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追尋攝影大師的足跡套書:解構薇薇安.邁爾+影像的追尋(共二冊)
滿額折

追尋攝影大師的足跡套書:解構薇薇安.邁爾+影像的追尋(共二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650 元
優惠價
901485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解構薇薇安.邁爾:保母攝影家不為人知的故事》

薇薇安.邁爾唯一完整傳記
本書耗時六年補述《尋秘街拍客》未說完的故事
400張照片✕系譜學田調,揭開保母攝影家不平凡的一生

「扣人心弦、細節豐滿,本書揭開一名攝影師的神祕面紗和她奇妙的一生。一部調查縝密、深入人心的傳記作品。」──《科克斯評論》星級評鑑

本書詳實記錄保母攝影家薇薇安.邁爾不平凡的一生,揭開這位世界級攝影師神秘的面紗。
2007年,薇薇安.邁爾的作品在芝加哥租用的倉庫中被人發掘,其拍攝技巧絕佳的影像和神秘的生平讓全世界為之著迷,令人想一探究竟。薇薇安死後聲名鵲起,世人更為她拍攝一部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紀錄片《尋秘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然而,她在死前深深埋藏自己的過往,就連與她同住的雇主家庭都知之甚少。薇薇安在何處出生、長大?她的父母或手足是誰?是否喜歡與人交遊?她為何攝影?為何不與他人分享照片?過去無人可完整解開謎團,現在安.馬可思這本詳實的傳記解構薇薇安的個人紀錄和14萬張照片,揭開了這位攝影師鮮為人知的一生。
本書奠基於詳盡的調查研究,娓娓道出薇薇安.邁爾的一生。她的原生家庭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她受私生子女、重婚、父母忽視、藥物濫用、暴力和精神疾病所苦,而逃離該處,隨心所欲地生活。她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無法與他人建立關係,只得用攝影來自我表達,因此創作了一系列情感豐沛、真實又富有人性的秘密照片。她憑藉著無限的韌性,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障礙;她也全力支持工人、婦女、非裔美國人和美國原住民的權利,決意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在其淡漠表面下的是聰穎過人、善解人意又充滿靈感的女子,一位極具創造力的女性,她的作品系列也將成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攝影發現之一。
《解構薇薇安.邁爾》收錄近400張薇薇安拍攝的照片,其中有許多未曾公諸於世,讀者可以一邊觀看照片,一邊了解拍攝當下的生平背景。

「安.馬可思絕對是薇薇安.邁爾專家。我們的紀錄片沒說完的故事,由她繼續說下去。馬可思藉由縝密規劃和全面徹底的研究,描繪出薇薇安.邁爾完整的人生故事。」
──《尋秘街拍客》導演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


《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

啟動視覺,打開心窗,
跟著攝影大師張照堂追尋的眼睛,
展開一場滿載鄉愁與童心的時光之旅。

「因為我們不時回頭看,所以才能無礙地往前看。」
一九八六年,攝影家張照堂在完成「百年臺灣攝影史料」的整理工作之後,為專欄寫作而展開三年臺灣前輩攝影家的尋訪之旅。在旅程中,他一一遇到活躍於四○年代的鄧南光、張才、李釣綸、林壽鎰;五○年代的黃則修、林權助、陳耿彬、廖心銘;六○年代的鄭桑溪、劉安明、林慶雲、徐清波、謝震隆、陳石岸、黃伯驥、黃士規、蔡高明、許淵富、陳彥堂、翁庭華、黃季瀛、許蒼澤、林彰三、施純夫、周鑫泉、李悌欽……
「每一張照片、每一個觀景窗後面,都反映著創作者不同的『攝影眼』。」
三十三位攝影者,創作年代從三○年代到八○年代,幾乎涵蓋台灣寫實攝影從萌芽到茁壯的六十個年頭。他們優秀的作品足以顯現臺灣攝影的成長軌跡,適切地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創作資產與時代見證。他們之中,有些人的影像創作在當時甚至未被探討,也有部分攝影家的影像作品因保存不當而佚失。即使如此,在張照堂的尋訪與爬梳下,仍清晰地呈現出台灣寫實攝影前行者的純真面容與對影像的無比執著,也見證了上一代前輩攝影家作品中的影像魔法與魅力。
這趟旅程於一九八八年結集出版為《影像的追尋》,而後於二○一五年改版重出。這是以寫實攝影為創作主體的台灣前輩攝影家,第一次有系譜地列入台灣寫實攝影的範疇,受到注視和討論,對台灣攝影文化和歷史影響深遠。
「每一幅好的作品都是在一種歲月的滄桑中提煉而成的。」每一張珍貴、感人的作品,在消隱之前,我們有機會審慎地回顧,在時光的隧道中,共同分享回憶的愉悅與情傷。透過張照堂的追尋之眼,為我們打開一個特殊時空,召喚上個世紀台灣這塊土地的人間之味、人情之美。

作者簡介

安.馬可思(Ann Marks),曾在各大公司擔任資深主管30年,並曾任道瓊新聞社《華爾街日報》行銷長。退休後馬可思成為業餘系譜學家,繼續在該領域發揮自己的研究分析技能,並受啟發解開了攝影師薇薇安.邁爾神秘的一生。多年來馬可思一直致力於研究薇薇安身後留下的14萬張圖檔,她也是深諳薇薇安.邁爾生平和作品的國際知名學者。馬可思的研究曾被各大媒體報導,包括《芝加哥論壇報》、《紐約時報》和《美聯社》。馬可思現與丈夫和三個孩子居住在曼哈頓。

