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這本書去聖地
商品資訊
叢書:生活‧歷史
ISBN13:9789571467382
替代書名:A Travel Guide to the Holy Land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吳駿聲
出版日:2019/11/22
裝訂/頁數:平裝/268頁
規格:21.0cm*15.0cm*1.3cm (高/寬/厚)
重量:397克
版次:初
【套書優惠】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音檔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愛播聽書FM】作家說書
https://www.ibo.fm/coursedetail.php?id=210
https://www.ibo.fm/coursedetail.php?id=210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動盪的世界中心,卻總讓人想一探究竟
不論是不是教徒,都該知道的《聖經》與耶穌
專業領隊 × 趣味解說 × 歷史人文
11天暢遊中東6大地區
★20年導遊經驗,超有料的實況導覽
★超過300張精美彩色圖照,「獨家」關鍵看點
★可以文青,可以搞笑,最重要的是完全不冷場!
【約旦、以色列】
安曼、佩特拉、橄欖山、耶路撒冷、死海&地中海、加利利地區
摩西從哪裡出埃及?著名「大衛像」的真人事蹟?
耶穌在哪裡受洗、於何處受難?發出五千人便當的傳說?
名畫「拾穗」典故是來自《聖經》?「最後的晚餐」場景何在?
承載三千年淚水的哭牆、猶如桃花源的世界奇蹟……
想去神祕又令人嚮往的中東,無奈網路上查的旅遊資訊千篇一律?別擔心,過來人親自把最精華的內容報給你知。
◎獨家!含金量超高的人文知識與「魔鬼細節」
曾經,身為導遊的老吳也對「聖地」一知半解,所以他一訪再訪,終於~累積領隊經驗20年,成為識途老馬,對中東景點如數家珍。
一起跟隨書中精心安排的行程,看他分析各大教堂壁畫、地磚、祭壇、遺跡、一草一木的故事。還親手繪製「獨家」建築示意圖、景點分布圖,網路查不到、比GPS還精準!
有了這本鉅細靡遺、知識滿載的實況導覽書,你只需要一顆雀躍的心,就能立刻出發,踏上朝聖之旅。
◎專家帶路不藏私「愛聽故事的人有福了!」
聖地,藏有影響世界歷史的關鍵。看看「老吳說書」用風趣幽默的口吻一一道來。
融合《聖經》故事與歷史記錄,耶穌栩栩如生,原來他也會感到恐懼,還會對母親叛逆?!懦弱的彼得,為何能成為教宗?比較摩西與亞伯拉罕,發現上帝其實會偏心?2000年前的海上工程奇蹟,是怎麼完成的?帶著書一邊玩一邊看,保證絕不冷場。
◎非去不可的「聖地」!來體會世界級的感動
不論是不是教徒,都必須承認──「耶穌」對世界影響巨大!文學、藝術、科學發展處處都有基督教的力量,教宗一句話撼動全球、12月過聖誕節……。
耶穌與基督教已經不只是宗教信仰,也是重要的精神文明。作者跑遍中東,精選33個聖地景點,深度了解基督教的文化與歷史,親自來一趟、不想留下任何遺憾,就別再猶豫,翻開書吧。
◆本書特色
1.獨家!親自繪製、嚴選精彩圖照
2.其他中東旅遊書沒有的「深度」人文資訊
3.故事精彩,說書絕無冷場!《聖經》原來這麼好看
4.朝聖必備~11天行程聚焦「聖地」,不留任何遺憾
5.篇幅剛剛好,輕鬆讀就能滿足求知欲
作者簡介
吳駿聲
【旅行社資深導遊】專精埃及、以色列和中國地區。
【文史工作者】《旅讀中國》雜誌專欄作家、康軒文教特約講師、「木乃伊傳奇」特展顧問、「大英百件精品」特展講師、復興電台「兩岸大看板-大故宮」主講人。東森、台視、民視、衛視等各訪談節目特別來賓。
著有《法老王傳奇》。
序
我的職業是旅行,在長途的飛行之中,時常在夜晚時分經過人類的城市上空,在上下均是黑暗的環境中看到一片燈海時,我都會有一種感動,那就是在每一顆燈光之下;都有一個動人故事發生。雖然那些故事我們不可能盡知,但我們會受到那些故事的影響,就像在以色列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事,雖然我們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但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受到它的影響,這就是以色列旅遊的魅力所在!
