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留白:為自己和別人保留空間,讓每次相遇都是成長的開始
商品資訊
系列名:綠蠹魚Read It
ISBN13:9786263611474
替代書名:All for Love: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Holding Space
出版社:遠流
作者:麥特.坎恩
譯者:梵妮莎
出版日:2023/06/29
裝訂/頁數:平裝/232頁
規格:21cm*14.8cm*1.4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別人有權隨心所欲,而我同樣有權決定如何解釋他們的話。
慢一點回應,甚至不回應也無妨。
與達賴喇嘛、艾克哈特.托勒同列
「世界百大最具精神影響力人物」的美國靈性導師最新療癒力作!
當生活變得不堪負荷、不知道該怎麼辦時,
我要對自己和周圍的人說什麼?
如今世界已經來到了集體內心擴張的「水瓶時代」,我們在他人身上感受到的每一項差異,都可能成為探索更深層連結的深切邀請。問題是面對社群媒體和日常人際互動上的摩擦或對立,我們經常無法保持冷靜,總是想要立刻反擊或回應,不是被激起太多情緒,就是內耗太多,以致身心俱疲。
這種時候,我們就需要練習「保留空間」,讓自己不會習慣性地,在第一時間就給出情緒化的淺層反應,無論是正面、負面的回應都一樣。
這本書充滿了讓自己更好也讓別人更好的技巧,十項原則將幫助你透過有意識的溝通來解決衝突,鼓勵所有人(尤其是高敏感族)以勇敢、自信和同情心擁抱千變萬化的世界,可以讓你:
◎促成更多鼓舞人心的自我對話,而不是痛苦的內在批評。
◎學習如何成為隱藏在內心深處、潛伏在身邊人們陰影中的傷口的好友。
◎平復傷痛的記憶,原諒那些真的沒辦法做得更好的人,無論周圍的人行為舉止如何,你都能在平靜的道路上前行。
◎加深在人際關係中的親密感,幫助你感覺更投入生活、敞開心扉,讓你的聲音被聽到。
◎學習如何做到最好且獲得更多支持,並在不耗盡自身所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支持他人。
◎從完美主義、相互依賴和取悅他人的束縛中解脫,重新獲得你全然應得的個人力量。
◎在面對那些視你為避風港、垃圾桶的人,能夠更有抵抗力。
◎意識到自己的經歷與周遭他人間的差異,讓你能夠基於自由做出擁有力量的選擇,而不是迷失在他人強烈的模式中。
慢一點,讓力量回歸內心的靈性智慧──
◆ 為了幫助別人能真正地療癒,表達支持會比提供糾正更有用。
◆ 與其花大半輩子等待對方道歉,鼓勵這項特質會啟發你帶著愛以身作則,你會因為深刻的貢獻而向上提升,不再受困於「要從那些無力給予的人身上收到回饋」的想法。
◆ 不妨想像一下,用「我看到你很痛苦」來回應一個猛烈抨擊你的人會如何?也許承認他們內心的衝突有助於他們繼續進化、加深親密連結,而非製造更多不和諧。
◆ 學會區分「肯定對方的經歷」與「安撫對方」的不同之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安撫」是無意識、盲目同意他人的觀點,只有當我們不再躲在盲目同意的面具底下,才能保留空間。
◆ 當你支持別人發聲,反過來也可以幫助你重新找回沉寂已久的發言力量。
◆ 你越是意識到憤怒是創傷事件的重演,你就越不容易感受到威脅。
◆ 你花越多時間選擇去保留空間,而不是將別人的需求當成對自己的攻擊,你就越有能力以平和、開放和輕鬆的方式度過每一波情緒浪潮。
◆ 那些質疑或無視你需求的人,其實是在幫助你看得更清楚,了解誰只是因為你能帶來好處才加以接近。
慢一點回應,甚至不回應也無妨。
與達賴喇嘛、艾克哈特.托勒同列
「世界百大最具精神影響力人物」的美國靈性導師最新療癒力作!
當生活變得不堪負荷、不知道該怎麼辦時,
我要對自己和周圍的人說什麼?
