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電子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臺灣的出版史上有許多傳奇,
他們或獨自練功、或義氣結盟,有時還須共同抵抗強權,
猶如闖蕩江湖的高手——滿懷經綸、渾身膽識!
字在江湖,必有迴響
16篇專文+6篇特寫,22位作者合寫的島嶼未竟之書
出版,即是向世間推廣一本書。因為字是作者思想的化身,當文字經由編輯出版,便能聚集同志,引起海嘯。臺灣的出版史,從壓抑到自由,真的不容易;臺灣的出版人,相濡以沫、相忘江湖,只為文字的存在——這種名為「出版」的勇氣,必須致敬。
《出版島讀》回顧清領至日治、冷戰前期、冷戰後期,以及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以來等四個歷史階段的江湖風雨,並指認前行者的百年追求之路。二十二位作者以臺灣重要的人文出版事件、代表性出版社/出版人與其成果為核心,描繪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繼之以文學、哲學、人文思潮之出版社、雜誌刊物、報紙副刊等載體為範圍,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而不可忽視的「出版現象」,綜合呈現此一議題的時代意義,導讀人文出版在這座島嶼從禁錮到開拓的故事。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張俐璇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現任臺大臺文所副教授、文化研究學會祕書長。曾任台灣文學學會創會祕書長、《台灣男子葉石濤》紀錄片企劃、《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第五十期客座主編。研究領域為戰後臺灣文學場域、白色恐怖時期文藝報刊。著有《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並與臺大臺文所研究生合作桌遊《文壇封鎖中》,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
策劃單位簡介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荷西、鄭氏、清領、日治、戰後,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國立臺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
作者簡介(依文章順序排列)
蘇碩斌
現任臺大臺文所教授。臺大社會學博士。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研究領域為文學社會學、臺灣文化史、非虛構寫作等。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專書、期刊論文〈文學的時空批判:由〈現此時先生〉論黃春明的老人系列小說〉等文章,另主編《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與張文薰)及《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譯有《博覽會的政治學》(共譯)、《媒介文化論》、《都市的社會學》等作品。
蔡易澄
東華華文系畢業,現就讀臺大臺文所博士班。碩士論文《千禧年後台灣文學社群的生產與介入——以「小說家讀者」為觀察核心》獲楊牧文學獎。著有〈葉笛與他的吉他〉、〈楊雲萍與他的戰爭時代〉等臺文館藏品轉譯文章。另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打狗鳳邑文學獎、後生文學獎等獎項,預備出版個人第一部小說集。
劉柳書琴
柳書琴,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專攻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專著有《荊棘之道》(二○○九)、《殖民地文學的生態系》(二○一二)等二本;編著有《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二○一九)、《東亞文學場》(二○一八)、《戰爭與分界》(二○一一)等三本;共同編著有《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二○○六)、《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二○○六)、《帝國裡的「地方文化」》(二○○八)等三本圖書。曾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清華大學新進人員研究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中山學術著作獎等、T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牌獎。
