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給台灣建築的禮物
滿額折

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給台灣建築的禮物

商品資訊

定價
:NT$ 800 元
優惠價
90720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79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第一手教材!台灣2050淨零建築路徑兩大政策工具的理論與指向!
◆借鏡國際發展經驗
取法美國、澳洲、英國、德國、日本、歐盟推動淨零建築之制度面、戰略面近況及展望。

◆精析評估理論邏輯
深入介紹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低碳建築評估系統LEBR的理論內涵及方法論。

◆指出成本最佳化戰略
以「建築能效法制化」作為台灣淨零建築的成本最佳化戰略,用以突破亞熱帶國家於節能信仰、節能技術之瓶頸。

◆展望低碳建築產業
概觀建築碳排結構,提供舊建材再利用、低碳循環建材、低碳工法、建築延壽四項減碳技術與優惠計算方法,以取得低碳建築之認證。
 

作者簡介

林憲德

1977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
1981獲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工學碩士
1984獲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工學博士
1984任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1989升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2013升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講座教授

告別建築生涯序

數年前,我的建築生涯本來已到終點,但因「淨零排放」排山倒海來勢洶洶,自覺社會責任未了,咬牙打造了這「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延誤五年下車,終於能善待自己回歸失去的自我,依於仁、游於藝了。

曾以藝術為己任、以建築系為唯一志願進入大學的我,曾幻想成為建築大師,但大學四年被一些虛無飄渺的建築理論疲勞轟炸之後,發覺台灣的建築教育嚴重缺乏科學方法,很難登入永續設計的殿堂。藝術志向的我雖然對設計美學課程駕輕就熟,但因厭倦了虛華無實的大師妄想,惶恐建築設計與工程實務脫節,毅然潛入鑽研建築物理的生涯。

近半世紀闖蕩台灣建築界,從建築節能規範、綠建築標章、建築能效、低碳建築、淨零建築等法令制度,筆者忝為扶箕揮鸞一員,同時一路嘔心瀝血為永續台灣建築之路寫了十幾本專書。其中,最費我心力的就是「熱濕氣候的人居熱環境」一書,是我大學最想學但最聽不懂的課程內容,因為當時老教授以七拼八湊的國外大雜匯資料,在課堂上不知所云。我一直期待能由環境氣候去探索台灣建築是什麼?亞熱帶建築風格是何物?風土氣候如何形塑建築?但我們的建築教育卻如此空口說白話、混水摸魚,讓我心生不滿。此不滿讓我萌生為下一代寫一本好教材的宏願,於是毅然負笈東瀛,專研建築物理。返國後立即寫下此書,自認可嘉惠學子,並且四十年來因應新局面不斷更新,再版了七八次。

然而,不覺之間,突然發現這十幾本專書虧空了我很大的財富,因為建築界大多只喜歡看圖片、不看書、不買書,偏偏我的書都是自費出版較艱澀的工程學術專書,銷路不佳又慢,況且一有建築法令更替或新政策發展,我深恐虧欠讀者,不顧舊版囤積,立即更新再版,有時一次再版就得銷毀五、六百本舊版書(一版才千本),但卻不知虧本(因為多吃掉我的研究經費)而樂此不疲。

另外,我從出版經驗中發現一些諷刺的現象:如「迷霧原鄉」一書,是我為了追尋亞熱帶風土建築的原貌,二十年踏遍中國西南、東南亞山區、馬來西亞、印尼島嶼的泣血之作,但卻乏人問津而庫存滿屋、虧了不少家產;反之,像「綠建築91技術」一書,是我無心插柳、勉強出版的應景書,但卻十分暢銷而一再更新。說是無心插柳,並非其內容不好或我敷衍寫作,乃因該書是呼應政府綠建築政策而拾人牙慧的工具書,與我基於學術、追求巔峰的創作層次不同、快感不足。

誤人子弟四十載,本書是我退休告別建築生涯的著作。我一生雖然寫了數百篇論文與十數本專書,但這書是我總結永續建築研究,所「留給台灣建築的禮物」。這不是一份美麗夢幻的禮物,而是基於地球環境危機與建築社會責任,對「2050淨零路徑」所端出的勸世箴言,是一份不甚浪漫,卻是良藥苦口、酸甜夾雜的禮物。這份禮物同時也是針對以下兩種「淨零病灶」所提出的處方箋。

