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浪潮:十年前的心肝寶貝,十年後卻成啃老累贅
商品資訊
ISBN13:9786263291416
替代書名:8050 親の「傾聴」が子どもを救う
出版社:臺灣東販
作者:最上悠
譯者:鄒玟羚;高詹燦
出版日:2022/03/28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21cm*14.7cm*1.3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當養兒從防老成了害老時,你該怎麼辦?
拯救孩子的關鍵,就從父母的「傾聽」開始!
繭居、情緒障礙、厭食暴食、暴力行為……
就算是讓你失望透頂的中年兒女,透過「家庭力」一樣能東山再起。
經由本書的實際案例,或許你也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後機會!
父母的「傾聽、同理」,能拯救孩子從絕望的深淵走出來。
何謂父母的「傾聽」?
用心聆聽孩子說的每句話。讓孩子把話講完,不要打斷、反駁或評論他。
何謂父母的「同理」?
接受孩子所說的話,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痛苦或悲傷,並努力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毫無疑問的,有很多年過四、五十的子女,都是在得到父母的「傾聽和同理」後,自然而然地變得更積極、更有辦法面對挫折。
即便您是年事已高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振作,從現在開始改變看待、對待子女的方式也不算遲!
本書特色
當7040問題逐漸演變成8050,甚至是9060問題時,我們該如何是好?
面對台灣未來已避無可避的高齡社會與啃老問題,人人都要有所警惕。
正視並努力解決隱憂,才能真正的防範於未然!
精神科醫師、作家--蔡伯鑫
時尚心理學家、心理師--江珈瑋
專業推薦
作者簡介
最上悠(Mogami Yu)
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在憂鬱症、焦慮症和成癮症方面有豐富的治療經驗。他是日本取得英國家庭治療指導員認證的第一人,是一位非常活躍的循證心理治療師,屬於主張不單靠藥物的先進療法。近年來,他也是著名的「情緒日記」倡導者,認為可以藉此改善從PTSD到高血壓等疾病。他很早就提倡替代醫學效果,推廣透過營養飲食、閱讀、運動等方法找回健康,並親身實踐。對於複雜的心理治療,他的座右銘是:跟「拿起鎚子,就能看到許多鐵釘」的一流專家比起來,擁有各式「工具」的「二流全能醫生才是名醫」。
著有《寫日記降血壓 如何用「情緒日記」維持身心健康》、《如何幫助家人擺脫憂鬱症》、《不用藥治好憂鬱症》、《全球精神科醫生都推薦的心靈補品》、《你一定會感到好多了》、《負面思考的力量》、《預防「腦部發炎」就能治好憂鬱症》等書。
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在憂鬱症、焦慮症和成癮症方面有豐富的治療經驗。他是日本取得英國家庭治療指導員認證的第一人,是一位非常活躍的循證心理治療師,屬於主張不單靠藥物的先進療法。近年來,他也是著名的「情緒日記」倡導者,認為可以藉此改善從PTSD到高血壓等疾病。他很早就提倡替代醫學效果,推廣透過營養飲食、閱讀、運動等方法找回健康,並親身實踐。對於複雜的心理治療,他的座右銘是:跟「拿起鎚子,就能看到許多鐵釘」的一流專家比起來,擁有各式「工具」的「二流全能醫生才是名醫」。
著有《寫日記降血壓 如何用「情緒日記」維持身心健康》、《如何幫助家人擺脫憂鬱症》、《不用藥治好憂鬱症》、《全球精神科醫生都推薦的心靈補品》、《你一定會感到好多了》、《負面思考的力量》、《預防「腦部發炎」就能治好憂鬱症》等書。
序
前言
由父母帶頭嘗試改變,為此付出多一點點的努力。
如此一來,即便是50歲的孩子也能重新振作。
翻開這本書的您,是否正為了某些事而感到憂煩?
多年來,您的孩子是否一直在心靈僵局中掙扎,而您是否也有同樣的痛苦?
或者,您正為了自己與雙親的關係而煩惱、受苦?
