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呂世浩細說史記:入門篇
滿額折

呂世浩細說史記:入門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史記》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為了完成一部書,一個人會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司馬遷在想什麼?他又是為了什麼?

這一次,讓我們從《史記》讀《史記》!

龐大恢宏的巨著《史記》匯集了中國上古文明的精粹,記載了無數精彩非凡的歷史人事。太史公不只想記錄歷史,更希望從歷史中找尋人類問題的終極解答。

《史記》只是一部書,卻身兼經、史、子、集特質:在「史部」是正史鼻祖,在「集部」是散文大宗,在「子部」是一家之言,在「經部」是百王大法,後世再也沒有出現如此宏偉貫通之作。

但是,司馬談與司馬遷父子到底為什麼要寫《史記》?
答案全在〈太史公自序〉裡。

被譽為「千古名序」的〈太史公自序〉是進入《史記》的大門,讀通了這一篇自序,你不但能掌握《史記》的整體結構和要點,更將明瞭在中國史學最危險的那一刻,司馬談和司馬遷父子是多麼勇敢地承擔起責任,接續了史學的傳統,因為覺得責無旁貸。

原來,從頭到尾,《史記》都是一本私修史書。而司馬談和司馬遷父子,正是以個人之力寫出這部「史家之絕唱」!

翻開書,讓臺大歷史系名師呂世浩引導我們細讀《史記》,一探《史記》究竟,從歷史人物的選擇,汲取面對逆境的智慧。

作者簡介

呂世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曾於 愛新覺羅毓鋆先生的傳統私塾中學習四書五經長達十多年,擁有深厚的國學基礎。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開設的通識課程「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被臺大學生在PTT上譽為「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線上MOOC中文文史課程「秦始皇」和「史記一」合計總修課人數已超過二十萬人。「秦始皇」是美國COURSERA平臺統計的全球最受歡迎中文課程第一名,「史記一」則是果殼網票選的全球不分語種最優網路課程第一名。

已出版著作:《秦始皇》、《帝國崛起》、《敵我之間》、《霸王之夢》。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
李偉泰(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鄭重推薦】
阮芝生(臺灣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趙少康(中廣公司董事長)
蘭萱(資深媒體人)

目次

前 言 為什麼要讀《史記》?

第一章 《史記》的由來

第二章 如何培養孩子?

第三章 什麼是責任?

第四章 小子何敢讓焉!

第五章 成一家之言

第六章 非僅一代良史,明為百王大法

附 錄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書摘/試閱

〈為什麼要讀《史記》?〉

只要稍有歷練的人,應該就會知道「聰明」和「智慧」其實是兩碼事。

光只是聰明沒有用,聰明必須提煉成智慧才有用。

那要如何把聰明提煉成智慧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近有智慧的人」或「讀有智慧的書」,用別人的智慧,啟發我們自己的智慧。

但是,「接近有智慧的人」難,你身邊不一定會出現有智慧的人。就算有,你也不一定能夠明白他的智慧,因為大智者多半若愚。就算你能明白,他也不一定會跟你交朋友。

「讀有智慧的書」就容易多了,因為書就在那裡,不會跑掉。

但什麼樣的書,才是「有智慧的書」呢?

如果有一本書,過去幾千、幾百年無數聰明才智之士,共同肯定它是「有智慧的書」,都認為這本書對於啟發智慧有很大的幫助,這本書就不會沒智慧到哪裡去。除非你認為你的聰明才智,勝過之前千百年無數位聰明才智之士。

而《史記》,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前人把這本書推崇為「史家之絕唱」,可見《史記》在中國歷史上的崇高地位,因為在它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書了。

而讀《史記》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史記》總共有一百三十篇,要從哪一篇開始讀起?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從哪一篇開始讀起,這也算是個問題嗎?

事實上,這不但是個問題,而且還是「大哉問」!