如今世界已經來到了集體內心擴張的「水瓶時代」,我們在他人身上感受到的每一項差異,都可能成為探索更深層連結的深切邀請。問題是面對社群媒體和日常人際互動上的摩擦或對立,我們經常無法保持冷靜,總是想要立刻反擊或回應,不是被激起太多情緒,就是內耗太多,以致身心俱疲。
這種時候,我們就需要練習「保留空間」,讓自己不會習慣性地,在第一時間就給出情緒化的淺層反應,無論是正面、負面的回應都一樣。
這本書充滿了讓自己更好也讓別人更好的技巧,十項原則將幫助你透過有意識的溝通來解決衝突,鼓勵所有人(尤其是高敏感族)以勇敢、自信和同情心擁抱千變萬化的世界,可以讓你:
◎促成更多鼓舞人心的自我對話,而不是痛苦的內在批評。
◎學習如何成為隱藏在內心深處、潛伏在身邊人們陰影中的傷口的好友。
◎平復傷痛的記憶,原諒那些真的沒辦法做得更好的人,無論周圍的人行為舉止如何,你都能在平靜的道路上前行。
◎加深在人際關係中的親密感,幫助你感覺更投入生活、敞開心扉,讓你的聲音被聽到。
◎學習如何做到最好且獲得更多支持,並在不耗盡自身所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支持他人。
◎從完美主義、相互依賴和取悅他人的束縛中解脫,重新獲得你全然應得的個人力量。
◎在面對那些視你為避風港、垃圾桶的人,能夠更有抵抗力。
◎意識到自己的經歷與周遭他人間的差異,讓你能夠基於自由做出擁有力量的選擇,而不是迷失在他人強烈的模式中。
慢一點,讓力量回歸內心的靈性智慧──
◆ 為了幫助別人能真正地療癒,表達支持會比提供糾正更有用。
◆ 與其花大半輩子等待對方道歉,鼓勵這項特質會啟發你帶著愛以身作則,你會因為深刻的貢獻而向上提升,不再受困於「要從那些無力給予的人身上收到回饋」的想法。
◆ 不妨想像一下,用「我看到你很痛苦」來回應一個猛烈抨擊你的人會如何?也許承認他們內心的衝突有助於他們繼續進化、加深親密連結,而非製造更多不和諧。
◆ 學會區分「肯定對方的經歷」與「安撫對方」的不同之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安撫」是無意識、盲目同意他人的觀點,只有當我們不再躲在盲目同意的面具底下,才能保留空間。
◆ 當你支持別人發聲,反過來也可以幫助你重新找回沉寂已久的發言力量。
◆ 你越是意識到憤怒是創傷事件的重演,你就越不容易感受到威脅。
◆ 你花越多時間選擇去保留空間,而不是將別人的需求當成對自己的攻擊,你就越有能力以平和、開放和輕鬆的方式度過每一波情緒浪潮。
◆ 那些質疑或無視你需求的人,其實是在幫助你看得更清楚,了解誰只是因為你能帶來好處才加以接近。
作者簡介
麥特.坎恩(Matt Kahn)
靈性導師,也是擁有高度共感能力的靈性治療師。
他天生擁有觀望、聆聽、感應的直覺,不僅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情緒,也能精確指出阻礙心靈開放的原因。以書寫、演說為媒介,為我們帶來新的洞見,教導能夠感知能量的人們如何運用愛的力量,達到療癒身心、喚醒靈魂、轉化實相的效果。
他是聯繫神祕領域與覺醒之道的橋梁,在人們心中啟發了深刻的靈性成長與能量擴展,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受其影響的人遍布全球。透過麥特充滿愛的引導,以及神聖心靈智慧的傳遞,許多靈性求道者得以覺醒、認知到自己的本質,體驗到奇妙、難以解釋的身心療癒。著有《愛是圓滿的開始》。
靈性導師,也是擁有高度共感能力的靈性治療師。
他天生擁有觀望、聆聽、感應的直覺,不僅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情緒,也能精確指出阻礙心靈開放的原因。以書寫、演說為媒介,為我們帶來新的洞見,教導能夠感知能量的人們如何運用愛的力量,達到療癒身心、喚醒靈魂、轉化實相的效果。
他是聯繫神祕領域與覺醒之道的橋梁,在人們心中啟發了深刻的靈性成長與能量擴展,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受其影響的人遍布全球。透過麥特充滿愛的引導,以及神聖心靈智慧的傳遞,許多靈性求道者得以覺醒、認知到自己的本質,體驗到奇妙、難以解釋的身心療癒。著有《愛是圓滿的開始》。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的核心概念「保留空間」,正好是高敏感社交管理的正解,我們需要純粹的關係,練習不隨他人的情緒起舞,練習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課題!──茱蒂(Instagram療癒系創作者)
