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80 元優惠價
:70 折 546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追尋聶紺弩文學身影三十年,張在軍匯集海內外相關文獻、輔以親友書信,以年代為序完成聶紺弩先生最完整的資料彙編。序
序一/劉再復
在軍兄:
我們這裡又是瘟疫,又是山火,又是大雪,但是聶老(你稱紺翁)有靈,我終於收到你寫作的關於他的《年譜》了。聶紺弩是個偉大作家,他的人格,他的品質,他的精神,他的著述,都具有偉大性。可惜很少人能瞭解這一點。你很了不起,能認識他的偉大價值,三十年尋覓,十年整理,完成了《年譜》工程。在洛磯山下,我要向你致敬。我正在閱讀你寫的《年譜》,你和聶老畢竟是同鄉,加上你的至情至性,《年譜》編寫得格外明晰,條理格外清楚,資料紮實翔實,是部非常難得的好書。我非常願意為你題簽書名。只因剛跌倒,手受傷,過些天才能寫好。我已七十九歲,事事力不從心。但腦子還清楚,看到有人關注研究聶紺弩老先生,就興奮不已。
劉再復,於美國2020年10月29日
序二/陳子善
張在軍兄的《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要付梓了。大概由於我與聶先生有過交往,寫過紀念聶先生的文章(〈瑣憶聶紺弩先生〉,《傳記文學》2021年4月號),他要我寫篇序,卻之不恭,只能勉力為之。其實我並未專門研究聶先生的生平和創作,不是寫序的理想人選。
聶紺弩先生(1903―1986),筆名耳耶、二鴉等,早年投身左翼文藝運動,曾與魯迅有過交往和合作,編刊物、寫小說、寫新詩、寫劇本,尤以嬉笑怒罵的雜文著稱。1950年代以後從事中國古典小說的編輯和研究。1958年被錯劃成「右派」後,開始舊體詩詞的寫作,終以「散宜生詩」馳名海內外,使其後期的文學生涯更顯輝煌。無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還是當代文學史上,聶紺弩都是一個響亮的名字。
在軍與聶先生是同鄉,都是湖北京山人。聶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培育成長的一代人。而在軍比聶先生小七十歲,至少隔了兩代。聶先生1986年逝世時,在軍還是個中學生。但他卻對聶紺弩其人其文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他在本書後記〈三十萬言三十年〉中對自己走上聶紺弩研究之路做了深情而又詳細的交代。從中可以得知,在軍讀高三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京山的一個小文具店裏購得一本聶紺弩《散宜生詩‧拾遺草》(史林安、侯井天編,京山縣誌辦公室1990年印)。這是他收藏的第一本聶先生的書,也從此開啟了他研究聶紺弩的漫漫征途。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不解之緣,就這樣開始了,確定了,我想,這不僅僅是聶先生是在軍故鄉先賢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在軍在思想上、精神上和人生追求上都十分欽敬聶先生,立志為聶先生研究多做些事。
在軍的聶紺弩研究雖然起步較早,但他並不急於發表論文,而是扎扎實實地先做相關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為此他作了充分的準備,聶先生在不同歷史時期出版的幾乎所有的著作,他都費心費力搜齊了。編一部聶先生的年譜,寫一部聶先生的傳記,這是在軍最大的心願。自2008年起,他著手編撰《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其間雖因別的研究專案而中斷了一段時間,但新冠疫情之後,他閉門著編,心無旁騖,終於大功告成。
