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識名家,賞碑帖,讀趣史,
領略前所未見的大唐風采,重現書法的大唐盛世!
帝王宣導、唐楷成熟、狂草出世、書「法」建立、大師輩出,
唐代書法,原來這麼強!
武則天:不只是一代女皇,還留下國寶《萬歲通天帖》
張旭:連拉個肚子都留名書史、雙重人格的書法搖滾王
懷素:最擅長炒作的古代網紅,天下第一明星書僧
顏真卿:「書聖王羲之」當心了,史上最強挑戰者在此
玩轉創意的書壇影帝「唐太宗」、想藏都藏不住的書壇千里馬「褚遂良」、勇立「唐法」的一代醜男「歐陽詢」、心態最好的書法養生達人「虞世南」、行書碑王「李 邕」、柳體書法自成一家的「柳公權」……
十位名家,帶你體驗從燦爛到衰頹的唐朝書法。
***
※書法家軼聞 ╳ 唐朝歷史,故事與史料並重,趣味與知識兼具。
※100餘幅字帖 ╳ 80個單字比較,以圖例一一分析筆法特色
你看得出歐陽詢和王羲之寫的「門」,結構有何不同嗎?
唐代為何出現這麼多書法名家名作?
張旭寫狂草的創作靈感來自何處?
武則天如何用書法收買人心?
․․․
唐代是各種書法字體都有名家輩出的時代,他們留下的碑帖,成為千百年來無數人習字臨摹的範本;他們創立的法度和風格,為後世立下仿效或突破的標竿,影響深遠。
《當書法穿越唐朝》是一部充滿趣味性的唐代書法史話,講述了10位唐代書法大師的傳奇人生,解讀他們的經典作品與筆法特色,以及書法背後的那些軼事。
書中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不僅介紹了各勝擅場的大唐書法,也折射出唐代的歷史文化及審美趣味,讓讀者思接千載,穿越歷史,在書法故事裡體驗一個真實的唐朝。
★★★
精采內容:
◎玩轉創意的書壇影帝――唐太宗
唐太宗不僅一生熱愛書法,重視書法,懂得利用書法為政治服務,他也是行書的哥倫布,發現了石碑這塊行書生存的新大陸。
◎心態最好的書法養生達人――虞世南
古人形容虞世南的書法,有個詞用得最貼切——「君子藏器」。平和內斂,鋒芒不外露。
◎勇立「唐法」的一代醜男――歐陽詢
蘇軾說歐陽詢書法險勁似刀削,恰如其貌,然而他卻是完成南北書法統一第一人、唐楷創體第一人、「唐人尚法」形象代言第一人。
◎雙重人格的書法搖滾王――張 旭
張旭創造出充滿叛逆精神的狂草,好像音樂中的重金屬搖滾,他在章法布局中取得「亂中之美」,打破了家傳虞陸書派的儒雅門風。
杜萌若博士趣講唐代書法史,扮演導遊角色,召喚你我思接千載,一起穿越回書法唐朝,來一場神遊之旅,這樣有意義的文化旅行不能錯過。――羅振宇(「得到」App&羅輯思維創始人)
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在家裡掛書法。在中國人心目中,字有畫的美感,文章的意境,更包含著人度。我們應該如何瞭解書法呢?字帖是不夠的,你有《當書法穿越唐朝》這本書就夠了。――張泉靈(「少年得到」App董事長、教育投資人)
這是一本奇特的混雜著評書和脫口秀風格的唐代書法史話。杜萌若採用充滿現代感和趣味性的寫法,堅定地詮釋了“書為心畫”這樣一個古老而經典的命題。他其實是在「畫心」,地畫出了歐陽詢、虞世南、張旭、懷素、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的心靈樣態。――鄧寶劍(北京師範大學書法系、博士生導師)推薦閱讀
作者簡介
