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論資本主義廢墟中生命的可能性【人類學經典全新審訂版】
商品資訊
系列名:revelation
ISBN13:9786269821891
替代書名: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On the Possibility of Life in Capitalist Ruins
出版社:二十張
作者:安清
譯者:謝孟璇
出版日:2024/03/06
裝訂/頁數:平裝/384頁
規格:23cm*16cm*2.3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多物種民族誌經典全新審訂版★★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
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得主──安清──經典著作
當經濟成長達到極限,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穩定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
在人類世的時代,菇類不受控的生命力是禮物,也是指引。
串聯零碎的地景、多重的時間、物種之間的糾纏
反思達爾文式的適者生存、進步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大師之作!
---------------------------------------------------------------------------------
我們所處的世界,正處於人類世的危殆狀態。在目睹環境汙染、大規模滅絕與氣候變遷後,人類還能承受何種程度的人為擾動?儘管有在討論永續發展,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能留下適宜居住的環境給後代子孫?
對此,人類學家安清提出,松茸這個獨特的物種,能讓我們在失調環境中找到共存的可能性,以及合作生存之道。
---------------------------------------------------------------------------------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松茸是世上身價最高的菇類之一。與許多人的認知不同,松茸並非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汙染的原始森林;反而,松茸往往發跡於受到嚴重擾動的森林,並藉由自身滋養樹木的能力,協助森林在受人類侵擾的地區猶能茁壯。
而在日本,松茸之於文化與社會的意義,早已遠遠超越它的菇類身分。松茸是大眾鍾情的秋天標記,既激發歷史懷舊之情,也是高貴的賀禮。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珍罕價昂,松茸卻完全無法由人工栽植──它在林中現蹤與否,全憑機緣與巧合。
也就是說,松茸是物種互動之間無心插柳的結果。而在殘破地景上生長的松茸,所指引的是一種更廣闊的生活想像,包含了對所有生命與非生命的關注。
「好奇心可說是在這危殆的時代裡合作生存的首要條件。」
從經濟活動、人類學、生態學三個面向深入,安清在橫跨日本東京與京都、美國奧勒岡州、中國雲南,以及芬蘭拉普蘭地區的田野調查中,追溯了松茸從生成到消費端的商品供應鏈形成過程。她描寫松茸如何在美國廢棄的工業林地破土而出,經遁入山林尋求自由的瑤族、苗族與東南亞裔採菇者採集,成為買賣雙方高度較勁的競價品,接著在累積層層價值之後經由中間人「轉譯」進入日本,化身為帶有強烈象徵意涵的餽贈物件,傳達贈禮者不言說的訊息。
安清細膩地注意到,從單純的被採集物,異化為資本主義邏輯中的商品進入日本,進而成為聯繫人際關係的禮物,松茸的身分轉換實際上反映出的其實是跨越物種、各種各樣生活方式的聚集與創建,是由族群政治、歷史記憶、全球化經濟、政治秩序、科學知識、森林地景、生態互動等一切關係糾纏其中的宏觀圖像。
「進步是埋頭往前的行軍隊伍,
硬是將其他性質的時間全拖進它的韻律當中。
若能拋開這個強力的節拍,我們或許能覺察出其他時間模式。」
然而,透過聚焦松茸的生存發展,安清不僅止於拓展我們對已知世界的想像。首先,松茸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無法單獨存在,並總是在物種之內與之間的合作中轉變。她提醒,是經濟學與生態學長期以來將生存簡化為競爭的傾向,讓人們違反事實地幻想,以為人類可以獨自生存。
在此之上,安清進一步點出,在經濟要成長、科學要進步等單線進步的敘事仍深根於人們意識之中的情況下,松茸的故事可以作為回應:如果松茸產銷鏈的存續,取決於層層協調並維持一定的開放程度──她以複音音樂為比喻,揭露當人類不再追求統一協調、單一觀點的音樂形式,嘗試去聆聽獨立卻同時進行的旋律,覺察和諧與不和諧如何共存時,便能跳脫只專注於成長的單一路徑,找到多種抵達未來的方式。
在身處人類世的此刻,不以進步發展為前提的資本主義會是什麼模樣?人類如何與各物種保有互不和諧、但又無需掠奪的關係?透過一篇篇生動的故事,安清串聯起生態、經濟、政治乃至美學的視野,審慎檢視過度粗略的簡化論。本書中提供嶄新原創的觀點,帶領我們尋回對世界的好奇與關注。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
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得主──安清──經典著作
當經濟成長達到極限,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穩定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
在人類世的時代,菇類不受控的生命力是禮物,也是指引。
串聯零碎的地景、多重的時間、物種之間的糾纏
反思達爾文式的適者生存、進步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大師之作!
---------------------------------------------------------------------------------
我們所處的世界,正處於人類世的危殆狀態。在目睹環境汙染、大規模滅絕與氣候變遷後,人類還能承受何種程度的人為擾動?儘管有在討論永續發展,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能留下適宜居住的環境給後代子孫?
對此,人類學家安清提出,松茸這個獨特的物種,能讓我們在失調環境中找到共存的可能性,以及合作生存之道。
---------------------------------------------------------------------------------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松茸是世上身價最高的菇類之一。與許多人的認知不同,松茸並非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汙染的原始森林;反而,松茸往往發跡於受到嚴重擾動的森林,並藉由自身滋養樹木的能力,協助森林在受人類侵擾的地區猶能茁壯。
而在日本,松茸之於文化與社會的意義,早已遠遠超越它的菇類身分。松茸是大眾鍾情的秋天標記,既激發歷史懷舊之情,也是高貴的賀禮。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珍罕價昂,松茸卻完全無法由人工栽植──它在林中現蹤與否,全憑機緣與巧合。
也就是說,松茸是物種互動之間無心插柳的結果。而在殘破地景上生長的松茸,所指引的是一種更廣闊的生活想像,包含了對所有生命與非生命的關注。
「好奇心可說是在這危殆的時代裡合作生存的首要條件。」
從經濟活動、人類學、生態學三個面向深入,安清在橫跨日本東京與京都、美國奧勒岡州、中國雲南,以及芬蘭拉普蘭地區的田野調查中,追溯了松茸從生成到消費端的商品供應鏈形成過程。她描寫松茸如何在美國廢棄的工業林地破土而出,經遁入山林尋求自由的瑤族、苗族與東南亞裔採菇者採集,成為買賣雙方高度較勁的競價品,接著在累積層層價值之後經由中間人「轉譯」進入日本,化身為帶有強烈象徵意涵的餽贈物件,傳達贈禮者不言說的訊息。
安清細膩地注意到,從單純的被採集物,異化為資本主義邏輯中的商品進入日本,進而成為聯繫人際關係的禮物,松茸的身分轉換實際上反映出的其實是跨越物種、各種各樣生活方式的聚集與創建,是由族群政治、歷史記憶、全球化經濟、政治秩序、科學知識、森林地景、生態互動等一切關係糾纏其中的宏觀圖像。
「進步是埋頭往前的行軍隊伍,
硬是將其他性質的時間全拖進它的韻律當中。
若能拋開這個強力的節拍,我們或許能覺察出其他時間模式。」
然而,透過聚焦松茸的生存發展,安清不僅止於拓展我們對已知世界的想像。首先,松茸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無法單獨存在,並總是在物種之內與之間的合作中轉變。她提醒,是經濟學與生態學長期以來將生存簡化為競爭的傾向,讓人們違反事實地幻想,以為人類可以獨自生存。
在此之上,安清進一步點出,在經濟要成長、科學要進步等單線進步的敘事仍深根於人們意識之中的情況下,松茸的故事可以作為回應:如果松茸產銷鏈的存續,取決於層層協調並維持一定的開放程度──她以複音音樂為比喻,揭露當人類不再追求統一協調、單一觀點的音樂形式,嘗試去聆聽獨立卻同時進行的旋律,覺察和諧與不和諧如何共存時,便能跳脫只專注於成長的單一路徑,找到多種抵達未來的方式。
在身處人類世的此刻,不以進步發展為前提的資本主義會是什麼模樣?人類如何與各物種保有互不和諧、但又無需掠奪的關係?透過一篇篇生動的故事,安清串聯起生態、經濟、政治乃至美學的視野,審慎檢視過度粗略的簡化論。本書中提供嶄新原創的觀點,帶領我們尋回對世界的好奇與關注。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系教授,曾於丹麥奧胡思大學、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為文化與政治、女性主義、全球化、多物種人類學、社會景觀與民族生態學。2018年獲頒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
2005年,安清與五位研究者創立「松茸世界研究群」(Matsutake Worlds Research Group),企圖在研究中探索出以「合作」為方法的新人類學。本書作為開場之作,正是透過松茸與松樹乃至其他物種之間的合作關係,帶領讀者思考潛藏的合作關係帶來的可能與啟發。
另著有《鑽石女王的王國》(In the Realm of the Diamond Queen)、《摩擦》(Friction)、《在受損星球上生活的藝術》(Arts of Living on a Damaged Planet)等書。
譯者簡介
謝孟璇
高雄長大,台北成熟,畢業於政大教育系、師大英語所。曾任教育業,受文字召喚而投身筆譯與撰稿工作。
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人類學系教授,曾於丹麥奧胡思大學、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為文化與政治、女性主義、全球化、多物種人類學、社會景觀與民族生態學。2018年獲頒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
2005年,安清與五位研究者創立「松茸世界研究群」(Matsutake Worlds Research Group),企圖在研究中探索出以「合作」為方法的新人類學。本書作為開場之作,正是透過松茸與松樹乃至其他物種之間的合作關係,帶領讀者思考潛藏的合作關係帶來的可能與啟發。
另著有《鑽石女王的王國》(In the Realm of the Diamond Queen)、《摩擦》(Friction)、《在受損星球上生活的藝術》(Arts of Living on a Damaged Planet)等書。
譯者簡介
謝孟璇
高雄長大,台北成熟,畢業於政大教育系、師大英語所。曾任教育業,受文字召喚而投身筆譯與撰稿工作。
名人/編輯推薦
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林益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徐振輔|作家、《馴羊記》作者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黃瀚嶢|作家、《沒口之河》作者
蔡晏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一朵朵珍稀昂貴且氣味濃郁的松茸,若真菌界的鑽石,引無數人競折腰。松茸無法透過人工栽培,必須生長於被人為大幅擾動過的土地,串起所謂『人類世』時代無所不包的經濟、貿易、社會、文化、戰爭、地理、生態、族群的領域。通書無一贅場,作者跨越人類學的寬展素養為讀者打開一道道既龐鉅又微細的視窗。」──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人類學家最重要的任務,在於將熟悉的生活世界細心描繪拆解,再以文化共感的眼光在敘事的土壤上將其重新組裝起來。從這個角度來看,廢墟中生長的松茸與人類學者有著同樣的生命意義。安清以多重感官和行動者角度的書寫,帶領我們跟隨松茸開展祕密生活:透過菌絲路徑,連結採集者的勞動與美食家的鼻尖;跨越貿易與戰爭,從日本出發到東南亞與北美;在人為擾動下轉譯不同觀點,並重新體現森林的超越力量。透過松茸,安清在當代多物種書寫與本體論轉向之外,展示了人類學家連結多重宇宙的迷人能力,並且讓我們發現,資本主義的盡頭可以不是廢墟,而是另一個世界的起點。」──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本奇書。在寫作格式上,人類學者安清以隨筆的方式,極具詩意地道出人們與松茸相遇、因為松茸而彼此相遇的故事。安清的筆觸輕盈,以她的話來說,宛如一首複音音樂(polyphonic),但一字一句在在引人深思。她想要回答的問題是,在這人類生活已大幅牽動了自然,說不定會讓人類這個物種,連同其他難以計數的物種,一同走向毀滅的當下,人們需要什麼樣的視野,看待這個世界,乃至於人類在當中的位置。是要打掉重練?還是就此隨波逐流?安清建議,與其從那些被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圈出的『大自然』得到天啟,我們可以低下身來,跟在次生林中才有可能發現的松茸,好好學習。
