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一本方法的書,是展現在實作的方法。
●一本實作的書,是體現理論思辨的實作。
●一本理論的書,是在方法與實作中開展的理論。
●一本整合方法、實作與理論的社會學專書。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學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是什麼?如果C. W. Mills還活著,他會如何撰寫出與時俱進的Sociological Imagination?立基在戰後台灣社會學的發展,我們可以發展出自己的社會學想像嗎?如何讓這個立基在台灣社會的社會學想像具有全球的意涵與影響?要如何具體實踐這個新世紀的社會學想像?《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試圖回應上述的大哉問。
本書主張「四位一體」,「四位」指的是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技法就是一般理解的、具體的社會學研究操作方法;基本議題指的是社會學成立以來,研究者都會觸及的深層課題,如社會秩序之形成與變遷;認識論指的是報導人與研究者認識世界與社會生活的觀點與立場;存在感則涉及報導人與研究者的價值關懷;「一體」指的則是在探究社會生活時,這四者緊密連結,彼此呼應。
本書以精進研究「提問」開始,接著分析「回答」,即體現社會秩序這個基本議題的場域運作邏輯(「田野理路」),同時也探討在基本議題上的原創。在技法上,本書探討了標明特徵、類型化、概念化與重新概念化,以及捕捉意義。在認識論上,本書探討建構研究對象與整體化的嘗試。在存在感上,本書指出各種推動社會研究的價值關懷,如捍衛與體現特定的價值、回饋報導人、促成社會對話,以及豐富社會學家自身等,並探討存在感與學術研究的連結。最後,本書指出四位一體的各種路徑,像是並列、觸發、連鎖、反射與相應,全書各章從而整合成一個全方位的社會學之道。
本書同時涵蓋了方法、理論與實質研究成果,處理當代社會議題,並探索未來社會學研究的發展方向。
作者簡介
謝國雄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社會學博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2015-2021),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07-2010),《台灣社會學》主編(2005-2006)。
針對資本主義在臺灣的發展,他出版了四本專著:“Boss” Island、《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茶鄉社會誌》與《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
他也主編了兩本專書,《以身為度,如是我做》記錄了他的田野工作經驗與學生的實作成果,《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則勾勒出主要的社會學議題在台灣的進展。
序
序
多年的社會學研究讓我體會到技法的嫻熟必須導向基本議題的探討,而在這個過程中,不時會觸碰到「社會現象,像物件一樣,自始就存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發現嗎?」,這樣的認識論的問題。再者,不論是研究上略有成果,或是遭遇困頓與挑戰,都會讓人反思:為何要做社會學研究?意義何在?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是社會學研究中必然會捲入的四個面向,而這四者相互觸發與連動,可說是「四位一體」。
我這樣的心得,是否特立獨行?甚或離經叛道?是否有其他的社會學家也是這樣在進行他們的研究,從而取得紮實而原創的成果?四顧茫然下,我決定帶著學習與切磋的心情,重新閱讀那些啟發過我的著作,試著偵測當中是否蘊含了四位與一體。
對於自己學門的技藝的探究與反省,有三種作用:
.深化並推進本學門的研究。
.建立本學門的特色。
.在進行前面兩個工作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尊、自信,以及對本學門的認同。專業基礎與專業認同是這樣建立出來的。
C. W. Mills在1959年出版的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就是一個範例。他指出社會學家需要培養清明地連結個人困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即是所謂的「社會學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藉以掌握社會的特徵與時代的氛圍,並尋求解方。六十年來,「社會學想像」啟蒙了數個世代的社會學家。立基在他的「社會學想像」之上,本書將擴大與深化「社會學想像」,並以具體的研究案例與經驗來說明實踐「社會學想像」的各種技藝。
這個新的社會學想像「作業系統」,可稱之為「四位一體」,一種結合了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論的四重社會學實踐(a quandary sociological practice)。它同時涵蓋了:方法、理論與實質研究成果,既觸及當代議題,又探索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希望本書所援引的各個案例能彰顯這點。
目次
圖表目錄
體例說明
致謝
序
Part I 里程碑
第一章「社會學想像」、「民族誌想像」、「社會學技藝」與四位一體
Part II 問與答
第二章 問者,學之始
第三章 他們為何打拼?我們為何研究?論田野理路(一)
第四章 他們為何打拼?我們為何研究?論田野理路(二)
Part III 基本議題
第五章 原創:基本議題之新解與開創
Part IV 技法
第六章 標明特徵與類型化
第七章 概念化與重新概念化
第八章 捕捉意義
Part V 認識論
第九章 建構研究對象
第十章 整體:渴望、視野與想像
Part VI 存在感
第十一章 心之所繫:存在感轉向
Part VII 四位一體
第十二章 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如何一體?
參考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三、工廠與公司
本節將探討有關工廠與公司這種田野的案例:十九世紀英國的資本主義、當代美國芝加哥的工廠、台灣的外包系統,高雄的勞工,以及美國的華爾街。這幾個案例將揭露如何「深化」田野理路,從馬克思對資本主義運作邏輯的基礎理解,到各式各樣與資本主義緊密關聯的場域中更加深入、細緻的田野理路。再來,這些案例也將進一步討論田野理路會如何「變身」與「隱身」,同時也指出「揭穿」的可能。最後,本節的案例示範了各種捕捉田野理路的方法,諸如與對手搏鬥、運用異於主流的認識論、運用既有的分析架構、標明特徵、概念化與重新概念化等等。
(一)剩餘價值的創造、佔有,掩蓋,與擴大
Marx and Engels(1991[1967]: 11)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指出了他分析的目的有二,一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二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與交換關係,前者是較為一般性的敘述,後者則是較為明確的陳述。但他在全書中處理的
是更具體的課題:剩餘價值的創造、佔有與掩蓋。要言之,Marx and Engels(1991[1967])的田野理路的實質內涵有不同的抽象層次:最抽象、較具體、更聚焦等。在此,本書認定「剩餘價值的創造、佔有,掩蓋,與自我繁衍」是他所勾勒的資本主義的田野理路。
剩餘價值指的是「整體社會經濟生活中超出生計繁衍所需的那一部份」,展現在個別勞動者身上的就是超出了維生所需的勞動所創造出來的價值。馬克思認為只有人類勞動力才有這樣的潛力,而且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人類勞動力才會創造出剩餘價值,那就是勞動者一無所有,只能靠販賣勞動力維生,也就是薪資勞動。
薪資勞動內涵了為了勞動者自身的必要勞動,以及創造更多價值的剩餘勞動。創造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田野理路的第一個展現。而薪資勞動創造出來的剩餘價值屬於購買薪資勞動的雇主,也就是說雇主佔有這個剩餘價值。接著,雇主會進一步擴大這些剩餘價值,也就是將其變成可以成長的資本。...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