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電子書
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電子書)

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04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走一趟「叮叮」之旅
尋找電車的前世回憶與今生價值

1842年,英國佔領香港島。
1860年,英國佔領九龍半島。
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九十九年。
1901年,英國批准在港島興建有軌電車。
1902年,香港電車電力有限公司成立。
1904年,電車正式服務全港市民。
2004年,電車行駛一百週年。

一百多年過去了,電車從單層車廂演變為今天的雙層車廂;從最初上層採用開篷設計更替成今天的密封外殼;從最初依靠自然風發展至今天的空調設備。電車在不斷演變之餘,電車每天行經的地區同樣亦不斷蛻變。時至今日,這種變化仍然持續著。

當電車開始服務市民的時候,它是全港路面上速度最快和載客量最多的交通工具;到了今天,它卻是全港路面上速度最慢和載客量最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在香港這個講求效率的現代大都會,電車將何去何從?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本書在探究電車與香港歷史發展關係之餘,作者亦依據電車從西到東的行駛路線劃分為三個區域,精選跟該區域相關的電車圖像,並加插一些罕見和有趣的電車藏品,務求讓讀者對電車的前世有深入的認識和瞭解,從而思考電車今生的存在價值。

★ 主題上,本書並非強調香港電車的歷史,所以並非一部純粹的歷史書,而是希望讀者通過電車在現今香港的存在價值反思社會的變化以及港人的生活態度。

★ 內容上,本書以圖片為主體,只配有少量的文字,希望讀者通過不同年代的電車圖片、不同類型的電車圖片,去領悟電車的存在價值。

★ 圖片上,本書除了有一般電車迷鍾愛的電車外型的圖片外,亦加插一些坊間電車書較少見的實物圖片,同時所刊印的圖片橫跨不同年代,從黑白世界進入彩色世界,畢竟不少年輕讀者對戰後的香港發展興趣較大。

作者簡介

周家建,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文學士,香港大學文科碩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為香港檔案學會副會長、拔萃男書院校史博物館名譽顧問。研究領域包括香港淪陷史、香港足球運動發展史、加拿大華人史等。著有《濁世消磨:日治時期香港人的休閒生活》、《坐困愁城:日佔香港的大眾生活》(合著)、《建人‧建智:香港歷史建築解說》等。

張順光,郵票、明信片及歷史文獻收藏家,尤愛收藏香港舊明信片及有關電車的物品。現為顧問公司工料測量師、香港收藏家協會副主席。編著有《香港歷史明信片精選》、《香港明信片精選1940s-1970s》、《香港電車》、《消失中的城市建築》、《坐困愁城:日佔香港的大眾生活》(合著)等。

吳貴龍,香港收藏家,主要藏品包括郵品、車票、舊照等。擅長郵票考證。研究文章見《郵光》雜誌及中國郵學會網站。編著有《郵歷香江》、《星光大道》。

魏文序

我很高興和榮幸介紹這本由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的老朋友兼香港電車史專家張順光先生、學者周家建博士與集郵專家吳貴龍先生合著的新書。本書作者對電車公司歷史非常了解,我們有時亦依賴這些資料來釐清某些歷史事件,或發掘舊圖像和收錄記憶。以此,本書乃一部權威的電車通史,為讀者提供電車與香港社會文化歷史之關係的原創洞見。在我們慶祝一百一十二週年的同時,本書適時提醒了大家香港與其電車系統那跨越困難、變化和發展年代的緊密聯繫。電車除了載客,更承載著香港文化及本地居民的生活點滴。

香港電車在19047月開始營運之時,香港人口才三十萬。電車為本地首個大眾運輸系統,沿著海濱暢行。今天,香港已成為一個國際都會,電車在距離海濱幾百米的道路上、且為世界上最密集的環境之中行駛。與電車軌道平行營運的,還有一個現代化的地鐵系統,以及上百條巴士及小巴路線;然而香港電車真正的威脅是交通擠塞,這源於私家車數量越來越多所致。但它同時證明了電車的實用性和順應力,在如斯環境下,仍能保持每天載客十八萬人次。

電車乃本港最經濟、最具社會包容性的交通工具。當路邊空氣質素成為焦點問題的時候,電車卻是都市走廊上最環保的交通工具。在有限的路面空間,電車可靠性和高效率,令香港變得更宜居住、更可持續發展,也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城的標誌。