因為安清的文字與視野是如此不落俗套,讓該書的翻譯成為莫大的挑戰。這本由二十張出版社重出的中譯版,經過清華大學人類所的林浩立教授逐字逐句悉心改寫與審訂,為最為貼近原著的版本。林浩立教授為多物種民族誌的研究者,同時也是饒舌歌手;經他審訂的文字,如同原著一般,有種奇特的節奏感,讓閱讀本身成為一種莫大的樂趣。」──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在我們的時代,跨物種的相遇相當迷人。人們總想從其他物種身上『獲取教訓或啟示』。但就在相遇的當下,他者早已默默在調教你的感性與覺察。唯有打開心靈的窗口,方能允許感性分子的線索參與編織你的世界。安清的松茸敘事就是關於這樣的過程。」──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圍繞著松茸這個關鍵字所開展的《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一部『不只是人』(more-than-human)的人類學經典。長久以來習慣於『可規模性』的世界、習慣於將視野聚焦在人類對自然的控制及影響――無論是理所當然或批判反省――的讀者來說,安清在本書中所呈現的,既非和諧亦非競爭,以擾動為本的生態學;以及松茸森林透過跨族群、跨物種關係而匯聚的,多重生活方式、多重韻律的聚合體圖像,無疑會帶來思維上的衝擊。但毋須擔心一不小心迷失在這座由文字構築的森林之中,因為安清以清晰的理路,層層遞進地先透過民族誌的眼光,由奧勒岡開放票地的拍賣場景,帶出不同身分背景的採集人、買家、外勤業務之間,彼此牽繫又相互糾纏的軌跡;繼而將視野移轉至中國雲南、日本里山等地的松茸森林,透過它們各自面臨的不同形式之擾動,讓我們看見除了松茸、松樹、採集人這幾個主角之外,那些在文字中驚鴻一瞥的拐糖花、雲杉小墨天牛、松材線蟲、灰面鷲、囊鼠、鹿與山羊,也都在森林這個龐大的聚合體中相互糾纏著。若能覺察到這一切生命的韻律,聽見它們各自的旋律,我們或許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入以『汙染』及『擾動』為常態的世界,並且調整過去對於物種及身分的狹隘定義、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單調想像――而覺察的起點,正是從看見一朵松茸開始。」──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如果人類必須在資本主義廢墟、也就是有些人稱為『人類世』的時代當中求生,那麼,我們就需要一個例子,從中窺見經濟、文化、生態以及生存策略彼此之間能形成何等出乎意料的糾結與連繫。在本書中,作者藉非比尋常的全球化的松茸,提出了美妙非凡的實例。」——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法國當代重量級哲學家
「我們並不常見到有書可以既是精湛的學術作品,又能寫得如文字行雲流水的小說。《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論述重大問題的傑出著作,構思精巧,讀來心滿意足。」──瑪麗蓮‧史翠山(Marilyn Strathern),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榮退教授
「本書選用松茸做為透鏡,檢視當代的環境歷史,全球商品生產供應,以及科學。伴之以韻味十足的生動散文體,尖銳而透徹的智識,和獨特創意及原創性,作者藉嶄新而深刻的方式,串聯起各個迥異主題,橫跨數種領域。本書注定成為經典之作。」──麥可‧R‧多夫(Michael R. Dove),美國生態人類學家、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科學家和藝術家深知,對於一個龐大主題的掌握之道,通常在於近距離觀察該主題的細小面向,進而從中揭露全貌。我們從雀鳥的嘴喙形狀得以見到整體的演化。於是,透過對松茸這個迷人蕈菇的近距離觀察,作者探討生態危機如何發生,又為何持續。她以透徹分析批判過度粗略的簡化論;而對於人類處境現況,她則以思考理性和人性行為的可能,取代恐慌的反應。在一個急迫且凶猛的遭遇可能蓋過人類理智的處境下,她提供了世人一種真切的深思方法。」──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美國奇幻文學大師、《地海》六部曲作者
「本書書名有著雙重含義。松茸位於已知世界的盡頭,因為它很難被找到,是隱藏在森林深處的祕密。但安清也暗示人類確實知道所謂世界盡頭,因為我們有著盡可能從地球上攫取更多事物的本能。在這裡,人類的存在似乎從未如此恰巧而合理:一朵非常昂貴的松茸從大自然來到餐桌上,一場好似自然而然發生而完成的旅程。」──《紐約客》(New Yorker)
「本書出色地將一種最罕見菇類的產業與生態寫成一個關於在後工業時代生存與環境重建的現代寓言,是極具原創性的寫作。」──《衛報》(The Guardian)
「美麗、謙遜的一本書……最上乘的人類學著作。」──《東灣快報》(East Bay Express)
「一本直指當代地理學核心問題的傑出著作。」──《美國地理學家協會書評》(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Review of Books)
「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的複雜交會處,本書將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這點正是人類學的理想所在,但能做到這一點的卻相當罕見。本書不對讀者說教,也不批評指責某些學術信念,而是揭示了一系列既急迫又令人愉悅的事物,在讓讀者看到生態災難的同時,也留出足夠的空間給予讀者好奇心、多樣性、驚喜。」──《亞太人類學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作者織就出一部風格大膽的敘事之作。她對於人類文化交叉影響,以及大自然復原力的細膩闡述,展現了對於人類現代性及『進步』究竟為何的全新觀點。」——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獨特觀點與細膩觀察在書中隨處迸發、閃現。從香氣四溢的松茸的全球商品交易鏈,帶引出作者高度原創的人種誌研究。頁頁引人入勝,書中關於採集及銷售這個野生蕈菇的故事,成為一扇窺探當代人類生活景貌的觀景明窗。」──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一年出版了許多關於『人類世』的作品,此一名詞如今經常被用來描述人類對地理和生態條件造成不可估量影響的時代。在這些書中,很少有像安清這本書一樣聚焦且實用,透過日本美食家、資本主義商人、苗族戰士、工業化森林、牧羊人、芬蘭導遊等等人物,探討了松茸這一世界上最珍貴菇類的供應鏈。假如真有可能,我們還能怎麼商討我們自身的生存條件?」──Flavorwire網站
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林益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徐振輔|作家、《馴羊記》作者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黃瀚嶢|作家、《沒口之河》作者
蔡晏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一朵朵珍稀昂貴且氣味濃郁的松茸,若真菌界的鑽石,引無數人競折腰。松茸無法透過人工栽培,必須生長於被人為大幅擾動過的土地,串起所謂『人類世』時代無所不包的經濟、貿易、社會、文化、戰爭、地理、生態、族群的領域。通書無一贅場,作者跨越人類學的寬展素養為讀者打開一道道既龐鉅又微細的視窗。」──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人類學家最重要的任務,在於將熟悉的生活世界細心描繪拆解,再以文化共感的眼光在敘事的土壤上將其重新組裝起來。從這個角度來看,廢墟中生長的松茸與人類學者有著同樣的生命意義。安清以多重感官和行動者角度的書寫,帶領我們跟隨松茸開展祕密生活:透過菌絲路徑,連結採集者的勞動與美食家的鼻尖;跨越貿易與戰爭,從日本出發到東南亞與北美;在人為擾動下轉譯不同觀點,並重新體現森林的超越力量。透過松茸,安清在當代多物種書寫與本體論轉向之外,展示了人類學家連結多重宇宙的迷人能力,並且讓我們發現,資本主義的盡頭可以不是廢墟,而是另一個世界的起點。」──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本奇書。在寫作格式上,人類學者安清以隨筆的方式,極具詩意地道出人們與松茸相遇、因為松茸而彼此相遇的故事。安清的筆觸輕盈,以她的話來說,宛如一首複音音樂(polyphonic),但一字一句在在引人深思。她想要回答的問題是,在這人類生活已大幅牽動了自然,說不定會讓人類這個物種,連同其他難以計數的物種,一同走向毀滅的當下,人們需要什麼樣的視野,看待這個世界,乃至於人類在當中的位置。是要打掉重練?還是就此隨波逐流?安清建議,與其從那些被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圈出的『大自然』得到天啟,我們可以低下身來,跟在次生林中才有可能發現的松茸,好好學習。
因為安清的文字與視野是如此不落俗套,讓該書的翻譯成為莫大的挑戰。這本由二十張出版社重出的中譯版,經過清華大學人類所的林浩立教授逐字逐句悉心改寫與審訂,為最為貼近原著的版本。林浩立教授為多物種民族誌的研究者,同時也是饒舌歌手;經他審訂的文字,如同原著一般,有種奇特的節奏感,讓閱讀本身成為一種莫大的樂趣。」──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在我們的時代,跨物種的相遇相當迷人。人們總想從其他物種身上『獲取教訓或啟示』。但就在相遇的當下,他者早已默默在調教你的感性與覺察。唯有打開心靈的窗口,方能允許感性分子的線索參與編織你的世界。安清的松茸敘事就是關於這樣的過程。」──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圍繞著松茸這個關鍵字所開展的《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一部『不只是人』(more-than-human)的人類學經典。長久以來習慣於『可規模性』的世界、習慣於將視野聚焦在人類對自然的控制及影響――無論是理所當然或批判反省――的讀者來說,安清在本書中所呈現的,既非和諧亦非競爭,以擾動為本的生態學;以及松茸森林透過跨族群、跨物種關係而匯聚的,多重生活方式、多重韻律的聚合體圖像,無疑會帶來思維上的衝擊。但毋須擔心一不小心迷失在這座由文字構築的森林之中,因為安清以清晰的理路,層層遞進地先透過民族誌的眼光,由奧勒岡開放票地的拍賣場景,帶出不同身分背景的採集人、買家、外勤業務之間,彼此牽繫又相互糾纏的軌跡;繼而將視野移轉至中國雲南、日本里山等地的松茸森林,透過它們各自面臨的不同形式之擾動,讓我們看見除了松茸、松樹、採集人這幾個主角之外,那些在文字中驚鴻一瞥的拐糖花、雲杉小墨天牛、松材線蟲、灰面鷲、囊鼠、鹿與山羊,也都在森林這個龐大的聚合體中相互糾纏著。若能覺察到這一切生命的韻律,聽見它們各自的旋律,我們或許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入以『汙染』及『擾動』為常態的世界,並且調整過去對於物種及身分的狹隘定義、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單調想像――而覺察的起點,正是從看見一朵松茸開始。」──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如果人類必須在資本主義廢墟、也就是有些人稱為『人類世』的時代當中求生,那麼,我們就需要一個例子,從中窺見經濟、文化、生態以及生存策略彼此之間能形成何等出乎意料的糾結與連繫。在本書中,作者藉非比尋常的全球化的松茸,提出了美妙非凡的實例。」——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法國當代重量級哲學家
「我們並不常見到有書可以既是精湛的學術作品,又能寫得如文字行雲流水的小說。《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是論述重大問題的傑出著作,構思精巧,讀來心滿意足。」──瑪麗蓮‧史翠山(Marilyn Strathern),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榮退教授
「本書選用松茸做為透鏡,檢視當代的環境歷史,全球商品生產供應,以及科學。伴之以韻味十足的生動散文體,尖銳而透徹的智識,和獨特創意及原創性,作者藉嶄新而深刻的方式,串聯起各個迥異主題,橫跨數種領域。本書注定成為經典之作。」──麥可‧R‧多夫(Michael R. Dove),美國生態人類學家、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科學家和藝術家深知,對於一個龐大主題的掌握之道,通常在於近距離觀察該主題的細小面向,進而從中揭露全貌。我們從雀鳥的嘴喙形狀得以見到整體的演化。於是,透過對松茸這個迷人蕈菇的近距離觀察,作者探討生態危機如何發生,又為何持續。她以透徹分析批判過度粗略的簡化論;而對於人類處境現況,她則以思考理性和人性行為的可能,取代恐慌的反應。在一個急迫且凶猛的遭遇可能蓋過人類理智的處境下,她提供了世人一種真切的深思方法。」──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美國奇幻文學大師、《地海》六部曲作者
「本書書名有著雙重含義。松茸位於已知世界的盡頭,因為它很難被找到,是隱藏在森林深處的祕密。但安清也暗示人類確實知道所謂世界盡頭,因為我們有著盡可能從地球上攫取更多事物的本能。在這裡,人類的存在似乎從未如此恰巧而合理:一朵非常昂貴的松茸從大自然來到餐桌上,一場好似自然而然發生而完成的旅程。」──《紐約客》(New Yorker)
