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東南亞客家社團組織的網路
滿額折

東南亞客家社團組織的網路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客家族群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分散全球但又頻繁聯繫互動。因此,將亞洲、甚至全球客家作為一個集體,分析客家族群的散布、聯繫及相互隸屬力量,應具有認識論上的價值和政策意涵。

本書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法,以東南亞各國為研究區域,同時蒐集「老華客會館」和「新臺客社團」的資料,進行各類客家社團組織之間的網絡比較對照探討,以期瞭解當代客家社團組織的整體和多元發展脈絡。為補充過往以單一國家空間為單位的研究特色,本書以整個東南亞的客家社團組織作為範圍,研究其互動和網絡,並探究各地客家社團的結構、功能和彼此的組織網絡。此外,本書也希望藉此建構臺灣作為世界客家研究中心的基地,以及成為全球客家社團連結和網絡的平台。

作者簡介

蕭新煌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分校社會學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資政等。最近出版包括《臺灣與東南亞客家認同的比較:延續、斷裂、重組與創新》(主編)(2017,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和《客家研究與客家學》(主編)(2019,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張翰璧

德國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族群與多元文化、性別與客家婦女、族群經濟、東南亞客家研究。曾出版過《東南亞客家及其族群產業》、《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臺灣客家社會》等書籍數十篇文章。研究領域集中在東南亞客家、客家女性、客家族群產業等議題。最近幾年的研究聚焦在東南亞(主要在馬來西亞)和台三線的客家聚落,希望可以透過學科和跨地域的比較研究,建構族群空間的概念。

張維安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現任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合聘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編者序:
傳統的東南亞華人研究,大多聚焦在華校和華人教育的研究;而東南亞客家研究,過去則以客家會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會館確實是最具歷史,也是最明顯的客家在地網絡組織。以會館作為研究基礎,可以藉由其社會網絡開啟許多深入的研究課題,譬如說它可做為客家史的論述主軸,建構出客家移民過去兩百年來遷徙到東南亞的移民過程與在地發展。過去的會館研究,不論是以「客屬」或是「客家」為名,或是以祖籍地命名的會館,也累積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和成果。然而,過去的相關研究卻無法呈現單一國家或跨越區域之會館內部及會館間的整體圖像。此外,自1990年代開始,以臺商組織為基礎,應運而生的臺灣海外客家組織,更成為近年東南亞客家社團發展的新趨勢。
本研究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法,以東南亞各國為研究區域,同時蒐集老華客會館和新臺客社團的資料,進行客家社團組織的比較對照探討,以期瞭解當代客家社團組織的整體和多元發展脈絡。研究發現,以區域而言,新馬地區的會館組織發展多元且數量多,印尼的會館活動則有逐漸恢復的趨勢。半島東南亞則以泰國的會館網絡較完整,越南、柬埔寨的客家組織則似乎趨於沒落。近年來,在全球化環境下的新加坡客家會館發展已經有了巨大改變,除了傳統核心團體組織仍具影響力之外,以藝文活動為連結的社會網絡更顯得重要。
臺灣自許做為全球客家文化創新的基地顯然是有可為的。長期以來,客家委員會對於海外客家個人及社團組織的各種連結,以及各種客家文化推廣的活動,都投入不少人力與心力。文化推廣的努力有助於提升全球客家人的族群自尊與認同,客家社團網絡關係的建構和擴張,更有助累積客家族群的社會連結和交流。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客委會李永得主委、楊長鎮副主委的大力支持、客委會學術發展委員會審定本委託計畫「全球客家社團組織的比較:結構、功能與網絡」的研究經費。計畫參與成員包括總主持人國立中央大學蕭新煌講座教授、協同主持人國立交通大學張維安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張翰璧教授、國立暨南大學林開忠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利亮時教授和國立聯合大學張陳基教授。本計畫的資料蒐集方法以深度訪問為主,資料分析則以較新穎的量化網絡分析,所有計畫成員都全員參與每個研究步驟,尤其是在對資料的解讀和寫作,更是盡心盡力。同時,我們要感謝兩位海外諮詢顧問,馬來亞大學黃子堅教授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黃賢強教授,他們協助田野調查,也提供專業的諮詢。最後,助理任婕博士生在研究計畫的行政以及稿件編輯的協助,也值得一提。
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繼續以臺灣為中心(Hub),連接各地的客家人、客家團體節點(Nodes),一步步將臺灣建構和提升成為全球客家人的族群心靈新故鄉。
 
