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電子書)
商品資訊
ISBN:9789577324221
出版社: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彭懷真
出版日:2015/02/09
裝訂:電子書
版次:1版
商品碼:2222220233329
商品簡介
──這是第一本從社會學角度出發的社會心理學,協助用寬廣視野探究人心、人性、人際、人群。
──這是結合新聞事件、實證研究、實驗案例、學術理論的入門書,生動有趣、豐富多元、容易閱讀。
──這是兼顧正面與負面力量的導論,說明為什麼會有利人利社會的好行為,也解釋偏見、歧視、刻板化印象、分化、仇恨與攻擊的成因及助長力量。
──這是一本使讀者有「冷靜的腦、溫暖的心、和諧的情、有效行動」的書。
作者簡介
彭懷真博士在新聞領域做過記者、編輯、主筆、廣播主持人、出版社發行人;在學
術領域,任教於中部多所大學,有近二十項研究、擔任過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教
師會理事長及學生事務長;在社會服務領域,是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的理事長,
推動上百項方案;近年應聘擔任行政院、內政部、衛生福利部等單位的委員。這是
彭博士第十四本寫給大學生的教科書,另外有四十多本寫給社會大眾看的著作。
序
序──社心使我重回 20 歲,真開心
我 20 歲那一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國家風雨飄搖。許多一心一意想去美國的同學前途茫茫,又害怕留在台灣。我沒錢,只能選擇在台灣求發展,同時打好幾個工,又拼命唸書,每學期平均都超過八十七分,都拿書卷獎。
當我 20 歲時,念台大社會系社會工作組,最有興趣的既不是社會學也不是社會工作,而是心理學。對於心理學大師,從佛洛依德、佛洛姆到精神分析學派,幾乎所有的中文書都讀了。每週從徐州路法學院坐車到總區聽鄭心雄老師講心理治療學派。要實習了,選的是三總精神科,因為這領域與心理最接近,碩士班又去三總精神科,還執行了完整的精神分析個案,二十次的歷程讓我更佩服佛洛依德。直到拿到社會學博士,我還是不能忘情心理學。在補習班開了「心理學家教班」,幫助一些準備考轉學考的同學。即使進到東海社工系專任,我還去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兼了好多年課,運用許多大學時期即累積的知識及實習經驗。
我喜歡心理學,因為我始終渴望探索自我的心理、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剖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但我也喜歡探索別人,十多年前,我把相當的人寫成短篇案例,有一百多篇,有些登在報紙雜誌上,讀者很有興趣,在網路裡有一些流傳,甚至好多人把我所寫的人物當成是我。每當發生重大新聞事件,我經常寫稿或在廣播中探討事件的主角,例如鄭捷、葉世文。
雖然我如此喜歡心理學,總覺得這領域「小了些」,做不了大事。我非常外向,總是期盼能行動、改變、改革,因此選擇社會工作為我的職業。二十多年來,我帶領幸福家庭協會團隊做了非常多的事。單是 2014年,推動三十多個方案服務的對象就超過四萬人。我擔任東海的系主任、學務長、教師會理事長八年多,也以「動起來、走出去」為主要策略。
民國一百年是我重回心理學的關鍵,離開行政職位的我決心實現 20歲的夢。88 歲的家父在四月辭世,留下他 83 歲時寫的《老人心理學》。我用兩年的時間把這本書編寫成新書。同時撰寫《工作與組織行為》,寫的就是「管理心理學」。我開始教大一的「社會心理學」,愈教愈開心,很快的,我就決定要寫一本 20 歲的人都看得懂的《社會心理學》。
這本書是寫給生活在台灣的大學生看的,我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對社會科學領域大學生入門的課程要用英文書或用翻譯的?社會科學是「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的」,學生看到的、認識到的卻總是美國或英國。美國社會怎麼能直接轉變為台灣的?美國人的心理怎麼能當作台灣人心理的依據?美國的社會心理現象與台灣的相差太多了!
