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天天領券享優惠!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滿額折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知名TED演講者、全美教育工作者獎章得主
「終結校園暴力與霸凌」美國加州法案提案人、五角大廈首席諮商心理訓練師 走訪20多國、歷時多年的研究成果
CNN專題報導;NBC Today Show主播推薦

隨書必讀收錄「同理心檢測量表與分析」(由兒童與青少年專家楊俐容撰寫與設計)及
《唯我世代如何終結殘酷與霸凌》作者獨家專訪


有同理心的孩子,將會成為更好的領袖。同理心是我們能教給孩子最強大的隱形力量,是孩子想獲得成功、快樂與幸福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同理心的缺乏,是全世界青少年共有的問題,不只是美國的問題或是臺灣的問題。這是每一個社會都需要去努力的。――蜜雪兒‧玻芭 博士 (獨家專訪)

同理心在「唯我時代」的重要性:是成功者必備的特質,更是終結「殘酷」與「霸凌」的解方。

美國哈佛大學針對一萬名青少年進行關懷調查,有80%的青少年表示,父母重視他們的「成績」勝過「品德」。然而,孩子要獲得快樂與成功,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答案是「同理心」。

「同理心」讓孩子擁有對別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是成為快樂的、健全的、成功的成人的基石。同理心讓我們的孩子更討人喜歡,更受雇主青睞,更有彈性,更善良,更長壽。有同理心的孩子,將會成為更好的領袖。

《富比士》雜誌呼龥企業要採納同理心與換位思考原則,而《哈佛商業評論》則將同理心稱為「成功的領導力與卓越表現的要素」,美國醫學院校協會也把同理心能力視為「主要學習目標」。

本書提供一個藍圖,幫助你為孩子的人生注入這些重要的能力,直到養成這些終身習慣,坐擁同理心優勢。

★ 為何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同理心?
1. 感同身受的能力會決定我們的孩子未來能否擁有健康、財富、真正的快樂、心滿意足的人際關係,以及在遭遇逆境後振作起來的能力。
2. 同理心會促進善意、利社會行為與道德勇氣的提升,而且可有效杜絕霸凌、攻擊、偏見與種族歧視。
3. 同理心與孩子的閱讀和數學測驗分數,以及批判思考的技巧呈現正向的關聯,使孩子為全球化世界做好準備,並在就業市場中占有優勢。

作者提出我們的孩子缺乏同理心培養的學習困境,並以有研究基礎的方法,逐步帶領老師和家長扭轉此一關鍵。

★ 本書涵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發展出同理心」
1. 情緒素養:具備情緒素養,才能辨識並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感受與需求。
2. 道德認同:擁有道德認同的孩子會採取關懷他人的價值觀,幫助他人。
3. 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立場理解他人的感受、想法與觀點。
4. 道德想像力:運用文學作品、影像影像,啟發自己同理他人的能力。

第二部分「養成同理的習慣」
5. 自我調整:幫助孩子學習管理強烈的情緒,減少悲傷,並有餘力幫助他人。
6. 練習行善:使孩子更關心他人的幸福與感受。
7. 與人合作:有助於孩子與他人合力達成對大家都有益的共同目標。

第三部分「活出有同理心的人生」
8. 道德勇氣:使孩子有勇氣直言己見,為別人挺身而出。
9. 利他領導能力:激勵孩子以行動改善他人的現況,不論改變多麼微小。


必讀收錄
1.「你是同理型父母嗎?FORMA—專注度、開放度、反應度、好奇度、敏銳度 親子同理雷達測驗與專業分析」:兒童與青少年專家楊俐容撰寫與設計,幫助讀者優先自我檢驗,更加準確的了解及幫助孩子。
2.獨家專訪作者蜜雪兒‧玻芭博士《唯我世代如何終結殘酷與霸凌》:旅美記者及自由撰稿作家曾多聞,獨家專訪作者,暢談撰寫本書動機,以及走訪各國的心得,和給臺灣家長、老師的建議。

作者簡介

蜜雪兒‧玻芭 博士Michele Borba,Ed.D.

國際知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專長領域是教養、霸凌及品格養成,著有22本書,獲獎無數,曾被翻譯成14種語文。她是兒童發展領域的權威,長期與美國NBC電視台合作,定期受邀至「今日」(Today)節目,也以專家身份出席「日界線」(Dateline)、「觀點」(The View)、「菲爾博士」(Dr. Phil)、「NBC 晚間新聞」(NBC Nightly News)、「福克斯與朋友們」(Fox & Friends)、「奧茲醫生秀」(The Dr. Oz Show)及「早間秀」(The Early Show)及許多其他電視節目受訪。她在全球五大洲到處演講,參與聽眾總數超過一百萬人,曾演講過的單位包括芝麻街、美國空軍學院、阿布達比王儲、麥當勞、嬌生公司、哈佛大學及十八處美軍海外基地。她在TED的演講有超過20,000次點閱數,她也曾擔任家樂氏、尼康、沃爾瑪及其他品牌的媒體發言人。現在與夫婿住在加州棕櫚泉,是三個已成年兒子的母親。



郭貞伶


畢業於政治大學心理系及哲研所,深感閱讀的美好,每展讀一本書,猶如又鑿開一個洞,讓世界的光透進生命,感謝許多認真用功的作/譯者為生命引光。著有《回家》,譯有《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品格》、《死命》、《犯罪小說家》、《殺人小說家》、《1222》、《駭客迷宮》、《雕刻人骨》、《殺人本能》、《誰說人是理性的!》、《生命的自主權》等。

名人/編輯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王政忠(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師/作家)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
李貞慧(國中教師/親職作家)
沈雅琪(資深熱血教師)
林玫伶(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
林立青(作家)
黃筱茵(兒童文學工作者)
 

人類天生具有同理心的發展潛質,但仍需要後天用心培育,才能讓同理心茁壯成長。唯有每個孩子都好,我們的孩子才會真正幸福,這個世界才會真正美好!期待更多父母師長加入本書的閱讀行列。——楊俐容(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專家)專文導讀

同理心教育,必須儘早開始。而現在,我們終於有了一本書,提醒我們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在孩子身上培養這樣重要的特質。從拿起這一本書開始,身為家長的我們都應該提醒自己,不要再讓我們狹隘的育兒技巧讓孩子變成沒有同理心的殘缺人,我們需要更多有同理心的下一代,來共同擔負人類的未來。——曾多聞(旅美記者與自由撰稿人)專文推薦

當世界鼓勵自我意識強大的價值觀,就愈難培養擁有同理心的小孩。我第一次讀到這樣清晰、實用並基於研究成果的好書,適合推薦給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潔西卡‧雷西,《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失敗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作者

擁有同理心不只是成為一個好人,而對於孩子來說極為受用。——珍.圖溫吉,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心理學系教授,《Me世代-年輕人的處境與未來 》、《自戀時代 》作者

發揮同理心是二十一世紀對孩子最重要的關鍵能力,這是一本指引地圖。
——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及作家 達契爾.克特納

這本書可以改變孩子的未來。如何發揮同理心優勢,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閱讀的好書。——傑克坎菲爾,百萬暢銷書《心靈雞湯》作者

不管是教養書或勵志書都要孩子下定決心才會成功,但時代不同了,如今你必須要懂得運用同情,真正關懷他人,照顧別人的福祉才會成功。——羅倫斯.史坦伯,《不是青春惹的禍:了解10-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成功從教養開始》 作者

玻芭博士對於現今孩子會遇到的各種挑戰有備而來,她以實際有效的方法與孩子們重新連上線,得以幫助他們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只是孩子受用,對大人來說助益更大。——羅薩琳.魏斯曼,《辣妹過招》電影原著作者

「同理心幫助我們發展出真正的友誼,並擁有快樂的生活。玻芭博士的實用觀點與建議,能提供絕佳的幫助。」——卡爾普,《前所未見的快樂寶寶》作者

 「所有關心孩子生活品質及孩子所處環境的父母,都應該要讀這本書。要讓孩子成功快樂,有一塊失落的拼圖:同理心。」——謙斯基,《焦慮是戒得掉的:不再自己嚇自己的四個練習》作者

「玻芭博士寫了一本開創新局的書,讓我們看到為何培育孩子的同理心不是種選擇——而是不可或缺的。這本創新的作品對家長及老師都是無價之寶,有助於他們在只看重成績、獎杯及履歷表的文化中,養出仁慈勇敢的孩子。」
——金巴多,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著有《路西法效應》

推薦序
我們都錯了!
◎曾多聞(旅美記者及自由撰稿人 )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所以我們請最好的家教、買最新的電子產品、安排最豐富的課後活動——一切我們認為可以幫助孩子們得到好成績的東西。但我們努力的方向正確嗎?美國權威心理學家蜜雪兒‧玻芭博士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都錯了!

