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75 元優惠價
:79 折 296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L'homme est né libre, et partout il est dans les fers.
――讓-雅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他所倡導的「主權在民」理念,至三百多年後的今天仍受用無窮☆
★強調個體自由、本真自我和主體性存在,為存在主義哲學奠定基礎☆
★其理論深刻影響了人類學與社會學,被視為後現代主義思想的先驅☆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自然狀態中的人類如何走向不平等的社會
【人類不平等的三個發展階段】
.富人哄騙窮人訂立社會契約,它們保護富人欺壓窮人。
.訂立了契約就需要有保障其實施的強力機構,權力的設立區別出強者和弱者。
.暴君政治的出現是不平等發展的頂點,它區別了主人和奴隸。
▎《社會契約論》
――國家的意志必須以人民的公共利益為基礎
【人生而自由】
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即使是小孩子,他們的自由也只屬於他們自己,任何人(即使是他們的父親)都不能轉讓他們的自由。放棄了自由,就是放棄了自己做人的權利,甚至就是放棄了自己為人的義務。
【公意≠全體的意志】
所謂「公意」,是指公共的意志。公意永遠是公正的。但人們常常會把「公意」與「全體的意志」相混淆,事實上,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前者只考慮公共的利益,而後者則顧及私人的利益、且不過是個別意志的總和而已。
▎《愛彌兒》
――人如何在墮落的社會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
【教育不是一時的】
人類的教育應當從長遠來看,立足於孩子的未來,我們不應只著眼於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應教他長大成人後怎樣保護自己。
【讓孩子找出自己的答案】
在一個黃昏,我和我的女兒去了一個景色優美的海邊。在那裡,我們看到了日落大海融為一體的美麗景象。幾乎所有老師都會讚美這樣美麗的景色,並且說出來讓孩子們也去感受這份愜意,想讓孩子和自己有一樣的感受。這是多麼愚蠢的做法,自然景色的景觀應該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
★特別附錄:盧梭致伏爾泰的書信
〔本書特色〕
本書為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代表作的精選譯本,反映了盧梭民主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從本書中,讀者可以感悟盧梭對人生、自然的態度,領略盧梭對社會、財富、科學與藝術的理解,體會盧梭那淳樸、追求完美的天性。
L'homme est né libre, et partout il est dans les fers.
――讓-雅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他所倡導的「主權在民」理念,至三百多年後的今天仍受用無窮☆
★強調個體自由、本真自我和主體性存在,為存在主義哲學奠定基礎☆
★其理論深刻影響了人類學與社會學,被視為後現代主義思想的先驅☆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自然狀態中的人類如何走向不平等的社會
【人類不平等的三個發展階段】
.富人哄騙窮人訂立社會契約,它們保護富人欺壓窮人。
.訂立了契約就需要有保障其實施的強力機構,權力的設立區別出強者和弱者。
.暴君政治的出現是不平等發展的頂點,它區別了主人和奴隸。
▎《社會契約論》
――國家的意志必須以人民的公共利益為基礎
【人生而自由】
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即使是小孩子,他們的自由也只屬於他們自己,任何人(即使是他們的父親)都不能轉讓他們的自由。放棄了自由,就是放棄了自己做人的權利,甚至就是放棄了自己為人的義務。
【公意≠全體的意志】
所謂「公意」,是指公共的意志。公意永遠是公正的。但人們常常會把「公意」與「全體的意志」相混淆,事實上,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前者只考慮公共的利益,而後者則顧及私人的利益、且不過是個別意志的總和而已。
▎《愛彌兒》
――人如何在墮落的社會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
【教育不是一時的】
人類的教育應當從長遠來看,立足於孩子的未來,我們不應只著眼於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應教他長大成人後怎樣保護自己。
【讓孩子找出自己的答案】
在一個黃昏,我和我的女兒去了一個景色優美的海邊。在那裡,我們看到了日落大海融為一體的美麗景象。幾乎所有老師都會讚美這樣美麗的景色,並且說出來讓孩子們也去感受這份愜意,想讓孩子和自己有一樣的感受。這是多麼愚蠢的做法,自然景色的景觀應該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
★特別附錄:盧梭致伏爾泰的書信
〔本書特色〕
本書為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代表作的精選譯本,反映了盧梭民主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從本書中,讀者可以感悟盧梭對人生、自然的態度,領略盧梭對社會、財富、科學與藝術的理解,體會盧梭那淳樸、追求完美的天性。
作者簡介
劉燁,專職編者。
曾紀軍,編著有《康德哲學解讀》、《錯別字過關手冊》,參與編寫教材、策劃並執行主編《孔子說為人》、《孟子說處世》、《老子說人生》、《莊子講故事》等,在各類報刊發表文藝作品20多萬字。
曾紀軍,編著有《康德哲學解讀》、《錯別字過關手冊》,參與編寫教材、策劃並執行主編《孔子說為人》、《孟子說處世》、《老子說人生》、《莊子講故事》等,在各類報刊發表文藝作品20多萬字。
序
序言
讓·雅克·盧梭(西元一七一二至一七七八年),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盧梭認為,一切權利應該屬於人民,而政府和官吏是由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權委任他們,也有權撤換他們,直至消滅奴役壓迫人民的統治者。這就是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
從盧梭的主要著作中,我們能夠非常清楚地了解盧梭的民主思想。盧梭的主要著作有: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該書是盧梭於一七五三年冬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是什麼?人類不平等是否為自然法所認可?」有獎徵文而作,一七五四年十月完成,一七七五年四月出版於阿姆斯特丹。