淨零病灶之一:打著「淨零排放旗幟」攔路取財,哄抬ESG、碳關稅、碳交易的威脅,尤其是不少顧問公司、環保團體、認證機構、網路媒體繪聲繪影,誇大宣傳非必要的碳盤查與碳權認證,造成政府、企業與民眾的恐慌與焦慮。

淨零病灶之二:誤信智慧科技、創新科技為「淨零萬靈丹」,妄想高科技可拯救地球,不改變貪婪生活模式、不盡人類環保責任,以買贖罪券上天堂心態,追求更高價、更沒必要、更沒效率的漂綠科技與產品。

我個人非常不喜歡「淨零」這名詞,因為當今連種一棵樹、開一輛電動車、裝一面光電板、換一只LED燈等區區小善都被說成淨零行動,有如把「淨零」當成迷幻藥般,這可能延誤有效的環保行動而危及地球生命。我認為「淨零」只是畫餅充飢、幻想長生不老藥的口號,「近零」才是當今人類應做的菩薩修行,唯有兢兢業業於務實的「近零」,才能免除人類文明快速毀滅的危機。雖然如此,我還是借助這不喜歡的「淨零」名詞,以「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作為「淨零建築病灶」的誠實處方箋。

這處方箋不編織長生不老藥的美夢,只是善盡告知淨零真相的責任,奉勸以「30%淨零建築」的菩薩修行,邁向「2050淨零路徑」的成佛之路,同時建議應善用可負擔的平價成熟科技,並克制人類揮霍貪婪的本性,有效落實可行的「近零政策」,或許才能挽救人類文明免於毀滅。

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與低碳建築評估系統LEBR,這兩把鑰匙如今已變成官方手冊,成為台灣2050淨零建築路徑的政策工具,本來可樂觀其發展而無須本書加油添醋,但筆者唯恐被濃縮簡化的BERSLEBR,在背後所隱藏的精闢理論、簡化邏輯與國際發展經驗不為人知,甚至擔心日後被便宜行事、扭曲變形,不得不在退休前整理成書,期待後繼研究者、學子能溯源參閱探索,並精益求精,以護持台灣走向更平順、更正確的淨零建築之路。

不久前,聯合國第28屆氣候峰會COP28剛結束,COP15《巴黎氣候協議》的全球均溫升幅控制在1.5度以內的倡議被發現很可能會跳票,但回想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也沒被認真執行、更不用說被兌現,跳票也不足為奇。戈巴契夫在一次訪談中說:「工業國家的人就像Titanic郵輪上的乘客,當郵輪下沈時,就將椅子從下層甲板往上一層搬」(Franzs Alt,王琪等譯,2005p35)。假如人類不善盡人類環保責任,頻頻以「淨零謊言」掩耳盜鈴,則地球Titanic會更快速下沉。「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這處方箋雖非萬靈丹,但期待可被取藥、服用,也期待能有助於病灶的改善,或許能停止這地球Titanic郵輪的下沉。
 

林憲德
2024元旦於綠色魔法學校

 

目次

告別建築生涯序
英文縮寫

第一篇 淨零建築緒論
第一章 30%淨零建築之路
1-1 不死之鳥與歐伯羅斯
1-2 2050淨零路徑
1-3 淨零路徑名詞釋疑
1-4 淨零的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1-5 台灣的30%淨零建築之路

第二章 淨零建築路徑的挑戰
2-1 歐盟淨零建築路徑的挑戰
2-2 美國淨零建築路徑的挑戰
2-3 日本淨零建築路徑的挑戰
2-4 南韓淨零建築路徑的挑戰
2-5 小結

第三章 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
3-1 全生命週期評估WLCA觀點的淨零建築政策
3-2 建築全生命週期評估WLCA發展史
3-3 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
3-4 淨零建築兩把鑰匙釋疑

第二篇 淨零建築的第一把鑰匙
第四章 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4-1 建築能效標示制度緣起
4-2 美國的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4-3 澳洲的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4-4 英國的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4-5 德國的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4-6 日本的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4-7 歐盟對於建築能效標示的配套管理制度