張照堂,攝影家/文化工作者,並從事紀錄片製作與影像教育工作,曾獲1999年國家文藝獎及2011年行政院文化獎,是臺灣唯一獲得此兩項殊榮的攝影家。

譯者簡介 

鄭依如,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現就讀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喜歡透過翻譯認識世界,譯作包括《什麼都別說》(合譯)、《阿富汗文件》(合譯)、《精進權力》等。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yiju830@gmail.com

黃妤萱,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畢業。雜食性譯者,領域包括電玩、旅遊、科技、科普雜誌、法律合約等,對飲食和健身也有涉獵,曾為本地化領域全職譯者。譯作包括《解構薇薇安.邁爾》(合譯)、《什麼都別說》(合譯)、《阿富汗文件》(合譯)、《黃金海盜時代》(合譯)、《螺絲越來越鬆》(合譯)。譯作賜教、工作邀約請洽:yhh.trans2020@g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解構薇薇安.邁爾》

王君琦︱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主席
瓦 力︱老音樂和鄉愁的murmur患者
沈昭良︱攝影家、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
余志偉︱哲攝主理人
汪正翔︱攝影藝術家
林志明︱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特聘教授
林立青︱作家
章 潔︱藝術攝影師
曹良賓︱Lightbox攝影圖書室發起人
黃俊團︱攝影家
廖偉棠︱作家
鍾宜杰︱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影像的追尋》

李威儀︱《攝影之聲》雜誌主編
郭力昕︱政治大學廣電系兼任教授
簡永彬︱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藝術指導

(依姓氏筆畫排列)
《解構薇薇安.邁爾》

「馬可思具備各式各樣的才能:出色的調查能力、直覺,足智多謀又堅持不懈,擁有深刻的同理心、高度敏銳的美感和觀察力,還有邏輯通順又清楚明瞭的寫作風格……馬可思著手本書時,世人對薇薇安.邁爾幾乎一無所知,因此她能夠如此清晰又富有情感地記錄邁爾的人生旅程及所遭遇的問題,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薇薇安.邁爾本人應該會喜歡──馬可思撰寫這本傳記時完成的驚人壯舉。當你讀完這本傑作,一定會深受啟發。」──《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一部精彩絕倫的工藝品,加深我們對所有事件和謎團的理解,又井井有條地解開謎團。本書無疑是目前我們對薇薇安.邁爾最完整的了解。」──《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解構薇薇安.邁爾》以全面又引人入勝的筆調,讓我們認識這名為藝術而創作的藝術家。馬可思訴說邁爾的人生故事時,彷彿是在看一本剪貼簿那樣深入又私密。她為本書挑選的照片、物品和文件高明又恰到好處。」──《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如此明確完整的紀錄將讓讀者讚不絕口。」──《出版人週刊》星級評鑑(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扣人心弦、細節豐滿,本書揭開一名攝影家的神祕面紗和她奇妙的一生。一部調查縝密、深入人心的傳記作品。」──《科克斯評論》星級評鑑(Kirkus Starred Review)

「馬克思開啟幾扇門、拼湊起碎片,以她精確嚴謹的敘事和面面俱到的分析,搭配薇薇安.邁爾近四百張絕妙、風趣又流露不安感的肖像照、自拍照和街拍作品,其中許多照片都是在本書中首次公開。」──《書目雜誌》星級評鑑(Booklist Starred Review)

「令人無法移開視線的美麗傳記,邁爾超群的攝影作品為本書增色不少。」──《新聞日報》(Newsday)

「如此扣人心弦的內容,要歸功於馬可思不屈不撓的研究與調查。她深掘邁爾資料庫中十四萬張照片……解開自邁爾的作品重見天日起,一直縈繞不去的核心謎團。」
──《基督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安.馬可思做得最出色的一點,就是探索照相機背後那個注重隱私的奇特女子,了解是哪些不幸的事件將她塑造為二十世紀最頂尖的街拍攝影家之一。馬可思以大約四百張照片穿插全書,讓這本傳記所揭露的事實更加明朗。」 ──葛瑞登.卡特(Graydon Carter)的《航空郵件雜誌》(Air Mail)

「資訊含量極為豐富的報導作品,讀起來彷彿在解謎。」──《芝加哥書評》(Chicago Review of Books)

「本書描述薇薇安.邁爾的真實人生……我們曾經自以為了解薇薇安.邁爾,或許我們都錯了。」──《芝加哥雜誌》(Chicago Magazine)

「安.馬可思這本書彷彿為薇薇安.邁爾畫了一幅近身肖像,了解背景脈絡之後,穿插書頁間的照片層層堆疊出愈來愈濃郁的情感……絕妙的成就。」──《盲:初見攝影雜誌》(Blind, Photography at First Sight)

「安.馬可思以福爾摩斯的機智和毅力,讓薇薇安.邁爾生平的謎團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這本洋溢情感、研究深入的傳記時而令人眼睛一亮、啟發人心,時而流露悲劇色彩,展現邁爾如何成長為一名女性和藝術家,成為我們心中那股歷久彌新、堅不可摧又富有創意的力量。」──喬.麥爾羅威茲(Joel Meyerowitz)

