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滿額折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精裝)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800 元
優惠價
901620
海外有庫存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8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嗇色園黃大仙祠是享譽海內外的道教廟宇和慈善團體,主祀黃大仙師及道、釋、儒三教神明。百年來,黃大仙師庇佑香江,對善信「有求必應」,在香港社會有口皆碑;而「黃大仙信俗文化」世代相傳,是本土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 年更榮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一步確認了黃大仙祠在香港宗教的重要地位及價值。

2021 年,欣逢嗇色園黃大仙祠成立一百周年(1921—2021)紀慶,本書編輯委員會搜集了百年來有關黃大仙祠之歷史與文化史料,以及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彙編出版。本書同時收錄了道教的專家、學者鴻文,攸關「香港黃大仙信俗」及道教文化,是本書的一大亮點。此外,書中更收錄了黃大仙祠各殿堂及收藏的文物(法器、碑文、匾額及楹聯等),以及精心編列的「大事紀略」等資料,彌足珍貴。

序章

嗇色園普宜壇,源於番禺乩壇,花埭建祠,西樵闡揚,香江顯聖,再扎根竹園,普濟勸善,輾轉百載矣。於此,至誠感恩 太上道祖的庇佑與 黃大仙師的運化!

在這百年來,嗇色園黃大仙祠在九龍獅嶺下的竹園村建壇弘道,幾經風雨,茁壯成長;百年來黃大仙祠與港人同步同榮,善道同行;我們見證了香港社會成為國際金融貿易的大都會的每段歷史,亦見證了香港道教發展的百載道情。《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的編纂緣起,為的是要把黃大仙祠的歷史與文化,就其發展的各個時期、每個層面的狀況和視野,通過每段歷史、每張照片及每項舊資料、文物等,以宏觀的歷史脈絡,詳加分析、整理,期望給讀者對香港黃大仙祠的歷史與黃大仙信俗文化等內容,有較全面及深入的了解。

其實,黃大仙祠在九龍獅嶺下之竹園村的建壇弘道,並不是一個道壇簡單的發展史;站在歷史文化的視角上,它是別具「本地文化」特色的道教宮觀。百年來,黃大仙信仰文化已融為各階層港人生活的一部分,「黃大仙有求必應」已是有口皆碑,蜚聲寰宇了。每到新年的頭炷香、投燈祈福或大仙寶誕等日子,大仙祠內到處人頭湧湧,人流如鯽。百年來,黃大仙師與港人皆有感應,恩澤社群,靈驗神蹟處處。我想,黃大仙信仰的流傳,「不是一對一,或一次性的神明降臨,便可以流傳下去,而是持續不斷的相互的結果」(Paul R. Katz)。所以此書的組稿,除了前人留下的乩文、筆記、碑文、典籍文獻、匾額、對聯與舊相片等史料外,並附加了近年與本園有交流之學者文章及一些老道口述歷史的材料等。所以此書不單是本園百年來之歷史文化記錄,亦是「香港道教史」的縮寫本。

本園的前壇始創於1915 年,是年得力於梁仁菴與梁鈞轉道長把黃大仙畫像帶到香港,並於1921 年立壇竹園村。這一段時期的歷史資料含蘊甚豐,它們主要包括:早期帶進香港的廣東地區科儀、經本;早期道壇的交往、啟建醮會及往來文書;前期組織「建壇立教」的老道長及草創期之核心道長之身份、社會地位、三教思想;前期的道教文化交流痕跡……皆值得我們一一去搜集、發掘、爬梳、辨析與整理。

嗇色園黃大仙祠創立後,我們曾經是香港殖民地政府管制下的道教宮觀,也迎上了不少的挑戰與合作。於1928 年政府為管理本港的所有廟宇,訂立了《華人廟宇條例》(第153 章),本園縱使於地方上有實踐仙師寶訓「普濟勸善」之訓示,進行贈醫施藥、施棺、施寒衣及派米等予貧苦大眾的賑濟,可是礙於政府對傳統宗教的管束,本園只能閉門作「私人清修道場」,沒有開放予公眾人士。於廟內除了平時的習經、拜懺及賀誕科儀等外,並有定時舉辦大型醮會,演法「陽樂陰安」的法會。抗戰時期,香港淪陷之前(1941 年前),由於大量難民湧入,在糧食及醫療短缺之情況下,宗教的施濟也為貧苦的多數解決了生活的難關。「日據期間」,黃大仙祠成為了附近村民的避難所,期間大仙更多次顯現神蹟,除了保護村民,縱使敵機不斷轟炸毗鄰的啟德機場,廟宇仍奇蹟地未被波及,仍保存完好。

