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聚焦于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需要遵循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心理機制,將心理學的知識性與實用性有機結合。本書分為瞭解學生篇、認識自我篇、教育與教學篇、管理與溝通篇,共十六章,涉及人格發展、情緒情感、學習、記憶、激勵、課堂、德育、溝通、網絡等多個領域,每一章均以典型案例導入,然後對案例進行理論分析,進而提出有建設性的對策與建議。所以本書以案例的方式向讀者提供了多種思考情境,既有對經典理論的論述,又有近期新研究領域的介紹,有助於一線中小學教師將本書的知識和自身實踐融會貫通,有效地應用於自己的教育、學習和生活中。
作者簡介
朱永新,中國教育學會學術顧問,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在美國、英國、日本和國內發表教育論文400餘篇,著作被翻譯為英、日、韓、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等28種文字對全球發行。先後被評聘為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當代教育名家、中國十大教育英才等,2020年獲得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愛閱人物獎,2022年獲得全球最大教育獎“一丹教育發展獎”。2000年發起新教育實驗,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宗旨,吸引了全國各地8300餘所學校860萬師生參與,正在積極影響著中國教育。
何源,博士,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副院長,醫學人文學術學科帶頭人,美國馬薩諸塞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等20余項課題,發表SCI、SSCI、CSSCI等學術論文60餘篇,撰寫多部學術專著和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學部同行評議專家、《醫學與哲學》編委。
何源,博士,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副院長,醫學人文學術學科帶頭人,美國馬薩諸塞大學訪問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等20余項課題,發表SCI、SSCI、CSSCI等學術論文60餘篇,撰寫多部學術專著和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學部同行評議專家、《醫學與哲學》編委。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朱永新等多位老師集體合作的成果,是一本專門為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編寫的心理學基礎讀物。
○關注教師的實際需要,幫助教師解決課堂上和校園裡的問題,以及解決好生活上和家庭裡的問題,是教師擁有人生幸福的工具書。
○具備心理學常識,助力教師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關注教師的實際需要,幫助教師解決課堂上和校園裡的問題,以及解決好生活上和家庭裡的問題,是教師擁有人生幸福的工具書。
○具備心理學常識,助力教師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序
序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代序)
2018年,大夏書系《教師月刊》的主編林茶居曾經問我這樣的問題:
記得一九八一年您還在上海師範大學讀書的時候,就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的編撰工作,還一度被認為是“朱老先生”。在心理學方面,您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著述頗豐,尤其是推動了心理諮詢理論與實踐方法在國內的“落地”與發展。時間已經過去了數十年。如果現在請您來給中小學和幼兒園的老師們寫(編寫)一本普及性質的心理學圖書,從人類已有的心理學研究和實踐成果當中,您會抽取哪些心理學的思想、理論、方法、工具?
我在回信中說:
的確,我是從心理學轉向教育學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在上海師範大學讀書的班級叫“教心班”,顧名思義,就是讀的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那個時候,我們就非常清晰地認識到,教育是人的科學,要全面地瞭解人,才能真正學好教育學,做好教育工作。教育是心靈的藝術,人的心理是極為複雜的存在,關於人的心理的科學是極為複雜的科學,需要哲學、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科的支撐。我們的老師,既有教育學方面的教授,如陳科美、陳桂生等,也有心理學方面的教授,如李伯黍、燕國材等,除此還有生理學、哲學、統計學方面的課程。
當時,我用力最多的是心理學。之所以用力最多,一方面的確是因為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更清晰地認識到,教育的對象是人,瞭解人應該從心理學入手,心理學是教育工作中最實用的基礎學科;另一方面是因為受燕國材教授的影響,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系統研究中國心理學史。要研究中國心理學史,就必須全面瞭解西方心理學發展史,瞭解心理學的流派與體系,瞭解心理學的主要分支領域。當時一邊學習,一邊做了大量筆記,還寫了一本科普小書《心理世界窺探》。這是我的第一本著作。後來雖然以中國心理學史為主攻方向,但是在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諮詢心理學等領域也做了大量研究,到現在為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重點教材《管理心理學》仍然是我主編的教材。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始,隨著先後擔任蘇州大學教務處處長、蘇州市政府副市長等職務,尤其是本世紀初我發起新教育實驗以後,我把研究的重點轉向與工作關係更為直接更為緊密的教育學,從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到區域教育發展研究,再到新教育實驗的理論研究,我與心理學界漸行漸遠。但是,我一直關注著心理學科的最新進展。
