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金庸尊崇的武俠小說一代宗師
※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喻為「中國的大仲馬」
※三十年代武俠小說界的地位,就彷彿當代的金庸一樣,堪稱是泰山北斗,『武林正宗』
※白羽為北派五大家之一,與鄭證因、朱貞木為「超技擊派」的三大名家
※金庸熟讀白羽作品,梁羽生也稱寫武俠小說是受白羽影響
※《十二金錢鏢》為白羽開山扛鼎之作,自失鏢到尋鏢,情節環環相扣,人物刻畫入微,展現了白羽化腐朽為神奇的佈局功力。
※白羽的小說勝在文筆優美,他的文學素養甚高,駕馭文字的功力舉重若輕。
※白羽的武俠小說,極為講究人物語言,在他的妙筆之下,喬茂貪功、圓滑、刻薄、患得患失的小人心性以及色厲內荏的意識,被刻畫的入木三分。
※故事講述「飛豹子」袁振武因娶師妹不成,又恨師父將掌門傳給師弟俞劍平,一怒反出師門,二十年後,他尋仇劫鏢,與俞劍平多次比武較─量。故事始於求借鏢旗,經過打聽、預警、改途、遭劫、搏鬥、失鏢、尋鏢、無數次上當,情節環環相扣,顯示了白羽化腐朽為神奇的佈局功力。
※白羽使用了「武林」這一詞語,定義超越了此前的「綠林」一詞,成為武術界通稱,約定俗成,至今通用。
九股煙喬茂在劫鏢之後,欲憑一己之力追蹤訪盜,卻遭盜賊捕獲。喬茂曉得陷身於盜窟老窯,若能從此逃出,不但性命保全,鏢銀也便得著下落。喬茂心血沸騰,翻來覆去的想。無奈渾身傷痛,滿胸口被賊人縱一道、橫一道,劃得許多處創傷;更加教賊人塞裝口袋的一番整治,裝車裝船的一番撥弄,又受過生死呼吸的威嚇,早已弄得力盡筋疲。況且賊人知他多少會些功夫,不比尋常肉票,把他捆得很結實;要想褪繩逃去,煞非容易。喬茂試行掙扎了一下,覺得不行;只好躺著歇息,一面籌算脫身之計。
※【名家推薦】
「白羽寫武俠,人物盡是些常人,沒有一個超人。既沒有飛劍的異人,也沒有駕鷹的怪叟,更沒有骨瘦如柴、力抗萬鈞的僧道和小孩。俞鏢頭被二十萬鏢銀逼得亂跑、求援;鐵蓮子袒護己女,助女奪婿。白羽小說中的英雄一點割肉餵虎、捨己徇人的俠氣都沒有;可以稱得起既盡情,又盡俗。既盡俗,而又力求脫俗。這便是白羽小說的特殊作風。」──評論家 墨嬰
「白羽深痛世道不公,又無可奈何,所以常用一種含淚的幽默,正話反說,悲劇喜寫,在嚴肅的字面背後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荒誕現象。讀他的小說,常使人不由得聯想自己的生活經歷。這體現著大大超出武俠小說本身的一種藝術魅力。所以,正是白羽強化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開創了現代社會武俠小說這種新類型。」──評論家 張贛生
「大概目前年輕一輩的讀者對白羽多不甚了了。但在半個世紀以前的華北地區,『白羽』之名卻是如日中天,敢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在三十年代武俠小說界的地位,就彷彿當代的金庸一樣,堪稱是泰山北斗,『武林正宗』!他那略帶社會反嘲性的武俠小說文字,曲中筋節,寫盡人情冷暖;對於當時飽經戰亂的苦悶人心而言,實無殊於一帖清涼劑,具有清痰化氣的妙用,令人一看就不忍釋手。」──評論家 葉洪生
「金庸曾盛讚白羽先生小說寓意深刻,文字超凡,對中國武俠小說的發展作一定貢獻,堪可稱三四十年代武俠小說一代宗師。」──天津《今晚報》
「如果說,三十年代還珠樓主作品是『出世』武俠小說的至尊;那麼『後起之秀』的白羽,則是『入世』武俠小說家中唯一能與還珠分庭抗禮的巨擘!」──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
「我以為他的書恰可與英國的傳奇作家斯蒂芬蓀相比。他的書能夠沸起讀者的少年血,無形中給你一些生活力和一些勇、一些熱。」──《話柄》
「白羽著述的優點很多,最大的一點就是切合人生,信意寫出,信意讀來,彷彿真有其人,實有其事的一樣。而筆法的生動、敘述的流暢,還是小事。……白羽自然也是受到近世寫實派的影響。」──文藝評論家張騰霄
※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喻為「中國的大仲馬」
※三十年代武俠小說界的地位,就彷彿當代的金庸一樣,堪稱是泰山北斗,『武林正宗』
※白羽為北派五大家之一,與鄭證因、朱貞木為「超技擊派」的三大名家
※金庸熟讀白羽作品,梁羽生也稱寫武俠小說是受白羽影響
※《十二金錢鏢》為白羽開山扛鼎之作,自失鏢到尋鏢,情節環環相扣,人物刻畫入微,展現了白羽化腐朽為神奇的佈局功力。
