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夢醉:一個香港女生與九個居港異鄉人的對話(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優惠價
:70 折 196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專訪9位長住在港的異國朋友,從他們眼中,重新認識香港這座城市──序
【前言】
我們在追尋的時候,到底在追尋什麼?我們選擇流浪異鄉的時候,到底選擇了什麼?
旅遊大行其道,我大學時期也捉緊機會,一年起碼往外跑兩三次,意外地除了北美洲,每個洲都曾踏足,時間最長的一次在委內瑞拉住了一個半月,下一個夏天在挪威待了三個星期,相隔一年又在土耳其和埃及玩了二十天。聽起來都是一些很引人入勝的地方,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經歷,但每次不是焦頭爛額地回香港,就是思鄉症發作,打電話給朋友大哭,或是在當地生病兩天不出門,且夾雜著一點耍抑鬱。我有一個知心好友和我一樣,每次搭上長途飛機,客身異地,就各種不快樂。很多人會覺得花了錢,難得抽了時間去旅遊,就要玩得盡興。但我和我的朋友,就是忍不住悲傷,尤其身在異鄉時,不論是形單影隻,還是好友相伴,在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就是要悲傷。
我們花一大筆錢到不屬於自己的地方耍傷感很帥嗎?我們在追求痛苦嗎?我找不到答案。不過我知道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是會飛,用同樣的方式在心裡劃下傷口,在痛苦的伴隨之下藉機成長。
這些只是旅遊的經歷,與一個人選擇在家鄉以外的地方生活和發展事業是兩回事,但也是生命軌跡不長的我,與書中九位在港異鄉人的經歷最接近的一次了,我只能通過這些遊歷理解他們的故事。當中有灑脫的土耳其大哥、對家鄉和香港的文化差異成熟對待,文化智商很高的印度女士、性格一點都不像日本人的日本大叔、為了事業在香港發展,而在生命留下重大遺憾的紐約客、還有來自加勒比海,在香港苦中作樂的巴巴多斯*男子。他們的故事苦樂參半,聽到辛苦的部份,我不禁心想「獨在異鄉,忍受這樣不是味兒的生活為了什麼?」這問題我卻問不出口,我婉轉地問:「為什麼不回家?為什麼還留在香港?」他們的答案通常是工作需要、喜歡香港的文化、或是香港已經是他們的家了。不管他們的答案是什麼,目的也跟我旅遊時自尋痛苦一樣,選擇了某種生活模式,不論箇中好壞,都必須走下去,讓各種經歷成為成長的養分。那些五味雜陳的故事,便是他們生命的故事,只是剛好他們是個外國人,身處一個本不屬於自己、但慢慢可以管它叫家的地方。
他們的經歷讓人拍案叫絕,個人魅力更是無法擋,要是尋根究底找出是什麼原因,養成每個人致命的魅力和人生態度,這本書可能會變成心理學研究了。所以我只能透過文字把我從他們身上得到的一切,毫不遺留地呈現出來,盼望文字能像攝影機一樣記錄他們的表情動作、說話節奏、情緒起伏。而為他們拍照時總會叫他們把笑容收起來,希望能拍出很酷的照片,不過千挑萬選還是笑著的更適合放在書中,因為這就是他們面向生活的樣子。
書中的照片皆在香港拍攝,把外國人在香港生活的面貌拍下,有小泰國之稱的九龍城、東南亞人和非洲人的商業基地重慶大廈、白人聚居,看似沿海度假勝地的西貢……很多看上去都不像香港,但的確是香港的地方,容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編案:巴巴多斯,臺譯「巴貝多」,以下全書尊重作者採用香港「巴巴多斯」的譯法。書籍簡介
「我可以明天就離開香港,我也可以在這裡再留十年。」
「香港是我的夢想城市,在這裡生活恍若置身夢中。」
人為什麼要遠渡重洋,長居異邦?香港對於異鄉人來說,又是個什麼樣的居所?