杜萌若,書法學研究者,書法家,文學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書法文化研究所博士,是中國第一批書法博士,師從著名書法家、教育家歐陽中石。發揚歐陽中石先生「博雅」治學理念,廣泛涉獵中西文史,研究領域橫跨多門學科,有觸類旁通之長。於山東、河北等地舉辦多場個人書法展。任教於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從事西方文學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少年得到《百部世界文學經典導讀課》主講人。業餘歷史愛好者。看似瞎侃搞笑的語言背後,所說的內容卻是嚴肅可信的。
目次
壹 唐太宗 玩轉創意的書壇影帝
1 玄武門賜書風波
2 朝堂屏風書法展
3 獨尊王羲之
4 發現《蘭亭序》
5 行書入碑第一人
貳 虞世南 心態最好的書法養生達人
1 「五絕」虞世南
2 寫「戈」的藝術
3 「二王」書法調劑師
4 《孔子廟堂碑》傳奇
參 歐陽詢 勇立「唐法」的一代醜男
1 坎坷人生路
2 「猴子臉」與「刺蝟心」
3 三日觀碑
4 《九成宮醴泉銘》傳奇
5 弘文館楷法總教頭
肆 褚遂良 想藏都藏不住的書壇千里馬
1 「褚公書絕倫」
2 從弘文館館主到皇帝侍書
3 《伊闕佛龕碑》傳奇
4 廢立太子之爭
5 《雁塔聖教序記》傳奇
伍 武則天 留下國寶《萬歲通天帖》的通天女萬歲
1 武周書壇格局
2 武則天與《萬歲通天帖》
3 造字得與失
4 《升仙太子碑》傳奇
陸 李 邕 「行書碑王」的犯倔史
1 干將、莫邪,誰與爭鋒?
2 當「詩仙」遇上「書仙」
3 《麓山寺碑》傳奇
4 人書俱老,重劍無鋒
柒 張 旭 雙重人格的書法搖滾王
1 長安市上狂草秀
2 書法世家的傳承者
3 《肚痛帖》解讀
4 狂草與靈感
捌 顏真卿 「書聖王羲之」的史上最強挑戰者
1 顏真卿的「正氣歌」
2 顏氏家族傳奇
3 《祭侄稿》傳奇
4 《爭座位帖》傳奇
5 《麻姑仙壇記》傳奇
玖 懷 素 天下第一明星書僧的炒作之道
1 以狂繼顛,誰曰不可
2 「筆塚」的故事
3 長安成名
4 偶遇顏真卿
5 《自敘帖》傳奇
6 還鄉
拾 柳公權 「柳骨」是怎樣煉成的
1 體勢勁媚,自成一家
2 「筆諫」事件
3 君臣知音
4 《玄秘塔碑》傳奇
5 「難得糊塗」
書摘/試閱
引言
拋開科幻小說裡虛構的時光機不談,假如你真想思接千載,穿越歷史,去和唐代大詩人李白面對面,那就「見字如面」好了。李白有一紙傳世手書《上陽臺帖》,寫的是一首詩,書法豪壯雄邁,「書為心畫」,最可明心見性,你面對這紙李白真跡,那也就詩仙風采如在眼前了。
「當書法穿越唐朝」,你也可以用「見字如面」的方式和武則天面對面。武則天寫的一塊大碑《升仙太子碑》流傳到了現在,武則天寫這塊碑,用的是草書,她也是史上草書入碑第一人,你去看碑上的字,氣度極其安詳,似乎與史書所記載的霸氣外露的一代女皇不太相合。但是,「書為心畫」,書法不會騙人,最可明心見性,碑上氣度安詳的點畫絕對對應著一個骨子裡氣度安詳的真實武則天。洛陽龍門石窟有尊盧舍那大佛,相傳是依照武則天相貌雕鑿而成,比照著欣賞一下武則天手書的《升仙太子碑》和那尊盧舍那大佛,你會發現二者之間真的有七八分神似。「見字如面」,反正我寧可相信武則天本性上是個氣度安詳的佛系女子。
「當書法穿越唐朝」,你將會在接下來的唐朝書法故事裡體驗一個真實的唐朝,書法不會騙人,這是真的。