「能成為市民珍重的文化歷史財產而自豪,同時力求卓越,超越21世紀顧客的期望」是電車公司的使命。自2009年開始接手營運,RATP Dev Transdev Asia積極改善電車服務,同時尊重電車獨特的文化價值。我們推出了新一代電車──「新型號車廂」、新的電車定位及調配系統、NexTram實時班次資訊系統,以及新式路軌維修及鋪軌方法。今天,我們繼續推出各項新措施以優化管理,更有效地回應乘客的需求,並提高旅程的舒適度。我們也推出一系列活動以展示電車的歷史意義,如嶄新的「電車全景遊」。我們以靈巧、開放和合作的態度服務香港,並與順光先生及其他電車之友共同協作。

我相信你會像我一樣喜歡本書,並希望你前來乘搭我們的電車,享受「100%香港」的體驗。

 

魏文(Emmanuel Vivant

RATP Dev Transdev Asia行政總裁

香港電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李俊龍序

我生於幸福的80年代,那時的香港社會和諧、人情味濃,使我自小對電車產生了濃厚興趣。成長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見證了香港電車於80年代末換上第六代車款,以及羅素街車廠改建成為時代廣場。

2006年我創立了香港電車迷會;2009年在一個合辦的電車展覽中初次認識張順光先生,每談起電車,我們倆就興奮不已,滔滔不絕;2013年底我在山頂廣場開設了香港電車文化館,有幸邀請張先生擔任榮譽顧問。

喜歡電車,是一種緣分!認識張順光先生,是一種福氣!為補足歷史知識,我從昔日明信片中,發現了香港與電車的美,配上張先生的演繹,讓我更深入地認識了當中不少的典故,使我獲益良多!也為我在推廣電車發展和保育的工作上,帶來了很大的動力和反思。

張順光先生聯同周家建博士和吳貴龍先生撰寫本書,不但展現出電車是香港歷史發展的載體,亦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電車的出現,絕非偶然之餘,它更是香港的象徵。書中配以三位作者的珍藏,不但增添了本書的可讀性,更讓讀者透過觀察「電車路」兩旁的變化來感受時光的流逝。

往事只能回味,回憶總是美好的!現在我們就走進這本好書中,跟隨他們的導賞,一起認識香港電車走過的點點軌跡吧!

 

李俊龍

香港電車迷會會長

目次

魏文序

李俊龍序

 

序章:我們一起坐「叮叮」的日子

01 洗盡鉛華

02 車水馬龍

03 滄海桑田

終章

 

鳴謝

書摘/試閱

見證香港重大事件(節錄)

1941128,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香港首當其衝,受到日軍海、陸、空三路進攻。張愛玲(19201985)在〈燼餘錄〉中,寫下了香港保衛戰爆發後的戰況,其中便看到了電車的身影:

港大停止辦公了,異鄉的學生被迫離開宿舍,無家可歸,不參加守城工作,就無法解決膳宿問題。我跟著一大批同學到防空總部去報名,報了名領了證章出來就遇著空襲。我們從電車上跳下來向人行道奔去,縮在門洞子裏,心裏也略有點懷疑我們是否盡了防空團員的責任。——究竟防空員的責任是甚麼,我還沒來得及弄明白,仗已經打完了。——門洞子裏擠滿了人,有腦油氣味的,棉墩墩的冬天的人。從人頭上看出去,是明淨的淺藍的天。一輛空電車停在街心,電車外面,淡淡的太陽,電車裏面,也是太陽——單只這電車便有一種原始的荒涼。

經過十八天的激烈戰鬥,守軍寡不敵眾,終於在 1225下午550分,於指揮部掛起了白旗,向日軍投降,香港正式進入日佔時期。

日佔期間,電車是港島最早恢復服務的交通工具。據台灣銀行香港支店在1942年下旬所做的調查,電車是在1942114局部恢復行駛。票價方面,「上環街市─銅鑼灣」線:一等票價是四錢,三等票價是兩錢;「上環街市─山王台」線:一等票價是六錢,三等票價是三錢。電車公司同時推出「學生廉價季票」、「公務員免費乘車證」、「回數劵」、「定期劵」等優惠票,以吸引乘客。

320,電車全線恢復行駛,由筲箕灣至山王台共設有四十七個車站,另外「競馬場」支線設有七個車站。75月至10月期間,每日乘搭電車的人數平均達三萬七千人。當電車局部恢復服務時,電車公司共聘用了十二名日裔員工、九百三十三名華裔員工,同時增設女售票員和收票員,為女性提供就業機會。路線方面,增設了「山王台─競馬場─筲箕灣」線。此外,為便利貨運,曾於早上設貨運專車。