玻芭博士不但是一位心理學家,也是教育專家、暢銷書作家,此前已經寫了二十二本書。我很幸運在《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面世之前便有機會拜讀本書,並與玻芭博士討論她對推動同理心教育的熱誠,感受到她淵博的知識以及溫暖的人格。

學術界有充分的證據,支持玻芭博士的理論。研究顯示,非認知技能——例如情感素養、情緒控制、合作、喜悅、同理心——才是在課業及生活上成功的祕密武器,才是孩子們在二十一世紀成功必備的關鍵;而不是當代父母普遍以為的成績、分數、競爭。

美國小學生的成績單通常是一張藍色的紙卡,一面印有數學、語文等成績,另一面是愛心、道德等人格特質評量。現在很多父母都只看成績那一面。而且這不只是美國獨有的現象。玻芭博士在本書寫作期間,走訪全球二十二個國家,發現只重視個人成就、缺乏對他人的關懷,是不分地區的當代兒少共同的問題。

最新的全球經濟報告指出,批判性思考、決策力、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仍然重要,但情緒智商、合作的能力、同理心他人的能力等人際技能也同樣重要。同理心,是對別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是成為快樂的、健全的、成功的成人的基石。同理心讓我們的孩子更討人喜歡,更受雇主青睞,更有彈性,更善良,更長壽。有同理心的孩子,會成為更好的領袖。

然而,二○一二年調查指出,當代青少年的同理心,較三十年前下降了40%。今天高達75%的大學生沒有同理心,不願意去嘗試理解朋友的觀點,不願意去關心不幸的人。美國哈佛大學二○一四年針對一萬名青少年進行關懷調查,發現高達8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成就」最重要,只有20%的受訪者認為「關懷他人」重要。另有八成的青少年表示,他們的父母重視他們的成績勝過品德。當代兒少自私而自戀,心中所想只有自我推銷、個人品牌、個人利益,排斥他人的感受、需求、顧慮。玻芭博士把這叫做「自拍症候群」(Selfie Syndrome)。

「自拍症候群」滲透進我們的文化,侵蝕我們孩子的人格,這是對家長們的一個警訊。我們正在養出一群只看得見自己的行程表、只看得見自己的智能手機的,自私的人。這是人類社會最可怕的災難。

當同理心式微,同儕之間的殘酷行為便會增加。校園霸凌正在愈演愈烈,甚至出現了新名詞「bullycide」,意指霸凌受害者因嚴重的情緒困擾而自殺。同時,網路霸凌也在增加。研究指出,霸凌者普遍缺乏同理心。培養同理心,也許是終結霸凌與殘酷的最終解方。

我們過度重視學業、不重視品德培養的教育方式,還帶來另一項副產物:不快樂的孩子。憂鬱、焦慮的比率正在青少年當中飆升,現在甚至影響到年紀更小的孩子。當代青少年憂鬱的機率,比成人還高。美國研究指出,每五個青少年,就有一人因憂鬱或焦慮導致精神障礙。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教會孩子同理心,如同我們教會他們讀書識字。玻芭博士曾經在營隊中引導來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青少年同理彼此,把對方當作同為人類來認識,而不是刻板印象的集合。以巴之間的青少年尚且可以屏除偏見、同理彼此,可見同理心確實可以透過教育、形成習慣、在生活中實踐。同理心教育立下基礎,幫助孩子活出一個真理:我們都身為人類,我們有同樣的恐懼與顧慮,我們值得彼此以尊嚴相待。

同理心教育,必須儘早開始。而現在,我們終於有了一本書,提醒我們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在孩子身上培養這樣重要的特質。我們必須幫助孩子了解關懷他人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談話中,我們不應該只問孩子「你考得怎麼樣?」我們也應該問他們:「你今天做了什麼善事?」玻芭博士並在本書中提出許多實用的方法,教我們如何培養有同理心的孩子。這些可靠的建議,值得每一位家長留心。

當代社會的問題在於,我們已經過度重視智育成績、不重視品德教育太久太久了。從拿起這一本書開始,身為家長的我們都應該提醒自己,不要再讓我們狹隘的育兒技巧讓孩子變成沒有同理心的殘缺人,我們需要更多有同理心的下一代,來共同擔負人類的未來。

作者簡介/曾多聞,旅美新聞工作者,退役節目主持人。現為自由撰稿人及譯者、《親子天下》雜誌特約研究編輯,並長期為美國MomsRising等婦幼人權團體無償撰稿。著有散文集《微足以道》,童書《小紅的主播夢》、《那年的暑假》,合著有報導文學《想望家園——臺灣永續發展的參考藍圖》。


附錄—獨家專訪摘錄
唯我世代如何終結殘酷與霸凌:專訪蜜雪兒‧玻芭博士
曾多聞(旅美記者及自由撰稿人 )/訪問、撰稿

我們正處在一個「唯我獨尊」(all about me)的世界。今天的主流文化以成績、獎盃、履歷表為成功的指標;統計指出,今天的青少年,比起三十年前的青少年,同理心下降了40%。在這唯我世代,國際知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美國兒童發展領域的權威,蜜雪兒‧玻芭博士(Michele Borba,Ed.D.)卻反其道而行,在二○一六年出版的《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UnSelfie: Why Empathetic Kids Succeed in Our All-About-Me World)一書中指出,有同理心的孩子才能在這以我為先的世界取得成功,並提出九項能培養同理心優勢的核心習慣。本書在美國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現在終於被翻譯成中文,將在十一月與華語世界的讀者見面。在本書中文版面市前夕,字畝文化即委託我為臺灣的讀者獨家專訪玻芭博士,暢談同理心在唯我時代的重要性:同理心不但是成功者必備的特質,更是終結殘酷與霸凌的解方。
曾:是什麼啟發了您寫這本書的靈感?

玻:我第一次體會到培養同理心是多麼重要,是十年前參訪柬埔寨金邊殺人場之時。那景象讓我從心底震驚,我想不出來是什麼造成了這樣殘酷的行為,以及要如何阻止這樣的行為。為了尋找答案,我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研究,從奧斯威辛集中營到盧安達大屠殺。我理解到所有的種族滅絕行動,其本質就是一種完全缺乏同理心的舉動。我研究了那些在大屠殺中奮不顧身救人的人,發現他們都有溫暖的童年經驗,讓他們視自己為「善良、幫助別人的人」。這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可以終結殘酷。

曾:所以有同理心的人,多半有溫暖的童年經驗。您認為我們可以從孩子幾歲起開始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呢?

玻:零歲!當孩子還在我們懷裡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他們的同理心了。培養同理心的第一步,就是感知情緒。嬰兒是天生的同理者。實驗證明,小寶寶喜歡看人臉、喜歡直視他們的人。要幫助嬰兒學習解讀情緒,最棒的玩具就是爸爸媽媽的臉,而且不花一毛錢!等孩子兩歲時,可以開始和他們討論「情緒」。到了四歲,可以選擇有關同理心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讀。

曾:談到幫助培養同理心的習慣,從遊戲中學習也是一個方式?

玻:是的。有一個組織叫做「遊戲育人」(Playworks),他們在各學校推動在下課時間培養同理心。老師接受該組織的訓練以後,在學校擔任下課時間的領袖,指導孩子們處理遊戲中發生的衝突。

曾:學生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遊戲?

玻:不是。老師只在衝突發生時介入。孩子們需要從衝突中學習,而不是避免衝突。我訪問了實施「遊戲育人」的學校,學生都對這個計畫反應良好。

曾:回到我們的主題——終結殘酷與霸凌。作為一個教育記者,我個人對霸凌議題很有感觸。每次進行校園採訪的時候,總有許多霸凌受害者跳出來談自己的痛苦經驗,但從來找不到一個霸凌者。這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您也有同樣的觀察嗎?我想這與霸凌者缺乏同理心也有很大的關係?

玻:當然!不過,你能想像有人承認自己是霸凌者嗎?那當然是做不到的,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霸凌是不對的!霸凌問題是我專長的領域,我想強調一點,那就是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翻動的。很多被霸凌的孩子,換到其他的場合也會霸凌別人,雖然他們不會承認。並不是自己經歷過被霸凌的痛苦,就會懂得體諒別人的痛苦,關鍵還是在同理心的培養。

曾:您曾經應邀在臺北美國學校主持培養同理心的課程,就您的觀察,與美國相比,在臺灣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否更困難呢?因為美國是一個多種族國家,師長們很容易向孩子指出,雖然我們有不同的外貌,例如不同的膚色、髮色、眼睛顏色,但我們的內在其實並沒有那麼的不同。但臺灣是一個單一種族國家,即使近年來有許多外籍配偶或新住民移民來臺,但這些來自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的外配、新住民,在外表上與土生土長臺灣人並沒有顯著的不同。在像臺灣這樣的一個環境,同理心似乎更抽象也更難解釋?