在一些自以為有學問的人的眼裏,年譜只是史料堆積,按年編排而已,算不上學術研究,近年甚至發生了以年譜為題的博士學位論文無法通過的學界怪事。殊不知編撰體例嚴密,表述精當的作家年譜,完全體現了編撰者的史見史識和學術功力,同樣對作家研究和文學史研究有所推動,甚至是十分重要的推動。綜觀在軍這部《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就至少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一,這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普通的現代作家年譜,而是在軍以所努力發掘的大量第一手史料,「有意」的或「無意」的史料(馬克‧布洛赫《歷史學家的技藝》中語)為基礎,以記年體的形式,展示了聶先生獨特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如聶先生自己所說的「所謂文章處處疵」,「月光如水又吟詩」(〈六十〉自壽詩),同時也折射了聶先生所處的那個複雜變幻的年代,所謂「以一滴水見大海」是也。
二,年譜在體例上有所創新。年譜共七卷,從聶先生的京山少年時期、黃埔時期、莫斯科時期、東京時期、上海左聯時期、全面抗戰(含武漢、臨汾、西安、皖南雲嶺、桂林等時期)、第二次國共內戰(含上海、香港時期)到共和國北京時期、北大荒時期,一直到他平反後的北京晚年。以空間的轉換和時間的推移來結構作家年譜,近年來其他年譜編撰者也有所嘗試,如子張兄編撰的《吳伯簫先生編年事輯》(2020年11月北京中華書局初版)。在軍這部聶紺弩年譜是又一部成功的例證。
三,在軍編撰《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時,十卷本《聶紺弩全集》早已於2004年2月由武漢出版社初版。但他決不以此為滿足,而是對這部全集作了較為全面的校核,在年譜中補充了全集失收的聶先生佚文(包括雜文、時評、詩詞、會議紀要、編者語等)佚簡共近170餘篇,其中在軍獨立發現的佚文50餘篇、佚簡10多通。尤為難得的是,聶先生1923年時在新加坡《新國民日報》發表的4篇時評,也由在軍發掘出土。同時,在軍還糾正了全集所附錄的〈聶紺弩年表〉中的大量錯訛。凡此種種,都使年譜為聶紺弩研究的拓展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石。
正如吾友謝泳兄所言,年譜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記述文體。而除了作品之外,作家年譜也是研究一個作家的必不可少的入門。但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被稱為作家的寫作人不知凡幾,並非每個作家都值得編年譜、寫傳記的,而聶先生絕對值得編年譜、寫傳記,這是因為他的曲折坎坷的經歷,也因為他多方面的文學貢獻,因為他的《散宜生詩》等舊體詩詞的傑出成就,更因為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一個雖不無缺點卻最終仍保持了獨立思考的大寫的人,值得我們從他的詩文中、從他的身上去進一步認識和探究。從這個意義講,在軍編撰這部《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的目的應該已經達到了。
當然,《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的問世,只是在軍的聶紺弩研究的第一個可喜成果。接下來,他還有許許多多工作要做,如更為完備的《聶紺弩先生年譜長編》的編撰、《聶紺弩新傳》的動筆……祝願在軍在聶紺弩研究上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是為序。
2021年7月27日於海上梅川書舍書籍簡介
聶紺弩(1903-1986)是極富傳奇色彩的現代作家,周恩來稱他是「20世紀最大的自由主義者」,章詒和在《往事並不如煙》中回憶其人:「敢想、敢怒、敢罵、敢笑、敢哭。」聶紺弩1922年加入國民黨,是黃埔二期學生,作為蔣介石衛隊參加過第一次東征;後以高小學歷考取莫斯科中山大學,與鄧小平、蔣經國等人同學。1935年加入共產黨,1938年參加新四軍。他當過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副主任,也任過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他蹲過日本人的監獄,躲過國民黨的抓捕,卻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坐牢十年,釋放後又臥床十年。
