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760 元優惠價
:90 折 684 元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七十年代中期,球市依然興旺,不少球會出高價招攬一級球員。一九七四年,仇志強從南華轉會至東昇,當年媒體報道,東昇會長霍英東以月薪七千元兼送贈一個住宅單位為加盟條件,哄動香港球壇。然而一九七三年出現國際石油危機,香港股市泡沫爆破,香港足總在七十年代中期大幅提高票價,為球市衰落埋下伏筆。從本輯《足球圈》的相片中或可看出一些端倪。
《足球圈》自一九七二年出版,於一九八五年停刊,合共十四年。此雜誌內容全面,包括新聞、評論、專訪、花絮及分析,是一本綜合性的香港足球雜誌。編者與球員建立了密切關係,故往往能取得獨家資料,雜誌所收錄的珍貴圖片亦十分多。
現獲編者陳灌洪先生獨家授權,分批重新刊印由一九七二年起出版的《足球圈》,每輯均加入學者、體育記者或足球歷史研究者的評論文章,對足球迷及研究香港體育歷史人士實為十分重要的歷史材料。
▋本書特點
◎以編者陳灌洪先生收藏的孤本複印。由於其收藏的雜誌保存極之良好,加上後期電腦加工,令四十七年前的雜誌內容十分清晰;
◎開度及內文編排與昔日雜誌完全一樣,加上現今學者、球圈人士及足球歷史研究者的導讀,更立體地理解當年香港足球的狀況;
◎各大香港圖書館沒有此類雜誌館藏,部分大學圖書館只有七十年代中後期館藏,卻不齊全;坊間及網絡上已難以購買到這些雜誌,又或每冊標價極高,因此是次合輯極具收藏價值;
◎《足球圈》第一輯收錄由1974年4月至1975年5月共12期的雜誌。此系列共14輯,至1985年。
《足球圈》自一九七二年出版,於一九八五年停刊,合共十四年。此雜誌內容全面,包括新聞、評論、專訪、花絮及分析,是一本綜合性的香港足球雜誌。編者與球員建立了密切關係,故往往能取得獨家資料,雜誌所收錄的珍貴圖片亦十分多。
現獲編者陳灌洪先生獨家授權,分批重新刊印由一九七二年起出版的《足球圈》,每輯均加入學者、體育記者或足球歷史研究者的評論文章,對足球迷及研究香港體育歷史人士實為十分重要的歷史材料。
▋本書特點
◎以編者陳灌洪先生收藏的孤本複印。由於其收藏的雜誌保存極之良好,加上後期電腦加工,令四十七年前的雜誌內容十分清晰;
◎開度及內文編排與昔日雜誌完全一樣,加上現今學者、球圈人士及足球歷史研究者的導讀,更立體地理解當年香港足球的狀況;
◎各大香港圖書館沒有此類雜誌館藏,部分大學圖書館只有七十年代中後期館藏,卻不齊全;坊間及網絡上已難以購買到這些雜誌,又或每冊標價極高,因此是次合輯極具收藏價值;
◎《足球圈》第一輯收錄由1974年4月至1975年5月共12期的雜誌。此系列共14輯,至1985年。
作者簡介
編者
陳灌洪,昔日香港足球雜誌出版者及編輯,曾於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五年期間出版《足球圈》、《今日足球英雄傳》、《球迷俱樂部》、《球星生活》等共幾百冊雜誌。八十年代後曾任娛樂雜誌《城市週刊》副總編輯,亦為多份報章撰寫「名人版」,專訪城中富豪名人,現仍有繼續於報章撰寫有關社交舞蹈的專欄,曾出版《舞動全城――社交舞全方位手冊》及《舞池內外》。
陳灌洪,昔日香港足球雜誌出版者及編輯,曾於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五年期間出版《足球圈》、《今日足球英雄傳》、《球迷俱樂部》、《球星生活》等共幾百冊雜誌。八十年代後曾任娛樂雜誌《城市週刊》副總編輯,亦為多份報章撰寫「名人版」,專訪城中富豪名人,現仍有繼續於報章撰寫有關社交舞蹈的專欄,曾出版《舞動全城――社交舞全方位手冊》及《舞池內外》。
序
主編序 感謝!