唐太宗 玩轉創意的書壇影帝
中國書法史上有兩大盛世,一是東晉(317–420),二是唐代(618–907)。東晉出了王羲之、王獻之這對黃金父子組合,史稱「二王」。父親是大王,兒子是小王,一副書法撲克牌,「大小王」全在東晉。再看唐代,先有「歐虞褚薛」,即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初唐書法四大家;又有「顛張醉素」,張旭配懷素,史上最強草書組合;再有「顏筋柳骨」,顏真卿配柳公權,史上最強楷書組合。以上三套唐書組合,單拎出哪一組合和「二王」組合比,實力上都有差距,可是如果採用人海戰術,三套唐書組合混成一個戰隊,這邊是四個「2」四個「A」,那邊是「大小王」,八張大牌對兩張王牌,起碼占了兵多將廣的厚度優勢。
唐書之盛,勝在氣象,大師多,名作多,真草篆隸行,每種書體都有頂級專家和頂級經典,而唐楷和狂草兩項更是震古鑠今、冠絕書史。聞一多先生講唐詩,發明了一個詞—詩唐。詩歌的唐朝,詩歌進入了唐代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整個中國詩歌史上,唐詩的群眾基礎之雄厚空前絕後。唐書之盛,就像唐詩之盛一樣,在唐人的生活中,書法也無處不在,在整個中國書法史上,唐書的群眾基礎之雄厚也是空前絕後。
唐書之盛,離不開帝王的宣導之功,尤其是初唐「貞觀之治」的締造者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他一生熱愛書法,學習書法,重視書法,強調書法在國家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且以帝王身分為唐書之盛完美開局。《當書法穿越唐朝》就從唐太宗開始講起。
※玄武門賜書風波
貞觀十八年(644),早春的一天,唐太宗召集滿朝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在玄武門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這一天的君臣大聯歡,氣氛非常熱烈,他們不但酒喝得盡興,還有才藝表演,最後唐太宗要給大夥兒當場露一手絕活兒—飛白書。什麼叫飛白書呢?所謂飛白書,是古代的一種花體書法,相傳為東漢末年大書法家蔡邕所創,是用軟毛筆模仿硬掃帚「掃」字,使筆道絲絲中空,富有裝飾性。這種書體,練的人極少,練成的更沒幾個,偏偏這裡面就有唐太宗。我們看他寫的飛白書【圖1-1】,那是相當地道呀!
現在,玄武門大宴群賢畢至,唐太宗來了興致,他「唰唰唰」信筆寫下一紙飛白,賺了個滿堂彩。寫完字,放下筆,他笑著說道:「這張字,在座諸位,誰搶著歸誰。」群臣一聽,一下子炸開了鍋,爭先恐後一擁而上,誰都想搶得這件幸運大獎。散騎常侍劉洎酒喝得最多,膽子最壯,他跑在了所有人的前頭,最後一躍登上了御床,從唐太宗手中一把奪過了那張字。剎那間,群臣全愣住了:不好!衝動是魔鬼,劉洎這回攤上大事了!
御床,顧名思義,是皇帝的專用床榻,大臣上御床,和他們私穿龍袍的性質差不多,要判謀反罪的。如夢初醒的群臣集體跪地叩頭,劉洎瞬間崩潰,酒也醒了,沒想到那邊唐太宗卻撫髯大笑,高聲宣布,這次飛白書幸運大獎的獲得者是跑得最快、跳得最高的劉洎。群臣山呼萬歲,劉洎當場淚奔。
整個事件最終有驚無險,以喜劇收場,起決定因素的當然是被登了御床的唐太宗。那麼,唐太宗在此次事件中為什麼會表現得如此寬容大度呢?