「8050問題」泛指「80」幾歲父母照顧「50」幾歲子女的生活。正如同「8050問題」一詞所示,現今的日本有許多無法自立的大孩子,
當中亦有人長年足不出戶,一直仰賴年紀越來越大的父母給予經濟支持,而這樣的例子正不斷地增加。
根據內閣府於2018年底的調查,全日本處於繭居狀態的40~64歲中年人,估計已超過60萬人,再加上中年以下的繭居族,則高達百萬人以上。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半數以上的繭居族連回歸社會的意願都沒有,即「當事人拒絕與社會接觸」。
多年來,我以精神科醫師的身分,治療過各種精神疾病的患者。我也會對病患者和其家人施以「人際取向心理治療」,來改善患者和家人的人際關係,或施以「家庭治療」來改善其家庭關係。
繭居亦稱作社會性退縮,「繭居」一詞並不是正式的疾病名稱,而是用來指稱該狀態的詞。然而,它卻常與各種精神病有關聯,而且,「繭居」也不是什麼健康的狀態,我個人認為,這與精神疾病產生的背景有許多共同之處。
假設已患有精神疾病,就得接受治療。英國等國在治療初期,便考量到如何讓患者自立生活。與此不同的是,日本人認為,陷入困境的兒女該由父母負責照顧,即使兒女已成年也一樣,而且如果需要住院或就醫,也該由家人承擔法律責任。這樣的想法仍深植於文化與制度之中。
「總之只要待在父母身邊,別鬧出大問題就行了。」這樣的風潮已然根深蒂固,因此在核心家庭化的社會中,造成越來越多繭居族只靠雙親,而沒有尋求適當的外界支援,並隨著年紀增長,而失去了克服問題的機會,於是,問題也隨著時間拉長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不願獨立,甚至演變成社會性退縮呢?
雖然每個人不願踏出家門的理由都不一樣,但我認為,他們的背景也有共通之處。
要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談論此事,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然而,我一看到那些前來尋求治療的患者們,就覺得,在不少孩子的繭居或問題行為背後,都有父母親的固執或糾葛,而且越嚴重、越難處理的個案,越是如此。
長期為繭居或其他問題而煩惱的病患們,在初診時聽到我問:
「人之所以走不出低潮,有可能是長期壓抑真實想法所造成的結果。您也是從小就不斷壓抑自我,一直忍耐至今嗎?」
大多都會立刻紅了眼眶,甚至淚流不止。雖然每個人得的病都不盡相同,反應卻差不多。
那麼,患者們究竟是「對誰」隱藏了真實的感受呢?絕大部分的人當然是「對父母」。
然而許多父母都會說:「這孩子總是自說自話,為所欲為,哪裡在忍耐了?」
其實,「父母尚未察覺,甚至覺得難以置信」正是造成問題的主因。
在此澄清一下,我並不是指所有原因都出自父母,希望大家不要誤會。我甚至認為,這樣的指責是大錯特錯。
哪個父母會希望自己珍愛的孩子生病或足不出戶?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會盡其所能地培育他們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優秀的人。
世上確實有無數個教育成功的案例。只不過,世上確實也有較為敏感的孩子,會因為那種做法而陷入心靈的泥沼中。我和走不出心靈泥沼的孩子或他的家人接觸後,便發現,這些孩子往往比他們的父母想的還要敏感得多。
當然啦,從小就被大人虐待的人,會因為不敢表達真實感受、長期扼殺自己的想法,於是失去自我,對生存感到迷惘,而這也可以理解的。
有問題的是,有些父母明明就是以正常的方式教育孩子,甚至是親手拉拔、用愛教育孩子,但孩子卻還是出現同樣的問題。
這都是因為孩子太敏感、太老實、太乖了,從小就會顧慮父母的感受,怕父母不開心,一直扮演著資優生的角色,並且將真心話埋藏在內心深處,結果超出極限,無法繼續扮演「乖孩子」之後,心就失去了平衡,導致行為也跟著出問題。而我發覺,這樣的例子不算少見。
這樣的孩子們,表現上也許是因為校園霸凌或職場問題,而開始了繭居生活,或罹患憂鬱症等心病。
但是,精神醫學上也暗示著,在那些極為脆弱的心靈背後,其實也有重要家人(家庭關係)帶來的巨大影響。還有,這也能解釋成,他們在家庭關係中沒有養成處理痛苦情緒的良好習慣,導致他們更容易感到挫折。
本書討論的實例,都是我親身見聞過的案例,以及與精神科醫師、心理諮商師執行家庭治療有關的案例。雖然為了避免當事人的身分遭到識別,而更改了一些人物設定,但患者的心理障礙和引發問題行為的原因,以及恢復的過程都是實際發生過的事。
每一件成功恢復的案例都有一個共通的轉捩點,那就本書的主題──父母對孩子的傾聽與共鳴。
「傾聽」是認真聆聽孩子所說的話,「共鳴」是接受孩子所說的話,努力去理解、體諒孩子內心深處的痛苦或悲傷。父母光是對孩子側耳傾聽,就能讓孩子產生巨大改變。