本書以年代為主線,匯集海內外各種文獻資料,其中包含大量親友書信,以及相關的政治、軍事、文化等大事,立體地呈現出聶紺弩坎坷的一生,雖為年譜,亦可作為傳記閱讀。史實考訂嚴謹,糾正了不少從前的訛誤之處,堪稱研究聶紺弩最完整的資料彙編。
「《年譜》編寫得格外明晰,條理格外清楚,資料紮實翔實,是部非常難得的好書。」──知名學者、作家 劉再復
「年譜中補充了全集失收的聶先生佚文(包括雜文、時評、詩詞、會議紀要、編者語等)佚簡共近170餘篇,……為聶紺弩研究的拓展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石。」──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子善
追尋聶紺弩文學身影三十年,張在軍匯集海內外相關文獻、輔以親友書信,以年代為序完成聶紺弩先生最完整的資料彙編。序
序一/劉再復
在軍兄:
我們這裡又是瘟疫,又是山火,又是大雪,但是聶老(你稱紺翁)有靈,我終於收到你寫作的關於他的《年譜》了。聶紺弩是個偉大作家,他的人格,他的品質,他的精神,他的著述,都具有偉大性。可惜很少人能瞭解這一點。你很了不起,能認識他的偉大價值,三十年尋覓,十年整理,完成了《年譜》工程。在洛磯山下,我要向你致敬。我正在閱讀你寫的《年譜》,你和聶老畢竟是同鄉,加上你的至情至性,《年譜》編寫得格外明晰,條理格外清楚,資料紮實翔實,是部非常難得的好書。我非常願意為你題簽書名。只因剛跌倒,手受傷,過些天才能寫好。我已七十九歲,事事力不從心。但腦子還清楚,看到有人關注研究聶紺弩老先生,就興奮不已。
劉再復,於美國2020年10月29日
序二/陳子善
張在軍兄的《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要付梓了。大概由於我與聶先生有過交往,寫過紀念聶先生的文章(〈瑣憶聶紺弩先生〉,《傳記文學》2021年4月號),他要我寫篇序,卻之不恭,只能勉力為之。其實我並未專門研究聶先生的生平和創作,不是寫序的理想人選。
聶紺弩先生(1903―1986),筆名耳耶、二鴉等,早年投身左翼文藝運動,曾與魯迅有過交往和合作,編刊物、寫小說、寫新詩、寫劇本,尤以嬉笑怒罵的雜文著稱。1950年代以後從事中國古典小說的編輯和研究。1958年被錯劃成「右派」後,開始舊體詩詞的寫作,終以「散宜生詩」馳名海內外,使其後期的文學生涯更顯輝煌。無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還是當代文學史上,聶紺弩都是一個響亮的名字。
在軍與聶先生是同鄉,都是湖北京山人。聶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培育成長的一代人。而在軍比聶先生小七十歲,至少隔了兩代。聶先生1986年逝世時,在軍還是個中學生。但他卻對聶紺弩其人其文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他在本書後記〈三十萬言三十年〉中對自己走上聶紺弩研究之路做了深情而又詳細的交代。從中可以得知,在軍讀高三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京山的一個小文具店裏購得一本聶紺弩《散宜生詩‧拾遺草》(史林安、侯井天編,京山縣誌辦公室1990年印)。這是他收藏的第一本聶先生的書,也從此開啟了他研究聶紺弩的漫漫征途。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不解之緣,就這樣開始了,確定了,我想,這不僅僅是聶先生是在軍故鄉先賢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在軍在思想上、精神上和人生追求上都十分欽敬聶先生,立志為聶先生研究多做些事。
在軍的聶紺弩研究雖然起步較早,但他並不急於發表論文,而是扎扎實實地先做相關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為此他作了充分的準備,聶先生在不同歷史時期出版的幾乎所有的著作,他都費心費力搜齊了。編一部聶先生的年譜,寫一部聶先生的傳記,這是在軍最大的心願。自2008年起,他著手編撰《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其間雖因別的研究專案而中斷了一段時間,但新冠疫情之後,他閉門著編,心無旁騖,終於大功告成。
