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50 元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健康檢查都只是照照燈、看一看、走走過場?
檢驗流程、專家建議、病變因素、臨床表現……
關於檢驗醫學的點點滴滴攏報乎哩災!
【內科檢查】
這一章主要關注內科方面的檢查,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中風、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甲狀腺功能異常、血脂異常、慢性腎臟疾病、肺部聽診異常、成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主題。這些內科檢查和相關疾病介紹幫助讀者了解身體內部健康狀況,並提供預防和管理建議。
【外科檢查】
這一章包含了外科領域的各種檢查項目,如皮膚病、淺表淋巴結檢查、甲狀腺體格檢查、乳腺體格檢查、體表腫瘤、四肢關節檢查、脊柱檢查、骨質密度檢查、下肢表淺靜脈檢查、肛門檢查以及前列腺檢查。這些檢查有助於檢測和診斷各種外科疾病,包括皮膚病、乳腺疾病、骨骼和關節問題等。
【婦科檢查】
這一章介紹了婦科檢查的各個項目,並提供了常見的幾種婦科疾病的介紹,包括婦科檢查的所有細項說明,以及日常保養的細節和用藥、生活習慣等,女性讀者可以藉由日常的預防和自我管理來維持婦科健康。
【耳鼻咽喉科】
這一章主要關注耳鼻咽喉科方面的各種檢查方法,以及常見的幾種相關疾病介紹。談論了關於耳朵、鼻子和喉嚨健康的資訊,幫助讀者了解和管理可能發生的異常病變。
【眼科檢查】
這一章包含了眼科檢查的多個項目,包括眼瞼疾病、淚器疾病、結膜疾病、角膜及虹膜疾病、白內障、青光眼以及視網膜和視神經疾病。有助於讀者了解眼睛健康和各種可能影響視力的疾病。
【口腔疾病檢查】
這一章談到口腔健康的重要及常見的疾病,如齲齒、楔形缺損、牙齒殘根、排列不齊、阻生智齒、牙齒缺失、牙周疾病和口腔黏膜疾病等。這些資訊將對讀者了解口腔健康和預防口腔疾病方面的知識有所幫助。
整體來說,本書提供一個全面的檢查領域的指南,幫助讀者了解各種醫療健康檢查的項目及步驟、注意事項,並引申主要疾病的介紹以及如何管理自身健康,對保持身體健康和預防各種疾病非常有幫助。無論你是正在接受健康檢查,還是只是想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穫。
【本書特色】:
本書是涵蓋多個醫療專科檢查項目的綜合性指南,旨在幫助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內科、外科、婦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和口腔專科檢查項目,以及相關主要疾病的介紹。內容十分詳盡,更列出了常見食物所含數值的量表可參考使用,有助於讀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培養良好飲食習慣,並提供如何閱讀檢查報告以及管理異常結果的建議。
檢驗流程、專家建議、病變因素、臨床表現……
關於檢驗醫學的點點滴滴攏報乎哩災!
