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血癌不可怕,用愛、知識與勇氣
就能改寫存活率,重獲新生
許多人一聽到血癌就嚇傻,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隨著標靶藥物、免疫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以及檢驗技術等越來越成熟,多數血癌病人經過治療,其實就有機會長期存活,甚至痊癒。血癌的治療一直在進步,短短幾年間,過去某些讓醫療團隊深感棘手的血液疾病,現在都更有機會克服!
正因如此,病人與家屬需要一本更精準說明目前治療現況的專書,在心理調適、用藥、生育保存、照護、術後生活等各個面向,也需要可參考的資料。
知識就是力量、就是希望,也是堅強又溫暖的陪伴。病人與家屬對血癌有更多認識,越能好好面對它,也有助醫病溝通,並肩作戰。
在此信念下,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侯信安,召集台灣北、中、南、東多家醫院血癌醫療專家共計26人完成此書,徹底解析血癌,詳述八種主要血癌的治療方法與照護,希望做為病友與家屬的參考。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多發性骨髓瘤……血液疾病的類型這麼多,它們有什麼差別?
‧為什麼有些血癌疾病經常找上年長者?
‧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癌的主要表現嗎?
‧要徹底擺脫血癌,一定得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嗎?
‧什麼是「半相合移植」?
‧聽說現在多了很多新的標靶藥物,它們的治療成效好嗎?
‧免疫治療,指的是什麼樣的治療方式?
‧什麼是「腫瘤負荷量」?
‧血癌病人適合懷孕嗎?
‧我的家人得了血癌,我該如何照顧他?他適合運動嗎?
以上這些問題,以及更多血癌病友與家屬想知道的、必須知道的知識與資訊,都能在書中獲得解答。
*此書特點:
‧作者群包括專精血液腫瘤疾病的醫師、護理師、藥師、骨髓移植個案管理師。
‧詳細說明八種主要血癌疾病的治療與照護: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
骨髓增生性腫瘤(MPN)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淋巴癌(Lymphoma)
多發性骨髓瘤(MM)
‧書中並有已完成治療的血癌患者(包括兩位諮商心理師)、照護者,分享他們的經驗與心得。
‧輔以大量圖表說明,清楚好讀。
就能改寫存活率,重獲新生
許多人一聽到血癌就嚇傻,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隨著標靶藥物、免疫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以及檢驗技術等越來越成熟,多數血癌病人經過治療,其實就有機會長期存活,甚至痊癒。血癌的治療一直在進步,短短幾年間,過去某些讓醫療團隊深感棘手的血液疾病,現在都更有機會克服!
正因如此,病人與家屬需要一本更精準說明目前治療現況的專書,在心理調適、用藥、生育保存、照護、術後生活等各個面向,也需要可參考的資料。
知識就是力量、就是希望,也是堅強又溫暖的陪伴。病人與家屬對血癌有更多認識,越能好好面對它,也有助醫病溝通,並肩作戰。
在此信念下,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侯信安,召集台灣北、中、南、東多家醫院血癌醫療專家共計26人完成此書,徹底解析血癌,詳述八種主要血癌的治療方法與照護,希望做為病友與家屬的參考。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多發性骨髓瘤……血液疾病的類型這麼多,它們有什麼差別?
‧為什麼有些血癌疾病經常找上年長者?
‧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癌的主要表現嗎?
‧要徹底擺脫血癌,一定得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嗎?
‧什麼是「半相合移植」?
‧聽說現在多了很多新的標靶藥物,它們的治療成效好嗎?
‧免疫治療,指的是什麼樣的治療方式?
‧什麼是「腫瘤負荷量」?
‧血癌病人適合懷孕嗎?
‧我的家人得了血癌,我該如何照顧他?他適合運動嗎?
