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難舍〈簡體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縱觀全書,脈絡是從《梅花三弄》的音樂活力說起,繼而《離騷》《詩經》,並回溯作者生平與黃友棣、彭修文、劉文金、胡登跳等樂界翹楚的接觸,一探古琴與華樂的神韻;琴史方面,並不平鋪直敘,而是選講唐、宋至明代各朝精點,並訴說嵇康、阮籍、司馬相如、曹操、蔡文姬等風流人物的姿采,最後談到現代琴家,一位熱愛中華文化的荷蘭人―高羅佩。
古琴,是作者心頭之愛,難捨難分,書中並不涉及任何高深莫測的琴學理論。如果你是琴友,自然能夠感受文中的琴意綿綿。要是你不會彈琴,那也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循著文意的牽引,曲徑通幽,進入一個梅香鶴影、雅韻盎然的古琴天地!
作者簡介
新加坡退休報人,職業最後一站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寫評論。正業與不務正業之間,曾出版:四本文集《從霧都到南洋》由海天文化出版、《叩問傳統》《把握當下》《獨立人生》由八方文化創作室出版,以及電影筆記《戲言》、新聞學講義《新加坡華社研究》、牛車水回憶《曇花鏡影》和藝術節清唱劇《化雨》全本歌詞等。
作者榮休八年以來的“正業”之一,是古琴研習與冥思。《琴難舍》是這八年來古琴書寫的心血結晶。
序
東晉隱士陶淵明有句名言:“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藉以調侃那些問他為什麼設了“無弦琴”來招待客人的朋友們。這句話其實說明了一個道理:奏琴、聽琴、說琴、藏琴,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實乃琴中之趣。
新加坡第一本古琴隨想文集 —《琴難舍》,便朝這個目標書寫。
古琴,又名七弦琴,也稱瑤琴。所謂琴棋書畫,琴,是傳統四藝之首。
本書並不涉及任何高深莫測的琴學理論。作者只想說明,琴者,我所愛也。上手之後,日夕相傍,不離不棄,書名《琴難舍》,取情難舍之意。
作者年五十六方學琴。簡單地推理,這麼“晚”才開始學習的樂器,尚能給鼓奏者散發出如此強大的魅力,那麼看官你,無論是位男士或女士,無論在哪個年齡層當中,相信接觸古琴後,便有機會迷上。
從挖掘本地琴家生平做起
本書著述動機,是2009年初,本地藝壇人物莫澤熙的逝世。訃聞中,媒體一致稱他為“盆景藝術家”。然而,我從莫氏遺孀出版的一本回憶錄開始探索,瞭解到莫澤熙其實也熱衷古琴。
《琴家莫澤熙》一文,刊於2012年初《南洋藝術》第35 期。該文副題是:“對新加坡音樂史的一點省思”。
同個時候,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的期刊《源》醞釀改版。主編譚瑞榮邀約我寫個專欄,而我正在興頭上,一拍即合,於是就在新面貌的《源》第100期(2012年第6期)開創了“琴難舍”的欄目。
譚主編本身是位畫家,版面設計奇美,而他也在我的 “誘導”下,從琴箏不辨的階段發展到古琴曲的愛好者。然而,就在“琴難舍”延續了三年,寫到第二十篇阮籍時,譚主編接到“上頭”的指示,古琴專欄宣告停止。
稍息當時,恰逢2016年年中,蘇州有一對父女琴家 — 裴金寶和裴琴子,到獅城來說琴,以琴會友。我的古琴書寫興致於是死灰復燃,這篇琴會的報導,刊於2017年年頭的《聯合早報》繽紛版。“琴難舍”的寫作,也就從第廿一篇《琴與樂隊》接棒,電腦鍵盤繼續開打,而每一篇,都繼續送往香港雨果唱片網站發表。
網上文章並無稿酬,但也就由於這種“老友”式的鼓勵, 讓鄙人可以在古稀之年到來之前,完成了《琴難舍》四十篇的寫作!
邀約大家一解琴中之趣
古琴的話題是說不完的。縱觀本書的文章,脈絡是從《梅花三弄》的音樂活力說起,繼而《離騷》《詩經》,為香港文康署主辦的南蓮園池古琴會撰寫文宣稿的感想,並回溯生平與黃友棣、彭修文、劉文金、胡登跳等樂界翹楚的接觸,一探古琴與華樂的神韻。
琴史方面,並不平鋪直敘,而是選講唐、宋至明代各朝精點,並訴說嵇康、阮籍、司馬相如、曹操、蔡文姬等風流人物的姿采。最後談到現代琴家,包括差點忘記自己是荷蘭人的中華文化熱愛者高羅佩。
古琴的特點是音韻悠長,平和淡遠,很能陶冶我們現代人的性情。希望大家能一卷在手,細細品嘗本書的文字氣息,那就不難尋獲琴中的趣味,庶幾更能把古琴彈好!
莊永康謹識 12.12.2017
目次
v 寫在前面
viii 古琴的結構
•緣起
001 琴家莫澤熙
—— 對新加坡音樂史的一點省思
•卷一
016 活力四射的《梅花》
021 音像的啟發點滴在心頭
026 小豆豆學琴
031 寄託孔子情懷的《猗蘭》
036 《離騷》:一部世俗的神曲
041 杭州女琴人的身影
046 把古琴帶入今代的琴社
051 琴川百流匯香江
057 附錄 為香港南蓮園池古琴音樂節撰寫的文宣剪報
058 “驚倒一座”的梅庵琴派
063 《鷗鷺忘機》的道家懷想
•卷二
070 琴曲中聽見《詩經》之美
076 默默付出的古時樂工
082 附錄 琴緣
086 大唐盛世也是琴的沃土
092 雅音飛入勾欄瓦舍
098 姜白石《古怨》:一曲通千年
104 誕生于晚宋的《瀟湘水雲》
109 明朝的珍珠:神奇秘譜
114 附錄 此生只為雅琴來:美國版
122 刺客之歌《廣陵散》
128 絕代琴癡話嵇康
134 阮籍 — 酒狂!
•卷三
142 附錄 說琴,在咱新加坡
148 琴與樂隊
153 《流水操》憶彭修文
158 當年我們談華樂的前途
163 附錄 1 劉文金與胡登跳訪談錄
168 附錄 2 華樂的“器”與“道”
172 《普庵咒》是快樂的佛語
177 向西洋樂理借鑒
182 生命無常,節拍自由
187 小記紀志群老師
192 只有帝王才有愛情?
198 釋“鄭聲淫”與“亡國之音”
203 “知音”與“移情”的故事
208 附錄 在那淡淡的三月天
—— 回憶黃友棣先生
•卷四
216 好一曲《鳳求凰》!
221 音樂史不能漏了曹操
226 《大胡笳》與文姬的眼淚
232 荷蘭外交家的中國琴道
237 附錄 徹底融入中華文化的高羅佩
241 附錄 荷蘭漢學家:處處維護中華文化
247 瑞典愛麗絲夢遊琴鄉
252 查阜西的悠悠琴心
257 “行者”龔一
262 淺議《二泉映月》
267 饒宗頤學術館:琴學開花
272 古琴的“惹禍”與“挑戰”
278 鳴謝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