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滿額折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230 元
優惠價
79971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0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從張橫渠、陳白沙、湛甘泉、羅整菴、王陽明等,到唐君毅、牟宗三、劉述先,本書通過考察諸位儒學大家的概念、義理與研究進路,詳細梳理了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的發展脈絡。

 

宋明理學號稱難懂,如何才能進入它的義理世界?本書通過當代新儒家(或港臺新儒家)的研究成果,引領讀者一窺堂奧。當代新儒家是二十世紀中國哲學界最富原創與思辨的學術群體,其中唐君毅與牟宗三更是雙峰並峙。本書詳細分析二人在宋明理學上針鋒相對的詮釋,整理出兩條雖不同卻非不能調和的研究進路。此外,面對現代文化的衝擊,儒學以至傳統文化是否仍有價值和意義?本書以當代新儒家的反本開新為例,闡析他們的思考如何有力地批駁反傳統主義,顯示儒學可以如鳳凰火浴般重生。

 

全書分為三個相互關連的部分:第一部分闡發宋明儒學的核心觀念;第二部分探究當代新儒家特別是唐君毅與牟宗三兩先生對宋明儒學的研究,比較他們截然異趣的方法、詮釋與結論;第三部分剖析當代新儒家於汲取宋明儒的睿識上,如何繼往開來,重新設想「儒學」來迎拒西方哲學思潮的輸入,並批判地回應現代性的衝擊,乃至參與到當前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的討論。

 

-----------------------------------------------------------------------------------------------------------------------------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研究宋明儒學與當代新儒學的成果。全書融攝文獻解讀、義理闡釋與哲學展望於一爐,不時展現作者的獨特觀點。

李明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退休特聘研究員)

 

本書以統一融貫性的論述涵蓋宋明及當代新儒家思想研究的學術視野,在每一章中都能通過引介和反省當代學術的相關論題,提出深具理論意義的追問,並從中展示出作者持論的獨特及思慮的精審。本書進一步推進對宋明義理和唐、牟思想的理解,就籌劃儒學未來發展的方向而言,也是難得的學術成果。

東方朔(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創校六十年,著名的文史學者、博學鴻儒甚多。創立新亞書院的錢穆、唐君毅,及稍後加入的牟宗三和徐復觀,更被尊為當代新儒學大師,儒學史及儒學研究也就成為中大一塊別具特色的學術園地。錢、唐、牟、徐之後,帶領儒學研究的當推劉述先教授。鄭宗義是他的學生,也在儒學史及儒學研究上鑽研多年,深思卓見,成一家言。本書各篇文章,從宋明理學的各家各派,到當代新儒家的思想論述,分析有據,脈理分明,儼然有大家風範,可算是香港中文大學現階段儒學研究的代表著作。

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本書專論宋明理學中若干新儒家前輩未及深究的人物與課題,解析唐君毅和牟宗三各自的理路及其所致的對於宋明理學的不同詮釋,闡明新儒家對現代性衝擊的回應。三部分彼此貫通,勝義紛呈,理性與溫情兼具,讀者不容錯過。

彭國翔(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本書探討近世儒學議題,解析細緻,立論穩健。比較唐君毅與牟宗三的儒學研究處,尤多新義,是新儒家研究者不能不參考之作。

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 按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鄭宗義,1965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哲學與文化》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儒家哲學(先秦、宋明與當代)、中國哲學史與中西比較哲學。著作有《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2000年初版、2009年

增訂版)、《儒學、哲學與現代世界》(2010)及中英文論文近百篇。另編有《香港中文大學的當代儒者》(2006)、《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2014)、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2014)。

翻閱手邊整理完的書稿,心頭交織著興奮、慚愧與疲憊,畢竟它的完成已超過十年磨一劍。它清楚記錄了我在宋明以至當代儒學研究上對當代新儒家(或港臺新儒家)先輩留下的學脈的追隨、繼承與力求創新的心路歷程。現今廁身學府,除研究外,還要兼顧教學和行政,加上每年考核的人事制度,人文學者已經難以花多年時間去積蓄、醞釀乃至從頭至尾地撰寫一部專著,而只能發表文章度日。因此重要的是,學者必須時刻緊記所寫文字,得有個關懷旨趣或課題貫注其中,以免散漫無歸,本書亦不例外。全書十二章除了第九章外,都曾以單篇文字的形式發表為學報論文或書章。這次將它們修訂並彙編成冊,絕非隨意聯綴,相反在內容上是清楚呈現出一完整結構,反映我以往關注和用心的問題實一以貫之,凡此於導論中已作詳細說明。下面讓我交代本書各章出處及這次彙編成冊所做的修訂。