以色列這裡的故事,就像黑暗中的燈海一樣,是人類的成就之一,甚至是某些人的精神指標。世界上的故事如此之多,為什麼這裡的故事會成為指標?那就像上述文字想要表達的,「在黑暗中看到燈海」一樣,是人們演化過程中,必會產生的結果,在生活上人們需要一個目標前進!在生命上人性需要一個光明的存在。
當飛機降落,走進以色列這片燈海時,參觀東一個「聖蹟」、西一個「聖蹟」,每一個「聖蹟」其實都經不起吹毛求疵的考古驗證,無法斬釘截鐵地告訴各位,某個故事證明就是在此發生的!這也就是以色列旅遊的第二個魅力所在!有些人叫它是「信心之旅」。因為每一個景點的背後,都存在著人類某方面的光明面!我們要參觀的不是嚴肅的考古,而是參觀它光明面的意義,也正是我們重新去相信善的力量存在,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地旅遊所沒有的!我在這裡要強調的光明面,不是單指宗教上,更是在生活上,如果在日常缺乏對光明的信心,懷疑別人對我們的行為,例如:東西買貴了,或是少給了等等,其實是自己為難自己。如果以色列故事中的人物,例如耶穌、諾亞、亞伯拉罕、摩西等人,也像一般人這樣計較,那就不會有那片燈海的存在了。總之,到以色列的一趟旅遊,可能可以使人「體會」信心給人帶來的自在。從事旅遊工作多年之後,我才理解出這個道理,粗淺地明白它的魅力。
許多年前,公司接了個200 多人的超級大團,前往以色列旅遊,我以領隊的身分,濫竽充數加入其中。在事前的準備工作中,讓人很是沮喪……,因為市場上根本就吝嗇有它的介紹!到了當地,見到某些團友激動不已,卻有點莫名其妙……,於是有了想要知道原因的念頭,追本溯源的想法。但真正行動起來,才知道它有多困難!有太多的典故需要被引用,也有太多的限制不可被逾越,甚至面對那些景點故事,訴說它們時,都要格外地小心,否則就將面臨嚴厲的批判!如何以趣味性的方式,來讓大家知道這裡有多好玩,這曾令人感到無力……。
最後似乎是有人在耳邊輕言似的,疑惑突然得到解答,那就是用一個「導遊」的身分,說著「導覽詞」,來帶各位讀者去神遊這個地方!甚至我親自畫了許多的景點圖示,讓大家知道我在文中介紹的行進方向。希望各位透過這本書,在當地遊覽時,能知道它背後的意義,可以增加遊覽的樂趣,這是我謙卑的心願。
當然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也得到許多人的幫助和指導,在這裡我無法一一銘謝!僅在這短短的篇幅中感謝各位,尤其是拙荊,在我對《聖經》中的情節有疑慮時,她總是為我找出需要的章節,解答我的問題,這本書有她四分之一的功勞。
目次
──出發‧預習──
#Day1臺灣→安曼
01 以色列史太難?猶太人故事
──約旦──
#Day2 安曼→佩特拉
02 最低的高山-尼波山
03 一張破爛的藏寶圖-馬達巴地圖
#Day3 佩特拉
04 隱藏的玫瑰天堂-佩特拉
──以色列:橄欖山‧耶路撒冷舊城──
#Day4 佩特拉→死海
05 流浪兒的終點-耶律哥
#Day5 死海→耶路撒冷
06 一隻腳丫子-升天寺
07 未完工的世界大同-主禱文教堂
08 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
09 耶穌的眼淚-主泣教堂
10 平靜的夜晚-客西馬尼園
11 勇敢的恐懼-萬國教堂
12 鬧市中的聖蹟-苦路
13 皇太后的指認-聖墓教堂
#Day6 耶路撒冷