在一些自以為有學問的人的眼裏,年譜只是史料堆積,按年編排而已,算不上學術研究,近年甚至發生了以年譜為題的博士學位論文無法通過的學界怪事。殊不知編撰體例嚴密,表述精當的作家年譜,完全體現了編撰者的史見史識和學術功力,同樣對作家研究和文學史研究有所推動,甚至是十分重要的推動。綜觀在軍這部《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就至少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一,這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普通的現代作家年譜,而是在軍以所努力發掘的大量第一手史料,「有意」的或「無意」的史料(馬克‧布洛赫《歷史學家的技藝》中語)為基礎,以記年體的形式,展示了聶先生獨特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如聶先生自己所說的「所謂文章處處疵」,「月光如水又吟詩」(〈六十〉自壽詩),同時也折射了聶先生所處的那個複雜變幻的年代,所謂「以一滴水見大海」是也。
二,年譜在體例上有所創新。年譜共七卷,從聶先生的京山少年時期、黃埔時期、莫斯科時期、東京時期、上海左聯時期、全面抗戰(含武漢、臨汾、西安、皖南雲嶺、桂林等時期)、第二次國共內戰(含上海、香港時期)到共和國北京時期、北大荒時期,一直到他平反後的北京晚年。以空間的轉換和時間的推移來結構作家年譜,近年來其他年譜編撰者也有所嘗試,如子張兄編撰的《吳伯簫先生編年事輯》(2020年11月北京中華書局初版)。在軍這部聶紺弩年譜是又一部成功的例證。
三,在軍編撰《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時,十卷本《聶紺弩全集》早已於2004年2月由武漢出版社初版。但他決不以此為滿足,而是對這部全集作了較為全面的校核,在年譜中補充了全集失收的聶先生佚文(包括雜文、時評、詩詞、會議紀要、編者語等)佚簡共近170餘篇,其中在軍獨立發現的佚文50餘篇、佚簡10多通。尤為難得的是,聶先生1923年時在新加坡《新國民日報》發表的4篇時評,也由在軍發掘出土。同時,在軍還糾正了全集所附錄的〈聶紺弩年表〉中的大量錯訛。凡此種種,都使年譜為聶紺弩研究的拓展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石。
正如吾友謝泳兄所言,年譜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記述文體。而除了作品之外,作家年譜也是研究一個作家的必不可少的入門。但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被稱為作家的寫作人不知凡幾,並非每個作家都值得編年譜、寫傳記的,而聶先生絕對值得編年譜、寫傳記,這是因為他的曲折坎坷的經歷,也因為他多方面的文學貢獻,因為他的《散宜生詩》等舊體詩詞的傑出成就,更因為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一個雖不無缺點卻最終仍保持了獨立思考的大寫的人,值得我們從他的詩文中、從他的身上去進一步認識和探究。從這個意義講,在軍編撰這部《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的目的應該已經達到了。
當然,《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的問世,只是在軍的聶紺弩研究的第一個可喜成果。接下來,他還有許許多多工作要做,如更為完備的《聶紺弩先生年譜長編》的編撰、《聶紺弩新傳》的動筆……祝願在軍在聶紺弩研究上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是為序。
2021年7月27日於海上梅川書舍書籍簡介