作者精闢分析十個心法,不僅能自我提升,更讓集體意識擁有更好的連結。當我們彼此擁有舒適的空間,就能和諧共處,達成雙贏。──謝宜珍(作家、身心靈講師)
對我而言,這本書談的是「和解」。我們需要先與自己和解,治癒自己的傷痛,進而在確立界線的前提下,也能涵容他人的傷痛,這是我們能帶給這個世界最大的禮物。──羅志仲(人際溝通講師、身心靈工作者)
空間,是一種可能性。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也可以是萬事萬物出現的所在。在本書十個特質的引導之下,祝福你我都越來越有保留空間的餘裕,並有機會善用這個禮物。──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精闢分析十個心法,不僅能自我提升,更讓集體意識擁有更好的連結。當我們彼此擁有舒適的空間,就能和諧共處,達成雙贏。──謝宜珍(作家、身心靈講師)
對我而言,這本書談的是「和解」。我們需要先與自己和解,治癒自己的傷痛,進而在確立界線的前提下,也能涵容他人的傷痛,這是我們能帶給這個世界最大的禮物。──羅志仲(人際溝通講師、身心靈工作者)
空間,是一種可能性。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也可以是萬事萬物出現的所在。在本書十個特質的引導之下,祝福你我都越來越有保留空間的餘裕,並有機會善用這個禮物。──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目次
前言/一起探索保留空間的變革力量
CH1 提供幫助始於聆聽
CH2 這與「他人所不知的」無關
CH3 你無法急於處理被埋藏已久的事物
CH4 憤怒是某人創傷的重現
CH5 當對方正在與自己的傷痛搏鬥,你就會被推開
CH6 多元就是同理的明燈
CH7 界線是一種自我愛惜的行為
CH8 感激永遠合宜
CH9 面對現實會令人不適,但沒關係
CH10 時間是最有智慧的療癒者
結語/活出「一切都是為了愛」的真諦
致謝
CH1 提供幫助始於聆聽
CH2 這與「他人所不知的」無關
CH3 你無法急於處理被埋藏已久的事物
CH4 憤怒是某人創傷的重現
CH5 當對方正在與自己的傷痛搏鬥,你就會被推開
CH6 多元就是同理的明燈
CH7 界線是一種自我愛惜的行為
CH8 感激永遠合宜
CH9 面對現實會令人不適,但沒關係
CH10 時間是最有智慧的療癒者
結語/活出「一切都是為了愛」的真諦
致謝
書摘/試閱
Chapter 2 這與「他人所不知的」無關(節錄)
我的父母反映了許多重要的人生課題,但有時不是透過他們所分享的智慧,而是那些令人困惑的言行舉止,比方說,他們常藉由批評周圍的人來展現自己比較聰明。無論是抒解工作壓力還是跟鄰居一起出去玩,對旁人所面臨的困境他們都很少展現同理心。在我看來,他們就像是在進行一場幸災樂禍式的嘲諷馬拉松,藉此排解他們所壓抑的情緒。
年幼的我只能躲在房間裡靠打電動獲得安慰,將他們小心眼的種種嘲弄隔絕在門外,然而,他們施加在他人身上的這股殘忍讓我非常痛苦。如果現場有樂意洗耳恭聽的聽眾,我父母甚至會加油添醋一番。他們有一群臭味相投的朋友,這樣的行為對這群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但我直覺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成長方式。
這跟在學校裡受到霸凌是不同層次的事情,霸凌者是透過壓迫他人來抑制自己的不安全感,但是當我在最信任、最渴望得到愛的兩個人身上看見這種破壞性的行為,受到的傷害可說是無法比擬。即使我不是父母親言語攻擊的目標,他們對別人的詆毀總讓我感覺自己也受到羞辱,這些八卦議論跟著進入我的體內,我經常私下淚流不止,好像我就是他們批評的對象。
在某場特別令人不適的八卦派對之後,隔天早上我鼓起勇氣對父母說:「昨天很吵。」
「對不起,親愛的,我們只是玩得很開心。」媽媽回答。
這句話讓我很困惑,所以我繼續說:「你們玩得很開心,但是說了很壞的話。」
我父母都裝傻,反問我:「誰說了很壞的話?」
儘管害怕自己會成為他們接下來攻擊的對象,我還是回答:「就是你們。你們說其他人、老闆、餐廳的服務生……」
他們終於看出這件事讓我非常困擾,現在兩個人都剛好處於「好爸媽模式」,所以這樣告訴我:「我們是在開玩笑啦,大人都是這樣。」語畢,他們還抱了抱我。
我回到房間這個避風港,疑問並沒有解決,反而變得更加困惑:為什麼這種
傷害性的行為對他們來說如此正常?