踏入五十年代,由於大量內地移民來港,其中不少新移民遷移到黃大仙祠附近定居,他們無間斷地前來禮拜大仙,雖然大多數善信只能於門外跪拜,但仙師的護佑與靈籤的指引,令「有求必應」之名傳揚遐邇。及後,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加,黃大仙祠的附近地方也大規模地建設了新徙置區。翻查舊報章,1953年有報道涉及黃大仙資訊的:「竹園村闢新徙置區,黃大仙平房暫不受影響,港九新徙置區在擴展中。」(《工商晚報》,1953 年10 月18 日)五十年代,嗇色園碰上了政府收地的問題,最後由本園黃允畋主席協調而獲得圓滿的結局。從此本園正式開放,廣迎十方香客善信參訪祈福,而竹園村的籤檔、中藥舖(據「仙方」而去配藥)也圍繞黃大仙祠逐漸林立。此時,嗇色園在社會上更積極配合政府,參與社區上的教育、醫療、安老等範疇的各項服務,一直緊貼社區的發展步伐。由免費贈醫施藥的中藥局,到黃大仙區的「社會服務大樓」投入服務;由第一間可立中學起,發展至後來的十六間中小學幼稚園等;由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到建立生物科技流動實驗室;由早年西貢的安老院,發展到於本港各區有十六所耆英、護老中心等。這一系列之多元社會服務,是隨着社會的需求與配合政府的政策,隨籌隨建,使本園逐步成為本港一間具規模之宗教慈善團體,於中國道教界內部更被同道推舉為「香港四大宮觀」之一。

在建設上,本園據仙師的乩示,插竹為記,尋得這「鳳翼吉地」,從而建設成現在莊嚴的宮觀。以竹棚開始,先建大殿,接着是孔廟佈局的「麟閣」;隨後增建奉祀釋家燃燈佛的「盂香亭」,亭外四周至今仍保留有一班太史公的墨跡、對聯,彌足珍貴。及後,園內「五行建築」齊備,隨即更發動啟建「鳳鳴樓」、「從心苑」及「九龍壁」等宗教建築群。

從九十年代始,本人更投入更多時間在嗇色園的管理上,後來於董事會的管理架構內,增設了「監院」一職,專責傳承及發展園內「宮觀文化」的建設。此管理模式之轉變,更成為香港道教宮觀管理制度的典範。本人擔任監院一職以來,留意到園內道長出現「青黃不接」之現象,自此對於園內之「硬件」與「軟件」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在硬件上,為各殿堂進行粉飾、裝修,增建「太歲元辰殿」、「月老殿」、「財神殿」、「藥王殿」及「靈官殿」等,以回應善信的夙願及順應時代的需求;在軟件方面,除本身的自我增補,參訪名山大川,大德高道,學道取經,也為本園經生、會員,開設道教知識及道教經懺科儀等課程,培育科儀人材。舉辦大型的法會、科儀,如:大獻供、祈福禮斗大法會、開筆禮、上契黃大仙師科儀及入道冠巾科儀等。此外,於2014 年,更請來學者協助成功將「香港黃大仙信俗」,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由於園務的不斷發展,行政地方的不敷應用,又動議於園內後花園的部分空地,增建行政大樓「悟道堂」。邁向百周年紀慶,本人忝當籌委會主席,故又着手在全園進行維修,並在園內的點香區,增建一座「黃大仙信俗文化館」及於館的上層擴建「財神宮」,把原來的財神殿堂,改為「碧霞元君殿」以奉祀泰山娘娘。