※白羽的小說勝在文筆優美,他的文學素養甚高,駕馭文字的功力舉重若輕。
※白羽的武俠小說,極為講究人物語言,在他的妙筆之下,喬茂貪功、圓滑、刻薄、患得患失的小人心性以及色厲內荏的意識,被刻畫的入木三分。
※故事講述「飛豹子」袁振武因娶師妹不成,又恨師父將掌門傳給師弟俞劍平,一怒反出師門,二十年後,他尋仇劫鏢,與俞劍平多次比武較─量。故事始於求借鏢旗,經過打聽、預警、改途、遭劫、搏鬥、失鏢、尋鏢、無數次上當,情節環環相扣,顯示了白羽化腐朽為神奇的佈局功力。
※白羽使用了「武林」這一詞語,定義超越了此前的「綠林」一詞,成為武術界通稱,約定俗成,至今通用。
九股煙喬茂在劫鏢之後,欲憑一己之力追蹤訪盜,卻遭盜賊捕獲。喬茂曉得陷身於盜窟老窯,若能從此逃出,不但性命保全,鏢銀也便得著下落。喬茂心血沸騰,翻來覆去的想。無奈渾身傷痛,滿胸口被賊人縱一道、橫一道,劃得許多處創傷;更加教賊人塞裝口袋的一番整治,裝車裝船的一番撥弄,又受過生死呼吸的威嚇,早已弄得力盡筋疲。況且賊人知他多少會些功夫,不比尋常肉票,把他捆得很結實;要想褪繩逃去,煞非容易。喬茂試行掙扎了一下,覺得不行;只好躺著歇息,一面籌算脫身之計。
※【名家推薦】
「白羽寫武俠,人物盡是些常人,沒有一個超人。既沒有飛劍的異人,也沒有駕鷹的怪叟,更沒有骨瘦如柴、力抗萬鈞的僧道和小孩。俞鏢頭被二十萬鏢銀逼得亂跑、求援;鐵蓮子袒護己女,助女奪婿。白羽小說中的英雄一點割肉餵虎、捨己徇人的俠氣都沒有;可以稱得起既盡情,又盡俗。既盡俗,而又力求脫俗。這便是白羽小說的特殊作風。」──評論家 墨嬰
「白羽深痛世道不公,又無可奈何,所以常用一種含淚的幽默,正話反說,悲劇喜寫,在嚴肅的字面背後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荒誕現象。讀他的小說,常使人不由得聯想自己的生活經歷。這體現著大大超出武俠小說本身的一種藝術魅力。所以,正是白羽強化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開創了現代社會武俠小說這種新類型。」──評論家 張贛生
「大概目前年輕一輩的讀者對白羽多不甚了了。但在半個世紀以前的華北地區,『白羽』之名卻是如日中天,敢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在三十年代武俠小說界的地位,就彷彿當代的金庸一樣,堪稱是泰山北斗,『武林正宗』!他那略帶社會反嘲性的武俠小說文字,曲中筋節,寫盡人情冷暖;對於當時飽經戰亂的苦悶人心而言,實無殊於一帖清涼劑,具有清痰化氣的妙用,令人一看就不忍釋手。」──評論家 葉洪生
「金庸曾盛讚白羽先生小說寓意深刻,文字超凡,對中國武俠小說的發展作一定貢獻,堪可稱三四十年代武俠小說一代宗師。」──天津《今晚報》
「如果說,三十年代還珠樓主作品是『出世』武俠小說的至尊;那麼『後起之秀』的白羽,則是『入世』武俠小說家中唯一能與還珠分庭抗禮的巨擘!」──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
「我以為他的書恰可與英國的傳奇作家斯蒂芬蓀相比。他的書能夠沸起讀者的少年血,無形中給你一些生活力和一些勇、一些熱。」──《話柄》
「白羽著述的優點很多,最大的一點就是切合人生,信意寫出,信意讀來,彷彿真有其人,實有其事的一樣。而筆法的生動、敘述的流暢,還是小事。……白羽自然也是受到近世寫實派的影響。」──文藝評論家張騰霄
作者簡介
白羽(1899年~1966年),原名宮竹心,近代武俠小說作家。三、四十年代,白羽與還珠樓主、王度廬、鄭證因、朱貞木合稱「北派五大家」。白羽出身於北洋軍閥營官家庭,少讀舊學,青年時期恰逢「五四運動」,又有緣親聆魯迅兄弟教誨,致力新文學創作、翻譯西方名著。後家道中落,華北淪陷,境遇迫使他開始以反諷手法寫作武俠小說,《十二金錢鏢》為其成名之作,《偷拳》為其代表作。香港武俠小說名家梁羽生、金庸都熟讀白羽武俠小說。梁羽生曾言自己「寫武俠小說是受白羽影響」。金庸更曾盛讚白羽:「小說寓意深刻,文字超凡,對中國武俠小說的發展做一定貢獻,堪可稱三四十年代武俠小說一代宗師。」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喻白羽為「中國的大仲馬」!
目次
(二)夜脫秘窟
第七章 二探古剎
第八章 夜脫秘窟
第九章 巧識玉郎
第十章 夫婦反顏
第十一章 仗劍尋夫
第十二章 悲燕投環
第十三章 鴛侶好合
第十四章 探園窺技
第七章 二探古剎
第八章 夜脫秘窟
第九章 巧識玉郎
第十章 夫婦反顏
第十一章 仗劍尋夫
第十二章 悲燕投環
第十三章 鴛侶好合
第十四章 探園窺技