其實,在平時,唐太宗就經常把自己的書法賜給有功之臣,以示表彰獎勵。一把團扇,他寫上幾筆飛白,就能換來一位大臣的一片忠心,這實在是一筆投入小而收益大的超划算政治交易。
這次君臣宴會,唐太宗把喝酒、表演和賞賜飛白書的舞臺選在了玄武門,也是別有深意的。十九年前(626),年輕的李世民在這裡發動了震驚朝野的玄武門事變,殺死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進而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退位,從此開啟了「貞觀之治」的絕世偉業。然而,玄武門事變也從此成了唐太宗一生都無法解開的心結。這次,唐太宗刻意在玄武門設宴、賜書,就是要在此地營造出一種大家庭式的祥和氣氛,讓大家忘記過去,珍惜現在。這是唐太宗利用書法為政治服務的一著妙棋。
※獨尊王羲之
貞觀二十年(646),唐太宗詔令房玄齡、許敬宗等人主持編修《晉書》,至貞觀二十二年(648),《晉書》編修完成,唐太宗親自為其中的《王羲之傳》作論,認為歷覽古今的書法大家:
盡善盡美,其唯王逸少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李世民《王羲之傳論》
逸少是王羲之的字,唐太宗明確表示,自己仰慕追求的書法偶像唯王羲之一人而已,其餘的所有書家,他全都看不上眼。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王羲之最大的書壇競爭對手—他的兒子王獻之。
唐太宗論書時,講求骨力,他是這樣講的:
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唯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李世民《論書》
唐太宗說,我現在臨習古人的書法,不學其外在的字形和字勢,單單追求其骨力;有了骨力,字形和字勢自然就全都有了。我們比較一下王羲之《何如帖》和王獻之的《廿九日帖》【圖1-5】。王羲之的字明顯更硬氣,更勁挺,更有骨力,它們彷彿是用鋒利的刀刃凌空剔出來的一樣。王獻之的字當然也很有力量,但他的力量是柔柔厚厚的那種,是肉感型的,骨力顯得不很突出。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的骨感型書法,不喜歡王獻之的肉感型書法,整個初唐書法的時代審美標準也大體如此。
我們現在學習王羲之的草書,最常用的法帖是《十七帖》。《十七帖》共一零七行,九四三字,依唐尺度量,長一丈二尺。全帖結尾處,有一個大大的「敕」字【圖1-6】,這個「敕」字正是出自唐太宗之手。那麼,王羲之的《十七帖》究竟與唐太宗有著怎樣的關聯呢?
晉人的書法,主要書體是草書、行書,主要體式是尺牘小品。尺牘就是書信,晉人寫信,文字簡約,一般也就三五行,至多不過十幾行, 是小品風格的。王羲之的這幅三行草書尺牘,開頭是「十七日」三字,所以帖名就叫《十七帖》【圖1-7】,原裝的《十七帖》其實就這三行。唐太宗詔令相關專家彙集了二十多件王羲之的草書尺牘,連成了長卷形式,以三行尺牘小品《十七帖》居首,因此,這件一丈二尺的皇皇巨製就也叫成了《十七帖》【圖1-8】。
唐太宗於帖尾寫下大大的「敕」字,表明他是這一《十七帖》合成工程的總設計師和總出品人。有了《十七帖》,後人再提到王羲之的草書,首先想到的就不再是那些零碎的尺牘小品,而是一個完整的大冊了。唐代的書法體式以豐碑大冊為特色,集王羲之草書之大成的《十七帖》是一件唐式大冊,而集王羲之行書之大成的《集王聖教序》則是一座唐式豐碑【圖1-9】。說起這塊《集王聖教序》碑,就不能不提到那位西行求法的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取經歸來後,唐太宗對他大加禮遇。貞觀二十二年(648),玄奘大師譯出佛教大經《瑜伽師地論》後,請唐太宗作序,唐太宗欣然應允。寫成了《大唐三藏聖教序》,並令太子李治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記》。
