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同道合:香港標牌探索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穿梭城市之中,
總會看見不同類型的標牌,
由商場的洗手間,
到公路上的告示,
標牌都以最簡單易明的方式,
指示着公眾的方向與行為,
可是,
標牌除了指引方向
還在訴說甚麼?
作者簡介
吳思揚 (Hugo Ng )
生於澳門,現居香港。
名人/編輯推薦
喜見吳兄填補華文指示設計類書籍之缺口,並採納此等「指示牌論」之理論與實踐,配以解說 JIS Z8210 及 ISO 7010 等通用設計要則,淺白說明指示設計能如何與空間契合及科技進步,使其得以持續進化。
──Benson 「Riders」專頁創辦人
作者用心編排和分析香港與外國的標牌演變史,令外行人也能輕鬆理解。標牌不單是一個飾物,更是香港文化、歷史的一部份,相信讀畢此書能以第二種角度重新認識香港。
序
我對導向標牌(Wayfinding Signage)的興趣早在小學便有跡可尋,翻看父母幫我存起的小學美術作業簿,發現不論任何主題的畫作,例如「理想中的公園」、「我最喜愛的街道」等,畫紙上總會出現不同造型的指示牌。講到着迷指示牌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標誌種類多樣,而且只需簡單綫條,便能把自己帶到各個空間,另外由於父親主職平面設計,家中書架堆滿設計參考書,成為了主要的創作靈感來源,每當閱畢一本設計書,我便會心血來潮,為父親的辦公室加設標有「洗手間」、「茶水間」等標誌的方向指示牌。
在澳門出生長大的我,每當得悉假期可以即日往返香港,心情無比興奮,皆因澳門當時沒有鐵路、快速公路等擁有不少標牌的大型基建設施,在飯前和乘船的空閒時間,我便迫不及待拿出紙筆,繪畫指示牌和路牌,以及上面的圖案與文字,或許這種對於標牌的執着令人費解,但長大後的我漸漸明白,標牌是一個簡單的形式去記錄我對於不同城市的印象,有助於我理解身邊空間,並且勾起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後來我來港升讀大學,加上所讀的城市研究學科需要走訪香港各大小社區考察,我有更多時間留意遺留在城中角落、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標牌。此時我亦開始擁有智能手機,自此每當外出,總會拍攝到有趣或喜歡的標牌,收獲纍纍。大學圖書館成為了我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裏完整地保存了政府昔日出版的刊物,能夠見證標誌與標牌設計風格的轉變,以及考證這些標牌出現在特定地方的來龍去脈。
2014 年,我乘着當時「開Facebook Page」熱潮,創建「誌同道合De Sign-Age」專頁,心態是看看會否也有人擁有相同興趣,如今不經不覺已六年時間,過程中除了有粉絲主動與我交流,亦引來傳媒的關注,在訪談中可以直抒己見,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結果。「誌同道合 De Sign-Age」專頁Logo 的設計含意,是標牌能輕易地對接道路與鐵路等不同的城市系統,而在經營專頁的過程中,我有幸認識到在這兩方面擁有獨到見解的同道中人,第一位是「道路研究社」的社長Gary,每當提起字型排版、道路設計、路牌變遷等議題,他總會滔滔不絕、毫不吝嗇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在寫書過程中他提供了不少建議,使內容和設計更臻完美。而Benson 是來自「Riders」的美術擔當,他們的專頁曾分享過鐵路字體、標牌設計等文章,兩間鐵路公司在創立之初下了不少功夫,設計出一套完整的導向系統規範,為香港帶來現代化、簡潔有序的城市環境。
2019 年書展過後,我隨即收到非凡出版的邀請,說要以「誌同道合De Sign-Age」Facebook 專頁的名義撰寫一本與「標牌」(Signage)有關的書籍,當刻心情既興奮又帶點徨恐,前半是因為自己的興趣能夠某程度上得到肯定,後半則是因為標牌種類繁多,加上自己不是傳意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專業出身,不斷思索應如何從現成的導向系統設計書籍中稍有突破。後來發覺現有的書籍提到的「導向系統」例子,具有很重的商業味道,是以如何滿足客人為前提。但對我來說,標牌不僅是為了指明方向,而是蘊含了設計師或管理者用甚麼心態去看待空間,譬如公共屋邨擁有一套獨立設
計的Pictogram 圖庫,設施分類仔細,是為了讓居民的生活便利,亦美化生活空間,最終構建出「屋邨美學」。
目次
代序 Benson Wong
代序 邱益彰 Gary yau
自序 吳思揚 Hugo Ng
一、 歡迎來到標牌世界
1.1. 為何要關注標牌?
1.2. 「標誌」的三重定義
1.3. 「標誌」的三重定義
1.4. 標牌賞析重點(二):圖像 (Graphics)
1.5. 標牌賞析重點(三):硬件 (Hardware)
二、 大同小異的導向標誌設計
2.1. 現代Pictogram與Symbol的誕生
2.2. 美國標準:ANSI、AIGA/DOT、ADA
2.3. 國際標準:ISO
2.4. 日本標準:JIS、案內用圖記號
三、香港標牌圖像演變
3.1. 公共標牌中英文字體美學
3.2. 鐵路車站標誌的變遷
3.3. 香港安全標誌顏色的轉變
3.3. 香港安全標誌顏色的轉變
3.4. 自力更新:傷殘人士標誌的變遷
3.5. 人有三急:香港廁所標誌的變遷
四、香港標牌語言
4.1 中西合璧的香港標牌內容
4 .2 兩文以外的標牌語言
4.3 邁向十進制的標牌
4.4 大的與細的:MAXICAB與新界計程汽車
4.5 上上落落:樓層電梯與扶梯
五、香港標牌安裝與製作
5.1 保持更新的標牌
5.2 臨時性質的標牌
5.3 街道指示牌都要瘦身
5.4 琳瑯滿目—建新膠片製品公司
六、標牌與香港文化回憶
6.1 標牌與屋邨文化
6.2 香港公園標牌大改造
6.3 從流動到定點的街市
6.4 日新月異的通訊標誌
6.5 郊區與鬧市的生態樂園
後記與鳴謝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