日本當局曾拍攝政治宣傳片《香港》,以影像來宣傳香港已回復歌舞昇平的景況,宣傳片中除了包括一輛電車駛經德輔道中的情景外,當中一幕更是攝錄著電車上層內的情形,細緻地表達出「香港占領地」已回復「正常」,但坐在車廂末端的日軍士兵,卻又透露出「占領地」的「不正常」。在日本殖民統治下,電車成為了政治宣傳的工具。

電車亦是日佔時期報紙連載小說中常常出現的交通工具。1943414的《香島日報》,有一篇題為〈香港的清晨〉的專欄文章,記者寫下了清晨時分電車內外的情況:

清晨,天邊僅露著一線的曙光,電車已發出隆隆的聲響在開行了。車廂裏,燈還亮著,人是疏疏落落的。可是,這些人,都有著他們的工作,多是趕買貨物,預備一天的營生。魚市、菜市等都多數在西環,因此西行的車,比東行的人多一點。疏落的電車,不時會發現一兩個穿著黃制服的人,這就是電車服務員。晨光熹微的上午六七時,就是他們工作開始的時間。

194586,美軍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三天後,美軍又把第二顆原子彈投到長崎。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30日,英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夏愨海軍准將(Rear Admiral Cecil H. J. Harcourt, 18921959)率領英國皇家海軍特遣艦隊抵港,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重光後,因北角發電站在戰時遭盟軍空襲炸毀,英軍用潛艇給電車發電,並安排人員駕駛,直至原有的電車司機陸續返回崗位。

小思老師在〈電車〉一文中,憶述自己老師因抗日戰爭失去了家人,戰後從中國返回香港,登岸時看到熟悉的電車,竟悲從中來,感觸落淚:

好容易捱到抗戰結束,逃難時,爸媽都在戰火中死去,我揹著小包袱輾轉回到香港來,上岸看見從小見慣的電車,再聽到幾下熟悉的鈴聲,忽然莫名的悲痛起來,也沒想過男人站在街上哭有甚麼後果,便嗚嗚的哭起來。八年離亂,親人一個個死去,也只咬著牙,不流一滴淚。想不到,聽見幾下電車鈴聲,就哭得那麼慘,真不明白甚麼原因。

景物依舊,人事卻全非,電車成為了主人公的「回憶載體」。

20世紀下半葉,香港曾經歷兩次大規模暴動,包括1956年的「雙十九龍暴動」及1967年的「香港左派暴動」,當中1967年的暴動更蔓延至港島。作為港島的主要交通工具,電車亦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這場暴動持續了半年多,期間曾發生遊行、罷市和武裝衝突,711,灣仔更發生縱火焚燒電車事件。19683月的《知識分子》刊登了劉以鬯的〈動亂〉,當中他以擬人化手法,透過十四件物件來記述香港暴動時的情況,當中的「電車」,正是當時的紀實回憶:

我是一輛電車⋯⋯這天晚上,我從中環街市開出,向筲箕灣駛去,經過騷動地區,有人用鏹水向我擲來,灼傷了兩位乘客,他們從車廂跳出。就在同時候,那司機也被人用石頭擊中額角,流出很多血。我再也不會動,呆呆的停在那裏。對於我,這是新鮮的經驗,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我只是好奇,一點也不緊張⋯⋯我倒覺得很有趣。作為一輛電車,我對人類的所作所為根本無法了解。

……

文藝世界中的電車(節錄)

每位文學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城市,而香港早期的文學家,大都是生活在電車盛行的年代,因此他們的作品常有電車的蹤影。小說內容需要有多元的空間,才能讓作者營造出主題和設計情節,而故事的主人翁們亦能在那多元的空間內活動。以電車為例,它曾在不同的文藝作品中出現。我們在不少作家筆下也能夠尋找到電車的身影,例如小思的〈北角〉、劉以鬯的〈九十八歲的電車〉、也斯(19492013)的〈電車的旅程〉、俞風的〈那時候的電車〉等文學作品。那多元的空間不只局限於車廂內,亦因應電車的流動性而將發展空間擴展至電車沿線的城區。居港的法裔作家François Boucher(筆名Fan Tong)在其著作Out of Time in Wan Chai,便是以電車路線中的灣仔為主軸,刻劃出書中三位主角在1967年暴動期間的相遇和經歷,而書中的第四位主角,正是「電車」。