本書所介紹的傾聽、共鳴方法也是「家庭治療」的一環。在部分案例中,被心病折磨的成年子女並沒有直接接受治療,而是僅由父母接受指導。然後,即便子女從未親自接受診治,還是找回正常生活了。即使是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一樣,而且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
然而,雖然就一般而言,沒有人會反對社會去支援那些疲於照顧的家庭,但實際狀態卻是「支援制度跟不上現狀」,而且在現代精神醫學中,採用「讓家人以患者為中心」療法的家庭治療也尚不完善。
尤其日本受到歷史背景的影響,導致這種現象更為顯著。在日本,無論是實踐家庭治療的機會,或是相關的家屬交流會都還很少,而且大多都是由有志者自願執行、組織的。就體制面來說,根本稱不上充足。
我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曾詢問過多位管理心理健康的行政機關負責人,然而,除了與酒精依賴症有關的資訊之外,大多都是連家屬交流會的資訊都無法掌握。實際上,日本在家庭援助的法令方面,並不像英國或其他國家那樣完善,因此,求助窗口的形式和對應方式,也隨著各個自治團體的體制差異而不盡相同。
雖說如此,我的經驗告訴我,即使是成年子女的心理障礙或問題行為,也能透過家庭治療來獲得改善。這就是我想強調的地方。
本書舉出的實例當中,也許會出現過於簡單、令人掃興的做法,甚至令人懷疑「孩子真的會因為這種事而重新振作?」
但是,這對因為「父母的堅持」或「雙方缺乏溝通」而罹患心病的子女來說,卻是難以想像的體驗。從未「真正地」聽我說話的父母(至少孩子是這麼認為),居然真摯地側耳聆聽,而且還產生共鳴。無論是幾歲的孩子,都會感到世界變得更開闊、更幸福了。
就算孩子是因為父母的固執,或和父母相處不融洽而陷入心靈泥沼,父母依舊是拯救孩子的最強武器。治療專家再怎麼優秀,終究也只是個外人,怎樣也無法像父母的傾聽、共鳴那樣,發揮出極大的療癒效果。
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風貌。我本身並不覺得,本書所寫的「傾聽、體諒已成年子女」是父母的義務。我也不想簡單地說,只有父母能幫助他們的孩子。現實是,只有在許多人的幫助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康復。
另外,我的經驗也告訴我,不少父母光是聽到本書的標題,就會感到不悅或厭惡。其實,剛開始接觸家庭療法的父母,大多都有這種反應。
儘管如此,我仍要說清楚。
許多家庭都有「只有父母才能拯救孩子」的現象。也許光靠父母的力量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假如孩子重新出發的第一步少了父母的傾聽與共鳴,那麼他永遠不會想踏出第二步。許多成年子女皆是如此。
有許多父母在不知道「父母的傾聽和共鳴」有機會拯救孩子的情況下,因認知不同,而使用了「愛之深,責之切」的方式,對無法振作的孩子斥責道:「不要那麼天真!」、「適可而止!」試圖以責備來激勵孩子,結果反而使事態惡化。而我希望各位了解的是,事實上,有很多父母嘗試了與此不同的做法後,便順利改善問題了。
子女:「講再多遍,父母還是不懂我。」
父母:「都聽過好幾遍、按照他的意思做好幾遍了,還是搞不懂這孩子究竟在想什麼。」
親子在認知上有落差時,父母通常都想了解孩子,而孩子也希望爸媽能更了解自己,換言之就是錯過彼此。只種案例只需單純地將「扣錯的扣子」重新扣好就解決了。一直這樣下去實在太可惜了。
我希望那些只看了本書的標題和前言,就感到不舒服的父母能夠明白,面對和反思自己在不悅感背後的真實感受,可能就是解決一直以來阻礙孩子獨立、使彼此停止思考的根本問題的第一步。
撰寫本書時,我已做好接受眾多批判的覺悟。我當然不是要大家照單全收,只要各位參考後發現有所幫助,並將它運用在有心理障礙的孩子上,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本書分成4章。第1章描述了不良的親子關係如何阻礙孩子終結繭居生活和問題行為。第2章則談論父母用「傾聽、共鳴」的力量來接納孩子的難處。接著在第3章中,我會說明父母實踐傾聽、共鳴時該注意哪些重點,並分別以實例來為此做解說。而第4章則會列舉幾個子女常問父母的問題,並解釋如何回應才好。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人過中年以後,就很難擺脫不願出門之類的心理障礙、問題行為,或無法改善情緒不穩的問題。
但其實,確實有很多年過40、50的子女,都是在獲得了父母的傾聽和共鳴後,自然而然地變得更積極、更有辦法承受挫折。
即便您是年事已高的父母,從現在開始改變看待、對待子女的方式也不遲,這麼做還是能讓子女重新振作的。
更何況,您既已拿起這本書,就代表您還是希望子女振作起來,難道不是嗎?