以上這些問題,以及更多血癌病友與家屬想知道的、必須知道的知識與資訊,都能在書中獲得解答。
*此書特點:
‧作者群包括專精血液腫瘤疾病的醫師、護理師、藥師、骨髓移植個案管理師。
‧詳細說明八種主要血癌疾病的治療與照護: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
骨髓增生性腫瘤(MPN)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淋巴癌(Lymphoma)
多發性骨髓瘤(MM)
‧書中並有已完成治療的血癌患者(包括兩位諮商心理師)、照護者,分享他們的經驗與心得。
‧輔以大量圖表說明,清楚好讀。
作者簡介
總策劃_侯信安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作者群
王妤文
台大醫院藥劑部藥師
王銘崇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
田豐銘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李思慧
台大醫院細胞治療科主治醫師
李啟誠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林星羽
台大醫院臨床專責藥師
林耘曲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
林建嶔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姚明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柯博升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任
侯信安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徐思淳
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
張正雄
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院長
張喬芳
台大醫院骨髓移植個案管理師
郭明宗
長庚醫院血液科主任
陳志丞
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曾慧恩
台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黃威翰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黃泰中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葉士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劉家豪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
劉嘉仁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滕傑林
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蔡承宏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蔡惠如
台大醫院骨髓移植個案管理師
蕭惠樺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作者群
王妤文
台大醫院藥劑部藥師
王銘崇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
田豐銘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李思慧
台大醫院細胞治療科主治醫師
李啟誠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林星羽
台大醫院臨床專責藥師
林耘曲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
林建嶔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姚明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柯博升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任
侯信安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徐思淳
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
張正雄
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院長
張喬芳
台大醫院骨髓移植個案管理師
郭明宗
長庚醫院血液科主任
陳志丞
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曾慧恩
台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黃威翰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黃泰中
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葉士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劉家豪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
劉嘉仁
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滕傑林
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蔡承宏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蔡惠如
台大醫院骨髓移植個案管理師
蕭惠樺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治醫師
序
【自序】
一個心念的轉變:在抗癌的路上,你並不孤單
侯信安
共創希望:臨床血癌知識的傳遞與分享
血癌的成因複雜且診斷多樣,包括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性腫瘤以及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血癌前期)等。近年來,隨著次世代技術的應用、分子機轉的深入了解,以及治療藥物的不斷發展,血癌的診斷、分類和治療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這也使得相關的知識變得更加複雜且多元。因此,對於民眾、病友、家屬甚至醫護人員來說,擁有一本貼切的工具書非常重要,可以做為臨床討論的基礎。