作者專訪9位長住在港的異國朋友,包括成長於土耳其,隨著妻子工作來港營商的Teoman;來自印度,在香港享受到家鄉從未有過的自由和獨立自主的Natalia;從加勒比海的巴貝多(巴巴多斯)遠道而來,從藝術品銷售者變成酒吧DJ的Noel;尋找歸屬感的美國投資顧問Alex;盡情享受生活的西班牙人Oskar;紐約來的文化與宗教研究副教授James;娶了香港妻子,來自日本的退休族Sugiyama;自認「很香港」的哥倫比亞女孩Jennifer;巴西來的「足球先生」Fernando──9位異鄉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落腳香港。
你說他們可以隨心所欲追求自己的未來嗎?並不是;你說他們毫無選擇的餘地嗎?也不是。他們的「香港印象」可能彼此矛盾:安全、清潔、教育良好、自由、充滿機會、工時長、總是匆忙、富裕、帶有膚色歧視、不愛藝術、順從於群體、富有創意和能量、帶來苦澀,也帶來快樂……然而不論如何,在這座城市裡,他們已是香港的一分子,而手裡握著這本書的你我,或許都和這些異鄉人一樣,在那個名喚自由的光譜中,浮游著。
專訪9位長住在港的異國朋友,從他們眼中,重新認識香港這座城市──序
【前言】
我們在追尋的時候,到底在追尋什麼?我們選擇流浪異鄉的時候,到底選擇了什麼?
旅遊大行其道,我大學時期也捉緊機會,一年起碼往外跑兩三次,意外地除了北美洲,每個洲都曾踏足,時間最長的一次在委內瑞拉住了一個半月,下一個夏天在挪威待了三個星期,相隔一年又在土耳其和埃及玩了二十天。聽起來都是一些很引人入勝的地方,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經歷,但每次不是焦頭爛額地回香港,就是思鄉症發作,打電話給朋友大哭,或是在當地生病兩天不出門,且夾雜著一點耍抑鬱。我有一個知心好友和我一樣,每次搭上長途飛機,客身異地,就各種不快樂。很多人會覺得花了錢,難得抽了時間去旅遊,就要玩得盡興。但我和我的朋友,就是忍不住悲傷,尤其身在異鄉時,不論是形單影隻,還是好友相伴,在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就是要悲傷。
我們花一大筆錢到不屬於自己的地方耍傷感很帥嗎?我們在追求痛苦嗎?我找不到答案。不過我知道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是會飛,用同樣的方式在心裡劃下傷口,在痛苦的伴隨之下藉機成長。
這些只是旅遊的經歷,與一個人選擇在家鄉以外的地方生活和發展事業是兩回事,但也是生命軌跡不長的我,與書中九位在港異鄉人的經歷最接近的一次了,我只能通過這些遊歷理解他們的故事。當中有灑脫的土耳其大哥、對家鄉和香港的文化差異成熟對待,文化智商很高的印度女士、性格一點都不像日本人的日本大叔、為了事業在香港發展,而在生命留下重大遺憾的紐約客、還有來自加勒比海,在香港苦中作樂的巴巴多斯*男子。他們的故事苦樂參半,聽到辛苦的部份,我不禁心想「獨在異鄉,忍受這樣不是味兒的生活為了什麼?」這問題我卻問不出口,我婉轉地問:「為什麼不回家?為什麼還留在香港?」他們的答案通常是工作需要、喜歡香港的文化、或是香港已經是他們的家了。不管他們的答案是什麼,目的也跟我旅遊時自尋痛苦一樣,選擇了某種生活模式,不論箇中好壞,都必須走下去,讓各種經歷成為成長的養分。那些五味雜陳的故事,便是他們生命的故事,只是剛好他們是個外國人,身處一個本不屬於自己、但慢慢可以管它叫家的地方。
他們的經歷讓人拍案叫絕,個人魅力更是無法擋,要是尋根究底找出是什麼原因,養成每個人致命的魅力和人生態度,這本書可能會變成心理學研究了。所以我只能透過文字把我從他們身上得到的一切,毫不遺留地呈現出來,盼望文字能像攝影機一樣記錄他們的表情動作、說話節奏、情緒起伏。而為他們拍照時總會叫他們把笑容收起來,希望能拍出很酷的照片,不過千挑萬選還是笑著的更適合放在書中,因為這就是他們面向生活的樣子。
書中的照片皆在香港拍攝,把外國人在香港生活的面貌拍下,有小泰國之稱的九龍城、東南亞人和非洲人的商業基地重慶大廈、白人聚居,看似沿海度假勝地的西貢……很多看上去都不像香港,但的確是香港的地方,容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編案:巴巴多斯,臺譯「巴貝多」,以下全書尊重作者採用香港「巴巴多斯」的譯法。書籍簡介
「我可以明天就離開香港,我也可以在這裡再留十年。」
「香港是我的夢想城市,在這裡生活恍若置身夢中。」
人為什麼要遠渡重洋,長居異邦?香港對於異鄉人來說,又是個什麼樣的居所?