「安.馬可思透過鑽研薇薇安.邁爾的生平,揭開了籠罩在這名傑出攝影家作品的核心謎團。」
──柯林.威斯特貝克(Colin Westerbeck),《旁觀者:街頭攝影史》(Bystander: A History of Street Photography)共同作者、前芝加哥藝術學院(Chicago Institute of Art)攝影策展人

「安.馬可思絕對是薇薇安.邁爾專家。我們的紀錄片沒說完的故事,由她繼續說下去。馬可思藉由縝密規劃和全面徹底的研究,描繪出薇薇安.邁爾完整的人生故事。」
──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奧斯卡金像獎入圍作品《尋秘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導演和製片

「安.馬可思宛如鑑識科學專家,為難以捉摸的薇薇安.邁爾重新注入生命與活力。這本傳記讓世人更了解薇薇安.邁爾,也更欣賞她的作品。」──傑佛瑞.戈德斯坦(Jeffrey Goldstein),薇薇安.邁爾部分作品原擁有人

「凡是對薇薇安.邁爾深深著迷或充滿好奇的人,都必須讀安.馬可思的作品。她深入又全面的研究,為生平曾經籠罩在迷霧之中的邁爾寫出完整的傳記。市面上沒有任何作品能像馬可思女士這本著作一樣說出客觀的真相、瓦解所有的臆測。我從未想過自己能夠如此更了解薇薇安.邁爾。」──霍華德.格林堡,霍華德.格林堡藝廊(Howard Greenberg Gallery)負責人

「安.馬可思寫出真正的故事,薇薇安.邁爾才能以才華洋溢又啟發人心的形象為人稱頌,正如同我們在香普梭認識她的樣子。」──瑪莉.于格(Marie Hugues),「薇薇安.邁爾與香普梭協會」(Vivian Maier et le Champsaur)會長

「我們說出自己知道的一切,讓安.馬可思書寫薇薇安.邁爾的故事,因為她承諾會精準描繪每個人物和事件。從來沒有人如此鉅細靡遺又精確地描寫薇薇安、她在法國的家人,以及她在香普梭的生活。」──希爾凡和蘿賽特.喬索(Sylvain and Rosette Jaussaud),薇薇安.邁爾的親屬

「嘆為觀止。」──《時人雜誌》(People)

「不可錯過的好書。」──《今日美國》(USA Today)

「引人入勝,最棒的假日讀物。」──《時尚》(Vogue)

「必讀之作。」──《城鎮與鄉村》(Town and Country)

《影像的追尋》

「嚴格意義的台灣攝影遺產,是從這裡展開的,彌足珍貴。」
──郭力昕(政治大學廣電系兼任教授)

「《影像的追尋》讓我們看到,前輩攝影家們在困頓的時代,以有限的器材記錄他們走過的痕跡,誠摰地見證了那個時代常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簡永彬(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藝術指導)

「本書燃起覓索台灣前輩攝影家足印的火炬,映現了一個時代的身影,又在歲月火光中遠眺前行。」
──李威儀(《攝影之聲》雜誌主編)