14 現代與古代哭牆
15 自亞當開始的傳奇-聖殿山
16 需要想像力的-聖殿奇蹟
#Day7 耶路撒冷城外
17 不聞雞鳴不流淚-雞鳴教堂
18 主人不在家-大衛王陵
19 最後的晚餐-馬可樓
20 慈悲的海市蜃樓-聖母安息堂
21 衪真的在這裡-主誕教堂
──死海‧地中海──
#Day8 耶路撒冷→特拉維夫
22 死不投降!-馬薩達
23 古代版皮諾丘-雅法
#Day9 特拉維夫→提比利亞
24 二千年前造鎮計畫-凱撒利亞
25 以利亞大鬥法之地-海法
──加利利地區──
26 酒喝不夠喝水啦-迦拿
27 是我嗎?-拿撒勒
28 耶穌變形-他泊山
#Day10 提比利亞→安曼
29 老天開眼了-耶穌受洗處
30 變出五千人的便當-他伯迦
31 二千年前的理想-八福山
32 漁夫戒指的故鄉-迦百農
──歸途‧返回約旦──
#Day11 安曼→臺灣
33 告別東方龐貝-傑拉西
#Day1臺灣→安曼
01 以色列史太難?猶太人故事
──約旦──
#Day2 安曼→佩特拉
02 最低的高山-尼波山
03 一張破爛的藏寶圖-馬達巴地圖
#Day3 佩特拉
04 隱藏的玫瑰天堂-佩特拉
──以色列:橄欖山‧耶路撒冷舊城──
#Day4 佩特拉→死海
05 流浪兒的終點-耶律哥
#Day5 死海→耶路撒冷
06 一隻腳丫子-升天寺
07 未完工的世界大同-主禱文教堂
08 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
09 耶穌的眼淚-主泣教堂
10 平靜的夜晚-客西馬尼園
11 勇敢的恐懼-萬國教堂
12 鬧市中的聖蹟-苦路
13 皇太后的指認-聖墓教堂
#Day6 耶路撒冷
14 現代與古代哭牆
15 自亞當開始的傳奇-聖殿山
16 需要想像力的-聖殿奇蹟
#Day7 耶路撒冷城外
17 不聞雞鳴不流淚-雞鳴教堂
18 主人不在家-大衛王陵
19 最後的晚餐-馬可樓
20 慈悲的海市蜃樓-聖母安息堂
21 衪真的在這裡-主誕教堂
──死海‧地中海──
#Day8 耶路撒冷→特拉維夫
22 死不投降!-馬薩達
23 古代版皮諾丘-雅法
#Day9 特拉維夫→提比利亞
24 二千年前造鎮計畫-凱撒利亞
25 以利亞大鬥法之地-海法
──加利利地區──
26 酒喝不夠喝水啦-迦拿
27 是我嗎?-拿撒勒
28 耶穌變形-他泊山
#Day10 提比利亞→安曼
29 老天開眼了-耶穌受洗處
30 變出五千人的便當-他伯迦
31 二千年前的理想-八福山
32 漁夫戒指的故鄉-迦百農
──歸途‧返回約旦──
#Day11 安曼→臺灣
33 告別東方龐貝-傑拉西
書摘/試閱
◆皇太后的指認──聖墓教堂
剛才我們在耶路撒冷舊城區中,通過了苦路的前9站,大家現在所在的地方是聖墓教堂。所謂的「聖墓」,是指曾經埋葬過耶穌基督的墳墓。為什麼說「曾經」?因為耶穌在墓中躺3天後復活了,所以現在是個空墓。其二,也許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耶穌的墳墓會在城中?其實在耶穌那個年代,這裡位於耶路撒冷城外,而且是個墓場。
耶穌升天80多年後,羅馬皇帝哈德良即位,他極度討厭基督宗教,因此下令在這裡興建阿芙蘿黛蒂[Aphrodite,希臘神話中的維納斯(Venus)]神殿,來抹去耶穌的痕跡。過了快200 年,東羅馬帝國皇太后海倫娜,受到「聖靈」引領而來,感動地說:這裡就是聖墓!
