
十三年 一八一
十四年 一八二
十五年 一八四
十六年 一八七
十七年 一八九
十八年 一九一
十九年 一九三
二十年 一九五
二十一年 一九六
二十二年 一九八
二十三年 二○一
二十四年 二○二
二十五年 二○三
二十六年 二○五
二十七年 二○八
二十八年 二○九
二十九年 二一六
三十年 二一七
三十一年 二二○
三十二年 二二一
三十三年 二二二
文 公 二二七
元年 二二七
二年 二三○
三年 二三三
四年 二三五
五年 二三七
六年 二三八
七年 二四一
八年 二四四
九年 二四六
十年 二四九
十一年 二五○
十二年 二五二
十三年 二五四
十四年 二五六
十五年 二六○
十六年 二六二
十七年 二六五
十八年 二六六
宣 公 二六九
元年 二六九
二年 二七三
三年 二七五
四年 二七七
五年 二七八
六年 二七九
七年 二八○
八年 二八一
九年 二八四
十年 二八七
十一年 二九○
十二年 二九一
十三年 二九三
十四年 二九三
十五年 二九四
十六年 二九八
十七年 二九九
十八年 三○○
成 公 三○三
元年 三○三
二年 三○七
三年 三一一
四年 三一三
五年 三一四
六年 三一七
七年 三一九
八年 三二二
九年 三二四
十年 三二七
十一年 三二九
十二年 三二九
十三年 三三○
十四年 三三二
十五年 三三三
十六年 三三六
十七年 三四一
十八年 三四四
襄 公 三四九
元年 三五○
二年 三五一
三年 三五三
四年 三五五
五年 三五六
六年 三五九
七年 三六一
八年 三六三
九年 三六五
十年 三六六
十一年 三六八
十二年 三七一
十三年 三七二
十四年 三七三
十五年 三七四
十六年 三七六
十七年 三七八
十八年 三七九
十九年 三八○
二十年 三八三
二十一年 三八五
二十二年 三八七
二十三年 三八八
二十四年 三九○
二十五年 三九二
二十六年 三九五
二十七年 三九六
二十八年 三九九
二十九年 四○○
三十年 四○三
三十一年 四○七
昭 公 四○九
元年 四一○
二年 四一二
三年 四一三
四年 四一四
五年 四一七
六年 四一八
七年 四二○
八年 四二二
九年 四二五
十年 四二六
十一年 四二七
十二年 四二九
十三年 四三一
十四年 四三四
十五年 四三六
十六年 四三七
十七年 四三八
十八年 四三九
十九年 四四○
二十年 四四二
二十一年 四四四
二十二年 四四五
二十三年 四四八
二十四年 四五○
二十五年 四五二
二十六年 四五四
二十七年 四五六
二十八年 四五八
二十九年 四五九
三十年 四六○
三十一年 四六一
三十二年 四六二
定 公 四六五
元年 四六五
二年 四七○
三年 四七二
四年 四七二
五年 四七七
六年 四七九
七年 四八○
八年 四八一
九年 四八四
十年 四八五
十一年 四八八
十二年 四八九
十三年 四九一
十四年 四九三
十五年 四九六
哀 公 五○一
元年 五○一
二年 五○四
三年 五○六
四年 五○八
五年 五一○
六年 五一一
七年 五一三
八年 五一四
九年 五一六
十年 五一七
十一年 五一八
十二年 五一九
十三年 五二○
十四年 五二三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