如果讓我來給中小學和幼兒園的老師們編寫一本普及性質的心理學圖書,應該把哪些心理學的思想、理論、方法和工具介紹給大家,這的確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用一本書的篇幅,來為教師全面講述心理學,是有很大難度的。在我主持研究推出的《中國中小學教師基礎閱讀書目》中,就至少收錄了十五本經典的心理學著作:《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帕克·帕爾默)、《積極心理學:探索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踐》(斯奈德、沙恩·洛佩斯)、《兒童心理學》(皮亞傑、英海爾德)、《思維與語言》(列夫·維果茨基)、《兒童的人格教育》(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道德發展心理學:道德階段的本質與確證》(科爾伯格)、《兒童發展》(貝克)、《動機與人格》(亞伯拉罕·馬斯洛)、《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埃裡克·埃裡克森)、《愛的藝術》(艾裡希·弗洛姆)、《教育心理學精要:指導有效教學的主要理念》(簡妮·愛麗絲·奧姆羅德)、《多元智能新視野》(霍華德·加德納)、《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發展》(羅森塔爾,雅各布森)、《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約翰·布蘭思福特等)、《獎勵的懲罰》(埃爾菲·艾恩)。這個書目,是我們從數以千計的心理學著作中反復精選出來的,包括了與教師生活相關的主要著作和主要領域。而且,這些心理學方面的經典圖書,是在假設教師已經受過系統的師範教育,學習過心理學史、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心理測量與統計等主要課程的情況下提出來的。如果想真正瞭解心理學的相關情況,建議老師用一到三年的時間,把上述著作細讀一遍。
當然,有難度並不意味著不可能。編寫一本教師用的心理學基礎讀物,關鍵還是要關注教師的實際需要。所以,如果我來主編一本面向中小學和幼兒園老師的心理學作品,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是關於心理學的歷史發展。任何科學歸根到底都是歷史的科學,心理學的歷史告訴我們,人類認識自己的歷程漫長而緩慢,作為研究人自身的學問,遠遠落後於其他科學。但是,已有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對於改進我們的教育教學,已經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前面我們推出的書目中選取的基本是西方的經典心理學著作,但在心理學的歷史發展部分,我會介紹中國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介紹中國人對於世界心理學的貢獻。同時,通過對不同心理學派如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結構主義心理學等流派及其在教育上的主張的介紹,幫助教師瞭解心理學是如何深刻地影響教育實踐的。
二是關於普通心理學或者心理學基礎。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一般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包括人的感覺、知覺、思維等認知過程,情緒、情操等情感過程,動機、決定、執行等意志過程,以及興趣、性格、自我意識等個性心理特點。普通心理學是所有應用心理學的基礎,它有助於教師更好地學習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與教育。
三是關於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幼兒園和中小學的教育對象,是兒童與青少年。不瞭解兒童與青少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好的教育。無論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還是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對我們瞭解兒童發展的階段性都非常有益。這個部分主要介紹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成長的特點與規律,如七歲前兒童大腦的快速發育期、兒童的生理斷乳期與青少年的心理斷乳期等。
四是關於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關於學習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心理、關於道德形成發展的特點與規律的品德心理、關於不同個性不同潛能的學生的差異心理、關於教師職業發展與心理健康的教師心理、關於如何瞭解與評價學生和學業成績的心理測量與評價等。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非常豐富,有許多著名的實驗,如遺忘曲線、皮格馬利翁效應等,在教育上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可以介紹給老師們。在這個部分,還要特別介紹如何觀察和研究學生,如何科學地評價學生等。
總之,如果我編寫這樣一本心理學書籍,我希望它是一幅心理學世界地圖。通過這張地圖,能夠知道最美的風景在哪裡,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抵達那裡,等等。教師,應該學一點心理學。具備心理學常識的教師,才能更順暢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只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教師才能真正進入教育的自由王國,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現在擺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也算是我三年前回信的承諾。感謝何源和我的學生團隊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幫助我圓了這個夢想。除了限於篇幅,這本書沒有包括心理學歷史,其他的內容,在這本書中基本包括了。如果有可能,以後也可以編寫一本《教師要懂的心理學史》。
朱永新
2021年5月14日寫於上海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代序)
2018年,大夏書系《教師月刊》的主編林茶居曾經問我這樣的問題:
記得一九八一年您還在上海師範大學讀書的時候,就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的編撰工作,還一度被認為是“朱老先生”。在心理學方面,您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著述頗豐,尤其是推動了心理諮詢理論與實踐方法在國內的“落地”與發展。時間已經過去了數十年。如果現在請您來給中小學和幼兒園的老師們寫(編寫)一本普及性質的心理學圖書,從人類已有的心理學研究和實踐成果當中,您會抽取哪些心理學的思想、理論、方法、工具?
