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到南朝:尋,江南煙雨花落盡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持續一百七十年以上的時間,
中國分裂為兩半,一南一北、各據一方,
都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
這段期間就稱為「南北朝」。
南北對立之下,雙方互相敵視,
南朝稱北朝為「索虜」、「傖」;北朝稱南朝為「島夷」。
他們也的確不一樣。
南朝精緻感性、浪漫頹廢、追求內在到極致,
北朝粗獷豪放、質樸直爽、追求務實到極致;
他們相互對立,持續爭戰,卻也都無法征服對方,
直到一股新生的力量從北朝崛起,天下才再度統一,出現隋唐盛世。
大統一的盛世固然重要,亂世中的起伏更是精彩。
要了解中國歷史,不可不知亂世,
最為關鍵的亂世,就是在漢唐之間的「南北朝」。
南朝,從西元四二○年劉裕篡東晉建劉宋說起,到五八九年隋滅陳,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共一百七十年。分裂期間有不斷發生的南北戰爭,有一個比一個匪夷所思的昏君、暴君、亂君,令人瞠目結舌的南朝宮廷女性,以及眼高於頂的世家大族⋯⋯將在此一一現形。
精緻優美的南朝文化、南方的經濟與生活,與南朝最後的歲月也皆在此一一呈現。
這本書將全面引導我們深度認識這個在歷史夾縫中,幾乎會被忽略的朝代。
浸淫南北朝史五十年的 葉言都說:這部書就是以歷史旅遊觀點寫出的南北朝歷史書,若稱為「南北朝歷史旅遊導覽」亦無不可。
【專文導讀】
陳識仁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誠摯推薦】
簡靜惠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謝小韞 前臺北市文化局長
葉思芬 臺大史研所中國藝術史碩士、前臺北醫學院兼任副教授
胡川安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李蕙如 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林婉美 文化旅行作家,現任星球旅行社總監
湯碧雲 《旅讀中國》雜誌總經理
桂文亞 作家
涂秀琴 前摩根大通銀行首席投資辦公室執行董事
◎本書特色
★ 葉言都化身歷史旅行團領隊,帶你回到一千六百年以前,走一趟南北朝的歷史之旅,探訪最知名影視作品如《瑯琊榜》、《蘭陵王》、《楚喬傳》等中國歷史劇中的南北朝時代,認識真實的歷史。
★ 有扎實的歷史考據與提綱挈領,清楚綜觀龐雜的歷史,深具豐富的知識與真實故事。
★ 讀史之餘,也欣賞古詩詞韻律之美、古代生活之趣。
★ 特別收錄:南北朝前期‧後期歷史地圖與精彩文物照片。
作者簡介
葉言都
1949年(民國38年)生於澎湖,祖籍北京,父系為滿族葉赫那拉氏。
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英文漢聲雜誌研究員、中國時報各項職務(從人間副刊編輯到財務長)、世新大學兼任講師、時報旅行社顧問、古蹟臺北故事館諮詢顧問、倪匡科幻小說決審委員等。
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創意人文課程兼任助理教授、洪建全基金會敏隆講堂講師、臺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講師、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曾獲第8屆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首獎(1985),作品〈我愛溫諾娜〉;第11屆時報文學獎推理小說首獎(1988),作品〈1649〉。
著作《海天龍戰》(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8),科幻小說集。
推理小說〈1649〉改編為電影《遊戲規則》(1989)。
談中國歷史:《讓我們來到南朝》、《讓我們來到北朝》(2019)。
序
自序