蕭新煌、張翰璧、張維安
2019年10月18日

編輯手記

傳統的東南亞華人研究,大多聚焦在華校和華人教育的研究;而東南亞客家研究,過去則以客家會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會館確實是最具歷史,也是最明顯的客家在地網絡組織。以會館作為研究基礎,可以藉由其社會網絡開啟許多深入的研究課題,譬如說它可做為客家史的論述主軸,建構出客家移民過去兩百年來遷徙到東南亞的移民過程與在地發展。過去的會館研究,不論是以「客屬」或是「客家」為名,或是以祖籍地命名的會館,也累積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和成果。然而,過去的相關研究卻無法呈現單一國家或跨越區域之會館內部及會館間的整體圖像。此外,自1990年代開始,以臺商組織為基礎,應運而生的臺灣海外客家組織,更成為近年東南亞客家社團發展的新趨勢。

本研究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法,以東南亞各國為研究區域,同時蒐集老華客會館和新臺客社團的資料,進行客家社團組織的比較對照探討,以期瞭解當代客家社團組織的整體和多元發展脈絡。研究發現,以區域而言,新馬地區的會館組織發展多元且數量多,印尼的會館活動則有逐漸恢復的趨勢。半島東南亞則以泰國的會館網絡較完整,越南、柬埔寨的客家組織則似乎趨於沒落。近年來,在全球化環境下的新加坡客家會館發展已經有了巨大改變,除了傳統核心團體組織仍具影響力之外,以藝文活動為連結的社會網絡更顯得重要。

臺灣自許做為全球客家文化創新的基地顯然是有可為的。長期以來,客家委員會對於海外客家個人及社團組織的各種連結,以及各種客家文化推廣的活動,都投入不少人力與心力。文化推廣的努力有助於提升全球客家人的族群自尊與認同,客家社團網絡關係的建構和擴張,更有助累積客家族群的社會連結和交流。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客委會李永得主委、楊長鎮副主委的大力支持、客委會學術發展委員會審定本委託計畫「全球客家社團組織的比較:結構、功能與網絡」的研究經費。計畫參與成員包括總主持人國立中央大學蕭新煌講座教授、協同主持人國立交通大學張維安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張翰璧教授、國立暨南大學林開忠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利亮時教授和國立聯合大學張陳基教授。本計畫的資料蒐集方法以深度訪問為主,資料分析則以較新穎的量化網絡分析,所有計畫成員都全員參與每個研究步驟,尤其是在對資料的解讀和寫作,更是盡心盡力。同時,我們要感謝兩位海外諮詢顧問,馬來亞大學黃子堅教授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黃賢強教授,他們協助田野調查,也提供專業的諮詢。最後,助理任婕博士生在研究計畫的行政以及稿件編輯的協助,也值得一提。

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繼續以臺灣為中心(Hub),連接各地的客家人、客家團體節點(Nodes),一步步將臺灣建構和提升成為全球客家人的族群心靈新故鄉。

 

蕭新煌、張翰璧、張維安

2019年10月18日

目次

《海外客家研究叢書》總序/蕭新煌

主編序 7

 

第1章 東南亞客家社團研究的新趨勢

The New Research Trends of Southeast Asian Hakka Ethnic Associations

蕭新煌Hsin-Huang Michael Hsiao

一、研究背景與文獻探討

二、研究目的

三、東南亞客家社團研究的回顧

四、新臺灣客家因素的浮現

 

第2章 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張陳基、張翰璧Chen-Chi Chang and Han-Pi Chang

一、社會網絡分析

二、網絡分析層次

三、東南亞客家社團網絡類型

四、結語

 

第3章 百年來客家族群網絡組織的發展與變遷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Hakka Networking Organizations in the Past 100 Years