第一章以〈論張載氣學研究的三種路徑〉為題刊於《學術月刊》第53 卷(2021)。第二章以〈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為題刊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第三章以〈甘泉心學探微〉為題刊於李明輝、葉海煙、鄭宗義合編《儒學、文化與宗教 ─劉述先七秩壽慶論文集》(2006)。第四章以〈明儒羅整菴的朱子學〉為題刊於黄俊傑、林維杰編《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2006)。第五章〈再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刊於《學術月刊》第50卷(2018)。第六章以〈論明清之際儒學的一元化傾向〉為題刊於《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具有版權的資料 xiv ︱ 序言 65期(2017)。第七章〈本體分析與德性工夫─論宋明理學研究的兩條進路〉刊於林維杰、黃冠閔、李宗澤主編《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 ─工夫、方法與政治》(2016)。第八章以〈比論唐君毅、牟宗三的朱子哲學研究〉為題刊於《現代儒學》第9輯(2021)。第十章以〈合哲學、道德與宗教為一體─當代新儒家的儒學觀〉、第十二章以〈全球與本地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的哲學思想〉為題刊於鄭宗義、林月惠合編《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2014)。第十一章〈論唐君毅對現代文化的省思〉刊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66期(2018)。第九章則初稿成於2012年,二稿成於2014年,只曾在兩場學術會議上宣讀過,這次是修訂後首次發表。

必須說明的是,本書內容雖大多曾單獨發表,但編成一冊仍大費氣力。不過,這氣力非花在潤飾文字上,因遣詞用字總可永遠斟酌復斟酌,沒完沒了,故我只是統一各章徵引參考文獻的出處與格式,儘管此亦甚耗時間。哲學文字貴在陳義堅實細膩,只問道理之是非。由於本書各章寫作時間不一,我對某些問題的思考和觀念的理解,隨著識力日進,前後有些差異乃自然不過的事情。是以這次我對各章義理內容都做了或詳或略的改正與補充,力求能更準確地掌握所詮釋思想的歷史與文本脈絡;更一致且周延地表述自己的哲學論證與觀點。修訂完畢後,回頭把最早撰述的幾章(論陳白沙與湛甘泉)與最晚的幾章(論王陽明與張橫渠)作對照,當中變化的痕跡不難察見。想到此或正是自己做學問從未敢偏離於追求日新又新的明證,則算是一點安慰。

本書離我上一本著作的出版已超過十三年,一些沒有追蹤我著作的門生故舊,竟以為我已荒廢學問。實情是之前我確為學校行政工作所羈,雖無奈要放寬程限,惟始終緊著工夫,未曾一日廢學輟思。加上我很愛惜自己的文字,一篇文章從初稿至終訂,往往數易其文,歷時多年甚至十年以上是平常事,慢慢便養成不急於付梓的心態。唯一比較尷尬的是,不時收到同行寄賜著作卻無以回禮,遂只能以慢工出細貨聊作自我安慰。至於本書是否貨真價實,就留給方家與讀者去評價。

本書順利出版,我需要作些鳴謝。首先,2023年上半年我學術休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具有版權的資料序言 ︱ xv 假,3月底至6月上旬赴廣州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任訪問教授,高研院提供了寧靜的研究環境,讓我遠離雜務,專心校改書稿。其次,本書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出版補助金的支持。而它能以如斯精美的模樣面世,還要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編輯的專業協助。最後,我得特別感謝歷史名家梁元生教授為書名題字。記得當我厚顏邀請他為三本計劃出版的書題字時,他毫不猶豫便答應,其關顧之情,銘記在心。回想與元生教授初次認識,是1995年我剛入職中文大學哲學系時,於劉述先老師主持的人文學科研究所作報告,他來捧後生小輩的場。元生教授的專長領域之一是宣尼浮海的歷史,與我的研究有交疊處,我拜讀過他的大作,得益匪淺。在元生教授當文學院院長時,我又做過他的副手。對他的學問、為人與處事都佩服不已。撫今追昔,只覺時光飛逝,今年已是我在中大的第二十九個年頭,劉述先老師也在八年前辭世。回首從前種種,老師的言傳身教與提攜之恩最是難忘,所以請容許我假作者之權便,把三篇記述和追憶老師的文字收為本書附錄,希望它們能為看似冰冷的學術文字添加些溫度、抹上些人間煙火。