作者專訪9位長住在港的異國朋友,包括成長於土耳其,隨著妻子工作來港營商的Teoman;來自印度,在香港享受到家鄉從未有過的自由和獨立自主的Natalia;從加勒比海的巴貝多(巴巴多斯)遠道而來,從藝術品銷售者變成酒吧DJ的Noel;尋找歸屬感的美國投資顧問Alex;盡情享受生活的西班牙人Oskar;紐約來的文化與宗教研究副教授James;娶了香港妻子,來自日本的退休族Sugiyama;自認「很香港」的哥倫比亞女孩Jennifer;巴西來的「足球先生」Fernando──9位異鄉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落腳香港。
你說他們可以隨心所欲追求自己的未來嗎?並不是;你說他們毫無選擇的餘地嗎?也不是。他們的「香港印象」可能彼此矛盾:安全、清潔、教育良好、自由、充滿機會、工時長、總是匆忙、富裕、帶有膚色歧視、不愛藝術、順從於群體、富有創意和能量、帶來苦澀,也帶來快樂……然而不論如何,在這座城市裡,他們已是香港的一分子,而手裡握著這本書的你我,或許都和這些異鄉人一樣,在那個名喚自由的光譜中,浮游著。
作者簡介
艾禮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系,手執相機,頭上長了無形的觸鬚,隨着混濁的氣流找尋應被看見的時刻。用未來去追已逝的瞬間。 在香港屋村長大,從小多愁善感,思緒常在虛幻的時空飛騰穿梭。對文化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充滿好奇,進了大學,善用每個機會往外飛,認識了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朋友。一路以來,藝術以不同形式常伴,躁動不安的心靈想將在不同國度的所看所聞巨細無遺地記錄下來。認為只要用心聆聽,每個靈魂的故事都值得拍成電影。今天,用文字和攝影記錄生命的記憶碎片。期盼自己的目光永遠像新生兒一般清澈明亮,才能在一片混沌看到光芒,讓其映入鏡頭,放諸世界。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系,手執相機,頭上長了無形的觸鬚,隨着混濁的氣流找尋應被看見的時刻。用未來去追已逝的瞬間。 在香港屋村長大,從小多愁善感,思緒常在虛幻的時空飛騰穿梭。對文化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充滿好奇,進了大學,善用每個機會往外飛,認識了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朋友。一路以來,藝術以不同形式常伴,躁動不安的心靈想將在不同國度的所看所聞巨細無遺地記錄下來。認為只要用心聆聽,每個靈魂的故事都值得拍成電影。今天,用文字和攝影記錄生命的記憶碎片。期盼自己的目光永遠像新生兒一般清澈明亮,才能在一片混沌看到光芒,讓其映入鏡頭,放諸世界。
目次
總序/GLOs人文及社會系列
前言
Teoman (土耳其)
Natalia (印度)
Noel (巴巴多斯)
Alex (美國)
Oskar (西班牙)
James (美國‧紐約)
Sugiyama Masatoshi (日本)
Jennifer (哥倫比亞)
Fernando (巴西)
前言
Teoman (土耳其)
Natalia (印度)
Noel (巴巴多斯)
Alex (美國)
Oskar (西班牙)
James (美國‧紐約)
Sugiyama Masatoshi (日本)
Jennifer (哥倫比亞)
Fernando (巴西)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