我在台大讀大二修「社會心理學」,老師是美國人,他舉的例子我難以理解。前些年我開始教這門課,先用國內最暢銷的翻譯教科書,但很難說服學生,總是要舉很多本土的例子。想找尋國內的實證研究,資料非常少,研究主題很窄。去年,我找了八十篇與社會心理學有關的專題研究、博士論文、碩士論文給班上學生進一步探究,又找了八十本相關中文書籍(包括翻譯的)要學生寫讀書心得。有些人寫得不錯,我整理成冊發給每一位修課的同學,學生的反應很好。
不能只要求學生寫,我自己更得寫,第一次寫成十二章,用這份教材來引領大一的同學。在學生出席率、各項考試與課程評鑑各方面來看,都比用翻譯書好很多,因此把編寫這本書是自己 2014 年的首要目標。
每當有重大社會事件,第二天聯合報或中國時報的民意論壇常有一位「彭懷真」投書,理性分析又感性分享,那個人就是我,這本書的作者。
我是生長在台灣、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本土社會科學研究者,始終扎根在這塊土地,運用社會心理學等知識,剖析台灣發生的重大事件。每個禮拜天傍晚若打開收音機或上中廣網站,會聽到「彭懷真」主持的新聞評論節目,這節目從 1999 年起播出,持續十幾年。
由於長年探究台灣社會中的心理現象,我能夠很快找出新聞之中該探索的關鍵點,然後加以論述成為短評。也由於長期閱讀社會心理學的專書或小說,觀賞電影或影集,我對人性、人心、人際、人道、人權等,有多一些敏感度。我也對犯人、街友、加害人、施虐者、低收入戶、酒癮者、社區居民、老人、大學生、高中生等進行研究。再加上二十多年來,我持續從事社會工作,接觸各種加害者或受害者、被社會排除的弱勢者,聆聽各種悲慘遭遇,面對種種社會現實。因此,這本書寫的不是艱澀的學術大作,希望是平凡百姓能夠閱讀及應用的知識。我已經寫十幾本教科書,一直期待引領更多學子認識社會科學領域的豐富、有趣及有用。
牛頓的一生持續在科學的大海邊撿石頭、撿貝殼,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有許多前輩撿到珍珠寶石。我在台灣這大海邊及社會心理學這兩大塊,都只撿拾了一些小石頭,我歡喜繼續撿石頭,也鼓勵讀者—不論幾歲,都來探索。我在報紙上只能寫一千字的專論,這裡有二十萬字。如果讀者好好學習,日後遇到重要事件,寫一篇一千字的剖析,絕非難事。
這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巨流的許多同仁:邱仕弘先生、蔡博文先生、葉哲宏先生、黃麗珍小姐、沈志翰先生、李麗娟小姐等。也感謝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助教與學生,透過每一位的眼神及考卷作答,我比較能掌握 20歲上下學子的心態及認知能力。
彭懷真 甲午年立秋
目次
序—社心使我重回 20 歲,真開心
第壹篇 知理
第 1 章 是什麼
第一節 根源歐美、豐富台灣
第二節 學術親戚、相互豐富
第三節 廣泛主題、掌握核心
第 2 章 為何學
第一節 認識壓力、喜歡運動
第二節 預防疾病、有效宣導
第三節 強化專業、改進服務
第 3 章 如何學
第一節 質性—透過文字
第二節 量化—透過數字
第三節 過程—謹守倫理
第貳篇 知己
第 4 章 社會認知
第一節 認知
第二節 基模
第三節 心理捷徑
第 5 章 社會自我
第一節 自我
第二節 正向的
第三節 負向的
第 6 章 習慣與記憶
第一節 習慣
第二節 事件的記憶
第三節 處遇的記憶
第參篇 知彼
第 7 章 歸因與知覺
第一節 歸因
第二節 知覺
第三節 看人
第 8 章 表情與欺騙
第一節 讀人
第二節 謊言
第三節 作弊
第 9 章 比較與交換
第一節 社會比較
第二節 羨慕嫉妒
第三節 社會交換
第肆篇 知眾
第 10 章 順從與對抗
第一節 影響
第二節 順從
第三節 對抗
第 11 章 旁觀與從眾
第一節 旁觀
第二節 從眾
第三節 集體
第 12 章 利他利社會
第一節 利他
第二節 利社會
第三節 志願服務
第伍篇 知恨
第 13 章 社會仇恨
第一節 社會分化
第二節 負面態度
第三節 減少仇恨
第 14 章 社會攻擊
第一節 悲劇行動
第二節 成因
第三節 避免攻擊
第 15 章 重建信任
第一節 社會信任
第二節 司法信任
第三節 終身學習
出處
參考書目
*附錄(請至網址http://goo.gl/SmhsFm下載)
書摘/試閱
第1章 是什麼
第一節 根源歐美、豐富台灣
壹、這塊土地和人心
農曆甲午特別長,因為有閏九月,發生的重大社會事件也特別多。農曆二月十八日太陽花學運開始,熱鬧了半個多月,到清明節才收尾。在小滿那天,鄭捷在台北捷運上殺人。端午節剛過,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因為向遠雄索賄被收押。在大暑那一天,颱風來襲,復興航空班機失事。七夕情人節前一天凌晨,高雄發生大氣爆。中秋節前四天,食安風暴強烈襲台。農曆九月十五寒露當天,頂新集團被確認油品混充飼料由⋯⋯。
如果你/妳稍微注意,會發現第一段所寫的不是「西元」也不是「國曆」,而是民間用的「農曆」。雖然台灣日益全球化,雖然政府及學校多數用「國曆」來規定,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還是少不了遵循「民間時間規則」。使用農曆的台灣人在社會心理方面,一定有許多與美國或其他國家不一樣之處。
但是你/妳瞭解台灣人的社會心理嗎?一定不夠瞭解!2013 年 12 月初,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離台前說:「台灣如果是一本厚厚的書,我現在只是翻到一兩頁而已。」台灣的確是挺厚的書,再怎麼努力讀,依然所知有限。即使生在這、長在這,多數人的認識都如同牛頓所說:「我只像海灘邊玩耍的男孩,偶然間發現了一粒比較圓的石頭,和一粒比較漂亮的貝殼,就覺得很愉快,但是在我前面,尚未被發現的,多如大海。」台灣四面環海,豐富如同大海,值得用盡一生心力,持續瞭解。