在求學時期,我的課外活動只限於田徑和籃球,對足球甚少涉足。最大的嗜好只是到舊日的香港政府大球場看「南巴大戰」以及其他有號召力的球賽。
踏足社會之後,一直從事報紙、週刊及專欄編寫工作。基於喜愛運動,六十年代末創辦了一份《體育生活》,內容以報導香港各類體育運動的名將為主,不定期出版。
七十年代初,足球比賽吸引力大,當年湧現了不少著名球星,分別隸屬不同球會。看準了這個形勢,我趁機出版和編輯與足球有關的畫冊,由《今日足球英雄傳》、《足球圈》、《球迷俱樂部》、《足球員》、《守門員》、《鋼門》到《好波》以及各大球會專冊,當中尤以南華和精工佔的比例最多,凡幾十冊。加上個別球星如仇志強、胡國雄、張氏兄弟、鍾楚維、何容興等的特刊,林林總總,多不勝數。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五年這十四年是香港足球全盛時期,回想當年身兼出版、編輯、採訪、校對、聯絡發
行,並與不同印刷廠打交道的日子,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那些年,我一直在紙媒行業工作,一身多職,卻仍然對足球畫冊那麼投入,那麼陶醉,至今令人回味無窮。
幾十年後的今天,得到商務印書館青睞,願意把昔日球壇動態、球星故事和素描來個「大翻新」,與有榮焉。
最開心是令我吐出真心話:「感謝!」
陳灌洪
-------------------------------------------------------------------------------------------------------------------
足球書寫與身分認同
文 ● 朱耀偉(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教授)
香港足球在本地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足球曾經風靡幾代香港人,從南巴大戰到南精大戰,球場內外踢出了集體回憶。然而,香港家長認為波牛沒出息,政府也欠長遠政策推動足運發展,球員唯有自求多福;學院研究亦從來不重視香港文化,更遑論足球了。香港足球的黃金歲月尚且如此,自九十年代香港足運開始中落之後,情況就更令人憂慮。香港足球的命運其實跟香港流行文化以至整個城市十分相似:曾經璀璨但已光輝不再。香港足運的腳步也許比流行文化和社會走得更快,因此未嘗不可為我城帶來啟示。
近年民間反而生機處處。香港文學評論學會曾主辦「球場盛會:足球書寫在香港」讀書會,會上指出了一大重點:「香港球史在流失,足球書寫刻不容緩。」一直致力香港足球研究的莫逸風先生提醒我們,香港沒有整理紀錄本地足球史料的機構,重要賽事和人物資料大量流失。近年成立的香港足球史學會匯合網上力量,集中研究香港足球史,而不同論者亦分別推出專著,成果纍纍,但對我那幾代香港球迷來說,還是覺得有點美中不足。我是一邊入場睇波/在收音機聽波,一邊看足球雜誌長大的。那個年代電視足球節目時數有限,報章報導本地足球的篇幅雖已遠比今天為多,但仍未足以滿足普羅球迷。足球雜誌是不少香港球迷的精神食糧,但我想不少球迷都如我一樣,未有收藏當年的必讀之選。球鞋早已有復刻版,讓我們腳下彷如再踏舊日球場,但手上卻總若有所失,如今《足球圈》原汁原味重新印行,幾代香港球迷終於可以捧讀實物重溫舊事。近年本地足球雜誌印刷本逐漸被淘汰,復刻版於新媒體年代就更彌足珍貴,畢竟當年球迷並沒有智能手機,上一代要回憶或下一代想體驗當年的足球往事,有了雜誌復刻版,情感就更有溫度,傳承亦變得更加實在。