書摘/試閱
喬茂心想:「二十萬鹽款,如今全失,身家性命所關,非同小可。此時若容賊人遠揚,再想踩探,豈是易事?如今正是一個機會,我若在此時,緊綴下去,一定可將賊人的去向摸準;便是賊人的垛子窯,也可以探著。我雖無能,一得著鏢銀的下落,那時翻回來,邀請能人,下手討鏢,豈不是手到擒來?那時節,我豈止揚名江湖之上,更可以堵住了振通鏢局那些小子們的嘴。莫道我姓喬的無用,我姓喬的卻能抓住了稜縫,毫不放鬆。這一來鏢局三四十口子人,全栽在我姓喬的手裡。」
想到此,喬茂精神一振,不由挺起腰來。又想道:「胡老剛待我總算不錯,他們大夥奚落我,想把我擠出去,胡老剛總是不肯。這一來我姓喬的知恩報恩,到底還是偷雞毛、拔煙袋的不是?」
九股煙喬茂越想越有理,把剛才恐懼之念全行忘去;立刻抖擻精神,拔腿要跑。忽又想:「慢來,慢來!這要一緊跑,教賊人瞧見可就糟了。」遂鎮住心神,提起耳朵,一步一試,一步一瞧,繞著大彎,往那竹林後面斜抄過去。
臀部傷處還是一陣陣發疼,九股煙喬茂咬牙忍住;又敷了一遍藥,把腰帶撕下一條,好歹的齊著大腿根往上一兜,渾身也紮綁俐落。又回頭一望,只見大堤上火光忽然增多,料想是鏢行夥計們和緝私營巡丁們,在那裡忙著救死扶傷。
喬茂遠遠望見,暗歎了一聲:「可憐我振通鏢局,這一下可就一敗塗地了!胡老剛此番回去,勢必打官司,賠償鏢銀,要想挽回已敗之局,這全靠我姓喬的追蹤訪盜的結果了。」一面悄悄的走,一面凝神辨認路途;順著麥田小徑,一路探去。
這時候月暗星黑,竹林風吼,倍增蒼涼。喬茂疑心生暗鬼,唯恐賊人還沒走淨,要路口也許佈置下人,自己稍不小心,要受人家暗算。自己人單勢孤,況又戰乏負傷,並且本領又不濟,這非得加倍的留神不可。
那埋伏在竹林中的斷後群賊,收隊撤退之時,卻在胡孟剛一行大眾打著燈籠,離了范公堤的大堤,折向于家圩之後。直望見鏢行這邊燈光折回,人馬踐踏聲越行越遠,這群賊方才暗打招呼,出了埋伏之所;又向四面搜查了一遍,方才收隊回程。
這時候,九股煙喬茂已經繞著大圈,趕到他們前頭,相隔已在半里之外。九股煙喬茂一路探道,順著小徑曲折盤旋,實際上已繞了二里多地,猜想已離開范公堤。再辨眼前的景象,也不知到了什麼地方。有時覺著腳下踏的是細沙之地,疑心道路走錯了。
往前摸著走,約摸又走出二三里地,麥壟小徑,忽然斜顯著兩股通行之道。四望曠野,黑壓壓一片又一片,不知是村莊,還是叢林竹塘。側耳細聽,似乎偏東有夜犬吠影之聲,想必附近已有人家,也許就是群賊打那裡經過。卻是這兩股道,不知走哪一條方對。
喬茂細察近身處,似並無人;又望了望,取出火摺子來,晃亮了,仔細辨認那兩股道上的人蹤馬跡,以定趨舍。火光照處,似乎這兩條路都是深深印著車轍印;中間夾雜著馬蹄印,卻並不多,也沒有新遺下的馬糞。
喬茂不由迷惑起來,拿著火摺子,順著路照了又照。這一照,照出是非來了。那收隊歸來的把風群賊,恰在背後高堤望見;麥田小徑驟現火光,定有行人。農村人家素來早起早眠,在這荒郊忽有野火,不是他們的夥伴,便是鏢行派下來的追蹤之人。群賊立刻暗打招呼,派那騎著馬的,斜抄到前面堵截;那步下功夫好的,一齊亮兵刃,分道踏尋這火光而來。
九股煙喬茂找不出賊人蹤跡,正自焦灼。夜靜聲清,猛然聽見相隔數十丈處,傳來馬蹄聲音。九股煙驀地一驚,急將火摺子收起,側耳尋聽,覺得兆頭不對。嚇得他伏著腰,連滾帶爬,直向那麥田壟內鑽去。一面鑽,一面留神響聲,由這麥壟轉到那麥壟,急急的伏下身。忽又想不對,急急爬起來,蹲坐在地,只將半個腦袋,露出麥苗之外,悄悄的向四面探看。
只隔了不大工夫,便聽見馬蹄聲音走遠。喬茂想:「這一定是賊人!馬走得快,人走得慢,我這是已經綴著他們了。」心中又驚又喜,便要站起身來,猛然心中一驚,暗想道:「且慢!我還得再聽聽。」
這一聽,展眼間,聽見悄然人語之聲,似在近處,可也聽不出說什麼話來。這一來把個喬茂嚇得心驚肉跳,暗道:「慚愧,幸虧沒站起來!」
越聽越清楚,嗖嗖嗖,從麥田那邊小徑上,竄出好幾條黑影,竟向那兩股道的交叉點上走去。幾條黑影閃來閃去,忽有兩道黃光照出來。聽見一人道:「彷彿是在那裡,怎麼沒有了呢?」又一人道:「別是鬼火吧?」那人答道:「鬼火發綠,這分明發紅發黃。」
不一時,騎馬的也圈回來,繞著麥田來回一搜;嚇得喬茂縮下頭去,伏在地上,連大氣也不敢喘。那兩道黃光忽東忽西的亂晃,騎馬的人也將孔明燈撥亮,一前一後的探照,半晌尋不見可疑的蹤跡。只聽一人咕噥了幾句話,有一人大聲說道:「這一定是鬼火,再不然就是看花眼了。咱們快走吧!公事要緊,管他偷莊稼不偷呢!」說著,幾個人湊在一起,踐踏聲大起,這夥人們紛紛走了。
九股煙喬茂出身綠林,什麼詐語不懂得?他心中暗說:「你們想把我詐出來麼?我才不上當呢!」伏在麥田裡,寂然不動;仍從麥壟隙縫裡,探出半個頭來,偷向外窺。果然在相隔十數丈外,見有兩條黑影一閃不見了。喬茂知道這是藏在那裡等他的。喬茂暗道:「你不走,我不出來;只要天不亮,我才不怕呢!」