在網路時代,醫療資訊的流通非常廣泛,血癌相關的資訊更是眾多,有時很難查證作者的背景和專業能力。部分資訊甚至前後矛盾,使得其正確性難以判斷。因此,台大醫院的唐季祿醫師(也是我的老師)於民國105年號召院內九位夥伴共同撰寫了《一本讀通血癌》。這是我第一次參與中文血癌書籍的撰寫。在日常查房中,我經常無意間發現病友手中拿著這本書閱讀,並分享此書對於他們在面對初次診斷或疾病復發時的幫助。這樣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也讓我更加堅信:一本好書不僅能夠教導我們正確理解血癌,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建立積極的治療態度,成為生命中的鬥士。
匯聚專業力量:共創血癌知識的新里程
癌症醫學的進步日新月異,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血癌治療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為了讓血癌專書的精神與影響力持續發酵,並且將最新、最正確的血癌知識分享給讀者,我決定策劃一本新書。在聯繫邀約作者群的過程中,得到了大家全力支持與鼓勵。這反映了台灣血癌專業團隊對於合作與分享的積極態度,也凸顯了對於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和提高治療效果的共同目標。
因此,這本書的完成乃是結合台灣北、中、南、東的血癌專家一同撰寫而成。這個多元的團隊涵蓋了醫師、藥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與病友等不同背景和專業領域的成員。他們的集體智慧和豐富經驗,將確保這本書的內容全面、準確且具有實用價值,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地了解血癌的治療和管理,提升對於血液疾病的認知和應對能力。在醫師成員方面,有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柯博升醫師、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李啟誠醫師、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院長張正雄醫師、台大醫院骨髓移植病房與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主任姚明醫師、林口長庚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明宗醫師、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王銘崇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葉士芃醫師、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陳志丞醫師 (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研究員/主治醫師)、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徐思淳醫師、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蕭惠樺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內科學教授)、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醫師、台中榮民總醫院精準中心執行長與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副主任曾慧恩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黃泰中醫師 (身兼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劉家豪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血友病整合治療中心主任劉嘉仁醫師、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林建嶔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黃威翰醫師、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林耘曲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田豐銘醫師、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蔡承宏醫師 (身兼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李思慧醫師。
由於血癌治療藥物的多樣性,患者在使用這些藥物時必須特別留意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及副作用。特定藥物可能在肝腎功能不佳的情況下需要調整劑量,並可能受到飲食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可能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增加副作用的發生率。因此除了醫師作者群外,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這些複雜的情況,本書特別邀請了台大醫院藥劑部的王妤文與林星羽藥師,分享他們的專業建議。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將為讀者提供實用的指導,幫助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更加安全和有效地使用藥物。此外,護理的角色在治療血癌過程中至關重要。台大醫院骨髓移植個案管理師張喬芳與蔡惠如護理師的參與,為這本書增添了更多的價值。他們專注於飲食衛教、整合性照護、生活起居與痊癒後的保健與養身,這些方面對於患者的康復和生活品質至關重要。透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關懷,讀者將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治療血癌的過程,並且在康復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支持和指導。
除了作者群外,在台灣還有許多血液科夥伴持續默默地為血癌病患提供關愛和照護。他們或許沒有在大眾媒體上嶄露頭角,卻是無數患者和家屬心中的英雄。他們長期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細心的治療和照顧。