這部書的內容是對中國南北朝歷史的普及性敘述,著作目的是提供普及性的南北朝歷史給社會大眾,並推廣歷史書寫的普及化,構想是效法觀光事業,將了解南北朝歷史視為一次專題旅遊。我願藉這部書將自己過去接觸這段歷史的經驗與感想提供出來,嘗試以導遊的身分,陪同諸位讀者回到將近一千六百年以前,走一趟南北朝的歷史之旅。
我們生活在四度空間中,時間是第四度空間。有了時間這個維度,我們可以從現在向前方眺望,想像以後的狀況,想出的就是科幻;我們也可以從現在向後方眺望,觀察從前的狀況,看到的就是歷史。
人在實質的旅遊中,身體會移動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亦即在三度空間中向他方轉移,去接觸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人的心智也可以在第四度空間中向後方轉移,移動到以往的某個時間位置,去接觸自己感興趣的歷史。這種心智的活動,其探訪的意義等同實質的旅遊,可以稱為「歷史旅遊」。這部書就是以歷史旅遊觀點寫出的南北朝歷史書,若稱為「南北朝歷史旅遊導覽」亦無不可。
寫這部書以來,我一直努力把握它的內容與風格,希望採用較為寬廣的角度,放大對南北朝歷史的視野,在「宏觀歷史」的概念下,不汲汲於一人、一物細節的描述,而為社會大眾提供對那段時期的整體概念性理解。我認為這是臺灣目前缺乏的,其它中文地區也很類似。南北朝史事紛紜,這部書並不追求全面性的涵蓋,僅願先提供必要的記載原文,做為資料來源的見證,然後從宏觀視角考察,以普及歷史的筆法發揮,就事論事,對當時影響重大的關鍵深入分析,以提供有志進一步探索南北朝史的人一條入門途徑。
任何後代人寫的歷史書,必然受到作者背景與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然而也就因為如此,歷史才能一再被重新詮釋,重新發現。太史公司馬遷因此以「成一家之言」為職志,著作《史記》;義大利史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1866-1952年)也因此有「一切真歷史皆當代史」的名言。我熱愛歷史,也熱愛文學,曾習作中國古典詩詞,寫作這部書時,為追求歷史的厚度,會引用古代詩家詞人的相關作品,都註明作者;然而如此一段時間深深浸沉於南北朝歷史的情境下,寫作之際,竟使某些符合古典詩詞章法的隻句片語,有時突然在我腦海中浮現,當即記下,再加以連綴完整,就是各章最前面的詩詞。於是這部書的各個段落,成為以我習作的詩詞開篇,居然有些古典說書的風格,也算歷代史家先賢著述的各種南北朝史書之外,另一種敘述方式吧。
時間是延續的,歷史是延續的,面對這種不斷延續的特性,接觸歷史不妨先進行宏觀的歷史探訪,再深入於符合自己志趣的歷史各個單元。然而值此網路文化涵蓋一切的時代,普及歷史的敘述呈現碎片化,以致社會大眾視接觸歷史為獵奇,得到的碎片知識成為談助,還不見得是真實的,這是歷史教育與歷史傳播的危機,也是歷史的危機,應該得到重視,史學界也有義務提供解決的方法。
中國南北朝的歷史特色鮮明,意義重大,值得進行普及式的歷史旅遊,更不應被碎片化、獵奇化、談助化,我因此敢於不揣簡陋,抱著提供南北朝歷史旅遊基本資訊的心願,將這部宏觀性與重點性的南北朝歷史書以現有的面貌,呈現於諸位讀者之前。
葉言都寫於二○一九年七月
楔子
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持續一百七十年以上的時間,中國分裂為兩半,一南一北,各據一方,互相對立。它們各自統一了傳統中國一半的領域,卻都無法征服對方,將全部中華江山置於版圖之中,這段期間就稱為「南北朝」。兩方水土養成兩方人,時間久了,住慣南方或北方環境的兩批人,都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在中國的大地上同時並存。那個時代,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景:
這邊,梁武帝不理會群臣勸阻,動身前往同泰寺捨身,這是第三次了;吳明徹將軍正在一艘戰船上指揮攻擊屬於北齊的壽陽城,乘船攻城是他的獨門戰法;謝靈運則得意地帶著幾百個隨從,用他發明的特殊技巧登山,還不時吟上幾句詩;陶弘景仍在油燈下揮筆疾書,為快要完成的《本草經集注》再添加一些自己發現的藥;而江南水鄉澤國的彎曲河汊中,一位褲褶被春水濺溼的年輕採菱姑娘展開嬌美的歌喉,曼聲輕唱〈子夜歌〉……