在空間與環境方面,紀錄片導演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如同一粒璀璨的貝殼,讓許多觀眾珍惜與感動。不過建商、觀光業者與政客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的可能是那些地方還未開發。林懷民的雲門作品《稻禾》動人,但有幾個人因此想到凋零的台灣農業?又有多少台灣人正視因為快速社會變遷所帶來的人心改變?更重要的,在人心與人際方面,無數起食品混充、食安事件、網路詐騙、各種新興的犯罪,這些在 20 世紀都罕見。
讀書不求甚解很難拿高分,台灣的政治與政治人物都不容易讀懂。社會與社會心理,更不容易懂。人脈、紅白帖、利益交換等,是任何課本都寫不清楚的。人情世故、恩怨是非、關係交情等,書中都沒寫,你我心中倒是要有個探索的方向。牛頓的一生持續在科學的大海邊撿石頭、撿貝殼。我們在台灣這大海邊,繼續撿人心人際等社會心理層面的石頭吧!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有好些認真的前輩撿了一些寶石。我國的發展,要從三位我在台大讀書時的老師開始介紹,台灣第一篇心理學研究報告為倪亮、蕭世朗、張肖松、湯冠英等教授於 1958 年所做「不適現役軍人智力及情緒失常的研究」,湯冠英老師就是我大一的心理學導論啟蒙恩師。張肖松指導國內第一篇社會心理學碩士論文則是我台大時的葉啟政老師於 1967 年所做的,他在論文題目是「不同文化對不同國家刻板印象看法差異的研究」,方法是利用語意差異法研究中國及美國學生對於四個國家,即中、美、蘇、日,以及四個名詞—女人、科學、家庭生活和藝術,在刻板式看法上的差異。在我 1989 年於東海大學通過博士論文口試時,葉老師也是審查委員。
第三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瞿海源教授(台大心理學碩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博士),是我台大碩士班時的老師。瞿老師早在 1989年出版《社會心理學新論》,是以中文撰寫本土取材社會心理學著作開創者。瞿老師在 2004 年撰寫〈台灣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詳細說明這個學門如何成為如此重要,劉惠琴教授在 2006 年撰寫〈社會心理學中的熱情傳承〉。我根據這兩份報告,再參考《應用心理研究》等期刊,進一步歸納,按照以下十個重點依序說明:
1 課程與翻譯的教科書:台大心理學系、東海社會學系、台大社會學系、師大社會教育學系等在民國四十年代陸續開辦,社會心理學都是必修課。日後,各心理、社會、社工、教育等科系,幾乎都列為必修課。
2 學系:1993 年世新大學成立社會心理學系。該系簡介稱「是台灣首創、也是目前唯一的學系」,在台灣乃至在亞洲各國設立社會心理學系實屬罕見。
3 學者:楊國樞教授是第一位獲得社會心理學博士的學者,1969 年獲得伊利諾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後來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由楊教授開始至 2003 年,博士學位論文屬於社會心理學範圍或自己明確認定為社會心理學的心理學者共計 31 位。楊教授指導的博士如余德慧、朱瑞玲、鄭伯壎、余安邦、葉光輝、黃囇莉、黃軍義、許功餘等對台灣社會心理學有極大的貢獻。他指導碩士論文的黃光國教授日後在夏威夷大學獲得博士,是危芷芬、余伯泉、鍾秋玉等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另有多位在政大經由陳皎眉或李美枝教授指導,獲得博士學位。
4 學術著作:1963 年楊國樞、李本華和余金芳三人在台大心理學系研究報告第五期發表英文論文“The Social Distance Attitudes of Chinese Students Towards Twenty-five National and Ethnic Groups”,是最早的一篇本土社會心理學研究論文。研究者編製社會距離量表,測量台大學生對二十五個國家或民族的社會距離。1964 年蘇薌雨和楊國樞合著英文論文“Self - concept Congruence in Relation to Juvenile Delinquency”,是以少年犯罪者和對照少年組進行理想自我和實際自我差距的研究。
5 研究重點:就作者的分類來觀察,把每一篇論文歸入一個主題,自 1950 年至 1995 年,最多的社會心理研究是「婚姻與家庭」,其次是「自我」,其他較多的依序是工作、人際關係、生活適應、領導、教養和犯罪。
6 學術研討會:「中國人的性格研討會」是台灣社會科學界最早的本土學術研討會,在 1969 年至 1971 年舉辦。日後發展出以社會心理學為主所創辦的是《本土心理學研究期刊》。
7 主要學刊:最早的是 1958 年台大心理學系創辦《台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報告》,中國心理學會於 1973 年將該刊轉型為學會期刊,15 期後又改為《中華心理學刊》。第二本代表性學刊是《應用心理研究》,該刊以創新、對話、融合為核心編輯理念,希望透過不斷地創新,刺激新的思考方向,發展新的研究主題,至2014 年暑假已出版 60 期,是研究本土心理學的重要刊物。其他還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中國社會學刊》、《臺灣社會學刊》、《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等。