此書在籌稿的過程中,本人特別提議,載錄近十年來與本園有交往的一些道教內外學者、專家的文章,藉着他們的學識與名氣,既為本書充實了內容,也提升了黃大仙信仰文化的地位。其實,「道教宮觀文化」是一大課題,本人在推廣黃大仙信俗文化之餘,也希望藉以推廣本地的社會風俗文化,尤其是在香港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香港的粵劇、神功戲、新界打醮、舞火龍、全真道樂、舞麒麟、古琴製作等本地的文化遺產,也要我們去弘揚、保育及承傳下去的。

專為此書撰稿的學者甚多,他們的文章主要分為「道教文化篇」與「香港黃大仙信俗研究篇」兩大範疇。文稿中,首先是現屆中國道教協會李光富會長的一篇賀辭,李會長對於武當山「玄天上帝文化」之弘揚,給予本人很大的啟示;文中提及了本園之多元化的慈善服務,更鼓勵、讚揚本園過去為內地之道教文化之交流與合作作出貢獻。

書中亦邀請我國道教研究的老前輩陳耀庭教授撰稿;陳教授是本人的大師兄,他的父親(陳蓮笙大師)亦是本人的恩師。陳教授向來支持本園舉辦的學術會議及出版等事宜,記得上次,本園將要出版饒公(宗頤教授)的《道學文集》時,本人邀他為文集賜序,他爽快應允,更迅速傳來稿件。此次陳教授從黃大仙流傳千載之仙蹟「叱石成羊」談起,更帶出道教之神學理論。陳教授的大作《道教神學概論》為我教之神學系統先河之作,書內創建道教神學理論基礎,居功厥偉。

此書亦請來了近幾年為本園出版《道教儀式叢書》系列的兩位研究道教科儀及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的學者─勞格文(John Lagerwey)及譚偉倫教授,惠賜鴻文。此次勞格文教授以“Why Makes Daoism Important?”為題,文章提到,通過他對我國地方社會(local society)的很多習俗、儀式及文物等進行研究,發現更多的是受了在上者帝王的影響而來的,尤其於唐、宋及明等三代,所以研究中國的地方道教,是了解中國社會的最實在、直接的方法。至於譚偉倫教授則以本園科儀的歷史和意義撰文。譚教授向來於我國民間宗教的調查、研究頗有心得,今特地對本園的科儀之歷史文化進行探究,認為前壇(普慶壇)已重視科儀,更派弟子前往羅浮山學習科儀,往後本園普宜壇於創立伊始,已時常舉辦大型的科儀、法會等。文章內提及科儀的本質:誠、敬、畏,這也是我教科儀文化意義之所在也。

另外,書中亦邀得台灣的道教學者蕭登福教授為此書撰稿。蕭教授是本人的老朋友,十多年來,無論本人在構建「太歲元辰殿」或是近年的「財神宮」,皆請來了蕭教授協助本園弘揚此方面的道教文化,他前後已為本園撰寫了《太歲元辰與南北斗星神信仰》及《財神信仰研究》兩書。此次他以「道文化」為題,認為道教是隨着本地化發展而成的宗教,至於東漢創教的教主張道陵只是道教歷史洪流中的一個宗派,於張道陵之前,道教之「經書」、「修行法門」及「宗教科儀」等均已存在。

最後,亦請來了本人早年於理大碩士班的教授、前孔子學院的院長朱鴻林教授賜稿;幾年前,本人於園內增設有「文化委員會」,當時請來了朱教授擔任學術顧問,並義務弘揚儒、釋、道三教文化。朱教授此文主要提出,除了儒家有《孝經》外,道教也有自己的《孝經》,名為《文昌帝君孝經》。他認為此經的「說孝」比儒家說的「孝」,更明白更具體,更易於檢索參考,及更具有普遍性和社會現實性等。朱教授還指出《文昌帝君孝經》所教人重孝的在「體親心」的高層次表現上,人於立身處世,只要能體貼親心,用心去做,社會便會安和樂利,國家便會富強穩定,世界便會萬國咸寧了。