2024年1月16日改訂於中大馮景禧樓辦公室

目次

序言 xiii

導論 xvii

 

第一部 宋明理學的核心觀念

第一章 張橫渠氣學評議 3

一、 如何解讀張橫渠的氣學 3

二、 唯物主義的唯氣論 5

三、 理氣論 10

四、 超越主義的唯氣論 13

 

第二章 覺悟與自然—陳白沙的心學 27

一、 從白沙學案說起 27

二、 白沙學是心學 30

三、 以虛為基本,以靜為門戶:超越的逆覺體證 40

四、 學宗自然:心學言自然之三義 52

五、 對批評白沙學的理解與回應 59

 

第三章 湛甘泉心學探微 75

一、 甘泉心學與湛王之辯 75

二、 心之中正即天理 77

三、 自愛、自得、立志與知本 82

四、 本然之覺 83

五、 道德本心是個寂感樞機 87

六、 隨處體認天理、勿忘勿助與學問思辨篤行 94

 

第四章 理氣一物—羅整菴的朱子學 113

一、 整菴的朱子學 113

二、 整菴所疑於朱學者所謂朱子「未定于一者」 116

三、 理氣一物:內在一元的傾向 127

四、 理一分殊:性命之妙 141

 

第五章 再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153

一、 知行合一是所有形態知識共有的知識結構 153

二、 非道德的知之知行合一 158

三、 良知的性質、作用與來源 166

四、 回應質疑及合一的「合」義 174

 

第六章 明清之際儒學的一元化傾向 187

一、 研究與爭議 187

二、 「一元化」釋義 189

三、 明清之際儒學的一元化傾向 196

四、 明清之際儒學的轉型 204

 

第二部 當代新儒家的宋明理學研究

 

第七章 本體分析與德性工夫—論宋明理學研究的兩條進路 217

一、 本體分析與德性工夫的研究進路 217

二、 唐君毅與牟宗三的較量 219

三、 例示兩條研究進路的分別 222

四、 兩條研究進路的涵義與效力 232

 

第八章 比論唐君毅與牟宗三的朱子哲學研究 245

一、 唐君毅與牟宗三的朱子哲學研究 245

二、 對朱子求學歷程中存在困惑的詮釋 246

三、 對朱子工夫的詮釋 249

四、 對朱子哲學中心性情的詮釋 260

五、 對朱子理氣與心性關係的詮釋 265

 

第九章 理氣論—從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 275

一、 宋明儒的理氣論 275

二、 理氣關係的各個命題 277

三、 牟宗三與唐君毅對元氣論的詮釋 286

四、 元氣論的義理規模 297

 

第三部 當代新儒家對現代性衝擊的回應

 

第十章 合哲學、道德、宗教為一體—當代新儒家的儒學觀 305

一、 對「儒學」的重新構想 305

二、 作為哲學的儒學 307

三、 作為道德的儒學 317

四、 作為宗教的儒學 320

五、 儒學的現實實踐 326

 

第十一章 論唐君毅對現代文化的省思 337

一、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的〈後序〉 337

二、 對現代文化問題的省察 343

三、 重建客觀價值意識:合道德、宗教與哲學為救治之道 353

四、 辯護唐說可能引起的批評 359

 

第十二章 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的哲學思想 369

一、 哲學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 369

二、 文化哲學的探索 370

三、 中國哲學的專門研究 379

四、 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 391

 

附錄一 我認識的劉述先老師及其學問 409

附錄二 哲學家、儒者與恩師—痛悼劉述先老師 417

附錄三 儒家智慧的現代表述—憶劉述先老師 421

參考書目 42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97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