林月先
臺大生化科技系畢業,臺大臺灣文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碩士論文《殖民地臺灣出版業的誕生:思想戰與「國民╱島民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獲國立臺灣圖書館、文化研究學會等論文獎,改編影視提案《假面的編輯術》(共創)入圍第三屆野草計畫。合著有《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小說、評論散見自由副刊、報導者、放映週報等。
張文薫
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史,關注東亞文化交涉、中日臺比較文學,並從事日本近現代文學譯介工作。近年論文〈從「異國情調」到「文人意識」:佐藤春夫之「支那趣味」研究)〉(二○一九),譯作《被擺布的台灣文學:審查與抵抗的系譜》(河原功著、共譯,二○一七)、《花街、廢園、烏托邦:都市空間中的日本文學》(前田愛著,二○一九)。
楊佳嫻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研究領域為上海文學文化、文學學與性別、文學與城市等等。並長年擔任臺北詩歌節策展人、性別運動組織「伴侶盟」理事。著有詩集《你的聲音充滿時間》、《金烏》等四種,散文集《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等五種。另編有《當我們重返書桌:當代多元散文讀本》、《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等選集多種。
張俐璇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現任臺大臺文所副教授、文化研究學會祕書長。曾任台灣文學學會創會祕書長、《台灣男子葉石濤》紀錄片企劃、《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第五十期客座主編。研究領域為戰後臺灣文學場域、白色恐怖時期文藝報刊。著有《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並與臺大臺文所研究生合作桌遊《文壇封鎖中》,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
王梅香
清華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文化研究學會的理事。專業領域是東南亞文化冷戰、文化社會學和藝術社會學。教授「閱讀與寫作」、「藝術社會學」、「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和「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等課程。博士論文是《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一九五○—一九六二)》,主要探討美國新聞處在臺港的文化宣傳與文學生產。近幾年,將研究重心轉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泰國,透過冷戰時期東南亞各國文化冷戰不同個案的比較,回應美國權力在東南亞的運作邏輯。著有〈冷戰時期非政府組織的中介與介入〉(二○二○)。
王鈺婷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研究領域為臺灣戰後女性文學、散文研究及臺港文藝交流。著有專書《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編有《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並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1:艾雯》、《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64:鍾梅音》、《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08:郭良蕙》。
金瑾
清大人社系畢業,主修社會學。清大台文所碩士,研究領域為後殖民與現代性關聯,碩士論文《女作家的越界書寫與現代性想像:以徐鍾珮、吉錚、三毛為例》。
金儒農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文化研究學會副祕書長。研究專長有臺灣現當代小說、社會實踐與地方創生、文化研究理論、全球流行文化與產業分析、東亞大眾文學與出版。曾擔任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史數位編纂暨建置計畫(三)」共同主持人、亦曾獲文化部「一一○年度青年創作獎勵」。另以筆名曲辰撰寫評論,散見於近百本出版品。
李淑君