抗癌的路上充滿了生命、希望和奮鬥的精彩世界
多數病患在面對血癌的診斷時,一開始常常手足無措、恐懼與害怕,整個生活的步調都被打亂了,對於未來也充滿了不確定感,不停在想: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再聯想到韓劇、日劇每每提到血癌時都是生離死別,讓氣氛更加低迷。事實上,血癌在現今的治療下,多數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書中瑋萍、北辰、維宏與大姚親身的經歷,充滿了在生命的挑戰與困境中展現出的生命韌性,每每激勵人心、令人感動。藉著通過細膩的描繪、感人至深的敘事,帶領我們走進那些與病魔抗爭的生活,分享他們的勇氣、希望和愛。在在說明,藉由病友、家人、摯友、志工、醫療團隊的努力,讓我們相信生命的無限可能。在最無助、黑暗的時刻裡,希望是如何照亮前方的。
《血癌全攻略:完全解析八大血液腫瘤、相關治療與照護》 從構思、聯繫、採訪到撰寫,虹汝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她將這些元素巧妙地串聯起來,讓這本書得以從無到有、從概念到成品的完整呈現。最後,期盼這本書可以提供一個全面而深入的視角,讓讀者了解血癌的種類、治療、照護與支持。透過書中的故事、專業建議和實用資訊,讀者們能夠更自信、更堅強地應對自己或家人面臨的血癌挑戰。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提供知識的書籍,更是一個陪伴者,給予讀者在困難時刻的支持和指引,儘管道路艱辛,但他們並不孤單,而且有許多的支援和資源可以依靠。
一個心念的轉變:在抗癌的路上,你並不孤單
侯信安
共創希望:臨床血癌知識的傳遞與分享
血癌的成因複雜且診斷多樣,包括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性腫瘤以及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血癌前期)等。近年來,隨著次世代技術的應用、分子機轉的深入了解,以及治療藥物的不斷發展,血癌的診斷、分類和治療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這也使得相關的知識變得更加複雜且多元。因此,對於民眾、病友、家屬甚至醫護人員來說,擁有一本貼切的工具書非常重要,可以做為臨床討論的基礎。
在網路時代,醫療資訊的流通非常廣泛,血癌相關的資訊更是眾多,有時很難查證作者的背景和專業能力。部分資訊甚至前後矛盾,使得其正確性難以判斷。因此,台大醫院的唐季祿醫師(也是我的老師)於民國105年號召院內九位夥伴共同撰寫了《一本讀通血癌》。這是我第一次參與中文血癌書籍的撰寫。在日常查房中,我經常無意間發現病友手中拿著這本書閱讀,並分享此書對於他們在面對初次診斷或疾病復發時的幫助。這樣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也讓我更加堅信:一本好書不僅能夠教導我們正確理解血癌,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建立積極的治療態度,成為生命中的鬥士。
匯聚專業力量:共創血癌知識的新里程
癌症醫學的進步日新月異,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血癌治療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為了讓血癌專書的精神與影響力持續發酵,並且將最新、最正確的血癌知識分享給讀者,我決定策劃一本新書。在聯繫邀約作者群的過程中,得到了大家全力支持與鼓勵。這反映了台灣血癌專業團隊對於合作與分享的積極態度,也凸顯了對於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和提高治療效果的共同目標。
因此,這本書的完成乃是結合台灣北、中、南、東的血癌專家一同撰寫而成。這個多元的團隊涵蓋了醫師、藥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與病友等不同背景和專業領域的成員。他們的集體智慧和豐富經驗,將確保這本書的內容全面、準確且具有實用價值,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地了解血癌的治療和管理,提升對於血液疾病的認知和應對能力。在醫師成員方面,有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柯博升醫師、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李啟誠醫師、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院長張正雄醫師、台大醫院骨髓移植病房與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主任姚明醫師、林口長庚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明宗醫師、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王銘崇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葉士芃醫師、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陳志丞醫師 (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研究員/主治醫師)、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徐思淳醫師、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蕭惠樺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內科學教授)、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醫師、台中榮民總醫院精準中心執行長與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副主任曾慧恩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黃泰中醫師 (身兼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劉家豪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血友病整合治療中心主任劉嘉仁醫師、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林建嶔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黃威翰醫師、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林耘曲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田豐銘醫師、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蔡承宏醫師 (身兼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李思慧醫師。