……

當電車遊走於港島鬧市時,車外的景況往往展現出城市的生活,亦是刻劃歷史的載體。張愛玲在〈公寓生活記趣〉中,寫下她在上海的逸事,但文中提及她對香港的感覺時,她寫著:「在香港山上,只有冬季裏,北風徹夜吹著常青樹,還有一點電車的韻味。」那「電車的韻味」成為了她對香港的感情回憶,一種對城市的回憶,而電車響起的聲音,正是張愛玲喜歡的「市聲」中不可或缺的聲音。

因為電車是市民日常接觸的公共交通工具,所以亦成為了文藝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常客」。例如劉以鬯在《酒徒》中,常提到主人翁老劉喝醉後,往往想起街頭的電車、南華對巴士的足球賽事,以及灣仔和銅鑼灣等生活寫照,主要是老劉曾住在那兩個區,會經常聽到電車聲之故。

……

電車在香港歷史的洪流中,亦被文化人刻上了時代轉折的印記。李碧華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夕,選擇了電車作為對殖民時代終結的最後記錄:

當人人爭相搶拍殖民地色彩物事,我想起電車。決定了「電車之旅」……為甚麼是電車?自19057月起,電車已通車了,從前的票價,頭等一毛,三等五仙。經多番變遷,今天仍是一元六角。「叮叮」原是綠色的,險遭淘汰,後來換過一身廣告花衣裳。我愛電車自由閒適。車內擠擁,外面卻是一大片風景,風涼水冷。──少坐電車,只因花不起時間。沒時間了......。六月三十日那天,我把所有時間都給了它。

 

光影世界中的電車

電車曾經在不少電影中擔當配角甚至主角。電車不經意地出現,正好代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香港」,而那個車廂的出現,正是「香港」的代言物。1960年派拉蒙製作的荷里活電影《蘇絲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男主角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19181981)橫越灣仔莊士敦道時,看到電車出現之餘,更見到位於該處路旁的電車路線接線箱。此外,1982年由查克.羅禮士(Chuck Norris)主演的動作片《赤膽屠龍記》(Forced Vengeance)在中環的一場追逐場面,更見到一輛電車拖卡。

本土電影方面,早在1959年上映的、由吳楚帆(19101993)、羅艷卿擔綱演出的《十號風波》已經出現了電車的身影。後來,由譚家明執導的《烈火青春》(1982年)和關錦鵬執導的《胭脂扣》(1987年),分別借助電車車廂的空間演繹出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烈火青春》中,湯鎮業與夏文汐在電車上的親熱鏡頭,令電車變成無限春光的色慾場所。《胭脂扣》中女鬼如花(梅艷芳飾演)與報社記者袁永定(萬梓良飾演)在電車上相遇,他們陰陽相隔卻同處一輛電車內,觀看著窗外的城市。在「時間空間」論述上,電車車廂的空間帶有一種「景物依舊」的感覺,而車廂外的空間已是「人面全非」的事實,兩者結合起來,正好道出了「時間流逝」的定律。由杜琪峰執導的《PTU》(2003年)的其中一幕,機動部隊小隊警長何文展(任達華飾演)和同袍在尖沙咀金馬倫里追截匪徒時,下一個場景,竟然是一輛電車經過的灣仔。尖沙咀和灣仔是兩個在地理上不相連的地方,但在電影故事裏,時空之間卻給人相連的印象,而那輛「電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香港」。

曲詞世界中的電車

除了文學、電影借用電車展現其故事內涵外,流行曲亦經常以電車為題。潘泳儀在〈論粵語流行曲中香港本土意識的延續:以陳少琪《時代廣場》為例〉中指出:

香港集體回憶是大家一起經歷的歷史或文化事件。而集體回憶可以說是源自5060年代的土本主義的延續和轉化。6070年代香港大眾文化受本土主義影響,開始標榜香港特色,以粵語為主以香港為本位,其中以粵語流行歌為代表之一。到1980年代粵語流行歌不再依附電視,開始成熟並且強調都市的生活。加上1980年代回歸討論,粵語歌詞開始涉及家、國、情等題材,其中包括香港情……九七回歸後,家國問題消失,取代的就是與內地抗衡的本土意識,及其後與政府抗衡的集體回憶問題,亦反映在粵語流行歌詞之中。

既然粵語流行曲是香港本土意識的表徵,已在市區行走一百多年的電車自然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主角」。由林若寧填詞、薛凱琪主唱的《叮叮車》,電車不僅成為歌曲主角,音樂錄像(music video)也以電車車廂為拍攝場景。歌詞通過電車刻劃出香港城市面貌與景況,例如「一卡卡叮叮車載滿了人和人擦過老市區」、「春風吹叮叮車你與我從頻臨拆卸老市區」。