玄奘大師所在的弘福寺僧人懷仁立下宏願,有志於將唐太宗父子的序文和序記,以及玄奘大師所譯的《心經》合成一碑,碑文擬集王羲之的行書而成。唐太宗全力支持和配合懷仁的大唐中國夢,盡出內府所藏王羲之的法帖,以供懷仁集字之用。懷仁的這一集字碑工程,從貞觀二十二年(648)正式啟動,至唐高宗咸亨三年(672)立碑落成,歷時二十五年,他能夠實現夢想,第一個要感謝的就是已經辭世二十四年的官方贊助人唐太宗。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有這樣六句江湖口訣:「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誰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懷仁的《集王聖教序》就好比書壇至尊的屠龍刀,那麼,「誰與爭鋒」的書壇倚天劍,何者可以當之呢?答案很簡單,當然是傳說中的天下第一行書法帖《蘭亭序》了。而講到《蘭亭序》,還是離不開唐太宗。
※行書入碑第一人
書寫碑文要用正體,即篆書、隸書、楷書這些不連筆的字體,這是唐代以前的規矩。唐太宗不擅長寫正體,無論是篆書、隸書,還是楷書。可是該寫的碑,唐太宗還是一定要親筆來寫的,怎麼辦?按規矩勉強以自己不擅長的正體為之嗎?這不是唐太宗的辦事風格。按規矩,唐太宗不是嫡長子,也不是太子,他當不上皇帝,可是他破了規矩,在玄武門殺了身為嫡長子暨太子的大哥李建成,這才有了後來的「貞觀之治」。在唐太宗那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一切規矩都是用來打破的。用擅長的行書來寫碑,這就是唐太宗給自己立的新規矩。
自從唐太宗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首先以行書入碑以後,行書碑這種書法形式在唐代的碑刻文化中就逐漸風靡起來。可以這樣說,唐太宗是行書的哥倫布,發現了石碑這塊行書生存的新大陸。
我們把《晉祠銘》和《溫泉銘》【圖1-13】擺在一起看。《晉祠銘》寫於貞觀二十年(646年),《溫泉銘》寫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它們書寫時間差不多,書風卻大為不同,前者莊重肅穆,後者流暢潤滑。這是為什麼呢?
《晉祠銘》立碑於山西太原的晉祠。在隋朝末年,青年李世民隨父親李淵起兵於太原,大唐立國安穩之後,晚年的唐太宗到此刻碑樹銘,以歌詠西周時期山西地區唐叔虞的建國美政,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碑文政治意義重大,所以他有意採取了莊重肅穆的書風來表現。相對于《晉祠銘》,《溫泉銘》的內容就要輕鬆許多了,字寫的是唐太宗泡溫泉療養治病的事情。由於它的第一主題詞是溫泉,所以唐太宗書寫時就突出了流暢潤滑的感覺。在三點水旁的字例中,這種感覺尤其強烈【圖1-14】。
唐太宗從小就形成了英武的性格,他能弓善射,馬上取天下。他愛馬成癖,死前也立下遺命,讓最好的工匠雕刻他最喜愛的六匹駿馬裝飾昭陵,號稱「昭陵六駿」【圖1-15】。唐太宗的書法,平時在紙上恣意揮灑的時候,往往會不經意間寫出一種駿馬奔騰的氣勢來。
《晉祠銘》和《溫泉銘》畢竟是唐太宗寫在石碑上的,多少有些放不開。《溫泉銘》看起來有些像一種叫作盛裝舞步的馬術競技,優雅而不免矜持;《晉祠銘》看起來更像是天馬入廄,他有意抑制張揚的個性,表現得尤其內斂。這種書寫風格,唐太宗主要是受了他的書法老師虞世南的薰陶影響而形成的。那麼,虞世南究竟有何神通,能夠馴服唐太宗這匹天馬,使他寫出如此氣質內斂的書法呢?請繼續關注下一講——「君子之書」虞世南。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