那邊,北魏孝文帝剛發布命令,規定以後朝堂上大家都要說漢語;楊白花將軍從北魏的南方前線向南眺望,他有一個不得已的決定,已經下定決心執行;顏之推將家裡的子弟聚集一堂,教導這些年輕人怎樣在胡人政權做官;賈思勰滿腦子的和麵、揉麵,他的《齊民要術》已經寫到第八十二章〈餅法〉,就快寫完了;而甘肅天水的麥積山上,一位長裙曳地,雍容華貴的大周三品官夫人正帶著一群侍女,走進一座滿牆佛畫的石窟還願……
南方氣候溫和溼潤,草木茂盛,物產豐富,魚羹稻飯足以溫飽,又有長江天險,得以長期立國,也容易較為安定。南朝在這種條件下立國江南,發展出以精緻優美著稱的文化,充滿浪漫甚至頹廢的氣息。
實際控制這優美之地的是世族。南朝是世族發展的高峰,南朝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被世家大族全面控制,成為中國自周朝以後,極少數近似貴族社會的時代。相對的,南朝的皇室則常因出身門第不高,顯得欠缺教養。既然政治格局已定,少有發展空間,很多年輕的皇帝便成為帶著世紀末色彩的放縱者,在頹廢中狂亂享樂。
宗教與思想發達是南朝的另一特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句,其實南朝香煙紛紛,鐘鼓處處,何止四百八十寺?南朝曾有過舉國家之力以崇佛的皇帝,所以中國佛教的發展過程中,南朝具有關鍵地位。面對佛教大舉傳播,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已不足以應付,南朝的儒家學者遂不得不起而應變,於是出現儒家對「神」的看法與解釋,獨步中國。
這樣一個時代與它在煙雨樓臺中精緻優美、深刻思辯、還帶著一些浪漫頹廢的景色值得一趟歷史旅程,且讓我們開始一次歷史的探訪之旅,進入《讓我們來到南朝:尋,江南煙雨花落盡》,親近它纖柔綺靡的芳容。
華北連接塞外,地理上以小麥為主的農業地區緊鄰草原上肉食為主的游牧地區,胡人與漢人頻繁接觸,影響所及,此地的文化長期受到胡風感染。北朝文化因此開闊宏大,樸素粗獷,表現在石碑上,就是字字方正,筆畫分明。在此種文化下孕育出的三長制、均田制、府兵制等,都成為中國傳統的一部分,影響深遠。
北朝的統治者或出自塞北的鮮卑族,或與鮮卑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北朝時期始終存在著程度不同的鮮卑文化,當然也存在著鮮卑文化與漢文化之間的矛盾與融合問題。鮮卑族文化傳統對北朝的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典章制度都有深刻的影響。鮮卑文化與漢文化交會的結果,使北朝文化獨具特色。北朝的漢人世家大族面對異族政權,特別恪守家風,強調家學的傳承;反而是北朝的女性受到游牧民族社會風氣的影響,擔責任事,大膽熱情。
北朝對中原地區的長久統治,帶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在中國歷史上從無前例。漢族雖被統治,北方諸族卻逐漸被漢族同化,最終融合成為同一民族。南北朝長期分裂與北方長期被外族統治,為中國注入新血輪,增添新氣質,奠定下一輪發展的基礎,是中國歷史進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這樣一個時代與它在鐵馬金戈中粗獷宏大、又帶著質樸直爽的景色值得一趟歷史的旅程,且讓我們開始另一次的歷史探訪之旅,進入《讓我們來到北朝:看,北國天下起風雲》,親睹它實事求是,未脫草原風的樣貌。
正是:
鐵馬金戈跨獵鵰,杏花煙雨步虹橋;
二分天下興亡事,看了南朝看北朝。
探訪前預備
人們對南朝的印象有一部分來自唐詩。唐朝距離南朝不遠,許多南朝的舊事猶記,遺跡猶存,唐朝的詩人往往觸景生情,面對南方已經逝去的繁華與美麗發為詠嘆,留下不少千古名句。在啟程前往南朝之前,就讓我們品賞玩味以下四首唐代詩人的七言絕句,暫時不去理會詩中的典故,只是嗅一嗅南朝的絲絲氣息,先隱約感受南朝是怎樣的時代:
唐 杜牧,〈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 韋莊,〈金陵圖〉二首選一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唐 李商隱,〈南朝〉
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休誇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