書中有關學者文章的另一內容為「香港黃大仙信俗研究篇」,有關文章,本人主要邀來近十多年專注於「黃大仙信俗」的多位學者、教授來為此書撰稿。我們知道「信俗」這個詞彙的涵義是有信仰及習俗的意思,書內的學者皆是於此範疇頗具成就的學者。過去由於對歷史遺下的信仰文化,不予重視,尤其像黃大仙之信仰、歷史與文化一類,有關其傳播南下之路線、地方區域的崇拜、經典及科儀等廟宇宮觀文化,我們皆了解有限,或更多的已是湮沒無聞,造成傳承上的缺失。近代,世界各國開始關注到各地歷史、文化的傳承問題,而我國學界及地方政府,關於「黃大仙文化」的討論議題也開始「熱」起來,這是由於內地一段時間的信仰文化的「中斷」,而香港黃大仙信仰輾轉流傳香港後的繼續興盛,而有「傳承」回去浙江金華、蘭溪之說。

近十幾年來,更有以研究黃大仙信仰文化為題而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先有黃大仙成道之地方,金華市政府於2008 年,以「黃大仙故事」列入「非遺」;後有2014 年,本園以「香港黃大仙信俗」等,皆同獲殊榮。本書內也盛載了多篇有關黃大仙研究的文章,如金華黃大仙文化會的陳華文教授及陳晨博士等。陳華文教授提及黃大仙信俗是一種活態的承傳,黃大仙靈驗事蹟、宮觀建設、儀式及慈善等,皆是保護及承傳黃大仙信俗的一種方法,未來更可加強世界各地黃大仙信仰組識的聯繫,共同申請黃大仙信仰為「世界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另一篇是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陳晨博士。陳博士於攻讀博士時,已由牟鍾鑒教授推薦來本園作實地考察調查。此次她寫來了一篇長文談及「嶺南黃大仙信仰的形成與香港嗇色園的創建」,文章對本園過去在國內廣州、西樵山等三壇(普齊壇、普慶壇及普化壇)的歷史、文化作了詳盡的疏理與闡述,尤其是三壇與地方風俗文化關係,舉如:嶺南扶乩治壇之文化、普慶壇的社會善業的建設及早年之管理模式等,這是之前學人由於歷史資料欠缺等條件限制下而未涉及的,陳博士運用宗教學的研究方法,並加進一些實地之調查、口述歷史及民間流傳風俗等,為本園建壇的前後歷史、文化作出了研究。

書中最後請來了多位本港學者,皆為本地之「黃大仙之信俗」作出了大貢獻的學者、專家撰文。先是香港的歷史學家蕭國健教授。本園近十多年來,每次召開「黃大仙學術會議」,皆請來蕭教授、游子安教授等之「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及珠海學院合作的。此次,蕭教授為此書寫了〈赤松黃大仙祠嗇色園之創立與發展〉,文中蕭教授為本港黃大仙信仰的歷史發展作一考究,尤其是關於1915 年的那段歷史,最初梁仁菴、梁鈞轉等把黃大仙師畫像帶進香港後,先設壇於中區之「乍畏街」及「大笪地」,最後才找到九龍城一帶的竹園村,立壇闡教。蕭教授於文中把本園早年的多個名號的由來皆有探究:由「金華別洞」到「赤松仙館」,再到「嗇色園」的每段歷史,娓娓道來,巨細無遺。黃大仙研究文章亦邀來長期與本園合作的三位專家:游子安教授、危丁明博士及鍾潔雄女士,他們三人對於過去本園的出版、會議及申請非遺等事情都予以熱心協助,為香港的黃大仙信俗文化貢獻不少心力。書中游子安教授以〈獅子山下譜傳奇—滄海桑田成地標:從黃仙祠肇建到黃大仙區之定名〉為題,先從多張老照片談起,詳究本園如何背枕獅山,地以神名;由一私人壇堂而演變為香港人生活的一組成部分,並發展善業,繼續臻善黃大仙的信仰傳奇。文中提及「黃大仙區」於1969 年因祠名而定名及「申遺」的成功等,這皆是黃大仙信仰在香港落地生根的標誌。而「三劍俠」之一的危丁明博士,則以〈佛者覺也:黃大仙信俗與香港佛教〉為題,介紹本園一向奉行儒、釋、道三教思想的傳統。據危博士的考究,本園於早年立壇時,先以「佛」為主導及奉行「三教思想」。本壇三教的歷史脈絡,全由危博士予以釐清了。至於鍾潔雄女士,本園之「申遺」成功,她出力不少,先予感謝。她撰寫的〈黃大仙信俗的育成與傳承〉,認為「香港黃大仙信俗」是以「社會實踐」方面為內容,並以此申報國家級「非遺」及成為黃大仙信仰的百年傳承的文化定位。