玻: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觀點。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確,我們很容易去同理跟我們外表相像的人,比較難去同理跟我們外表不同的人。即使是在美國,如果是在一個純白人的學校,也比較難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多種族的環境,的確具有培養同理心的優勢條件。但這並不代表在單一種族國家,例如臺灣,就不能培養出有同理心的孩子。有很多做法,例如帶孩子接觸不同的宗教、看外國的新聞報導、結交國際朋友,都能讓孩子學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與我們不同的人,但我們仍然可以同理彼此。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曾經到二十幾個國家訪問,包括新加坡、馬尼拉等亞洲城市。不論在哪裡,我都看到相同的問題。同理心的缺乏是全世界青少年共有的問題,不只是美國的問題或是臺灣的問題。這是每一個社會都需要去努力的。


 

導讀
培育同理心,讓所有孩子一起幸福
◎ 楊俐容 (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專家)

在親職教育的道路上行走二十多年,我非常清楚,想要培養出成功幸福的孩子,既沒有唯一的萬靈丹,也找不到可以快速通關的捷徑。然而,基於對兒童發展、親子關係、家庭教養……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心理學確實掌握了幾項最核心的元素。
這些能力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是否具備成功的潛力與幸福的素質,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涵蓋自我與人際情緒管理的情緒力「EQ」、不急著吃棉花糖的「自制力」、屢敗屢起的耐挫力「AQ」、致勝關鍵的「恆毅力」……等等,都是風靡一時也禁得起考驗的項目。
然而,蜜雪兒‧玻芭博士所提出的「同理心」(Empathy),除了同樣是成功幸福不可或缺的元素之外,更切中當今兒童青少年成長相當令人憂心的現象——自拍當道、自我橫行;本書原文以《UnSelfie》為主標題,就是希望以培育同理心來翻轉時代趨勢,讓每個兒童青少年都能成為「要自己好好,也要讓別人好」的優質孩子,改善校園霸凌的問題。近年來,有識之士一再呼籲要重新正視「品格教育」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而「同理心」正是所有美德的基石, 這也是我要大力推薦本書最主要的原因。
「同理心」是指體會他人的感受想法、站在他人的立場換位思考的能力。擁有這項優勢能力,讓我們能夠在親密關係、人際交往,甚至團隊領導與合作時,同時考量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與想法,並因此激盪出更有創意、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方法與計劃。這些都與成功、幸福息息相關,玻芭博士將同理心稱為優勢能力,確實一點也不為過。
最重要的是,玻芭博士指出人類天生具有同理心的發展潛質,但仍需要後天用心培育,才能讓同理心茁壯成長。她在書中分享的個案故事讓人對書中內容有更深刻的體認,旁徵博引研究成果也讓人打從心裡信服,而各章羅列的實踐步驟、分齡對策……等,更提供給想要培育孩子同理心的父母師長豐富實用的教育指南。
在臺灣推動EQ教育多年,心裡懷抱著得始終是「唯有每個孩子都好,我們的孩子才會真正幸福,這個世界才會真正美好!」期待更多父母師長加入本書的閱讀行列,成為「培育同理心,讓所有孩子一起幸福」的播種者!

 

目次

目錄


導讀 培育同理心,讓所有孩子一起幸福 ◎ 楊俐容
推薦序 我們都錯了!◎ 曾多聞
前言――同理心的潛在好處,為何同理心對孩子極為重要

第一部分――培養同理心

第一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能辨識各種感受
教導情緒素養
第二章
擁有道德認同,建立倫理守則

第三章
了解他人的需求
教孩子換位思考與學習站在別人的立場

第四章
透過閱讀培育同理心

第二部分 實踐同理心

第五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能保持冷靜
管理強烈情緒及精通自我調整

第六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實踐善行
第七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不分你我
透過團隊合作及同心協力培養同理心

第三部分
活出同理心

第八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勇於承擔
提高道德勇氣

第九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想有所作為
養出變革者與利他領導者

結語
同理心優勢
給孩子成功優勢的七項創意方法

附錄
獨家專訪蜜雪兒‧玻芭博士 唯我世代如何終結殘酷與霸凌

書摘/試閱

不論以何種形式表現,只關心自己的心態會扼殺同理心,當我們的眼中只有自己,我們的問題與心繫的事物會顯得愈來愈巨大,而我們的世界會因此變得愈來愈小。然而,當我們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愈來愈開闊。
──高曼(Daniel Goleman),《SQ-I-You共融的社會智能》


如何使用本書

具有同理心的孩子可應用九大習慣,安然度過一生中難以避免的情緒地雷區與道德難題。這九個習慣可使他們在興起助人的念頭時引導他們,並且給他們助人的靈感。這九個習慣全都是可以教導的,而且建立在兒童發展、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的最新研究之上。本書提供一個藍圖,幫助你為孩子的人生注入這些重要的能力,直到你的孩子養成這些終身習慣,從此坐擁同理心優勢。
本書的第一部分告訴你,如何幫助孩子發展出同理心的前四大要素:

情緒素養(emotional literacy),孩子具備了情緒素養,才能辨識並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感受與需求。

道德認同(moral identity),擁有道德認同的孩子會採取關懷他人的價值觀,以此價值觀引導他的正直本性,同時激發同理心,幫助他人。

換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能夠換位思考的孩子可以站在別人的立場理解他人的感受、想法與觀點。

道德想像力(moral imagination),擁有道德想像力的孩子能運用文學作品、電影與充滿情緒震撼力的影像,啟發自己同理他人的能力。

第二部分的主旨在於幫助你的孩子養成同理的習慣:

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能幫助孩子學習管理強烈的情緒,並減少痛苦悲傷,使他有餘力幫助他人。
練習行善(practicing kindness)將可使孩子更關心他人的幸福與感受。
與人合作(collaboration)有助於孩子與他人合力達成對大家都有益的共同目標。

第三部分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活出有同理心的人生。

道德勇氣(moral courage)使孩子有勇氣直言己見,挺身而出幫助他人。

利他領導能力(altruistic leadership abilities)可激勵孩子以行動改善他人的現況,不論這改變多麼微小。

本書的目標是讓你的孩子將上述九項同理他人的能力變成終身習慣,使他能夠獲得同理心優勢帶來的好處。你可以每個月選一項技巧,每天與孩子練習個幾分鐘,直到他可以自然而然運用這些技巧,不需他人提醒。如果能把培養同理心的練習變成全家人的活動,讓所有家庭成員一同練習,那就更好了。最重要的是,提醒你的孩子:「就像練習吉他、足球或九九乘法表一樣,你愈常練習表達善意,你就會變成一個愈和善的人。」


同理心始於人際連結

著手寫書期間,我經歷了許多令我深受感動的事。但其中一件事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因為它印證了一件事:同理心是建立在面對面的人際連結之上。當時我在盧安達的一個聾啞育幼院,院童是一群遭到父母遺棄的孩子,而他們的祖父母因大屠殺而喪生。我送給每位院童一個背包,裡面裝了鉛筆、尺、口香糖、記事本、一些糖果,以及一封某個美國兒童的親筆信。當這群院童收到背包、並一一拿出背包裡的小禮物時,全都興奮不已。

但是,我瞧見有個男孩臉上露出的卻是近乎發狂的表情:他把背包裡的東西全都拿出來,小心把這些東西擺好,然後繼續在背包裡翻找東西。更多鉛筆?更多糖果?另一支尺?不,不是這些東西,他急切地在尋找某個東西。突然間,他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另一個孩子寫給他的信。這孩子把信拿在手中,聞了聞它的氣味,然後小心翼翼地展開這張紙。我走近他,跟著他一起閱讀信的內容。

你好,我的名字是雅各。我今年十歲,住在明尼蘇達州。我查過地圖,找到了你的家鄉吉佳利(Kigali)。我放了一些東西在這個背包裡,當我放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心裡一直想著你。我希望你喜歡這些禮物,並且有美好的一天。
你在美國的新朋友,雅各

這男孩以飢渴的眼神消化信中的每個字,並將這封信讀了好幾遍。然後他用手把信壓在胸口,緊緊捏著它,然後開始哭泣。他抬頭看著我,指著自己的眼淚(和我的眼淚),用手語比出「愛」這個字,然後指著那封信,把它當作最珍貴的寶貝。那個可愛的孩子只是想知道,這世上有人關心他。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如此。

我真希望雅各能在場親眼目睹,他寫的字對他的新朋友所產生的巨大衝擊。這個經驗將會幫助他明白,同理心具有轉化他人生命的力量。

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

你的兩歲大孩子看到你流眼淚,會用手撫摸你的臉。你家那個上小學的孩子看到他的朋友心情不好,會把手臂搭在同伴的肩膀上,並對他說,「沒關係,情況會好轉的。」你家那個十來歲的孩子看到你的父親露出疲累的表情時,會說,「阿公,你累了嗎?需要抱一下嗎?」
這些都是情緒素養的實例──辨識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的能力。我教導年幼的孩子時,通常把這個習慣稱為「試著體察別人的感覺」。在同理心的九大習慣中,這是本書要提出的第一個習慣,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習慣。而同理心的九大習慣將會為你的孩子帶來同理心優勢,進而創造快樂與成功的人生。情緒素養不是天賦異秉,而是一種可以教給孩子的能力,我們可以趁孩子還在學步時就教他……不過事實上,在更早的時候,當孩子還在嬰兒時期,我們若能敏銳察覺與回應孩子的感覺,就能種下情緒素養的種子。