果然耗了不到半個時辰,就聽那兩人互語道:「去他娘的吧,七哥太小心了,咱們走吧!哪有人呢?」這兩人竟從麥田鑽出來,直奔通車大道而去。九股煙兩眼盯著,直候到相隔已遠,方才悄悄爬出麥田,溜到低坡處,在後面遠遠綴下去。
喬茂暗道:「吉人天相!若不點火摺子,我還引不來領道人呢。」兩條人影走得很快,喬茂不敢緊跟在後,只遠遠的著;走出不遠,又是一條大道。喬茂不敢上正道,恐人看見他。他只彎著腰,在麥壟裡鑽,身已負傷,其苦難言。
只見道邊樹旁,黑忽忽有兩排橫影;那兩個賊走到影旁站住,只停得一停,忽然躥上去。喬茂方才曉得,那兩排橫影乃是兩匹馬。兩個賊上了馬,急駛而去。喬茂在後面很著急,只得冒險鑽出麥田,施展夜行功夫,在後面拚命追趕。
馬行甚疾,喬茂又有顧忌,只幾個轉彎,便已看不見馬影,耳畔卻還聽得見那「得得」的蹄聲。約摸綴了五六里地,喬茂竟被落後在半里以外。卻喜曠郊深夜,還能辨得出馬蹄奔駛的去向。
又跑了一會,忽有一村莊當前,那兩匹馬竟抹著村口馳過去,引起了一陣犬吠之聲。喬茂頭上汗出,跟蹤跑著,曲折轉彎,一陣亂繞之後,已辨不清東西南北。約又走了幾里路,迎面黑壓壓,東一片,西一片,好像又是村莊。
這馬距離喬茂更遠了,馬蹄聲似已沒入這當前的黑影之中。頓時又聽見一陣野犬狂吠,應聲四起。
九股煙喬茂努力追尋,發現一帶叢林,掩著一座村落,橫在前面。喬茂暗想:「打路劫的賊人,向來不肯穿過鄉村走的。」可是聽犬吠之聲,這強賊顯然投入村內去了。只是吠聲四起,斷不定賊人投到哪一方向。
喬茂放緩腳步,喘了一口氣,向四面望了望。農村人家睡得早,此時村口早已無人往來。喬茂看清形勢,略緩一緩,立刻飛身縱步,竄到村莊右首那條道上。這裡是村莊的背後,左首乃是疏疏落落的一帶叢林,有兩股道通入村內。村中東一片、西一片的茅舍,估計也有幾十戶人家;竟斷不定賊人是穿村而過,或是在村中有無存身歇腳之處。
喬茂到此更不遲疑,將身上收拾俐落,從村後搶到一家民宅後牆;「嗖」的躥上房舍,立即伏身下窺。只見那一片一片竹籬茅舍,曠曠落落,沒有一點別的聲息。喬茂復又翻身落地,將當年在綠林道上的本領,全盤施展出來。輕如狸貓,捷若猿猴,伏垣貼壁,躥房越脊,乍高忽低,很快的將村內街道,踏勘了一半。只是家家掩門,戶戶熄燈,寂然不聞人聲,黑忽忽不見一星火亮。
喬茂滿腹狐疑,暗道:「他們既已奔入這座村莊,必定有窩藏之地;若無窩藏之地,何苦從村中穿過,白白的給村中人留下跡象呢?」
喬茂無可奈何,掏出火摺子來,剛要竄到街心,意欲提火折照看路上的蹄跡;卻驀然心中一驚,急閃身藏躲。只見距離村口不遠,約有二十來丈的地方,「嗖嗖」的連竄出兩個夜行人來。喬茂抽身很快,嚇得他伏身蹲在黑影裡;偷看這兩個夜行人,似從一個籬笆門內出來的。這兩個夜行人在街心只一停,便奔後村口而去,那身法頗為輕捷。
喬茂暗道一聲:「慚愧!」容兩個夜行人轉過牆角,相去已遠;喬茂連忙躥上房去,向四外一瞥。然後攀垣躥房,走壁爬坡,如飛也似趕到籬笆門的鄰舍房上。不敢探險,且先找著藏身之所,然後挨到那兩個夜行人現身的所在,往下面一望:卻是一戶尋常的鄉農之家,一段竹籬,三間北房,兩間西房,很寬敞的大院落,院角有一道井欄。試窺看那幾間草舍的窗櫺,依然是黑沉沉,沒有一點燈光,並且也聽不見什麼聲息。這房舍如此的狹窄,又這麼悄靜,決不像有什麼事故發生的樣子;喬茂不由詫異起來。
九股煙喬茂久涉江湖,查勘盜蹤,足有十二分的把握;只要一入目,便可猜斷出十之八九來。看這個草舍,分明不像劫鏢強人潛蹤之所,更不像樑上君子作案之地,何故竟有兩個夜行人竄出呢?喬茂試用一塊碎磚,投了一下,也不見動靜。
當下喬茂提起精神,從鄰舍輕輕竄過來,來到院內,仔細查看。先傾耳伏窗,只聽得屋內鼾聲微作;更驗看門窗,的確不像有夜行人出沒。然後到院內各處一巡,這才來到井欄旁邊;發現井旁有只水桶,裡面水痕未幹,地上也有一片水跡,這分明是剛從井裡打完水的情形。
喬茂暗暗點頭道:「哦,這就是了。」看這鄉農人家,深睡正濃,何來半夜打水?打水的必是剛才那兩個夜行人,那麼賊人的落腳之處可想而知了。
九股煙喬茂將水桶提了,也向井中打出一些水,喝了一氣。隨又放下,立刻「嗖」的躥上房來,向村後急打一望。連忙重翻身,竄到街心;施展夜行術,鹿伏鶴行,膝碰胸口,腳尖點地面,如星馳也似,投向村後追將過去。那兩個夜行人已不知去向。
到得村後,正是一帶叢林,數畦麥田,通著兩條路。喬茂略一端詳,擇了一條大路,直追下去。轉身走出叢林,迎面又是縱橫列著一條丁字路口,正不知走哪條道才對。
喬茂向前面望了望,似乎對面黑綽綽的有兩片村舍,一個偏左,一個偏右。左邊的黑影大,一定人家多;右邊的相隔較遠,黑影小些,大概人家寥寥。喬茂便放慢腳步,曲曲折折的探過去。迫近那大些的黑影,才看出是一片叢林,夾雜著散漫的村舍,人家也並不多。