【內科檢查】
這一章主要關注內科方面的檢查,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中風、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甲狀腺功能異常、血脂異常、慢性腎臟疾病、肺部聽診異常、成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主題。這些內科檢查和相關疾病介紹幫助讀者了解身體內部健康狀況,並提供預防和管理建議。
【外科檢查】
這一章包含了外科領域的各種檢查項目,如皮膚病、淺表淋巴結檢查、甲狀腺體格檢查、乳腺體格檢查、體表腫瘤、四肢關節檢查、脊柱檢查、骨質密度檢查、下肢表淺靜脈檢查、肛門檢查以及前列腺檢查。這些檢查有助於檢測和診斷各種外科疾病,包括皮膚病、乳腺疾病、骨骼和關節問題等。
【婦科檢查】
這一章介紹了婦科檢查的各個項目,並提供了常見的幾種婦科疾病的介紹,包括婦科檢查的所有細項說明,以及日常保養的細節和用藥、生活習慣等,女性讀者可以藉由日常的預防和自我管理來維持婦科健康。
【耳鼻咽喉科】
這一章主要關注耳鼻咽喉科方面的各種檢查方法,以及常見的幾種相關疾病介紹。談論了關於耳朵、鼻子和喉嚨健康的資訊,幫助讀者了解和管理可能發生的異常病變。
【眼科檢查】
這一章包含了眼科檢查的多個項目,包括眼瞼疾病、淚器疾病、結膜疾病、角膜及虹膜疾病、白內障、青光眼以及視網膜和視神經疾病。有助於讀者了解眼睛健康和各種可能影響視力的疾病。
【口腔疾病檢查】
這一章談到口腔健康的重要及常見的疾病,如齲齒、楔形缺損、牙齒殘根、排列不齊、阻生智齒、牙齒缺失、牙周疾病和口腔黏膜疾病等。這些資訊將對讀者了解口腔健康和預防口腔疾病方面的知識有所幫助。
整體來說,本書提供一個全面的檢查領域的指南,幫助讀者了解各種醫療健康檢查的項目及步驟、注意事項,並引申主要疾病的介紹以及如何管理自身健康,對保持身體健康和預防各種疾病非常有幫助。無論你是正在接受健康檢查,還是只是想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穫。
【本書特色】:
本書是涵蓋多個醫療專科檢查項目的綜合性指南,旨在幫助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內科、外科、婦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和口腔專科檢查項目,以及相關主要疾病的介紹。內容十分詳盡,更列出了常見食物所含數值的量表可參考使用,有助於讀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培養良好飲食習慣,並提供如何閱讀檢查報告以及管理異常結果的建議。
作者簡介
武劍,醫學院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擅長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診療、研究和教學工作,專注於腦血管病和神經免疫遺傳疾病的流行病學、遺傳學、病因學及治療預防研究。
目次
第五章 內科專科檢查
第一節 高血壓
第二節 糖尿病及糖代謝異常
第三節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疾性心臟病
第四節 中風
第五節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
第六節 甲狀腺機能低下和甲狀腺功能亢進
第七節 血脂異常
第八節 慢性腎臟疾病
第九節 肺部聽診異常
第十節 成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第十一節 便潛血試驗及其臨床意義
第十二節 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胃腸道惡性腫瘤篩檢
第六章 外科專科檢查
第一節 皮膚病
第二節 淺表淋巴結檢查
第三節 甲狀腺體格檢查及常見疾病介紹
第四節 乳腺體格檢查及常見疾病介紹
第五節 體表腫瘤
第六節 四肢關節檢查
第七節 脊柱的檢查
第八節 骨質密度檢查
第九節 下肢表淺靜脈檢查
第十節 肛門檢查
第十一節 前列腺檢查
第七章 婦科檢查
第一節 項目介紹
第二節 主要疾病介紹
第八章 耳鼻咽喉科檢查
第一節 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檢查方法
第二節 耳鼻咽喉科的主要疾病介紹
第九章 眼科檢查
第一節 眼瞼疾病
第二節 淚器疾病
第三節 結膜疾病
第四節 角膜及虹膜疾病
第五節 白內障
第六節 青光眼
第七節 視網膜及視神經疾病
第十章 口腔專科疾病介紹
第一節 齲齒
第二節 楔形缺損
第三節 殘根、殘冠
第四節 牙齒排列不齊
第五節 阻生智齒
第六節 牙齒缺失
第七節 牙周疾病