除了足球書寫之外,身分認同是「球場盛會」指出的另一重點。以香港足球來說,七十年代中期正是重要過渡期。復刻版報導的球星,如張子岱及何容興當年代表的其實是中華民國隊。一九七三年,何容興代表右派球會光華,因勇救轉投左派球會愉園的張子岱的十二碼勁射而斷手,更有報導視為「國共大戰」。《足球圈》第三十六期以大篇幅報導的第六屆亞洲盃第三組預賽(一九七五年六月在香港舉行),可說是從足球尋找香港身分認同的重要分水嶺。香港準決賽面對北韓,勝方即可進軍決賽週,雖然胡國雄在大球場技驚四座梅開二度,但兩隊踢至加時還是三比三,結果香港隊在史詩式的十二碼決勝局雖以總比數十三比十四敗陣,球場內外卻已是萬眾一心。不少文化論者更認為香港身分認同自此繼續三角短傳向前推進,足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如今再看《足球圈》,更佩服當年編輯和作者們的專業精神。在未有電腦排版的年代,圖文並茂的版面設計已叫人賞心悅目,題材多樣的文字內容也堪稱資趣並重。當年報導的不少題目,如今看來仍有重要意涵。比方,七十年代香港足球早已十分國際化,引入的外援來自世界各地,當中更有國腳(如流浪的前蘇格蘭國腳韓德遜[Willie Henderson]),可見水平甚高。有關球會及球星的報導說明了他們的受歡迎程度:南華、精工、流浪都設有專頁,而球衣上雖然沒有三間一剔,但從有沖曬照片出售及「時裝之窗」專欄,已可知球員星味十足。球員外號也親切生動,如早期外援「耶穌」居里、「大水牛」華德及「長頸鹿」積奇等聽名便可辨貌。單就華人門將來說,就先後有「新攝鐵手」衛佛儉、「神經刀」仇志強、「高佬興」何容興及「朱飛」朱柏和等各領風騷。此外還有球評人論介,香港講波佬的獨特風格,以至如執死雞、玻璃頭、互相包抄、凌空抽射、腳趾拉篩等傳神足球術語,其實都是別具研究價值的題目。
常言道︰波係圓嘅,一日未完場,一日都仲有機會。香港門將葉鴻輝嘗言,政府應致力改變香港人對本地足球的看法。要令人另眼相看,除了青訓之外,也可同時由研究做起。香港足運鳳凰計劃浴火未有重生,青訓空談多年也不見成效,民間有心人卻能退而結網,在資料留傳上盡心盡力,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欽佩,政府亦理應增撥資源支持相關工作。要言之,復刻版及相關研究可讓年輕球迷知道,香港足球曾經好勁,也曾經可以好型。
二〇一九年初夏識於香港
-------------------------------------------------------------------------------------------------------------------
勾起回憶的足球雜誌
文 ● 黃文偉(南華足球名宿)
陳灌洪出版的足球雜誌,在我還是踢足球的年代,自己都有買來讀過。最近,我從社交媒體中再次看到當年他出版的雜誌《足球圈》的照片,發現有出版社出版了復刻合輯本,實在十分有趣。看到封面是同年代的隊友,也看到其中一期是自己擔任封面人物,勾起不少回憶。
相比其他昔日足球雜誌,《足球圈》的相片特別多,實在想不到陳灌洪當年為足球圈拍攝了那麼多照片,當中包括我第一次到歐洲的相片。我不記得是否曾擁有這些相片,即使相片還在,相信我自己都已放進迷你倉,不會刻意拿出來重看。如今有復刻版本,我又可以看到以前的足球往事,實在難得。
我自己也有跟昔日隊友提起《足球圈》,有一些人已經買回來留念。對於老一輩的球迷,這本書值得珍藏,因為書中有很多詳實的資料及相片,完全可反映當年的球壇盛況。年輕人嘛,我則覺得未必會購買。他們可能都曾聽說昔日香港足球十分興盛,但都是抱着懷疑的態度,不知孰真孰假,未必有興趣看我們這些「球場阿伯」以前踢波的風采。
除《足球圈》外,我知道陳灌洪亦有出版其他很多足球雜誌,其中有一系列以南華為題材,例如《我愛南華》、《南華風雲英傑》、《擁南躉》等,接着就有不少人按這個做法,出版其他球隊的書籍了,可見陳灌洪當時是比人走快了一步。這些雜誌大概賣五毫子或一元一冊,在那個年代也算便宜,是為球迷的精神食糧。
