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命運的答卷:董仲舒《賢良對策》與儒學的興盛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以《賢良對策》作為研究對象,重新探討董仲舒在漢代儒學興盛中扮演的角色。本書並不追隨許多學者採取的理路,如根據《漢書》中的幾條記載,毫無懷疑地肯定漢武帝採納《對策》而定儒學於一尊,並看重董仲舒在儒學興盛中的角色,或者在武帝採納《對策》的前提下,設想武帝將董仲舒思想當作治國指導思想,而從《春秋繁露》中尋出維護帝國體制的思想,以說明董仲舒在儒學興盛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實在學術界,關於董仲舒和漢代儒學興盛的關係存在著多樣的意見,本書則闡述雖然我們應當承認董仲舒《對策》的內容在他生前沒有發揮太大作用,但如若注意到儒學興盛即是一個階段性歷程,便還可以找出董仲舒思想在「儒學的主流化」中的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
深川真樹
男,日本新潟人,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特聘副研究員。日本新潟大學文學學士、碩士,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碩士、博士。曾任中華民國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中心境外訪問學者。於《東洋學報》、《漢學研究通訊》、《師大學報》等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少好中國古籍,大學入學後專攻中國思想,進研究所至今主要從事董仲舒哲學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男,日本新潟人,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特聘副研究員。日本新潟大學文學學士、碩士,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碩士、博士。曾任中華民國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中心境外訪問學者。於《東洋學報》、《漢學研究通訊》、《師大學報》等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少好中國古籍,大學入學後專攻中國思想,進研究所至今主要從事董仲舒哲學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本書的研究背景與途徑 2
一 本書的研究背景 2
二 本書的研究途徑 8
第二節 董仲舒與《賢良對策》 10
一 董仲舒其人其著 10
二 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 12
三 《賢良對策》的文獻結構、對其評價及主要前人研究 15
第三節 本書的主要內容與結構 17
一 本書的主要內容 17
二 本書的結構 19
第二章 《賢良對策》的真實性 23
第一節 《對策》真實性相關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23
一 平井正士的研究與其相關討論 23
二 孫景壇的研究 25
三 福井重雅的研究 28
第二節 《制策》與《對策》的順序問題 32
第三節 〈對策一〉的真實性 36
第四節 〈對策三〉的真實性 43
第五節 〈對策二〉的真實性 45
一 竄入說與別文說的探討 46
二 可作「康居歸誼」的年代 48
三 〈對策二〉的真實性 51
小 結 53
第三章 董仲舒對策的時間 55
第一節 《制策》及《對策》的實際順序 55
一 《制策》與《對策》順序相關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55
二 《制策》與《對策》的實際順序 58
第二節 圍繞董仲舒對策時間的爭論 61
一 建元元年說 61
二 建元五年說 63
三 建元六年六月至九月說 65
四 元光元年二月說 68
五 元光元年五月說 68
六 元光二年至四年說 70
七 元光五年說 71
八 元朔五年說 73
九 非一時對策說 73
第三節 董仲舒對策的時間 75
第四節 董仲舒在對策後的官職 79
小 結 81
第四章 《賢良對策》的思想系統 83
第一節 《對策》的宇宙論 83
一 宇宙的結構 83
二 宇宙論的理論建構 85
第二節 《對策》的人性論 90
第三節 《對策》的君主政治論 93
一 《對策》的「道」 93
二 「天」與「道」 97
三 「古」與「道」 101
第四節 《對策》的天人感應論 103
一 陰陽之變與災異祥瑞 103
二 受命之符 105
第五節 《對策》的理論關懷 110
一 從「基源問題」看理論關懷 112
二 理論建構的思想與言論環境 116
三 向漢武帝所提的具體建議 120
小 結 122
第五章 天人感應論的性質與目的 125
第一節 引導君權行使的方向 125
一 君權抑制說 125
二 「抑制」的涵義 127
三 君權抑制說的缺陷 130
第二節 擁護君權及使其正當化 131
一 君權神授說 131
二 君權的正當化及擁護 132
三 君權神授說的謬誤 135
第三節 強調君王對「天」的主導性 137
一 君主主導說 137
二 君王對「天」的主導性 138
三 君主主導說的偏差 141
第四節 天人感應論的理論性質 143
小 結 145
第六章 「儒學的主流化」的理解 147
第一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 147
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源流 147
二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盛行 149
第二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 151
一 對董仲舒影響力的質疑 151