喬茂心想:「賊人如果潛蹤在此,須要留神他們的卡子。」提心吊膽的,往前湊一步,探一步,耗了很大工夫,才挨到近前。這裡不過十幾戶人家,聲音靜悄悄的,連個狗叫也沒有。
喬茂隱身在樹後,聽了又聽,然後爬上樹去,向內窺望。這錯錯落落的十幾戶人家,照舊是黯然並無燈火。喬茂爽然失望道:「白費事了,賊人一定不在這裡。」急忙溜下樹來,施夜行術,火速的退了出來;繞過一帶麥田,折向右邊那片村舍走去。
這一往返,喬茂枉走了二三里路,頭上不住的冒出虛汗來。原來他從失鏢之後,奔馳到今,已近三更,前後六七個時辰,卻是一物未食。雖然虛火上浮,並不覺餓,力氣上可有點不支了。
喬茂歇了歇,往四面看了看,不禁歎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好生冤枉。隨從身邊取出乾糧來,咬了幾口,站起來強打精神,再往前探,一面走,一面留神路旁莊稼地的動靜;恐怕要路口,有賊人的埋伏。又走了半里多地,距那右側村落漸近;忽然一陣順風刮來,聽得一陣「唏唏」的馬嘶聲音。這聲音打入九股煙喬茂的耳鼓,不由全身一震,心中又驚又喜道:「哈!原來在這裡了,到底不枉我奔馳這一夜!」
這一陣馬嘶聲不亞如暗室明燈,把個負傷力疲的喬茂,已失去的精力全喚回來。
九股煙喬茂一個箭步,竄進了道旁的田地;隱住了身形,鶴行鹿伏,往前挪動。一面走,一面探頭,不一刻到了這右側村舍之前。相距二三十丈,喬茂止步不前,側耳傾聽,定睛細看:迎面隱隱辨出屋宇層層,院牆高大,並不像村舍。
喬茂借著莊稼隱身,慢慢的往前蹭。相距數丈,方才看出這是一座廟宇。數行大樹和附近的看青的草棚,掩映起來,遠望像是小村。喬茂心想:「這就對了!這裡可真像個賊黨潛蹤之所。」
喬茂知道但凡是廟,必定坐北朝南,他自己藏身之所恰在西北面,留神察看,黑影掩映處,並不見有賊人放哨。但也不敢大意,潛伏好久,又聽見一陣馬嘶;喬茂這才賈勇伏身一竄,竄到廟的側面一段土坡、一叢矮樹之後。
這些矮樹全是棗樹,乃是栽來堵那破牆角門的。相隔已近,喬茂細看廟宇的形勢,廟前空地非常寬敞,想必是附近村莊的廟集場子。圍著廟牆,掘著深溝,大抵是防備燒荒的,廟四周並無人家,只西面相隔二十多丈,有一道長垣,好像是附近的菜園子。
這廟蓋得很大,卻是西首頹垣斷磚,頗有幾處坍塌了。
九股煙喬茂未曾進身,先選好退路;然後躡手躡腳,溜到破牆底下。由打頹垣隙處,向內張望;偏生有偏殿擋住了視線,並不能窺見裡面情況。但從牆隅反射出淡淡一層微光來,料想裡面必點著燈火;而且裡面隱隱聽得人聲響動。
喬茂伏了好久,不敢貿然竄入,心內暗暗著急。有心等著裡面沒有動靜,再行進窺,又怕轉瞬天明,誤了大事,亦且難以脫身。想了想:「我附垣已久,始終未見賊人出來巡風,想是他們歇著了。我只好冒一冒險了!」主意打定,繞過偏殿;找到一個牆角極黑暗的地方,踩一踩,滿地生著荊棘。先用手試攀破牆,腳找磚縫,慢慢爬上牆去;牆頭長著一叢野草,剛好將他蔽住。
這才看出:此廟失修已久,哪裡還像廟宇?窗格門扇朽壞不堪,倒是前前後後殿宇很多,一時也看不清有幾層。喬茂所窺見的,只是後層偏西的一面;這東一面黑洞洞的,也不見人影。
喬茂便溜下牆隅,貼牆伏壁,往前面溜,東邊有一道角門。喬茂四面一看,「嗖」的竄過去,藏在黑影內,略一探頭,嚇了一跳,急忙縮步退回。原來這一層殿宇,正有幾個人,持刀把著甬路口。
喬茂不敢前闖,折回來,繞向另一角門。角門之前,有兩棵古槐,高有四五丈。他靈機一動,慌忙奔過去,立刻手攀足抱,爬到樹上;小心在意的,不令枝葉響動,真個比狸貓猿猴還輕靈。到了樹巔,分枝披葉,往下窺看:只見隔著一層院子,乃是正殿。正殿之前,鐵香爐上插著兩隻燈籠;燈籠上的紙已有幾處刮破,便攏不住風,被風吹得晃晃悠悠,發出搖曳不定的暈黃光焰來。
正殿內的情形全然看不見,只看見兩廡也有火光,殿前樹幹上拴著幾匹馬,數並不多,好像正啃吃地上的東西,也看不清吃的是什麼。東廡廊下,有幾個壯漢,手提著明晃晃的兵刃,在廊下走來走去;也有兩三個人坐在廊柱旁欄杆上。
九股煙喬茂驚喜異常:「皇天不負苦心人,這一下我可訪實了!這還錯了不成?」他心中盤算:「這個地方究竟是賊人暫時落腳之地,還是竟在此地附近設窯?這還得探探。看這地方並不像賊人的老巢,也許是他們線上的一道卡子。我必得綴住了他們,還要訪透了,才好回去報信。」想罷,便要爬下樹來。
他的意思是繞到東跨院探探,因為那一面燈光更亮。然後再繞到前面,便可窺見大殿正面的情形,然後再看看山門,認清廟名,辨清地勢,以便明日續在附近勘訪。再暗中綴他們幾天,監視幾天,認準了賊人出沒的確切地點和一切賊黨、賊巢、賊情,然後回去報信,弄一個全功。因為他這半夜亂走,竟已迷了方向;若不是發現這廟,知道廟門必然沖南,他真不知道東西南北了。