長大後,為了深入理解這樣的行為模式,我開始進一步處理這些痛苦的記憶,很快就察覺父母身上的傷。我外公是個病態說謊者,母親的創傷來自於遭受遺棄以及對他的失望。外公中風之後,母親成為他的代理人,外公的不誠實和無能越演越烈,母親很快就無法容忍他的欺騙行為。因此,每當母親在他人身上看到她所認定的「無能」,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向他們釋放她無法向我外公表達的所有憤怒──這個男人終生精神錯亂,還讓她感到自己被遺棄、不重要和被剝奪許多應有的權利。
我父親的創傷則是與遭受雙親批判有關。他出生的年代還沒有將「閱讀障礙」視為一種疾病,患者通常被認定是天生腦袋不靈光、是笨蛋,他後來不顧我祖父母的期待,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沒有去醫學院、成為一名外科醫生,也沒有接手祖父的私人診所,而是發誓要以業務身分取得成功。
我父母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一番成就,並且自豪地在繁華的美國郊區撫養我和姐姐長大成人。可是,母親常會很快將她對「無能」的看法投射到別人身上,父親則像以前自己受到的對待那樣,草率地幫他人貼上「愚蠢」的標籤。成年的我開始看出他們如何利用別人的事情來分心,藉此逃避自己的父母所能引發的痛苦和失望感。
他們的衝突其實很有意思。我父母各自因為自認另一半不知道的事情,而怨恨對方,並為此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激烈辯論,試著讓對方知道自己錯得多離譜。爭吵的音量和強度繼續升高,小時候我常怕他們互相傷害、怕鄰居報警,甚至是威脅要離婚。
然而我內心深處知道,如果沒有這段相互依存的關係,他們的愛就無法延續。為了平息他們的衝突,年幼的我極力想成為他們的危機顧問,希望自己能為家庭互動找到一些緩衝(我的介入其實會使相互依存的關係延伸到自己身上)。
只要他們吵到一定的程度,我就會無法控制自己,大吼大叫地要他們安靜,不然警察可能就要上門了。
然後我會對著母親解釋說:「爸爸只是想愛你!」她會立即扮演受害者:「你是在指責我嗎?」
父親會加入戰火:「不准這樣和你媽媽說話!」這番話是背叛,激怒了我:媽媽內心的惡魔把你扁得一塌糊塗,現在你竟然在幫她講話?是等一下你們關起房門繼續吵架的時候可以減輕傷害嗎?
我最初是用這種「拯救他人模式」來應對身邊突然爆發的情緒波動,後來我成為富有同理心的療癒者時,這種模式出現更微妙的意義。我在療癒職涯的初期發展出一套促成更深層相互依賴的公式:我將自己定義為靈性拯救者,周圍都是渴望被拯救的人。我雖然為他們提供洞見,但不知何故,一直無法擺脫「我沒有真正幫助他們學習如何為自己保留空間」的感覺。我越常發現自己的「救世主」傾向,甚至會因為直覺「我必須拯救這個人」而打斷對方的分享,我就越開始看到這種方法的侷限性。
關於父母親那些批判傾向的記憶逐漸浮現時,幫助我緩解內心「靈性拯救者」衝動的深層解決方案出現了。從更客觀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些過往,直覺也一邊詢問我:「最能描述你父母行為的形容詞是什麼?」答案是「否認」。直覺又問:「與『否認』相反的是什麼?」我立刻知道答案是「肯定」。
獲得這項覺察之後,我開始自我挑戰「提供肯定他人經歷的空間」。隨著肯定的特質在內心日漸成熟,我發現了療癒的潛在新視野。這與教導、拯救別人無關,而是我可以如此充滿愛地保留這個空間,讓他們最深層的真相得以被理解。直到那一刻,我才覺得自己提供了真正的療癒服務──無論他人有多想從我這裡獲得拯救。
肯定的特質
「肯定」作為保留空間的第二個特質,提供了「接受他人的個人掙扎」這項贈禮。雖然想像「如果對方能從我的位置了解我看到的事情,他們就會變得更好」非常容易,但最深刻的洞察通常來自於你提供的肯定,而非一連串的糾正。無論是出於善意,還是試圖讓對方變得更像你所希望的樣子,拯救模式都經常造成誤解,尤其是急著要他們去接收、處理和接納更高層次觀點的時候,就更常如此。