張維安Wei-An Chang

一、客家大同會和崇正總會

二、南洋客屬總會

三、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四、世界臺灣客家聯合會

五、結語

 

第4章 老華客與新臺客社團組織族群化比較

Comparing the Ethnicization of the Associations by Old Chinese Hakka and New Taiwanese Hakka

張翰璧、張陳基Han-Pi Chang and Chen-Chi Chang

一、全體客家社團社會網絡

二、老華客社團社會網絡

三、新臺客社團組織總體分析

四、結語

 

第5章 東南亞客家社團組織網絡分析

The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Hakka Ethnic Associ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林開忠、利亮時、張陳基、蕭新煌Khay-iong Lim, Leong-Sze Lee, Chen-Chi Chang and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一、馬來西亞

二、印尼

三、新加坡

四、泰國

五、越南與柬埔寨

六、汶萊

七、澳洲

八、結語

 

第6章 東南亞客家社團區域化的新方向

The New Directions of the Regionaliz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Hakka Ethnic Associations

蕭新煌、張翰璧、張維安Hsin-Huang Michael Hsiao, Han-Pi Chang and Wei-An Chang

一、東南亞客家社團特質

二、臺灣與東南亞客家社團未來發展的新取徑

三、結語

 

參考書目 References

附錄1:社會網絡名詞解釋 Glossary

附錄2:受訪客家社團一覽表 List of Surveyed Hakka Ethnic Associations

附錄3:亞洲客家社團訪談問卷(以新馬版為例)Interview Questionnaire

書摘/試閱

東南亞客家社團研究的新趨勢 / 蕭新煌
 
研究背景與文獻探討
客家族群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分散全球但又頻繁聯繫互動。因此,將亞洲、甚至全球客家作為一個單位,分析客家族群的分散、聯繫及其支配力量,具有認識論上的新價值和政策意涵。本章首先將針對客家組織的相關理論與文獻進行回顧,接著是對研究對象(分析單位)的檢視,以進一步確立跨國網絡分析的必要性。
著名的漢學家Philip Kuhn在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2008)書中,分析五百年來華人向外遷徙的過程與歷史,指出殖民統治者的族群政治操作,以及宗教文化的差異性,影響了島嶼東南亞國家(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和半島東南亞國家(泰國、柬埔寨等)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程度。融入在地社會的程度,又往往影響華人是否定居(落地生根)或是再次移民的決定,以及華人會館與社團的設立。華人移民史上,大多數的移民是因為經濟因素向外遷移,移民之初的基本生活和居住的需求、求職過程的介紹,都需要仰賴會館和社團的協助。因此,會館往往就沿著地緣(祖籍地)關係建立起來。
東南亞的「會館」組織,是沿用明清時期在江南一帶盛行的商業組織。華人會館組織的創立源於15世紀,首先出現在北京,而後逐漸擴展於全國各地的同鄉會館。從16至19世紀在蘇州普遍成立的會館,雖然是兼具「自發性、常設性、合法性」的團體組織,並在功能上提供成員在「宗教情緒、互助情懷、經濟共同利益」等三方面的滿足,但還是屬於商人團體。到了18、19世紀,在蘇州的會館是一棟由商人自願捐款而得以成立的建築物,地方政府會「立案」保護,不准無賴宵小侵佔或破壞,在當地地方社會也成為一種可與「神祠」並列的公共建築物(邱澎生 2012:271-272)。
會館和公所其實並非法律意義上的商人團體,而主要指的是由商人捐建或租用的那棟受到地方政府「立案」保護的建築物(邱澎生 2012:271-272)。是被地方社會與地方政府視為一種商人藉以舉辦聯誼、祀神與慈善活動的建築物名稱,是「公產」,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社會團體或是「法人」。只要這棟專屬建築物存在一天,團體成員就會因為捐款關係而共享這份公產所提供的種種經濟與非經濟服務,例如宗教祀神、同鄉聯誼以及舉辦同業同鄉善舉的活動(邱澎生 2012:275)。