而且我認為,假如您是一名父親的話,那麼光是拿起本書就很了不起了。
因為在日本,許多老一輩的父親們都對「撫育子女是母親的工作」等偏誤的觀念深信不疑,從來沒有正視過撫育子女的問題,連自己的子女已經被心病逼到走投無路都不曉得。
即便是高齡的父母親,只要心中還希望孩子振作起來,就等於是讓子女朝著振作的方向踏出一步了。
這對70、80歲的父母來說,正是幫助子女培養活下去的力量、找回幸福人生的最後機會。
有些人雖然長大了,處理感情的方法卻不夠成熟,因此一直將煩惱埋藏在心底。若您的孩子也有這種困擾,那麼請您透過本書去了解什麼叫做傾聽與共鳴,並且去親近孩子,好好聆聽心靈還很幼小的孩子說了什麼。
就算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還是有機會聽到子女說出從未對自己講過的真心話,或是意料之外的心裡話,光是這點就對彼此非常有意義了。假如這件事真的實現了,那麼不光是當事人會有所改變,連家庭關係,還有父母親本身的心境也會產生變化。
您若對本書所寫之事抱持懷疑,那麼還請您試著將本書拿給困在心靈泥沼中的孩子讀一讀。若光是讀完「前言」就覺得書中講得不對,那也不需要這本書了。但是,若孩子說書中講得沒錯,那麼,身為父母的您就算無法認同,也務必參考一下本書的做法。就算做不到,也可以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光是這麼做就很有意義了。
另外,如果是為人子女的您,正在為自己與父母的關係而煩惱,那麼閱讀本書,或許就能改變您與父母的關係,或者您也可以請父母閱讀本書。希望本書能改善您的親子關係。
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 最上悠
由父母帶頭嘗試改變,為此付出多一點點的努力。
如此一來,即便是50歲的孩子也能重新振作。
翻開這本書的您,是否正為了某些事而感到憂煩?
多年來,您的孩子是否一直在心靈僵局中掙扎,而您是否也有同樣的痛苦?
或者,您正為了自己與雙親的關係而煩惱、受苦?
「8050問題」泛指「80」幾歲父母照顧「50」幾歲子女的生活。正如同「8050問題」一詞所示,現今的日本有許多無法自立的大孩子,
當中亦有人長年足不出戶,一直仰賴年紀越來越大的父母給予經濟支持,而這樣的例子正不斷地增加。
根據內閣府於2018年底的調查,全日本處於繭居狀態的40~64歲中年人,估計已超過60萬人,再加上中年以下的繭居族,則高達百萬人以上。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半數以上的繭居族連回歸社會的意願都沒有,即「當事人拒絕與社會接觸」。
多年來,我以精神科醫師的身分,治療過各種精神疾病的患者。我也會對病患者和其家人施以「人際取向心理治療」,來改善患者和家人的人際關係,或施以「家庭治療」來改善其家庭關係。
繭居亦稱作社會性退縮,「繭居」一詞並不是正式的疾病名稱,而是用來指稱該狀態的詞。然而,它卻常與各種精神病有關聯,而且,「繭居」也不是什麼健康的狀態,我個人認為,這與精神疾病產生的背景有許多共同之處。
假設已患有精神疾病,就得接受治療。英國等國在治療初期,便考量到如何讓患者自立生活。與此不同的是,日本人認為,陷入困境的兒女該由父母負責照顧,即使兒女已成年也一樣,而且如果需要住院或就醫,也該由家人承擔法律責任。這樣的想法仍深植於文化與制度之中。
「總之只要待在父母身邊,別鬧出大問題就行了。」這樣的風潮已然根深蒂固,因此在核心家庭化的社會中,造成越來越多繭居族只靠雙親,而沒有尋求適當的外界支援,並隨著年紀增長,而失去了克服問題的機會,於是,問題也隨著時間拉長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不願獨立,甚至演變成社會性退縮呢?
