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滿額折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00 元
優惠價
9054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從佛陀實錄的《佛般泥洹經》系譯典研究,注目漢地對印度佛教的接受與理解。
以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譯,探討形成中國佛教、佛學、禪及影響思想文化的過程,在向印度佛教探源中,論述佛教融攝吠陀觀念及轉換創造。

作者簡介

劉慧珍

1963年生,台灣高雄人。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學術專長為《周易》、《老子》。從中國思想史觀點研究佛教文化與思想,學習以宗教哲學與神學的思考,嘗試瞭解古代文化的方法與跨時空的心靈啟發。

目次

目次
導論/1
一、佛教東來傳播/1
二、胡本、梵本與私人譯經/3
三、今日漢譯佛典的條件/8
四、早期佛典翻譯與佛教接受/12
五、從《佛般泥洹經》系線索看魏晉南北朝的佛教接受/22

第一章 論《佛般泥洹經》譯不淨觀禪及其佛教傳播意義/35
前言/35
一、泥洹經典區分與泥洹故事/36
二、《佛般泥洹經》譯本顯著的特點/42
三、《泥洹經》系呈現的不淨觀禪法及發展/49
四、《泥洹經》系中的不淨觀禪應有的內涵/61
五、《泥洹經》系中的不淨觀理解與表現/75
結語/78

第二章 論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及其禪理解/81
前言/81
一、從《泥洹經》到《佛般泥洹經》/83
二、關於白法祖譯的《佛般泥洹經》/87
三、佛般泥洹名義/90
四、《佛般泥洹經》譯語的價值/92
五、《佛般泥洹經》的禪理解/103
結語/121

第三章 從《佛般泥洹經》線索探討漢譯佛經中轉輪王觀念/123
前言/123
一、前人研究成果/124
二、解讀漢譯佛經轉輪王觀念的方法取徑─象徵、神話和宗教、佛教造經法與佛典集成/128
三、《佛般泥洹經》系的線索/137
四、《阿含經》中轉輪王譬喻的觀念/156
五、大乘轉輪王的形象/162
結語/169

第四章 漢譯佛典轉輪王神話的《吠陀》內涵及形象交換/171
前言/171
一、轉輪王神話的解脫內涵/172
二、轉輪王神話與吠陀文化背景/178
三、從吠陀婆樓那到轉輪王的形象交換/189
四、從吠陀婆樓那神性流動成轉輪王內涵/215
結語/225

第五章 論《佛般泥洹經》系佛教接受的線索/227
前言/227
一、宗教聖傳象徵及解讀佛陀形象/230
二、佛陀般泥洹的宇宙觀救度圖象/250
三、漢地整理佛陀世系及其意義/266
結語:《佛般泥洹經》系傳播的內涵與象徵/276

第六章 《佛般泥洹經》系禪法線索及禪理解/279
前言/279
一、「古典禪」的說法/279
二、《佛般泥洹經》系的禪線索在禪學史上的價值/289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阿毘曇》禪法理解/296
四、《阿毘曇》論佛禪智境/313
五、《佛般泥洹經》系色觀信解的禪線索/323
結語:爾炎境界,法身空寂/341
結論/345

附錄一:
格義向般若―從方法論看兩晉玄佛思想交涉/357
前言/357
一、佛學東來/358
二、般若經典/361
三、格義/365
四、語言結構看格義向般若/374
五、六家七宗向般若/380
六、誰證般若?誰般涅槃?―試論主體性、般若與涅槃的內在結構發展/392
結語/395

附錄二/397
〈漢譯佛典轉輪王神話的《吠陀》內涵來源及其形象交換〉引用外文/397

徵引書目/45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4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