故事說來神奇,皇太后在參觀神殿時,突然命令眾人,在她指示的地方掘地,結果發現3個十字架刑具。於是海倫娜宣稱:她找到了耶穌當年所使用的「真十字架」。這座神殿就是《聖經》裡,耶穌殉難的各各他地!但到底哪一個十字架上染有耶穌的寶血呢?
聰明的皇太后下令:找來3個麻瘋病人,讓他們分別接觸其中一個十字架,還真的有個病人不藥而癒,於是確定這個刑具就是「真十字架」,既然找到各各他和真十字架,那麼根據〈約翰福音19:41〉的記錄,耶穌的墳墓就在附近。
因為耶穌殉難在安息日的前一天,根據猶太律法,若不能在太陽下山前入葬,就要等好幾天後才能處理。換句話說僅有幾個小時,能處理耶穌的後事,情況可說是萬分緊急!幸好有信徒提供一座嶄新石墓,耶穌才能在太陽下山前安葬完畢。所以「釘十字架」、「入殮」、「復活」等典故,全在一座教堂內,是有原因的。
皇太后海倫娜下令拆除阿芙蘿黛蒂神殿,於西元326年興建聖墓教堂,經過數次改建後,成為現在看到的樣子。大家別急著進去,有沒有看到一個2樓窗戶下的木梯?那也是個有趣的典故。教堂目前由9個宗教團體共同管理,但260年前,他們為了爭奪教堂的所有權,幾乎都要動手打架了。直到1757年,才在國際仲裁下劃分歸屬,連一個釘子、一塊石頭都清楚規定。當一切都安排妥善後,才發現木梯被人遺忘在窗外,沒有擁有者。其實木梯根本不是什麼聖物,只是工人裝修窗戶忘記拿走而已。但多出的這個物品,勢必打破平衡,因此一放就放了數百年,任憑風吹雨打,腐爛之後,再放一個。目前這個已經150年了。
我們準備進去吧!大家一看這個木製大門,就知道是歷史悠久的古物。上面有兩個古鎖,其實門和鑰匙是由兩個穆斯林家族所掌管。一代穆斯林豪傑薩拉丁征服耶路撒冷後,在1192年命令喬迪.古迪亞家族(Joudeh Al-Goudia)為「鑰匙的保管者」,努賽巴家族(Nuseibeh)為「聖墓教堂的守護人與守門人」,這兩個職務都傳承至今。
每天清晨這兩個家族的傳人,都必須趕到大門前,教堂內的執事人員,會打開右邊門板上的小門,遞出木梯,由努賽巴家族的人接了架在左門板上。然後喬迪.古迪亞家族將有近千年歷史的鑰匙,交給努賽巴家族打開較低位置的鎖,再登上木梯打開較高的鎖。最後教堂內的人員,先開左門再開右門,將木梯放回右門後,完成開門程序,讓人們入內。
走進大門後,一幅200多萬片馬賽克所組成的「耶穌入殮圖」映入眼簾,在此之前的是塗膏禮之石。人們相信這是耶穌在斷氣從十字架卸下後,清潔、塗上油膏的石板。右上方就是《聖經》中的各各他,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上去的入口就在大門的右側,這裡其實是一大塊岩石,只不過現在被建築物包圍起來。
梯子很窄要小心,上來之後的平臺是殉難祭壇(參示意圖),第一個祭壇上,可以看到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圖騰,這是苦路的第十、十一站「耶穌被剝去衣服」和「耶穌被釘十字架」;隔壁第二個祭壇,是第十二站「主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在這個祭壇之下,有個圓形的金牌,中央有個方洞,就是釘著耶穌的十字架所樹立的地方。
傳統的說法中,耶穌在早上9點上十字架,下午3點斷氣,據說斷氣當時有3件事發生:第一,在聖殿的屋頂上號角響起,表示獻祭時間到了;第二,發生地震,十字架下的岩石裂開;最後,聖殿內的帷幕從上向下裂開。耶穌最後一句話說:「成了」,成了什麼?祂作為祭品的任務完成了,人類與天主的「新約」成立了,從此天主由聖殿內走入人群之中,每個人可以自由地向天主溝通,不需再到特定地點,由特定的人代為禱告。
