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球Breaking Ball:曾正忠三部曲
商品資訊
系列名:Dala Comic
ISBN13:9789860647853
出版社:大辣
作者:張國立-編劇; 曾正忠-繪
出版日:2021/09/28
裝訂/頁數:平裝/88頁
規格:29.7cm*21cm*1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雖已退隱江湖,江湖卻仍有他的傳說
「筆的魔術師」將颳起1980年代風潮
1980-1990年代臺漫新浪潮
鄭問╱曾正忠/麥人杰/阿推/陳弘耀/傑利小子……
這群同為復興美工畢業的漫畫作者們,
為臺灣留下了迷人的故事與漫畫作品。
*限量贈送「消逝青春――曾正忠三部曲」系列海報一張
【強棒推薦】
謝仕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臺灣棒球一百年》作者)
曾文誠(《野球.人生》作者、棒球評論人)
麥人杰(《天才超人頑皮鬼》漫畫作者)
傑利小子(《黑白俱樂部》漫畫作者)
練 任(《大唐玄筆錄》漫畫作者)
這顆「變化球」我在多年前看過,如今再看依然動人心。――曾文誠(《野球.人生:別無所「球」的追夢人》作者、棒球評論人)
臺灣神級謎様漫畫大師曾正忠作品千變萬畫始出版!絕對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傑利小子(玄奘大學藝創系副教授.臺灣資深漫畫插圖繪師)
當年日本漫畫編輯尊稱曾正忠老師為「筆的魔術師」,就像主角阿東天才般的球技一樣,一出手就是精采絕倫,即便是三十年過去了依然無懈可擊!――練任(《大唐玄筆錄》漫畫作者)
曾正忠《變化球》為1980年代時報周刊漫畫連載的第二彈,緊接著鄭問《戰士黑豹》、《鬥神》結束,於1988年2月第520期開始連載三個月,每回六頁(一彩五黑白)。他用12回七十多頁,述說了一個全球少棒賽的可能模樣:從一個球隊的成立,投手的出現,上一代的恩怨情仇、笑淚交織的練球過程、隊友之間的默契與情誼……幾場球賽,就這麼在幾回中打完。於1990年1月集結出版成書。
頑童漫畫家曾正忠,在《變化球》漫畫中還結合了當時的影劇流行電影元素,如1980年代《英雄本色》電影人物,小馬哥周潤發亦在漫畫中客串演出;還有「東方特快車」之稱的郭泰源(在洛杉磯奧運飆出158公里速球驚豔美、日球探,後來加盟日職西武獅隊)也有出現在漫畫中。六頁一回,再加上當年時報周刊是以格計算稿費,導致每位作者均會在每頁裡盡可能的分格,一頁分到二十多格成了常態。三十年後細說從頭,真是充滿了水濃濃的1980年代鄉愁。
在《時報周刊》連載的那個年代,曾正忠的《變化球》引起各界的矚目,如第一代金龍隊隊長陳弘丕表示:「終於有我們自己的棒球漫畫了。」以及作家徐錦成看《變化球》說:「很多棒球迷光看曾正忠的圖就已獲得滿足。」近年,研究臺灣棒球的專家謝仕淵對於曾正忠《變化球》的評價:「曾正忠在《變化球》中寫下『漫畫有限,棒球千秋』八個字,但其實是他的漫畫帶出了棒球千秋的恢弘格局,這樣橫空出世的棒球漫畫有下一本嗎?答案是,沒有。正因如此,環顧1990年代前後的棒球漫畫,曾正忠的《變化球》,就像是球涯只投過一場球,但初登板的就投出完全比賽的投手。」
1969年,金龍少棒隊……
1970年,七虎少棒隊……
1971年,巨人少棒隊……
……
1988年,
熟睡年餘的頑童漫畫家曾正忠,被作家張國立深夜叫醒。
在《狂飆17》之後,一人投出《變化球》,一人揮出漫畫巨棒!!
那些年,臺灣的棒球榮光!