由於血癌治療藥物的多樣性,患者在使用這些藥物時必須特別留意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及副作用。特定藥物可能在肝腎功能不佳的情況下需要調整劑量,並可能受到飲食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可能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增加副作用的發生率。因此除了醫師作者群外,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這些複雜的情況,本書特別邀請了台大醫院藥劑部的王妤文與林星羽藥師,分享他們的專業建議。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將為讀者提供實用的指導,幫助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更加安全和有效地使用藥物。此外,護理的角色在治療血癌過程中至關重要。台大醫院骨髓移植個案管理師張喬芳與蔡惠如護理師的參與,為這本書增添了更多的價值。他們專注於飲食衛教、整合性照護、生活起居與痊癒後的保健與養身,這些方面對於患者的康復和生活品質至關重要。透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關懷,讀者將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治療血癌的過程,並且在康復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支持和指導。
除了作者群外,在台灣還有許多血液科夥伴持續默默地為血癌病患提供關愛和照護。他們或許沒有在大眾媒體上嶄露頭角,卻是無數患者和家屬心中的英雄。他們長期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細心的治療和照顧。
抗癌的路上充滿了生命、希望和奮鬥的精彩世界
多數病患在面對血癌的診斷時,一開始常常手足無措、恐懼與害怕,整個生活的步調都被打亂了,對於未來也充滿了不確定感,不停在想: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再聯想到韓劇、日劇每每提到血癌時都是生離死別,讓氣氛更加低迷。事實上,血癌在現今的治療下,多數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書中瑋萍、北辰、維宏與大姚親身的經歷,充滿了在生命的挑戰與困境中展現出的生命韌性,每每激勵人心、令人感動。藉著通過細膩的描繪、感人至深的敘事,帶領我們走進那些與病魔抗爭的生活,分享他們的勇氣、希望和愛。在在說明,藉由病友、家人、摯友、志工、醫療團隊的努力,讓我們相信生命的無限可能。在最無助、黑暗的時刻裡,希望是如何照亮前方的。
《血癌全攻略:完全解析八大血液腫瘤、相關治療與照護》 從構思、聯繫、採訪到撰寫,虹汝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她將這些元素巧妙地串聯起來,讓這本書得以從無到有、從概念到成品的完整呈現。最後,期盼這本書可以提供一個全面而深入的視角,讓讀者了解血癌的種類、治療、照護與支持。透過書中的故事、專業建議和實用資訊,讀者們能夠更自信、更堅強地應對自己或家人面臨的血癌挑戰。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提供知識的書籍,更是一個陪伴者,給予讀者在困難時刻的支持和指引,儘管道路艱辛,但他們並不孤單,而且有許多的支援和資源可以依靠。
目次
作者簡介
序
血癌幽谷中的好幫手:正知正見與溫暖相伴
——曹朝榮(柳營奇美醫院創院院長、柳營奇美醫院特聘教授)
提供最新、最正確的方向
——楊志新(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了解最新資訊,成就醫病雙贏
——周文堅(台大醫院血液科主任、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前理事長)
相信醫生,相信希望
——柳學治(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理事長)
自序
一個心念的轉變:在抗癌的路上,你並不孤單
——侯信安(本書總策劃,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1基本篇
認識血癌
導致血癌的原因
血癌的常見症狀
血癌如何確認診斷
2治療篇
血癌治療總覽
藥物治療
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免疫治療
精準醫療:個人化醫療的現在與未來
3疾病篇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
骨髓增生性腫瘤(MPN)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淋巴癌(Lymphoma)
多發性骨髓瘤(MM)
4照護篇
癌症化學治療的副作用照護
異體幹細胞移植的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照護
藥物使用注意事項
返家後的日常生活照護
5調適篇
成為血癌病人的那天
找回人生主控權(張維宏)
超越血癌:當療程結束以後
「耐心+堅持」~耶!我當回正常人了(吳瑋萍)
身為家屬的照顧心法
溫曖的陪伴~漫長旅程,別忘了對自己說聲謝謝(大姚)
6專題討論
人人都可以有捐贈者的半相合移植
育齡血癌病人該提前思考的生育問題
COVID-19 對血癌病人的影響與注意事項
癌症康復後,要活得久還要得活好—長期存活要注意的事
接納生命的變化,重新活出自己的人生(葉北辰)
附錄
1. 血癌相關藥物列表
2. 實用資訊與資源
3. 異體非親屬移植配對流程
4. 相關名詞檢索
序
血癌幽谷中的好幫手:正知正見與溫暖相伴
——曹朝榮(柳營奇美醫院創院院長、柳營奇美醫院特聘教授)
提供最新、最正確的方向
——楊志新(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了解最新資訊,成就醫病雙贏
——周文堅(台大醫院血液科主任、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前理事長)
相信醫生,相信希望
——柳學治(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理事長)
自序
一個心念的轉變:在抗癌的路上,你並不孤單