《解構薇薇安.邁爾》
前言

故事始於2007年芝加哥一場法拍會上,一位買家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為了尋找新書素材,買了一只裝滿照片的廢棄舊箱子,他仔細檢視戰利品,發現自己挖到寶藏了:一位無名攝影師拍下的幾萬張底片。雖然當時馬魯夫只有26歲,但直覺告訴他,那些照片非比尋常。於是,他一一找到其他出席拍賣會的買家,買下他們手中裝滿照片和底片的箱子,一點一滴地蒐集到這位攝影師大部分的作品。
買家之所以知道那些是薇薇安.邁爾的作品,是因為箱子裡的照片沖印袋上印著她的名字。為了找到她,他們花了許多時間不斷在網路上反覆搜尋,但始終徒勞無功。直到2009年4月一篇訃聞登報,真相才水落石出,原來芝加哥一名剛過世的保母正是拍下這些照片的人。訃聞中稱她是「極為出色的攝影師」,以及「約翰、蘭恩和馬修的第二個媽媽」。興奮不已又滿心好奇的馬魯夫,立刻聯絡刊登訃聞的家庭,希望能了解更多。
同一時間,為了收購薇薇安的照片而散盡家產的馬魯夫,開始沉思該怎麼做才能好好地分享和行銷薇薇安的攝影作品。他諮詢了比自己更專業的人士,然後建立一個部落格,放上幾張自己最喜歡的薇薇安.邁爾作品,再分享到攝影網站Flickr上的「實力派街拍」(Hardcore Street Photography)社團。自他按下「分享」的那一刻起,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薇薇安的攝影作品大受歡迎,開始在網路上瘋傳,欣賞她的人在世界各地不斷分享並轉傳她拍攝的照片。雖然當初只分享二十來張照片到Flickr,但每一張照片都洋溢著飽滿的性格與情緒,而且包含形形色色的主題與人像──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共鳴。
最後,馬魯夫與另一位買家傑佛瑞.戈德斯坦(Jeffrey Goldstein)合作,將兩人蒐集的檔案建檔收藏。他們買來的14萬份檔案中,沖印出來的照片非常少,大部分都是負片或未沖洗的底片。在全面檢視薇薇安的作品後,他們驚訝地發現她只看過其中的7,000張作品,也就是沖印出來的照片,事實上有45,000張已曝光的底片都沒有經過沖洗程序。攝影大師瑪麗.艾倫.馬克(Mary Ellen Mark)認為這個情況非常不尋常,更道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想法:「一定是出了什麼差錯,解開謎底的拼圖少了一塊。」
隨著馬魯夫和戈德斯坦一一公開這些攝影作品,薇薇安無人能及的成就與才華愈來愈鮮明。展演、演講、書籍和榮譽如雨後春筍般接連不斷而來,更因為媒體的爭相報導,讓這位神奇保母愈發受到各界關注。報紙、雜誌、網站和電視鋪天蓋地的報導,興致勃勃地講述她的故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鏡頭」(Lens)部落格驚嘆:「每一次在網路上公布新的照片都會造成轟動。」《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稱讚薇薇安的作品「帶有犀利的智慧、生動的幽默感,又敏銳掌握了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的偶然舞步」。《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稱她為「天才」,《史密森尼》(Smithsonian)雜誌則說這是「美國攝影界最了不起的故事之一」。《紐約時報》德高望重的藝術評論家蘿貝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表示,最初公開的薇薇安攝影作品「為二十世紀最偉大街拍攝影師的萬神殿,提名了新的候選人」。
馬魯夫認為這個隱世天才的故事,以及機率微乎其微的發掘過程,可以拍成一部引人入勝的紀錄片,因此開始著手研究薇薇安的背景故事。馬魯夫訪問了她在芝加哥的數十名雇主,發現他們對這位住在家中照顧孩子的女性幾乎一無所知,這個結果印證了馬魯夫的猜測。許多雇主確實注意到薇薇安會攝影,但他們從沒想到她居然拍了那麼多照片。其中幾位雇主對自家保母的個性和行為的描述,甚至完全背道而馳。隨著馬魯夫愈挖愈深,薇薇安反而變得愈加神秘。
他在2014年推出的紀錄片《尋秘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更將這位攝影家保母的名氣推向難以超越的巔峰。正如許多崇拜者都著迷於她所拍下的照片,遍布全球的紀錄片觀眾都深深著迷於她的背景故事。紀錄片製作人找到家譜紀錄,發現薇薇安小時候曾與親戚住在法國六年,然後在曼哈頓住到30歲,但他們在紐約卻遍尋不著記得她或她家族的人。薇薇安餘生都在芝加哥度過,卻沒有一位雇主能明確說出她在哪裡出生、在哪裡長大、有什麼親朋好友、為什麼開始拍照、為什麼沒有成為專業攝影師、為什麼沒有處理大部分的底片,或者為什麼沒有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他們在紀錄片中提出這些問題,但完全不知道答案,只能讓千百萬名粉絲期待著,哪一天有人能夠揭開神秘保母的面紗。