為了製作足球雜誌,當年不少體育記者會分批駐在不同地方,例如跑馬地、南華會等,每天看着我們練波,拍攝了很多相片。有些記者又會在當下相約球員進行訪問。記得當年由於我的兒子還小,而我太太是影視圈人士,因此不太方便一家人在外接受訪問,我便讓陳灌洪到我家訪問及拍攝相片。雜誌出版後,也有一些球迷會找我簽名,這都是一些個人的回憶。
-------------------------------------------------------------------------------------------------------------------
找尋失落的球圈歷史
文 ● 李恆基(資深體育新聞工作者)
余生也晚,雖說十歲多時已開始接觸本地球賽、偶爾入場觀戰,但也只能抓着球圈黃金時代的尾巴、見證東方王朝及商業大軍帶來的短暫輝煌。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球壇盛世,只能從網上資料或翻閱舊雜誌,才可瞥見一鱗半爪。但互聯網資料有限,翻看舊報紙也需要費一番工夫,至於舊足球雜誌亦已成珍品,故當今球迷要了解足球圈的往事並不容易,更往往因人云亦云、以訛傳訛而令真相消逝於歷史洪流之中。
還記得自己初接觸世界盃,就是由本地體育雜誌開始,家人定期購買《足球世界》、《英國足球畫冊》、《奪標》、《球迷月刊》加上本地足球新聞豐富的《新報》、《成報》,就是我在青少年時代了解香港足球的渠道,但說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球圈的資訊,卻始終無緣接觸。
大學畢業後投身新聞界,有幸成為體育記者,十多年的傳媒工作、球會工作經歷,令我與本地足壇的關係比過往更緊密,不再單單只是個看客,亦因為更多時間接觸球圈,對球圈歷史有更濃厚的興趣。目前香港足球史學會會員之中,不乏過往曾長期在網上撰文介紹香港足球歷史的高手,使我獲益良多。
雜誌與報章所走的路線有所不同,昔日報章體育版以「硬料」較多,既有球賽戰報、訪問、球評,輔以富趣味的軟性文章,雜誌則以軟性文章為主,配合大量照片。縱然舊報章尚有途徑翻閱,但無緣回味、見識昔日的足球雜誌,在了解香港足壇歷史、軼事方面不無遺憾。
商務印書館此前推出了復刻版的《足球圈》第一輯,由得悉出版資訊到預訂再到實體書到手,心裏湧起一份莫名的感動,因為每一幀照片都彌足珍貴、紀錄了當年球圈每一個精彩時刻;五花八門的軟性文章、球賽資訊,也讓對球壇往事只知「框架」、未聞「細節」的我,對本地球圈歷史有更多認知。
近年,本地傳媒可以提供的球圈歷史文章、資訊非常有限,在此前任職網媒時也曾嘗試訪問球圈名宿,盼能將更多往事、細節帶給當今的球迷,無奈心中計劃起步不久就要結束,復刻版《足球圈》的推出正好讓每名球迷都有機會尋找那些失落了的球圈往事,以起鑒古知今之效。
細味《足球圈》的圖文,不經不覺體會到社會數十年間的變化,當年沖印球星照片、推出畫冊是「有價有市」,如今不少球迷已擁有數碼單反,甚至「長短火」俱備,毋須購買球星照片;網絡時代傳媒競爭激烈,既追求快亦追求深入,文筆甚至細膩得令人看後感動,與昔日的文章比較又是另一番味道。
另一方面,《足球圈》一些有讀者參與的欄目比如球迷信箱、徵友欄目,都有助年輕人了解當年社會,比如第三輯就有女球迷分享遭家人禁買足球雜誌、看球賽的經歷,這些事在現今看來難以理解;至於徵求筆友,恐怕有些年輕人更是聞所未聞!
有些人或許簡單地將研究香港足球歷史與緬懷昔日光輝掛鈎,甚至認為是不思進取,只是即使時移世易,前人的成功經驗,總有一些能起承先啟後的作用,況且探索歷史的過程也充滿趣味,就讓我們以《足球圈》為時光機,回到過去感受足球運動之美吧!