我在回信中說:
的確,我是從心理學轉向教育學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在上海師範大學讀書的班級叫“教心班”,顧名思義,就是讀的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那個時候,我們就非常清晰地認識到,教育是人的科學,要全面地瞭解人,才能真正學好教育學,做好教育工作。教育是心靈的藝術,人的心理是極為複雜的存在,關於人的心理的科學是極為複雜的科學,需要哲學、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科的支撐。我們的老師,既有教育學方面的教授,如陳科美、陳桂生等,也有心理學方面的教授,如李伯黍、燕國材等,除此還有生理學、哲學、統計學方面的課程。
當時,我用力最多的是心理學。之所以用力最多,一方面的確是因為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更清晰地認識到,教育的對象是人,瞭解人應該從心理學入手,心理學是教育工作中最實用的基礎學科;另一方面是因為受燕國材教授的影響,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系統研究中國心理學史。要研究中國心理學史,就必須全面瞭解西方心理學發展史,瞭解心理學的流派與體系,瞭解心理學的主要分支領域。當時一邊學習,一邊做了大量筆記,還寫了一本科普小書《心理世界窺探》。這是我的第一本著作。後來雖然以中國心理學史為主攻方向,但是在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諮詢心理學等領域也做了大量研究,到現在為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重點教材《管理心理學》仍然是我主編的教材。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始,隨著先後擔任蘇州大學教務處處長、蘇州市政府副市長等職務,尤其是本世紀初我發起新教育實驗以後,我把研究的重點轉向與工作關係更為直接更為緊密的教育學,從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到區域教育發展研究,再到新教育實驗的理論研究,我與心理學界漸行漸遠。但是,我一直關注著心理學科的最新進展。
如果讓我來給中小學和幼兒園的老師們編寫一本普及性質的心理學圖書,應該把哪些心理學的思想、理論、方法和工具介紹給大家,這的確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用一本書的篇幅,來為教師全面講述心理學,是有很大難度的。在我主持研究推出的《中國中小學教師基礎閱讀書目》中,就至少收錄了十五本經典的心理學著作:《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帕克·帕爾默)、《積極心理學:探索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踐》(斯奈德、沙恩·洛佩斯)、《兒童心理學》(皮亞傑、英海爾德)、《思維與語言》(列夫·維果茨基)、《兒童的人格教育》(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道德發展心理學:道德階段的本質與確證》(科爾伯格)、《兒童發展》(貝克)、《動機與人格》(亞伯拉罕·馬斯洛)、《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埃裡克·埃裡克森)、《愛的藝術》(艾裡希·弗洛姆)、《教育心理學精要:指導有效教學的主要理念》(簡妮·愛麗絲·奧姆羅德)、《多元智能新視野》(霍華德·加德納)、《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發展》(羅森塔爾,雅各布森)、《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約翰·布蘭思福特等)、《獎勵的懲罰》(埃爾菲·艾恩)。這個書目,是我們從數以千計的心理學著作中反復精選出來的,包括了與教師生活相關的主要著作和主要領域。而且,這些心理學方面的經典圖書,是在假設教師已經受過系統的師範教育,學習過心理學史、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心理測量與統計等主要課程的情況下提出來的。如果想真正瞭解心理學的相關情況,建議老師用一到三年的時間,把上述著作細讀一遍。
當然,有難度並不意味著不可能。編寫一本教師用的心理學基礎讀物,關鍵還是要關注教師的實際需要。所以,如果我來主編一本面向中小學和幼兒園老師的心理學作品,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是關於心理學的歷史發展。任何科學歸根到底都是歷史的科學,心理學的歷史告訴我們,人類認識自己的歷程漫長而緩慢,作為研究人自身的學問,遠遠落後於其他科學。但是,已有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對於改進我們的教育教學,已經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前面我們推出的書目中選取的基本是西方的經典心理學著作,但在心理學的歷史發展部分,我會介紹中國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介紹中國人對於世界心理學的貢獻。同時,通過對不同心理學派如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結構主義心理學等流派及其在教育上的主張的介紹,幫助教師瞭解心理學是如何深刻地影響教育實踐的。