現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研究興趣為臺灣文史與性別研究。著有專書《黨外女性的他者敘述與自我敘述:民主與性別的歧義分析》、期刊論文〈國家不想要的人:《超級大國民》的哀悼政治〉、〈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左翼女性政治受難者:女性身分、女性系譜、政治行動〉、〈「告密者」的「戰爭之框」:施明正、李喬、鄭清文、葉石濤筆下「告密者」的框架認知與滑動〉、〈言說之困境與家╱國「冗餘者」:論胡淑雯的白色恐怖書寫與政治批判〉等。
楊宗翰
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著有《破格:臺灣現代詩評論集》、《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並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曾主編《話說文學編輯》等七部圖書,合編《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等八部圖書,與策劃「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五種系列出版品。
趙慶華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台南社區大學講師。靜如宅宅,動如肉腳,熱愛汪星人(也愛喵星人),夢想走遍全世界不只千里的步道。對於文學中的族群、性別、生命史書寫、身分認同等議題最感興趣,特別關注與戰後移民有關的書寫。博士論文以「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為題。
徐國明
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楊逵文教協會理事與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曾任文化部、客委會、國藝會、高雄市政府相關計畫主持人。學術研究上,主要關注臺灣原住民族紀錄片、六堆客家研究、社區營造等領域,成果發表於《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中外文學》、《東吳中文學報》、《興大中文學報》等期刊,並與楊翠、李淑君合著《後原運.性別.族裔:當代臺灣原住民族女性運動者群像》。
潘憶玉
高雄人。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高雄文學館典藏專員,曾為獨立書店店員。關注在地文學的歷史與生產過程,尋找文學的地方想像。文字見於高雄文學館粉絲專頁與VOCUS。
賴慈芸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研究系博士。研究領域包括翻譯史研究、文學翻譯、兒童文學翻譯等。著有《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譯難忘:遇見美好的老譯本》、《當古典遇到經典:文言格林童話選》等書;譯有《嘯風山莊》、《探索翻譯理論》、《愛麗絲鏡中奇遇》及童書多種;並主編《臺灣翻譯史:殖民、國族與認同》。
黃崇凱
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著有小說《新寶島》、《文藝春秋》、《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靴子腿》及《字母會A~Z》(合著)。
郭正偉
編輯、寫作者。曾任基本書坊副總編輯,前讀字書店店長。著有散文集《可是美麗的人(都)死掉了》。
陳國偉
現為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優聘副教授兼所長、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臺灣現當代文學、大眾文學、推理小說、流行文化、視覺影像、怪物研究。著有學術專書《越境與譯徑:當代台灣推理小說的身體翻譯與跨國生成》、《類型風景:戰後台灣大眾文學》、《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合編《交差する日台戦後サブカルチャー史》(北海道大学出版会)、韓文學術專書《台灣文學:從殖民的遊記到文化的平台》(HUiNE韓國外國語大學知識出版院)。
吳昌政
現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曾合編高中國文課本、文化基本教材。關注國語文教學,相信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期許自己成為兼備國文學科知識與教育專業知識的教學實踐者。
鄭清鴻
現為前衛出版社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本土論、文學史研究、臺語文運動、文學博物館與文學轉譯。
名人/編輯推薦
齊聲推薦
方嵐亭|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