情緒素養是獲得同理心的關鍵。在能夠同理他人之前,你必須要能夠解讀你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唯有如此,你才能體察他人的感覺(「她正在微笑……我猜她現在很快樂?」,「她的肩膀下垂……或許她現在很累」,「我難過是因為他很難過……」)

情緒素養是激發孩子關懷他人的要素,要擁有情緒素養,第一步就是試著體察他人的感受。孩子若要激起內在的同理心,需要先學會辨識、了解與表達情緒。

事實上,相較於情緒素養較低的孩子,受過感覺訓練的孩子顯得更聰明、更和善、更快樂,而且更有韌性。情緒素養對於孩子未來成就的重要性,在世界各地一再獲得印證。不論在哪個國家進行測試,科學家都發現,能夠透過非語言線索解讀情緒的孩子,情緒調適力更強、人緣更好、更活潑外向,而且大致上比較敏感。此外,相較於未曾學習考慮他人需求與感受的孩子,情緒素養高的孩子身體比較健康,學業成績也比較好。

教導孩子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也是理想的教養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環。它是培養同理心時第一個要養成的習慣,因為這個習慣是我們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基礎,同時使孩子能夠連結他人的感受,同理他人。我們可以教導孩子如何辨識與察覺別人的感受,但首先,我們要教他們試著去體察別人的感覺。

我們對男孩與女孩有不同的期待

大多數家長會說,「我對每個孩子說的話都一樣」,但專家有不同的看法。對於「情感指導」,我們會因為對象的性別而有不同的反應,而女孩得到的待遇遠比男孩好多了。同樣是兩歲的孩子,母親往往較常與女兒討論與解釋感覺方面的事,而較少與兒子討論這方面的事。這種差別待遇幾乎立刻反映在男孩與女孩的行為上。研究顯示,孩子發展到兩歲半時,女孩解讀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的能力(「他露出微笑……他很快樂」,「她看起來很累:她正在揉眼睛」),要比同年齡的男孩高出很多,這情況使女孩在情緒素養上占有更大的優勢。我們對四歲的女兒會更常使用情緒方面的語言,例如快樂、悲傷與擔心,對四歲的兒子則不會如此。而男女的差別待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持續擴大。

我們較常與男孩討論的是情緒的原因與結果,而遺漏了可能幫助他們培養情緒素養的重要線索:「當其他的孩子取笑你,不要讓他們看見你因為他們的取笑而難過。」或是「你太愛哭了,要勇敢一點!」不經意的細微教養行為,可能灌輸孩子錯誤的觀念,認為女孩應該要敏感一點,而男孩應該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男孩並非天生就欠缺體察他人感覺的能力。著有廣受好評的《教養新好男孩》(Real Boys)的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帕列克(William Pollack)指出,二十一個月大的男孩能夠自然展現出感同身受的能力,包括想要向受苦的人伸出援手。然而,我們往往鼓勵女孩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覺,而告訴男孩:「勇敢一點」、「不要哭」、「不要表露你的情緒」。睪固酮不會抑制同理心與情緖素養,但不經意的錯誤教養方式卻會。

第一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能辨識各種感受
教導情緒素養

有一次,我到加拿大亞伯達省北部的麥克默里堡提供諮詢,當地的教育主管對我說:「你一定要來觀察三年級生學習情緒素養的神奇方法。」第二天,我來到一間教室,教室裡有二十六名八、九歲的孩子,他們坐在一張巨大的綠色圓形地毯上。我加入他們坐在地毯邊緣,和他們一起等待一j位最特別的老師來到。
「不知道他會不會變得更愛笑了?」一個男孩說。
「我希望他看到我們會很開心。」另一個男孩說。
「不要做出大動作,他很容易被嚇到。」一個女孩提醒大家,「約書亞需要一點『暖身時間』。」
我向這群學生保證,我一定會乖乖守規矩。不久後,一位母親抱著一個男寶寶進教室,這群孩子開始對這位小老師唱「歡迎歌」:「哈囉,約書亞寶寶,你好嗎?哈囉,約書亞寶寶,你今天好嗎?」
這位母親是社區的志工,她輕輕把兒子放在地毯的中央。從這學年度開始以來,這是約書亞第三次來到這裡。這群孩子看到約書亞在短短幾個星期內的改變,都感到非常驚奇!根據瑪麗.高登(Mary Gordon)所設計的「同理心根源」(Roots of Empathy)課程,這對母子還會再來六次。我那天目睹了一堂精彩的四十分鐘情緒素養課,這堂課的老師是一個還不會說話、頭髮稀疏的七個月小寶寶!這群小學生透過小寶寶的臉部表情、肢體語言與發出的聲音,學習解讀與了解情緒。
「約書亞今天的心情怎麼樣?」一位受過訓練的「同理心根源」指導員問大家。她利用經過設計的問題,幫助這群孩子為寶寶的情緒貼上標籤,進而了解自己的情緒:「什麼事會使你感到生氣?」「你在什麼時候會覺得沮喪?」
然後指導員把問題導向幫助孩子考慮他人的感受:「如果有人生氣了,你是怎麼知道他在生氣?」「如果有個朋友心情很緊張,我們可以怎麼幫他?」
於是,學生就會回想、觀察與思考別人的情緒狀態──這是跳脫自我中心
(UnSelfie)的完美體驗!
接下來,指導員請全班同學試著體察「他們的寶寶」的感受。她說:「約書亞沒辦法告訴你他想要什麼,只能用身體來傳達,你覺得現在他在想什麼?」
「他正在猜想我們想做什麼。」有一個孩子說。
「繼續觀察,」指導員給他們更多指示,「你覺得他現在有什麼感覺?」
「或許他有點緊張。」另一個孩子說。
「你們看,」一個孩子指著小寶寶,「他的手握成了拳頭。」
「大家一起對他微笑,讓他知道一切都很好!」
於是所有的孩子都對小寶寶露出柴郡貓式 的大大微笑。約書亞立刻察覺到這個舉動:他看到大家的笑臉,也跟著露出笑容。
「約書亞在學習同理心,」我身旁的一個孩子悄聲對我說。
我同意他的看法,但很顯然,正在學習「感同身受」的人不只有約書亞寶寶。在那天,一個七個月大的小寶寶幫助了二十六位小學生掌握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試著體察、辨識他人的感受、考慮他人的需求,以及表達善意。這也是個完美的方法,幫助孩子「感同身受」另一個人的感覺。
在那之後,我又參觀了幾個上「同理心根源」課程的班級,也訪問過數十位指導員、家長與老師。每次經驗都帶給我啟發:這是個鍛鍊孩子用心體察他人感受的有效方法。學生的反應也印證了這個看法。
「這個課程教導我,每個人的感受各不相同,所以我要尊重每個人的個體性,」一個十歲女孩說。
一位十一歲男孩也做出類似的結論:「『同理心根源』教導我明白,雖然每個人的外表不同,但內在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