二是關於普通心理學或者心理學基礎。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一般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包括人的感覺、知覺、思維等認知過程,情緒、情操等情感過程,動機、決定、執行等意志過程,以及興趣、性格、自我意識等個性心理特點。普通心理學是所有應用心理學的基礎,它有助於教師更好地學習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與教育。
三是關於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幼兒園和中小學的教育對象,是兒童與青少年。不瞭解兒童與青少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好的教育。無論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還是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對我們瞭解兒童發展的階段性都非常有益。這個部分主要介紹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成長的特點與規律,如七歲前兒童大腦的快速發育期、兒童的生理斷乳期與青少年的心理斷乳期等。
四是關於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關於學習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心理、關於道德形成發展的特點與規律的品德心理、關於不同個性不同潛能的學生的差異心理、關於教師職業發展與心理健康的教師心理、關於如何瞭解與評價學生和學業成績的心理測量與評價等。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非常豐富,有許多著名的實驗,如遺忘曲線、皮格馬利翁效應等,在教育上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可以介紹給老師們。在這個部分,還要特別介紹如何觀察和研究學生,如何科學地評價學生等。
總之,如果我編寫這樣一本心理學書籍,我希望它是一幅心理學世界地圖。通過這張地圖,能夠知道最美的風景在哪裡,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抵達那裡,等等。教師,應該學一點心理學。具備心理學常識的教師,才能更順暢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只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教師才能真正進入教育的自由王國,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現在擺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也算是我三年前回信的承諾。感謝何源和我的學生團隊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幫助我圓了這個夢想。除了限於篇幅,這本書沒有包括心理學歷史,其他的內容,在這本書中基本包括了。如果有可能,以後也可以編寫一本《教師要懂的心理學史》。
朱永新
2021年5月14日寫於上海
目次
目 錄
認識自我篇
第一章 教師應知的自我認知理論003
第一節 我是誰?003
第二節 我想成為誰?010
第三節 如何遇見更好的自己?015
第二章 教師應知的情緒管理策略024
第一節 情緒,讓我歡喜讓我憂
——正確認識情緒024
第二節 與情緒相處之道
——如何進行情緒管理029
第三節 提升情緒的耐受性
——積極心態提升快樂競爭力033
第三章 教師應知的幸福感提升路徑038
第一節 什麼是幸福?038
第二節 如何提升幸福感之一:積極情緒045
第三節 如何提升幸福感之二:意義感051
第四章 教師應知的心理韌性培養057
第一節 教師心理韌性初探057
第二節 城市教師心理韌性特徵與提升策略062
第三節 農村教師心理韌性特徵與提升策略068
瞭解學生篇
第五章 教師應知的人格發展理論077
第一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弗洛伊德077
第二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埃裡克森(一)086
第三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埃裡克森(二)092
第六章 教師應知的學生情緒和情感099
第一節 無憂無慮多快樂
——試做情緒小主人(小學低年級)099
第二節 青澀小荷多煩憂
——積極情緒伴我行(小學高年級)101
第三節 風雨過後有彩虹
——多事的季節(初中)104
第四節 雛燕試飛多險阻
——積極情緒體驗(高中)109
第七章 教師應知的智力理論及智力觀115
第一節 智力是什麼?115
第二節 智力與遺傳120
第三節 智力:學校教育的作用124
第四節 智力理論的新進展及創造力128
第八章 教師應知的學生異常心理136
第一節 異常心理概述136
第二節 考試焦慮症139
第三節 抑鬱症144
第四節 網絡成癮149