8 主題:依照楊國樞、余安邦和葉光輝三人所編的人格及社會心理學論文摘要來看,收入社會心理學論文共有 828 篇。按照主題來分,人際關係及互動(包含人際知覺、社會認知、歸因歷程、態度及其改變、人際吸引、親密關係、社會影響、人際衝突)最多,達 688 篇;團體動力及群眾行為 56 篇;團體間互動歷程、利他及利社會行為各 24 篇,其他 36 篇。
9 主要傳統:教育學的社會心理學最多(227 篇)、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93 篇)、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85 篇)、組織心理學(41篇)、其他心理學(45 篇)。單以本土心理學研究來分析,有 19篇論文都和文化有關,是最多的,其次是組織的研究,有 12 篇;再次為家庭研究,有 12 篇,異常行為和人際關係各有 10 篇,也是研究比較多的。總共 107 篇,占了百分之60。
10 教科書:在我國,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引進社會心理學著作。1920 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譯本,中文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陸續出版。
由我國學者撰寫的依照出版年代有秦汝炎等(1971);李長貴(1973);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0);鄭瑞澤(1980);董樹籓(1982);張華葆(1984);孫本文(1986);李美枝(1987);歐陽趙淑賢(1988);瞿海源(1989);張華葆(1992);劉安彥(1993);時容華(1996);徐光國(1997);林仁和(2002);陳皎眉、王叢桂、孫倩如(2003);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侯玉波(2003);葉肅科(2012);林仁和(2013);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14)等。
如同劉惠琴教授所說:「回顧這些早年開創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社心學家們,當初推動他們的動力來自於他們的熱情。熱情來自於他原來的生活脈絡,熱情亦在社群團體中延續開展。這些都說明了原來的社會心理學是一個有熱情的學科。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家不只是要做科學研究,更重要的是能社會實踐,影響別人。」
貳、根源於歐美
讓我們把眼光由台灣放到世界,國內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從社會學角度探討的較少,從心理學角度解釋的較多,這樣的發展與美國的背景密切相關,5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在歐美,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起源於 1860 年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於民族心理學的論文;1879 年馮特(Wilhelm Wundt)在萊比錫建立第一個實驗心理學實驗室,偏重研究感覺和知覺。費希納(Gustav Fechner)創立了心理物理學,提出了費希納定律,恩斯特‧韋伯(Ernst Weber)則提出韋伯定律。1879年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開始對記憶的開拓性研究,1885 年出版《論記憶》。1898 年特裡普利特進行關於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
1890 年塔爾德撰寫《模仿律》,透過模仿的思想解釋人的社會行為;1891 年西格爾寫《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陸續出版,解釋群眾是衝動、無理性、缺乏責任感、愚蠢的,個體參加群眾之時,由於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容易喪失理性和責任感,表現出衝動、凶殘的反社會行為。艾賓浩斯和鐵欽納(Edward Titchener)注重思辨,採用內省、推理和知覺等方法。1898 年,美國崔比特(Norman Tripett)研究腳踏車選手在單獨騎或競賽騎的表現差異,這項社會助長研究被認為是早期的經典實驗。
20 世紀上半葉,實驗心理學與行為主義緊密聯繫,特別在美國,諸如思維、記憶和注意的話題,刺激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由於實驗方法盛行,多位學者用實驗測量小型團體的現象,主題有:社會促進、社會抑制、順從、團體凝聚力、團體領導、團體思維、團體決策、團體極化等。有四位代表人物:
1 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在 1908 年出版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中提出社會行為本能理論,以人有加入群體的本能來解釋人們何以組成團體,進而說明模仿、個性消失、群眾極端化等觀點。
2 社會測量學是由莫雷諾(J. L. Moreno)所倡導,著重測量團體成員之間情感面的關係,以及個人對團體其他成員的肯定評價或否定評價。