下樓在另一個地方,下來可以參觀殉難祭壇下的亞當室,看看當時地震所造成的岩石裂痕。然後右轉經過嘲笑祭壇,走下階梯到達聖海倫娜祭壇,這裡還能看到一點點當年阿芙蘿黛蒂神殿的遺跡,有幅精美的羅馬船馬賽克畫,以及牆上「海倫娜發現真十字架」的壁畫。再往下就是海倫娜發現十字架的地方「聖十字架尋獲祭壇」。
再次走回「塗膏禮之石」,向左走會看到一個亞美尼亞東正教的祭壇,那是在一座涼亭中一盞燭光永恆不滅,以紀念一路伴隨耶穌走過苦路,直到在十字架上斷氣的3位馬利亞:聖母馬利亞、抹大拉的馬利亞,和耶穌的阿姨克羅帕的馬利亞。接著踏入復活大廳,大廳內有兩個主要建築,主教堂和聖墓。
◎主教堂
主教堂、聖墓和聖十字架尋獲祭壇,3個都是聖墓教堂內最原始的建物,可以追溯到西元326年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直到今天還能看到濃郁的拜占庭風格。現在的主教堂由東正教的人員管理,內部布局是最高規格的主教教堂。
東正教教堂的特色,是入口通常設在西方,象徵從黑暗走進光明的東方(那走出教堂怎麼辦?),還有聖像壁分隔禮拜堂與至聖所。這座教堂的特別之處在於有兩個主教王座(通常只有一個),進入大廳可以在左邊(北方)看到「耶路撒冷主教王座」,以及右邊的「安提阿主教王座」。
進入主教堂不久,馬上就能看到稱為翁法洛斯(Omphalos)的「石杯」,翁法洛斯在希臘神話故事中,是宙斯令兩隻鷹找到的「世界中心」。基督宗教認為:這個石杯是世界的中心,是重要的宗教象徵。原本石杯在兩個王座的中央,後來為了給信徒瞻仰,移到現在的位置,據說許願很靈喔。
請別忘了抬頭欣賞圓頂,巨大的馬賽克畫作!數百萬的小石片,組成復活後的耶穌,各個耶路撒冷主教以及族長,環繞四周。4個角落分別刻劃著:與小孩(天使)在一起的聖馬太、身穿綠袍的聖馬可、正在畫畫的聖路加和白髮的聖約翰,各個聖人之下均有巨柱,共同支撐起高聳的穹頂。在穹頂周圍共有16扇巨大窗戶,其中8扇是封閉的。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在不同的時間,使陽光形成光束,照耀特定主題。
◎聖墓
聖墓是整個聖墓教堂的核心!位於圓形的復活大廳中,原本是亞利馬太的約瑟(Joseph of Arimathea)在一片石壁開鑿而成的墓室,後來給耶穌埋葬。今日所見是拜占庭時期,人們將這個墓室周遭的石頭鏟除,然後包裹精美的石材而成。
等著進入聖墓朝聖的人們,總是在此大排長龍。其實聖墓由兩個部分組成,進來首先遇到的是「天使祭壇」。天使祭壇因為內外有許多的天使圖騰而得名,入口門楣上有許多的圖像,由下往上分別是:耶穌升天、十二門徒、從棺中復活等,兩側是羅馬士兵和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的頭像及兩側聖母馬利亞抱著小耶穌,再上面是拜占庭帝國的標誌:雙頭鷹,最後是復活的耶穌。
天使祭壇的中央,展示著當年墓門的碎片,再進一個門才是聖墓。進入之後的右側石床,就是當年耶穌遺體放置的地方。其實這個石床不是真正的殮板,2016年10月26日,在東正教主教狄奧菲洛三世(Theophilos Ⅲ)等人的見證下,打開石床發現其下另一塊「保護板」,再下面才是耶穌的殮板。這次的整修距離上次1550年的開啟,已有466年了!