二 對尊儒措施的懷疑 152
三 學術思想流傳情形的釐清 153
第三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所引起的反應 154
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之批判的反駁 155
二 「儒學何時且如何取得了主流地位」的爭論 156
第四節 「儒學的主流化」爭論反思 161
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反思 161
二 「儒學的主流化」的理解問題 164
小 結 169
第七章 結論 171
附錄一 從目錄學的觀點看《春秋繁露》與董仲舒的關係 181
引 言 181
第一節 現行《春秋繁露》在目錄學上的問題 181
第二節 《春秋繁露》一書的系譜 184
第三節 《春秋繁露》與漢代流傳的董仲舒之作 186
結 語 189
附錄二 董仲舒相關日文論著目錄 191
一 註釋翻譯 191
二 研究專書 200
三 期刊論文 200
四 專書論文 211
五 專書章節 213
參考文獻 219
一 傳統文獻與註釋 219
二 研究專著 224
三 期刊論文 230
四 專書與會議論文 235
五 學位論文 237
後記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本書的研究背景與途徑 2
一 本書的研究背景 2
二 本書的研究途徑 8
第二節 董仲舒與《賢良對策》 10
一 董仲舒其人其著 10
二 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 12
三 《賢良對策》的文獻結構、對其評價及主要前人研究 15
第三節 本書的主要內容與結構 17
一 本書的主要內容 17
二 本書的結構 19
第二章 《賢良對策》的真實性 23
第一節 《對策》真實性相關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23
一 平井正士的研究與其相關討論 23
二 孫景壇的研究 25
三 福井重雅的研究 28
第二節 《制策》與《對策》的順序問題 32
第三節 〈對策一〉的真實性 36
第四節 〈對策三〉的真實性 43
第五節 〈對策二〉的真實性 45
一 竄入說與別文說的探討 46
二 可作「康居歸誼」的年代 48
三 〈對策二〉的真實性 51
小 結 53
第三章 董仲舒對策的時間 55
第一節 《制策》及《對策》的實際順序 55
一 《制策》與《對策》順序相關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55
二 《制策》與《對策》的實際順序 58
第二節 圍繞董仲舒對策時間的爭論 61
一 建元元年說 61
二 建元五年說 63
三 建元六年六月至九月說 65
四 元光元年二月說 68
五 元光元年五月說 68
六 元光二年至四年說 70
七 元光五年說 71
八 元朔五年說 73
九 非一時對策說 73
第三節 董仲舒對策的時間 75
第四節 董仲舒在對策後的官職 79
小 結 81
第四章 《賢良對策》的思想系統 83
第一節 《對策》的宇宙論 83
一 宇宙的結構 83
二 宇宙論的理論建構 85
第二節 《對策》的人性論 90
第三節 《對策》的君主政治論 93
一 《對策》的「道」 93
二 「天」與「道」 97
三 「古」與「道」 101
第四節 《對策》的天人感應論 103
一 陰陽之變與災異祥瑞 103
二 受命之符 105
第五節 《對策》的理論關懷 110
一 從「基源問題」看理論關懷 112
二 理論建構的思想與言論環境 116
三 向漢武帝所提的具體建議 120
小 結 122
第五章 天人感應論的性質與目的 125
第一節 引導君權行使的方向 125
一 君權抑制說 125
二 「抑制」的涵義 127
三 君權抑制說的缺陷 130
第二節 擁護君權及使其正當化 131
一 君權神授說 131
二 君權的正當化及擁護 132
三 君權神授說的謬誤 135
第三節 強調君王對「天」的主導性 137
一 君主主導說 137
二 君王對「天」的主導性 138
三 君主主導說的偏差 141
第四節 天人感應論的理論性質 143
小 結 145
第六章 「儒學的主流化」的理解 147
第一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 147
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源流 147
二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盛行 149
第二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 151
一 對董仲舒影響力的質疑 151
二 對尊儒措施的懷疑 152
三 學術思想流傳情形的釐清 153
第三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所引起的反應 154
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之批判的反駁 155
二 「儒學何時且如何取得了主流地位」的爭論 156
第四節 「儒學的主流化」爭論反思 161
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反思 161
二 「儒學的主流化」的理解問題 164
小 結 169
第七章 結論 171
附錄一 從目錄學的觀點看《春秋繁露》與董仲舒的關係 181
引 言 181
第一節 現行《春秋繁露》在目錄學上的問題 181
第二節 《春秋繁露》一書的系譜 184
第三節 《春秋繁露》與漢代流傳的董仲舒之作 186
結 語 189
附錄二 董仲舒相關日文論著目錄 191
一 註釋翻譯 191
二 研究專書 200
三 期刊論文 200
四 專書論文 211
五 專書章節 213
參考文獻 219
一 傳統文獻與註釋 219
二 研究專著 224
三 期刊論文 230
四 專書與會議論文 235
五 學位論文 237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