1980-1990年代臺灣棒球長期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造成全民瘋棒球的熱潮。尤其是1986年在荷蘭舉行的世錦賽,中華隊雖僅獲銅牌,卻仍擊敗封王的古巴隊,更確立了中華成棒隊的世界五強地位……此一時期我國成棒代表隊南征北討,光榮戰役無數,這些棒球菁英大都是從小「出國比賽」而長期培養出來的選手,如郭源治、郭泰源、莊勝雄、李居明、呂明賜、趙士強、陳義信、黃平洋、洪一中、鄭百勝等人,甚至還有許多成棒國手後來皆遠赴日本棒壇發展。
1989年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正式成立,味全、統一、三商、兄弟等四個企業本著熱愛棒球的心,成為第一批投身職棒的球團。1990年3月17日臺灣棒球史上的第一季職棒聯賽開打,職棒元年就此揭開序幕。
在這股風潮下,《時報周刊》因應趨勢,總編輯莊展信邀請曾正忠在周刊連載漫畫《變化球》,並由時任編輯的張國立擔任編劇,敘說一支國小少棒的成軍過程以及征戰的故事,雖為雜牌軍,但各有各的強項,漫畫家曾正忠對於棒球速度感的掌控非常厲害,如阿東的變化球可飆到時速160公里,猶如藍寶堅尼跑車呼嘯而過的速度感,此外他對於人物刻劃與動作獨具一格,風格不輸日漫,節奏掌握精準,分格精闢,讓讀者可以浸淫在棒球的世界裡。
【 內容介紹 】
大同國小棒球隊教練洛基
在校內組成了一支少棒隊!
身圓體胖只能當捕手的小胖/靠爸加入球隊的投手眼鏡/
超重如山的中堅手大山東/長短手的一壘手左手仔/
飛毛腿二壘手廁所/隨時追求第一的三壘手老闆/
睡比清醒時間多的外野手河馬/只因為美國人被迫加入的美國人/
唯一女性游擊手馬丹娜……以及天生高手阿東
看似雜牌軍、不那麼可靠的少棒隊,前有二十年前洛基與阿東父親的恩怨情仇,後有經費不足的窘境與強大敵手,到底大同國小棒球隊能否順利打進少棒選拔賽,甚至成功奪得全國少棒錦標賽冠軍呢?
請跟上阿東的球速!
小心一不注意就會被 STRIKE OUT 三振出局!!
「筆的魔術師」將颳起1980年代風潮
1980-1990年代臺漫新浪潮
鄭問╱曾正忠/麥人杰/阿推/陳弘耀/傑利小子……
這群同為復興美工畢業的漫畫作者們,
為臺灣留下了迷人的故事與漫畫作品。
*限量贈送「消逝青春――曾正忠三部曲」系列海報一張
【強棒推薦】
謝仕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臺灣棒球一百年》作者)
曾文誠(《野球.人生》作者、棒球評論人)
麥人杰(《天才超人頑皮鬼》漫畫作者)
傑利小子(《黑白俱樂部》漫畫作者)
練 任(《大唐玄筆錄》漫畫作者)
這顆「變化球」我在多年前看過,如今再看依然動人心。――曾文誠(《野球.人生:別無所「球」的追夢人》作者、棒球評論人)
臺灣神級謎様漫畫大師曾正忠作品千變萬畫始出版!絕對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傑利小子(玄奘大學藝創系副教授.臺灣資深漫畫插圖繪師)
當年日本漫畫編輯尊稱曾正忠老師為「筆的魔術師」,就像主角阿東天才般的球技一樣,一出手就是精采絕倫,即便是三十年過去了依然無懈可擊!――練任(《大唐玄筆錄》漫畫作者)
曾正忠《變化球》為1980年代時報周刊漫畫連載的第二彈,緊接著鄭問《戰士黑豹》、《鬥神》結束,於1988年2月第520期開始連載三個月,每回六頁(一彩五黑白)。他用12回七十多頁,述說了一個全球少棒賽的可能模樣:從一個球隊的成立,投手的出現,上一代的恩怨情仇、笑淚交織的練球過程、隊友之間的默契與情誼……幾場球賽,就這麼在幾回中打完。於1990年1月集結出版成書。
