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電子書
祭祀習俗(電子書)
70折

祭祀習俗(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20 元
優惠價
70154
未開放訂購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商品簡介

螢光蛋白 照亮大腦


神奇綠色螢光蛋白為神經科學點高了未來,

再搭配致動分子,就可用雷射遙控果蠅!



抗暖化大絕招:為地球遮陽 p32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更完備的新版本 p76

帶個掌上型核磁共振儀去考古! p100

微量三聚氰胺,如何分析定量?p112



生命科學的進步,常仰賴其他科學領域的發明或技術,例如電子顯微鏡讓科學家能夠觀察細胞的細微構造、蛋白質定序與DNA定序成為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工具、聚合鏈鎖反應(PCR)從考古學到鑑識科學都用得到。這些重大的成就陸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或化學獎的肯定,而今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成就: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 protein, GFP),也為生命科學打開了新的視野。這種蛋白質從發現至今40多年了,但直到近10多年來才有廣泛的應用。



綠色螢光蛋白是由日裔化學家下村脩在1961年從維多利亞管水母(Aequorea vicotria)中發現的。下村脩在日本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是關於海洋節肢動物海螢(Cypridina)中的發光蛋白,後來他被延攬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對象換成了維多利亞管水母,因而發現了GFP。這種蛋白質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會發出綠色螢光,因而得名。



大部份能夠發出螢光的蛋白質,通常需要其他分子的協助,例如螢火蟲體內的螢光酵素(luciferase)必須催化螢光素(luciferin)與氧氣結合,再由高能分子ATP提供能量,才會發出螢光;有的發光的部位並非蛋白質本身,而是其他的分子,這類系統比較複雜,如果要在細胞內發出螢光,除了需要活化酵素的基因之外,還得合成其他的分子。GFP特殊之處在於它既不需要能量分子,也不必與其他分子結合,只要受到紫外光或是藍光照射,就會發光。



一個基因就讓線蟲發光



下村脩雖然在1970年代持續研究GFP的細節,但是當時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才剛起步,而且許多生物發出螢光的機制也陸續揭開,因此GFP並沒有受到太多注意。直到1988年,專門研究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生物學家喬非(Martin Chalfie)在一次演講中得知有這種蛋白質之後,就有了利用它的點子。線蟲是透明的,只有數毫米長,全身只有900多個細胞,但是五臟俱全,是科學家最常使用的研究模式生物之一。喬非設想,如果能把GFP的基因連接到線蟲其他基因的開關、或是放在其他蛋白質的基因之後一起活化,產生GFP,那麼GFP的螢光就能成為這些基因活動的指標。



當時GFP的基因還沒有找到,不過美國伍茲赫爾海洋研究所的普萊雪(Douglas Prasher)已在進行,幾年後普萊雪成功了,便將選殖出的基因給了喬非。喬非的團隊先在大腸桿菌中測試這個基因的效果。果然,大腸桿菌只要有了GFP的基因,在紫外光照射下便會發出綠光。喬非隨後將這個基因運用在他熟悉的線蟲上,並於1994年發表研究成果:將GFP的基因放到線蟲觸覺受器神經元(touch receptor neuron)中特別活躍的基因啟動子後,在顯微鏡下,線蟲的這些神經元果然發出綠色的光芒。



這個成功的應用,為生物學指出了一條明路,現在科學家有了這一項利器在手,能夠觀察特定細胞中個別基因的活動,例如只要將GFP的基因放在與多巴胺合成相關的基因之後,就可找出哪些細胞能夠製造多巴胺。甚至利用遺傳工程技術讓GFP基因接在蛋白質產物上(這是分子生物學的基本技術),觀察蛋白質在細胞中的活動與分佈。如果把能和鈣離子結合的蛋白質鈣調素(calmodulin)和GFP連接在一起,由於鈣調素與鈣離子結合時形狀會改變,進而影響GFP的發光能力,如此就能顯示細胞中鈣離子的濃度變化。這些放入GFP基因的細胞沒有經過化學固定、不需要加入其他物質才能顯色,是最接近原始狀況的細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154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