「本書出色地將一種最罕見菇類的產業與生態寫成一個關於在後工業時代生存與環境重建的現代寓言,是極具原創性的寫作。」──《衛報》(The Guardian)
「美麗、謙遜的一本書……最上乘的人類學著作。」──《東灣快報》(East Bay Express)
「一本直指當代地理學核心問題的傑出著作。」──《美國地理學家協會書評》(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Review of Books)
「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的複雜交會處,本書將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這點正是人類學的理想所在,但能做到這一點的卻相當罕見。本書不對讀者說教,也不批評指責某些學術信念,而是揭示了一系列既急迫又令人愉悅的事物,在讓讀者看到生態災難的同時,也留出足夠的空間給予讀者好奇心、多樣性、驚喜。」──《亞太人類學期刊》(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作者織就出一部風格大膽的敘事之作。她對於人類文化交叉影響,以及大自然復原力的細膩闡述,展現了對於人類現代性及『進步』究竟為何的全新觀點。」——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獨特觀點與細膩觀察在書中隨處迸發、閃現。從香氣四溢的松茸的全球商品交易鏈,帶引出作者高度原創的人種誌研究。頁頁引人入勝,書中關於採集及銷售這個野生蕈菇的故事,成為一扇窺探當代人類生活景貌的觀景明窗。」──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一年出版了許多關於『人類世』的作品,此一名詞如今經常被用來描述人類對地理和生態條件造成不可估量影響的時代。在這些書中,很少有像安清這本書一樣聚焦且實用,透過日本美食家、資本主義商人、苗族戰士、工業化森林、牧羊人、芬蘭導遊等等人物,探討了松茸這一世界上最珍貴菇類的供應鏈。假如真有可能,我們還能怎麼商討我們自身的生存條件?」──Flavorwire網站
序
導讀 漫遊在松茸森林中的三種方式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我與安清文字的初次邂逅來自於人類學博士班的必修課「當代理論」。授課教授當時開了她二〇〇五年剛出版的著作《摩擦:一本關於全球連結的民族誌》(Friction: An Ethnography of Global Connection)(以下簡稱《摩擦》)的其中一章給我們讀,談的是惡名昭彰的加拿大公司Bre-X金礦詐騙案。安清用這個已被改編成電影《金爆內幕》(Gold)、裡面充滿著謊言、投機以及一起跳機自殺事件的荒謬故事告訴我們,當代全球資本主義的邏輯如何讓一間小公司藉由一個從來沒有人看過實體的印尼地底金礦,瞬間成為股票市值一度高達四十多億美金的投資者寵兒。這個案例本身就十分精采,但安清能夠將之連接上人類學理論的功力更是高超。她以「摩擦」這個動作比喻全球化力量的運行:任何看似強大完整的全球化體系如資本主義、環保運動等等,並非一台運作順暢、席捲世界的機器。它們在地方上的施展必定會遭遇每日大大小小的衝突、曲解、誤用,但正是因為這些路上的「摩擦」,機器才能夠動得起來,不然也只是空轉而已。而「摩擦」也使不同規模的夢想(或如Bre-X的奇想)、計畫、結盟、抵抗得以實現。現在回頭來看,這裡早已有了她十年後出版的《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以下簡稱《松茸》)的影子了。
多年後我開始書寫博士論文,每當遇到瓶頸時,《摩擦》總是能為我指引出路。因此,當我知道安清有一本新書即將於二〇一五年出版、主角是一種在日本價格奇高但無法栽培、只能在世界特定森林中才能看到的菇類,我的興奮之情是可以想見的。畢業後我在系上教授大學部的「環境人類學」課程,一方面基於對安清論述功力的信任,另一方面由於授課老師可以得到免費的教材,我毫不猶豫地便開了《松茸》給學生讀。事後證明這是絕佳的決定。這本書不但激發出課程中最精采的討論,多位學科背景不一的學生也告訴我這是他們最喜歡的文本,我則藉著這個機會從封面到封底將它好好地讀完一遍。我當時不知道的是,日後我將多次踏入安清所勾勒的那片松茸森林中。
二〇一七年我來到清大任教,在第一個學期中又開設了「環境人類學」,只是這次是研究所層級,而《松茸》自然也出現在我的課程書單中。這次在中文情境中的閱讀教學經驗讓我有許多新的觸發,例如得知《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的主題就是雲南的松茸!同時,我也發現自己兩年前留下了一些理解不清的地方,例如在第三部〈擾動的起點〉中,松茸是如何分別在日本、芬蘭、美國奧勒岡、中國雲南的森林中出現,其中錯綜複雜的物種、林業史、生態環境、人類生計活動又如何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是需要仔細咀嚼(安清在第十一章的注釋中表示有想過畫出一張二乘以二的表格來呈現)。幸好,下一個學期交大的蔡晏霖老師邀我(其實是毛遂自薦)在其「人類世」課堂上客座講授《松茸》,也讓我得以三入松茸森林,將這個部分好好釐清。
到了二〇一八年,《松茸》的中譯本在台灣首度問世,書名為《末日松茸》,開始在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歷史學等學科的課堂上廣泛使用,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對翻譯品質的回饋討論。張君玫老師在臉書上有針對前幾頁翻譯的簡短評論;網路上另有一篇〈淺談《末日松茸》的翻譯問題〉的文章;現在於國外攻讀人類學博士的尤尊毅甚至列出詳細的勘誤表;我則是馬上留意到書中關鍵的「salvage」一詞不應該被翻譯成「殘值」。二〇二三年,出版社編輯來信詢問能否協助審訂再版,已背負許多研究、教學、審訂和翻譯工作的我本來不想答應,但那片松茸森林實在太過迷人,迷惑了我對工作分量的判斷。在接下審訂工作後,我以前所未有的謹慎態度,加上安清所謂的「覺察的藝術」,踏在上一位譯者走出的路徑上、並以上述評論者提供的線索為指引,在這被擾動過的森林中仔細翻扒每一寸土、每個角落的一草一木。而在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歷練,這次我也能夠將我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帶進林中,甚至發覺安清原文中的小誤。這趟審訂、甚至可以說重譯的旅程,創造出的就是這個版本的《松茸》,但確實這是奠基在集體的行動上。
當我說我每次讀《松茸》都會有新的收穫,絕非誇張溢美之詞,因為真的是如此。就像在同一片森林中多次漫遊一樣,總是會發現上次沒察覺到的藐小微物、或沒有踏上的意外曲徑。這些東西也許是藏在注釋中的片言隻句、也許是自己沒有認真探索的重要概念(安清在書中創造了許多概念和名詞),甚至是刻意安排的彩蛋。我相信不同學科背景的人讀《松茸》,都可以找出與眾不同的「走法」,例如林業專家地理學者洪廣冀老師就走出了一條〈《末日松茸》中「聽不見」的臺灣史〉的路。在這裡我想分享自己多次進出松茸森林後所摸索出的三種獨特的漫遊方式,我不會對書中安清精闢的全球化、資本主義、多物種理論有太多的分析。我在此提供的是歷程,而非藍圖,使更多讀者能參考並走出自己的路徑。
科幻
我的第一條路徑很隱晦,是翻越荒煙蔓草走出來的,且跟《松茸》的書名有關,而我也相信這是安清匠心獨具所埋下的梗。這條路徑的線索是「科幻小說」,或更仔細地說,是知名科幻小說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在《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的序中,勒瑰恩是這樣談科幻小說的:
科幻小說常常被描述,甚或定義為外推式。科幻小說家應當攫住此時此地的某種現象或趨勢,將之強化、純化以製造戲劇效果,然後推展到未來。「倘若這樣持續下去,便會發生這樣的事。」預言於焉形成。這樣的方法與結果非常類似科學家的方式:大量餵食實驗鼠某種純化濃縮食物,致其上癮,為的是想要預測人類若長期食用少量此類添加物,會有何等後果。結果幾乎無可避免會導向癌症。同樣,外推的結果也是如此。嚴格的外推式科幻小說通常與羅馬俱樂部結論一致:介於全人類自由的逐漸滅絕與地球生物全體滅絕之間。
因此,
這或許能解釋為何許多不讀科幻小說的人會說科幻小說是「逃避現實」;但是進一步詢問時,他們會承認自己不讀科幻小說是因為「太灰暗了」。
同樣的話也可以用來形容大部分當代環境人類學民族誌的題材,例如波多黎各島上製藥廠造成的環境破壞、美國南方城市中黑人社區面對針對性的工業汙染、加拿大育空地區原住民與政府共管環境時所面臨的困境、更別提影響尺度更巨大的氣候變遷議題。這些優秀的作品揭露了環境如何被不同的行動者影響,以及環境問題背後權力結構的不平等,但讀起來往往給人深刻的無力感。因此在第一部〈還剩下什麼?〉的序言最後,安清這樣說:
相反地,這片破碎的森林看上去就像一場科幻小說式的夢魘。
但如同勒瑰恩要講的不是線性的未來預言,而是含有多重可能性的故事,安清要說的是資本主義造成的廢墟裡頭,如何能產生新的希望,生命如何能在其中繼續下去。松茸正是對此狀況絕佳的隱喻,畢竟,它們就是從那片被破壞侵擾的森林中萌生出來的。千萬別被網路上「松茸對產地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它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汙染和人為干預的原始森林中」這類的話給騙了,松茸喜歡的就是被擾動、破壞、眾聲喧嘩的環境,而這也能為我們如何在「人類世」生存下去帶來一些啟發。總而言之,《松茸》可以說是安清的勒瑰恩式科幻小說!
彷彿上面引述的線索還不夠,安清在下一章〈覺察的藝術〉的開頭立刻引了勒瑰恩的話:
我不是要提倡重返石器時代。我的動機沒有反動成分,甚至沒有保守主義成分,而是意在顛覆。就像資本主義或工業主義或人口那樣,烏托邦想像看起來一直困在一個只包含成長的單程未來裡。我的一切努力都是要想通怎樣把一頭豬放回正軌。
上面這段的翻譯其實是引自林徐達和梁永安翻譯的《復返》(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在那裡作者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提供了勒瑰恩這句的脈絡。出自她的論述文章〈以非歐幾何觀點把加州看成一個冷地方〉(A Non-Euclidian View of California as a Cold Place),這句話意在挑戰理性規劃出來的未來烏托邦進步社會。她認為我們應該停一下,甚至往回走,就像克里族諺語所說的「像豪豬一般往後退,往前看。」以退為進,保護自己。因此,最後讀起來有點天外飛來一筆的「把一頭豬放回正軌」(put a pig on the tracks)我認為指的就是那隻豪豬。她想把牠放回自己的路徑上,讓牠自行摸索方向,即使倒退也沒關係。勒瑰恩這篇文章被收錄在文集《在世界盡頭跳舞》(Dancing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中,而我相信《松茸》的書名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就是在向之致敬。事實上,書末所引用的勒瑰恩〈小說的背袋理論〉(The Carrier Bag Theory of Fiction)一文,也收錄在《在世界盡頭跳舞》中。也正是如此,「世界盡頭」似乎是比初版中文書名的「末日」更到位的翻譯。畢竟如同勒瑰恩在文章中所說的,真正的烏托邦需要往岔路去,而非往前進,才能找到。安清的松茸也是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邊緣廢墟中才會出現。這是一種空間上的意象,一種日本自己原本盛產的珍饈,現在要到天涯海角才能找尋到的距離錯置感。這,就是安清所謂「摩擦」的開始。
合作
安清雖然是《松茸》唯一作者,但這本書可是不折不扣的多方合作的產物,就像松茸無法獨自生長,而必須與它所喜好的松樹以及其他物種建立關係一樣。早在《摩擦》的最後一章〈森林的合作〉裡,安清已經開始在思考全球化下的各種衝突對抗中,意外的合作關係能夠帶來的創造力。透過松茸的研究,她則將合作的意義推展到極致。在二〇〇八年,松茸研究的初步成果首次在期刊上發表,安清在作者欄位中便寫著她所代表的是「松茸世界研究群」(Matsutake Worlds Research Group)。這個研究群包含了人類學家海瑟威(Michael Hathaway)、佐塚志保(Shiho Satsuka)、井上京子(Miyako Inoue)、蔡紀恩(Timothy Choy)、費爾(Lieba Faier),其中海瑟威已於二〇二二年出版了《菇類為何而活:松茸與其創製的世界》(What a Mushroom Lives for: Matsutake and the Worlds They Make),而佐塚志保也即將出版關於日本松茸科學的民族誌,這兩本都被安清認證為《松茸》的姊妹作,但海瑟威和費爾在二〇二一年也合編了一本論文集《松茸世界》(Matsutake Worlds),也可以被視為此系列的作品。
除此之外,這個團隊還包含了環境藝術理論家顏伊蓮(Elaine Gan,音譯)以及紀錄片導演杜沙(Sarah Dosa)。前者曾在丹麥現代美術館中策劃「垃圾堆!多物種的形成與崩解」特展(DUMP! Multispecies Making and Unmaking),後者則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最後一季》(The Last Season),內容是關於一位住在奧瑞岡森林中的越戰退伍軍人如何與一位來自柬埔寨的松茸撿拾者(他在第六章〈戰爭故事〉中有露面一下)在每年短暫的松茸季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誼。我第一次教《松茸》時在課堂上放了這部紀錄片給學生看,得到非常好的迴響,幾位學生甚至深受感動眼眶泛淚!上述這些作品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果再去搜尋團隊成員以團隊或個人名義所發表的關於松茸的短文、期刊文章、專書章節,更是多不勝數。簡單來說,就像漫威電影系列一樣,安清在這裡創造出了一個「松茸宇宙」!