唐 杜牧,〈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帶著從這些唐詩染上的幽美與感傷,現在,讓我們開始回到南朝的世界,在六個不同的領域裡探訪南朝。我們將首先從軍事與外交角度了解南北關係,以下是統治者與政治、世家大族與社會、生活、文化各個主題接續展開,再以透過宗教、動亂與世紀末狂歡的角度,呈現南朝最後的歲月。
南朝的歷史探訪之旅即將展開,現在先做一些行前預備性的整體說明。
南朝
南朝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方,開始於西元四二○年東晉權臣劉裕篡東晉建劉宋,結束於五八九年隋滅陳,經歷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共一百七十年。這四個朝代皆建都於建康,與前曾建都於此的孫吳和東晉合稱「六朝」。南朝和同時存在北方的北魏、北齊、北周等朝代合稱「南北朝」。
南朝四代為:
宋:四二○~四七九年,歷六十年,因皇帝姓劉,也稱「劉宋」或「南朝宋」。
齊:四七九~五○二年,歷二十四年。因皇帝姓蕭,也稱「蕭齊」或「南齊」。
梁:五○二~五五七年,歷五十六年,因皇帝姓蕭,也稱「蕭梁」或「南梁」。(五
五四年以後,梁在湖北的殘餘勢力稱為後梁:五五四~五八七年,歷三十四年)。
陳:五五七~五八九年,歷三十三年,因皇帝姓陳,或稱「南陳」,無其他別稱。
宋、齊、梁、陳都是短命的朝代,最長的宋不過六十年,最短的齊僅有二十四年,可見當時朝代更迭快速,政治難得安定,充分顯示亂世的特色。
南朝的領土繼承自東晉,轄有中國南方,大約即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四代中劉宋疆域最大,北邊曾達到黃河;南陳最小,只有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領土,後梁大致與陳並存,但僅保有荊州一隅。
南朝是繼東晉之後,由漢族在南方建立起來的朝廷。雖然南朝的四個政權都只存在幾十年,但總算能在南方保住漢族政權的命脈一百多年,不致被北方游牧民族征服,又將漢族文化廣泛傳播至秦嶺與淮河以南地區。中國南方在南朝時進一步開發,出現建康、江陵、揚州、成都等城市,工商業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形成屬於南方的特殊文化,與北方不同。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在南北朝時已可清晰看出。
南朝對華夏文明的發展和傳播都有貢獻,她的文化也成為中國傳統的一部分,在中國歷史上色彩鮮明,不可磨滅。
南朝人口變化
這段南北對抗的時期如此之長,表示雙方長期勢均力敵,也都有內部的問題與局限,力量起伏不定,才導致雙方皆無法在短期內消滅對方。由於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國力指標,此種狀況可由人口的變動看出。南朝方面,中國南方原有稱為「百越」的原住民族,但其人口數並無資料,故僅就漢族言,從西晉建國起到南朝末年止,依照鄒紀萬在《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中歸納歷代史書資料,得出當時南方漢族人口的變動大致如下:
年代 東晉至南朝南方漢族人口概數變化
318年 540萬(東晉建國,北方人口南遷)
376年 665萬(淝水戰前不久)
407年 1,000萬(東晉孝武帝淝水之戰後東晉全盛期)
464年 750萬(劉宋後期,因東晉末大亂,人口減少)
520年 800萬
539年 1,103萬(梁武帝全盛期)
555年 200萬(侯景之亂大破壞後)
581年 314萬(陳宣帝時的恢復期,不包括四川與荊州)
從人口的角度觀察,南方自東晉建國到南朝後期,二百七十年間漢族人口竟然沒有增加!由此看來,南朝在精緻優美之外,其實戰禍連綿,導致人口損失持續存在,還帶有悲劇的色彩與性格,也難怪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另有一首詠南方六朝的詩:
唐 李商隱,〈詠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間同曉夢,鍾山何處有龍盤?