在書中,盧梭假想人類在進入社會狀態前曾生活在自然狀態中:那時的人類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沒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沒有住宅,沒有財產,人與人的交往最經常的只是兩性結合的短暫時期;生產力雖然低下,但由於人們的精神和物質需要都很少,就易於得到滿足;人沒有互相攻擊和掠奪的本性,只有憐憫他人和自我保存的感情;人的各種機能、欲望和情感都處於低級階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獨特的異於禽獸的自我完善的能力,共同勞動、家庭的發展促進了人與人的交往,使人的潛在機能被激發起來,導致社會狀態的出現。私有制是文明社會的基礎,農業和冶金術的發明是導致這一巨大變革的決定性原因。從此,人類產生了許多新的欲望和偏見,道德急遽墮落,富人和窮人的差別出現了,人類陷入可怕的戰爭狀態。於是,富人哄騙窮人訂立社會契約,社會和法律就是這樣起源的,它們保護富人欺壓窮人,這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一階段。訂立了契約就需要有保障其實施的強力機構,權力的設立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二階段,它確立了弱者和強者的區別。暴君政治的出現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三階段和頂點,它確立了主人和奴隸的區別。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躪法律,人民就有權用暴力推翻他。正如盧梭自己說的那樣:「這部作品在全歐洲只有很少的讀者能讀懂,而在能讀懂的讀者中又沒有一個願意談論它」。伏爾泰曾嘲諷說,讀了此書「使人不禁想用四肢爬行」。
《社會契約論》
該書是盧梭原計劃寫作的《政治制度論》一書的撮要,一七六二年四月出版於阿姆斯特丹。
盧梭認為,人們之間基於自由意志而訂立的社會契約是國家的唯一合法基礎。契約的目的是達到每個結合者的平等和自由。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它的核心是財產私有制基礎上的同等權利。自由則是個人自由與社會服從相一致,即每個公民既是主權者的一個成員,又是國家的一個臣民。盧梭把國家設想為一個公共人格,具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國家的意志必須以人民的公共利益為基礎,永遠著眼於全體共同的目標,才是公正的。盧梭認為,主權具有不可轉讓、不可分割、不可被代表的性質。主權必須由人民集體直接行使。法律的制定權只屬於人民。政府是主權者的執行人,它的權力來自人民的委託,人民透過定期集會,決定是否保留現有的政府形式,以及是否讓執行者繼續當政。為了防止政府可能篡奪主權,盧梭又提出小國論,以保證人民集會,監督政府。這部著作的激進原則和深刻哲理,對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後來的許多思想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愛彌兒》
該書是第一本小說體教育名著。寫於一七五七年,一七六二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重大。
在此書中,盧梭透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他的自然人性觀出發的。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著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後,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他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過程的「自然教育」,以培養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新人」。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其方法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透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方法,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懺悔錄》
該書是一部影響巨大的作品,寫於一七六五至一七六七年,是盧梭被當局和教會通緝、逮捕,被當作瘋子、「野蠻人」而受到緊追不捨的迫害,貧困潦倒,在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中斷斷續續完成的。寫作的動機是還自己一個清白,是一部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為自己的存在辯護的自傳,整部書充滿震撼人心的悲憤的力量,讓人血脈噴張,過目難忘。
本書正是以上盧梭代表作的精選譯本,反映了盧梭民主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為了便於讀者閱讀,我們對部分內容做了刪節,適當加了小標題,並在每個小標題的正文前對這一標題的內容作了總結性的概括。從本書中,我們可以感悟盧梭對人生、自然的態度,領略盧梭對社會、財富、科學與藝術的理解,體會盧梭那淳樸、澄明、追求完美的天性……
讓·雅克·盧梭(西元一七一二至一七七八年),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盧梭認為,一切權利應該屬於人民,而政府和官吏是由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權委任他們,也有權撤換他們,直至消滅奴役壓迫人民的統治者。這就是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
從盧梭的主要著作中,我們能夠非常清楚地了解盧梭的民主思想。盧梭的主要著作有: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該書是盧梭於一七五三年冬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是什麼?人類不平等是否為自然法所認可?」有獎徵文而作,一七五四年十月完成,一七七五年四月出版於阿姆斯特丹。