雖然每個人不願踏出家門的理由都不一樣,但我認為,他們的背景也有共通之處。
要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談論此事,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然而,我一看到那些前來尋求治療的患者們,就覺得,在不少孩子的繭居或問題行為背後,都有父母親的固執或糾葛,而且越嚴重、越難處理的個案,越是如此。
長期為繭居或其他問題而煩惱的病患們,在初診時聽到我問:
「人之所以走不出低潮,有可能是長期壓抑真實想法所造成的結果。您也是從小就不斷壓抑自我,一直忍耐至今嗎?」
大多都會立刻紅了眼眶,甚至淚流不止。雖然每個人得的病都不盡相同,反應卻差不多。
那麼,患者們究竟是「對誰」隱藏了真實的感受呢?絕大部分的人當然是「對父母」。
然而許多父母都會說:「這孩子總是自說自話,為所欲為,哪裡在忍耐了?」
其實,「父母尚未察覺,甚至覺得難以置信」正是造成問題的主因。
在此澄清一下,我並不是指所有原因都出自父母,希望大家不要誤會。我甚至認為,這樣的指責是大錯特錯。
哪個父母會希望自己珍愛的孩子生病或足不出戶?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會盡其所能地培育他們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優秀的人。
世上確實有無數個教育成功的案例。只不過,世上確實也有較為敏感的孩子,會因為那種做法而陷入心靈的泥沼中。我和走不出心靈泥沼的孩子或他的家人接觸後,便發現,這些孩子往往比他們的父母想的還要敏感得多。
當然啦,從小就被大人虐待的人,會因為不敢表達真實感受、長期扼殺自己的想法,於是失去自我,對生存感到迷惘,而這也可以理解的。
有問題的是,有些父母明明就是以正常的方式教育孩子,甚至是親手拉拔、用愛教育孩子,但孩子卻還是出現同樣的問題。
這都是因為孩子太敏感、太老實、太乖了,從小就會顧慮父母的感受,怕父母不開心,一直扮演著資優生的角色,並且將真心話埋藏在內心深處,結果超出極限,無法繼續扮演「乖孩子」之後,心就失去了平衡,導致行為也跟著出問題。而我發覺,這樣的例子不算少見。
這樣的孩子們,表現上也許是因為校園霸凌或職場問題,而開始了繭居生活,或罹患憂鬱症等心病。
但是,精神醫學上也暗示著,在那些極為脆弱的心靈背後,其實也有重要家人(家庭關係)帶來的巨大影響。還有,這也能解釋成,他們在家庭關係中沒有養成處理痛苦情緒的良好習慣,導致他們更容易感到挫折。
本書討論的實例,都是我親身見聞過的案例,以及與精神科醫師、心理諮商師執行家庭治療有關的案例。雖然為了避免當事人的身分遭到識別,而更改了一些人物設定,但患者的心理障礙和引發問題行為的原因,以及恢復的過程都是實際發生過的事。
每一件成功恢復的案例都有一個共通的轉捩點,那就本書的主題──父母對孩子的傾聽與共鳴。
「傾聽」是認真聆聽孩子所說的話,「共鳴」是接受孩子所說的話,努力去理解、體諒孩子內心深處的痛苦或悲傷。父母光是對孩子側耳傾聽,就能讓孩子產生巨大改變。
本書所介紹的傾聽、共鳴方法也是「家庭治療」的一環。在部分案例中,被心病折磨的成年子女並沒有直接接受治療,而是僅由父母接受指導。然後,即便子女從未親自接受診治,還是找回正常生活了。即使是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一樣,而且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
然而,雖然就一般而言,沒有人會反對社會去支援那些疲於照顧的家庭,但實際狀態卻是「支援制度跟不上現狀」,而且在現代精神醫學中,採用「讓家人以患者為中心」療法的家庭治療也尚不完善。
尤其日本受到歷史背景的影響,導致這種現象更為顯著。在日本,無論是實踐家庭治療的機會,或是相關的家屬交流會都還很少,而且大多都是由有志者自願執行、組織的。就體制面來說,根本稱不上充足。