自二○○○年以來,「同理心根源」課程經過比較研究與隨機對照研究的評估,以衡量參與課程的學生在行為上的改變。學者分別在三大洲進行獨立研究。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將上過「同理心根源」課程的學生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同理心根源」參與者的「主動攻擊」(以冷酷無情的攻擊手段達成目標)傾向,下降了88%。無庸置疑,此課程的成效非常驚人,尤其當兒童霸凌已成為眾人非常關切的議題。這個課程真的找出培養同理心的方法了嗎?我想要了解更多,於是決定去訪問課程發想人。
「同理心根源」課程於一九九六年由瑪麗.高登創立,高登來自加拿大紐芬蘭省,她是一位溫暖、優雅、說話輕柔的女性,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幼兒園老師。當她與家庭進行一些活動時,目睹大人對兒童施暴的行為,於是發想出這個課程。「當我意識到,暴力或虐待對孩子的人生所產生的毀滅性影響……我便下定決心要找出打破這個暴力循環的方法。」她說。
高登也發現小寶寶具有神奇的力量,可轉化一個孩子的人生,她還告訴我戴倫的故事。戴倫是個八年級生,曾兩度留級,因此他比班上同學年長兩歲。戴倫在四歲時曾目睹母親遭人殺害,接下來,他被安排到寄養家庭生活,而且一連換了好幾個寄養家庭。他希望讓所有人認為他是個強悍的人:他把頭髮剃光,只在後腦頂端把頭髮留長,綁成馬尾,而且在後腦勺刺青。但事實上,他是個內心受傷很深的孩子。
戴倫的班級有「同理心根源」課程。有一天,一位母親帶著六個月大的寶寶來到教室,她告訴班上同學,她的寶寶不願意接受安撫。此時,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戴倫問那位母親,可否讓他抱一下小寶寶。那位母親有點擔心,但她還是把寶寶交給了戴倫。
「戴倫把寶寶抱到一個安靜的角落,把他抱在懷裡來回搖了幾分鐘。」高登說。「後來,他把寶寶抱回來並問那位母親,『如果從來沒有人愛過你,你覺得你仍然能成為一個好父親嗎?』」
高登當下意識到,要養育出一個關心他人且充滿人性關懷的孩子,最大的關鍵在於童年的依附關係。她也明白,孩子必須先親身體會同理心是什麼,才能擁有同理心。此外,孩子也必須積極學習適當的語言,向周遭的人描述同理心的感覺。在高登輔導的孩子當中,若是有人無法在家中獲得足夠的同理心體驗,她就會請一位家長帶寶寶來到教室,讓孩子有機會激發出同理心。
高登向我詳細說明她所謂的「情緒素養」是什麼。「學習閱讀非常重要,但學習與人連結同樣也很重要。具備情緒素養的人能了解自己的感覺,知道如何用語言把這些感受描述出來,並且了解他人的感覺;若欠缺情緒素養,我們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孤島。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的情緒素養,教導孩子:根據你觀察小寶寶時學習到的語言,了解自己的感覺。」高登找到了一個完美的方法,她透過小寶寶教導孩子解讀與了解各種感覺,並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對他人的感覺感同身受。
全世界有十個國家的八十萬名孩童接受了這個課程,他們透過小寶寶了解自己的各種感覺。華盛頓特區有五所小學採用「同理心根源」課程,我造訪了其中一所學校──莫瑞小學(Maury Elementary)。這個課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成效在一名十歲的學生身上尤其顯著。凱恩住在華盛頓特區裡最貧窮、暴力最泛濫的社區中,他放學回家後不可以出門,因為那個地區幫派橫行,安全堪慮(那天有好幾個學生都對自己的人身安全表達同樣的憂慮)。他說,他剛到這所學校時,情況「有點不順利」。
「這所學校裡的人有些不是很和善,」他說。「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
「怎麼說?」我問他。
「有個人帶了小寶寶來學校,結果每個人都因此改變了。我們都變得更有人性之類的,」凱恩說,「當你有了同理心,自然就會變得更和善。同理心會幫助你變得更和善。」


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

你的兩歲大孩子看到你流眼淚,會用手撫摸你的臉。你家那個上小學的孩子看到他的朋友心情不好,會把手臂搭在同伴的肩膀上,並對他說,「沒關係,情況會好轉的。」你家那個十來歲的孩子看到你的父親露出疲累的表情時,會說,「阿公,你累了嗎?需要抱一下嗎?」
這些都是情緒素養的實例──辨識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的能力。我教導年幼的孩子時,通常把這個習慣稱為「試著體察別人的感覺」。在同理心的九大習慣中,這是本書要提出的第一個習慣,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習慣。而同理心的九大習慣將會為你的孩子帶來同理心優勢,進而創造快樂與成功的人生。好消息是,情緒素養不是天賦異秉,而是一種可以教給孩子的能力,我們可以趁孩子還在學步時就教他……不過事實上,在更早的時候,當孩子還在嬰兒時期,我們若能敏銳察覺與回應孩子的感覺,就能種下情緒素養的種子。
情緒素養是獲得同理心的關鍵。在能夠同理他人之前,你必須要能夠解讀你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唯有如此,你才能體察他人的感覺(「她正在微笑……我猜她現在很快樂?」,「她的肩膀下垂……或許她現在很累」,「我難過是因為他很難過……」)情緒素養是激發孩子關懷他人的要素,要擁有情緒素養,第一步就是試著體察他人的感受。孩子若要激起內在的同理心,需要先學會辨識、了解與表達情緒。
事實上,相較於情緒素養較低的孩子,受過感覺訓練的孩子顯得更聰明、更和善、更快樂,而且更有韌性。情緒素養對於孩子未來成就的重要性,在世界各地一再獲得印證。不論在哪個國家進行測試,科學家都發現,能夠透過非語言線索解讀情緒的孩子,情緒調適力更強、人緣更好、更活潑外向,而且大致上比較敏感。此外,相較於未曾學習考慮他人需求與感受的孩子,情緒素養高的孩子身體比較健康,學業成績也比較好。
教導孩子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也是理想的教養方式中很重要的一環。它是培養同理心時第一個要養成的習慣,因為這個習慣是我們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基礎,同時使孩子能夠連結他人的感受,同理他人。我們可以教導孩子如何辨識與察覺別人的感受,但首先,我們要教他們試著去體察別人的感覺。


為何我們難以體察他人的感受?

如果我們知道幫助孩子體察他人感受的方法是什麼,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同理心急遽下滑?遭誤導的教養方式,以及隨時連線上網、以我為中心的社會文化,使得我們的孩子失去了真正與人面對面的接觸與學習情緒素養的機會。


我們活在「隨時連線上網」的文化中

大量的面對面溝通,是形成健康的情感互動唯一的方法,也是學習了解情緒與培養待人接物技巧的最佳方法。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打簡訊、發文以及傳送即時訊息,這些活動無法教導孩子情緒是什麼。八至十八歲的孩子平均每天使用數位媒體裝置的時間,大約為七小時三十八分鐘(他們使用手機傳送簡訊或聊天的時間尚未納入計算)。八歲以下的孩童當中,有接近75%在家會使用某種「智慧型」行動裝置。學齡前兒童每天花四點六小時觀看電視或電腦螢幕,而且幾乎有40%的二至四歲孩童,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慧型手機、MP3播放器或是平板電腦。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有30%的孩子初次使用行動裝置的年紀,是還在包尿布的階段。
你可以自己算一下:假如孩子晚上睡覺七小時,白天上學與從事其他活動的時間為八到九小時,每天還要傳送一百條訊息,那麼他們與別人進行面對面互動的機會,就變得微乎其微了。但事實上,只有面對面的互動(而非數位訊息交流)才能培育同理心。太大量的線上溝通代表我們的孩子正逐漸喪失培養社交技巧的機會,這也可能會危及我們與孩子的關係。
美國數位未來中心(Center for the Digital Future)的一項調查發現,認為家人互動時間減少的家長,其比例在兩年內翻了三倍。不少家長也表示,家人相處的時間會減少,主要是因為大家使用網路的時間增加了。這個現象令人擔憂,因為它代表我們的孩子連線上網的時間增加了,與人面對面連結、培養情緒素養,以及練習應用同理心的機會減少了,我們也逐漸喪失了與孩子連結的寶貴時間。基於這些重要的理由,我們必須創造「神聖的下線時間」,把家人的互動視為優先,不讓為人父母的影響力屈居於數位世界之後。

我們活在步調快速、充滿紛擾的世界中

「她總是在講電話,討厭死了!」「我不喜歡他講手機,這會使我很難過。」「我真希望當我們一起看電視時,他不要玩手機。他的行為讓我覺得他比較關心的是他的黑莓機,而不是我。」當我們批評孩子隨時連線上網的習慣時,我們的孩子也對我們做出這樣的抱怨!沒錯,我們的孩子也對我們的行為發出怨言。
一項全美國的調查發現,62%的學齡兒童表示,當他們想與父母說話時,父母往往心有旁騖。讓父母分心的首要原因是手機。學者在速食店的仔細觀察,確認了孩子的抱怨是有根據。發表在《兒科》(Pediatrics)期刊的一篇研究發現,當父母的手機放在手邊時,他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手機上,而非孩子身上。每一個滑手機與打字動作,都代表我們錯失了與孩子面對面聊天以及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機會。
在另一個研究中,研究者讓年幼的孩子連續穿戴錄音裝置好幾個月,然後分析家中的聲音。結果發現,電視的聲音會使親子互動減少。電視的背景聲音每出現一小時,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就減少五百至一千字。百分之三十的家庭坦承,他們在家會開著電視(即使沒人在看),這使得幼童每天會暴露於二百三十二分鐘的電視背景聲音中。長期累積下來,這些時間對孩子的語言與情緒素養的學習、社交發展,以及與大人的面對面互動,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要為網路世代的孩子培養情緒能力雖然有重重阻礙,但仍有解決之道。事實上,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嬰兒一出生就具備體察他人感受的能力。但父母必須透過簡單而傳統的方法,不斷與孩子面對面的來回聊天問答,以培育孩子關懷他人的能力。