無可否認的是,我們很難放棄拯救他人的傾向,因為不這麼做感覺就是看著對方受苦,進而引發你深深的內疚──彷彿只要自己無法幫助他們轉變,就會加劇他們的痛苦。但是,就像毛毛蟲如果不鼓起勇氣自己破繭而出,便無法蛻變成蝴蝶,人也是如此。除非一個人能得出屬於自己的內在結論,否則是無法完整內化這股積極改變的必然性。
不管你多麼強烈地希望別人改變行為或是看事情的角度,真正的同理心是會放手讓療癒以自己的步調發展。一旦對方的痛苦獲得認同,就會開啟一個更大的空間,讓更進一步的轉變得以發生。這可能不會在你想要的那一刻發生,然而它一定會發生在最好的時刻,因為宇宙知道每個人進階到新的意識層次時,所需要累積的經驗各不相同。
「肯定一個人」就是幫助對方看到這些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對於自己正在進行的獨特旅程是有目的和價值的。無論是他們突然領悟一項最高真理,或者只是在個人進化的進程中邁出的一小步,這些觀點不需要非得是最高真理才能成為通向更大覺察的墊腳石。在受到肯定的同時,他們也會感覺到連結的產生,有助於在他們覺得自己是唯一遭受眼前痛苦磨難的時候,記得自己其實並不孤單。
有些人對事情解讀與現實狀況天差地遠,你反而更有可能透過提供充滿愛的肯定(而非拯救他人的衝動),幫助他們察覺到更廣闊的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表示你「贊同」對方的觀點,只意味著你是藉由「認可」他們所擁有的經驗來支持他們的成長。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告訴你:「我今天過得很糟。」一個表現出肯定特質的人會回答:「我懂你今天過得很糟。」你並不是在同意他對日子好壞的評分標準,而是認可他的遭遇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普遍情況。
反之,若你任由內心的拯救者牽著走,可能就會說出「如果我是你,我會這樣做……」、「看吧,我早就提醒過你……」等話語。如果內心拯救者是比較靈性傾向的,你可能會認為自己得解決背後的靈性問題,而提出以下建議:
● 「也許是你的頻率太低了。」
● 「你應該去顯化一些不同的東西。」
● 「我認為你的脈輪能量很糾結。」
這些只是幾個小我如何使用靈性概念來指責他人的例子,都是一種檢討受害者的言語。拯救者可能會堅持自己是用心良苦,但這股拯救他人的衝動只會讓身處痛苦的人感到自己是失敗的、不被看見和不被肯定,因為在那些時刻,當下的陪伴是他們唯一需要的幫助。
即使對方乞求你出手拯救自己,你所能提供的最佳援助是替正在發生的療癒保留空間,這遠勝過幫助他們逃避療癒過程。
若能充分發揮肯定的特質,那麼無論別人所抱持的態度、觀點為何,你都會願意支持他們。潛意識通常會根據資訊的異同來進行分類,因此除非一個人理解到自己的看法有謬誤,否則他是不會認同你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即使對方同意了你的觀點,他也很可能因為感到挫敗而選擇離開,這是放棄個人力量的另一個例子。你可以從這個角度看到一點:為了幫助別人能真正地療癒,表達支持會比提供糾正更有用。
我們每個人都在走一段屬於自己的旅程,同時會面臨大量的情感體驗,而這些經歷發生在大家身上的順序都有所不同。透過肯定這項特質,你可以帶領大家接受那些過去常被視為「懲罰」的經驗,特別是在情況往最不樂見的方向發展的時候。
以「肯定」取代「拯救」的衝動,能夠幫助他人記得自己的經歷不是偶然或錯誤。每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都是其來有自,絕對不是他們做錯事的後果。我們說再多可能都無法讓別人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一旦去肯定他們的經歷,他們便會嘗試以新的信念、更大的勇氣和更深的連結感,來迎接意想不到的變化。