在求學時期,我的課外活動只限於田徑和籃球,對足球甚少涉足。最大的嗜好只是到舊日的香港政府大球場看「南巴大戰」以及其他有號召力的球賽。
踏足社會之後,一直從事報紙、週刊及專欄編寫工作。基於喜愛運動,六十年代末創辦了一份《體育生活》,內容以報導香港各類體育運動的名將為主,不定期出版。
七十年代初,足球比賽吸引力大,當年湧現了不少著名球星,分別隸屬不同球會。看準了這個形勢,我趁機出版和編輯與足球有關的畫冊,由《今日足球英雄傳》、《足球圈》、《球迷俱樂部》、《足球員》、《守門員》、《鋼門》到《好波》以及各大球會專冊,當中尤以南華和精工佔的比例最多,凡幾十冊。加上個別球星如仇志強、胡國雄、張氏兄弟、鍾楚維、何容興等的特刊,林林總總,多不勝數。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五年這十四年是香港足球全盛時期,回想當年身兼出版、編輯、採訪、校對、聯絡發
行,並與不同印刷廠打交道的日子,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那些年,我一直在紙媒行業工作,一身多職,卻仍然對足球畫冊那麼投入,那麼陶醉,至今令人回味無窮。
幾十年後的今天,得到商務印書館青睞,願意把昔日球壇動態、球星故事和素描來個「大翻新」,與有榮焉。
最開心是令我吐出真心話:「感謝!」
陳灌洪
-------------------------------------------------------------------------------------------------------------------
足球書寫與身分認同
文 ● 朱耀偉(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教授)
香港足球在本地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足球曾經風靡幾代香港人,從南巴大戰到南精大戰,球場內外踢出了集體回憶。然而,香港家長認為波牛沒出息,政府也欠長遠政策推動足運發展,球員唯有自求多福;學院研究亦從來不重視香港文化,更遑論足球了。香港足球的黃金歲月尚且如此,自九十年代香港足運開始中落之後,情況就更令人憂慮。香港足球的命運其實跟香港流行文化以至整個城市十分相似:曾經璀璨但已光輝不再。香港足運的腳步也許比流行文化和社會走得更快,因此未嘗不可為我城帶來啟示。
近年民間反而生機處處。香港文學評論學會曾主辦「球場盛會:足球書寫在香港」讀書會,會上指出了一大重點:「香港球史在流失,足球書寫刻不容緩。」一直致力香港足球研究的莫逸風先生提醒我們,香港沒有整理紀錄本地足球史料的機構,重要賽事和人物資料大量流失。近年成立的香港足球史學會匯合網上力量,集中研究香港足球史,而不同論者亦分別推出專著,成果纍纍,但對我那幾代香港球迷來說,還是覺得有點美中不足。我是一邊入場睇波/在收音機聽波,一邊看足球雜誌長大的。那個年代電視足球節目時數有限,報章報導本地足球的篇幅雖已遠比今天為多,但仍未足以滿足普羅球迷。足球雜誌是不少香港球迷的精神食糧,但我想不少球迷都如我一樣,未有收藏當年的必讀之選。球鞋早已有復刻版,讓我們腳下彷如再踏舊日球場,但手上卻總若有所失,如今《足球圈》原汁原味重新印行,幾代香港球迷終於可以捧讀實物重溫舊事。近年本地足球雜誌印刷本逐漸被淘汰,復刻版於新媒體年代就更彌足珍貴,畢竟當年球迷並沒有智能手機,上一代要回憶或下一代想體驗當年的足球往事,有了雜誌復刻版,情感就更有溫度,傳承亦變得更加實在。
除了足球書寫之外,身分認同是「球場盛會」指出的另一重點。以香港足球來說,七十年代中期正是重要過渡期。復刻版報導的球星,如張子岱及何容興當年代表的其實是中華民國隊。一九七三年,何容興代表右派球會光華,因勇救轉投左派球會愉園的張子岱的十二碼勁射而斷手,更有報導視為「國共大戰」。《足球圈》第三十六期以大篇幅報導的第六屆亞洲盃第三組預賽(一九七五年六月在香港舉行),可說是從足球尋找香港身分認同的重要分水嶺。香港準決賽面對北韓,勝方即可進軍決賽週,雖然胡國雄在大球場技驚四座梅開二度,但兩隊踢至加時還是三比三,結果香港隊在史詩式的十二碼決勝局雖以總比數十三比十四敗陣,球場內外卻已是萬眾一心。