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定價
:NT$ 520 元
優惠價
79411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不管是理念或操作,民主、民意與民粹都以人民為主體對象和運作單位,只是內容及形式不同。放在中國、香港與台灣的情境下,這三個概念所指涉的政治安排和生活經驗,就顯得更加複雜了。
理由很簡單,即使在地緣政治、文化和語言上糾纏不清,作為想像的共同體,中港台社會多少已發展出各自的特定體系,不論對內或對外,彼此因循一套獨立的邏輯及典章制度。儘管中國堅持以上國姿態指點台港江山,北京依然得面對台北和香港實際地位的挑戰,以及它們代表的可能替代政治格局。
無可否認的,由於歷史演變和現實利益造成的瓜葛與互動,中港台人民對生活環境的認知、感受和行動,尤其是牽涉民主、民意與民粹層面的個人或集體表達,會有相當程度的差異,甚至格格不入。任何對中港台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批判,因此不能單獨抽離來看,而必須經由跨時間和跨地域的相互比對,才能理出點眉目。
《民主、民意與民粹:中港台觀察與批判》是一本介於學術與評論之間的通識著作,涵蓋的範圍觸及政治、新聞、學術、商業和娛樂等各界的政客、政黨、團體、財團與個人。透過批判,這些篇章嘗試探討隱藏在現實背後的結構和過程因素所造成的相關影響,一種社會學的想像和知識建構。

作者簡介

張讚國,筆名端木少華,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新聞系博士(1986),曾任台灣《聯合報》記者(1976, 1978–80)、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系客座教授(1993–9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授(1996–97)、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教授/榮譽教授(1990–2009/2009–)、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教授(2009–2016),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授(2016–2017)。

目次

民主篇
1 誰怕普選
2 以普選超越鄧小平
3 最後特首與終極香港
4 權力的滋味與霸道
5 官員誠信與香港普選
6 商人的風骨
7 民主,不是民王
8 政客是差勁的騎士
9 爭電視不如爭普選
10 「資訊要自由」
11 霸權與港人殖港
12 中國新聞壟斷與台灣自由市場的矛盾
13 麥當勞普選
14 新聞媒體與洗腦
15 台灣有旺中媒體,何須中國統戰?
16 中國微博與謝長廷微薄的自由
17 邁向集體之路
民意篇
18 中國沒有民主,何來民意?
19 特首非民選,民調又奈何?
20 香港共同體的分裂
21 以政府對抗公民:解讀「旺角粗口」事件
22 新聞獨佔與媒體政權
23 新聞自由不是走馬看花
24 政客的新聞話語
25 由胡說到胡來
26 民意庭與法庭的取捨
27 國民黨的集體思維
28 龍應台的知識與道德
29 向公民社會低頭
30 解讀下士之死的悲劇新聞
31 「本報黨委書記」
32 詮釋社群與集體胡說
民粹篇
33 佔中與反佔中的民粹對決
34 佔中並非戰爭
35 小人、女人與政客
36 拙劣的演員與無奈的觀眾
37 香港精英的傲慢
38 符號,多少罪惡假汝之名
39 商人階級的道德淪喪
40 清純的電視、天真的邵玉銘
41 落區、落台、落水狗
42 小貓小狗與世界新聞
43 國民黨知識份子的傲慢與霸道
44 佔中的社會實驗
45 政府文宣原本就是鬧劇
46 廣告與去政治化
47 誰怕何韻詩

書摘/試閱

民主,一個簡單的定義是人民當家作主。即使是這麼淺顯的概念,實際操作起來,指標卻是五花八門。
在中國,共產黨主張代表人民,實施人民民主專政,因此有8,000多萬黨員的中共當家,就表示13億中國人民在作主。在香港,能夠當家作主的頂多有1,200人,因為只有他們有權選行政長官,其他 700 多萬港人無緣過問。在台灣,只要是選民,透過一人一票的普選,誰都可以代表2,300多萬台灣人民,從中央到地方,投票選出總統、立法委員、六都市長或縣市長與議員。
不論定義或操作,正因為民主在中港台有不同指標,它引起的社會問題就相當複雜,加上歷史造成的糾葛與現實利益的爭奪,兩岸三地互動所牽涉的,便不只是政治關係如何安排,更有經濟、文化、外交和軍事等方面的折衝,牽一髮動全身。
在主權於1997年移交後,香港成為中國特區,已是不爭的事實。一國兩制的權宜設計,多少為香港保留了一些跟內地的差別,尤其是自由與法治等核心價值的堅持。1949 年後,由於國共內戰導致的海峽兩岸分裂,在成王敗寇的歷史定律下,過去幾十年,中共統治的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強權,各國莫不臣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宣稱。

歷史的吊詭是,國民黨於 1949 年失去中國人民的信任和托付,退守台灣,先後以高壓和白色恐怖等手段,獨裁了50年。從 1996 年起,台灣歷經幾次民主普選與政權輪替,國民黨於2016年再度失去台灣人民的信任與托付。民進黨重新執政,因為對中華民國主權的認可,台灣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又陷入敏感地帶,卻不同於1980年代前「漢賊不兩立」的尖銳緊張。2016年總統大選前後,中國與台灣統派所威脅的「地動山搖」,也還停留在話語階段。

有關中港台的民主觀念與實際演練,經由時空對比,我們不難找到可以想像的空間和操作的途徑。民主不光是概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易一蹴可幾。不論個人或團體,一旦缺少想像與行動,人民要當家作主,恐怕就更難了。人民的想像與行動,有很大部分來自新聞媒體是否充當耳目與喉舌。

有民主的地方,媒體通常獨立自主,新聞自由也運作無礙。從西方國家的歷史經驗看,自由報業(a free press)是民主的基石之一。討論民主,因此不能忽略新聞媒體的社會角色與作用。有新聞媒體的地方,卻未必有民主,中國與新加坡都是例證,世界上任何獨裁國家也如是。在民主與新聞媒體的互動中,獨立的新聞媒體(不受官方或財團控制)是民主的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但非充分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普選、法治、言論自由與公民社會等也不可或缺。
英國2016年6月24日舉行公投,1,740萬公民參與投票,結果以52%–48%比數,決定脫離歐洲聯盟,舉世震驚。先不說對全球金融市場、歐盟未來與大英帝國完整所帶來的立即和潛在衝擊,這件事是包含民主、民意與民粹的最佳範本。公投跟普選一樣是直接民主;52%對決48%是民意的確切表達,以英文來說,就是 The people have spoken!;脫歐則是民粹操作的後果,反映英國人民對國內精英與全球資本主義的不滿與抗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411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