這個「松茸宇宙」的諸多作品對人類學的發展有何啟示呢?我想,這昭示了小小的一棵松茸不只是一種野地食材而已,它還反映了邊緣族群如移民、原住民、少數民族的當代生活情境、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變遷、商品鍊的組成與崩解、科學知識的形成、森林管理政策的遞嬗等議題,這絕非人類學家以往孑然一身的長期田野研究方法能夠處理,也不是任何一個單一的理論或敘事框架能交代清楚的。有人也許會說松茸是個特例,但若仔細觀察,我們身邊其實不乏這樣看似微小其實背後關係千萬重的物件、看似穩固實則是拼裝組合起來的體系。安清的《松茸》與其周邊作品為我們指引出一個新的研究、寫作模式來面對這些當代千頭萬緒的挑戰。這當然不是唯一的解答,也不是人人都能效法的策略,但至少這代表人類學家不是在坐以待斃、墨守研究成規。
字景
最後,我想回到文章一開始的比喻,也就是讀《松茸》就像在森林中漫遊一樣的感覺。有時你會覺得步履輕快,健步如飛地前進;有時又會覺得踩入泥淖,寸步難行。有時會走在一長段景色大同小異的步道;有時會繞在畫面繽紛多變的蜿蜒小徑。這樣的閱讀氛圍並非偶然,而是安清精心設計出來的。在此我將之稱為「字景」(word-scape)。事實上,安清本身就是地景理論的專家。
我第一次注意到安清這樣的手法又是在讀《摩擦》的時候。在〈斯土斯島婆羅洲〉這章中,她敘述她的達雅族老師如何將梅拉圖斯(Meratus)山區森林裡、河川中上千種動植物的當地名稱在十天內一一向她列出。這份地方清單,安清認為,是一個全球化「摩擦」的結果:這些豐富的物種名稱是說給她這外人聽的、是當地人在面對生態保育計畫的進入時,有意識地展現其文化知識的行動。有意思的是,在接下來十幾頁中,安清將這些物種名稱密密麻麻地列在頁面兩側的空白處上。一開始我還不懂她在搞什麼玄虛,但在讀了兩三頁之後漸漸開始明白了。當在讀正文時,這些名稱不斷地在我目光周遭若隱若現。有時會忍不住瞥過去瞧一瞧,但大部分時間選擇忽略。這就像走在達雅族的森林中一樣,繽紛的物種在四處閃爍著,而要在當地人的轉譯後,它們才會成為有意義的地景的一部分。更妙的是,安清在這章的最末處引用了達雅人的詩歌:「在地上的蘑菇就像天上的星星」,彷彿預告十年後《松茸》的問世。
在《松茸》的導言謝詞中,安清很快地自陳她在玩弄類似的書寫策略。她刻意寫了多達二十幾個章節,彷彿雨後菇類迅速的茁生一樣,而且在原文書中,段落之間還畫有植物和真菌的小圖像。這些章節接著被安排到四個部分中,並由轉換節奏的〈插曲〉將它們間隔開來。作為授課老師,想要將這些章節合理地切割給學生分週閱讀是件困難的事情。它們長短不一,頁數差距非常大,怎麼分都不對勁。此時我彷彿可以聽到安清竊笑的聲音,因為這正是她的計謀。她說:
這些章節架構出來的並非一部有邏輯的機器,而是一種開放性的聚合體;它們是要將世間的群像表達出來。它們也彼此糾纏擾動,一如我試圖描述的這世界的零碎區塊特性。
書本的最後又回到了勒瑰恩,以她關於故事的理論收尾。勒瑰恩表示,說故事的時候不要像個獵人一樣,有明確的獵物目標。故事應該要說得像是一個採集者,沿路採拾各種多樣的事物,並且讓它與下一個故事有串連起來的機會。我也是這樣勉勵在讀各種繁瑣文本的學生,讀一本書要當在森林中的採集者,沒有固定方向,沿途摘取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材料。遇到阻礙,就繞路而行,或許下一頁、下一章有更美好的花草野料。若是抱持著獵人的心態,想要一口氣捕捉整個獵物,那漫長的歷程只怕會更讓人受挫,甚至忽略那些不起眼但珍貴的細節。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願我們都能像松茸一樣,可以在艱困的環境下生長、懂得珍惜與他者異己的關係。願我們都能像松茸採集者一樣,擁有在一片廢墟殘骸中察覺出生命的智慧。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我與安清文字的初次邂逅來自於人類學博士班的必修課「當代理論」。授課教授當時開了她二〇〇五年剛出版的著作《摩擦:一本關於全球連結的民族誌》(Friction: An Ethnography of Global Connection)(以下簡稱《摩擦》)的其中一章給我們讀,談的是惡名昭彰的加拿大公司Bre-X金礦詐騙案。安清用這個已被改編成電影《金爆內幕》(Gold)、裡面充滿著謊言、投機以及一起跳機自殺事件的荒謬故事告訴我們,當代全球資本主義的邏輯如何讓一間小公司藉由一個從來沒有人看過實體的印尼地底金礦,瞬間成為股票市值一度高達四十多億美金的投資者寵兒。這個案例本身就十分精采,但安清能夠將之連接上人類學理論的功力更是高超。她以「摩擦」這個動作比喻全球化力量的運行:任何看似強大完整的全球化體系如資本主義、環保運動等等,並非一台運作順暢、席捲世界的機器。它們在地方上的施展必定會遭遇每日大大小小的衝突、曲解、誤用,但正是因為這些路上的「摩擦」,機器才能夠動得起來,不然也只是空轉而已。而「摩擦」也使不同規模的夢想(或如Bre-X的奇想)、計畫、結盟、抵抗得以實現。現在回頭來看,這裡早已有了她十年後出版的《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以下簡稱《松茸》)的影子了。
多年後我開始書寫博士論文,每當遇到瓶頸時,《摩擦》總是能為我指引出路。因此,當我知道安清有一本新書即將於二〇一五年出版、主角是一種在日本價格奇高但無法栽培、只能在世界特定森林中才能看到的菇類,我的興奮之情是可以想見的。畢業後我在系上教授大學部的「環境人類學」課程,一方面基於對安清論述功力的信任,另一方面由於授課老師可以得到免費的教材,我毫不猶豫地便開了《松茸》給學生讀。事後證明這是絕佳的決定。這本書不但激發出課程中最精采的討論,多位學科背景不一的學生也告訴我這是他們最喜歡的文本,我則藉著這個機會從封面到封底將它好好地讀完一遍。我當時不知道的是,日後我將多次踏入安清所勾勒的那片松茸森林中。
二〇一七年我來到清大任教,在第一個學期中又開設了「環境人類學」,只是這次是研究所層級,而《松茸》自然也出現在我的課程書單中。這次在中文情境中的閱讀教學經驗讓我有許多新的觸發,例如得知《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的主題就是雲南的松茸!同時,我也發現自己兩年前留下了一些理解不清的地方,例如在第三部〈擾動的起點〉中,松茸是如何分別在日本、芬蘭、美國奧勒岡、中國雲南的森林中出現,其中錯綜複雜的物種、林業史、生態環境、人類生計活動又如何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是需要仔細咀嚼(安清在第十一章的注釋中表示有想過畫出一張二乘以二的表格來呈現)。幸好,下一個學期交大的蔡晏霖老師邀我(其實是毛遂自薦)在其「人類世」課堂上客座講授《松茸》,也讓我得以三入松茸森林,將這個部分好好釐清。
到了二〇一八年,《松茸》的中譯本在台灣首度問世,書名為《末日松茸》,開始在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歷史學等學科的課堂上廣泛使用,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對翻譯品質的回饋討論。張君玫老師在臉書上有針對前幾頁翻譯的簡短評論;網路上另有一篇〈淺談《末日松茸》的翻譯問題〉的文章;現在於國外攻讀人類學博士的尤尊毅甚至列出詳細的勘誤表;我則是馬上留意到書中關鍵的「salvage」一詞不應該被翻譯成「殘值」。二〇二三年,出版社編輯來信詢問能否協助審訂再版,已背負許多研究、教學、審訂和翻譯工作的我本來不想答應,但那片松茸森林實在太過迷人,迷惑了我對工作分量的判斷。在接下審訂工作後,我以前所未有的謹慎態度,加上安清所謂的「覺察的藝術」,踏在上一位譯者走出的路徑上、並以上述評論者提供的線索為指引,在這被擾動過的森林中仔細翻扒每一寸土、每個角落的一草一木。而在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歷練,這次我也能夠將我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帶進林中,甚至發覺安清原文中的小誤。這趟審訂、甚至可以說重譯的旅程,創造出的就是這個版本的《松茸》,但確實這是奠基在集體的行動上。
當我說我每次讀《松茸》都會有新的收穫,絕非誇張溢美之詞,因為真的是如此。就像在同一片森林中多次漫遊一樣,總是會發現上次沒察覺到的藐小微物、或沒有踏上的意外曲徑。這些東西也許是藏在注釋中的片言隻句、也許是自己沒有認真探索的重要概念(安清在書中創造了許多概念和名詞),甚至是刻意安排的彩蛋。我相信不同學科背景的人讀《松茸》,都可以找出與眾不同的「走法」,例如林業專家地理學者洪廣冀老師就走出了一條〈《末日松茸》中「聽不見」的臺灣史〉的路。在這裡我想分享自己多次進出松茸森林後所摸索出的三種獨特的漫遊方式,我不會對書中安清精闢的全球化、資本主義、多物種理論有太多的分析。我在此提供的是歷程,而非藍圖,使更多讀者能參考並走出自己的路徑。
科幻
我的第一條路徑很隱晦,是翻越荒煙蔓草走出來的,且跟《松茸》的書名有關,而我也相信這是安清匠心獨具所埋下的梗。這條路徑的線索是「科幻小說」,或更仔細地說,是知名科幻小說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在《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的序中,勒瑰恩是這樣談科幻小說的:
科幻小說常常被描述,甚或定義為外推式。科幻小說家應當攫住此時此地的某種現象或趨勢,將之強化、純化以製造戲劇效果,然後推展到未來。「倘若這樣持續下去,便會發生這樣的事。」預言於焉形成。這樣的方法與結果非常類似科學家的方式:大量餵食實驗鼠某種純化濃縮食物,致其上癮,為的是想要預測人類若長期食用少量此類添加物,會有何等後果。結果幾乎無可避免會導向癌症。同樣,外推的結果也是如此。嚴格的外推式科幻小說通常與羅馬俱樂部結論一致:介於全人類自由的逐漸滅絕與地球生物全體滅絕之間。
因此,
這或許能解釋為何許多不讀科幻小說的人會說科幻小說是「逃避現實」;但是進一步詢問時,他們會承認自己不讀科幻小說是因為「太灰暗了」。
同樣的話也可以用來形容大部分當代環境人類學民族誌的題材,例如波多黎各島上製藥廠造成的環境破壞、美國南方城市中黑人社區面對針對性的工業汙染、加拿大育空地區原住民與政府共管環境時所面臨的困境、更別提影響尺度更巨大的氣候變遷議題。這些優秀的作品揭露了環境如何被不同的行動者影響,以及環境問題背後權力結構的不平等,但讀起來往往給人深刻的無力感。因此在第一部〈還剩下什麼?〉的序言最後,安清這樣說:
相反地,這片破碎的森林看上去就像一場科幻小說式的夢魘。
但如同勒瑰恩要講的不是線性的未來預言,而是含有多重可能性的故事,安清要說的是資本主義造成的廢墟裡頭,如何能產生新的希望,生命如何能在其中繼續下去。松茸正是對此狀況絕佳的隱喻,畢竟,它們就是從那片被破壞侵擾的森林中萌生出來的。千萬別被網路上「松茸對產地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它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汙染和人為干預的原始森林中」這類的話給騙了,松茸喜歡的就是被擾動、破壞、眾聲喧嘩的環境,而這也能為我們如何在「人類世」生存下去帶來一些啟發。總而言之,《松茸》可以說是安清的勒瑰恩式科幻小說!