近兩百年來華人大量移民海外,幾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會館組織,尤其是東南亞的客家會館在東南亞客家研究,顯得相當突出,會館成為瞭解海外客家人/華人組織化活動的重要線索(蕭新煌、張維安、范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 2005)。然而,「會館」的組成與功能卻在過去兩百年間產生不同的變化。以馬來西亞檳城為例,自19世紀中葉,檳城成為苦力貿易的轉運站後,移民和苦力必須尋找工作以及需要社會支持系統。社會功能的需求,促使姓氏公司、家廟、會館成員劇增,進而成為足以支配社會秩序的組織(張翰璧、張維安、利亮時 2014:128)。
當時的會館除了發揮團結互助照顧同鄉外,同時兼具宗教信仰、社會聯誼、慈善事業三種性質的功能。但是發展至今,不同地區的會館並非沿著相同的方向發展,逐漸出現各地會館性質的差異。例如有些國家的會館、商人與華校結合緊密,為的是促進華校的發展。有些國家的會館,單純只有服務鄉親的社會福利功能,沒有推動華校教育的宗旨。不論會館是文化的保護和發揚者,或是服務族群的中心、動員族群的基地,會館組織在19世紀到現在,一直在華人社群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對客家而言也不例外。
作為海外移民組織的重要團體,過去的會館和現在新成立的聯誼會,都是瞭解海外移民社會形構和在地化過程的重要切入點。以往華人會館的相關研究,多是以「國家」為單位,且大部分集中在新加坡,例如崔貴強《新加坡華人:從開埠到建國》(1994)、Cheng Lim Keak, Social Change and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A Socio-Economic Geograph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ang Structure(1985)、Jiann Hsieh, Internal Structure and Socio-Cultural Change: A Chinese Case in the Multi-Ethnic Society of Singapore(1977)等。上述的著作雖然涉及華人社團的發展、功能與結構等問題,但都是以單一國家的角度進行研究,欠缺「跨國」或「區域」的觀點,也較少討論會館和其他跨國或跨域的組織間互動網絡關係。
自2000年以來,臺灣學者在蕭新煌的帶領下,逐漸聚焦東南亞客家的研究。其中,就會館的部分,在近十多年來產生不少的著作,如蕭新煌、張維安、范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東南亞的客家會館:歷史與功能的探討〉(2005),蕭新煌、林開忠、張維安〈東南亞客家篇〉(2007),利亮時、楊忠龍〈會館、華商與華校的結合:以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為例〉(2010),黃賢強〈新加坡永定會館:從會議紀錄和會刊看會館的演變〉(2011),利亮時〈錫、礦家與會館:以雪蘭莪嘉應會館和檳城嘉應會館為例〉(2011),王力堅〈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研究:以文化發展為聚焦〉(2011),黃淑玲、利亮時〈共進與分途:二戰後新馬客家會館的發展比較〉(2011),利亮時〈走過移民的崎嶇路的社團:曼谷客家總會與山口洋地區鄉親會之比較〉(2013a),林開忠〈從「客幫」到「客屬」:以越南胡志明市崇正會館為例〉(2013),羅素玫〈印尼峇里島華人族群現象:以客家社團組織為核心的探討〉(2013),林開忠、利亮時〈日本客家之社群組織與公共參與〉(2015)。過去十多年來,臺灣學者的東南亞客家會館研究,累積了相當深厚的基礎。然而,上述的研究都聚焦在海外華人的會館,對於臺灣移出去的客家社團的研究相對少,這也是本書希望著力的另外一個面向。
由於客家族群具有很強的在地性和流動性,因此,研究單位的決定和研究範圍的選定,將影響對客家族群的認識,及其相應而來的理解詮釋。個別國家的會館研究,固然有助於對整體客家族群的認識,但畢竟仍然受到歸納方法的限制,無法呈現全球客家會館的面貌與異同。因此,為補充過往以國家空間為單位的研究特色,本書將以整個東南亞的客家社團組織作為範圍,研究其網絡,以進一步探究全球客家社團的網絡關係與結構。
本書的觀察,除了能進一步解讀東南亞各地客家社團的結構、功能和彼此的組織網絡之外,更希望以此建構臺灣作為世界客家研究中心的基地,以及成為全球客家社團連結和網絡的平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