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金鼎獎得主林建成 以多元細緻的觀察視角,
在臺灣各地的尋常即景中進行美的巡遊,
蒐集來自視覺、觸覺、味覺、聽覺、嗅覺的五感美學,
以文字結合藝術家們的繪畫、雕塑、攝影創作,
將他感受到的臺灣──這片以好滋味與歲月凝鍊而出的芳土──帶到我們面前,
挑動你我的「美感神經」……
臺灣擁有特殊的自然環境與多元族群文化的豐富底蘊,自史前迄今,原住民族、荷蘭人、漢族、客家等族群在臺灣土地上分別發展出深具特色的文化面貌,積累疊映出今日活潑紛呈的美感內涵。
作者林建成以多元細緻的觀察視角,以史前至今日的臺灣為觀察向度,在各地的尋常即景中進行美感巡遊;透過環境、歷史、飲食、生活、信仰、藝術六大面向,結合藝術家的繪畫、雕塑、攝影等創作演繹,呈現存在於你我生活之間的各種美感元素,將他感受到的臺灣──這片以好滋味與歲月凝鍊而出的芳土,帶到我們面前。
本書收錄作者長期從事田野調查的珍貴影像資料,同時精選臺灣藝術家以生活美感為題材的繪畫、雕塑等豐富彩色圖版,以文字、攝影及藝術作品等多元方式,帶領讀者深度品味臺灣美感文化的萃取精華,是專為臺灣量身訂製的美感「維基百科」。
作者簡介
1959年出生於臺灣東海岸。
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科、東華大學族群所、政治大學民族系博士。
目前擔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及臺東大學美產系助理教授。
│出版及展覽│
著有《臺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民族的美感:臺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等十三本書,並曾舉辦「九族原住民風情畫巡迴展」等五次個展。
│獲獎│
曾獲2003年行政院新聞局「一般圖書藝術生活類」作者金鼎獎、教育部原住民族語教文著作獎甲等獎等。
序
美感臺灣:臺灣美感的維基百科 張基義∕建築人。教育者。美學志工
建成兄是臺灣東部極為重要的文化傳道者與守護者,身兼藝術家、記者、學者、公益家、文化人等多重身分,三十多年來在原民文化工作與研究上的執著與堅持令人敬佩。2013年出書《家在太平洋》收錄十年來對原住民部落的觀察隨筆,他有感於臺東醫療缺乏,將書版稅將捐贈馬偕臺東分院籌募後山醫療圓夢工程基金,點燃了後山希望的火苗。四年之後2017年《美感臺灣》付梓,更從土地∕環境、歷史∕家園、食∕物、信仰∕裝飾、生活∕工藝、藝術∕社會等六大面向綜整臺灣這一塊土地上的「美感經驗」,資料鉅細靡遺內容生動有趣。本書以最美麗動人的形式,呈現臺灣美感經驗如何在不同的年代、地點、文化向度上,對常民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另外一位尊敬的前輩漢寶德先生,生前著有《漢寶德談美》一書掀起臺灣對「美」的熱烈討論與關注,當他提出推動全民美育、落實公民美學的具體辦法,並點出美可統合多元文化差異的特點。文建會2008年至2011年以四年的時間推動生活美學,加強國人優質美適性價值觀之建立,讓國人認同美學生活及價值,建立臺灣特有之美學特性。教育部也自2014年起推動「美感教育」,美感教育的課程目標並不是教美學,是讓學生學習到美感的體會,也就是欣賞。美感是整體、綜合的體會,有感性、有理性。從小扎根美感教育的積極價值,以提升社會整體的美適性與文化活力。
民間推動美感教育也行之有年,例如畢業於交大機械系的陳慕天,他從國小教科書著手,召集多位夥伴發起「美感細胞──教科書改造計畫」,他們在不改變課本內容前提下,交給孩子們一本經過設計的全新教科書。「藝起來學學」則鼓勵優秀種子教師帶領學生運用「學學台灣文化色彩網站」,學習藝術家與大自然的色彩及配色,透過生肖彩繪創作,引導學生尋找在地文化色彩與風格特色。
目次
第一章【土地.環境】
(一)「霧林」生態之美∕臺灣土地滋養之源
▍臺灣自然生態與開發
▍山風與海味
(二)與海共生∕海洋景觀與文化
▍壯闊海景與海底景觀
▍與生命連結的海洋文化
(三)天邊海角∕島嶼風情與美感
▍島嶼與族群文化
▍天邊海角的美感資源
(四)大自然雕鑿的綺麗世界∕板塊運動下的山河
▍板塊交界中的獨特美感
▍山脈肌理變化的超現實美感
(五)湖光山色∕高山湖泊的旖旎景緻
▍鬼湖傳說與巴冷公主
▍藝術與日月潭美景對話
(六)山野的鳴聲∕動物的野性美
▍雲豹與獼猴
▍山林中的鳥鳴聲
第二章【歷史.家園】
(一)「卑南古村」∕史前人的美感經驗
▍卑南古村?