第五節 精神分裂症153
教育與教學篇
第九章 教師應知的德育心理161
第一節 認知:道德發展的水平與階段161
第二節 體驗:道德情感認同164
第三節 踐行:道德目標落實169
第四節 啟示:典型德育問題心理分析173
第十章 教師應知的激勵心理179
第一節 明確激勵的目標179
第二節 遵循激勵的學習機制185
第三節 選擇有效的激勵方法190
第十一章 教師應知的學習心理195
第一節 腦與學習195
第二節 行為與習慣塑造200
第三節 認知與知識學習208
第十二章 教師應知的課堂心理213
第一節 教師應知的心理學效應213
第二節 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219
第三節 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224
管理與溝通篇
第十三章 教師應知的管理心理學233
第一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領導心理233
第二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工作群體理論238
第三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工作應激理論244
第十四章 教師應知的溝通藝術250
第一節 與學生的溝通250
第二節 與家長的溝通256
第三節 與同事的溝通261
第十五章 教師應知的社會心理267
第一節 洞察我們的世界:社會認知的原理267
第二節 愛上我們的世界:態度的形成與改變273
第三節 擁抱我們的世界:群體心理與行為279
第十六章 教師應知的網絡心理283
第一節 網絡交往心理283
第二節 網絡欺淩心理287
第三節 網絡教育心理291
後 記 299
認識自我篇
第一章 教師應知的自我認知理論003
第一節 我是誰?003
第二節 我想成為誰?010
第三節 如何遇見更好的自己?015
第二章 教師應知的情緒管理策略024
第一節 情緒,讓我歡喜讓我憂
——正確認識情緒024
第二節 與情緒相處之道
——如何進行情緒管理029
第三節 提升情緒的耐受性
——積極心態提升快樂競爭力033
第三章 教師應知的幸福感提升路徑038
第一節 什麼是幸福?038
第二節 如何提升幸福感之一:積極情緒045
第三節 如何提升幸福感之二:意義感051
第四章 教師應知的心理韌性培養057
第一節 教師心理韌性初探057
第二節 城市教師心理韌性特徵與提升策略062
第三節 農村教師心理韌性特徵與提升策略068
瞭解學生篇
第五章 教師應知的人格發展理論077
第一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弗洛伊德077
第二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埃裡克森(一)086
第三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埃裡克森(二)092
第六章 教師應知的學生情緒和情感099
第一節 無憂無慮多快樂
——試做情緒小主人(小學低年級)099
第二節 青澀小荷多煩憂
——積極情緒伴我行(小學高年級)101
第三節 風雨過後有彩虹
——多事的季節(初中)104
第四節 雛燕試飛多險阻
——積極情緒體驗(高中)109
第七章 教師應知的智力理論及智力觀115
第一節 智力是什麼?115
第二節 智力與遺傳120
第三節 智力:學校教育的作用124
第四節 智力理論的新進展及創造力128
第八章 教師應知的學生異常心理136
第一節 異常心理概述136
第二節 考試焦慮症139
第三節 抑鬱症144
第四節 網絡成癮149
第五節 精神分裂症153
教育與教學篇
第九章 教師應知的德育心理161
第一節 認知:道德發展的水平與階段161
第二節 體驗:道德情感認同164
第三節 踐行:道德目標落實169
第四節 啟示:典型德育問題心理分析173
第十章 教師應知的激勵心理179
第一節 明確激勵的目標179
第二節 遵循激勵的學習機制185
第三節 選擇有效的激勵方法190
第十一章 教師應知的學習心理195
第一節 腦與學習195
第二節 行為與習慣塑造200
第三節 認知與知識學習208
第十二章 教師應知的課堂心理213
第一節 教師應知的心理學效應213
第二節 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219
第三節 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224
管理與溝通篇
第十三章 教師應知的管理心理學233
第一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領導心理233
第二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工作群體理論238
第三節 教師應該知道的工作應激理論244
第十四章 教師應知的溝通藝術250
第一節 與學生的溝通250
第二節 與家長的溝通256
第三節 與同事的溝通261
第十五章 教師應知的社會心理267
第一節 洞察我們的世界:社會認知的原理267
第二節 愛上我們的世界:態度的形成與改變273
第三節 擁抱我們的世界:群體心理與行為279
第十六章 教師應知的網絡心理283
第一節 網絡交往心理283
第二節 網絡欺淩心理287
第三節 網絡教育心理291
後 記 299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