歷史之河的流動必然有其或浮或潛的原因,南朝非但不例外,還有其特殊之處。當南朝朦朧輪廓漸漸出現在我們面前,接下來就有幾條線索諸如「南朝的開創者是誰?」「為什麼南朝會由他在這個時間點開創?」「南朝歷史的進程大致如何?」等,我們必須先行掌握,才能將南朝看得更清楚。
南朝的到來:劉裕篡晉
南朝從劉宋開始,劉宋的開國之君是大軍閥劉裕。西元四二○年,劉裕廢東晉恭帝,自行稱帝建國,國號宋。劉裕能夠推翻已經在南方存在超過一百年的東晉政權,自立為帝,本身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環境因素。
劉裕的出身,傳統上認為是寒門,最近也有史家認為是低層世族。不論如何,劉裕因為家貧又性格豪勇,放棄傳統士大夫以「文」為出路的方式,改採被一般文人,尤其是世家大族通常不屑為之的武將作為出路,實際上是因為當時寒門甚至低層世族經由「正途」翻身的機會已經極為微小。這種狀況反映自東晉南渡以來,世家大族在南方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地位日益鞏固,並經由世代相承,成為任何人都無法撼動的一塊鐵板,其人口數量也與日俱增,更導致在九品中正制這個「正途」之下,優選官職全面被他們壟斷,包括位高事少的「清流」中央官與能夠得到實際好處的地方長官。
如此一來,低層世族及寒門的有志之士不得不另尋出路。當高層世族在世代簪纓後日趨文弱,縱情於清談、山水、宗教、文學、藝術與享樂,能寫出〈蘭亭集序〉卻不知世事之際,自然造成低層世族與寒門以軍功起家,登上政治最高點的機會。
有趣的是,對於世家大族而言,只要皇帝承認他們的地位與特權,則皇帝由誰來做,其實並不重要;但如果具有軍事實力的人物可能危害到他們的地位與特權,他們必然全力反對,自己的武力不足時,則將樂見一個不會危及他們地位與特權的人出頭,劉裕即屬此型人物。
劉裕能夠篡晉成功,除上述的深層背景外,尚有其他因緣際會的條件,與東晉後期的政治形勢有關:
淝水之戰(三八三年)是東晉的重大勝利,克敵立功的是由陳郡謝氏領導的北府兵。戰後東晉孝武帝卻將政權交給皇室司馬家族,使領導淝水之戰的世族陳郡謝氏政、軍勢力消失,引起世族反感,但也造成低層世族與寒門取得北府兵權的機會。
荊州(今湖北)世族桓玄不服,發兵反晉,篡位成功,卻引來各方反對,也造成劉裕以「勤王」為名義起兵的機會。結果桓玄失敗,荊州勢力與桓氏家族勢力均告消失。
隨後來自社會基層與秘密宗教的力量加入競爭,即東晉末年的「孫恩、盧循之亂」(或稱起義)。劉裕對此採強力鎮壓政策,又摧毀掉社會基層與地方宗教的力量。
至此,南方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可與劉裕抗衡,劉裕遂藉北伐以進一步擴充本身勢力。不料北伐有進展之際,劉裕安排在東晉首都建康的心腹死亡,劉裕立即自北方退兵,代表他早有以南方為根本,視東晉政權為囊中物,北方則可有可無之意。劉裕退兵時派一些功臣在北方留守,結果孤立無援,被胡人武力解決,等於他又借刀殺人,消除掉同樣憑北府兵起家的功臣問題。
至此劉裕成為唯一的軍事與政治強人,東晉隨之走到盡頭。劉裕既然承認世家大族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上的優越地位,於是再也沒有反對聲音,就在沒有世族大臣為東晉死節的狀況下,四二○年劉裕順利篡晉稱帝,南朝開始。
南朝概況
在南朝的政治結構中,皇室來自寒門或低層世族。起自低層的軍閥固然能夠篡奪皇位;世家大族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地位卻已經根深蒂固,難以動搖,迫使宋、齊、梁、陳四代的新皇室都不得不承認,故南朝時期政治地位並不等於社會地位。南朝的皇帝與宗室為爭奪皇位時常發生血腥鬥爭,世族則基本上不予理會,因為不論誰當皇帝,他們的地位都不會動搖。