王榮文|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
平雲|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
向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朱亞君|寶瓶文化社長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李永得|文化部部長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林文欽|前衛出版社社長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封德屏|文訊雜誌社總編輯
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陳坤崙|春暉出版社暨第一出版社社長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陳素芳|九歌出版社總編輯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應鳳凰|文學史料工作者
隱地|爾雅出版社創辦人
魏淑貞|玉山社發行人
羅文嘉|水牛出版社社長
蘇正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前人講:「少年若無一擺悾,路邊哪有有應公」,若是出版ê癡情是一擺悾過一擺;不計較物質喪鄉,只愛真善美播滿心田。故事愈講愈愛講,這本冊愈看愈愛看。
——方嵐亭|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
本書透過爬梳臺灣一百多年來的人文出版歷史,讓人能夠更加理解今日臺灣出版面貌的形成過程,希望能夠因此開啟對於臺灣出版史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也期待臺灣出版界的下一個百年風華。
——平雲|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
本書集結臺灣文學學界中壯菁英,鳥瞰百年臺灣人文出版的壯闊風景、重大事件及其傳播現象,映照了臺灣人文出版史從殖民、威權到自由開放的百折千轉,也勾勒出臺灣文化從壓抑到重生的刻痕。
——向陽|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出版是文化產業鏈關鍵的環節。《出版島讀》述說臺灣百年人文出版史上的許多傳奇,記錄出版從禁錮走向自由、多元與開放的時代歷程,帶領讀者體驗名為出版的勇氣。
——李永得|文化部部長
出版是知識生產的最終環節,作者之經驗與智慧經此而得以傳播,穿越時空和讀者交會,出版之所以被視為文化發展的檢驗指標,蓋緣於此。所以,考察其歷史,試探作者通過出版如何對應時潮,實乃社會文化史建構的重要部分。《出版島讀》以臺灣為場域,看百年間人文類圖書的演化、類型出版的興衰等,為臺灣出版史之撰述奠定良好的基礎。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從統計數字來看,臺灣每年新書出版量數萬種,產能很大,但最後實際銷售金額並不美麗,可謂產值很小。以世俗眼光來說,出版這個行業決非坦途。但看過這本《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就能了解臺灣的出版生態,縱使潮起潮落,還是有眾多出版勇者前仆後繼,各擅勝場,最終也才能為臺灣社會留下可貴的、無可取代的精神價值。
──林文欽|前衛出版社社長
臺灣現代出版史與政治、社會、經濟情勢的各種變化相互演進。本書從幾個面向觀察這些演進的軌跡,勾畫了臺灣現代文化史在出版領域的輪廓。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這是一本我會擺在案頭的書,不僅結構完整、史料嚴實,文字下筆謹慎之餘筆鋒也蘸滿感情,有些還帶有血與淚的味道。三十六年前,我還只是個快樂的讀書人,書架上有想讀的就會抓來讀;三十六年後,已經是臺灣為數不多的「出版長者」了。前有古人,後更有來者,沒有往昔數代人的拚鬥,何來今天幸福的出版。
——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
出版人的枷鎖,「乞丐趕廟公」被通告修改。「中央」誤植「中共」被判叛亂罪。很多很多的出版先行者,籠罩在種種高壓的深淵。為了傳播善知識依然一直勇往向前行,自反而不縮的勇氣令人感佩。
——陳坤崙|春暉出版社暨第一出版社社長
是小國小民的出版史導讀,也是好國好民的自由風景。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以時間為經,人文事件為緯,兼及臺灣政經及社會重大事件,擘劃出臺灣人文出版全覽圖。
——陳素芳|九歌出版社總編輯
以臺灣出版社的成立年份及出版的走向為經緯,描繪臺灣出版的百年面貌。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出版反映了一個社會人民的思想與文明,儘管臺灣是個移民國度、曾經封閉管制的島嶼,但出版前輩在出版的努力耕耘與創意突破,仍然十分精彩豐碩。「有字有江湖,有出版就有文明」,祈願藉由《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讓我們看到過去的勇氣,並不放棄未來可能的光明。