頑童漫畫家曾正忠,在《變化球》漫畫中還結合了當時的影劇流行電影元素,如1980年代《英雄本色》電影人物,小馬哥周潤發亦在漫畫中客串演出;還有「東方特快車」之稱的郭泰源(在洛杉磯奧運飆出158公里速球驚豔美、日球探,後來加盟日職西武獅隊)也有出現在漫畫中。六頁一回,再加上當年時報周刊是以格計算稿費,導致每位作者均會在每頁裡盡可能的分格,一頁分到二十多格成了常態。三十年後細說從頭,真是充滿了水濃濃的1980年代鄉愁。
在《時報周刊》連載的那個年代,曾正忠的《變化球》引起各界的矚目,如第一代金龍隊隊長陳弘丕表示:「終於有我們自己的棒球漫畫了。」以及作家徐錦成看《變化球》說:「很多棒球迷光看曾正忠的圖就已獲得滿足。」近年,研究臺灣棒球的專家謝仕淵對於曾正忠《變化球》的評價:「曾正忠在《變化球》中寫下『漫畫有限,棒球千秋』八個字,但其實是他的漫畫帶出了棒球千秋的恢弘格局,這樣橫空出世的棒球漫畫有下一本嗎?答案是,沒有。正因如此,環顧1990年代前後的棒球漫畫,曾正忠的《變化球》,就像是球涯只投過一場球,但初登板的就投出完全比賽的投手。」
1969年,金龍少棒隊……
1970年,七虎少棒隊……
1971年,巨人少棒隊……
……
1988年,
熟睡年餘的頑童漫畫家曾正忠,被作家張國立深夜叫醒。
在《狂飆17》之後,一人投出《變化球》,一人揮出漫畫巨棒!!
那些年,臺灣的棒球榮光!
1980-1990年代臺灣棒球長期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造成全民瘋棒球的熱潮。尤其是1986年在荷蘭舉行的世錦賽,中華隊雖僅獲銅牌,卻仍擊敗封王的古巴隊,更確立了中華成棒隊的世界五強地位……此一時期我國成棒代表隊南征北討,光榮戰役無數,這些棒球菁英大都是從小「出國比賽」而長期培養出來的選手,如郭源治、郭泰源、莊勝雄、李居明、呂明賜、趙士強、陳義信、黃平洋、洪一中、鄭百勝等人,甚至還有許多成棒國手後來皆遠赴日本棒壇發展。
1989年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正式成立,味全、統一、三商、兄弟等四個企業本著熱愛棒球的心,成為第一批投身職棒的球團。1990年3月17日臺灣棒球史上的第一季職棒聯賽開打,職棒元年就此揭開序幕。
在這股風潮下,《時報周刊》因應趨勢,總編輯莊展信邀請曾正忠在周刊連載漫畫《變化球》,並由時任編輯的張國立擔任編劇,敘說一支國小少棒的成軍過程以及征戰的故事,雖為雜牌軍,但各有各的強項,漫畫家曾正忠對於棒球速度感的掌控非常厲害,如阿東的變化球可飆到時速160公里,猶如藍寶堅尼跑車呼嘯而過的速度感,此外他對於人物刻劃與動作獨具一格,風格不輸日漫,節奏掌握精準,分格精闢,讓讀者可以浸淫在棒球的世界裡。
【 內容介紹 】
大同國小棒球隊教練洛基
在校內組成了一支少棒隊!
身圓體胖只能當捕手的小胖/靠爸加入球隊的投手眼鏡/
超重如山的中堅手大山東/長短手的一壘手左手仔/
飛毛腿二壘手廁所/隨時追求第一的三壘手老闆/
睡比清醒時間多的外野手河馬/只因為美國人被迫加入的美國人/
唯一女性游擊手馬丹娜……以及天生高手阿東
看似雜牌軍、不那麼可靠的少棒隊,前有二十年前洛基與阿東父親的恩怨情仇,後有經費不足的窘境與強大敵手,到底大同國小棒球隊能否順利打進少棒選拔賽,甚至成功奪得全國少棒錦標賽冠軍呢?
請跟上阿東的球速!
小心一不注意就會被 STRIKE OUT 三振出局!!