第八節 口腔黏膜疾病
附錄A 如何閱讀總檢報告
附錄B 《健康體檢重要異常結果管理專家共識(試行版)》要點
附錄C 常用食物嘌呤含量表(mg/100g)
第一節 高血壓
第二節 糖尿病及糖代謝異常
第三節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疾性心臟病
第四節 中風
第五節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
第六節 甲狀腺機能低下和甲狀腺功能亢進
第七節 血脂異常
第八節 慢性腎臟疾病
第九節 肺部聽診異常
第十節 成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第十一節 便潛血試驗及其臨床意義
第十二節 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胃腸道惡性腫瘤篩檢
第六章 外科專科檢查
第一節 皮膚病
第二節 淺表淋巴結檢查
第三節 甲狀腺體格檢查及常見疾病介紹
第四節 乳腺體格檢查及常見疾病介紹
第五節 體表腫瘤
第六節 四肢關節檢查
第七節 脊柱的檢查
第八節 骨質密度檢查
第九節 下肢表淺靜脈檢查
第十節 肛門檢查
第十一節 前列腺檢查
第七章 婦科檢查
第一節 項目介紹
第二節 主要疾病介紹
第八章 耳鼻咽喉科檢查
第一節 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檢查方法
第二節 耳鼻咽喉科的主要疾病介紹
第九章 眼科檢查
第一節 眼瞼疾病
第二節 淚器疾病
第三節 結膜疾病
第四節 角膜及虹膜疾病
第五節 白內障
第六節 青光眼
第七節 視網膜及視神經疾病
第十章 口腔專科疾病介紹
第一節 齲齒
第二節 楔形缺損
第三節 殘根、殘冠
第四節 牙齒排列不齊
第五節 阻生智齒
第六節 牙齒缺失
第七節 牙周疾病
第八節 口腔黏膜疾病
附錄A 如何閱讀總檢報告
附錄B 《健康體檢重要異常結果管理專家共識(試行版)》要點
附錄C 常用食物嘌呤含量表(mg/100g)
書摘/試閱
第五章 內科專科檢查
第一節 高血壓
【項目介紹】
當我們看體檢報告時會有一項提示血壓:收縮壓/舒張壓mmHg。若血壓高於140/90mmHg,考慮血壓偏高,建議內科門診就診。下面詳細介紹血壓是什麼?正常範圍是多少?什麼是高血壓?高血壓會有什麼危害和後果?有低血壓嗎?我們該如何處理?
血壓:血管內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血壓。由於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所以,也就有動脈壓、靜脈血壓和毛細血管壓。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稱為脈搏壓,簡稱脈壓。動脈血壓在靠近心臟的地方最高,並沿著動脈向遠端走行而逐漸降低。一般血壓測量是肘關節上方(此處的動脈稱為肱動脈),這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血壓測量位置。
【影響因素】
①血液進入管道的速度:心臟以不同的速度將血液泵入動脈,這取決於正在進行的動作和思考活動;②管道的直徑:小動脈有不同的直徑,這取決於包繞在動脈周圍的肌肉的緊張度,而這種肌肉的緊張度主要由大腦的指令,以及從其他器官中釋放的各種化學物質(激素)所決定;③管道壁的摩擦力:動脈血管壁的摩擦力隨著血管老化以及粥樣斑塊(由凝血和膽固醇混合而成)的出現而逐漸增加,造成血壓升高,而升高的血壓又會加重血管的老化過程,最終形成惡性循環;④血液的黏稠度和容量:血液黏稠度和容量的變化主要取決於鹽的攝入量、腎臟的工作效率,以及由缺鐵或是血中酒精含量上升而造成的紅血球的變化。
【前期檢查注意事項】
高血壓防治指南相關內容對測量血壓提出建議:①要求受試者坐位安靜休息5分鐘後測量;②選擇定期校準的水銀柱血壓計,或者經過驗證的電子血壓計,大多數的使用氣囊長22~26cm,寬12cm的標準規格袖帶;③以檢查者聽到的第一個聲音和最後一個聲音(少數受檢者以突然變弱的那個聲音確定)來確定收縮壓和舒張壓數值。連續測量2次,每次至少間隔2分鐘,若2次測量結果差別比較大(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④首診時要測量雙手臂血壓,此後通常測量較高讀數一側的血壓;⑤對疑有體位性低血壓者,應測量直立位後的血壓;⑥在測量血壓的同時應測量脈率。
【高血壓報告解讀】
血液在體內流動有賴於心臟和血壓,血壓會隨著情緒、環境和膳食等波動,調控是必要的。緊張或運動時,血壓應該調高,以利於打鬥或逃生。而一般人正常血壓範圍為收縮壓90~140mmHg,舒張壓60~90mmHg。血壓>140/90 mmHg高血壓;反之血壓<90/60mmHg是低血壓。