不少文化論者更認為香港身分認同自此繼續三角短傳向前推進,足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如今再看《足球圈》,更佩服當年編輯和作者們的專業精神。在未有電腦排版的年代,圖文並茂的版面設計已叫人賞心悅目,題材多樣的文字內容也堪稱資趣並重。當年報導的不少題目,如今看來仍有重要意涵。比方,七十年代香港足球早已十分國際化,引入的外援來自世界各地,當中更有國腳(如流浪的前蘇格蘭國腳韓德遜[Willie Henderson]),可見水平甚高。有關球會及球星的報導說明了他們的受歡迎程度:南華、精工、流浪都設有專頁,而球衣上雖然沒有三間一剔,但從有沖曬照片出售及「時裝之窗」專欄,已可知球員星味十足。球員外號也親切生動,如早期外援「耶穌」居里、「大水牛」華德及「長頸鹿」積奇等聽名便可辨貌。單就華人門將來說,就先後有「新攝鐵手」衛佛儉、「神經刀」仇志強、「高佬興」何容興及「朱飛」朱柏和等各領風騷。此外還有球評人論介,香港講波佬的獨特風格,以至如執死雞、玻璃頭、互相包抄、凌空抽射、腳趾拉篩等傳神足球術語,其實都是別具研究價值的題目。
常言道︰波係圓嘅,一日未完場,一日都仲有機會。香港門將葉鴻輝嘗言,政府應致力改變香港人對本地足球的看法。要令人另眼相看,除了青訓之外,也可同時由研究做起。香港足運鳳凰計劃浴火未有重生,青訓空談多年也不見成效,民間有心人卻能退而結網,在資料留傳上盡心盡力,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欽佩,政府亦理應增撥資源支持相關工作。要言之,復刻版及相關研究可讓年輕球迷知道,香港足球曾經好勁,也曾經可以好型。
二〇一九年初夏識於香港
-------------------------------------------------------------------------------------------------------------------
勾起回憶的足球雜誌
文 ● 黃文偉(南華足球名宿)
陳灌洪出版的足球雜誌,在我還是踢足球的年代,自己都有買來讀過。最近,我從社交媒體中再次看到當年他出版的雜誌《足球圈》的照片,發現有出版社出版了復刻合輯本,實在十分有趣。看到封面是同年代的隊友,也看到其中一期是自己擔任封面人物,勾起不少回憶。
相比其他昔日足球雜誌,《足球圈》的相片特別多,實在想不到陳灌洪當年為足球圈拍攝了那麼多照片,當中包括我第一次到歐洲的相片。我不記得是否曾擁有這些相片,即使相片還在,相信我自己都已放進迷你倉,不會刻意拿出來重看。如今有復刻版本,我又可以看到以前的足球往事,實在難得。
我自己也有跟昔日隊友提起《足球圈》,有一些人已經買回來留念。對於老一輩的球迷,這本書值得珍藏,因為書中有很多詳實的資料及相片,完全可反映當年的球壇盛況。年輕人嘛,我則覺得未必會購買。他們可能都曾聽說昔日香港足球十分興盛,但都是抱着懷疑的態度,不知孰真孰假,未必有興趣看我們這些「球場阿伯」以前踢波的風采。
除《足球圈》外,我知道陳灌洪亦有出版其他很多足球雜誌,其中有一系列以南華為題材,例如《我愛南華》、《南華風雲英傑》、《擁南躉》等,接着就有不少人按這個做法,出版其他球隊的書籍了,可見陳灌洪當時是比人走快了一步。這些雜誌大概賣五毫子或一元一冊,在那個年代也算便宜,是為球迷的精神食糧。
為了製作足球雜誌,當年不少體育記者會分批駐在不同地方,例如跑馬地、南華會等,每天看着我們練波,拍攝了很多相片。有些記者又會在當下相約球員進行訪問。記得當年由於我的兒子還小,而我太太是影視圈人士,因此不太方便一家人在外接受訪問,我便讓陳灌洪到我家訪問及拍攝相片。雜誌出版後,也有一些球迷會找我簽名,這都是一些個人的回憶。
-------------------------------------------------------------------------------------------------------------------
找尋失落的球圈歷史
文 ● 李恆基(資深體育新聞工作者)
余生也晚,雖說十歲多時已開始接觸本地球賽、偶爾入場觀戰,但也只能抓着球圈黃金時代的尾巴、見證東方王朝及商業大軍帶來的短暫輝煌。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球壇盛世,只能從網上資料或翻閱舊雜誌,才可瞥見一鱗半爪。但互聯網資料有限,翻看舊報紙也需要費一番工夫,至於舊足球雜誌亦已成珍品,故當今球迷要了解足球圈的往事並不容易,更往往因人云亦云、以訛傳訛而令真相消逝於歷史洪流之中。