作者簡介
漫畫
曾正忠
業於復興商工,書風細膩多變,曾被日本人譽為「筆的魔術師」。
當兵時擔任教育班長,故作品常帶戰鬥元素,以及少不了戰鬥和槍枝的描繪,喜歡生存遊戲,十分寫實。1989年在《歡樂漫畫半月刊》推出的作品《花心赤狐》就是戰爭故事,也是他為《歡樂漫畫》封面設計「十二殺手」故事之第一作。
與近代臺灣文學走得最近的漫畫家, 曾改編過張系國的《銅像城》、 汪笨湖的《陰間響馬》、 朱天文的《尼羅河女兒》(侯孝賢同名電影的原作),與皇冠小說獎冠軍得主張國立合作《變化球》。
1988年在《時報周刊》連載《變化球》、《狂飄十七》等作品。同期也在《星期漫畫》上連載《遲來的決戰》。
1989年,以臺灣歌手張雨生入伍從軍的新聞作為題材,創作四格漫畫作品《張雨生大兵日記》,起初於《星期漫畫》連載,後續一共發行三集單行本。
1990年,日本雜誌邀曾正忠發表作品,因無法適應快節奏的連載,導致合作破局。之後繼續發表《無膽狗熊》,累積二本單行本。
1997年,將原本計畫在日本雜誌發表卻停擺的作品改於東立出版社《龍少年》發表,並推出《CHINA TOWN》。《龍少年》於1998年停刊,也讓曾正忠的創作中斷。
正式封筆後,轉行投入玩具槍專門店,完全淡出漫畫界了。
編劇
張國立
輔仁大學日語系畢業,曾任記者、編輯,現專業寫作。
曾獲多項文學獎。小說的近作有:《張大千與張學良的晚宴》、《金陵福―史上第二偉大的魔術師》、《炒飯狙擊手》、《乩童警探三部曲》、《海龍改改》、《小蜜蜂XX》等。
最新作品:《我的私人間諜》將於2022年出版。
曾正忠
業於復興商工,書風細膩多變,曾被日本人譽為「筆的魔術師」。
當兵時擔任教育班長,故作品常帶戰鬥元素,以及少不了戰鬥和槍枝的描繪,喜歡生存遊戲,十分寫實。1989年在《歡樂漫畫半月刊》推出的作品《花心赤狐》就是戰爭故事,也是他為《歡樂漫畫》封面設計「十二殺手」故事之第一作。
與近代臺灣文學走得最近的漫畫家, 曾改編過張系國的《銅像城》、 汪笨湖的《陰間響馬》、 朱天文的《尼羅河女兒》(侯孝賢同名電影的原作),與皇冠小說獎冠軍得主張國立合作《變化球》。
1988年在《時報周刊》連載《變化球》、《狂飄十七》等作品。同期也在《星期漫畫》上連載《遲來的決戰》。
1989年,以臺灣歌手張雨生入伍從軍的新聞作為題材,創作四格漫畫作品《張雨生大兵日記》,起初於《星期漫畫》連載,後續一共發行三集單行本。
1990年,日本雜誌邀曾正忠發表作品,因無法適應快節奏的連載,導致合作破局。之後繼續發表《無膽狗熊》,累積二本單行本。
1997年,將原本計畫在日本雜誌發表卻停擺的作品改於東立出版社《龍少年》發表,並推出《CHINA TOWN》。《龍少年》於1998年停刊,也讓曾正忠的創作中斷。
正式封筆後,轉行投入玩具槍專門店,完全淡出漫畫界了。
編劇
張國立
輔仁大學日語系畢業,曾任記者、編輯,現專業寫作。
曾獲多項文學獎。小說的近作有:《張大千與張學良的晚宴》、《金陵福―史上第二偉大的魔術師》、《炒飯狙擊手》、《乩童警探三部曲》、《海龍改改》、《小蜜蜂XX》等。
最新作品:《我的私人間諜》將於2022年出版。
序
【自序】
新版序
搞漫畫的大概都是怪咖!