——趙政岷|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
從繁花盛開的出版舞臺,在讀過詩、散文、小說……文學多樣性的感性文字之後,走到後臺了解實際從事文字編輯的出版族群,是另一番風景,本書二十二位作者,將臺灣百年人文出版史躍然紙上,是一種功德和圓滿。
——隱地|爾雅出版社發行人
過去只是集合一家一家出版社成書的「百年江湖」,此書改以時間分段,將臺灣人文出版發展,從一八八○年迄今的流變,有機地組成四個歷史階段呈現。此一結構的創新,讓「臺灣百年人文出版」有了較清晰的歷史面貌。
──應鳳凰|文學史料工作者
在網路與影視還沒發達的漫長年代,報紙副刊與書籍出版,曾是陪伴多少人走過成長歲月的主要平臺。這本書以人文出版為軸線,談百年來臺灣出版故事,每篇都讓人好像回到當年,時代與個人、書籍與作者,交纏互動、歷歷在目。十年前接下水牛出版社,不就也是在這樣情懷下的一種衝動。
——羅文嘉|水牛出版社社長
透過二十二位作者,生動有趣地勾勒出一百多年來臺灣出版產業在不同年代的風貌,從《臺灣府城教會報》的刊印,一九五○年代遷臺的老牌大陸出版社,六○至七○年代美國新聞處對推播美國文化的影響,禁書的年代,一九七○年代後期勇於嘗試創新、發掘本土作家、介紹西洋新知、開拓讀者視野的新秀出版社的興起,黨外雜誌的風起雲湧,排行榜的誕生,一九九○後期的出版集團的出現,到臺語文書籍的出版與新世紀出版的典範轉移及挑戰,本書已為臺灣出版發展史奠下一塊寶貴的基石。
——蘇正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臺師大翻譯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目次
推薦語
導論 合寫島嶼的未竟之書╱張俐璇
在島嶼種字 一八八○—一九四五
1出版的威力——作家必須擁抱不認識的讀者╱蘇碩斌
2識另一種字,印第一份報——《臺灣府城教會報》╱蔡易澄
3大報與小報——一九三○至四○年代的不同通俗與相異流行╱劉柳書琴
4出版也參戰——四〇年代思想戰下的動員商機與啟蒙事業╱林月先
特寫 愛書人西川滿的一天╱張文薫
字的遍地生根 一九四六—一九七八
5國共逆勢下落島生根、風聲鶴唳中無辜牽連——上海出版社來臺之後╱楊佳嫻
6文壇封鎖中——戰後臺灣報刊與文學生產╱張俐璇
7開拓「現代」的版圖——戰後臺灣人文書籍出版與美國角色╱王梅香
8所謂五小——「純文學」,以及文學史的締造╱王鈺婷
特寫 放下嚴肅,走入日常——回看「瓊瑤傳奇」與「三毛旋風」╱金瑾
字的繁花盛開 一九七九—一九九一
9跨越的文學地貌——類型市場的浮現╱金儒農
10禁忌與逃逸——美麗島事件前後的禁書故事╱李淑君
11現實感與小奇蹟——從新興詩刊到文學雜誌╱楊宗翰
12從個人到集團——他們如何用書本改變視界╱趙慶華
特寫 市場從屬——暢銷書排行榜的文學新秩序╱徐國明
特寫 南方從屬——高雄出版的「曙光」與「春暉」╱潘憶玉
寫給未來的字 一九九二—二○二二
13大限年代的愛情——六一二大限與翻譯羅曼史的美好年代╱賴慈芸
14文學書系的誕生與衰落╱黃崇凱
15沒有做不到的出版,也就沒有出版做不到的——臺灣獨立出版、小誌創作的嘉年華時代╱郭正偉
16全球與在地知識共振的時代——新世紀人文出版的典範轉移與挑戰╱陳國偉
特寫 政治、升學與教育理想——五十年來的國文教科書╱吳昌政
特寫 「捌字」(bat-jī)的百年進行曲——臺語文出版的回顧與前瞻╱鄭清鴻
後記 百年出版江湖,持續更新中╱林巾力
作者簡介
展覽資訊
臺灣人文出版大事年表
書摘/試閱
出版的威力——作家必須擁抱不認識的讀者╱蘇碩斌
思想,先在作者的腦袋安靜運轉;如果印刷成書,影響力就能向不特定的遠方展開——煽動共同的情感、甚至誘發集體的行動。印刷,正是思想的載體,尤其「活字印刷」,更是把臺灣推向混用多種文字、帶動多元變革的特別介質。
為什麼特別要強調「活字印刷」?印刷成書,傳統漢語世界稱作「刊行」或「付梓」,現代的專業概念則是「出版」。二詞似可混用,但其實在印刷發展史卻是相反的二件事。「刊」是拿刀將木材剉去廢料,留下有字的板即為「梓」,合起來就是雕版印刷(woodblock print);而「出版」則翻譯自英文的publish,原義是make public(訴諸公眾),必須要快速大量,就得仰賴活字印刷(type print)的效力了。
臺灣在一八五○年代中期之前,還只是封建帝國的化外之地,但隨後面對政權的更迭,來了不同的人群、多種的文字,再憑藉活字印刷機的書刊出版,不認識的人群,腦袋逐漸混合,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觀念、新文學、新讀者,以及新的臺灣國族想像。這是一段西方人、日本人、臺灣人,混用著拉丁文、日文、漢文,開創出有點悲壯卻相當繽紛的臺灣現代出版史。
寫書不難、出版不易:雕版到活版的時代變化
「活字印刷」引進臺灣之前,臺灣當然也有人在寫字、印書。暫不論荷蘭人的新港文書,最初在臺灣的作者就是漢學的儒官文人,若由漂到臺灣然後乾脆定居的沈光文算起,也有三百多年。他們怎麼讀書、怎麼寫文章?