復活大廳穹頂,雖不若主教堂穹頂的華麗,但卻別具深義。在昏暗的環境中,穹頂正中央的圓洞可以讓陽光透進來,這個圓洞代表耶穌,當有陽光射下時,正符合〈約翰福音8:12〉中耶穌說:「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會在黑暗裏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可是這個圓洞不可能都有光照下來啊!陰天時又怎樣解釋?如果你這樣想,也符合〈約翰福音12:35〉:「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裏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由圓洞延伸的12道光芒,代表耶穌的十二門徒,將耶穌的理想傳播四方。
◆酒喝不夠喝水啦──迦拿
大家早安!用過早餐以後,我們將去今天的第一個景點:迦拿(Cana),到耶穌第一次顯現神蹟的地方:迦拿的婚禮現場。如果大家有去過法國羅浮宮的話,一定會對一幅超大型畫作《迦拿的婚禮》印象深刻,就在維納斯雕像的對面。沒錯!現在我們就是要去畫中的地方,不過我要先跟大家打個預防針,當地可沒有畫上所描繪的那麼豪華喔。
自提比利亞車行21 公里就到了迦拿的停車場,距離我們的目的地,還有一段坡路要走,這條坡道比較狹窄,有許多汽車來往,要注意安全。在這一小段路中,我來介紹《迦拿的婚禮》畫作背景,這個故事僅見於〈約翰福音〉中。內容是說:有一天聖母馬利亞帶著耶穌,前來參加親戚的結婚喜宴,沒想到宴會進行中,主人發現準備的酒不夠喝了,身為親屬的聖母馬利亞透露給耶穌知道後,你知道耶穌怎麼說?他說:「母親!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約翰福音2:4〉這句話讓後世的經學家緊張萬分,耶穌怎麼這樣跟自己的母親說話?於是拼命引經據典為耶穌解釋,在此也不引用,反正是神的語言,不懂也是應該的。最後耶穌還是將6缸客人洗手用餐的水變成酒,解決了當下的窘狀。
這一段故事天主教認為極為重要!因為聖母馬利亞可以影響耶穌(天主)的決定,所以在向天主禱告時,最後一句都會這麼說:「聖母馬利亞請代為轉求」,也因為這樣,馬利亞得到了僅次於天主的地位。
經過近2000 年的時光流逝,真正的婚宴場地已經不可考了,但據說當年的水缸還保留著。迦拿地區有兩個教堂,都號稱是當年的會場,但其中一個教堂所展示的水缸太小了,不符合書中「可以盛兩三桶水」的記錄,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到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參觀,而且許多虔誠的信徒,認為在此地舉辦結婚典禮,是莫大的榮耀!甚至有些沒有結婚對象的男女,也紛紛到此許願,希望能早締良緣,簡直把這兒當月老廟了。從大廳旁一個不起眼的通道前往地下室,可以看到教堂所珍藏的水缸,以及一些古代殘跡。
由於美酒的傳說,教堂附近賣酒的商店還真不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淺嚐一下。根據經驗:這裡賣的酒其實酒精濃度都很低,對於海量的人而言,簡直跟喝水一樣。沒辦法,這本來就是根據「以水變酒」的典故所製作的嘛!