文│張國立
我在漫畫的環境裡長大,小學同學的父親經營青文出版社,《哆啦A夢》就是他們引進臺灣的,小叮噹、大雄、技安、靜香這些名字也出自他們編輯之手,所以沒事窩到他家,哎,和去另一個爸媽開麵包店的同學家一樣,差別在於麵包有吃不下的時候,漫畫沒有。
青文出版社在臺灣漫畫界是重要的標誌,代表一個時代,它陪伴我度過奢侈的漫畫童年期。
別問我看過多少漫畫,無法回答。即使我往記憶裡搜尋,也很難細數,可是長大後,大約三十歲以後,當手塚治虫升級為經典,鳥山明的《七龍珠》在臺灣開啟另一個漫畫時代。不過,我更喜歡鳥山明的《怪博士與機器娃娃》,一度愛死那個娃娃。
《七龍珠》是動作漫畫,打鬥場面多,漫畫打破框框,也就是出格,人物的手能從這個格子伸進另一個格,對白的泡泡也能變得很大。對我來說震撼效果十足,原來漫畫可以這麼自由。
那個時期還有寺澤武一的《眼鏡蛇》,主角有把神經槍,子彈隨其意志力攻擊敵人,換句話說,子彈會轉彎。而大友克洋的《阿基拉》(AKIRA),則把漫畫帶進──嗯,用日本的說法,「純文學」的領域,將末日、異能等諸多影響未來漫畫的因素融入其中,動作之外,更多的是思考。
除了日本漫畫,出版界另一話題是誰在動引進美國《MAD》漫畫誌的念頭。漫畫像把火,不停地有人朝裡面倒汽油,燒啊。
對了,還有位洪德麟,他是著名的漫畫評論家,談起日本和臺灣的漫畫史,可以和小說界的唐諾比美。
《時報周刊》的主管沒有不愛漫畫的,從發行人簡志信,總編輯莊展信,他們覺得沒有漫畫的綜合雜誌不夠完整,於是朱德庸的《澀女郎》四格漫畫登場,接著鄭問、曾正忠、麥人杰、阿推,一個個與《時報周刊》發生關係。
那時的雜誌很賺錢,《時報周刊》幾乎一年賺一個資本額以上,對稿費毫不手軟,等於扶植年輕的漫畫家。又是大八開刊的雜誌,與現在出版的書籍相較,比兩本書還大,更容易表現出漫畫家的畫風與功力。於是,讓人物出格,讓故事的格局更大,我想,這可能是影響當時畫家畫風細膩的原因之一。
《時報周刊》有個姐妹刊物,時報出版公司的《歡樂》半月刊,兩者相互配合,很多在《時報周刊》連載的漫畫與漫畫家,再於《歡樂》發揮更大的創作力。
回想我認識的漫畫家,許多畢業於復興商工,都不是漫畫的科班出身,因為根本沒這個科系。他們憑一腔熱血投身進這個行業,半職業半業餘,鄭問最嚴謹,畫風卻豪放,最初我很難將他與他的《戰士黑豹》串在一起。
朱德庸長得斯文,但他的四格漫畫批判起社會現象非常鋒利,而且僅憑對白即傳達出令讀者會心一笑的男女觀點差距。
蔡志忠是奇葩,將古文一本本翻譯成漫畫,並適時的加入自己的觀點。我常將他比擬為翻譯《資治通鑑》的柏陽。古文新譯。
曾正忠像個頑童,手中不離模型槍和身上盡是軍用品,不過別懷疑,他畫「娃娃」的本領獨步江湖,甚至出版過一本《曾正忠的狐狸幻想世界》,裡面全是針筆「刻」出來的「娃娃」,意思是可以做成玩偶的精緻幻想人物像。
麥人杰給我的印象是身邊環繞著萬寶路的菸,不用講話已傳來酒味的那種頹廢感,他的《鐵男孩》那麼的溫情與奮發圖強。再看他為《花花公子》中文版畫的《狎客行》,老天,他的漫畫比《花花公子》還豐富……你們懂「豐富」的意思。
至於阿推,我已經忘記他的長相,卻牢牢記得他的畫,充滿未來感,能把太空船的細節畫得像有趣的設計圖。要是他到NASA去,航太業會更有趣。
如果一定要給那個時代冠上什麼名詞,我想應該是劉興欽《阿三哥與大嬸婆》、葉宏甲《諸葛四郎》這些前輩之後,臺灣漫畫的文藝復興期。他們大多無師自通,大量吸收美國、歐洲、日本的畫風,將漫畫從「連環漫畫」跳脫為個人風格強烈的藝術作──啊,我的意思是,他們單幅的圖畫能開畫展。