——侯信安(本書總策劃,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
1基本篇
認識血癌
導致血癌的原因
血癌的常見症狀
血癌如何確認診斷
2治療篇
血癌治療總覽
藥物治療
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免疫治療
精準醫療:個人化醫療的現在與未來
3疾病篇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
骨髓增生性腫瘤(MPN)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淋巴癌(Lymphoma)
多發性骨髓瘤(MM)
4照護篇
癌症化學治療的副作用照護
異體幹細胞移植的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照護
藥物使用注意事項
返家後的日常生活照護
5調適篇
成為血癌病人的那天
找回人生主控權(張維宏)
超越血癌:當療程結束以後
「耐心+堅持」~耶!我當回正常人了(吳瑋萍)
身為家屬的照顧心法
溫曖的陪伴~漫長旅程,別忘了對自己說聲謝謝(大姚)
6專題討論
人人都可以有捐贈者的半相合移植
育齡血癌病人該提前思考的生育問題
COVID-19 對血癌病人的影響與注意事項
癌症康復後,要活得久還要得活好—長期存活要注意的事
接納生命的變化,重新活出自己的人生(葉北辰)
附錄
1. 血癌相關藥物列表
2. 實用資訊與資源
3. 異體非親屬移植配對流程
4. 相關名詞檢索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一】
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
病人開始接受治療後,常常要等一個療程結束,或整個治療結束才能停止用藥,甚至有些人可能需要長期接受維持治療。治療使用的藥物包括癌症用藥、症狀緩解藥物,或是預防性治療的藥物。
使用藥物時,須特別留意與遵循以下提醒。
使用藥物的重要原則
1.依醫囑使用,切勿自行停用或調整劑量
醫師開立的癌症藥物有其臨床的根據與判斷,用藥時要遵循醫囑,不能因為出現藥物副作用的困擾,或是自覺身體沒有不舒服就自行停藥。若服藥後對副作用感到不適,如果回診時間將至,且副作用還在可接受範圍,可先將不舒服的狀況記錄下來,於回診時與醫師反應。醫師會視狀況調整藥物使用劑量、症狀處理或更換處方。但若是服藥後出現嚴重副作用,則需要提早回診或直接急診處置。出院返家後,對使用藥物有疑問時,可參考藥袋上醫院藥局的電話,致電詢問。
另外,有些支持性治療的藥物,如預防性抗生素,會需要跟治癌藥物一起使用,要一直吃到疾病治療結束或是免疫功能回復後,這種狀況也不能隨便停藥。
2.良好的藥物保存方式
藥物有其危險性,特別是化療藥物,收納保存時要注意放在幼童無法取得的地方。另外,藥品如須避免陽光直射、不可放置於冰箱等,在外包裝上都會有清楚標示,請依藥品指示的方式保存。癌症用藥最好與其他藥品有所區隔,減少汙染或是誤食。沒有吃完的藥,應拿回醫院或藥局回收處理,切勿隨意丟棄。
3.勿自行切半或磨粉
口服化療或標靶藥物應以藥品原本型態使用,未經醫師、藥師指示,不可以自行壓碎錠劑或打開膠囊來服用。有些設計特殊劑型的藥品是為了維持藥品安定性,若改變原本劑型,會破壞其安定性。例如,原本希望在小腸被吸收的藥物,磨成粉後,提前被胃吸收,可能導致療效改變。另一方面,化療藥物為一種生物危害性物質,在將藥品磨粉的過程中,磨粉的人不管是摸到或吸到,都會有暴露化學藥品的風險。建議拿取藥品時可使用手套或將藥品倒入小藥杯服用,以避免皮膚接觸。服藥後要洗手,若不小心接觸到皮膚,應立即用肥皂及水清洗。
另外要注意,在服用化療藥品的期間直到停藥後五~七天內,如廁後應二次按壓沖水,以徹底洗淨病人的排泄物或嘔吐物,避免影響其他共用家人及居家環境。
4.懷孕及哺餵母乳
大部分的血癌藥品,都會影響細胞生長,有的會分泌到乳汁或是進入胎盤影響胎兒,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懷孕期間服用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Thalidomide藥物會導致畸胎,出生的嬰兒四肢如海豹般短小。所以,治療後或服用標靶藥物期間,若有懷孕或哺乳計畫都要事先提出,與主治醫師討論。
5.藥物濃度監測
抗排斥藥和少部分治療的藥物(如抗黴菌藥物等) 會需要檢驗藥物在身體裡的濃度,有些是要測量藥物濃度最低的時候,也可能是剛吃完藥物的濃度,因此要留意抽血時間,務必依照醫師囑咐的時間抽血。
6.忘記吃藥怎麼辦?
長期服藥治療的病人若忘記吃藥,切勿一次吃兩倍劑量或是短時間吃兩倍劑量。如果短時間體內藥物濃度過高,產生的毒性也隨之變高,對身體反而有危害。平時要固定時間吃藥,若真的忘記吃,可先檢視每次吃藥所需間隔的時間,若離應該服藥的時間不久,可趕緊補吃;若離下次吃藥剩不到一半的時間,那就待下次時間到再準時吃藥即可。
若真的很常忘記吃藥,請誠實告知醫師,讓醫師知道病人居家服藥的狀況,也許有機會調整其他類型的藥物。
藥物與食物、藥物的交互作用
吃藥時要注意藥袋上標註的食用方式,例如是需要空腹服用或隨餐服用,這類規定多數是希望藥物濃度穩定被吸收。如果應該空腹吃的藥卻隨餐吃,可能造成藥物濃度變高或降低;也有些藥則是空腹的時候吸收才會好。每個藥物的特性不一樣,請多留意用藥提醒。標靶藥物較常有相關服用指引,像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Nilotinib需要空腹使用,吸收率較好;Imatinib則須隨餐服用,減少腸胃道不舒服,而 Dasatinib 則較無影響。
另外,要注意食物對藥物的影響,特別是葡萄柚、柚子與藥物間的關係。葡萄柚或柚子的成分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小腸及肝臟中代謝藥品的酵素CYP3A4,當酵素被抑制,藥物就不容易被代謝,容易累積體內藥品濃度,增加不良反應的機率。不過,真的很愛吃這類水果的人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可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後,適量品嘗、淺嘗即止,切勿天天吃、照三餐吃。
也常有病人詢問有關中草藥與營養補充品的使用。市面上相關產品眾多,可先掌握基本原則:選擇營養補充品,要留意製造過程是否無菌且經消毒過,是否有相關認證標章。盡量避免同時食用提升免疫力(如人蔘、靈芝等)或促進血液循環(如當歸、巴西蘑菇等)等功效的營養補充品。多數中草藥並沒有治療血癌上的研究實證(如臨床試驗),與西藥併用時的交互作用也不確定。正是由於不確定營養補充品、中草藥的使用是否會與抗癌藥物交互影響,為避免影響治療的療效與出現新的副作用,建議治療期間盡量避免合用,或使用前先詢問主治醫師。
食物與藥物間可能會有交互影響,事實上藥物與藥物間也會相互影響。病人常會一次需要服用多顆藥物,當藥物之間相互影響,可能某一個藥物的濃度變高,也可能是另一個藥物濃度變低,藥物濃度變高可能會增加副作用,變低可能導致治療效果變差。
有幾類在血癌治療中常見的藥物交互作用:
‧TKI抑制劑 + 胃藥