3 小團體研究中的社會學派,代表人是梅奧(Mayo)。他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人際相互關係理論。分析小團體中的正式結構和非正式結構。
4 團體動力學派,代表人是勒溫(Lewin)。他把場域論應用於小團體研究,認為團體所具有的某些特徵並不是各部分之和。團體不是人們的簡單集合,而是一個動力整體,是一個系統,其中某一部分的變化會導致其他部分的變化。因此,無法藉由分析團體中的個體情況來推論出對整個團體的分析。他也提出個人生活空間和場域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Allport)和德國一些心理學家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實驗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主流。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問世, 1928 年瑟斯頓(Thurston)提出〈態度可以被測量〉的專論,因而發展出態度測量法。1934 年莫雷諾以測量法研究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6 年謝里夫(Sherif)出版《社會規範心理學》,說明團體規範的發展。1943 年,細科姆(Newcomb)在班寧頓大學進行研究,探討來自保守家庭的女性如何面對校園裡的自由主義。20 世紀 40 及 50 年代,團體影響和態度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
希特勒的崛起及展現權力的手段刺激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許多學者都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順從希特勒?」1950 年代,阿什(Asch)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Hovland)為首的耶魯學派則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
費斯廷格(F-estinger)提出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 1960 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 1970 年代,海德(Heider)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使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1980 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此外,隨著醫療科技和實驗方的進步,例如 EEG(腦電圖)和 MRI(磁共振成像)等技術的出現,幫助認知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等研究領域。
自60年代初起,蘇聯比較重視團體心理學研究。在社會主義國家以團體生活為主,政府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團體問題就成為社會心理學中獨特主題。強調研究實際生活中的團體,而不是去研究人為的實驗室團體,需透過現實社會關係的背景上去分析,而不應孤立進行研究。分析團體從事的活動及群眾心理,探討依從於團體共同活動的關係進展情況。團體心理學理論出發點是:團體共同活動的目的、價值、內容、內部的過程、相互作用、人際關係。透過共同活動,團體才得以形成、發展、產生大量的人際關係現象。
20 世紀下半頁,具有社會學背景的幾位學者提出對社會心理學影響甚大的重要觀點。例如:
1 特諾(R. Turner)與齊爾廉(L. Killian)認為群眾的集體行為,是面對新情勢或新環境時,個人行為傾向與新社會規範相互作用下的反應。特諾與羅森伯格(M. Ros enbe rg)合編的 Social Psycholog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一書是從社會學角度探究社會心理學的重要書籍。
2 史梅塞(N. Smelser)認為群眾的集體行為,是對經濟蕭條與自然災害等壓力情境的異常反應,像暴動、恐慌與革命行動等集體行為,可能是為了重建社會價值與社會結構的努力。
3 麥克菲爾(C. McPhail)認為集體行為與其他的社會行為並沒有根本差別,只是聚集在一起的行為組合而已,研究時應特別注意導致集體行為的線索。
90 年代,歐陸開始出版「批判社會心理學」(critical social psychology)的書籍,美國則出版「應用社會心理學」(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的書籍。無論是「批判」或「應用」,都希望能持續這個學術領域原有對人及社會的熱情,走出一條具人性且對社會有幫助的路。近年來,愈來愈多學者認識到實驗方法的局限性,逐漸重視現場研究,強調應用。對實驗室研究所得的理論,加以檢驗、修正、補充和發展。實驗室研究與現場研究相互論證,電腦的廣泛使用有助於處理大量材料,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也有助益。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