我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曾詢問過多位管理心理健康的行政機關負責人,然而,除了與酒精依賴症有關的資訊之外,大多都是連家屬交流會的資訊都無法掌握。實際上,日本在家庭援助的法令方面,並不像英國或其他國家那樣完善,因此,求助窗口的形式和對應方式,也隨著各個自治團體的體制差異而不盡相同。
雖說如此,我的經驗告訴我,即使是成年子女的心理障礙或問題行為,也能透過家庭治療來獲得改善。這就是我想強調的地方。
本書舉出的實例當中,也許會出現過於簡單、令人掃興的做法,甚至令人懷疑「孩子真的會因為這種事而重新振作?」
但是,這對因為「父母的堅持」或「雙方缺乏溝通」而罹患心病的子女來說,卻是難以想像的體驗。從未「真正地」聽我說話的父母(至少孩子是這麼認為),居然真摯地側耳聆聽,而且還產生共鳴。無論是幾歲的孩子,都會感到世界變得更開闊、更幸福了。
就算孩子是因為父母的固執,或和父母相處不融洽而陷入心靈泥沼,父母依舊是拯救孩子的最強武器。治療專家再怎麼優秀,終究也只是個外人,怎樣也無法像父母的傾聽、共鳴那樣,發揮出極大的療癒效果。
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風貌。我本身並不覺得,本書所寫的「傾聽、體諒已成年子女」是父母的義務。我也不想簡單地說,只有父母能幫助他們的孩子。現實是,只有在許多人的幫助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康復。
另外,我的經驗也告訴我,不少父母光是聽到本書的標題,就會感到不悅或厭惡。其實,剛開始接觸家庭療法的父母,大多都有這種反應。
儘管如此,我仍要說清楚。
許多家庭都有「只有父母才能拯救孩子」的現象。也許光靠父母的力量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假如孩子重新出發的第一步少了父母的傾聽與共鳴,那麼他永遠不會想踏出第二步。許多成年子女皆是如此。
有許多父母在不知道「父母的傾聽和共鳴」有機會拯救孩子的情況下,因認知不同,而使用了「愛之深,責之切」的方式,對無法振作的孩子斥責道:「不要那麼天真!」、「適可而止!」試圖以責備來激勵孩子,結果反而使事態惡化。而我希望各位了解的是,事實上,有很多父母嘗試了與此不同的做法後,便順利改善問題了。
子女:「講再多遍,父母還是不懂我。」
父母:「都聽過好幾遍、按照他的意思做好幾遍了,還是搞不懂這孩子究竟在想什麼。」
親子在認知上有落差時,父母通常都想了解孩子,而孩子也希望爸媽能更了解自己,換言之就是錯過彼此。只種案例只需單純地將「扣錯的扣子」重新扣好就解決了。一直這樣下去實在太可惜了。
我希望那些只看了本書的標題和前言,就感到不舒服的父母能夠明白,面對和反思自己在不悅感背後的真實感受,可能就是解決一直以來阻礙孩子獨立、使彼此停止思考的根本問題的第一步。
撰寫本書時,我已做好接受眾多批判的覺悟。我當然不是要大家照單全收,只要各位參考後發現有所幫助,並將它運用在有心理障礙的孩子上,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本書分成4章。第1章描述了不良的親子關係如何阻礙孩子終結繭居生活和問題行為。第2章則談論父母用「傾聽、共鳴」的力量來接納孩子的難處。接著在第3章中,我會說明父母實踐傾聽、共鳴時該注意哪些重點,並分別以實例來為此做解說。而第4章則會列舉幾個子女常問父母的問題,並解釋如何回應才好。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人過中年以後,就很難擺脫不願出門之類的心理障礙、問題行為,或無法改善情緒不穩的問題。
但其實,確實有很多年過40、50的子女,都是在獲得了父母的傾聽和共鳴後,自然而然地變得更積極、更有辦法承受挫折。
即便您是年事已高的父母,從現在開始改變看待、對待子女的方式也不遲,這麼做還是能讓子女重新振作的。
更何況,您既已拿起這本書,就代表您還是希望子女振作起來,難道不是嗎?