彷彿上面引述的線索還不夠,安清在下一章〈覺察的藝術〉的開頭立刻引了勒瑰恩的話:
我不是要提倡重返石器時代。我的動機沒有反動成分,甚至沒有保守主義成分,而是意在顛覆。就像資本主義或工業主義或人口那樣,烏托邦想像看起來一直困在一個只包含成長的單程未來裡。我的一切努力都是要想通怎樣把一頭豬放回正軌。
上面這段的翻譯其實是引自林徐達和梁永安翻譯的《復返》(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在那裡作者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提供了勒瑰恩這句的脈絡。出自她的論述文章〈以非歐幾何觀點把加州看成一個冷地方〉(A Non-Euclidian View of California as a Cold Place),這句話意在挑戰理性規劃出來的未來烏托邦進步社會。她認為我們應該停一下,甚至往回走,就像克里族諺語所說的「像豪豬一般往後退,往前看。」以退為進,保護自己。因此,最後讀起來有點天外飛來一筆的「把一頭豬放回正軌」(put a pig on the tracks)我認為指的就是那隻豪豬。她想把牠放回自己的路徑上,讓牠自行摸索方向,即使倒退也沒關係。勒瑰恩這篇文章被收錄在文集《在世界盡頭跳舞》(Dancing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中,而我相信《松茸》的書名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就是在向之致敬。事實上,書末所引用的勒瑰恩〈小說的背袋理論〉(The Carrier Bag Theory of Fiction)一文,也收錄在《在世界盡頭跳舞》中。也正是如此,「世界盡頭」似乎是比初版中文書名的「末日」更到位的翻譯。畢竟如同勒瑰恩在文章中所說的,真正的烏托邦需要往岔路去,而非往前進,才能找到。安清的松茸也是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邊緣廢墟中才會出現。這是一種空間上的意象,一種日本自己原本盛產的珍饈,現在要到天涯海角才能找尋到的距離錯置感。這,就是安清所謂「摩擦」的開始。
合作
安清雖然是《松茸》唯一作者,但這本書可是不折不扣的多方合作的產物,就像松茸無法獨自生長,而必須與它所喜好的松樹以及其他物種建立關係一樣。早在《摩擦》的最後一章〈森林的合作〉裡,安清已經開始在思考全球化下的各種衝突對抗中,意外的合作關係能夠帶來的創造力。透過松茸的研究,她則將合作的意義推展到極致。在二〇〇八年,松茸研究的初步成果首次在期刊上發表,安清在作者欄位中便寫著她所代表的是「松茸世界研究群」(Matsutake Worlds Research Group)。這個研究群包含了人類學家海瑟威(Michael Hathaway)、佐塚志保(Shiho Satsuka)、井上京子(Miyako Inoue)、蔡紀恩(Timothy Choy)、費爾(Lieba Faier),其中海瑟威已於二〇二二年出版了《菇類為何而活:松茸與其創製的世界》(What a Mushroom Lives for: Matsutake and the Worlds They Make),而佐塚志保也即將出版關於日本松茸科學的民族誌,這兩本都被安清認證為《松茸》的姊妹作,但海瑟威和費爾在二〇二一年也合編了一本論文集《松茸世界》(Matsutake Worlds),也可以被視為此系列的作品。
除此之外,這個團隊還包含了環境藝術理論家顏伊蓮(Elaine Gan,音譯)以及紀錄片導演杜沙(Sarah Dosa)。前者曾在丹麥現代美術館中策劃「垃圾堆!多物種的形成與崩解」特展(DUMP! Multispecies Making and Unmaking),後者則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最後一季》(The Last Season),內容是關於一位住在奧瑞岡森林中的越戰退伍軍人如何與一位來自柬埔寨的松茸撿拾者(他在第六章〈戰爭故事〉中有露面一下)在每年短暫的松茸季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誼。我第一次教《松茸》時在課堂上放了這部紀錄片給學生看,得到非常好的迴響,幾位學生甚至深受感動眼眶泛淚!上述這些作品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果再去搜尋團隊成員以團隊或個人名義所發表的關於松茸的短文、期刊文章、專書章節,更是多不勝數。簡單來說,就像漫威電影系列一樣,安清在這裡創造出了一個「松茸宇宙」!
這個「松茸宇宙」的諸多作品對人類學的發展有何啟示呢?我想,這昭示了小小的一棵松茸不只是一種野地食材而已,它還反映了邊緣族群如移民、原住民、少數民族的當代生活情境、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變遷、商品鍊的組成與崩解、科學知識的形成、森林管理政策的遞嬗等議題,這絕非人類學家以往孑然一身的長期田野研究方法能夠處理,也不是任何一個單一的理論或敘事框架能交代清楚的。有人也許會說松茸是個特例,但若仔細觀察,我們身邊其實不乏這樣看似微小其實背後關係千萬重的物件、看似穩固實則是拼裝組合起來的體系。安清的《松茸》與其周邊作品為我們指引出一個新的研究、寫作模式來面對這些當代千頭萬緒的挑戰。這當然不是唯一的解答,也不是人人都能效法的策略,但至少這代表人類學家不是在坐以待斃、墨守研究成規。
字景
最後,我想回到文章一開始的比喻,也就是讀《松茸》就像在森林中漫遊一樣的感覺。有時你會覺得步履輕快,健步如飛地前進;有時又會覺得踩入泥淖,寸步難行。有時會走在一長段景色大同小異的步道;有時會繞在畫面繽紛多變的蜿蜒小徑。這樣的閱讀氛圍並非偶然,而是安清精心設計出來的。在此我將之稱為「字景」(word-scape)。事實上,安清本身就是地景理論的專家。
我第一次注意到安清這樣的手法又是在讀《摩擦》的時候。在〈斯土斯島婆羅洲〉這章中,她敘述她的達雅族老師如何將梅拉圖斯(Meratus)山區森林裡、河川中上千種動植物的當地名稱在十天內一一向她列出。這份地方清單,安清認為,是一個全球化「摩擦」的結果:這些豐富的物種名稱是說給她這外人聽的、是當地人在面對生態保育計畫的進入時,有意識地展現其文化知識的行動。有意思的是,在接下來十幾頁中,安清將這些物種名稱密密麻麻地列在頁面兩側的空白處上。一開始我還不懂她在搞什麼玄虛,但在讀了兩三頁之後漸漸開始明白了。當在讀正文時,這些名稱不斷地在我目光周遭若隱若現。有時會忍不住瞥過去瞧一瞧,但大部分時間選擇忽略。這就像走在達雅族的森林中一樣,繽紛的物種在四處閃爍著,而要在當地人的轉譯後,它們才會成為有意義的地景的一部分。更妙的是,安清在這章的最末處引用了達雅人的詩歌:「在地上的蘑菇就像天上的星星」,彷彿預告十年後《松茸》的問世。
在《松茸》的導言謝詞中,安清很快地自陳她在玩弄類似的書寫策略。她刻意寫了多達二十幾個章節,彷彿雨後菇類迅速的茁生一樣,而且在原文書中,段落之間還畫有植物和真菌的小圖像。這些章節接著被安排到四個部分中,並由轉換節奏的〈插曲〉將它們間隔開來。作為授課老師,想要將這些章節合理地切割給學生分週閱讀是件困難的事情。它們長短不一,頁數差距非常大,怎麼分都不對勁。此時我彷彿可以聽到安清竊笑的聲音,因為這正是她的計謀。她說:
這些章節架構出來的並非一部有邏輯的機器,而是一種開放性的聚合體;它們是要將世間的群像表達出來。它們也彼此糾纏擾動,一如我試圖描述的這世界的零碎區塊特性。
書本的最後又回到了勒瑰恩,以她關於故事的理論收尾。勒瑰恩表示,說故事的時候不要像個獵人一樣,有明確的獵物目標。故事應該要說得像是一個採集者,沿路採拾各種多樣的事物,並且讓它與下一個故事有串連起來的機會。我也是這樣勉勵在讀各種繁瑣文本的學生,讀一本書要當在森林中的採集者,沒有固定方向,沿途摘取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材料。遇到阻礙,就繞路而行,或許下一頁、下一章有更美好的花草野料。若是抱持著獵人的心態,想要一口氣捕捉整個獵物,那漫長的歷程只怕會更讓人受挫,甚至忽略那些不起眼但珍貴的細節。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願我們都能像松茸一樣,可以在艱困的環境下生長、懂得珍惜與他者異己的關係。願我們都能像松茸採集者一樣,擁有在一片廢墟殘骸中察覺出生命的智慧。
目次
推薦序|新世紀的採菇人/蔡晏霖
審訂者導讀|漫遊在松茸森林中的三種方式/林浩立
謝詞 有創造力的糾纏
序言 秋季香韻
第一部 還剩下什麼?
第一章・覺察的藝術
第二章・汙染即合作
第三章・規模的一些問題
插 曲・聞一聞
第二部 進步之後:搶撈式積累
第四章・邊緣行動
自由……
第五章・開放票地,奧勒岡
第六章・戰爭故事
第七章・美國怎麼了?兩種亞裔美國人
……在轉譯之間
第八章・美金與日圓之間
第九章・從禮物到商品──復歸禮物
第十章・搶撈式韻律:在擾動中做生意
插 曲・追蹤
第三部 擾動的起點:無心插柳的設計
第十一章・森林的生命力
萌生群松間……
第十二章・歷史
第十三章・復甦
第十四章・機緣
第十五章・廢墟
……於間隙和區塊之中
第十六章・科學即轉譯
第十七章・紛飛的孢子
插 曲・起舞
第四部 在事物發生之際
第十八章・松茸十字軍:等待真菌行動
第十九章・平凡的資產
第二十章・反結語:我這一路上遇到的人
孢子的蹤跡‧一朵菇類的進一步冒險
注釋
審訂者導讀|漫遊在松茸森林中的三種方式/林浩立
謝詞 有創造力的糾纏
序言 秋季香韻
第一部 還剩下什麼?
第一章・覺察的藝術
第二章・汙染即合作
第三章・規模的一些問題
插 曲・聞一聞
第二部 進步之後:搶撈式積累
第四章・邊緣行動
自由……
第五章・開放票地,奧勒岡
第六章・戰爭故事
第七章・美國怎麼了?兩種亞裔美國人
……在轉譯之間
第八章・美金與日圓之間
第九章・從禮物到商品──復歸禮物
第十章・搶撈式韻律:在擾動中做生意
插 曲・追蹤
第三部 擾動的起點:無心插柳的設計
第十一章・森林的生命力
萌生群松間……
第十二章・歷史
第十三章・復甦
第十四章・機緣
第十五章・廢墟
……於間隙和區塊之中
第十六章・科學即轉譯
第十七章・紛飛的孢子
插 曲・起舞
第四部 在事物發生之際
第十八章・松茸十字軍:等待真菌行動
第十九章・平凡的資產
第二十章・反結語:我這一路上遇到的人
孢子的蹤跡‧一朵菇類的進一步冒險
注釋
書摘/試閱
試閱1 序言 秋季香韻
高円山脊,蕈傘遍地鋪蓋、開展、勃發——此乃秋季香韻之奇也。
──擷自八世紀日本詩歌選《萬葉集》
當你的世界開始分崩離析,你會做什麼?我會去散步,而如果很幸運的話,我會發現菇類。菇類能把我拉回自身五感上,不單因為它們與花一樣色彩繽紛、散發香氣,更因為它們的突然現身提醒了我,光是能在這裡偶遇,就是一份良緣。於是我了然於心,儘管置身在不確定性的恐懼裡,依然有樂趣可尋。
恐懼當然存在,而且不只之於我。世界的氣候正在失控,工業進步對地球生靈的影響比上一世紀的世人所想像的還嚴峻。經濟不再是發展或樂觀的源泉;我們的任何工作都可能隨著下一次經濟危機而消失。我擔憂的也不只是新災難的爆發:我發現自己缺少說故事的扶手,能夠辨認大家正往哪裡走、又為何而去。危殆狀態(Precarity)以往看似只是不幸之人的命運,如今所有人的生活似乎都岌岌可危,即便目前我們的荷包還算豐滿。有別於二十世紀中葉的狀況,那時全球北方的詩人與哲學家曾覺得受困於過度安逸之中,但現今我們許多人,無論身處北方或南方,都同樣面臨著無邊的困頓。
本書講述的是我與菇類的漫遊歷程,並如何在其中探索不確定性和危殆狀態的處境,也就是缺乏穩定性許諾的生命。我讀過一篇文章,有關蘇聯在一九九一年解體時,上千位突然被剝奪國家保障的西伯利亞人跑進森林去採集菇類。那些雖不是我所追逐的菇類,卻能證明我的觀點:當我們以為處於控制中的世界崩解時,菇類不受控的生命力卻是一份禮物,也是一條指引。
雖然我無法請你大啖菇類,仍希望你跟隨我的腳步,一同品味序言開頭的詩詞所讚頌的「秋季香韻」。那氣味來自松茸,一種香氣濃郁的野菇,在日本備受重視。松茸是大眾鍾情的秋天標記,它的氣味喚起因夏日富饒消逝而帶來的惆悵,但也呼引出秋天敏銳高漲的感知力。此種感知力在全球進步的富饒盛夏終結之際是有必要的:秋季香韻能引領我走入沒有確切性的尋常生活。這本書無意批判那些曾在二十世紀提出一種穩定遠景的現代化及進步夢想。在我之前,早已有許多論者剖析過那些夢想。相反地,我想不依靠那些曾讓我們集體相信自己知道何去何從的扶手,來處理生活中想像的挑戰。如果我們願意敞開自我去接受菇類的魅力,松茸將能振發我們的好奇心,而我認為好奇心可說是在這危殆的時代裡合作生存的首要條件。
一本基進的手冊對這種挑戰的描述如下:
許多人故意無視的幽靈,其實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明白──這世界將無法被「拯救」……如果我們不相信一種全球革命性的未來,就必須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一向不得不如此)。
──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支配原子是人類控制自然這春秋大夢的最顛峰,卻也是該夢想覆滅的開端。廣島的原子彈造成許多巨變。突然間,我們意識到人類有能力破壞地球的可居性,無論是刻意還是無心。這份認知在我們目睹汙染、大規模滅絕與氣候變遷後更是清晰。當前的危殆狀態中有一半與地球的命運有關:我們能承受何種程度的人為擾動?儘管有在討論永續性,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能留下適宜居住的環境給後代子孫?