我加入追逐薇薇安.邁爾的行列,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不過我參與的契機和其他人不太一樣,與攝影無關。以前我是一名企業主管,花了30年的時間不斷研究和分析資料,藉以了解一般民眾的渴望、動機和行為。對我而言,沒有一個小細節是無關緊要的,更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應該懸而未決。我最大的興趣與熱忱就是解決每天都會出現的謎團,愈錯綜複雜的謎團愈有意思。2014年底,一個寒風凜冽的下午,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前夕,我一邊裹著毛毯,一邊觀賞馬魯夫的紀錄片。我和許多人一樣深受那些照片吸引,但其他人對薇薇安的性格充滿矛盾的描述、對她的攝影行為和目標一知半解,以及她一片空白的家庭和個人生活資訊,都令我感到困惑不已。這在大部分的人眼中是難以破解的謎團,在我眼中則是亟需填補的鴻溝,而且我認為很有必要釐清這個令許多人一頭霧水的故事。
我在幾個星期內就聯絡上約翰.馬魯夫和傑佛瑞.戈德斯坦,提議與他們合作。當時他們正急著查出薇薇安的哥哥查爾斯(Charles)的下落,因為1940年代之後就查不到他的相關紀錄。身為薇薇安可觀資產的直接繼承人,找到查爾斯與他的後代絕對是重中之重。幾個月後,我在曼哈頓聖彼得路德宗教堂(Saint Peter's Lutheran Church)如洞穴一般的檔案庫裡,找到一份沉睡了將近一世紀的受洗證書,上面記錄的名字是卡爾.邁爾(Karl Maier)。我們隨後證實了薇薇安的哥哥終身未婚,也沒有合法子嗣,而且1977年便已在紐澤西離世。他的離世也驗證了多數人的猜想:薇薇安的資產沒有明確的繼承人。《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將我的報導刊登在頭版新聞,庫克郡遺產管理人因而聯絡我並交換資訊。就這樣,我始料未及地成為薇薇安.邁爾熱潮的一份子。
隨著我持續的深入研究,馬魯夫和戈德斯坦分別來請我為薇薇安.邁爾撰寫一本全面的官方傳記,還讓我取用他們手中所有的照片。因此我成為全世界唯一一位檢視過14萬張資料庫照片的人,那些照片成為這本傳記的基石。他們親切地引薦我認識業界的專家,補足我所缺乏的相關技術知識,薇薇安的遺產管理人則慷慨地允許我使用她的作品來講述她的人生故事。除此之外,馬魯夫還提供他所蒐集到的錄影帶、影片、錄音和個人用品,讓我擁有更豐富的素材。所有的資料彙整起來,只能得出邁爾家族故事的冰山一角,底下深埋的是由私生女、重婚、不被父母承認、暴力、酒精、毒品和心理疾病交織而成,不為人知的家族故事。
我的首要任務是畫出家族樹,為薇薇安.邁爾出生成長的世界建立架構。我整理出來的墓地地圖,揭露了一件非比尋常的往事:薇薇安住在紐約的十位家人都埋葬於都會區,卻分散在九個不同的地點!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會與近親埋在同一塊墓地,通常也會與其他親戚或整個家族成員埋葬在一起。而這個家族的安息地顯示了他們與眾不同之處,他們似乎是有意想永遠分開。
根據我的直覺,薇薇安那個未受教育、就業或婚姻紀錄的哥哥,正是解開整個家族謎團的關鍵。我推測他是因為重病或坐牢而沒有行為能力,才沒留下任何紀錄。儘管那是完全沒有事實根據的猜測,但我還是單憑直覺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仔細搜索精神病院、醫院和監獄的紀錄檔案。在紐約州檔案館(New York State Archives)翻箱倒櫃搜尋之後,我終於找到一份1936年的資料,提到「卡爾.邁爾」待過紐約州立職業學校(New York State Vocational Institution),也就是位於克沙奇(Coxsackie)的少年感化院。我無法百分之百肯定他就是我要找的人,畢竟三州都會區有數百個卡爾和查爾斯.邁爾,但我一看到這名犯人的出生日期,立刻感到背脊發涼,因為這和聖彼得教堂受洗證書上的出生日期一模一樣。雖然後來相關資料都得到認證並開放公眾取得,但為了取得卡爾的資料,我還是先從他住在法國的親人那裡拿到書面同意書。紐約州立檔案庫管理員告訴我,紀錄都存放在附近的保險倉庫,馬上就可找到,因此我馬上趕往阿爾巴尼(Albany)。
當我抵達時,檔案庫的志工對我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遞給我一個將近八公分厚的檔案夾。檔案夾裡塞滿信件和紀錄,從卡爾、祖母、外祖母、爸媽、少年感化院六個不同的角度,完整訴說這個家族的故事。我在厚厚一疊資料中找到卡爾的嫌犯大頭照,那是薇薇安的哥哥僅存的一張照片。
當時我也一邊在尋找卡爾入伍的資料,後來在網路上找到與他服役期間和退伍後死亡的相關紀錄。接著我得知聖路易的國家人事文件中心(National Personnel Records Center)曾在1973年發生火災,卡爾的資料就在火災中遺失了。但我很快便意識到不可能,因為卡爾的死亡時間是在退伍之後的1977年,是在火災發生之後。隔了一段時間後,我重新搜索軍方檔案庫,一大份關於卡爾.邁爾的資料浮現眼前,不僅揭露與服役相關的關鍵資訊,還記錄了他的餘生。我在同一個星期收到軍方和少年感化院的資料影本時,覺得自己彷彿中了薇薇安.邁爾家譜的大樂透。
然而,這只是開端而已。為了寫出更完善的傳記,我認為有必要追蹤和採訪薇薇安在每個人生階段認識的人。但她拍下的照片幾乎都沒有註解,這個任務簡直難如登天,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抽絲剝繭,從照片中尋找線索,再搭配其他資料,就是為了找出照片中主角的身分。其中幾個特別重要的追尋故事收錄在附錄C,我挖掘線索的過程中不乏錯綜複雜、甚至十分詭譎荒謬的故事。