而且我認為,假如您是一名父親的話,那麼光是拿起本書就很了不起了。
因為在日本,許多老一輩的父親們都對「撫育子女是母親的工作」等偏誤的觀念深信不疑,從來沒有正視過撫育子女的問題,連自己的子女已經被心病逼到走投無路都不曉得。
即便是高齡的父母親,只要心中還希望孩子振作起來,就等於是讓子女朝著振作的方向踏出一步了。
這對70、80歲的父母來說,正是幫助子女培養活下去的力量、找回幸福人生的最後機會。
有些人雖然長大了,處理感情的方法卻不夠成熟,因此一直將煩惱埋藏在心底。若您的孩子也有這種困擾,那麼請您透過本書去了解什麼叫做傾聽與共鳴,並且去親近孩子,好好聆聽心靈還很幼小的孩子說了什麼。
就算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還是有機會聽到子女說出從未對自己講過的真心話,或是意料之外的心裡話,光是這點就對彼此非常有意義了。假如這件事真的實現了,那麼不光是當事人會有所改變,連家庭關係,還有父母親本身的心境也會產生變化。
您若對本書所寫之事抱持懷疑,那麼還請您試著將本書拿給困在心靈泥沼中的孩子讀一讀。若光是讀完「前言」就覺得書中講得不對,那也不需要這本書了。但是,若孩子說書中講得沒錯,那麼,身為父母的您就算無法認同,也務必參考一下本書的做法。就算做不到,也可以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光是這麼做就很有意義了。
另外,如果是為人子女的您,正在為自己與父母的關係而煩惱,那麼閱讀本書,或許就能改變您與父母的關係,或者您也可以請父母閱讀本書。希望本書能改善您的親子關係。
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 最上悠
目次
前言……1
由父母帶頭嘗試改變,為此付出多一點點的努力。如此一來,即便是50歲的孩子也能重新振作。……1
第1章
人一旦扼殺了感情,身心和行為就會跟著出問題……23
只要父母肯改變,無論是幾歲的孩子都能重新振作……24
實例1
從父親施加的龐大壓力中解脫。走出繭居生活的S先生……24
父母逼孩子走「非本人所願的道路」的後果……34
實例2
A小姐獲得雙親的傾聽和共感後,便不再有暴力行為,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走去……34
人的情感有兩種,即「真實想法」和「表面行動」……40
無法繼續當「乖孩子」時,心就會生病……48
「他不但沒有放棄這樣的我,還接納了我」…….51
遇到心靈瓶頸的孩子,都有無法對父母坦言的真心話……54
「家庭治療」──父母的改變讓孩子回歸正軌……59
實例3
Y先生重新面對學會了傾聽和共感的母親,走出將近20年的繭居生活……70
說出心中的不安與憤怒,心情上就會輕鬆許多……75
第2章
先去了解孩子的艱辛之處……79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接納自己」時,便能擺脫絕望……80
父母的傾聽和共感能讓孩子對父母改觀……81
獲得父母的傾聽和共感後,孩子也會有所改變……83
將孩子逼到走投無路的「大道理」和「責罵」……85
父母光是接納孩子的真實想法,就能讓孩子改變……90
雙親本身也需要正視自己的感受……100
有時候,其實是父母壓抑了自己的感受……103
不是因「太寵」而苦,而是因「不夠寵」而苦……106
傾聽和共感不可缺少「真誠」和「接受」……113
實例4
嚴格的父親說了一句「你也很辛苦」,就讓H小姐脫離繭居狀態,找回生存的動力……117
不要使用貶低對方的話語。找出對方的優點並予以讚美…..123
專欄
有助於育兒的「對『不確定感』的忍耐力」……129
第3章
貼近孩子的心
「傾聽.共感」的做法……133
實例5
母親的耐心傾聽與親手煮的湯,成為A小姐克服衝動購物症和厭食症的契機……134
不只要用「耳朵」聽,還要用「心」聽……141
孩子會以「五感」來關注父母的一舉一動……146