目前國際上採用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是指未服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現血壓雖未達到上述數值,也應診斷高血壓(表5-1-1)。
【臨床表現】
高血壓常悄然起病,早期可無明顯的臨床症狀,部分人可表現為頭暈、頭痛、心悸、胸悶、乏力、頸部僵硬,少數人血壓很高也沒有不適症狀。
血壓過高會對動脈血管壁造成損害。如果這種損害長期存在,會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風、視網膜出血或脫落、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發生的危險。高血壓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上述嚴重疾病的一大病因,這是一種可以治療的,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的病症。如果您患有糖尿病或有吸菸史者,上述危險因素也會相應上升,及時發現靶器官的問題,需進一步檢查。
血壓上升或降低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低血壓多有頭暈、乏力、心悸等症狀,體位突然變化時可發生暈厥、摔倒,甚至發生意外傷害。有很多年輕女性血壓偏低,但只要生活、工作、正常活動無大礙,可以不去管它,因為有一部分人生來就是如此。
【專家健康指導建議】
(1)單純一次的血壓升高不代表高血壓,情緒激動、勞累、運動等因素也可引起血壓升高,若多次升高,應到醫院就診。第一次體檢懷疑高血壓,如需確診,應進一步複查血壓或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確認診斷高血壓後,進一步檢查尿蛋白、腎功能、血鉀、腎動脈彩色都卜勒超音波、腎上腺彩色都卜勒超音波等來判斷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尤其年齡小於40歲或血壓波動很大的受檢者更必須警惕繼發性高血壓的發生,因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有很大的差別。原發性高血壓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及降壓藥治療,血壓可得到控制但不能完全治癒。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其他疾病所引發的血壓升高,原發病治好了血壓就會降下來。
(2)確定為原發性高血壓後,必須結合年齡、性別、體質指數、吸菸飲酒情況、缺乏運動、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動脈硬化、高血壓家族史、尿蛋白、腎功能、頸動脈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心電圖、心臟彩色都卜勒超音波等情況,對高血壓做出全面評估及危險級別,便於醫生為受檢者制訂出合適的治療方案。
對於高血壓患者,建議:
(1)良好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包括:戒菸限酒,堅持合理膳食及適量體力活動,保持正常體重,適當限制鈉鹽及脂肪攝入,增加蔬菜與水果的攝入,保持健康心態。
(2)家中常備體重計和血壓計,經常監測血壓。
(3)若收縮壓≥180 mmHg和(或)舒張壓≥110 mmHg,建議立即就診。
(4)醫生為受檢者制訂了合理的治療方案後,受檢者必須長期堅持、規律服用治療高血壓藥物,並且必須定期進行門診複查,建議每月一次,最長時間不超過3個月,千萬不要輕信不正當的廣告宣傳。
第二節 糖尿病及糖代謝異常
【項目介紹】
糖尿病是以血糖上升為特點的常見疾病,可損害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腎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的重要原因,從而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嚴重時可威脅生命安全,並帶來嚴重的家庭和社會經濟負擔。
確定受檢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者已經患了糖尿病,必須關注以下檢查項目:
(1)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食任何食物,飲水除外)後,早餐前採的血所檢測的血糖值,為糖尿病最常用的檢測指標,反映胰島β細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