喬茂吁了一口氣,又向內瞥了一眼,然後往樹下一看,便要下樹;忽從角門射出一道燈光,有兩個夜行人,手持鋼刀短挺,走了過來。九股煙喬茂急忙縮住,連大氣也不敢喘;瞧那兩人竟也奔這角門而來。
想到此,喬茂精神一振,不由挺起腰來。又想道:「胡老剛待我總算不錯,他們大夥奚落我,想把我擠出去,胡老剛總是不肯。這一來我姓喬的知恩報恩,到底還是偷雞毛、拔煙袋的不是?」
九股煙喬茂越想越有理,把剛才恐懼之念全行忘去;立刻抖擻精神,拔腿要跑。忽又想:「慢來,慢來!這要一緊跑,教賊人瞧見可就糟了。」遂鎮住心神,提起耳朵,一步一試,一步一瞧,繞著大彎,往那竹林後面斜抄過去。
臀部傷處還是一陣陣發疼,九股煙喬茂咬牙忍住;又敷了一遍藥,把腰帶撕下一條,好歹的齊著大腿根往上一兜,渾身也紮綁俐落。又回頭一望,只見大堤上火光忽然增多,料想是鏢行夥計們和緝私營巡丁們,在那裡忙著救死扶傷。
喬茂遠遠望見,暗歎了一聲:「可憐我振通鏢局,這一下可就一敗塗地了!胡老剛此番回去,勢必打官司,賠償鏢銀,要想挽回已敗之局,這全靠我姓喬的追蹤訪盜的結果了。」一面悄悄的走,一面凝神辨認路途;順著麥田小徑,一路探去。
這時候月暗星黑,竹林風吼,倍增蒼涼。喬茂疑心生暗鬼,唯恐賊人還沒走淨,要路口也許佈置下人,自己稍不小心,要受人家暗算。自己人單勢孤,況又戰乏負傷,並且本領又不濟,這非得加倍的留神不可。
那埋伏在竹林中的斷後群賊,收隊撤退之時,卻在胡孟剛一行大眾打著燈籠,離了范公堤的大堤,折向于家圩之後。直望見鏢行這邊燈光折回,人馬踐踏聲越行越遠,這群賊方才暗打招呼,出了埋伏之所;又向四面搜查了一遍,方才收隊回程。
這時候,九股煙喬茂已經繞著大圈,趕到他們前頭,相隔已在半里之外。九股煙喬茂一路探道,順著小徑曲折盤旋,實際上已繞了二里多地,猜想已離開范公堤。再辨眼前的景象,也不知到了什麼地方。有時覺著腳下踏的是細沙之地,疑心道路走錯了。
往前摸著走,約摸又走出二三里地,麥壟小徑,忽然斜顯著兩股通行之道。四望曠野,黑壓壓一片又一片,不知是村莊,還是叢林竹塘。側耳細聽,似乎偏東有夜犬吠影之聲,想必附近已有人家,也許就是群賊打那裡經過。卻是這兩股道,不知走哪一條方對。
喬茂細察近身處,似並無人;又望了望,取出火摺子來,晃亮了,仔細辨認那兩股道上的人蹤馬跡,以定趨舍。火光照處,似乎這兩條路都是深深印著車轍印;中間夾雜著馬蹄印,卻並不多,也沒有新遺下的馬糞。
喬茂不由迷惑起來,拿著火摺子,順著路照了又照。這一照,照出是非來了。那收隊歸來的把風群賊,恰在背後高堤望見;麥田小徑驟現火光,定有行人。農村人家素來早起早眠,在這荒郊忽有野火,不是他們的夥伴,便是鏢行派下來的追蹤之人。群賊立刻暗打招呼,派那騎著馬的,斜抄到前面堵截;那步下功夫好的,一齊亮兵刃,分道踏尋這火光而來。
九股煙喬茂找不出賊人蹤跡,正自焦灼。夜靜聲清,猛然聽見相隔數十丈處,傳來馬蹄聲音。九股煙驀地一驚,急將火摺子收起,側耳尋聽,覺得兆頭不對。嚇得他伏著腰,連滾帶爬,直向那麥田壟內鑽去。一面鑽,一面留神響聲,由這麥壟轉到那麥壟,急急的伏下身。忽又想不對,急急爬起來,蹲坐在地,只將半個腦袋,露出麥苗之外,悄悄的向四面探看。
只隔了不大工夫,便聽見馬蹄聲音走遠。喬茂想:「這一定是賊人!馬走得快,人走得慢,我這是已經綴著他們了。」心中又驚又喜,便要站起身來,猛然心中一驚,暗想道:「且慢!我還得再聽聽。」
這一聽,展眼間,聽見悄然人語之聲,似在近處,可也聽不出說什麼話來。這一來把個喬茂嚇得心驚肉跳,暗道:「慚愧,幸虧沒站起來!」
越聽越清楚,嗖嗖嗖,從麥田那邊小徑上,竄出好幾條黑影,竟向那兩股道的交叉點上走去。幾條黑影閃來閃去,忽有兩道黃光照出來。聽見一人道:「彷彿是在那裡,怎麼沒有了呢?」又一人道:「別是鬼火吧?」那人答道:「鬼火發綠,這分明發紅發黃。」
不一時,騎馬的也圈回來,繞著麥田來回一搜;嚇得喬茂縮下頭去,伏在地上,連大氣也不敢喘。那兩道黃光忽東忽西的亂晃,騎馬的人也將孔明燈撥亮,一前一後的探照,半晌尋不見可疑的蹤跡。只聽一人咕噥了幾句話,有一人大聲說道:「這一定是鬼火,再不然就是看花眼了。咱們快走吧!公事要緊,管他偷莊稼不偷呢!」說著,幾個人湊在一起,踐踏聲大起,這夥人們紛紛走了。
九股煙喬茂出身綠林,什麼詐語不懂得?他心中暗說:「你們想把我詐出來麼?我才不上當呢!」伏在麥田裡,寂然不動;仍從麥壟隙縫裡,探出半個頭來,偷向外窺。果然在相隔十數丈外,見有兩條黑影一閃不見了。喬茂知道這是藏在那裡等他的。喬茂暗道:「你不走,我不出來;只要天不亮,我才不怕呢!」
果然耗了不到半個時辰,就聽那兩人互語道:「去他娘的吧,七哥太小心了,咱們走吧!哪有人呢?」這兩人竟從麥田鑽出來,直奔通車大道而去。九股煙兩眼盯著,直候到相隔已遠,方才悄悄爬出麥田,溜到低坡處,在後面遠遠綴下去。