廣島的原子彈也開啟了今日另一半的危殆狀態:戰後發展令人意外的矛盾。二戰後,以美國炸彈為後盾的現代化願景似乎光亮璀璨。每個人都從中獲益,未來的方向清楚可辨;但現今還是如此嗎?一方面來說,世界無處沒有被戰後發展機器所打造的全球政治經濟觸碰;另一方面,即便發展仍有指望,我們似乎也已喪失了適切的方法。現代化的目的本來應該是為世界──無論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提供足夠就業機會,而且不是隨便將就的工作,而是享有穩定工資與福利的「典型勞動」(standard employment)。這種工作如今相當稀少;大多數人仰賴的是不規律的謀生活動。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諷刺是,人人仰賴資本主義的鼻息,但幾乎無人從事我們以往所謂的「正規工作」。
與危殆狀態共存需要的不是只怪罪那些讓我們落此下場的人(雖然那樣看似有幫助,而且我也不反對)。我們可能得環顧四周,觀察這個奇異新世界,可能得拓展想像力,以便掌握它的輪廓。而這裡就是菇類幫得上忙的地方。在殘破地景上伸展的松茸,有助我們去探索這片已成為我們共同家園的廢墟。
松茸是一種生長在受人類擾動的森林裡的野菇。它們就像老鼠、浣熊與蟑螂,能吞忍人類造成的一些環境失調。但松茸不是害蟲,而是價值不菲的珍饈──至少在日本,其價位有時高到堪稱地表最具價值的菇類。松茸因為具備滋養樹木的能力,還能幫助險惡環境裡的林木成長。跟隨松茸,我們就能找到在失調環境裡共存的可能性。這並不是造成進一步破壞的藉口,但松茸確實為我們揭示了合作生存之道。
松茸也照映出全球政治經濟的縫隙。過去三十年間,松茸成了全球商品,在森林中採集的行動橫跨整個北半球,並且要趁新鮮運往日本。許多松茸採集者都是流離失所、公民權被剝奪的文化弱勢者。好比說,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Pacific Northwest),大多數商業松茸採集者是來自寮國與柬埔寨的難民。由於松茸價格高昂,因此無論是採自何處,都對生計極有貢獻,甚至能促進文化復振。
然而,松茸貿易與二十世紀的發展夢想卻是幾乎沾不上邊。與我對談過的大多數松茸採集者傾訴的都是無處安身與離散失落的故事。對缺乏其他謀生手段的人來說,商業採集已經比一般謀生方式來得好。但這到底是何種經濟模式?菇類採集者是為自己工作,沒有公司雇用。他們既無工資也沒福利,只能販售他們私自摘取的菇類。有些年甚至無菇類生長,採集者只能坐吃山空。野生菇類的商業採集是安全感匱乏的危殆生計的真實寫照。
這本書透過追蹤松茸的貿易與生態,講述危殆生計與危殆環境的故事。無論何種情況,我發現自己都被零碎區塊包圍,也就是一種糾纏生活方式的開放性聚合體所形成的鑲嵌藝術,每次的開展都會使人更加深入一個時間韻律與空間軌跡的嵌合體中。我認為,唯有先理解當前的危殆狀態是屬於全球的處境,才能覺察當今世界的狀況。只要主流分析繼續以成長為前提,那麼就算時空的異質性在一般日常參與者與觀察者眼中是顯而易見的,專家也會視若無睹。然而,異質性理論仍處於萌芽階段。要理解與我們現況相關的零碎不可預測性,就需要重新開啟想像。這本書的重點,便是要借蕈菇之力催化這個過程。
關於貿易:當代貿易只能在資本主義的限制及可能性當中運作。不過,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的學徒跟隨著馬克思的理論而內化了進步歷程,以至於只能在一定時間之中看到一種強大潮流,進而忽略了其他力量。這本書想告訴大家,如何藉著密切關注這世界所有的危殆狀態,再加上對財富累積的方式提出質疑,使得在研究資本主義時能避免這種逐漸崩壞的假設。不以進步發展為前提的資本主義究竟是何模樣?它看來可能是參差不齊的:財富集中之所以可能,是因為非計畫區塊產出的價值都已被資本據為己有。
關於生態:對人文主義者來說,有關人類不斷進步的宰制力的假設引發了一種將自然視為反現代性浪漫空間的觀點。但在二十世紀科學家眼中,進步也不自覺地成為地景研究的框架。關於擴張的假設悄然進入了族群生物學的建構中。藉著引入跨物種互動與擾動的歷史,這些生態學的新發展使得不同的想法得以出現。在這期待漸次落空的時代下,我想尋找一種以擾動為本的生態學,在此之中許多物種能在既非和諧亦非競爭的狀況下共同生活。
雖然我不願將經濟學或生態學簡化成一樣的事,但經濟與環境之間有一條看來值得在此提出的關聯:在人類財富集中的歷史裡,人類與非人類雙方都被化約成了可投資的資源。這種歷史鼓舞了投資客徹底異化人與物品,也就是使之獨立存在,彷彿生活上的糾纏不再重要。透過異化,人與物品變成了可移動的資產;它們可以被去除距離限制的運輸技術從原生的生命世界中移出,然後再與其他地方的生命世界中的資產交換。這與只在一個生命世界中利用其他物種的狀況不同──例如,攝取食物與被食用。在那種情況下,多物種的生活空間仍然不變。但異化卻消除了生活空間中的糾纏。異化的夢想帶動了地景的改變,在其中只有單一的資產是重要的,其餘的則淪為野草或廢料。在此去關心生活空間的糾纏似乎不是有效率的事情,甚至過時。當單一資產無法再生產時,那塊空間便遭廢棄。木材砍光了,石油挖空了,土壤無法再孕育農作物。對資產的搜刮又會從他處開始。於是,簡化的異化行動產生了廢墟,產生了為資產生產而荒廢的空間。
這種廢墟如今遍布全球地景。然而,這些地方儘管被宣告死亡,卻仍不乏生命力;廢棄的資產場地有時仍充斥著新的多物種與多文化生命。在全球的危殆狀態下,我們除了在這廢墟中尋找生機之外,別無選擇。
我們的第一步是找回好奇心。零碎區塊裡的叢結和律動不會被簡化的進步敘事阻礙,永遠在那邊裡等著被探索。而松茸正是其中一個起點:無論我學到多少,它們總能讓我驚喜連連。
(摘錄自:《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序言:秋季香韻〉)
試閱2 第一章 覺察的藝術
我不是要提倡重返石器時代。我的動機沒有反動成分,甚至沒有保守主義成分,而是意在顛覆。就像資本主義或工業主義或人口那樣,烏托邦想像看起來一直困在一個只包含成長的單程未來裡。我的一切努力都是要想通怎樣把一頭豬放回正軌。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一九〇八與一九〇九年,兩位美國鐵路大亨在奧勒岡州的德舒特河(Deschutes River)上競逐建造鐵軌。他們的目的是要成為打造一條工業鍊串連起東喀斯開山脈高聳的西黃松(ponderosa)林與波特蘭木料豐沛的貯木場的第一人。雙方的激烈競爭最終在一九一〇年轉為合作共識,於是松木從該地區源源產出,運往遠方市場。鋸木廠為當地帶來新居民,周邊小鎮因工人倍增而蓬勃。奧勒岡州到了一九三〇年左右,已成為全美最大的木材生產地。
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它是開拓者、發展,以及「空洞」空間轉型成工業資源用地的故事。
一九八九年,奧勒岡一列伐木車上被人掛上一隻塑膠的斑點貓頭鷹。已有環保人士表示,影響生態平衡的伐木正在破壞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森林。「斑點貓頭鷹就像礦坑裡的金絲雀」,倡議人士解釋,「牠是……生態系統瀕臨崩潰的象徵。」當聯邦法官明令禁止砍乏老林以拯救貓頭鷹棲息地時,伐木業大為惱火;不過,此時究竟還有多少伐木工存在呢?伐木工作已隨著伐木公司機械化和主要木材的消失而縮減。到了一九八九年,許多工廠已然關閉;伐木公司也移往其他地區。曾是木材財富樞紐的東喀斯開山脈林地,如今已削成光禿一片,昔日工廠小鎮也荒煙蔓草叢生。
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故事。產業轉型的前景最終還是泡沫化了,伴隨而來的還有生計失依的狀況與千瘡百孔的地景。然而,光有這些紀錄還不夠。如果我們讓故事以衰敗收場,便是放棄所有希望──或者只是將注意力轉向其他能寄予厚望、卻又必然走往毀滅的場景。
是什麼超越了工業化的興衰,進而出現在這千瘡百孔的地景上?一九八九年時,奧勒岡州光禿禿的森林裡出現了其他動態,那就是野生菇類貿易。最初,那與一樁世界級的災難有關:一九八六年的車諾比核災汙染了歐洲的菇類,貿易商供貨不足,只好找到太平洋西北地區來。當日本開始以高價進口松茸時──此時沒有工作的中南半島難民也開始定居加州──野菇貿易變得很瘋狂。數以千計的人為了這新的「白色黃金」,湧進太平洋西北部的森林。森林裡上演了「工作機會對上環境保護」的大對決,但雙方都沒注意到菇類採集者的存在。鼓吹工作機會的一方所想像的,都是提供給健康的白人男性的工作契約書,而採集者──行動不便的白人退伍軍人、亞洲難民、美洲原住民、無正式身分的拉丁裔人──則淪為隱形的無照私商。保護自然資源論者致力不讓森林遭受人類擾動,因此這數以千計的採集人一旦被發現進入森林,自然是不受歡迎。但是採菇者多半極為低調。最多就是亞洲人的身影引發了當地人對於入侵的恐慌,記者也曾擔憂暴力問題。
邁入新世紀後的這幾年,工作機會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取捨似乎沒那麼困難了。無論生態保育是否有在進行,美國國內的工作機會遠比二十世紀時少;此外,無論有無工作,環境災難看來極有可能讓人類全數滅絕。儘管有著經濟與生態浩劫,我們永遠要面對生活的問題。發展的故事也好、毀滅的故事也罷,都無法提供我們合作生存之道。是時候關注菇類採集了。這並不是說它一定能拯救我們,但至少能開啟我們的想像力。
──
地質學家已經開始稱我們這個時代為「人類世」(Anthropocene),這是一個人類擾動之力遠大於其他地質力量的新紀元。這個詞彙在我撰寫本書之際還很新穎,而且仍充滿富有發展力的矛盾性。因此,儘管有些詮釋者認為「人類世」一詞暗示著人類的勝利,但反過來說似乎更為正確:在缺乏計畫與清楚目的下,人類已將這個星球搞得一團糟。此外,這個字的字首「anthropo-」意思雖是「人類」,但這團混亂並非我們這一物種生物活動的結果。最具說服力的人類世時間軸,並非始自人類出現於地球的那一刻,而是始於現代資本主義的到來;它已導致地景與生態上的長距離破壞。然而根據這個時間軸,「anthropo-」更顯得有問題。在資本主義崛起後想像人類為何,會讓我們陷入發展迷思和異化技術的傳播中,使得人類與其他生物都成了資源。這種技術隔離了人類與被監控的身分,隱蔽了合作生存的機會。人類世的概念激起這一套可以被稱為現代人類傲慢的志向,同時也帶來了我們還是能夠設法度過這個時代的希望。我們能否生活在人類國度之中,但仍能超越這裡?
這是在描寫菇類與採集人的故事之前讓我猶豫不決的困境。現代人類的傲慢總使這類敘述變成一行裝飾性的注腳。這個「anthropo-」隔絕了對於參差的地景、多重時間性,以及人類與非人類的變動聚合體的關注,但這些都是合作生存的關鍵。為了把採菇的故事說得精采,首先我必須繪製這幅「anthropo-」作品,並且探索它一向拒絕承認的領域。
確實,我們要想想「還剩下什麼」這一問題。有鑑於國家與資本家對自然地景的破壞威力,我們也許會懷疑在他們的計畫外為什麼有東西能夠安然活到今日。為了解決這問題,我們必須覺察那些不規整的邊緣。是什麼把瑤族人與松茸帶來奧勒岡?這類瑣碎的探問可能會扭轉情勢,將原本難以預期的遭逢(encounters)轉變為事物的中心。
我們每天都能在新聞上看見危殆不安的消息。人們為失業或從未擁有工作機會而憤怒。大猩猩與河豚正瀕臨滅絕。海平面的上升淹沒整個太平洋島嶼。然而,多數時候我們相信這些危殆不安只不過是世界運轉時的例外,是「掉出」系統之外的狀況。如果說正如我所提出的那樣,危殆狀態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處境——或者,換個方式來說,如果我們的時代已經成熟到能感知到危殆?如果說危殆、不確定性,以及那些我們想像中微不足道的事,正是我們所追尋的系統性的核心呢?
危殆是一種易受他者傷害的狀態。難以預測的遭逢改變了我們;我們無法控制一切,甚至無法控制自己。我們再無穩定的社群結構可依賴,轉而被扔入一種變動的聚合體裡;它重塑了你我及他人。我們也無法再仰賴現況;一切都處於流變之中,包括我們的生存能力。在危殆狀態中思考能改變社會分析的方式。危殆的世界就是沒有目的論的世界。不確定性與時間無法規劃的本質令人心驚,但在危殆狀態中思考,能彰顯出不確定性如何讓生命可能。
這番說法聽來奇怪的唯一原因,在於我們多數人的成長過程都浸淫在現代化和進步的夢想裡。這些框架會在當下挑選出能帶領我們走向未來的部分。其餘的則一概斥為微不足道;那些是「掉出」歷史的事物。我猜你可能會駁斥:「進步?那可是十九世紀的想法。」以「進步」一詞表達一種共通狀態已經變得罕見,甚至連二十世紀現代化這個用語也開始顯得跟不上時代。但它們的分類與進步假設至今仍無所不在。我們終日想像著它們的目標:民主、成長、科學、希望。我們為何會期待經濟要成長、科學要進步呢?因為即便沒有在清楚指涉發展,我們的歷史理論仍與這些範疇糾纏不清;個人的夢想也是如此。我承認,對我而言要說出「未來或許沒什麼集體美滿的結局」確實很難。這樣一來每天早上何必起床?