(2)餐後血糖:餐後血糖一般是指早、中、晚餐後2小時(以吃第一口飯為起點)測定的血糖。餐後血糖代表葡萄糖負荷後的血糖數值,餐後血糖是早期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
(3)糖化白蛋白:反映過去2~3個星期血糖平均數值的一項指標。
(4)糖化血紅素:反映人體過去2~3個月內血糖平均數值。
【報告解讀】
成人血糖正常範圍: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3.9~7.8mmol/L;糖化白蛋白:11%~17%;糖化血紅素:4%~6%。如果受檢者體檢時的檢查結果不在上述範圍,就必須加強警惕了,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者已經患有糖尿病,也可以是糖尿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1)空腹血糖低於3.9mmol/L為低血糖,體檢時很少見到,因為低血糖通常會有明顯症狀,如頭暈、心悸、出汗、手抖、飢餓、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精神症狀甚至昏迷。但是老年人有時反應不敏感,也可能症狀不明顯。
(2)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後血糖7.8~11.1mmol/L:如果以前沒有糖尿病,則提示處於糖尿病前期或者已經患了輕度的糖尿病,如果以前有糖尿病,提示血糖控制不是十分的滿意。血糖在這個範圍的初次受檢者可以分為表5-2-1中的三類情況。
(3)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如果是第一次發現這種情況,提示可能患了糖尿病,如果以前已經患有糖尿病,提示血糖控制不滿意。
(4)糖化血紅素超過6%、糖化白蛋白超過17%,分別提示血糖上升已經持續2~3個月和2~3個星期。
【注意事項】
人體的血糖濃度隨著飲食、運動、情緒、氣候以及某些疾病等情況不斷變化。因此檢查血糖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測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
(2)採血前不用降糖藥、不吃早餐、不運動。
(3)保證前一日晚餐至當日檢查在8~12小時之間。
(4)檢查前一晚要清淡飲食,不刻意挨餓節食,更不要暴飲暴食,不飲酒,不喝咖啡、濃茶,保證充足的睡眠。
因此,如果受檢者體檢的血糖相關指標超過上述正常範圍,請首先回憶一下體檢前晚10點以後有沒有進食(除白水以外)、有沒有聚餐和(或)進食較油膩的食物、飲酒、飲用咖啡或濃茶、熬夜等情況,如有上述情況,請排除上述情況後再複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紅素。
【臨床表現】
(1)糖尿病的常見症狀為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乏力、視力模糊或下降、反覆皮膚或泌尿道感染、傷口不易痊癒、皮膚搔癢等,如果有這些不適,體檢又發現空腹血糖高於7.0mmol/L,和(或)餐後血糖高於11.1mmol/L,則提示得了糖尿病。
(2)糖尿病前期和輕度糖尿病常常沒有明顯症狀,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常常不能被及時發現的主要原因。如果受檢者沒有第一點所描述的不適症狀,一次血糖值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者必須在另一天複查。
(3)急性感染、受傷、手術或身體出現其他嚴重疾病時可出現暫時血糖上升,不能依據這時候的血糖指標診斷為糖尿病,須在過後複查。檢測糖化血紅素(HbA1c)有助於診斷。
【專家健康指導建議】
1.就診時機
(1)空腹血糖在5.6~7.0mmol/L之間,除外上述影響因素,建議擇期去醫院進行葡萄糖耐受試驗。
(2)空腹血糖7.0~11.1mmol/L之間,除外上述影響因素,應儘快到內科或內分泌科門診就診,複查空腹血糖,進一步查糖化血紅素、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胰島素和C肽數值。
(3)空腹血糖在11.1~13.9mmol/L之間,建議立即到內科或內分泌專科就診。
(4)空腹血糖在13.9mmol/L以上,建議立即到內科急診就診,複查血糖、尿酮體、急診生化,必要時行動脈血氣檢查。
第一節 高血壓
【項目介紹】
當我們看體檢報告時會有一項提示血壓:收縮壓/舒張壓mmHg。若血壓高於140/90mmHg,考慮血壓偏高,建議內科門診就診。下面詳細介紹血壓是什麼?正常範圍是多少?什麼是高血壓?高血壓會有什麼危害和後果?有低血壓嗎?我們該如何處理?