最終我採訪了30位認識薇薇安的人,其中有幾位是在兒時認識她,有的是長大一點後才認識她,有的則與她的直系親屬相處過。辨認和尋找這些人是一項艱鉅的大工程,但我得到了最振奮人心的回報。除了掌握全新的重要細節之外,與這些多年前意外成為薇薇安攝影主角的人分享照片,更是讓我感受到無與倫比的喜悅。這段時間我檢視了數以千計的親屬資料;研究整個檔案庫的照片;親自到紐約、加州和芝加哥進行採訪;走訪法國阿爾卑斯山;反覆查看約翰.馬魯夫為紀錄片所蒐集的額外資料,經過六年的努力,薇薇安.邁爾的一生終於逐漸浮現。
第一本收錄薇薇安作品的攝影集可提供的資訊有限,但將照片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後,就能夠釐清許多地點和日期,並還原薇薇安在各個地方生活、工作和旅行的時間線。整理出來的照片可說是她的日記,記錄了她的生活、興趣和對世界的看法──這些都是無與倫比的寶貴資源,可以幫助我撰寫傳記並理解主角的行為和動機。這個時間軸也同時記錄了薇薇安的攝影歷程,包括她自拍像的演變。最重要的是,結合照片與個人物品、錄音、訪談等各式各樣的資訊後,我們終於有機會將薇薇安的攝影作品放進她的人生脈絡中檢視。
薇薇安的攝影作品公諸於世後,財富和名氣隨之而來,但紛至沓來的猜疑和指控,迅速地讓原先純粹的喜悅蒙上一層陰影。各家媒體展開激烈的辯論,質疑這兩個買下薇薇安大量攝影作品的男人究竟有沒有權利、資格,甚至是足夠的經驗來管理她的資料庫,以及薇薇安究竟想不想將自己的作品公諸於世。無數歷史學家、記者和評論家在報章雜誌中恣意汙衊馬魯夫和戈德斯坦,指控他們唯利是圖,為了財富而剝削薇薇安的作品。相關爭議將在附錄A中討論,而結論是幾乎所有的誹謗和中傷都是混淆視聽、無稽之談。事實上,這兩位經常參加倉庫拍賣活動、成立薇薇安資料庫的「外行人」,反而為這個故事創造了非常理想的平衡與對稱效果。
薇薇安擁有才智、創意、熱忱和敏銳的眼光,創作出數量龐大且與眾人有所共鳴的作品,反映出人生百態的普遍性。時至今日,全世界仍持續舉行展覽和演講,各大博物館也開始收購她的作品。有人讚譽她與貝倫妮絲.阿柏特(Berenice Abbott)、莉賽特.莫戴爾(Lisette Model)和羅伯.法蘭克(Robert Frank)等攝影大師齊名,我們可以期待專業人士最終會如何決定薇薇安.邁爾在攝影史中的地位。
薇薇安的傑作得以重見天日,但經歷過一連串發生機率極低的挖掘與傳播,只要其中一個環節未曾發生,那些照片大概注定逃不過被扔進垃圾桶的命運,永遠無法公諸於世。首先,這位攝影師必須是個會將所有作品保留下來的天才,而且還得出於財務原因或其他限制,無法繼續為存放照片的儲物櫃支付租金。其次,必須有一位拍賣會買家,相信箱子中的東西可以幫助他大賺一筆,而決定買下這些雜亂無章的箱子。約翰.馬魯夫必須剛好不受學校和職場的束縛,又正好在準備撰寫和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書時,需要薇薇安生活的那個年代所拍攝的照片。馬魯夫的住家與拍賣行僅咫尺之遙,而他必須剛好在開始拍賣薇薇安的負片時走進會場,加入競標的行列。而其他買家必須妥善收存自己買到的拍賣品,在馬魯夫和戈德斯坦打電話來時賣給他們。這兩位冒著高風險的男人,必須有意願又有能力,為一位無名攝影家投資和成立資料庫。他們必須擁有藝術相關知識,了解如何求助於專業人士,並採取適當的方式整理、沖洗、展示和推廣薇薇安的作品。然而最重要的一點也許是,他們必須洞見薇薇安作品的價值,將她的照片放上網路。
本書聚焦於薇薇安.邁爾的一生,我在整本書中都稱她薇薇安而不是全名,因為大多數人認識和談及她的是這個名字。我的首要之務是透過初級研究、第一手訪談的逐字稿、專家意見和照片所提供的證據,撰寫精確與客觀的內容。我相信公開薇薇安的生平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這麼做才可以一一反擊旁人對她的負面看法,讓她精彩動人的生平故事為人傳誦。家族的心理疾病史顯然是她人生故事中最嚴酷的一頁,也是目前極度受到忽視或被認為無關緊要的元素,彷彿承認這些事情的存在就會害她汙名化、降低作品的價值似的。薇薇安的才華是獨一無二的,但唯有從她的童年經驗與心理結構出發,我們才能理解她拍攝的動機與相關行為。
打從一開始,其他人就不斷將自身的價值觀和期待投射在薇薇安身上。如今最常與她畫上等號的迷思,就是認定她也許覺得自己很邊緣、不快樂、不滿足,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悲傷。然而事實卻完全相反。薇薇安是一位倖存者,她擁有足夠的堅毅與能力,奮力擺脫失能的家庭,一次又一次改善自己的人生。她能夠憑藉著沒有極限的堅毅與彈性,剷除人生中一個又一個障礙。她始終關心弱勢族群是否受到公正對待,而不是只擔心自己。直到晚年,她大多數時候還是十分樂觀、喜歡付諸實行、積極參與所有的事情、樂於吸收所有的資訊,持續秉持初心過著自己的生活。她的創意和才智、前衛的觀點和獨立自主的思考,讓她的一生非比尋常地富足,甚至可以說是驚奇非凡,而這樣的人生與攝影作品密不可分。
薇薇安.邁爾過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撰寫這本傳記的目的,是希望讀者從她的故事和作品中找到共鳴,甚至靈感。這本書會回答所有的關鍵問題,包括每個人心中的疑問:「誰是薇薇安.邁爾?為什麼她不分享自己的作品?」謎團將一一解開。