在過去,老師選擇從哪一篇開始講《史記》,通常就代表了他對於《史記》的認知。如果把《史記》當成文學或故事看,通常會挑文辭優美、故事精彩的篇章,就會從〈項羽本紀〉、〈高祖本紀〉開始講起;如果把《史記》當成史料看,就會從〈五帝本紀〉、〈夏本紀〉或〈殷本紀〉講起。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各有長處。

但這本書卻不是從文學講《史記》,也不是從史料講《史記》,而是從《史記》講《史記》。

什麼是從《史記》講《史記》?就是把《史記》當成經典名著來讀,想知道這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更是從作者太史公的角度出發,了解他為何要寫《史記》?他又在《史記》的內容中寄託了什麼樣的含義?

我之所以用這樣的方法講授《史記》,根源於兩位老師的教導之功。

在國學上,我的啟蒙老師是 愛新覺羅毓鋆先生(1906-2011)。 毓老師於滿清末年降生在帝王之家,他是禮親王的獨生子,因與末代皇帝溥儀年齡相當,而被選為皇帝的伴讀,因此受業於清末大儒陳寶琛(宣統帝之太傅)、鄭孝胥、羅振玉、柯劭忞、王國維、康有為、梁啟超和葉玉麟諸先生,習經史子集之學。後至臺灣立志不做國民政府之官,開設私塾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我有幸跟隨 毓老師近二十年,從四書開始讀到諸子、易經、春秋,使我得以進入真正的中國學問之門。

而在《史記》上,我的授業老師是阮芝生先生。阮老師是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是我的碩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史記》本繼孔子《春秋》而來,阮老師繼承這樣的正統學術脈絡,由研究《春秋》而至《史記》,先後發表過《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等重要著作,以及多篇關於《史記》的研究學術論文,並提出《史記》除了兼有「正史鼻祖」、「散文大宗」、「一家之言」的性質外,更是一部「百王大法」。太史公不只想要記錄歷史,更希望從歷史中找尋人類問題的終極解答。

兩位老師都曾經教我,如果在中國傳統文化脈絡中,真心想了解一本書,第一篇必然要從那本書的「序」開始讀起。在《史記》中,就是〈太史公自序〉。

什麼叫做「序」?當我提出這個問題,各位腦中浮現的一定是以往看過的許多現代著作裡的序。今天的序,通常是指放在一本書最前面的那一篇文章,有時候是作者自己寫的序,有時候是請別人寫的序。如果是作者寫的序,多半一開始會談他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寫這本書的念頭,接下來談一談感想,然後再說說要感謝哪些人。如果是請別人寫的序,則多半談論對作者的褒揚和推薦。

但是古書的序,遠遠不只如此。

我認為對於「序」這個字解釋得最好的,是民初國學大師呂思勉,他說「序」有兩個意義:

第一個意義是「序者,緒也」,就是端緒。

「緒」的部首是「糸」,做學問有時像理一團亂絲,如要整理一團亂絲,最重要是找到它的端,也就是線頭,找到了線頭,才能夠把一團亂絲梳理清楚,這就叫做「得其端緒」。讀書也一樣,書中內容可以包羅萬象,但必然有其端緒。因此讀任何一本書,要了解其端緒,則必須從序讀起。

第二個意思是「序者,次也」,就是次序。

任何一本理路清晰的書都有完整的架構,也就是俗稱的章節。章節要如何安排,先談什麼,後談什麼,在每一章之下,每一節的先後次序又是什麼?在今天,這部分被叫做目錄。但古書的目錄往往不只有章節名稱,作者還會簡明敘述各章節的要義,一併放在序中。因此讀古書要了解內容的全體架構,都必須從它的序讀起。

當然,以上所述只限於頭腦清楚的作者寫的書,如果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麼,讀他的序和目錄是沒有用的。所幸古書的作者,頭腦多半清楚。

所以古書的序,包括了「端緒」(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序」)和「次序」(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目錄」),具有兩者合一的功能。從序去掌握一本書,是最快捷的方式,這就是古人所說為學入門之鑰匙。這也是為什麼學《史記》,一定要先讀〈太史公自序〉。

而一篇佳序必然能「述一書之體要」,包括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和內容要點。而從這個標準來看,〈太史公自序〉無疑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自序。現在,就讓我們開始來讀這篇被稱讚為「千古名序」的文章,進入《史記》的大門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