TKI抑制劑與某些胃藥一起服用時,胃藥會降低標靶藥的吸收,治療效果可能變差。但若不服用胃藥會有其他如胃出血的疑慮時,可藉由不同胃藥的選擇與服用時間錯開來避免交互作用。用藥前務必與醫師和藥師確認。
‧抗黴菌藥 + 標靶藥
有些抗黴菌藥物會增加標靶藥物濃度,但病人可能需要同時服用標靶藥物與預防性抗黴菌藥,這時醫療團隊會監測藥物濃度或直接調整成合適劑量,讓病人體內的藥物濃度不致太高。
‧抗病毒藥物
在新冠病毒肆虐下,確診後可能服用的Paxlovid抗病毒藥物很容易與標靶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確診新冠病毒後若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務必與主治醫師確認,有時會需要減低正在服用的標靶藥物劑量、甚至停藥。在標靶藥物不能暫停的狀態下,就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抗新冠病毒藥物。
【內文試閱二】
分子生物學分析,是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取得相關檢體之後的檢測與分析,是診斷、分類與治療最重要的依據。目前,血癌的診斷已從過去的形態學進展到分子生物學,透過基因、染色體研究的進展搭配醫療科技的進步,醫師、科學家對疾病看得越來越透徹。他們能從骨髓或血液中出現的分子生物特性,又稱為生物標記(Biomarkers),也就是染色體變化、基因突變,及其他分子生物可偵測到的基因標記,更清楚掌握疾病。現在臨床上白血病的分類已運用上述資訊搭配病人身體狀況,將病人做低中高風險分群,這部分後續將在疾病單元會有更多詳細介紹。
目前常運用的病理組織分析包括四大類:
1、 細胞形態
早期形態學是透過顯微鏡來觀察細胞的形態,以做分析。像是淋巴癌中因為細胞形態不同,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二類治療方式不同,預後也不同。又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根據細胞的形狀分為M0 – M7共八類。不過在分子診斷的世代,目前這樣的分類對於治療安排、疾病預後,已沒有太大影響。
二、免疫分析
癌細胞帶有不同抗原蛋白標記,這些標記可以用來協助診斷、治療。像是多發性骨髓瘤,確診的指標之一是要透過免疫分析,確認血清或尿液中是否存在M蛋白。淋巴癌中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中的B細胞類型,則有CD20的抗原表現,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搭配使用。
三、染色體分析
人類有23對共46條染色體,科學家發現某些血癌的病人染色體出現重複、轉位、倒轉、刪除等異常變化,而染色體的特殊排列跟某些類型血癌有強烈相關,像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第9和第22對染色體發生移位,針對這種染色體變化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九成以上的病人規律服藥,癌症就像慢性病一樣控制,倘若治療效果極佳,則約有半數會有停藥的可能。
四、基因變異分析
有些疾病的發生已發現跟某些基因變異息息相關,所以診斷時可透過基因檢查做為確診條件之一。比如骨髓增生性腫瘤,已知與JAK2、CALR、MPL基因突變有關,故可利用基因檢測來確認診斷。針對這些基因變異,分析得越透徹,越有利於疾病的控制。有些變異已有新藥可使用,比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人帶有FLT-3或IDH基因突變,有FLT3與IDH抑制劑(標靶藥物)可使用。有些變異已證實可預測病人的預後。例如,兩位臨床表現很類似的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病人做基因檢測後,其中一位有預後不佳的基因,另一位沒有。儘管治療方式相同,帶有預後不佳基因的病人,疾病復發的機會比較高、存活期短。
病理檢驗報告,就如同血癌病人的第二張身分證,可將疾病做更精準的分類。目前有些檢驗需要自費,各家醫院的檢驗項目也不同,建議診斷時盡可能獲得完整的資訊,更有利於醫師進行後續治療規劃與預測病人的預後。這部分請跟您的醫師充分討論。
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
病人開始接受治療後,常常要等一個療程結束,或整個治療結束才能停止用藥,甚至有些人可能需要長期接受維持治療。治療使用的藥物包括癌症用藥、症狀緩解藥物,或是預防性治療的藥物。
使用藥物時,須特別留意與遵循以下提醒。
使用藥物的重要原則
1.依醫囑使用,切勿自行停用或調整劑量
醫師開立的癌症藥物有其臨床的根據與判斷,用藥時要遵循醫囑,不能因為出現藥物副作用的困擾,或是自覺身體沒有不舒服就自行停藥。若服藥後對副作用感到不適,如果回診時間將至,且副作用還在可接受範圍,可先將不舒服的狀況記錄下來,於回診時與醫師反應。醫師會視狀況調整藥物使用劑量、症狀處理或更換處方。但若是服藥後出現嚴重副作用,則需要提早回診或直接急診處置。出院返家後,對使用藥物有疑問時,可參考藥袋上醫院藥局的電話,致電詢問。
另外,有些支持性治療的藥物,如預防性抗生素,會需要跟治癌藥物一起使用,要一直吃到疾病治療結束或是免疫功能回復後,這種狀況也不能隨便停藥。
2.良好的藥物保存方式
藥物有其危險性,特別是化療藥物,收納保存時要注意放在幼童無法取得的地方。另外,藥品如須避免陽光直射、不可放置於冰箱等,在外包裝上都會有清楚標示,請依藥品指示的方式保存。癌症用藥最好與其他藥品有所區隔,減少汙染或是誤食。沒有吃完的藥,應拿回醫院或藥局回收處理,切勿隨意丟棄。
3.勿自行切半或磨粉
口服化療或標靶藥物應以藥品原本型態使用,未經醫師、藥師指示,不可以自行壓碎錠劑或打開膠囊來服用。有些設計特殊劑型的藥品是為了維持藥品安定性,若改變原本劑型,會破壞其安定性。例如,原本希望在小腸被吸收的藥物,磨成粉後,提前被胃吸收,可能導致療效改變。另一方面,化療藥物為一種生物危害性物質,在將藥品磨粉的過程中,磨粉的人不管是摸到或吸到,都會有暴露化學藥品的風險。建議拿取藥品時可使用手套或將藥品倒入小藥杯服用,以避免皮膚接觸。服藥後要洗手,若不小心接觸到皮膚,應立即用肥皂及水清洗。
另外要注意,在服用化療藥品的期間直到停藥後五~七天內,如廁後應二次按壓沖水,以徹底洗淨病人的排泄物或嘔吐物,避免影響其他共用家人及居家環境。
4.懷孕及哺餵母乳
大部分的血癌藥品,都會影響細胞生長,有的會分泌到乳汁或是進入胎盤影響胎兒,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懷孕期間服用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Thalidomide藥物會導致畸胎,出生的嬰兒四肢如海豹般短小。所以,治療後或服用標靶藥物期間,若有懷孕或哺乳計畫都要事先提出,與主治醫師討論。
5.藥物濃度監測
抗排斥藥和少部分治療的藥物(如抗黴菌藥物等) 會需要檢驗藥物在身體裡的濃度,有些是要測量藥物濃度最低的時候,也可能是剛吃完藥物的濃度,因此要留意抽血時間,務必依照醫師囑咐的時間抽血。