與「傾聽、共感」有關的五個重點……149
「全家一起用餐」的重要性……168
獻給擺脫不了已故父╱母的你……171
專欄
傾聽和共感也是治療依存症的良方……186
專欄
教導不敢說NO的孩子如何拒絕……189
第4章
父母聽到孩子說「我想死」或「你毀了我的人生」時,該怎麼回答才好?......193
不要講大道理,不要隨意預測未來……194
結論……213
「跳過當事人,直接與雙親接觸」其實是成人精神醫學上的禁忌……213
協助為親子關係所煩惱的家庭時,自然也會請雙親付出行動……215
對於正面臨著困難的親子關係來說,「傾聽、共感」將會成為打破現狀的契機……220
裝訂.內文設計……藤田美咲
插畫.內文插圖……水谷有里
插圖製作……田栗克己
排版……オフィス.プレーゴ
編輯……小川潤二 岩崎裕朗
由父母帶頭嘗試改變,為此付出多一點點的努力。如此一來,即便是50歲的孩子也能重新振作。……1
第1章
人一旦扼殺了感情,身心和行為就會跟著出問題……23
只要父母肯改變,無論是幾歲的孩子都能重新振作……24
實例1
從父親施加的龐大壓力中解脫。走出繭居生活的S先生……24
父母逼孩子走「非本人所願的道路」的後果……34
實例2
A小姐獲得雙親的傾聽和共感後,便不再有暴力行為,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走去……34
人的情感有兩種,即「真實想法」和「表面行動」……40
無法繼續當「乖孩子」時,心就會生病……48
「他不但沒有放棄這樣的我,還接納了我」…….51
遇到心靈瓶頸的孩子,都有無法對父母坦言的真心話……54
「家庭治療」──父母的改變讓孩子回歸正軌……59
實例3
Y先生重新面對學會了傾聽和共感的母親,走出將近20年的繭居生活……70
說出心中的不安與憤怒,心情上就會輕鬆許多……75
第2章
先去了解孩子的艱辛之處……79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接納自己」時,便能擺脫絕望……80
父母的傾聽和共感能讓孩子對父母改觀……81
獲得父母的傾聽和共感後,孩子也會有所改變……83
將孩子逼到走投無路的「大道理」和「責罵」……85
父母光是接納孩子的真實想法,就能讓孩子改變……90
雙親本身也需要正視自己的感受……100
有時候,其實是父母壓抑了自己的感受……103
不是因「太寵」而苦,而是因「不夠寵」而苦……106
傾聽和共感不可缺少「真誠」和「接受」……113
實例4
嚴格的父親說了一句「你也很辛苦」,就讓H小姐脫離繭居狀態,找回生存的動力……117
不要使用貶低對方的話語。找出對方的優點並予以讚美…..123
專欄
有助於育兒的「對『不確定感』的忍耐力」……129
第3章
貼近孩子的心
「傾聽.共感」的做法……133
實例5
母親的耐心傾聽與親手煮的湯,成為A小姐克服衝動購物症和厭食症的契機……134
不只要用「耳朵」聽,還要用「心」聽……141
孩子會以「五感」來關注父母的一舉一動……146
與「傾聽、共感」有關的五個重點……149
「全家一起用餐」的重要性……168
獻給擺脫不了已故父╱母的你……171
專欄
傾聽和共感也是治療依存症的良方……186
專欄
教導不敢說NO的孩子如何拒絕……189
第4章
父母聽到孩子說「我想死」或「你毀了我的人生」時,該怎麼回答才好?......193
不要講大道理,不要隨意預測未來……194
結論……213
「跳過當事人,直接與雙親接觸」其實是成人精神醫學上的禁忌……213
協助為親子關係所煩惱的家庭時,自然也會請雙親付出行動……215
對於正面臨著困難的親子關係來說,「傾聽、共感」將會成為打破現狀的契機……220
裝訂.內文設計……藤田美咲
插畫.內文插圖……水谷有里
插圖製作……田栗克己
排版……オフィス.プレーゴ
編輯……小川潤二 岩崎裕朗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