舉例來說,假設你正在陪伴一位無計可施的朋友,他可能會說:「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雖然你內心的拯救者已經準備好提供五個建議、圖表和簡報來說明你的想法,但是內心的空間保留者知道:這其實無關乎知不知道怎麼辦。假設自己扮演的角色目標是「讓別人的經歷變好」很容易,但你內心的空間保留者提供了「陪伴」這份禮物,幫助他人無論在什麼狀況或心情之中,都能意識到自己還OK。
此外,為了擁抱肯定的真正力量,學會區分「肯定對方的經歷」與「安撫對方」的不同之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安撫」是無意識、盲目地同意他人的信念、觀點和看法,你可能會反射性地點頭贊同:「我同意你的看法。」「沒錯,完全同意。」「當然。」至於肯定對方的經歷,你會說的話語則是:「謝謝你的分享,你有權讓大家聽見你的心聲。」我們經常以安撫他人來平息衝突,雖然通常是出自好意,但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維持和平並避免被拒絕。想要迴避人際關係中的痛苦、盡可能享受其中樂趣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只有當我們不再躲在盲目同意的面具底下,才能保留空間。
除去安撫或拯救兩者的干涉,肯定的特質能幫助大家更能接受自己的種種遭遇,同時不破壞生命準備送上門的覺察時刻。
即使是為自己保留空間,「習慣性安撫或糾正自己」只會加劇你內心的不平衡感。我們在遭逢人生低潮的時候,往往渴望能找到新的生活目標,但實際上,要讓這股迫切的掙扎求生感煙消雲散,我們最需要的是自己的支持陪伴。「為自己保留空間」從來就與如何解決問題無關,它其實是你從失敗中找到的強大復原力、在混亂中找到的清晰、在絕望中找到的重生勇氣,因為你是如此深情地擁抱和重視自己的需求。
透過肯定這項特質,你就能感受到更深層次的支持,幫助你無論在生命的高峰或低谷,都能對人生各式體驗所能帶來的進化價值,保持開放的心態。
我的父母反映了許多重要的人生課題,但有時不是透過他們所分享的智慧,而是那些令人困惑的言行舉止,比方說,他們常藉由批評周圍的人來展現自己比較聰明。無論是抒解工作壓力還是跟鄰居一起出去玩,對旁人所面臨的困境他們都很少展現同理心。在我看來,他們就像是在進行一場幸災樂禍式的嘲諷馬拉松,藉此排解他們所壓抑的情緒。
年幼的我只能躲在房間裡靠打電動獲得安慰,將他們小心眼的種種嘲弄隔絕在門外,然而,他們施加在他人身上的這股殘忍讓我非常痛苦。如果現場有樂意洗耳恭聽的聽眾,我父母甚至會加油添醋一番。他們有一群臭味相投的朋友,這樣的行為對這群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但我直覺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成長方式。
這跟在學校裡受到霸凌是不同層次的事情,霸凌者是透過壓迫他人來抑制自己的不安全感,但是當我在最信任、最渴望得到愛的兩個人身上看見這種破壞性的行為,受到的傷害可說是無法比擬。即使我不是父母親言語攻擊的目標,他們對別人的詆毀總讓我感覺自己也受到羞辱,這些八卦議論跟著進入我的體內,我經常私下淚流不止,好像我就是他們批評的對象。
在某場特別令人不適的八卦派對之後,隔天早上我鼓起勇氣對父母說:「昨天很吵。」
「對不起,親愛的,我們只是玩得很開心。」媽媽回答。
這句話讓我很困惑,所以我繼續說:「你們玩得很開心,但是說了很壞的話。」
我父母都裝傻,反問我:「誰說了很壞的話?」
儘管害怕自己會成為他們接下來攻擊的對象,我還是回答:「就是你們。你們說其他人、老闆、餐廳的服務生……」
他們終於看出這件事讓我非常困擾,現在兩個人都剛好處於「好爸媽模式」,所以這樣告訴我:「我們是在開玩笑啦,大人都是這樣。」語畢,他們還抱了抱我。
我回到房間這個避風港,疑問並沒有解決,反而變得更加困惑:為什麼這種
傷害性的行為對他們來說如此正常?