《影像的追尋》
追尋與感念

回溯臺灣本土攝影家的蹤跡,應從二○年代陸續出現在民間各地的照相館開始去尋覓。當時,比較出名的,包括臺北的「太平寫真館」(曾桐梧)、「羅芳梅寫真館」、「亞圃廬寫真館」(彭瑞麟),基隆的「藍寫真館」、桃園的「徐寫真館」(徐淇淵)、臺中的「林寫真館」(林草)、新竹的施強、陳宇聰等等,他們的室內人像攝影,典雅而具韻味,既不流氣,也不顯得刻板模式化。當時所使用的玻璃底片及藥材都得用營業執照向特定的代理店才買得到,照明設備匱缺,只能利用傾斜屋頂及大型玻璃窗入射的自然光,在光源充分及適當時效內,將物像感光在櫻花、東方或伊爾富等二十五度以下的藥膜上,用長時間曝光以完成整個攝製過程。就是這麼嚴謹慎重的工作態度,使我們在今天重看曾桐梧的《自拍照》(一九二六),多少領會了那種技藝與經驗的密切結合,以及安詳、凝注的創作素質。一人二角的雙重曝光技法,是早期臺灣人像攝影的特色之一。
嘉義的張清言在當時是臺北帝大醫學部畢業的學生,他花了長時間在「立體攝影」的嘗試上,至今留存下來的一批人像攝影與生活記錄,融合了當時他對美術的認知與攝影的技藝,既傳達了寫實的基調和三度空間的真實感,也流露出攝影者的個性與氣度,十分巧妙、耐看。

三○年代的萌芽

三○年代的「南光寫真機店」(鄧南光)、「影心寫真館」(張才)、「林寫真館」(林壽鎰),經營者已漸能將攝影的角度從室內人像漸漸移轉到室外獵影速寫(Snap)上,他們都曾到過日本學習,在題材的選擇與技術的歷練上有較廣泛而深刻的心得,「記取寫實精神,著眼本土風情。」他們以這樣的意念活躍在三○年代至六○年代間的臺灣影壇上,持續有恆,令人敬佩。
《排灣族同胞》(一九四七)是張才早年為人類學家所做的田野檔案之一,他的「原住民面顏」系列,視角穩重、大方,光影與構圖簡潔有力,角色的精神與性格在紙上躍然欲出,四○年代四十年前的身手,張才真是為山地同胞逝去的那一段值得驕傲與自豪的日子,做了珍貴的見證。
 從微粒顯影的肖像照到充滿現實動感的「跟蹤攝影」,林壽鎰的早年作品自我要求極高,他也能抓住現實中生動、感人的一刻。《玩笑》(一九六五)表達了少年生活的直率與活力,趣味盎然,令我們想起電影《童年往事》中的一幕,不過,現實中的人物顯得更自然,平實而真切。

五○年代的腳步

戰後初期,百廢待舉,攝影是一件奢侈的嗜好與消費,那時候攝影展覽極少,攝影團體也未形成,一直到四○年代末期,才漸漸有一些活動,譬如一九四八年「臺中外勤記者聯誼會」主辦的全省攝影比賽,以及稍後「臺灣旅行社」舉辦的「沙崙浴場攝影比賽」,開始吸引了一些攝影同好加入。「臺北市攝影會」(一九四九)、「聯合國文教處臺北攝影組」(一九五一)、「自由影展」(一九五四)、「新穗影展」(一九五五)的相繼成立,使得攝影人口逐漸增多起來。
一九五三年成立的「中國攝影學會」無疑地主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攝影趨勢,它所標榜、提倡的沙龍與畫意取向,的確也吸引了無數追求「唯美」與「意境」的初學者。但拍慣了「沙龍」情調的攝影家們,有時也會嘗試拍些寫實照,就像寫實攝影家有時也難免會「畫意抒情」一般。例如沙龍老將孔嘉的作品《原住民》(一九六一),就很貼切、傳神地記錄下一個民間顏容;不去刻意的設計擺飾,走向生活,將「生命」還給對象,不把它攝走或約制,這就是「寫實攝影」的一點基本堅持。

六○年代的風潮

進入六○年代,各地的攝影學會紛紛成立,本土攝影家對鄉情民事較有感情,他們以寫實記錄的風格來表達對周遭人物的關愛,以抗衡躲入象牙塔中的沙龍風格攝影。黃則修的「龍山寺」(一九五三-一九六一)以客觀、有恆的專業態度,第一個為早年的民間廟宇完成了建築、信仰、人文的影像報告。這些直陳民間休閒與信仰生活的照片,不矯飾、逃避或美化,今日看來格外動人,黃則修證明了龍山寺不是一座空洞、無味的廟宇,而是庶民生活與信仰的依賴所在,它過去不受注意只是攝影家不用心以及寫實精神的欠缺而已。
鄭桑溪也是六○初期衝勁十足的工作者。他花了長時間記錄的「基隆系列」、「九份系列」、「光影系列」、「飛禽系列」等,表現了鮮活的映像魅力,他運用自如的轉換鏡頭,壓縮或延伸現實時空,給與影像潛藏的觀測力。
張士賢、朱逸文、黃登可等人又是六○年代初活躍於日本攝影雜誌──《Photo Art》、《Nippon Camera》等月刊的投稿及積分得獎作家,稍後的謝震隆、許淵富也都在這些雜誌上享有佳譽。當時,他們因為作品的「寫實」風格常被拒於國內的沙龍評審制度門外,轉而投向日本,屢獲入選與得獎鼓勵,才持續影響了不少後來者,在寫實方向上努力。
張士賢是許多中南部攝影家亦師亦友的啟蒙者,許蒼澤、黃季瀛、劉安明等人曾受過他的鼓勵,對他的英哲早逝都深感懷念。張士賢的作風直率、俐落,他不刻意構圖,卻能抓住最自然、生動的一瞬,似乎是隨意取景,卻有一種敏銳的感應力與不慌不忙的氣度,作品的風格極為個人化。