喬茂暗道:「吉人天相!若不點火摺子,我還引不來領道人呢。」兩條人影走得很快,喬茂不敢緊跟在後,只遠遠的著;走出不遠,又是一條大道。喬茂不敢上正道,恐人看見他。他只彎著腰,在麥壟裡鑽,身已負傷,其苦難言。
只見道邊樹旁,黑忽忽有兩排橫影;那兩個賊走到影旁站住,只停得一停,忽然躥上去。喬茂方才曉得,那兩排橫影乃是兩匹馬。兩個賊上了馬,急駛而去。喬茂在後面很著急,只得冒險鑽出麥田,施展夜行功夫,在後面拚命追趕。
馬行甚疾,喬茂又有顧忌,只幾個轉彎,便已看不見馬影,耳畔卻還聽得見那「得得」的蹄聲。約摸綴了五六里地,喬茂竟被落後在半里以外。卻喜曠郊深夜,還能辨得出馬蹄奔駛的去向。
又跑了一會,忽有一村莊當前,那兩匹馬竟抹著村口馳過去,引起了一陣犬吠之聲。喬茂頭上汗出,跟蹤跑著,曲折轉彎,一陣亂繞之後,已辨不清東西南北。約又走了幾里路,迎面黑壓壓,東一片,西一片,好像又是村莊。
這馬距離喬茂更遠了,馬蹄聲似已沒入這當前的黑影之中。頓時又聽見一陣野犬狂吠,應聲四起。
九股煙喬茂努力追尋,發現一帶叢林,掩著一座村落,橫在前面。喬茂暗想:「打路劫的賊人,向來不肯穿過鄉村走的。」可是聽犬吠之聲,這強賊顯然投入村內去了。只是吠聲四起,斷不定賊人投到哪一方向。
喬茂放緩腳步,喘了一口氣,向四面望了望。農村人家睡得早,此時村口早已無人往來。喬茂看清形勢,略緩一緩,立刻飛身縱步,竄到村莊右首那條道上。這裡是村莊的背後,左首乃是疏疏落落的一帶叢林,有兩股道通入村內。村中東一片、西一片的茅舍,估計也有幾十戶人家;竟斷不定賊人是穿村而過,或是在村中有無存身歇腳之處。
喬茂到此更不遲疑,將身上收拾俐落,從村後搶到一家民宅後牆;「嗖」的躥上房舍,立即伏身下窺。只見那一片一片竹籬茅舍,曠曠落落,沒有一點別的聲息。喬茂復又翻身落地,將當年在綠林道上的本領,全盤施展出來。輕如狸貓,捷若猿猴,伏垣貼壁,躥房越脊,乍高忽低,很快的將村內街道,踏勘了一半。只是家家掩門,戶戶熄燈,寂然不聞人聲,黑忽忽不見一星火亮。
喬茂滿腹狐疑,暗道:「他們既已奔入這座村莊,必定有窩藏之地;若無窩藏之地,何苦從村中穿過,白白的給村中人留下跡象呢?」
喬茂無可奈何,掏出火摺子來,剛要竄到街心,意欲提火折照看路上的蹄跡;卻驀然心中一驚,急閃身藏躲。只見距離村口不遠,約有二十來丈的地方,「嗖嗖」的連竄出兩個夜行人來。喬茂抽身很快,嚇得他伏身蹲在黑影裡;偷看這兩個夜行人,似從一個籬笆門內出來的。這兩個夜行人在街心只一停,便奔後村口而去,那身法頗為輕捷。
喬茂暗道一聲:「慚愧!」容兩個夜行人轉過牆角,相去已遠;喬茂連忙躥上房去,向四外一瞥。然後攀垣躥房,走壁爬坡,如飛也似趕到籬笆門的鄰舍房上。不敢探險,且先找著藏身之所,然後挨到那兩個夜行人現身的所在,往下面一望:卻是一戶尋常的鄉農之家,一段竹籬,三間北房,兩間西房,很寬敞的大院落,院角有一道井欄。試窺看那幾間草舍的窗櫺,依然是黑沉沉,沒有一點燈光,並且也聽不見什麼聲息。這房舍如此的狹窄,又這麼悄靜,決不像有什麼事故發生的樣子;喬茂不由詫異起來。
九股煙喬茂久涉江湖,查勘盜蹤,足有十二分的把握;只要一入目,便可猜斷出十之八九來。看這個草舍,分明不像劫鏢強人潛蹤之所,更不像樑上君子作案之地,何故竟有兩個夜行人竄出呢?喬茂試用一塊碎磚,投了一下,也不見動靜。
當下喬茂提起精神,從鄰舍輕輕竄過來,來到院內,仔細查看。先傾耳伏窗,只聽得屋內鼾聲微作;更驗看門窗,的確不像有夜行人出沒。然後到院內各處一巡,這才來到井欄旁邊;發現井旁有只水桶,裡面水痕未幹,地上也有一片水跡,這分明是剛從井裡打完水的情形。
喬茂暗暗點頭道:「哦,這就是了。」看這鄉農人家,深睡正濃,何來半夜打水?打水的必是剛才那兩個夜行人,那麼賊人的落腳之處可想而知了。
九股煙喬茂將水桶提了,也向井中打出一些水,喝了一氣。隨又放下,立刻「嗖」的躥上房來,向村後急打一望。連忙重翻身,竄到街心;施展夜行術,鹿伏鶴行,膝碰胸口,腳尖點地面,如星馳也似,投向村後追將過去。那兩個夜行人已不知去向。
到得村後,正是一帶叢林,數畦麥田,通著兩條路。喬茂略一端詳,擇了一條大路,直追下去。轉身走出叢林,迎面又是縱橫列著一條丁字路口,正不知走哪條道才對。
喬茂向前面望了望,似乎對面黑綽綽的有兩片村舍,一個偏左,一個偏右。左邊的黑影大,一定人家多;右邊的相隔較遠,黑影小些,大概人家寥寥。喬茂便放慢腳步,曲曲折折的探過去。迫近那大些的黑影,才看出是一片叢林,夾雜著散漫的村舍,人家也並不多。
喬茂心想:「賊人如果潛蹤在此,須要留神他們的卡子。」提心吊膽的,往前湊一步,探一步,耗了很大工夫,才挨到近前。這裡不過十幾戶人家,聲音靜悄悄的,連個狗叫也沒有。