讀的書?臺南進士施瓊芳,在光緒年間還記述「臺地工料頗昂,所有風世諸書,多從內郡刷來」;仰賴中國進口是毋庸置疑的。寫的文章?多數是手抄留存,偶需饋贈親朋、編纂官志,就要付梓刊行。臺灣的第一家印刷坊「松雲軒」,就在道光年間由臺南盧崇玉所創設,營業內容主要是代客印製習字教材、日用通書、歌仔冊、善書等。松雲軒採用雕版印刷,亦即,整塊木板逐字挖刻,數天甚至數月刻完,在紙張壓版上墨、裝訂成冊。
識得漢字的人不多,雕版印刷的用戶及讀者,當然不普及。連雅堂〈印版考〉記述活字版八字沒一撇的時代:
活版未興以前,臺之印書,多在泉廈刊行。府縣各志,則募工來刻,故版藏臺灣。然臺南之松雲軒亦能雕鐫;余有《海東校士錄》、《澄懷園唱和集》二書,則松雲軒之刻本也。紙墨俱佳,不遜泉廈。
現代活字技術,是逐字鑄刻堅硬的「銅模」、再以低熔點的鉛水灌進銅模、退出冷卻,大量生產成為鉛活字。把活字拼組成活字版,一頁只需幾分鐘,一本書只需幾小時,送上機器印刷,字體標準、產量龐大、時間快速、成本降低,也才有可能供應報紙。
活字印刷雖然由中華帝國北宋時代的畢昇所發明,但因傳統漢字文書不講時效、流通量不大,因此活字印刷反不如雕版印刷划算。所以中華帝國的元、明、清三朝七百餘年間,幾乎都是雕版刊行,只有極少數特殊案例使用活字印刷(例如《古今圖書集成》)。
相對地,西方的拼音字母,就是活字版最適合的環境。臺灣最早的活字印刷機,就用在拉丁文字母系統,也就是由英國長老教會帶來的、臺灣出版業的第一條路徑。
殖民史的偶然:白話字的出版
一八五八年臺灣因為清帝國不敵西歐的船堅礮利,在《天津條約》裡打開邊界,留給一八六五年英國長老教會來臺宣教的契機。長老教會一秉基督新教「萬民以自己語言接近上帝」之訓,若當地沒有書面文字,就借用拉丁文字母(俗稱羅馬字)研發方言書寫系統。
臺灣的「萬民」絕大多數不講官話、不識漢字,長老教會借用其他基督教會在馬六甲、廈門等地宣教的經驗,採用一套十七個拉丁字母、少數變體字母、六種音調記號組成的「白話字」(Pe̍h-ōe-jī),不必懂漢字就可以讓生活語言「我手寫我口」。
長老教會在一八八○年獲得一部二手Albion Press活版印刷機,經過幾年準備,一八八四年巴克禮成立了「聚珍堂」(Chū-tin-tông),也就是「新樓書房」,印出白話字教材、聖經等等。更重大的成果,是一八八五年,印出臺灣第一的定期報刊《臺灣府城教會報》。
報紙跨越一百餘年、出版三千餘期,更換過幾個名字,現在稱為《台灣教會公報》,主要發行對象是教會會友。報紙不只宣教,也刊載世界新知,例如一九一二年六月,不識漢字的人也能在臺灣讀到當年四月「鐵達尼號在大西洋撞冰山」的全球話題。
除了臺南的新樓書房、教會公報社,其他各地也在一九二○年代成立出版社。例如教會公報社、屏東有「醒世社」,由牧師鄭溪泮創辦。這兩處白話字的重要據點,在日治時代出版了大量翻譯、創作的教義書籍、白話字教材,甚至還延伸到語言學、醫學、歷史、文學作品。
白話字出版的影響力,也跨出了教會而到社會。一九二○年代臺灣文化協會蔡培火看中白話字的「啟蒙」能力,親自以白話字撰寫社會評論集《Cha̍p-hāng Koán-kiàn》(十項管見),由新樓書房出版。白話字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小說,賴仁聲的小說集《Án-niá ê Ba̍ksái》(阿娘的目屎)、鄭溪泮的長篇小說《Chhut Sí-sòan》(出死線),都是醒世社出版的暢銷書。
臺灣白話字的系統,是以西方文字書寫本土方言的特異路徑,從一八六○年引進、跨越整個日治時期、再進入戰後的中華民國,展現臺灣人最早的讀寫民主化表率。在一九六○年代末期在「我愛說國語」的社會環境中,竟遭統治當局禁用,卻在海外扎根,並在一九八○年代解嚴後,成為臺灣本土語言復興的書寫根基。
殖民史的必然:日本人的出版