做為雜誌編輯,有幸旁觀那個時代掀起的漫畫風潮,總覺得有股甜甜的波特酒味在口中翻滾,別以為酒甜,它可是能讓人醉得胡說八道。
是啊,那時候我們怎麼想得到漫畫根本是文創的中心柱石。漫畫有豐富的故事、個性突出的人物、能馬上運用於各種飾品的「娃娃」,是電影、電視劇最佳的題材來源。
這幾年我寫了兩本青少年小說《海龍改改》與《小蜜蜂XX》,出版公司巴巴文化的編輯特別配了別具巧思的插畫,另外,一對年輕夫妻將它改成漫畫,且正朝拍成動畫的方向努力。
我想每個人體內的興奮與衝動,有一部分專屬於漫畫,如果尚未發現,很可能正在錯失閱讀裡非常奇特的樂趣,不信,可以試試看。無論失戀、失志、失落,或失眠、失序、內分泌失調,漫畫是沒有副作用的最佳補品。
《變化球》最早連載於《時報周刊》,總編輯莊展信的構想,由我負責編輯,後來也由我編劇,這是我和漫畫創作發生的唯一關係,甜蜜亦──咬牙切齒。之後我寫過七、八個適合以漫畫呈現的故事,都沒寫完過,是一段段待完成的夢想……
……我愛漫畫,這個祕密連我老婆也不知道,絕對個人,無人能侵犯,連新冠病毒也不能。
新版序
搞漫畫的大概都是怪咖!
文│張國立
我在漫畫的環境裡長大,小學同學的父親經營青文出版社,《哆啦A夢》就是他們引進臺灣的,小叮噹、大雄、技安、靜香這些名字也出自他們編輯之手,所以沒事窩到他家,哎,和去另一個爸媽開麵包店的同學家一樣,差別在於麵包有吃不下的時候,漫畫沒有。
青文出版社在臺灣漫畫界是重要的標誌,代表一個時代,它陪伴我度過奢侈的漫畫童年期。
別問我看過多少漫畫,無法回答。即使我往記憶裡搜尋,也很難細數,可是長大後,大約三十歲以後,當手塚治虫升級為經典,鳥山明的《七龍珠》在臺灣開啟另一個漫畫時代。不過,我更喜歡鳥山明的《怪博士與機器娃娃》,一度愛死那個娃娃。
《七龍珠》是動作漫畫,打鬥場面多,漫畫打破框框,也就是出格,人物的手能從這個格子伸進另一個格,對白的泡泡也能變得很大。對我來說震撼效果十足,原來漫畫可以這麼自由。
那個時期還有寺澤武一的《眼鏡蛇》,主角有把神經槍,子彈隨其意志力攻擊敵人,換句話說,子彈會轉彎。而大友克洋的《阿基拉》(AKIRA),則把漫畫帶進──嗯,用日本的說法,「純文學」的領域,將末日、異能等諸多影響未來漫畫的因素融入其中,動作之外,更多的是思考。
除了日本漫畫,出版界另一話題是誰在動引進美國《MAD》漫畫誌的念頭。漫畫像把火,不停地有人朝裡面倒汽油,燒啊。
對了,還有位洪德麟,他是著名的漫畫評論家,談起日本和臺灣的漫畫史,可以和小說界的唐諾比美。
《時報周刊》的主管沒有不愛漫畫的,從發行人簡志信,總編輯莊展信,他們覺得沒有漫畫的綜合雜誌不夠完整,於是朱德庸的《澀女郎》四格漫畫登場,接著鄭問、曾正忠、麥人杰、阿推,一個個與《時報周刊》發生關係。
那時的雜誌很賺錢,《時報周刊》幾乎一年賺一個資本額以上,對稿費毫不手軟,等於扶植年輕的漫畫家。又是大八開刊的雜誌,與現在出版的書籍相較,比兩本書還大,更容易表現出漫畫家的畫風與功力。於是,讓人物出格,讓故事的格局更大,我想,這可能是影響當時畫家畫風細膩的原因之一。
《時報周刊》有個姐妹刊物,時報出版公司的《歡樂》半月刊,兩者相互配合,很多在《時報周刊》連載的漫畫與漫畫家,再於《歡樂》發揮更大的創作力。