但也就因為世家大族的地位極為穩固,他們坐致高官,根本不需要在政治上努力表現,結果變成袖手享樂,不食人間煙火,在實務上百無一用。因此南朝皇帝多提拔寒門的才智之士任官,執掌機要,辦理實際政務,南朝政府才得以運作。
南朝比起北朝,局面還大致較為安定。南方的經濟開發得以持續進行,使中國式的農業、手工業確定生根於南方。經過二百年的發揚光大,南方,尤其是長江下游,在南朝時商業和手工業都有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境內米穀、絲綢、瓷器、茶葉、紙筆墨硯等的主要生產區,奠定江南成為中國經濟重心的基礎;過去距離中原更遙遠的福建、兩廣區也得以更加開發。南朝時期,中國南方的經濟已經自成體系,並具備進一步發展的潛力。這種情況對中國對經濟影響深遠,從此只要北方經濟體系受到破壞,南方將可立即支援,並順勢取得中國經濟的主導地位,可以說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條件就在南朝時出現,其趨勢與基礎也在此時形成。
至於南朝人的生活,高高在上的世族憑藉其經濟優勢,當然可以充分享受。另一方面,由於政治黑暗,知識分子間自魏晉以來的隱逸傳統此時仍然盛行,可以舉生活年代跨越東晉與劉宋的陶淵明為代表。
南朝在劉宋建國初期經濟發達,國勢強盛,曾大舉北伐,抵達黃河邊,並一度占有山東半島;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武力強大,北伐終歸失敗,從此連連失地,邊界逐次南移,疆域也逐次縮小。到蕭梁時因梁武帝推行善政,南朝實力復興,國家再度強盛;但梁武帝晚年老邁昏庸,自毀根基,最後發生「侯景之亂」,使南朝四分五裂,元氣大傷,稱霸二百餘年的世族至此瀕臨全面崩潰。此後雖由陳朝暫時繼續維持住局面,但國力已衰,喪失四川、湖北等地,只能依託長江抵禦北朝,成為長江下游的小朝廷,國家的北界撤退到長江邊,梁的殘餘勢力則在荊州一隅成為北朝的附庸。等到北方統一,隋朝建立後,南朝被吞併的命運已經確定。
南朝歷史的輪廓大致如此。如此的南朝,怎能不惹人幽思、發人感嘆,引人探訪?
資料來源
《宋書》武帝本紀
《全唐詩》
目次
推薦一 南北朝文史走讀,出發!…………………………………簡靜惠
推薦二 分裂容易統一難?──讀南北朝史有感…………………謝小韞
推薦三 兼具歷史精準、文學抒情、說書與導覽風趣之大作……葉思芬
推薦四 帶我們如旅行一般地走入歷史……………………………胡川安
推薦五 承載我的一雙翅膀…………………………………………李蕙如
推薦六 歷史導遊,葉言都絕對是靈魂人物………………………林婉美
推薦七 歷史也能輕鬆讀……………………………………………湯碧雲
推薦八 成為「葉」粉的開始………………………………………桂文亞
推薦九 啟發與反思臺灣的歷史地位與未來走向…………………涂秀琴
導 讀 看北朝天下如何起風雲……………………………………陳識仁
自序
楔子
探訪前預備
第一章 索虜、島夷,烽火揚州路:大分裂與南北戰爭
第二章 捕鼠達旦狎客宴,步步生蓮半面妝:昏君、亂君、暴君與宮廷女性
第三章 長檐車,高齒屐,薰衣剃面,坐致公卿:高高在上的世族
第四章 歸去來辭山居賦,吳聲西曲子夜歌:南方生活面面觀
第五章 算圓周,辯神滅,儒玄文史釋道醫:精緻優美的南朝文化
第六章 四二年間花落盡,南朝青史豈成灰:南朝終局
後記
附錄一 讓我們探訪南朝文物
附錄二 南北朝歷史大事年表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