◆漁夫戒指的故鄉──迦百農
中午我們要品嚐當地的特餐彼得魚,令人引頸期待的魚(加薯條)好不容易上桌,一看這……不就是吳郭魚嗎?什麼彼得魚?其實這是有典故的。在〈馬太福音〉中有個故事:有一天收稅的人來找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人頭稅)嗎?」〈馬太福音17:24〉於是耶穌吩咐彼得:「你且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他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做你我的稅銀。」〈馬太福音17:27〉所以囉,享用彼得魚是這裡必選行程之一,在財運上有加分的效果噢!
享用完午餐,接著要前往以色列的最後一個景點:迦百農(Capernaum)。這裡在耶穌的時代,是相當重要的城鎮,除了本身是繁忙漁港,也因位於交通要道上,當時就有大量駐軍,甚至存在稅關。正因為這裡的繁華,當耶穌開始宣傳祂的理想時,就選擇從這裡開始,實在是明智的決定。
耶穌第一批信徒也從這裡招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彼得兄弟!彼得本名西門,後來讓耶穌改為彼得,意指磐石。彼得在《聖經》中有許多不得體的言行,更有很多明顯的缺點,但耶穌還是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他,因為耶穌要的就是使缺陷成為完美。
到了迦百農入口隨即能看到一座彼得雕塑,腳下踏著一隻魚,表示他出身漁夫(歷代教皇手上都有一個戒指,被稱為漁夫之戒,代表繼承彼得的工作),左手持牧羊杖,右手拿著2把鑰匙,底部銘刻:「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馬太福音16:18〉咦?剛才不是說把「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那另一把是什麼?另一把是「教會的鑰匙」。
這個景點位於一片4世紀左右的村落遺跡裡,當中有座1990年建成的現代化建築,突兀地樹立在遺跡上,這是為了把彼得的故居保護起來。走進內部可以發現裡面是個八角形的教堂,布置得非常簡約。正中央有個正方形的透明玻璃,可以清楚看到下方的古代遺跡,那就是第一任教宗彼得的故居。也許各位會問:彼得的家怎麼像個八陣圖?嗯……,是有點像,還記得耶路撒冷橄欖山的升天寺嗎?那個建築也是八角形。彼得故居在1500年前被改建成一座像升天寺一樣的紀念堂。正中央原本有一隻孔雀的馬賽克畫,象徵耶穌不死的肉身,現已不復存在。
參觀完彼得故居後,緊接著參觀猶太會館遺跡。西元前586年,以色列人被迫移居巴比倫後,猶太教逐漸成為他們生活的重心,猶太會館就是那時候開始逐步設立。當時的會館兼具多種功能,除了宗教外,也有集會、教育、救濟甚至審訊等用途,是維持民族向心力的重要設施,直到他們返回故里。被迫在世界流浪千年的過程中,猶太會館都發揮了聚集民心的作用,極具傳奇色彩!
步入猶太會館前,請大家先到遺跡的側面,可以清楚看見白色建築下面有一層黑色的地基,此為1世紀左右的會館遺跡;而白色建築則是4世紀的作品,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層1世紀的遺跡,值得特別介紹一下。根據〈路加福音〉記載,此會館是由一位羅馬的百夫長捐助興建,也就是由「外邦人」所資助。耶穌曾經對門徒讚嘆那位百夫長:「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路加福音7:9〉那位百夫長做了什麼?能夠得到耶穌如此高度的稱讚?要知道百夫長在當時是極有權威的人,但他為了身分低微的僕人生病,親自拜訪耶穌請求醫治。當耶穌準備前往時,百夫長謙卑地說:「主阿!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路加福音7:6-7〉想想耶穌剛開始在家鄉傳教受阻的挫折,再聽到這句話,難怪祂會感嘆。也正因為耶穌在迦百農這裡,行過非常多神蹟(可以說是以色列中最多的地方),這位羅馬的百夫長,見證如此多的奇蹟,成為第一位外邦信徒。可惜他沒有留下姓名,千年之後,僅留下那一層石基。
音檔
目前播放:音檔1
1.音檔1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