長大後,為了深入理解這樣的行為模式,我開始進一步處理這些痛苦的記憶,很快就察覺父母身上的傷。我外公是個病態說謊者,母親的創傷來自於遭受遺棄以及對他的失望。外公中風之後,母親成為他的代理人,外公的不誠實和無能越演越烈,母親很快就無法容忍他的欺騙行為。因此,每當母親在他人身上看到她所認定的「無能」,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向他們釋放她無法向我外公表達的所有憤怒──這個男人終生精神錯亂,還讓她感到自己被遺棄、不重要和被剝奪許多應有的權利。
我父親的創傷則是與遭受雙親批判有關。他出生的年代還沒有將「閱讀障礙」視為一種疾病,患者通常被認定是天生腦袋不靈光、是笨蛋,他後來不顧我祖父母的期待,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沒有去醫學院、成為一名外科醫生,也沒有接手祖父的私人診所,而是發誓要以業務身分取得成功。
我父母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一番成就,並且自豪地在繁華的美國郊區撫養我和姐姐長大成人。可是,母親常會很快將她對「無能」的看法投射到別人身上,父親則像以前自己受到的對待那樣,草率地幫他人貼上「愚蠢」的標籤。成年的我開始看出他們如何利用別人的事情來分心,藉此逃避自己的父母所能引發的痛苦和失望感。
他們的衝突其實很有意思。我父母各自因為自認另一半不知道的事情,而怨恨對方,並為此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激烈辯論,試著讓對方知道自己錯得多離譜。爭吵的音量和強度繼續升高,小時候我常怕他們互相傷害、怕鄰居報警,甚至是威脅要離婚。
然而我內心深處知道,如果沒有這段相互依存的關係,他們的愛就無法延續。為了平息他們的衝突,年幼的我極力想成為他們的危機顧問,希望自己能為家庭互動找到一些緩衝(我的介入其實會使相互依存的關係延伸到自己身上)。
只要他們吵到一定的程度,我就會無法控制自己,大吼大叫地要他們安靜,不然警察可能就要上門了。
然後我會對著母親解釋說:「爸爸只是想愛你!」她會立即扮演受害者:「你是在指責我嗎?」
父親會加入戰火:「不准這樣和你媽媽說話!」這番話是背叛,激怒了我:媽媽內心的惡魔把你扁得一塌糊塗,現在你竟然在幫她講話?是等一下你們關起房門繼續吵架的時候可以減輕傷害嗎?
我最初是用這種「拯救他人模式」來應對身邊突然爆發的情緒波動,後來我成為富有同理心的療癒者時,這種模式出現更微妙的意義。我在療癒職涯的初期發展出一套促成更深層相互依賴的公式:我將自己定義為靈性拯救者,周圍都是渴望被拯救的人。我雖然為他們提供洞見,但不知何故,一直無法擺脫「我沒有真正幫助他們學習如何為自己保留空間」的感覺。我越常發現自己的「救世主」傾向,甚至會因為直覺「我必須拯救這個人」而打斷對方的分享,我就越開始看到這種方法的侷限性。
關於父母親那些批判傾向的記憶逐漸浮現時,幫助我緩解內心「靈性拯救者」衝動的深層解決方案出現了。從更客觀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些過往,直覺也一邊詢問我:「最能描述你父母行為的形容詞是什麼?」答案是「否認」。直覺又問:「與『否認』相反的是什麼?」我立刻知道答案是「肯定」。
獲得這項覺察之後,我開始自我挑戰「提供肯定他人經歷的空間」。隨著肯定的特質在內心日漸成熟,我發現了療癒的潛在新視野。這與教導、拯救別人無關,而是我可以如此充滿愛地保留這個空間,讓他們最深層的真相得以被理解。直到那一刻,我才覺得自己提供了真正的療癒服務──無論他人有多想從我這裡獲得拯救。
肯定的特質
「肯定」作為保留空間的第二個特質,提供了「接受他人的個人掙扎」這項贈禮。雖然想像「如果對方能從我的位置了解我看到的事情,他們就會變得更好」非常容易,但最深刻的洞察通常來自於你提供的肯定,而非一連串的糾正。無論是出於善意,還是試圖讓對方變得更像你所希望的樣子,拯救模式都經常造成誤解,尤其是急著要他們去接收、處理和接納更高層次觀點的時候,就更常如此。
無可否認的是,我們很難放棄拯救他人的傾向,因為不這麼做感覺就是看著對方受苦,進而引發你深深的內疚──彷彿只要自己無法幫助他們轉變,就會加劇他們的痛苦。但是,就像毛毛蟲如果不鼓起勇氣自己破繭而出,便無法蛻變成蝴蝶,人也是如此。除非一個人能得出屬於自己的內在結論,否則是無法完整內化這股積極改變的必然性。
不管你多麼強烈地希望別人改變行為或是看事情的角度,真正的同理心是會放手讓療癒以自己的步調發展。一旦對方的痛苦獲得認同,就會開啟一個更大的空間,讓更進一步的轉變得以發生。這可能不會在你想要的那一刻發生,然而它一定會發生在最好的時刻,因為宇宙知道每個人進階到新的意識層次時,所需要累積的經驗各不相同。
「肯定一個人」就是幫助對方看到這些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對於自己正在進行的獨特旅程是有目的和價值的。無論是他們突然領悟一項最高真理,或者只是在個人進化的進程中邁出的一小步,這些觀點不需要非得是最高真理才能成為通向更大覺察的墊腳石。在受到肯定的同時,他們也會感覺到連結的產生,有助於在他們覺得自己是唯一遭受眼前痛苦磨難的時候,記得自己其實並不孤單。