血壓:血管內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血壓。由於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所以,也就有動脈壓、靜脈血壓和毛細血管壓。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稱為脈搏壓,簡稱脈壓。動脈血壓在靠近心臟的地方最高,並沿著動脈向遠端走行而逐漸降低。一般血壓測量是肘關節上方(此處的動脈稱為肱動脈),這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血壓測量位置。
【影響因素】
①血液進入管道的速度:心臟以不同的速度將血液泵入動脈,這取決於正在進行的動作和思考活動;②管道的直徑:小動脈有不同的直徑,這取決於包繞在動脈周圍的肌肉的緊張度,而這種肌肉的緊張度主要由大腦的指令,以及從其他器官中釋放的各種化學物質(激素)所決定;③管道壁的摩擦力:動脈血管壁的摩擦力隨著血管老化以及粥樣斑塊(由凝血和膽固醇混合而成)的出現而逐漸增加,造成血壓升高,而升高的血壓又會加重血管的老化過程,最終形成惡性循環;④血液的黏稠度和容量:血液黏稠度和容量的變化主要取決於鹽的攝入量、腎臟的工作效率,以及由缺鐵或是血中酒精含量上升而造成的紅血球的變化。
【前期檢查注意事項】
高血壓防治指南相關內容對測量血壓提出建議:①要求受試者坐位安靜休息5分鐘後測量;②選擇定期校準的水銀柱血壓計,或者經過驗證的電子血壓計,大多數的使用氣囊長22~26cm,寬12cm的標準規格袖帶;③以檢查者聽到的第一個聲音和最後一個聲音(少數受檢者以突然變弱的那個聲音確定)來確定收縮壓和舒張壓數值。連續測量2次,每次至少間隔2分鐘,若2次測量結果差別比較大(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④首診時要測量雙手臂血壓,此後通常測量較高讀數一側的血壓;⑤對疑有體位性低血壓者,應測量直立位後的血壓;⑥在測量血壓的同時應測量脈率。
【高血壓報告解讀】
血液在體內流動有賴於心臟和血壓,血壓會隨著情緒、環境和膳食等波動,調控是必要的。緊張或運動時,血壓應該調高,以利於打鬥或逃生。而一般人正常血壓範圍為收縮壓90~140mmHg,舒張壓60~90mmHg。血壓>140/90 mmHg高血壓;反之血壓<90/60mmHg是低血壓。
目前國際上採用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是指未服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現血壓雖未達到上述數值,也應診斷高血壓(表5-1-1)。
【臨床表現】
高血壓常悄然起病,早期可無明顯的臨床症狀,部分人可表現為頭暈、頭痛、心悸、胸悶、乏力、頸部僵硬,少數人血壓很高也沒有不適症狀。
血壓過高會對動脈血管壁造成損害。如果這種損害長期存在,會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風、視網膜出血或脫落、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發生的危險。高血壓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上述嚴重疾病的一大病因,這是一種可以治療的,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的病症。如果您患有糖尿病或有吸菸史者,上述危險因素也會相應上升,及時發現靶器官的問題,需進一步檢查。
血壓上升或降低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低血壓多有頭暈、乏力、心悸等症狀,體位突然變化時可發生暈厥、摔倒,甚至發生意外傷害。有很多年輕女性血壓偏低,但只要生活、工作、正常活動無大礙,可以不去管它,因為有一部分人生來就是如此。
【專家健康指導建議】
(1)單純一次的血壓升高不代表高血壓,情緒激動、勞累、運動等因素也可引起血壓升高,若多次升高,應到醫院就診。第一次體檢懷疑高血壓,如需確診,應進一步複查血壓或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確認診斷高血壓後,進一步檢查尿蛋白、腎功能、血鉀、腎動脈彩色都卜勒超音波、腎上腺彩色都卜勒超音波等來判斷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尤其年齡小於40歲或血壓波動很大的受檢者更必須警惕繼發性高血壓的發生,因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有很大的差別。原發性高血壓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及降壓藥治療,血壓可得到控制但不能完全治癒。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其他疾病所引發的血壓升高,原發病治好了血壓就會降下來。
(2)確定為原發性高血壓後,必須結合年齡、性別、體質指數、吸菸飲酒情況、缺乏運動、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動脈硬化、高血壓家族史、尿蛋白、腎功能、頸動脈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心電圖、心臟彩色都卜勒超音波等情況,對高血壓做出全面評估及危險級別,便於醫生為受檢者制訂出合適的治療方案。
對於高血壓患者,建議:
(1)良好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包括:戒菸限酒,堅持合理膳食及適量體力活動,保持正常體重,適當限制鈉鹽及脂肪攝入,增加蔬菜與水果的攝入,保持健康心態。
(2)家中常備體重計和血壓計,經常監測血壓。
(3)若收縮壓≥180 mmHg和(或)舒張壓≥110 mmHg,建議立即就診。