回想我認識的漫畫家,許多畢業於復興商工,都不是漫畫的科班出身,因為根本沒這個科系。他們憑一腔熱血投身進這個行業,半職業半業餘,鄭問最嚴謹,畫風卻豪放,最初我很難將他與他的《戰士黑豹》串在一起。
朱德庸長得斯文,但他的四格漫畫批判起社會現象非常鋒利,而且僅憑對白即傳達出令讀者會心一笑的男女觀點差距。
蔡志忠是奇葩,將古文一本本翻譯成漫畫,並適時的加入自己的觀點。我常將他比擬為翻譯《資治通鑑》的柏陽。古文新譯。
曾正忠像個頑童,手中不離模型槍和身上盡是軍用品,不過別懷疑,他畫「娃娃」的本領獨步江湖,甚至出版過一本《曾正忠的狐狸幻想世界》,裡面全是針筆「刻」出來的「娃娃」,意思是可以做成玩偶的精緻幻想人物像。
麥人杰給我的印象是身邊環繞著萬寶路的菸,不用講話已傳來酒味的那種頹廢感,他的《鐵男孩》那麼的溫情與奮發圖強。再看他為《花花公子》中文版畫的《狎客行》,老天,他的漫畫比《花花公子》還豐富……你們懂「豐富」的意思。
至於阿推,我已經忘記他的長相,卻牢牢記得他的畫,充滿未來感,能把太空船的細節畫得像有趣的設計圖。要是他到NASA去,航太業會更有趣。
如果一定要給那個時代冠上什麼名詞,我想應該是劉興欽《阿三哥與大嬸婆》、葉宏甲《諸葛四郎》這些前輩之後,臺灣漫畫的文藝復興期。他們大多無師自通,大量吸收美國、歐洲、日本的畫風,將漫畫從「連環漫畫」跳脫為個人風格強烈的藝術作──啊,我的意思是,他們單幅的圖畫能開畫展。
做為雜誌編輯,有幸旁觀那個時代掀起的漫畫風潮,總覺得有股甜甜的波特酒味在口中翻滾,別以為酒甜,它可是能讓人醉得胡說八道。
是啊,那時候我們怎麼想得到漫畫根本是文創的中心柱石。漫畫有豐富的故事、個性突出的人物、能馬上運用於各種飾品的「娃娃」,是電影、電視劇最佳的題材來源。
這幾年我寫了兩本青少年小說《海龍改改》與《小蜜蜂XX》,出版公司巴巴文化的編輯特別配了別具巧思的插畫,另外,一對年輕夫妻將它改成漫畫,且正朝拍成動畫的方向努力。
我想每個人體內的興奮與衝動,有一部分專屬於漫畫,如果尚未發現,很可能正在錯失閱讀裡非常奇特的樂趣,不信,可以試試看。無論失戀、失志、失落,或失眠、失序、內分泌失調,漫畫是沒有副作用的最佳補品。
《變化球》最早連載於《時報周刊》,總編輯莊展信的構想,由我負責編輯,後來也由我編劇,這是我和漫畫創作發生的唯一關係,甜蜜亦──咬牙切齒。之後我寫過七、八個適合以漫畫呈現的故事,都沒寫完過,是一段段待完成的夢想……
……我愛漫畫,這個祕密連我老婆也不知道,絕對個人,無人能侵犯,連新冠病毒也不能。
目次
Contents
新版序 004
人物介紹 006
01全員集合 011
02天生高手 019
03欠了二十年的冠軍 031
04洛基與大山 039
05張麗娟的奮鬥 047
06鐵的訓練 055
07阿秀的挑戰 063
08邁向勝利 071
09二齒對洛基 077
10洛基敗部復活 085
11阿東的手臂 093
12啊!又一個天生高手 101
漫畫球評/謝仕淵 109
新版序 004
人物介紹 006
01全員集合 011
02天生高手 019
03欠了二十年的冠軍 031
04洛基與大山 039
05張麗娟的奮鬥 047
06鐵的訓練 055
07阿秀的挑戰 063
08邁向勝利 071
09二齒對洛基 077
10洛基敗部復活 085
11阿東的手臂 093
12啊!又一個天生高手 101
漫畫球評/謝仕淵 109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