同樣地,進步也廣泛地被嵌入各種對於人類為何的預設當中;即使偽裝成其他術語,例如「能動性」、「意識」與「意向」,仍一再使我們認為人類之所以與世上其他生命不同,就是當其他物種只圖一日溫飽因而依賴人類時,人類還知道要展望未來。如果我們繼續想像人類是在追求進步中被創造出來,那麼非人類也會永遠困在這種想像框架當中。
進步是埋頭往前的行軍隊伍,硬是將其他性質的時間全拖進它的韻律當中。若能拋開這個強力的節拍,我們或許能覺察出其他時間模式。每種生物都透過其季節性生長脈動、生命繁殖模式與地域上的擴張而重塑世界。任一既定物種也都有其多重的時間創製計畫,一如有機體在形成地景的同時也會彼此互助協調合作。(喀斯開山脈的光禿林地與廣島的輻射生態學中的再生現象,都顯示了多物種的時間創製能力。)我所提倡的好奇心便是遵循著這種多重時間向度,重新帶起描述與想像。這不是一種簡單的經驗主義,任世界發明自己的範疇。相反地,既然前進方向已屬不可知論,我們不妨去找出那些因從不符合進步的時間表而遭漠視的事物。
讓我們再思考一下本章開頭提到的奧勒岡州的歷史片段。第一,它與鐵路,以及其所代表的進步有關。它曾導向未來:鐵路改變了我們的命運。第二,它出現了中斷,也就是一段森林砍伐的歷史、而且影響重大。然而,第二點與第一點的共同處在於對進步的說法足以認識世界的這一假設,不論世界是成或敗。衰敗的故事沒有殘渣、沒有剩餘、沒有逃脫進步的東西。即使在毀滅的故事中,進步依然主宰著我們。
然而,現代人類的傲慢不是創製世界的唯一方案;我們四周還有許多世界創製的計畫,無論人類或非人類。 世界創製的計畫來自於創造生命的實際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這些計畫改變了我們的星球。要想看清它們,我們就得在人類世「anthropo-」的陰影中調整注意力。從採集到偷竊,許多工業化之前的謀生方式都持續至今;後來出現新的方式(包括商業菇類採集)時,我們卻因為那不是進步的一部分而對之忽略。但那些營生方法同樣也參與了世界創製的計畫,同時也提醒我們,不妨環顧周遭,而非一味向前。
不是僅有人類才能創製世界。我們知道,河狸在建造水壩、渠道與巢穴時就會改變溪流;事實上,所有有機體都能打造適應的生存環境,改變土壤、空氣與水。沒有這種打造及調節環境的能力,物種必會滅絕。在這過程中,每種生物都能改變世界。細菌為我們創製了有氧大氣,植物則幫助維繫這個狀態。植物能於地表生存,是因為真菌分解石頭成為土壤。從這些例子看來,世界創製的計畫是能相互重疊的,並且有空間容納不只一種物種。人類也始終置身在多物種的世界創製中。火是早期人類的工具,不僅可用於烹食,還能焚燒環境,讓大地長出可食球莖與野草,吸引動物前來,使得人類有機會獵捕。當我們的生活安排方式能為其他生物騰出空間時,人類便形塑了多物種的世界。這不只是作物、牲畜與寵物的問題。松樹與它共生的真菌夥伴經常在被人類燒毀的環境裡蓬勃生長;松樹與真菌共同善用了森林明亮的開闊空間與外露的礦質土。人類、松樹與真菌三者同時在為自身和彼此安排生活方式──這就是多物種的世界。
二十世紀的知識學問加深了現代人類的傲慢,合力使得我們不懂去覺察歧異的、層疊的、聯結的創製世界計畫。學者們因為對某些大幅擴散的生活方式過於入迷,毫不理睬其他正發生的問題。然而,隨著進步的故事失去吸引力,觀看的眼光或許能有別以往。
(摘自:《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第一章:覺察的藝術〉)
高円山脊,蕈傘遍地鋪蓋、開展、勃發——此乃秋季香韻之奇也。
──擷自八世紀日本詩歌選《萬葉集》
當你的世界開始分崩離析,你會做什麼?我會去散步,而如果很幸運的話,我會發現菇類。菇類能把我拉回自身五感上,不單因為它們與花一樣色彩繽紛、散發香氣,更因為它們的突然現身提醒了我,光是能在這裡偶遇,就是一份良緣。於是我了然於心,儘管置身在不確定性的恐懼裡,依然有樂趣可尋。
恐懼當然存在,而且不只之於我。世界的氣候正在失控,工業進步對地球生靈的影響比上一世紀的世人所想像的還嚴峻。經濟不再是發展或樂觀的源泉;我們的任何工作都可能隨著下一次經濟危機而消失。我擔憂的也不只是新災難的爆發:我發現自己缺少說故事的扶手,能夠辨認大家正往哪裡走、又為何而去。危殆狀態(Precarity)以往看似只是不幸之人的命運,如今所有人的生活似乎都岌岌可危,即便目前我們的荷包還算豐滿。有別於二十世紀中葉的狀況,那時全球北方的詩人與哲學家曾覺得受困於過度安逸之中,但現今我們許多人,無論身處北方或南方,都同樣面臨著無邊的困頓。
本書講述的是我與菇類的漫遊歷程,並如何在其中探索不確定性和危殆狀態的處境,也就是缺乏穩定性許諾的生命。我讀過一篇文章,有關蘇聯在一九九一年解體時,上千位突然被剝奪國家保障的西伯利亞人跑進森林去採集菇類。那些雖不是我所追逐的菇類,卻能證明我的觀點:當我們以為處於控制中的世界崩解時,菇類不受控的生命力卻是一份禮物,也是一條指引。
雖然我無法請你大啖菇類,仍希望你跟隨我的腳步,一同品味序言開頭的詩詞所讚頌的「秋季香韻」。那氣味來自松茸,一種香氣濃郁的野菇,在日本備受重視。松茸是大眾鍾情的秋天標記,它的氣味喚起因夏日富饒消逝而帶來的惆悵,但也呼引出秋天敏銳高漲的感知力。此種感知力在全球進步的富饒盛夏終結之際是有必要的:秋季香韻能引領我走入沒有確切性的尋常生活。這本書無意批判那些曾在二十世紀提出一種穩定遠景的現代化及進步夢想。在我之前,早已有許多論者剖析過那些夢想。相反地,我想不依靠那些曾讓我們集體相信自己知道何去何從的扶手,來處理生活中想像的挑戰。如果我們願意敞開自我去接受菇類的魅力,松茸將能振發我們的好奇心,而我認為好奇心可說是在這危殆的時代裡合作生存的首要條件。
一本基進的手冊對這種挑戰的描述如下:
許多人故意無視的幽靈,其實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明白──這世界將無法被「拯救」……如果我們不相信一種全球革命性的未來,就必須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一向不得不如此)。
──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支配原子是人類控制自然這春秋大夢的最顛峰,卻也是該夢想覆滅的開端。廣島的原子彈造成許多巨變。突然間,我們意識到人類有能力破壞地球的可居性,無論是刻意還是無心。這份認知在我們目睹汙染、大規模滅絕與氣候變遷後更是清晰。當前的危殆狀態中有一半與地球的命運有關:我們能承受何種程度的人為擾動?儘管有在討論永續性,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能留下適宜居住的環境給後代子孫?
廣島的原子彈也開啟了今日另一半的危殆狀態:戰後發展令人意外的矛盾。二戰後,以美國炸彈為後盾的現代化願景似乎光亮璀璨。每個人都從中獲益,未來的方向清楚可辨;但現今還是如此嗎?一方面來說,世界無處沒有被戰後發展機器所打造的全球政治經濟觸碰;另一方面,即便發展仍有指望,我們似乎也已喪失了適切的方法。現代化的目的本來應該是為世界──無論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提供足夠就業機會,而且不是隨便將就的工作,而是享有穩定工資與福利的「典型勞動」(standard employment)。這種工作如今相當稀少;大多數人仰賴的是不規律的謀生活動。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諷刺是,人人仰賴資本主義的鼻息,但幾乎無人從事我們以往所謂的「正規工作」。
與危殆狀態共存需要的不是只怪罪那些讓我們落此下場的人(雖然那樣看似有幫助,而且我也不反對)。我們可能得環顧四周,觀察這個奇異新世界,可能得拓展想像力,以便掌握它的輪廓。而這裡就是菇類幫得上忙的地方。在殘破地景上伸展的松茸,有助我們去探索這片已成為我們共同家園的廢墟。
松茸是一種生長在受人類擾動的森林裡的野菇。它們就像老鼠、浣熊與蟑螂,能吞忍人類造成的一些環境失調。但松茸不是害蟲,而是價值不菲的珍饈──至少在日本,其價位有時高到堪稱地表最具價值的菇類。松茸因為具備滋養樹木的能力,還能幫助險惡環境裡的林木成長。跟隨松茸,我們就能找到在失調環境裡共存的可能性。這並不是造成進一步破壞的藉口,但松茸確實為我們揭示了合作生存之道。
松茸也照映出全球政治經濟的縫隙。過去三十年間,松茸成了全球商品,在森林中採集的行動橫跨整個北半球,並且要趁新鮮運往日本。許多松茸採集者都是流離失所、公民權被剝奪的文化弱勢者。好比說,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Pacific Northwest),大多數商業松茸採集者是來自寮國與柬埔寨的難民。由於松茸價格高昂,因此無論是採自何處,都對生計極有貢獻,甚至能促進文化復振。
然而,松茸貿易與二十世紀的發展夢想卻是幾乎沾不上邊。與我對談過的大多數松茸採集者傾訴的都是無處安身與離散失落的故事。對缺乏其他謀生手段的人來說,商業採集已經比一般謀生方式來得好。但這到底是何種經濟模式?菇類採集者是為自己工作,沒有公司雇用。他們既無工資也沒福利,只能販售他們私自摘取的菇類。有些年甚至無菇類生長,採集者只能坐吃山空。野生菇類的商業採集是安全感匱乏的危殆生計的真實寫照。
這本書透過追蹤松茸的貿易與生態,講述危殆生計與危殆環境的故事。無論何種情況,我發現自己都被零碎區塊包圍,也就是一種糾纏生活方式的開放性聚合體所形成的鑲嵌藝術,每次的開展都會使人更加深入一個時間韻律與空間軌跡的嵌合體中。我認為,唯有先理解當前的危殆狀態是屬於全球的處境,才能覺察當今世界的狀況。只要主流分析繼續以成長為前提,那麼就算時空的異質性在一般日常參與者與觀察者眼中是顯而易見的,專家也會視若無睹。然而,異質性理論仍處於萌芽階段。要理解與我們現況相關的零碎不可預測性,就需要重新開啟想像。這本書的重點,便是要借蕈菇之力催化這個過程。
關於貿易:當代貿易只能在資本主義的限制及可能性當中運作。不過,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的學徒跟隨著馬克思的理論而內化了進步歷程,以至於只能在一定時間之中看到一種強大潮流,進而忽略了其他力量。這本書想告訴大家,如何藉著密切關注這世界所有的危殆狀態,再加上對財富累積的方式提出質疑,使得在研究資本主義時能避免這種逐漸崩壞的假設。不以進步發展為前提的資本主義究竟是何模樣?它看來可能是參差不齊的:財富集中之所以可能,是因為非計畫區塊產出的價值都已被資本據為己有。
關於生態:對人文主義者來說,有關人類不斷進步的宰制力的假設引發了一種將自然視為反現代性浪漫空間的觀點。但在二十世紀科學家眼中,進步也不自覺地成為地景研究的框架。關於擴張的假設悄然進入了族群生物學的建構中。藉著引入跨物種互動與擾動的歷史,這些生態學的新發展使得不同的想法得以出現。在這期待漸次落空的時代下,我想尋找一種以擾動為本的生態學,在此之中許多物種能在既非和諧亦非競爭的狀況下共同生活。
雖然我不願將經濟學或生態學簡化成一樣的事,但經濟與環境之間有一條看來值得在此提出的關聯:在人類財富集中的歷史裡,人類與非人類雙方都被化約成了可投資的資源。這種歷史鼓舞了投資客徹底異化人與物品,也就是使之獨立存在,彷彿生活上的糾纏不再重要。透過異化,人與物品變成了可移動的資產;它們可以被去除距離限制的運輸技術從原生的生命世界中移出,然後再與其他地方的生命世界中的資產交換。這與只在一個生命世界中利用其他物種的狀況不同──例如,攝取食物與被食用。在那種情況下,多物種的生活空間仍然不變。但異化卻消除了生活空間中的糾纏。異化的夢想帶動了地景的改變,在其中只有單一的資產是重要的,其餘的則淪為野草或廢料。在此去關心生活空間的糾纏似乎不是有效率的事情,甚至過時。當單一資產無法再生產時,那塊空間便遭廢棄。木材砍光了,石油挖空了,土壤無法再孕育農作物。對資產的搜刮又會從他處開始。於是,簡化的異化行動產生了廢墟,產生了為資產生產而荒廢的空間。