科學事實:我們如何辨識他人的情緒

在孩子能「從別人的立場看事情」之前,必須先發展出解讀臉部表情、手勢、姿態與語調等非語言線索的能力。過去十年來,科學家得到了革命性的斬獲,他們發現嬰幼兒對於情緒的了解,遠比我們想像的多更多。這些發現告訴我們,人類幾乎一出生就擁有同理心!
新生兒展現體察他人感受能力的時間,遠比許多家長所想的還要早很多。當家長發現這個事實時,大多感到很驚訝。珍妮及布萊恩.馬斯丘(Jenny and Bryne Masche)夫婦是在拍攝電視節目時,發現這件事的。馬斯丘夫婦對於自己生的六胞胎頗引以為豪(沒錯,一次生了六個),我在「撫養六胞胎」(Raising Sextuplets)節目的某一集權充「教養專家」,協助他們搞定六胞胎當中「最難搞的兩個」。
在拍攝節目的空檔,六胞胎的父親讓我們看了一段他兒子第一次剪頭髮的影片。在影片中,我們看到格蘭特(六胞胎之一)坐在椅子上,對於這紀念性的一刻顯得不太開心。媽媽剪下第一撮頭髮時,格蘭特就開始啜泣,第二刀剪下去時,他開始嚎啕大哭。但這一次,格蘭特有一大隊支持者:他的五個同胞手足聽到他在影片中大哭的聲音。突然間,沙娃娜、貝麗、莫莉、科爾與布雷克也開始大哭,因為他們聽到自己的手足在哭。而格蘭特看到他們哭,也跟著啜泣。這六個最多只會說四個字、還在包尿布的幼兒,因為感受到彼此的難過,於是一起同聲大哭!這情況叫作情緒感染,它是同理心的要素,因為它幫助孩子「對他人感同身受」。事實上,新生兒也能察覺別人的痛苦。

嬰兒是天生的同理者

你在醫院的新生兒室可能目睹過「全員齊哭現象」。當某個新生兒聽見另一個嬰兒在哭,他就會跟著一起哭,很快的,所有的寶寶都一起哭了起來!我們怎麼解讀這個現象?研究者向新生兒播放經過設計的錄音片段,發現了驚人的事實。
在一項研究中,出生一天的新生兒聽到另一個新生兒的哭聲錄音時,就開始跟著哭。若他們聽到的是自己或是十一個月大的寶寶的哭聲錄音,卻沒有任何反應!才剛出生一天,新生兒就展現了天生的社交能力,想要與他人連結。紐約大學的知名心理學家馬丁.霍夫曼(Martin Hoffman)認為,與他人一同哭泣的天生傾向,「似乎是同理心最早的前兆」。
小寶寶喜歡看人臉、比較喜歡直視他們眼睛的人,而且比較喜歡聽人類說話的聲音(尤其是自己媽媽的聲音)。為了證實這個現象,研究者讓嬰兒看兩張臉:一張臉的眼睛直視著他,另一張臉的眼睛望向旁邊。結果,小嬰兒花比較多時間看著目光直視的臉:他們比較喜歡看目光直視他們的人(請記下來:要幫助嬰兒學習解讀情緒,最棒的玩具就是你的臉……而且不花你一毛錢!)。
這十年來最有趣的發現或許是:科學家試著破解嬰兒的大腦內部對於情緒的理解!在實驗中,三十八名十個月大的嬰兒由母親抱著,頭上戴著附有八個電極的小型頭套。然後,研究人員向這些嬰兒播放一位女演員大笑或哭泣的影片。當寶寶看見女演員大笑的影片時,他們也露出微笑,他們的大腦左前額葉有活躍的電波活動。當他們觀看女演員涰泣的影片時,臉上則露出憂鬱的表情,有些寶寶甚至哭了,他們大腦右前額葉呈現活躍的狀態。這個由納森.福克斯(Nathan Fox)與理查.大衛森(Richard Davidson)所進行的研究現在已廣為人知,並且開啟了情緒神經科學、以及情緒的腦神經根據的研究領域。科學研究再次顯示,嬰兒天生就具備關心他人的能力!
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愛麗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著作《搖籃裡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與安德魯.梅爾佐夫(Andrew N. Meltzoff)和派翠西亞.庫爾(Patricia K. Kuhl)合著)中,透露了一個她與快兩歲的兒子之間的感人小故事。有一次,高普尼克因為過了不順遂的一天而淚崩,這個舉動引起她兒子的關切。這個還在學走路的小娃兒跑開了一會兒,拿了一大盒OK繃回來,然後在媽媽全身上下貼滿OK繃,試圖讓媽媽的眼淚和「痛痛」消失。在一個學步小娃兒的認知中,這是「讓媽媽覺得好過一些」的最好方法。
這當然是一個充滿關懷的舉動,卻也同時顯示,覺察感覺的能力會激發利社會行為。這個小小孩明白「眼淚代表難過」,因為他曾經體驗過淚珠滑過自己臉龐的感覺,因此,他決定要讓媽媽好過一些。
解讀他人的痛苦所傳達的微妙訊息,是同理心的另一個指標。孩子約在兩歲時會開始展現真正的同理心。雖然兩歲以前的寶寶在看到或聽到別人哭時,也會跟著哭,但孩子要到兩歲以後,才會有「想要讓情況變好」的意圖。他們不只感受到你的痛苦,還會試圖解除你的痛苦。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明白自己是和別人不同的個體,而且別人也會有難過的感覺,他們也明白,別人有時也需要安慰、OK繃或拍拍,即使他們自己沒有這個需求。這是個多麼神奇的時刻啊!
「真正的同理心指的不只是,對他人感同身受,」高普尼克、梅爾佐夫與庫爾解釋道,「真正的同理心還意味著,明知自己沒有遭受痛苦,卻仍然關心他人。」
在接下來的幾年,孩子會持續發展情緒素養,同時愈來愈能透過他人的表情、語調或肢體語言,了解他人的感覺,也會學習更多描述各種情緒的詞彙。語言可進一步提升孩子的同理能力。「爸爸,你看起來很難過」或是「我的朋友看起來很害怕」這類的話語顯示,孩子已經準備好從「我的世界裡只有我」的自我中心狀態,轉變為「不再聚焦於自己」的人,開始能夠感同身受與關懷他人的感覺。
當然,有能力用語言描述情緒,不保證孩子會願意與他人分享東西,或是關懷或安慰他人。要徹底開發同理心,還需要適當的養育、身教、鼓勵、經驗與認知發展。人類體察他人感受的傾向在嬰幼兒時期就展現出來,新生兒聽到別人在哭泣,也會同聲大哭。


如何教導孩子辨識情緒

不是每一種經驗都能強化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源自人際關係,因此,最好的練心方法是讓孩子親身體驗情緒張力強大的事件。也因為如此,孩子最理想的老師就是小寶寶,因為小寶寶非常真實、有趣、而且吸引人。透過一次又一次與小寶寶的接觸,孩子逐漸學習體察與關心小寶寶的感覺。不過,小寶寶不是唯一的學習管道,訣竅在於找出適用於你家孩子的方法。
知名心理學教授約翰.高曼(John Gottman)發展出「情緒指導」(Emotion Coaching)這個方法,他的《好個性勝過好成績》(The Heart of Parenting)是一本家長必讀的好書。大人要幫助孩子了解各種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對這些情緒做出反應,藉此培養情緒素養與同理心。高特曼長達三十年的研究也發現,家長若使用這種方法教導孩子,將可幫助孩子獲得同理心優勢,使孩子變得更快樂、更有韌性、壓力指數較低、調適力更強,而且數學與閱讀的成績更好。我知道這個方法既簡單又有效,因為我在自己的班級裡見證了它的成效。
瑞奇是個令我終身難忘的孩子。班上的每個人都喜歡他,因為他很關心別人。班上若有任何人心情不好,瑞奇都會跑來告訴我,他擁有體察他人感受的能力。
有一天,我看到他煞費苦心的製作一張卡片。「這是給我媽媽的。」他羞怯的說。
「今天是她的生日嗎?」
「不是,」他說,「我做這張卡片,是因為我媽媽總是讓我覺得我所有的感覺都很棒。」
這使我迫切想知道,這位母親到底做了什麼,讓她的兒子「覺得自己所有的感覺都很棒」,以及她如何教出一個如此有同理心的孩子。學校在接下來的那個星期剛好有舉辦活動,於是我趁這個機會觀察這對母子的互動。事實上,我所觀察到的母子互動時間不超過一分鐘,但這位母親的溝通方式實在太讚了。我看見她走向瑞奇,傾身與孩子面對面,她的眼睛只看著瑞奇的眼睛。當瑞奇說話時,她全神貫注的聽他說話,完全不理會其他的事。他們兩人心靈相通。
瑞奇的母親接收到的不只是孩子所說的話,還有那些話語蘊含的感受。她用簡單的話語確認孩子的感覺:「你很開心!」或是界定他的情緒:「你一定因此覺得很自豪。」或幫助他反思:「那件事帶給你什麼感覺?」在我的眼中,瑞奇整個人散發著耀眼的光彩。
瑞奇的母親充當瑞奇的「情緒教練」,幫助他了解各種情緒。「同理心根源」的指導員也運用類似的方法,透過問題幫助孩子反思「他們的」小寶寶的情緒狀態。你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運用這個策略教導你的孩子。

