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伊吹敦對柳田聖山等前輩學者的研究有繼承又有發展。在研究方法論上,他繼承了歷史學和文獻學的方法,這可以說是“照著講”的一面。但其早期禪宗研究特別是“北宗禪”的研究又不是簡單重複前人的成果,而是又新的拓展,這可以說是“接著講”的一面。特別是在新材料的收集和解讀方面,伊吹敦勤於搜羅與爬梳,成果豐碩。
伊吹敦的“接著講”還有另一層含義,這就是禪宗史的“東亞視野”。佛教研究的“東亞視野”是指在佛教研究中打破習慣性的國別界限,打破傳統的中國佛教、韓國佛教、日本佛教的框架,放眼於整個東亞佛教來重新梳理佛教思想發展的線索。
作者簡介
伊吹敦,1959年生於愛知縣。1983年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1992年在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科修習博士課程。現任東洋大學文學部教授。著作有《新八宗綱要——日本佛教諸宗的思想和歷史》,譯著《中國禪宗史》等。譯者張文良,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著作有《澄觀華嚴思想研究》《日本當代佛教》等。
張文良,1987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文學修士學位。2004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著作有《澄觀華嚴思想研究》(日文)、《“批判佛教”的批判》、《日本當代佛教》等。
目次
第Ⅰ篇 禪的足跡(中國)
第一章 禪的形成—東山法門的成立
第一節達摩以前的禪
第二節達摩與慧可
第三節 東山法門的形成
參考文獻
第二章禪的擴大與分派—北宗、南宗、牛頭宗
第一節東山法門的發展
第二節荷澤神會的登場
第三節荷澤神會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三章禪思想的完成與百家爭鳴—馬祖禪的隆盛
第一節馬祖道一的登場與禪宗各派的淘汰
第二節禪的發展與向社會的浸透
參考文獻
第四章禪的普及與變質—北宋時代的禪
第一節宋王朝的建立與禪
第二節北宋後期的禪
參考文獻
第五章禪的繼承與維持—南宋、金、元時代的禪
第一節南宋時期的禪
第二節金元時代禪的發展
參考文獻
第六章禪的終結—明清時代的禪
第一節明代的禪
第二節清代以來的禪
參考文獻
第Ⅱ篇禪的足跡(日本)
第一章禪的傳入
第一節奈良時代以前的狀況
第二節平安時代禪的傳播
第三節平安時期禪的特徵
參考文獻
第二章宋代禪的傳播
第一節宋朝禪的傳入—鐮倉前期
第二節宋朝禪的確立—鐮倉後期
第三節日本接受禪的背景及問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禪的擴大與滲透
第一節五山與林下—室町前期
第二節禪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林下的地方發展與密參禪化—室町後期
參考文獻
第四章中世晚期禪宗的發展
第一節天下統一與禪—從桃山時代到江戶幕府的確立
第二節隱元東渡與佛教復興運動的發展—江戶中期
第三節宗學的發達與白隱禪的形成
參考文獻
第五章近現代的禪
第一節明治維新與禪
第二節軍國主義化與禪
第三節戰後的動向
參考文獻
第Ⅲ篇禪的現狀
第一章禪宗教團的現狀
第一節禪宗教團及其勢力分佈
第二節 禪宗教團的組織
參考文獻
第二章禪宗寺院的機構和管理
第一節寺院的構成和組織結構
第二節寺院的功課和節日
參考文獻
第三章禪修行
第一節禪宗僧侶的一生
第二節僧堂生活
第三節 坐禪的具體方法
第四節禪宗寺院念誦的偈語
參考文獻
附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