這種廢墟如今遍布全球地景。然而,這些地方儘管被宣告死亡,卻仍不乏生命力;廢棄的資產場地有時仍充斥著新的多物種與多文化生命。在全球的危殆狀態下,我們除了在這廢墟中尋找生機之外,別無選擇。
我們的第一步是找回好奇心。零碎區塊裡的叢結和律動不會被簡化的進步敘事阻礙,永遠在那邊裡等著被探索。而松茸正是其中一個起點:無論我學到多少,它們總能讓我驚喜連連。
(摘錄自:《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序言:秋季香韻〉)
試閱2 第一章 覺察的藝術
我不是要提倡重返石器時代。我的動機沒有反動成分,甚至沒有保守主義成分,而是意在顛覆。就像資本主義或工業主義或人口那樣,烏托邦想像看起來一直困在一個只包含成長的單程未來裡。我的一切努力都是要想通怎樣把一頭豬放回正軌。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一九〇八與一九〇九年,兩位美國鐵路大亨在奧勒岡州的德舒特河(Deschutes River)上競逐建造鐵軌。他們的目的是要成為打造一條工業鍊串連起東喀斯開山脈高聳的西黃松(ponderosa)林與波特蘭木料豐沛的貯木場的第一人。雙方的激烈競爭最終在一九一〇年轉為合作共識,於是松木從該地區源源產出,運往遠方市場。鋸木廠為當地帶來新居民,周邊小鎮因工人倍增而蓬勃。奧勒岡州到了一九三〇年左右,已成為全美最大的木材生產地。
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它是開拓者、發展,以及「空洞」空間轉型成工業資源用地的故事。
一九八九年,奧勒岡一列伐木車上被人掛上一隻塑膠的斑點貓頭鷹。已有環保人士表示,影響生態平衡的伐木正在破壞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森林。「斑點貓頭鷹就像礦坑裡的金絲雀」,倡議人士解釋,「牠是……生態系統瀕臨崩潰的象徵。」當聯邦法官明令禁止砍乏老林以拯救貓頭鷹棲息地時,伐木業大為惱火;不過,此時究竟還有多少伐木工存在呢?伐木工作已隨著伐木公司機械化和主要木材的消失而縮減。到了一九八九年,許多工廠已然關閉;伐木公司也移往其他地區。曾是木材財富樞紐的東喀斯開山脈林地,如今已削成光禿一片,昔日工廠小鎮也荒煙蔓草叢生。
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故事。產業轉型的前景最終還是泡沫化了,伴隨而來的還有生計失依的狀況與千瘡百孔的地景。然而,光有這些紀錄還不夠。如果我們讓故事以衰敗收場,便是放棄所有希望──或者只是將注意力轉向其他能寄予厚望、卻又必然走往毀滅的場景。
是什麼超越了工業化的興衰,進而出現在這千瘡百孔的地景上?一九八九年時,奧勒岡州光禿禿的森林裡出現了其他動態,那就是野生菇類貿易。最初,那與一樁世界級的災難有關:一九八六年的車諾比核災汙染了歐洲的菇類,貿易商供貨不足,只好找到太平洋西北地區來。當日本開始以高價進口松茸時──此時沒有工作的中南半島難民也開始定居加州──野菇貿易變得很瘋狂。數以千計的人為了這新的「白色黃金」,湧進太平洋西北部的森林。森林裡上演了「工作機會對上環境保護」的大對決,但雙方都沒注意到菇類採集者的存在。鼓吹工作機會的一方所想像的,都是提供給健康的白人男性的工作契約書,而採集者──行動不便的白人退伍軍人、亞洲難民、美洲原住民、無正式身分的拉丁裔人──則淪為隱形的無照私商。保護自然資源論者致力不讓森林遭受人類擾動,因此這數以千計的採集人一旦被發現進入森林,自然是不受歡迎。但是採菇者多半極為低調。最多就是亞洲人的身影引發了當地人對於入侵的恐慌,記者也曾擔憂暴力問題。
邁入新世紀後的這幾年,工作機會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取捨似乎沒那麼困難了。無論生態保育是否有在進行,美國國內的工作機會遠比二十世紀時少;此外,無論有無工作,環境災難看來極有可能讓人類全數滅絕。儘管有著經濟與生態浩劫,我們永遠要面對生活的問題。發展的故事也好、毀滅的故事也罷,都無法提供我們合作生存之道。是時候關注菇類採集了。這並不是說它一定能拯救我們,但至少能開啟我們的想像力。
──
地質學家已經開始稱我們這個時代為「人類世」(Anthropocene),這是一個人類擾動之力遠大於其他地質力量的新紀元。這個詞彙在我撰寫本書之際還很新穎,而且仍充滿富有發展力的矛盾性。因此,儘管有些詮釋者認為「人類世」一詞暗示著人類的勝利,但反過來說似乎更為正確:在缺乏計畫與清楚目的下,人類已將這個星球搞得一團糟。此外,這個字的字首「anthropo-」意思雖是「人類」,但這團混亂並非我們這一物種生物活動的結果。最具說服力的人類世時間軸,並非始自人類出現於地球的那一刻,而是始於現代資本主義的到來;它已導致地景與生態上的長距離破壞。然而根據這個時間軸,「anthropo-」更顯得有問題。在資本主義崛起後想像人類為何,會讓我們陷入發展迷思和異化技術的傳播中,使得人類與其他生物都成了資源。這種技術隔離了人類與被監控的身分,隱蔽了合作生存的機會。人類世的概念激起這一套可以被稱為現代人類傲慢的志向,同時也帶來了我們還是能夠設法度過這個時代的希望。我們能否生活在人類國度之中,但仍能超越這裡?
這是在描寫菇類與採集人的故事之前讓我猶豫不決的困境。現代人類的傲慢總使這類敘述變成一行裝飾性的注腳。這個「anthropo-」隔絕了對於參差的地景、多重時間性,以及人類與非人類的變動聚合體的關注,但這些都是合作生存的關鍵。為了把採菇的故事說得精采,首先我必須繪製這幅「anthropo-」作品,並且探索它一向拒絕承認的領域。
確實,我們要想想「還剩下什麼」這一問題。有鑑於國家與資本家對自然地景的破壞威力,我們也許會懷疑在他們的計畫外為什麼有東西能夠安然活到今日。為了解決這問題,我們必須覺察那些不規整的邊緣。是什麼把瑤族人與松茸帶來奧勒岡?這類瑣碎的探問可能會扭轉情勢,將原本難以預期的遭逢(encounters)轉變為事物的中心。
我們每天都能在新聞上看見危殆不安的消息。人們為失業或從未擁有工作機會而憤怒。大猩猩與河豚正瀕臨滅絕。海平面的上升淹沒整個太平洋島嶼。然而,多數時候我們相信這些危殆不安只不過是世界運轉時的例外,是「掉出」系統之外的狀況。如果說正如我所提出的那樣,危殆狀態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處境——或者,換個方式來說,如果我們的時代已經成熟到能感知到危殆?如果說危殆、不確定性,以及那些我們想像中微不足道的事,正是我們所追尋的系統性的核心呢?
危殆是一種易受他者傷害的狀態。難以預測的遭逢改變了我們;我們無法控制一切,甚至無法控制自己。我們再無穩定的社群結構可依賴,轉而被扔入一種變動的聚合體裡;它重塑了你我及他人。我們也無法再仰賴現況;一切都處於流變之中,包括我們的生存能力。在危殆狀態中思考能改變社會分析的方式。危殆的世界就是沒有目的論的世界。不確定性與時間無法規劃的本質令人心驚,但在危殆狀態中思考,能彰顯出不確定性如何讓生命可能。
這番說法聽來奇怪的唯一原因,在於我們多數人的成長過程都浸淫在現代化和進步的夢想裡。這些框架會在當下挑選出能帶領我們走向未來的部分。其餘的則一概斥為微不足道;那些是「掉出」歷史的事物。我猜你可能會駁斥:「進步?那可是十九世紀的想法。」以「進步」一詞表達一種共通狀態已經變得罕見,甚至連二十世紀現代化這個用語也開始顯得跟不上時代。但它們的分類與進步假設至今仍無所不在。我們終日想像著它們的目標:民主、成長、科學、希望。我們為何會期待經濟要成長、科學要進步呢?因為即便沒有在清楚指涉發展,我們的歷史理論仍與這些範疇糾纏不清;個人的夢想也是如此。我承認,對我而言要說出「未來或許沒什麼集體美滿的結局」確實很難。這樣一來每天早上何必起床?
同樣地,進步也廣泛地被嵌入各種對於人類為何的預設當中;即使偽裝成其他術語,例如「能動性」、「意識」與「意向」,仍一再使我們認為人類之所以與世上其他生命不同,就是當其他物種只圖一日溫飽因而依賴人類時,人類還知道要展望未來。如果我們繼續想像人類是在追求進步中被創造出來,那麼非人類也會永遠困在這種想像框架當中。
進步是埋頭往前的行軍隊伍,硬是將其他性質的時間全拖進它的韻律當中。若能拋開這個強力的節拍,我們或許能覺察出其他時間模式。每種生物都透過其季節性生長脈動、生命繁殖模式與地域上的擴張而重塑世界。任一既定物種也都有其多重的時間創製計畫,一如有機體在形成地景的同時也會彼此互助協調合作。(喀斯開山脈的光禿林地與廣島的輻射生態學中的再生現象,都顯示了多物種的時間創製能力。)我所提倡的好奇心便是遵循著這種多重時間向度,重新帶起描述與想像。這不是一種簡單的經驗主義,任世界發明自己的範疇。相反地,既然前進方向已屬不可知論,我們不妨去找出那些因從不符合進步的時間表而遭漠視的事物。
讓我們再思考一下本章開頭提到的奧勒岡州的歷史片段。第一,它與鐵路,以及其所代表的進步有關。它曾導向未來:鐵路改變了我們的命運。第二,它出現了中斷,也就是一段森林砍伐的歷史、而且影響重大。然而,第二點與第一點的共同處在於對進步的說法足以認識世界的這一假設,不論世界是成或敗。衰敗的故事沒有殘渣、沒有剩餘、沒有逃脫進步的東西。即使在毀滅的故事中,進步依然主宰著我們。
然而,現代人類的傲慢不是創製世界的唯一方案;我們四周還有許多世界創製的計畫,無論人類或非人類。 世界創製的計畫來自於創造生命的實際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這些計畫改變了我們的星球。要想看清它們,我們就得在人類世「anthropo-」的陰影中調整注意力。從採集到偷竊,許多工業化之前的謀生方式都持續至今;後來出現新的方式(包括商業菇類採集)時,我們卻因為那不是進步的一部分而對之忽略。但那些營生方法同樣也參與了世界創製的計畫,同時也提醒我們,不妨環顧周遭,而非一味向前。
不是僅有人類才能創製世界。我們知道,河狸在建造水壩、渠道與巢穴時就會改變溪流;事實上,所有有機體都能打造適應的生存環境,改變土壤、空氣與水。沒有這種打造及調節環境的能力,物種必會滅絕。在這過程中,每種生物都能改變世界。細菌為我們創製了有氧大氣,植物則幫助維繫這個狀態。植物能於地表生存,是因為真菌分解石頭成為土壤。從這些例子看來,世界創製的計畫是能相互重疊的,並且有空間容納不只一種物種。人類也始終置身在多物種的世界創製中。火是早期人類的工具,不僅可用於烹食,還能焚燒環境,讓大地長出可食球莖與野草,吸引動物前來,使得人類有機會獵捕。當我們的生活安排方式能為其他生物騰出空間時,人類便形塑了多物種的世界。這不只是作物、牲畜與寵物的問題。松樹與它共生的真菌夥伴經常在被人類燒毀的環境裡蓬勃生長;松樹與真菌共同善用了森林明亮的開闊空間與外露的礦質土。人類、松樹與真菌三者同時在為自身和彼此安排生活方式──這就是多物種的世界。
二十世紀的知識學問加深了現代人類的傲慢,合力使得我們不懂去覺察歧異的、層疊的、聯結的創製世界計畫。學者們因為對某些大幅擴散的生活方式過於入迷,毫不理睬其他正發生的問題。然而,隨著進步的故事失去吸引力,觀看的眼光或許能有別以往。
(摘自:《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第一章:覺察的藝術〉)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