「人類一家」的召喚

一九五五年Edward Steichen主辦的「人類一家」(The Family of Man)攝影展,其作品的精神多少影響了臺灣六○年代的攝影家。鹿港出生的許蒼澤、黃季瀛、林彰三,當時就不約而同地就各自喜好的題材,做了忠實而富人情味的記錄報導。
許蒼澤很早就養成「隨身拍」的習慣,有一陣子他身邊一直攜帶小相機,隨時在記錄人物鄉情。擦身而遇,信手拈來,那種偶遇中的淡然,心情既不十分接近,亦非遠離,保持一個「距離」去看,是他的慣用視角。
黃季瀛在鹿港文開國小做了二十幾年的教師,他對學童稚子的關心與興趣超過其他。由於長年的接觸,他似乎能窺伺出幼小心靈的喜怒哀樂,而在最準確地一瞬間不落痕跡地攝取了童年生活的種種回憶。
林彰三則對古風傳承與民俗祭儀特別有心,他用「生於斯、長於斯」的情感,拍下家鄉的大小點滴。《祭童之顏》(一九六二)巧妙地利用逆光剪影的效果,凝聚成一種心靈力量,生動、別致的線條與光影組合,使原本可能是單一刻板的表象,昇華成一種脫俗而具象徵意味的情境表白。
《進香》(一九六七)是臺中陳石岸的作品,那一對古稀老伴攙扶行進的姿顏,有著一種溫馨的感傷,「真」與「善」的追求,是陳石岸在寫實攝影生涯中所念念不忘的根本理念。
這些流露著動人情愫的感懷之作,承繼的精神是攝影最原初的本質──單純、直接、誠實的「觀察點」與「紀實眼」,它不賣弄形式或構圖,也不故步自封於保守的心態,在這些攝影家身上,我們也好像沒聽到「人道主義」的大聲吆喝,然而,我們在這些自然、委婉、摯樸的作品中,仍感受了「人」的素質與「生存」的哲學觀,以及對於生命個體,給與無限的尊嚴與懷念。面對這些饒富意義的省視片刻,我們勢必要給與珍惜及感謝的心意才是。

目次

《解構薇薇安.邁爾》

推薦序 薇薇安.邁爾的照片很神秘嗎?/汪正翔
前言

第一章 家庭:一切的起點
富貴與貧窮/父母

第二章 童年時期
珍妮和尤金妮精彩絕倫的職業生涯/法國,1932-1938年/卡爾的麻煩

第三章 紐約青少女
親愛的媽咪/一切崩解

第四章 初試攝影:法國
全景照片/里程碑/工人階級群像/孩童/朋友和家人

第五章 初試攝影:紐約

第六章 職業攝影師的抱負
祿萊福萊相機/新聞攝影/名人/家庭照片/照片明信片/暗房

第七章 街頭攝影

第八章 最棒的一年
攝影練習/最佳照片/倒影自拍/都會烏托邦/1955年:至關重要的一年

第九章 前往加州
巡演

第十章 芝加哥與金斯堡一家
取代/落腳郊區/外星人/個人消遣

第十一章 環遊世界

第十二章 1960年代
快樂時光/主張/報紙/失樂園

第十三章 重新開始
英格出場/失意時日

第十四章 童年餘波
囤積症/囤積症:照片與報紙/除了囤積之外/攝影的作用/自拍像的作用

第十五章 重現混合媒材
完美過程/動態影像/錄音帶/永久改變/重拾自拍像

第十六章 家庭:終局

第十七章 晚年
工作/友人/影視/財務/個人空間/底片完結

第十八章 發掘
拍賣/影像/檔案/首展推出/成名/薇薇安.邁爾是誰?

附錄
致謝
資料來源

《影像的追尋》

再版序
推薦序 簡永彬
自序
追尋與感念

鄧南光─浪漫且落寞底靈魂
林壽鎰─舊情鄉思的寄影者
張 才─社會大學的寫真家
李釣綸─攝壇菁賢影歲月
林權助─守候的年代
廖心銘─業餘的「記錄眼」
黃則修─龍山寺的見證
陳耿彬─時光片羽的流連
謝震隆─若靜若動的獵影家
鄭桑溪─影像競技場的十項全能
劉安明─歸返純真之美
林慶雲─現實中的幻象
陳石岸─回家的路上
黃伯驥─抓住歡笑與感謝的一瞥
許安定─一種懷舊的心境
徐清波─冷暖的關照
蔡高明─平易踏實的觀察者
陳彥堂─小景窺大千
黃季瀛─童年的影繪日記
林彰三─原鄉本土鹿港仔
許蒼澤─光影記事憶鄉情
黃士規─一步一履痕的耕耘者
周鑫泉─另一種「鄉愁」
翁庭華─歲月的詩情
陳順來─寂冷的意象
許淵富─造型的追尋者
黃東焜─粗粒子美學
施純夫─朦朧的追想曲
吳永順─生活的縮影
李悌欽─假日偶拾
黃淮泗、施安全、陳古井─人間的視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48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