● 充當情緒教練——在自然的情況下,與孩子面對面連結他的情緒,傾聽他所說的話,然後像瑞奇的母親一樣,確認孩子的感受。欲知更多詳情,請參考前述高曼的《好個性勝過好成績:高EQ小孩的教養祕訣》一書。
● 借助小寶寶之力——如果你的周遭有小寶寶,你可以考慮在家裡採用「同理心根源」的方法。若是家裡有新生手足(或表弟妹、鄰居的小孩),或者是在孩子的玩伴圈或童軍團裡,有哪個媽媽剛生小孩,你就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小寶寶,幫助孩子了解各種感覺。
● 養一隻小狗——你的孩子是否央求你養一隻小狗?動物也是教導情緒的參考對象:「你看多多的尾巴,你覺得牠想表達什麼?」或是「你怎麼知道咪咪是不是在害怕?」如果你家孩子年紀稍微大一點,你可以問他是否願意到流浪動物收容所當志工?或是你的周遭是否有動物可讓你的孩子照顧、訓練並觀察其情緒?
● 教導另一個孩子——如果你家孩子年紀稍微大一點,你可以鼓勵他教導在閱讀、數學、運動、美術、音樂或其他領域需要幫助的孩子。找個方法讓你的孩子幫助其他人,讓他透過這個經驗體察他人的感覺,並學習什麼會使他與他的「學生」產生共鳴。
● 與阿嬤視訊通話——利用Skype或FaceTime進行視訊通話,是讓孩子與親人面對面連結的好方法。在通話前讓孩子回想對方的情緒狀態,有助於培育同理心。「你怎麼知道她的心情好不好?」「你覺得阿嬤會和你們上次講話時一樣,那麼容易累嗎?她臉上的什麼表情會讓你知道,該結束通話了?」

同理心的基石:體察他人的感受

教導孩子精確覺察各種感覺,可提升孩子的情緒素養,也是培育同理心與同情心的第一步。你可以從下列四個步驟開始做起,一步步培育孩子的同理心。請你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演練,一次只練習一個步驟,當孩子充分學好一個步驟後,再練習下一個步驟。

步驟一:放下一切,彼此連結

同理心始於傾聽對方說話,因此,當你與孩子連結時,請暫時放下一切,騰出時間,與孩子連結彼此的感受。不要讓數位裝置阻礙家人之間的連結。請你訂下並嚴格執行4T規定:不傳送訊息(No Texting)、不滑手機或平板(No Tapping)、不講手機(No Talking on a cell)、不看電視(No TV viewing)

步驟二:面對面直視對方的眼睛

孩子需要透過目光接觸學習覺察他人的情緒,因此,當你與孩子溝通時,請與孩子面對面,平視孩子的眼睛,然後要求孩子遵守一個習慣:「永遠要看著對方的眼睛」。這個原則可幫助孩子利用目光接觸,捕捉對方的表情、語調與情緒線索。提示:若要幫助孩子自在的直視他人的眼睛,可以全家人一起玩瞪眼遊戲:盯著對方的眼睛看,不把視線移開,看誰能撐最久。如果你的孩子對於目光接觸感到不自在,可以告訴他「看著對方的鼻梁」。

步驟三:聚焦於感覺

為各種感覺貼上標籤,有助於培養同理心,並幫助孩子學習描述感覺的詞彙。有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協助孩子聚焦於感覺:

● 說出描述感覺的詞彙——「你看起來像是在生氣。」「你似乎有點沮喪。」「你的語氣透露出你心情很煩。」
● 提出連結對方感覺的問題——「你很生氣(緊張、焦慮、擔心、沮喪)嗎?」
● 將身體姿態與感覺連結——「你整個人好像垮下來了,你很累嗎?」「你的拳頭握得緊緊的,你覺得焦慮嗎?」

不要評斷孩子的感覺,只要以同理心傾聽孩子說的話,並確認孩子所描述的情緒。

步驟四:表達感受

孩子學會描述情緒的詞彙後,就需要有機會練習表達感覺。高登告訴我:「我們總以為,我們問孩子的問題應該從『你覺得某某人的感覺是什麼?』開始,但你若是從『你那時一定很生氣』開始教孩子,會進行得更順利。訣竅在於,幫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覺,下次當他們遇到類似狀況時,就知道該用什麼詞彙描述自己的感受。唯有如此,孩子才有能力說,『我的感覺就像是我上次打強尼一樣。』」因此,你要從「你有什麼感覺?」開始問孩子。
唯有當你的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感覺,你才能更改句子的主角,把問句從「你有什麼感覺?」轉變為「他有什麼感覺?」這個微小的改變會把焦點從孩子的感覺轉移到他人身上,使他開始考慮他人的所關切的事物。
一位住在加州印第奧的母親辛西亞.歐賽塔(Cynthia Ozaeta),用這種方式幫助孩子談論自己的感覺:「我告訴我的孩子:如果某件事使你心情不好,而你想讓心情好一點,就把你的感覺說出來。」她說。「這就像是吃藥:你可能不想這麼做,但做了之後總會使你感覺好一些。」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這些習慣

面對著螢幕、傳送訊息、滑手機,或是對著機器說話,這些活動無法幫助孩子學習了解情緒。因此,第一步是讓全家人挪出一段不連線上網的時間,讓大家把焦點放在彼此身上,而不是各種裝置上。

● 檢視數位裝置的使用情況——定期檢視你家使用數位裝置的情形,包括手機、電郵、簡訊,以及電視、電玩遊戲、平板與電腦。一般來說,你們全家人一天當中連線上網的時間有多長?你家需要「重整」數位裝置的使用情況,以增加全家人面對面連結的時間嗎?如果有需要,就動手規劃吧!
● 訂出不連線的時段——凱瑟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一項研究發現,若家裡訂下嚴格的數位裝置使用原則,孩子使用數位媒體的情況就會減少。請你在家裡訂下不受任何干擾的家人相處時間(例如:吃飯時間)與地點(例如:客廳),並為每位家庭成員設定清楚的媒體使用規定。
● 檢視自己的數位裝置使用習慣——當你的數位裝置連線時,你要劃出一條清楚的界線,讓孩子知道他們是你的優先要務。因此,你必須戒掉不斷查看手機的習慣。你可以為重要的電話號碼設好提醒功能,每小時只查看手機一次,同時訂下規則:「孩子和我說話時,我一定把手機關機!」
● 一同用餐——研究顯示,每週和家人輕鬆的一同用餐幾次(不受數位裝罝的打擾),這個小小的舉動有利於孩子的社交與情緒發展,以及學業表現。一週最少有一個晚上安排全家人一起聊天,每個人聊一下自己在那天的心情。你可以準備一籃情緒卡,抽一張卡,以卡片上的情緒為聊天主題。例如抽到「自豪」時,你可以問「你這星期最自豪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每個人輪流說出自己的經驗,以這個句子開始:「這星期我覺得自豪的時候是……」有些家庭還會投票選出誰的經驗最有趣(不尋常、令人沮喪、令人興奮、奇特)。你也可以改成在孩子的睡前時間,或是當你們在車上時,玩這個遊戲。
● 在不連線時段分享彼此的心情——培養孩子情緒素養的一個簡單方法是,向孩子描述你的感受,以及解釋你為何有這種感受:「我好興奮哦!我的電腦送來了!」《養出優秀的孩子》(Raising Good Children)的作者湯瑪斯.李寇納(Thomas Lickona)在開車接送孩子時,會把收音機和所有數位裝置關閉,然後要求每個孩子問他今天過得怎麼樣。「頭幾次進行得不太順利,」李寇納說,「但很快的,我們就能自在地分享自己當天的心情。」請你找出一個時段,讓全家人彼此分享心情。

適用不同年齡層的方法

能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素養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受歡迎的一個方法,是由加州棕櫚泉的數學老師丹.賓恩(Dan Been)想出來的。賓恩所任教的中學致力於提升學生的同儕敏感度,但賓恩覺得,學生也應該學習體察他的心情。於是,他用紅、黃、綠三色的紙,剪出圓形的紙卡,然後每天根據他當天的心情,把對應色的紙卡貼在教室門上。
大多數的時候,門上貼的是綠色的圓形紙卡(代表「心情好」),而學生不會特別對他說什麼。黃色紙卡(代表「要小心!」)曾出現幾次,這幾天學生會問他,「你還好嗎,賓恩老師?」
紅色紙卡只出現過一次,他的學生在那天顯得相當關切。賓恩的母親生病了,他希望學生知道他心裡很難受。「那些孩子不認識我媽,但他們那天努力的察言觀色,想要了解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說,「我這才意識到,只要我們允許,孩子可以變得非常敏感,也非常善於體察他人的感受。」
除了使用色卡之外,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情緒。一位母親告訴我,她把賓恩的方法稍加改變,她用不同顏色的冰箱磁鐵代表自己的心情,而她的孩子因此變得更加敏感。
另一位母親在臥室門上掛上「請匆打擾」的牌子,警告孩子:「媽媽今天心情不好!」結果發生了兩件事:她的孩子那天特別努力察言觀色;後來當孩子哪天心情不好時,就會向她借那個牌子來掛。「我們學會體察彼此的心情!」她笑著說。
要有效幫助孩子「體察他人感受」,採取實用、對孩子有意義且適能適齡的方法。請找出適用於你家的方法!