喬茂隱身在樹後,聽了又聽,然後爬上樹去,向內窺望。這錯錯落落的十幾戶人家,照舊是黯然並無燈火。喬茂爽然失望道:「白費事了,賊人一定不在這裡。」急忙溜下樹來,施夜行術,火速的退了出來;繞過一帶麥田,折向右邊那片村舍走去。
這一往返,喬茂枉走了二三里路,頭上不住的冒出虛汗來。原來他從失鏢之後,奔馳到今,已近三更,前後六七個時辰,卻是一物未食。雖然虛火上浮,並不覺餓,力氣上可有點不支了。
喬茂歇了歇,往四面看了看,不禁歎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好生冤枉。隨從身邊取出乾糧來,咬了幾口,站起來強打精神,再往前探,一面走,一面留神路旁莊稼地的動靜;恐怕要路口,有賊人的埋伏。又走了半里多地,距那右側村落漸近;忽然一陣順風刮來,聽得一陣「唏唏」的馬嘶聲音。這聲音打入九股煙喬茂的耳鼓,不由全身一震,心中又驚又喜道:「哈!原來在這裡了,到底不枉我奔馳這一夜!」
這一陣馬嘶聲不亞如暗室明燈,把個負傷力疲的喬茂,已失去的精力全喚回來。
九股煙喬茂一個箭步,竄進了道旁的田地;隱住了身形,鶴行鹿伏,往前挪動。一面走,一面探頭,不一刻到了這右側村舍之前。相距二三十丈,喬茂止步不前,側耳傾聽,定睛細看:迎面隱隱辨出屋宇層層,院牆高大,並不像村舍。
喬茂借著莊稼隱身,慢慢的往前蹭。相距數丈,方才看出這是一座廟宇。數行大樹和附近的看青的草棚,掩映起來,遠望像是小村。喬茂心想:「這就對了!這裡可真像個賊黨潛蹤之所。」
喬茂知道但凡是廟,必定坐北朝南,他自己藏身之所恰在西北面,留神察看,黑影掩映處,並不見有賊人放哨。但也不敢大意,潛伏好久,又聽見一陣馬嘶;喬茂這才賈勇伏身一竄,竄到廟的側面一段土坡、一叢矮樹之後。
這些矮樹全是棗樹,乃是栽來堵那破牆角門的。相隔已近,喬茂細看廟宇的形勢,廟前空地非常寬敞,想必是附近村莊的廟集場子。圍著廟牆,掘著深溝,大抵是防備燒荒的,廟四周並無人家,只西面相隔二十多丈,有一道長垣,好像是附近的菜園子。
這廟蓋得很大,卻是西首頹垣斷磚,頗有幾處坍塌了。
九股煙喬茂未曾進身,先選好退路;然後躡手躡腳,溜到破牆底下。由打頹垣隙處,向內張望;偏生有偏殿擋住了視線,並不能窺見裡面情況。但從牆隅反射出淡淡一層微光來,料想裡面必點著燈火;而且裡面隱隱聽得人聲響動。
喬茂伏了好久,不敢貿然竄入,心內暗暗著急。有心等著裡面沒有動靜,再行進窺,又怕轉瞬天明,誤了大事,亦且難以脫身。想了想:「我附垣已久,始終未見賊人出來巡風,想是他們歇著了。我只好冒一冒險了!」主意打定,繞過偏殿;找到一個牆角極黑暗的地方,踩一踩,滿地生著荊棘。先用手試攀破牆,腳找磚縫,慢慢爬上牆去;牆頭長著一叢野草,剛好將他蔽住。
這才看出:此廟失修已久,哪裡還像廟宇?窗格門扇朽壞不堪,倒是前前後後殿宇很多,一時也看不清有幾層。喬茂所窺見的,只是後層偏西的一面;這東一面黑洞洞的,也不見人影。
喬茂便溜下牆隅,貼牆伏壁,往前面溜,東邊有一道角門。喬茂四面一看,「嗖」的竄過去,藏在黑影內,略一探頭,嚇了一跳,急忙縮步退回。原來這一層殿宇,正有幾個人,持刀把著甬路口。
喬茂不敢前闖,折回來,繞向另一角門。角門之前,有兩棵古槐,高有四五丈。他靈機一動,慌忙奔過去,立刻手攀足抱,爬到樹上;小心在意的,不令枝葉響動,真個比狸貓猿猴還輕靈。到了樹巔,分枝披葉,往下窺看:只見隔著一層院子,乃是正殿。正殿之前,鐵香爐上插著兩隻燈籠;燈籠上的紙已有幾處刮破,便攏不住風,被風吹得晃晃悠悠,發出搖曳不定的暈黃光焰來。
正殿內的情形全然看不見,只看見兩廡也有火光,殿前樹幹上拴著幾匹馬,數並不多,好像正啃吃地上的東西,也看不清吃的是什麼。東廡廊下,有幾個壯漢,手提著明晃晃的兵刃,在廊下走來走去;也有兩三個人坐在廊柱旁欄杆上。
九股煙喬茂驚喜異常:「皇天不負苦心人,這一下我可訪實了!這還錯了不成?」他心中盤算:「這個地方究竟是賊人暫時落腳之地,還是竟在此地附近設窯?這還得探探。看這地方並不像賊人的老巢,也許是他們線上的一道卡子。我必得綴住了他們,還要訪透了,才好回去報信。」想罷,便要爬下樹來。
他的意思是繞到東跨院探探,因為那一面燈光更亮。然後再繞到前面,便可窺見大殿正面的情形,然後再看看山門,認清廟名,辨清地勢,以便明日續在附近勘訪。再暗中綴他們幾天,監視幾天,認準了賊人出沒的確切地點和一切賊黨、賊巢、賊情,然後回去報信,弄一個全功。因為他這半夜亂走,竟已迷了方向;若不是發現這廟,知道廟門必然沖南,他真不知道東西南北了。
喬茂吁了一口氣,又向內瞥了一眼,然後往樹下一看,便要下樹;忽從角門射出一道燈光,有兩個夜行人,手持鋼刀短挺,走了過來。九股煙喬茂急忙縮住,連大氣也不敢喘;瞧那兩人竟也奔這角門而來。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