6.忘記吃藥怎麼辦?
長期服藥治療的病人若忘記吃藥,切勿一次吃兩倍劑量或是短時間吃兩倍劑量。如果短時間體內藥物濃度過高,產生的毒性也隨之變高,對身體反而有危害。平時要固定時間吃藥,若真的忘記吃,可先檢視每次吃藥所需間隔的時間,若離應該服藥的時間不久,可趕緊補吃;若離下次吃藥剩不到一半的時間,那就待下次時間到再準時吃藥即可。
若真的很常忘記吃藥,請誠實告知醫師,讓醫師知道病人居家服藥的狀況,也許有機會調整其他類型的藥物。
藥物與食物、藥物的交互作用
吃藥時要注意藥袋上標註的食用方式,例如是需要空腹服用或隨餐服用,這類規定多數是希望藥物濃度穩定被吸收。如果應該空腹吃的藥卻隨餐吃,可能造成藥物濃度變高或降低;也有些藥則是空腹的時候吸收才會好。每個藥物的特性不一樣,請多留意用藥提醒。標靶藥物較常有相關服用指引,像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Nilotinib需要空腹使用,吸收率較好;Imatinib則須隨餐服用,減少腸胃道不舒服,而 Dasatinib 則較無影響。
另外,要注意食物對藥物的影響,特別是葡萄柚、柚子與藥物間的關係。葡萄柚或柚子的成分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小腸及肝臟中代謝藥品的酵素CYP3A4,當酵素被抑制,藥物就不容易被代謝,容易累積體內藥品濃度,增加不良反應的機率。不過,真的很愛吃這類水果的人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可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後,適量品嘗、淺嘗即止,切勿天天吃、照三餐吃。
也常有病人詢問有關中草藥與營養補充品的使用。市面上相關產品眾多,可先掌握基本原則:選擇營養補充品,要留意製造過程是否無菌且經消毒過,是否有相關認證標章。盡量避免同時食用提升免疫力(如人蔘、靈芝等)或促進血液循環(如當歸、巴西蘑菇等)等功效的營養補充品。多數中草藥並沒有治療血癌上的研究實證(如臨床試驗),與西藥併用時的交互作用也不確定。正是由於不確定營養補充品、中草藥的使用是否會與抗癌藥物交互影響,為避免影響治療的療效與出現新的副作用,建議治療期間盡量避免合用,或使用前先詢問主治醫師。
食物與藥物間可能會有交互影響,事實上藥物與藥物間也會相互影響。病人常會一次需要服用多顆藥物,當藥物之間相互影響,可能某一個藥物的濃度變高,也可能是另一個藥物濃度變低,藥物濃度變高可能會增加副作用,變低可能導致治療效果變差。
有幾類在血癌治療中常見的藥物交互作用:
‧TKI抑制劑 + 胃藥
TKI抑制劑與某些胃藥一起服用時,胃藥會降低標靶藥的吸收,治療效果可能變差。但若不服用胃藥會有其他如胃出血的疑慮時,可藉由不同胃藥的選擇與服用時間錯開來避免交互作用。用藥前務必與醫師和藥師確認。
‧抗黴菌藥 + 標靶藥
有些抗黴菌藥物會增加標靶藥物濃度,但病人可能需要同時服用標靶藥物與預防性抗黴菌藥,這時醫療團隊會監測藥物濃度或直接調整成合適劑量,讓病人體內的藥物濃度不致太高。
‧抗病毒藥物
在新冠病毒肆虐下,確診後可能服用的Paxlovid抗病毒藥物很容易與標靶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確診新冠病毒後若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務必與主治醫師確認,有時會需要減低正在服用的標靶藥物劑量、甚至停藥。在標靶藥物不能暫停的狀態下,就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抗新冠病毒藥物。
【內文試閱二】
分子生物學分析,是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取得相關檢體之後的檢測與分析,是診斷、分類與治療最重要的依據。目前,血癌的診斷已從過去的形態學進展到分子生物學,透過基因、染色體研究的進展搭配醫療科技的進步,醫師、科學家對疾病看得越來越透徹。他們能從骨髓或血液中出現的分子生物特性,又稱為生物標記(Biomarkers),也就是染色體變化、基因突變,及其他分子生物可偵測到的基因標記,更清楚掌握疾病。現在臨床上白血病的分類已運用上述資訊搭配病人身體狀況,將病人做低中高風險分群,這部分後續將在疾病單元會有更多詳細介紹。
目前常運用的病理組織分析包括四大類:
1、 細胞形態
早期形態學是透過顯微鏡來觀察細胞的形態,以做分析。像是淋巴癌中因為細胞形態不同,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二類治療方式不同,預後也不同。又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根據細胞的形狀分為M0 – M7共八類。不過在分子診斷的世代,目前這樣的分類對於治療安排、疾病預後,已沒有太大影響。
二、免疫分析
癌細胞帶有不同抗原蛋白標記,這些標記可以用來協助診斷、治療。像是多發性骨髓瘤,確診的指標之一是要透過免疫分析,確認血清或尿液中是否存在M蛋白。淋巴癌中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中的B細胞類型,則有CD20的抗原表現,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搭配使用。
三、染色體分析
人類有23對共46條染色體,科學家發現某些血癌的病人染色體出現重複、轉位、倒轉、刪除等異常變化,而染色體的特殊排列跟某些類型血癌有強烈相關,像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第9和第22對染色體發生移位,針對這種染色體變化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九成以上的病人規律服藥,癌症就像慢性病一樣控制,倘若治療效果極佳,則約有半數會有停藥的可能。
四、基因變異分析
有些疾病的發生已發現跟某些基因變異息息相關,所以診斷時可透過基因檢查做為確診條件之一。比如骨髓增生性腫瘤,已知與JAK2、CALR、MPL基因突變有關,故可利用基因檢測來確認診斷。針對這些基因變異,分析得越透徹,越有利於疾病的控制。有些變異已有新藥可使用,比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人帶有FLT-3或IDH基因突變,有FLT3與IDH抑制劑(標靶藥物)可使用。有些變異已證實可預測病人的預後。例如,兩位臨床表現很類似的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病人做基因檢測後,其中一位有預後不佳的基因,另一位沒有。儘管治療方式相同,帶有預後不佳基因的病人,疾病復發的機會比較高、存活期短。
病理檢驗報告,就如同血癌病人的第二張身分證,可將疾病做更精準的分類。目前有些檢驗需要自費,各家醫院的檢驗項目也不同,建議診斷時盡可能獲得完整的資訊,更有利於醫師進行後續治療規劃與預測病人的預後。這部分請跟您的醫師充分討論。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