還記得自己初接觸世界盃,就是由本地體育雜誌開始,家人定期購買《足球世界》、《英國足球畫冊》、《奪標》、《球迷月刊》加上本地足球新聞豐富的《新報》、《成報》,就是我在青少年時代了解香港足球的渠道,但說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球圈的資訊,卻始終無緣接觸。
大學畢業後投身新聞界,有幸成為體育記者,十多年的傳媒工作、球會工作經歷,令我與本地足壇的關係比過往更緊密,不再單單只是個看客,亦因為更多時間接觸球圈,對球圈歷史有更濃厚的興趣。目前香港足球史學會會員之中,不乏過往曾長期在網上撰文介紹香港足球歷史的高手,使我獲益良多。
雜誌與報章所走的路線有所不同,昔日報章體育版以「硬料」較多,既有球賽戰報、訪問、球評,輔以富趣味的軟性文章,雜誌則以軟性文章為主,配合大量照片。縱然舊報章尚有途徑翻閱,但無緣回味、見識昔日的足球雜誌,在了解香港足壇歷史、軼事方面不無遺憾。
商務印書館此前推出了復刻版的《足球圈》第一輯,由得悉出版資訊到預訂再到實體書到手,心裏湧起一份莫名的感動,因為每一幀照片都彌足珍貴、紀錄了當年球圈每一個精彩時刻;五花八門的軟性文章、球賽資訊,也讓對球壇往事只知「框架」、未聞「細節」的我,對本地球圈歷史有更多認知。
近年,本地傳媒可以提供的球圈歷史文章、資訊非常有限,在此前任職網媒時也曾嘗試訪問球圈名宿,盼能將更多往事、細節帶給當今的球迷,無奈心中計劃起步不久就要結束,復刻版《足球圈》的推出正好讓每名球迷都有機會尋找那些失落了的球圈往事,以起鑒古知今之效。
細味《足球圈》的圖文,不經不覺體會到社會數十年間的變化,當年沖印球星照片、推出畫冊是「有價有市」,如今不少球迷已擁有數碼單反,甚至「長短火」俱備,毋須購買球星照片;網絡時代傳媒競爭激烈,既追求快亦追求深入,文筆甚至細膩得令人看後感動,與昔日的文章比較又是另一番味道。
另一方面,《足球圈》一些有讀者參與的欄目比如球迷信箱、徵友欄目,都有助年輕人了解當年社會,比如第三輯就有女球迷分享遭家人禁買足球雜誌、看球賽的經歷,這些事在現今看來難以理解;至於徵求筆友,恐怕有些年輕人更是聞所未聞!
有些人或許簡單地將研究香港足球歷史與緬懷昔日光輝掛鈎,甚至認為是不思進取,只是即使時移世易,前人的成功經驗,總有一些能起承先啟後的作用,況且探索歷史的過程也充滿趣味,就讓我們以《足球圈》為時光機,回到過去感受足球運動之美吧!
目次
目錄
主編序@感謝! 陳灌洪 /ii
足球書寫與身分認同 朱耀偉 /iv
勾起回憶的足球雜誌 黃文偉 /vii
找尋失落的球圈歷史 李恆基 /ix
足球圈 ● 星月爭輝
(1974 年4 月)
足球圈 ● 虎躍龍騰
(1974 年5 月)
足球圈 ● 棋逄敵手
(1974 年6 月)
足球圈 ● 五福臨門
(1974 年7 月)
足球圈 ● 風景綫
(1974 年8 月)
足球圈 ● 金鼓齊鳴
(1974 年10 月)
足球圈 ● 三十一期
(1974 年11 月)
足球圈 ● 三十二期
(1974 年12 月)
足球圈 ● 三十三期
(1974 年2 月)
足球圈 ● 三十四期
(1975 年3 月)
足球圈 ● 三十五期
(1975 年4 月)
足球圈 ● 三十六期
(1975 年5 月)
主編序@感謝! 陳灌洪 /ii
足球書寫與身分認同 朱耀偉 /iv
勾起回憶的足球雜誌 黃文偉 /vii
找尋失落的球圈歷史 李恆基 /ix
足球圈 ● 星月爭輝
(1974 年4 月)
足球圈 ● 虎躍龍騰
(1974 年5 月)
足球圈 ● 棋逄敵手
(1974 年6 月)
足球圈 ● 五福臨門
(1974 年7 月)
足球圈 ● 風景綫
(1974 年8 月)
足球圈 ● 金鼓齊鳴
(1974 年10 月)
足球圈 ● 三十一期
(1974 年11 月)
足球圈 ● 三十二期
(1974 年12 月)
足球圈 ● 三十三期
(1974 年2 月)
足球圈 ● 三十四期
(1975 年3 月)
足球圈 ● 三十五期
(1975 年4 月)
足球圈 ● 三十六期
(1975 年5 月)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