第二條路徑,是日文。一八九五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隔年起日本商人就引進印刷技術在臺北賣起《臺灣新報》、《臺灣日報》,新聞輿論有助政商掌握時局,是一門不錯的生意。一八九八年五月,這兩份報紙就被官方整併,也就是《臺灣日日新報》。
殖民地臺灣有全新的出版市場,官方文書、時事商機、生活指引、休閒閱讀,吸引日本印刷商人爭相布局。一九○二年已見「臺一活版社」、「臺北活版社」等小型業者,之後還有中大型的服部、小塚、松浦屋、江里口、山嵙……至少一九一○年代臺灣已出現扎實的活字印書市場,面對不特定讀者的現代出版事業,也將起步。
日治初期的學者和文人,已在利用活字工坊代印書籍。一九○四年伊能嘉矩《領臺始末》就是由日日新報社代印的自行出版。
日日新報社是日治時期臺灣第一大的印刷廠,一九一○年代就已備齊了一流配備:高速輪轉機一臺、輪轉機三臺、平盤十二臺、維多利亞式印刷機一臺、石印機二臺、石版手搖機八臺、自動活字鑄造機三臺、製本用機械二十餘臺。
一九一二年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就有官員施景琛來臺考察,報告書《鯤瀛日記》裡寫著,「旋往參觀臺灣日日新聞報社。報分漢文、和文兩種,日出三萬餘紙。印報之法,先將鉛字板製成紙模,再將紙模鑄成圓形鉛板,嵌入機器,周轉極速,……社中機器數十部,兼營印刷業」。
印刷齊備,出版業就不難移植進臺灣。日治時期的日文出版業,主要仍是政府出版品,總督府轄下各課、各州廳舍機構,都會出版各種調查報告、統計全覽、政策書等等;相對地,民間出版社則是逐步浮現,先是日文書店兼營的出版部,如「新高堂」跨足出版的創業產品,就是一九○五年伊能嘉矩的《領臺十年》和《臺灣巡撫トシテノ劉銘傳》。「杉田書店」也跟著新高堂的腳步,一九一○年代開始持續出版各種教科書、文選、翻譯書,只是品項稍雜、缺乏企劃方向,大抵仍是為學者代為編印出版的性質。
活版印刷盛行之時,雕版印刷則是日漸萎縮。近百年的松雲軒,因為曾有余清芳委印善書而在西來庵事件遭波及,一九一五年黯然結束營運、轉讓他人,象徵雕版印刷時代的告終。
日治中期,既有的漢文人口加上新式日文教育的成果,已有數量可觀的現代讀者。一九二○年臺灣人口有三百七十五萬人,漢字識字者估約五%(十八萬人)、日本人約十六萬人,當他們都需要閱讀報刊,已是雕版印刷無能滿足的族群了。
《臺灣日日新報》以及中部的《臺灣新聞》、南部的《臺南新報》,號稱三大報刊,都混用日文和漢文,在時事報導中穿插著翻譯、遊記、文學創作。臺灣文人連橫、巫永福、何春木、魏清德等人,都曾在這些報紙工作。
至於現代出版強調的企劃能力,則要到一九三○年之後才看得到。在臺日人的文學一哥西川滿,以及他的文友們(如濱田隼雄、池田敏雄等),既擁有創作實力又講究美術裝幀,一九三五年「媽祖書房」、一九三九年「日孝山房」,以及《文藝臺灣》雜誌,都是企劃出版業的先驅。
在混雜的時代追求與抵抗:臺灣人的出版
第三條路徑,就是臺灣本島人依循《日日新報》培養的讀者基礎,從一九二○年代起投入的本土出版業。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臺灣民報》系列報刊。《臺灣民報》雖是臺灣認同意識的孕育地,但其實也是混用不同文字、擷取多方思想而生。
最初始自臺灣留學生一九二○年在日本創辦的《臺灣青年》月刊,寫作是日文漢文夾雜,印刷在東京、配送到臺灣。一九二二年更名為《臺灣》,一九二三年四月再改為《臺灣民報》半月刊。
新文學,在這裡爆發。臺灣文人已高度嚮往明治維新的近代日本、五四運動的新中國,也開始仿作夏目漱石、魯迅的小說。終於在一九二二年《臺灣》,筆名「追風」連載〈彼女は何処へ〉(她將往何處去),成為臺灣第一篇現代小說。故事中的女主角桂花在封建媒妁婚姻破滅之後,自我覺醒決定追求新式教育;小說結尾,她代表臺灣女性豪氣地說:
我們必須為臺灣的婦女點燃起改革的火焰。時機到了,讓我們為被虐待的臺灣婦女,努力讀書吧!