▍卑南玉器與美感傳播
(二)野銀地下屋∕傳統聚落的生活機能
▍野銀傳統聚落的規畫
▍朗島部落的傳統家屋
(三)府城驚艷∕多元文化的美感
▍古城歷史建築凝結了時空的美感經驗
▍生活在歷史空間
(四)從艋舺到臺北城∕城市風格與意象
▍從艋舺到臺北城
▍臺北城都會美感
(五)南方園林之美∕臺灣四大園林的變遷
▍霧峰林家連結近代臺灣歷史文化
▍板橋林家花園的傳統藝術
(六)「固若金湯」∕戰地建築與閩式聚落
▍金門戰地的文化櫥窗
▍芹壁聚落的石頭山城
第三章【美食.鄉味】
(一)家鄉味與創意料理∕臺灣的飲食美感
▍家鄉味與食物美感
▍混搭的創意料理
(二)鳳梨加釋迦∕臺灣水果王國
▍水果的美感與價值
▍鳳梨+釋迦
(三)討海捉魚∕臺灣族群的魚文化
▍魚的信仰與文化
▍魚的情感與魚宴
(四)茶與茶碗∕茶文化的情感
▍茶園的人文情感
▍茶碗與天目碗
(五)老口味與信譽∕粄條街與米粉寮
▍米粉、粄條的地方味
▍米苔目的故鄉情
(六)庶民點心∕紅龜粿、粿食及糕點
▍紅龜粿與文創
▍麵包和創意
第四章【信仰.裝飾】
(一)信仰的力量∕從民間廟宇到藝術殿堂
▍用信仰克服環境的考驗
▍民間藝術殿堂
(二)沐浴在月光下∕日月崇拜與生命儀禮
▍日月崇拜與生命儀禮
▍追尋天地奧妙之美
(三)用藝術說民間故事∕剪黏與王船
▍廟宇上的剪黏
▍王船祭
(四)素樸靜謐的禮物∕實踐簡單樸實的信仰
▍用建築塑造東岸教堂風景
▍文創品無分國界
(五)鑼鼓聲響∕酬神的歌仔、布袋戲
▍登臺演出歌仔戲
▍布袋戲與時俱進
(六)神明的化妝遊行∕媽祖出巡與展演
▍宗教藝術的展演
▍身心的救贖與洗禮
第五章【生活.工藝】
(一)穿著「帕哩帕哩」∕時代的流行與美感
▍衣飾是時代的品味顯像
▍服裝設計新銳在國際舞臺獻藝
(二)樹石有情∕漂流木與雅石
▍自然的複製──樹石盆栽
▍玉石與雅石
(三)巧奪天工∕編織技藝之美
▍藺草編與生活創作
▍油紙傘工藝
(四)文創風潮∕工藝與動漫
▍「漂流木小羊」
▍潮流下的動漫與創意
(五)燈節記事∕花燈與光之藝術
▍臺灣現代花燈藝術
▍以燈節打造光之藝術
(六)萬紫千紅∕花卉與花藝
▍花卉產業與創意設計
▍插花藝術
第六章【藝術.社會】
(一)做牛做馬∕農村田園與工業都市的美感意象
▍農村田園的詮釋
▍工業都市的美感營造
(二)人間風景∕人體是生命的題材
▍雕塑人體的理想美
▍人體是風景的一部分
(三)由小部落唱到華語歌壇∕世代共同記憶的歌曲
▍全民而歌、創作豐盛的年代
▍小部落創造出「金曲村」
(四)舞動在天地間∕土地與舞蹈
▍舞動在稻禾間
▍歌舞劇與婚禮
(五)流行美感的魅力∕影視與表演藝術的綻放
▍電視與流行美感的傳播
▍戲劇的傳承與創新
(六)心靈的車站∕車站的公共建築與藝術
▍迎向未來──高雄捷運車站的公共藝術
▍心靈的車站──多良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