聶紺弩(1903-1986)是極富傳奇色彩的現代作家,周恩來稱他是「20世紀最大的自由主義者」,章詒和在《往事並不如煙》中回憶其人:「敢想、敢怒、敢罵、敢笑、敢哭。」聶紺弩1922年加入國民黨,是黃埔二期學生,作為蔣介石衛隊參加過第一次東征;後以高小學歷考取莫斯科中山大學,與鄧小平、蔣經國等人同學。1935年加入共產黨,1938年參加新四軍。他當過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副主任,也任過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他蹲過日本人的監獄,躲過國民黨的抓捕,卻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坐牢十年,釋放後又臥床十年。
本書以年代為主線,匯集海內外各種文獻資料,其中包含大量親友書信,以及相關的政治、軍事、文化等大事,立體地呈現出聶紺弩坎坷的一生,雖為年譜,亦可作為傳記閱讀。史實考訂嚴謹,糾正了不少從前的訛誤之處,堪稱研究聶紺弩最完整的資料彙編。
「《年譜》編寫得格外明晰,條理格外清楚,資料紮實翔實,是部非常難得的好書。」──知名學者、作家 劉再復
「年譜中補充了全集失收的聶先生佚文(包括雜文、時評、詩詞、會議紀要、編者語等)佚簡共近170餘篇,……為聶紺弩研究的拓展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石。」──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子善
作者簡介
張在軍
筆名張弩弓,湖北京山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理事。早年熱衷雜文隨筆寫作,近年致力歷史文化研究。已在海內外出版著作十幾種,多次入選各類圖書排行榜。主要作品有《苦難與輝煌: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戰亂與革命中的東北大學》、《西北聯大》、《發現永安》等。
筆名張弩弓,湖北京山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理事。早年熱衷雜文隨筆寫作,近年致力歷史文化研究。已在海內外出版著作十幾種,多次入選各類圖書排行榜。主要作品有《苦難與輝煌: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戰亂與革命中的東北大學》、《西北聯大》、《發現永安》等。
目次
致謝
序一/劉再復
序二/陳子善
編例
卷一 山僻小城聶賢人
1903年(癸卯) 一歲
1904年(甲辰) 二歲
1905年(乙巳) 三歲
1906年(丙午) 四歲
1907年(丁未) 五歲
1908年(戊申) 六歲
1909年(己酉) 七歲
1910年(庚戌) 八歲
1911年(辛亥) 九歲
中華民國元年
1912年(壬子) 十歲
1913年(癸丑) 十一歲
1914年(甲寅) 十二歲
1915年(乙卯) 十三歲
1916年(丙辰) 十四歲
1917年(丁巳) 十五歲
1918年(戊午) 十六歲
1919年(己未) 十七歲
1920年(庚申) 十八歲
1921年(辛酉) 十九歲
卷二 國民黨員黃埔生
1922年(壬戌) 二十歲
1923年(癸亥) 二十一歲
1924年(甲子) 二十二歲
1925年(乙丑) 二十三歲
1926年(丙寅) 二十四歲
1927年(丁卯) 二十五歲
1928年(戊辰) 二十六歲
1929年(己巳) 二十七歲
1930年(庚午) 二十八歲
1931年(辛未) 二十九歲
卷三 左翼作家新四軍
1932年(壬申) 三十歲
1933年(癸酉) 三十一歲
1934年(甲戌) 三十二歲
1935年(乙亥) 三十三歲
1936年(丙子) 三十四歲
1937年(丁丑) 三十五歲
1938年(戊寅) 三十六歲
1939年(己卯) 三十七歲
卷四 副刊編輯雜文家
1940年(庚辰) 三十八歲
1941年(辛巳) 三十九歲
1942年(壬午) 四十歲
1943年(癸未) 四十一歲
1944年(甲申) 四十二歲
1945年(乙酉) 四十三歲
1946年(丙戌) 四十四歲
1947年(丁亥) 四十五歲
1948年(戊子) 四十六歲
1949年(己丑) 四十七歲
1950年(庚寅) 四十八歲
1951年(辛卯) 四十九歲
卷五 右派分子吃遺產
1952年(壬辰) 五十歲
1953年(癸巳) 五十一歲
1954年(甲午) 五十二歲
1955年(乙未) 五十三歲