《臺灣民報》藝文欄此後也成為新文學的試爆場,包括賴和〈一桿秤子〉等等。新文學主張言文一致、平民性格、社會寫實,立場迥異於傳統古典文學。《臺灣民報》作者群在一九二四年連環發文炮轟舊文學,罵他們自居封建貴族、守著敗草叢破殿堂、專寫脫離現實的山林文學……當然也引起古典文人的反擊,雙方於是打起臺灣史第一次筆戰——新舊文學論戰。
論戰講求時效,讓《臺灣民報》善用活字印刷的特質,快速而大量地傳播了全新觀念,意外把臺灣認同推進了一大步。
現代報紙的作者並不知道誰是讀者,也就是,作者是寫給「不認識、不特定的讀者群」。想像的讀者,推到極致,就是所有臺灣人了。一九二三年四月十五日,剛由《臺灣》更名為《臺灣民報》的創刊詞,就具體設定了「所有臺灣人」為讀者:
唉!最親愛的三百六十萬父老兄姉!我們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欲望平等,要求生存,實在非趕緊創設民眾的言論機關,以助社會教育,並喚醒民心不可了。
《臺灣民報》後來的發行高峰期,印量是一萬份。所以,「最親愛的三百六十萬父老兄姉」絕對不是實際讀報的人口數。那是誰?就是臺灣三百七十五萬總人口、扣除十五萬日本內地人的數字。因此,《臺灣民報》除了啟蒙人民,更大的貢獻是創造了認同界限明確的「想像的共同體」。
《臺灣民報》是臺灣人現代出版業的前哨,引領了一九二五年楊雲萍的《人人》、一九三○年代賴和與郭秋生等人的《南音》、臺灣文藝聯盟的《臺灣文藝》等等;而曾經大戰新文學的舊文人,也有臺南南社、春鶯吟社合創的《三六九小報》,放下貴族性格訴求大眾市場,和嘉義「蘭記圖書部」共同打造了漢文通俗閱讀新天地。另外臺灣共產黨王萬得創辦的《伍人報》,都帶動活字印刷浪潮捲動的報刊流量。無疑地,屬於臺灣人的出版能量,也在這個時期透過報刊而建立。
一九三七年總督府的皇民化運動禁止漢文出版,臺灣也緩步進入了日治的末期,戰爭襲來,雖沒能使用臺灣人的文字,但並未損及臺灣意識的持續開展。
臺灣人書寫日文,和日本皇民化力量抗衡著。一九四○年代並意外浮現一波企劃出版的高峰。例如,楊逵在盛興出版部主編「臺灣文庫」系列,網羅龍瑛宗的評論集《孤獨な蠹魚》等書,呂赫若在清水書店的個人小說集《清秋》,都是日文出版的臺灣力量。
在不久的戰後,這些文字混用的出版足跡,在臺灣一夕抹去。留給「跨語世代」文人的,是一個宿命般的歷史難題,他們將再次學習另一種脈絡的語文,再次努力擁抱不認識的讀者,再次期待所有的臺灣人相知相惜。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