● 建立感覺詞彙庫——逐漸擴大孩子的「感覺詞彙」,使他們能辨識與了解大量的情緒詞彙,並學會在適當脈絡中運用這些詞彙。此處列舉一些詞彙:宜人的、生氣、惱怒、焦慮、憂慮、糟糕、遭背叛、覺得無聊、勇敢、冷靜、有能力、關懷、愉悅、興高采烈、舒適、有自信、困惑、滿足、有合作精神、有創意、殘酷、好奇、憂鬱、失望、厭惡、分心、狂喜、羞愧、享受、勃然大怒、興奮、絕妙、恐懼、受夠了、自由自在、友善、受挫、慷慨大方、溫和、陰沉、有罪惡感、快樂、覺得受傷、被忽略、不耐煩、缺乏安全感、感興趣、忌妒、喜悅、寂寞、失落、慈愛、不堪負荷、驚慌、平和、哀愁、討人喜歡、自豪、放鬆、寬慰、難過、安全、滿意、害怕、敏感、認真、害羞、壓力大、緊繃、激動、感到困擾、無懼、不舒服、擔心。(所有年齡層都適用)
● 破解非語言線索——錯誤解讀非語言訊息可能導致嚴重的誤解。(請留意:十歲出頭的孩子特別容易「誤判」情緒線索。)因此,你要陳述正確的情緒狀態,讓孩子知道他的想法是錯誤的:「我知道你覺得我在生氣,但其實我只是很累。」然後向孩子示範,各種身體姿態傳達了什麼非語言情緒線索:「我的肩膀下垂代表我覺得壓力很大。」或是「我感到很挫折,不是生氣。當我生氣時,我會咬牙切齒。」(所有年齡層都適用)
● 觀賞靜音影片——關閉電視的聲音幾分鐘,和孩子一起根據演員的肢體語言,猜測他此刻的感受。咬指甲以及把頭髮繞在手指上可能代表「她很緊張!」。咬緊牙關可能表示「他很害怕!」。翻白眼並把眼睛望向別處可能代表「她不感興趣」。點頭與身體前傾代表「她很感興趣!」。(所有年齡層都適用)
● 利用嬰兒相簿——拿出舊相簿,和孩子一起翻閱他們的嬰兒照。請孩子留意照片中嬰兒的情緖狀態。「這張照片裡的你有什麼感覺?」「你怎麼知道的?」「在這張照片裡,你覺得哥哥想說什麼話?」有些家長會把孩子的嬰兒照製作成迷你相簿,旁邊附加情緒詞彙,幫助孩子學習正確辨識各種感覺。
● 當個「感覺偵探」——當你們在購物中心、超市、公園或遊戲場時,與孩子一同觀察別人的表情與肢體語言,藉此將表情與肢體語言和特定情緒連結在一起。然後在不聽見那些人對話的情況下,與孩子一同猜測他們的情緒狀態:「她的身體姿態看起來怎麼樣?你覺得她是什麼感覺?」「聽聽那個男孩的聲音,你覺得他有什麼感覺?」「你看到那個女孩握緊拳頭、皺起眉頭嗎?你覺得她對另一個女孩說了什麼?」(幼兒、學齡兒童適用)
● 更常使用情緒用語,尤其是對男孩——女孩聽過的情緒用語通常比男孩多很多,因此,請你把這個情況對調過來。多和兒子談論情緒,並允許他們顯露與表達他們的感受。提示:男孩在做某件事時,比較容易敞開內心,所以請你和兒子坐下來一起玩遊戲、玩樂高積木、運動,然後來回談論與感覺有關的話題。請參考羅莎琳.懷思曼(Rosalind Wiseman)的著作《策劃者和幕僚》(Masterminds & Wingmen)。(所有年齡層都適用)
● 觀賞情感強烈的影片——觀賞適當的影片是幫助孩子辨識情緒的有趣方法。請挑選描繪不同情緒的影片,然後幫助孩子界定片中角色的情緖,以及你與孩子目睹這些情緒的感受。推薦影片:「腦筋急轉彎」、「小鹿斑比」、「綠野仙蹤」、「獅子王」、「睡美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以及「神偷奶爸」。(所有年齡層都適用)
● 製作感覺小卡片,玩比手畫腳猜字遊戲——在小卡片寫下情緒詞彙。若孩子年紀還小,只使用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難過、生氣、害怕、驚訝與討厭。若孩子年紀稍大一點,可逐漸增加詞彙數量。然後從雜誌剪下相對應的表情圖片,貼在卡片上。把字遮住,只讓孩子看圖片,請他猜出這代表什麼感覺,和他討論他曾經在什麼時候體驗過這種情緒。使用這些小卡片玩比手畫腳猜字遊戲:每個玩遊戲的人都要抽出一張卡片,只用表情和肢體表達,不可發出聲音或說話。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透過玩遊戲猜出別人想表達的情緒。(所有年齡層都適用)
● 閱讀探討感覺的繪本——找一些探討感覺的繪本,當你讀給孩子聽時,把書中角色的表情與適當的情緒配對。假設你正在讀《穿紅睡衣的拉瑪》(Llama Llama Red Pajama),當你們翻到拉瑪寶寶因為媽媽不在而露出害怕表情的那頁,這就是體察他人感受的絕佳時機。問你的孩子:「拉瑪寶寶的臉看起來怎麼樣?他為什麼害怕?你也學拉瑪寶寶做出害怕的表情給我看。你以前有沒有像他這麼害怕過?」我也推薦:愛德.安柏禮(Ed Emberley)和安.米蘭達(Anne Miranda)的《快樂怪獸,傷心怪獸》(Glad Monster, Sad Monster);阿麗奇(Aliki)的《感覺》(Feelings);伊莉莎白.克來利(Elizabeth Grary)的《我好生氣》(I'm Mad);嘉南.凱茵(Janan Cain)的《我覺得……》(The Way I Feel);蘇斯博士(Dr. Seuss)的《我的多彩日子》(My Many Colored Days)。(幼兒、學齡兒童適用)
● 製作小卡:「你現在是什麼感覺?」——《為什麼她們都不跟我玩》(Odd Girl Out)的作者蕾秋.西蒙(Rachel Simmons)發現,許多青春期的女孩難以向同儕表達自己的感覺(我相信男孩也是如此)。在她所創立的「女性領袖培育協會」中,西蒙採用的解決方法是,當女孩之間產生心結時,她會給每個女孩一張「你現在是什麼感覺?」卡,卡片上有二十種代表不同情緒的臉部表情(例如困惑、驚慌、焦慮、遭到背叛、有罪惡感、被利用、缺乏安全感、忌妒),每個女孩指出代表自己心中感覺的表情,這可幫助雙方「開誠布公」,重新和好。你可上網搜尋「情緒表情」卡並列印出來,或是讓你的孩子從雜誌剪下各種表情的臉孔,貼在紙卡上。這種卡片也有助於化解家人之間的小爭執或重啟對話。(學齡兒童、青少年適用)


體察他人感受的五大需知

1. 面對面的接觸是孩子學習覺察情緒與培養同理心最好的方法。
2. 一般來說,孩子每天使用數位裝置的時間至少有七個半小時,這會剝奪他們與家人連結的時間,也會失去機會養成有助於培育同理心的重要習慣。
3. 實質、有意義、充滿情感波動的親身體驗,是幫助孩子了解情緒的最佳方法。
4. 孩子需要學會情緒詞彙,才有能力討論情緒,也需要有人指導他們如何使用這些詞彙。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出孩子的情緒素養。
5. 相較於兒子,家長更常與女兒討論與解釋各種情緒,以及鼓勵她們與人分享感覺。

最後的叮嚀

科學證實,嬰兒一出生就具備社交與關懷他人的潛能,但沒人能保證所有的孩子都會發展出這些能力。情緒素養的習慣與技巧是培養出來的。把情緒詞彙教給孩子,引導他們談論、分享自己的情緒,以及體察他人的感受,這些對於教養出有同理心、不只顧自己感受的孩子,至關重要。體察他人感受的能力可使孩子對別人的感覺保持敏感度,也有助於他們從別人的觀點思考事情。教導孩子養成這些習慣,可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同理心優勢:善於辨識、了解與表達自身情緒的孩子,將來會比較健康、有韌性、受歡迎,學業成績比較好,也更樂於幫助他人。
所謂的捷徑並不存在。家長唯有始終與孩子進行高品質的面對面溝通,不讓數位裝置打擾這些互動,才能創造深厚的情感連結。孩子獲得愈多面對面的連結,愈少使用數位裝置,就愈有可能開發出潛在的同理心。但這一切始於體察另一個人類同胞的感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