書中結尾部分為本人的一篇拙作:〈《普慶幽科》的三教思想探究〉,主要述及本壇前期科儀來自廣東西樵山的普慶壇。《普慶幽科》為本園於上世紀二十至六十年代的法會所用的科本。據本人考究,經文充滿儒、釋、道三教的思想,而經本乃改編自前壇(普慶壇)西樵山鄰近道壇所用之《三教幽科》,採用之誦經腔口為「禪腔」(釋家腔口)。於本港之壇場,近代已流行道家之《先天斛食濟煉幽科》。本壇此科本已成為歷史,但傳承下來,可證本壇奉敬三教神明,傳承三教思想則為本港黃大仙信俗之一大特色。

此書在編輯過程上,實在要感謝很多大德、專家的協助。學者專家們的惠賜鴻文,實在無限感激。感謝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的黎耀強副總編輯、繆九英小姐(Kitty)、編輯黃杰華先生等為此書所做的一切。還要感謝本園文化委員會的董事們、委員們及同事們,感謝他們為本園百周年紀慶活動所做的所有籌備事宜。最後,願黃大仙師庇佑國泰民安!祝願眾善信福壽康寧!祝願我道教文化、百年香港黃大仙信俗,廣播全球,福蔭萬民!

 

嗇色園監院 李耀輝(義覺)

庚子立秋序於悟道堂監院辦公室

目次

赤松先師自序 / 6

黃大仙頌 / 8

黃大仙寶誥 / 9

黃大仙寶經 / 10

黃大仙真經 / 12

「 普濟勸善」寶訓 / 14

引言 / 16

序章 / 17

 

第一部分 園務發展與歷史回顧

前 言 / 24

第一章.創壇緣起(1921 年前) / 30

第二章.草創時期(1921 - 1940) / 41

第三章.艱苦過渡(1941 - 1955) / 48

第四章.穩定發展(1956 - 2004) / 54

第五章.改革創新(2005 年至今) / 85

結 語.薪火相傳 善道同行 / 136

 

第二部分 道教文化篇章

李光富: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100 周年紀念特刊序 / 142

陳耀庭:堅硬和柔軟都是道—皇初平「喝石成羊」的神學意義 / 143

勞格文:為何道教重要? John Lagerwey:Why Makes Daoism Important ? / 145

蕭登福:試論以道為主的道教,兼論老子所傳的道文化 / 149

譚偉倫: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淺論黃大仙祠科儀的歷史和意義 / 152

朱鴻林:淺談道教勸善書的孝道之教 / 155

 

第三部分 香港黃大仙信俗的歷史梗概 / 160

 

第四部分香港黃大仙信俗研究文章

蕭國健:赤松黃大仙祠嗇色園之創立與發展 / 170

游子安:獅子山下 譜傳奇—滄海桑田成地標:從黃仙祠肇建到黃大仙區之定名 / 172

陳華文:黃大仙信俗:場所、儀式、傳說與非遺保護 / 186

危丁明:佛者覺也:黃大仙信俗與香港佛教 / 195

陳 晨:嶺南黃大仙信俗的形成與香港嗇色園的創建 / 206

鍾潔雄:黃大仙信俗的育成與傳承 / 218

李耀輝:《普宜幽科》之三教思想探究 / 226

 

第五部分 嗇色園黃大仙祠內之建築、藝術文化篇

第一章.嗇色園黃大仙祠內各殿堂簡介 / 246

第二章.嗇色園黃大仙祠內保存之各類文物 / 284

第三章.嗇色園黃大仙祠內碑記 / 292

第四章.嗇色園黃大仙祠內楹聯及匾額 / 311

 

附錄

附錄一.嗇色園昔日道侶合影照片 / 342

附錄二.嗇色園歷屆董事及會員芳名 / 351

附錄三.昔日嗇色園普宜壇之皈依入道照片 / 373

附錄四.嗇色園董事會就職照片 / 382

附錄五.嗇色園百年大事紀略(1921 - 2021) / 387

 

編後語 / 402

鳴謝 / 403

編輯委員會 / 40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620
海外有庫存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