1956年(丙申) 五十四歲
1957年(丁酉) 五十五歲
1958年(戊戌) 五十六歲
1959年(己亥) 五十七歲
1960年(庚子) 五十八歲
1961年(辛丑) 五十九歲
1962年(壬寅) 六十歲
1963年(癸卯) 六十一歲
1964年(甲辰) 六十二歲
1965年(乙巳) 六十三歲
1966年(丙午) 六十四歲
卷六 運交華蓋作楚囚
1967年(丁未) 六十五歲
1968年(戊申) 六十六歲
1969年(己酉) 六十七歲
1970年(庚戌) 六十八歲
1971年(辛亥) 六十九歲
1972年(壬子) 七十歲
1973年(癸丑) 七十一歲
1974年(甲寅) 七十二歲
1975年(乙卯) 七十三歲
1976年(丙辰) 七十四歲
卷七 特赦歸來一臥佛
1977年(丁巳) 七十五歲
1978年(戊午) 七十六歲
1979年(己未) 七十七歲
1980年(庚申) 七十八歲
1981年(辛酉) 七十九歲
1982年(壬戌) 八十歲
1983年(癸亥) 八十一歲
1984年(甲子) 八十二歲
1985年(乙丑) 八十三歲
1986年(丙寅) 八十四歲
後記──三十萬言三十年
主要參考資料
序一/劉再復
序二/陳子善
編例
卷一 山僻小城聶賢人
1903年(癸卯) 一歲
1904年(甲辰) 二歲
1905年(乙巳) 三歲
1906年(丙午) 四歲
1907年(丁未) 五歲
1908年(戊申) 六歲
1909年(己酉) 七歲
1910年(庚戌) 八歲
1911年(辛亥) 九歲
中華民國元年
1912年(壬子) 十歲
1913年(癸丑) 十一歲
1914年(甲寅) 十二歲
1915年(乙卯) 十三歲
1916年(丙辰) 十四歲
1917年(丁巳) 十五歲
1918年(戊午) 十六歲
1919年(己未) 十七歲
1920年(庚申) 十八歲
1921年(辛酉) 十九歲
卷二 國民黨員黃埔生
1922年(壬戌) 二十歲
1923年(癸亥) 二十一歲
1924年(甲子) 二十二歲
1925年(乙丑) 二十三歲
1926年(丙寅) 二十四歲
1927年(丁卯) 二十五歲
1928年(戊辰) 二十六歲
1929年(己巳) 二十七歲
1930年(庚午) 二十八歲
1931年(辛未) 二十九歲
卷三 左翼作家新四軍
1932年(壬申) 三十歲
1933年(癸酉) 三十一歲
1934年(甲戌) 三十二歲
1935年(乙亥) 三十三歲
1936年(丙子) 三十四歲
1937年(丁丑) 三十五歲
1938年(戊寅) 三十六歲
1939年(己卯) 三十七歲
卷四 副刊編輯雜文家
1940年(庚辰) 三十八歲
1941年(辛巳) 三十九歲
1942年(壬午) 四十歲
1943年(癸未) 四十一歲
1944年(甲申) 四十二歲
1945年(乙酉) 四十三歲
1946年(丙戌) 四十四歲
1947年(丁亥) 四十五歲
1948年(戊子) 四十六歲
1949年(己丑) 四十七歲
1950年(庚寅) 四十八歲
1951年(辛卯) 四十九歲
卷五 右派分子吃遺產
1952年(壬辰) 五十歲
1953年(癸巳) 五十一歲
1954年(甲午) 五十二歲
1955年(乙未) 五十三歲
1956年(丙申) 五十四歲
1957年(丁酉) 五十五歲
1958年(戊戌) 五十六歲
1959年(己亥) 五十七歲
1960年(庚子) 五十八歲
1961年(辛丑) 五十九歲
1962年(壬寅) 六十歲
1963年(癸卯) 六十一歲
1964年(甲辰) 六十二歲
1965年(乙巳) 六十三歲
1966年(丙午) 六十四歲
卷六 運交華蓋作楚囚
1967年(丁未) 六十五歲
1968年(戊申) 六十六歲
1969年(己酉) 六十七歲
1970年(庚戌) 六十八歲
1971年(辛亥) 六十九歲
1972年(壬子) 七十歲
1973年(癸丑) 七十一歲
1974年(甲寅) 七十二歲
1975年(乙卯) 七十三歲
1976年(丙辰) 七十四歲
卷七 特赦歸來一臥佛
1977年(丁巳) 七十五歲
1978年(戊午) 七十六歲
1979年(己未) 七十七歲
1980年(庚申) 七十八歲
1981年(辛酉) 七十九歲
1982年(壬戌) 八十歲
1983年(癸亥) 八十一歲
1984年(甲子) 八十二歲
1985年(乙丑) 八十三歲
1986年(丙寅) 八十四歲
後記──三十萬言三十年
主要參考資料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