第五章 別拿蘋果比橘子-建築能耗基準之謎
5-1 建築能效評估不能拿蘋果比橘子
5-2 美國的建築能耗基準資料庫CBECS與RECS
5-3 台灣既有建築EUI統計
5-3-1 非住宅EUI統計
5-3-2 既有住宅EUI統計
5-3-3 郭柏巖的住宅EUI變遷研究
5-4 BERS專用建築EUI基準資料庫
5-4-1 如何排除建築分類的不確定因素?
5-4-2 如何排除抽樣調查EUI資料的不確定因素?
5-4-3 如何排除申報調查EUI資料的不確定因素?
5-4-4 如何排除城鄉EUI差異的不確定因素?
5-4-5 如何排除全年空調與間歇空調的不確定因素?
5-5 小結

第六章 建築能評評估系統BERS的挑戰與展望
6-1 建築能效評估研究的發展與陷阱
6-2 國際建築能效評估法概要
6-3 BERS系統的關鍵理論-「市場統計&參數模擬並行法」與「EUI右偏分布理論」
6-4 BERS系統的關鍵策略-能效評估與綠建築標章無縫接軌
6-5 全球奇蹟-適用所有建築類型的BERS
6-6 BERS的能效標示
6-7 既有建築能效之電費單評估法BERSe與專家評估法E-BERSe

第七章 新建建築與既有建築的淨零戰略
7-1 新建建築與既有建築之能效評估挑戰
7-2 日本推動淨零建築的困境與挑戰
7-3 歐盟推動淨零建築的困境與挑戰
7-4 台灣新建建築的淨零戰略
7-5 台灣既有建築的淨零戰略
7-6 「既有建築近零改造」的荊棘之路
7-7 「屆齡設備近零改造」與「最差樣本能效提升」的既有建築淨零戰略

第八章 台灣淨零建築的成本最佳化戰略
8-1 歐盟的淨零建築成本最佳化戰略
8-2 「高隔熱、高氣密」節能信仰的迷失
8-3 南方國家抄襲寒冷國家節能技術的兩個噩夢
8-3-1 南方國家「被動式建築認證」的噩夢
8-3-2 南方國家「雙層外皮」的噩夢
8-4 亞熱帶氣候的「隔熱反效果現象」
8-5 台灣的建築外殼節能成本最佳化戰略
8-6 亞熱帶的建築外殼節能有如「乾毛巾掐不出水」般缺乏效益
8-7 台灣邁向「建築能效法制化」時代
8-8 第二篇「建築能效評估」小結

第三篇 淨零建築的第二把鑰匙
第九章 低碳建築評估的緣起與方法論
9-1 低碳建築評估的黎明
9-2 台灣低碳建築評估的發展
9-3 LEBR的緣起與功能
9-4 為何LEBR只評估CO2e
9-5 營建工程不適用ISO14067碳盤查方法學
9-6 LEBR方法學概要

第十章 建築碳足跡資料庫
10-1 國際建築碳足跡資料庫統計法概說
10-2 國際建築碳足跡資料庫與建築LCA軟體概要
10-3 建築碳足跡資料庫應用須知
10-4 ABRI-LCC碳足跡資料庫
10-5 ABRI-LCC補遺
10-6 木質材料碳足跡資料庫補遺
10-7 小結

第十一章 LEBR的框架與設計互動方法學
11-1 建築全生命週期評估WLCA的評估邊界在哪裡?
11-2 LEBR的建築構件評估範疇
11-3 建築物生命週期的標準在哪裡?
11-4 建築構件的生命週期標準在哪裡?
11-5 LEBR的設計互動方法學

第十二章 低碳建築的評估與展望
12-1 建築物碳排結構概觀
12-2 LEBR的主結構碳排計算與減碳操作
12-2-1 LEBR的主結構碳排計算法
12-2-2 LEBR的主結構減碳操作法
12-3 新建與更新修繕兩階段的非主結構構件碳排計算法
12-4 施工與拆除廢棄兩階段之碳排計算法
12-5 LEBR的分級評估
12-6 LEBR 的減碳優惠計算法
12-7 減碳技術敏感度分析
12-8 低碳建築產業的展望與生態革命

附錄一 BERS專用建築分類與EUI基準資料庫
附錄二 LEBR專用建築碳足跡資料庫(ABRI-LCC碳足跡資料庫)

參考文獻

林憲德教授簡歷

四十年鴻爪一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720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