(4)醫生為受檢者制訂了合理的治療方案後,受檢者必須長期堅持、規律服用治療高血壓藥物,並且必須定期進行門診複查,建議每月一次,最長時間不超過3個月,千萬不要輕信不正當的廣告宣傳。
第二節 糖尿病及糖代謝異常
【項目介紹】
糖尿病是以血糖上升為特點的常見疾病,可損害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腎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的重要原因,從而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嚴重時可威脅生命安全,並帶來嚴重的家庭和社會經濟負擔。
確定受檢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者已經患了糖尿病,必須關注以下檢查項目:
(1)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食任何食物,飲水除外)後,早餐前採的血所檢測的血糖值,為糖尿病最常用的檢測指標,反映胰島β細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
(2)餐後血糖:餐後血糖一般是指早、中、晚餐後2小時(以吃第一口飯為起點)測定的血糖。餐後血糖代表葡萄糖負荷後的血糖數值,餐後血糖是早期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
(3)糖化白蛋白:反映過去2~3個星期血糖平均數值的一項指標。
(4)糖化血紅素:反映人體過去2~3個月內血糖平均數值。
【報告解讀】
成人血糖正常範圍: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3.9~7.8mmol/L;糖化白蛋白:11%~17%;糖化血紅素:4%~6%。如果受檢者體檢時的檢查結果不在上述範圍,就必須加強警惕了,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者已經患有糖尿病,也可以是糖尿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1)空腹血糖低於3.9mmol/L為低血糖,體檢時很少見到,因為低血糖通常會有明顯症狀,如頭暈、心悸、出汗、手抖、飢餓、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精神症狀甚至昏迷。但是老年人有時反應不敏感,也可能症狀不明顯。
(2)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後血糖7.8~11.1mmol/L:如果以前沒有糖尿病,則提示處於糖尿病前期或者已經患了輕度的糖尿病,如果以前有糖尿病,提示血糖控制不是十分的滿意。血糖在這個範圍的初次受檢者可以分為表5-2-1中的三類情況。
(3)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如果是第一次發現這種情況,提示可能患了糖尿病,如果以前已經患有糖尿病,提示血糖控制不滿意。
(4)糖化血紅素超過6%、糖化白蛋白超過17%,分別提示血糖上升已經持續2~3個月和2~3個星期。
【注意事項】
人體的血糖濃度隨著飲食、運動、情緒、氣候以及某些疾病等情況不斷變化。因此檢查血糖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1)測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
(2)採血前不用降糖藥、不吃早餐、不運動。
(3)保證前一日晚餐至當日檢查在8~12小時之間。
(4)檢查前一晚要清淡飲食,不刻意挨餓節食,更不要暴飲暴食,不飲酒,不喝咖啡、濃茶,保證充足的睡眠。
因此,如果受檢者體檢的血糖相關指標超過上述正常範圍,請首先回憶一下體檢前晚10點以後有沒有進食(除白水以外)、有沒有聚餐和(或)進食較油膩的食物、飲酒、飲用咖啡或濃茶、熬夜等情況,如有上述情況,請排除上述情況後再複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紅素。
【臨床表現】
(1)糖尿病的常見症狀為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乏力、視力模糊或下降、反覆皮膚或泌尿道感染、傷口不易痊癒、皮膚搔癢等,如果有這些不適,體檢又發現空腹血糖高於7.0mmol/L,和(或)餐後血糖高於11.1mmol/L,則提示得了糖尿病。
(2)糖尿病前期和輕度糖尿病常常沒有明顯症狀,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常常不能被及時發現的主要原因。如果受檢者沒有第一點所描述的不適症狀,一次血糖值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者必須在另一天複查。
(3)急性感染、受傷、手術或身體出現其他嚴重疾病時可出現暫時血糖上升,不能依據這時候的血糖指標診斷為糖尿病,須在過後複查。檢測糖化血紅素(HbA1c)有助於診斷。
【專家健康指導建議】
1.就診時機
(1)空腹血糖在5.6~7.0mmol/L之間,除外上述影響因素,建議擇期去醫院進行葡萄糖耐受試驗。
(2)空腹血糖7.0~11.1mmol/L之間,除外上述影響因素,應儘快到內科或內分泌科門診就診,複查空腹血糖,進一步查糖化血紅素、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胰島素和C肽數值。
(3)空腹血糖在11.1~13.9mmol/L之間,建議立即到內科或內分泌專科就診。
(4)空腹血糖在13.9mmol/L以上,建議立即到內科急診就診,複查血糖、尿酮體、急診生化,必要時行動脈血氣檢查。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