在書中,盧梭假想人類在進入社會狀態前曾生活在自然狀態中:那時的人類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沒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沒有住宅,沒有財產,人與人的交往最經常的只是兩性結合的短暫時期;生產力雖然低下,但由於人們的精神和物質需要都很少,就易於得到滿足;人沒有互相攻擊和掠奪的本性,只有憐憫他人和自我保存的感情;人的各種機能、欲望和情感都處於低級階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獨特的異於禽獸的自我完善的能力,共同勞動、家庭的發展促進了人與人的交往,使人的潛在機能被激發起來,導致社會狀態的出現。私有制是文明社會的基礎,農業和冶金術的發明是導致這一巨大變革的決定性原因。從此,人類產生了許多新的欲望和偏見,道德急遽墮落,富人和窮人的差別出現了,人類陷入可怕的戰爭狀態。於是,富人哄騙窮人訂立社會契約,社會和法律就是這樣起源的,它們保護富人欺壓窮人,這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一階段。訂立了契約就需要有保障其實施的強力機構,權力的設立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二階段,它確立了弱者和強者的區別。暴君政治的出現是不平等發展的第三階段和頂點,它確立了主人和奴隸的區別。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躪法律,人民就有權用暴力推翻他。正如盧梭自己說的那樣:「這部作品在全歐洲只有很少的讀者能讀懂,而在能讀懂的讀者中又沒有一個願意談論它」。伏爾泰曾嘲諷說,讀了此書「使人不禁想用四肢爬行」。
《社會契約論》
該書是盧梭原計劃寫作的《政治制度論》一書的撮要,一七六二年四月出版於阿姆斯特丹。
盧梭認為,人們之間基於自由意志而訂立的社會契約是國家的唯一合法基礎。契約的目的是達到每個結合者的平等和自由。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它的核心是財產私有制基礎上的同等權利。自由則是個人自由與社會服從相一致,即每個公民既是主權者的一個成員,又是國家的一個臣民。盧梭把國家設想為一個公共人格,具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國家的意志必須以人民的公共利益為基礎,永遠著眼於全體共同的目標,才是公正的。盧梭認為,主權具有不可轉讓、不可分割、不可被代表的性質。主權必須由人民集體直接行使。法律的制定權只屬於人民。政府是主權者的執行人,它的權力來自人民的委託,人民透過定期集會,決定是否保留現有的政府形式,以及是否讓執行者繼續當政。為了防止政府可能篡奪主權,盧梭又提出小國論,以保證人民集會,監督政府。這部著作的激進原則和深刻哲理,對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後來的許多思想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愛彌兒》
該書是第一本小說體教育名著。寫於一七五七年,一七六二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重大。
在此書中,盧梭透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他的自然人性觀出發的。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著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後,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他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過程的「自然教育」,以培養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新人」。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其方法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透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方法,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懺悔錄》
該書是一部影響巨大的作品,寫於一七六五至一七六七年,是盧梭被當局和教會通緝、逮捕,被當作瘋子、「野蠻人」而受到緊追不捨的迫害,貧困潦倒,在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中斷斷續續完成的。寫作的動機是還自己一個清白,是一部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為自己的存在辯護的自傳,整部書充滿震撼人心的悲憤的力量,讓人血脈噴張,過目難忘。
本書正是以上盧梭代表作的精選譯本,反映了盧梭民主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為了便於讀者閱讀,我們對部分內容做了刪節,適當加了小標題,並在每個小標題的正文前對這一標題的內容作了總結性的概括。從本書中,我們可以感悟盧梭對人生、自然的態度,領略盧梭對社會、財富、科學與藝術的理解,體會盧梭那淳樸、澄明、追求完美的天性……
目次
序言
盧梭的一生
上篇 論民主
第一章 社會形態
第二章 主權與公意
第三章 政府
第四章 選舉與監察
第五章 人類的不平等
下篇 論教育
第一章 嬰兒時期的教育
第二章 兒童時期的教育
第三章 少年時期的教育
第四章 青年時期的教育
第五章 女子教育
附錄
盧梭的信
盧梭名言
盧梭的一生
上篇 論民主
第一章 社會形態
第二章 主權與公意
第三章 政府
第四章 選舉與監察
第五章 人類的不平等
下篇 論教育
第一章 嬰兒時期的教育
第二章 兒童時期的教育
第三章 少年時期的教育
第四章 青年時期的教育
第五章 女子教育
附錄
盧梭的信
盧梭名言
書摘/試閱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更堅強:絕美癲狂的世紀獨白,歷久彌新的尼采哲學
存在主義,海德格的思考:為傳統的哲學概念,賦予全新的意義,從《存在與時間》探索存在的本質
帕斯卡的賭注:上帝存在,人性敗壞!不信上帝將會墜入無盡深淵?從《思想錄》探索人性的本質
厭世始祖叔本華的悲觀哲學:幸福只是暫時的,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質
休謨主義的人性科學:人性論、因果問題、歸納推理、自我理論
存在主義,海德格的思考:為傳統的哲學概念,賦予全新的意義,從《存在與時間》探索存在的本質
帕斯卡的賭注:上帝存在,人性敗壞!不信上帝將會墜入無盡深淵?從《思想錄》探索人性的本質
厭世始祖叔本華的悲觀哲學:幸福只是暫時的,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質
休謨主義的人性科學:人性論、因果問題、歸納推理、自我理論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