有些人對事情解讀與現實狀況天差地遠,你反而更有可能透過提供充滿愛的肯定(而非拯救他人的衝動),幫助他們察覺到更廣闊的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表示你「贊同」對方的觀點,只意味著你是藉由「認可」他們所擁有的經驗來支持他們的成長。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告訴你:「我今天過得很糟。」一個表現出肯定特質的人會回答:「我懂你今天過得很糟。」你並不是在同意他對日子好壞的評分標準,而是認可他的遭遇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普遍情況。
反之,若你任由內心的拯救者牽著走,可能就會說出「如果我是你,我會這樣做……」、「看吧,我早就提醒過你……」等話語。如果內心拯救者是比較靈性傾向的,你可能會認為自己得解決背後的靈性問題,而提出以下建議:
● 「也許是你的頻率太低了。」
● 「你應該去顯化一些不同的東西。」
● 「我認為你的脈輪能量很糾結。」
這些只是幾個小我如何使用靈性概念來指責他人的例子,都是一種檢討受害者的言語。拯救者可能會堅持自己是用心良苦,但這股拯救他人的衝動只會讓身處痛苦的人感到自己是失敗的、不被看見和不被肯定,因為在那些時刻,當下的陪伴是他們唯一需要的幫助。
即使對方乞求你出手拯救自己,你所能提供的最佳援助是替正在發生的療癒保留空間,這遠勝過幫助他們逃避療癒過程。
若能充分發揮肯定的特質,那麼無論別人所抱持的態度、觀點為何,你都會願意支持他們。潛意識通常會根據資訊的異同來進行分類,因此除非一個人理解到自己的看法有謬誤,否則他是不會認同你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即使對方同意了你的觀點,他也很可能因為感到挫敗而選擇離開,這是放棄個人力量的另一個例子。你可以從這個角度看到一點:為了幫助別人能真正地療癒,表達支持會比提供糾正更有用。
我們每個人都在走一段屬於自己的旅程,同時會面臨大量的情感體驗,而這些經歷發生在大家身上的順序都有所不同。透過肯定這項特質,你可以帶領大家接受那些過去常被視為「懲罰」的經驗,特別是在情況往最不樂見的方向發展的時候。
以「肯定」取代「拯救」的衝動,能夠幫助他人記得自己的經歷不是偶然或錯誤。每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都是其來有自,絕對不是他們做錯事的後果。我們說再多可能都無法讓別人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一旦去肯定他們的經歷,他們便會嘗試以新的信念、更大的勇氣和更深的連結感,來迎接意想不到的變化。
舉例來說,假設你正在陪伴一位無計可施的朋友,他可能會說:「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雖然你內心的拯救者已經準備好提供五個建議、圖表和簡報來說明你的想法,但是內心的空間保留者知道:這其實無關乎知不知道怎麼辦。假設自己扮演的角色目標是「讓別人的經歷變好」很容易,但你內心的空間保留者提供了「陪伴」這份禮物,幫助他人無論在什麼狀況或心情之中,都能意識到自己還OK。
此外,為了擁抱肯定的真正力量,學會區分「肯定對方的經歷」與「安撫對方」的不同之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安撫」是無意識、盲目地同意他人的信念、觀點和看法,你可能會反射性地點頭贊同:「我同意你的看法。」「沒錯,完全同意。」「當然。」至於肯定對方的經歷,你會說的話語則是:「謝謝你的分享,你有權讓大家聽見你的心聲。」我們經常以安撫他人來平息衝突,雖然通常是出自好意,但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維持和平並避免被拒絕。想要迴避人際關係中的痛苦、盡可能享受其中樂趣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只有當我們不再躲在盲目同意的面具底下,才能保留空間。
除去安撫或拯救兩者的干涉,肯定的特質能幫助大家更能接受自己的種種遭遇,同時不破壞生命準備送上門的覺察時刻。
即使是為自己保留空間,「習慣性安撫或糾正自己」只會加劇你內心的不平衡感。我們在遭逢人生低潮的時候,往往渴望能找到新的生活目標,但實際上,要讓這股迫切的掙扎求生感煙消雲散,我們最需要的是自己的支持陪伴。「為自己保留空間」從來就與如何解決問題無關,它其實是你從失敗中找到的強大復原力、在混亂中找到的清晰、在絕望中找到的重生勇氣,因為你是如此深情地擁抱和重視自己的需求。
透過肯定這項特質,你就能感受到更深層次的支持,幫助你無論在生命的高峰或低谷,都能對人生各式體驗所能帶來的進化價值,保持開放的心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