除《叮叮車》外,以電車為題的粵語流行曲,還有由鍾晴填詞、C AllStar主唱的《我們的電車上》,馮翰銘填詞、蘇永康主唱的《尾班電車》,夏至填詞、Soler主唱的《電車站》,韋然填詞、李家仁主唱的《電車》等等。上述每首歌曲都透過旋律與電車結緣,歌詞亦帶出了城市的味道、街區的點滴及兒時與母親的日常軼事。例如《電車站》的「電車站,看這世界駛過在路線循環再短暫,總有些燦爛」;《尾班電車》的「越過崇光了,越過修頓了,情調全變了,路人漸覺稀少」;《電車》的「在昨天可愛小臉,伴母親走到站前,愛數車子的經過,等待搭叮叮去上學」。

香港文化人對電車的著迷,除了電車是香港歷史悠久的交通工具外,也因為它與社會的「親近」感覺,使人產生一種親切感。實踐大學建築系及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李清志在《旅行的速度》中談及電車時,用上了「尺度」(scale)來形容電車在城市中的角色。他指出,「人性尺度」是「小巧、可愛、親切」的尺度,而路面上行走的電車配以古老城鎮,就比較接近「人性尺度」。

正如李清志在《旅行的速度》中所述:

鐵道旅行是比較接近人性化的空間活動,在電車車廂裏,猶如在一座移動的建築中,我可以安坐在舒適的躺椅上,欣賞窗外景色的流轉,任腦海中思緒的飛翔。其實搭乘巨型噴射客機並不能真正享受速度感。搭乘鐵道列車望著窗外風景流轉,才能真正感受到旅行的速度。

科技進步,使人們能以不同的速度去旅行。高速行駛,令人忽略沿途的美景。相反,電車「人性尺度」的車速,可讓人們細心欣賞車窗外周遭環境的變化。

 

揮之不去的感情

相比起其他集體運輸工具,電車給人們的印象是只想努力不懈地堅守崗位,既不高傲,也不自抬身價。就如魏文所說:「香港不能沒有電車,它是城市的一部分。對外國人來說,它是趣味,它是活動的文物(living heritage)。」

現代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正因為電車行駛的區域,只局限於港島,所以電車在港島居民心目中無疑是他們的「一寶」,見證了不少港島居民的成長。電車發出的「叮叮」聲就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成為他們的集體回憶。

對於來自港九、新界的電車迷來說,服務香港一百一十二年的電車,肯定是一塊不可多得的瑰寶。世界各地的鐵路迷,迷上的是火車的速度及火車頭渦輪引擎的力量。而電車迷愛上的,卻是電車「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親切感。

他們就如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19362015)所形容的「想像的共同體」一樣。他們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模式,以及日常生活,他們之間可能素未謀面,但在主觀認知裏認為彼此屬於同一群體,對電車的鍾愛成為了這個群體的共融點,電車的點點滴滴成為群體內的共通語言,電車軌跡是他們成長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結語

1904年電車開始服務市民的時候,它是全港路面上速度最快、載客最多的交通工具;到了今天,卻是全港路面上速度最慢、載客最少的交通工具之一。這是否意味著電車應該被淘汰?香港政府於2015年曾公開指出,「在現行交通政策下,電車是橫跨整個港島北岸、服務班次頻密、沒有路邊廢氣排放及較廉宜的公共工具,平均每天為約十八萬人次提供服務,充分發揮其輔助功能,而這項政策並無改變」。電車在當今香港社會發揮的功能與存在的價值,可謂不言而喻了。

一百多年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發展,電車行經的區域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變的是,大部分電車仍然保持著沒有空調的車廂,只裝置有基本裝飾的扶手、台階、硬座椅,以及保留開放式的車窗設計,無論是晴天還是風雨天,每天都謹守崗位,盡其所能地服務市民。

電車伴隨著香港社會共同成長,它的故事,不只是香港的故事,更是我們的故事,就如區家麟在〈電車,可能是香港唯一的共識〉中指出:

叮叮鈴聲引領,穿過塘西風月,走過海味街的鹹與腥;電車路軌就是昔日的海岸線,車廂裏的昏黃暗燈、被歲月磨掉了棱角的木椅,讓你細味滄海桑田,追憶香港傳奇;電車穿梭中環,你居高臨下,看開篷跑車上的少爺仔,看急步趕路的白領麗人,看默默彎腰的擦鞋匠,看推著紙皮汽水罐的拾荒老人;銅鑼灣崇光門前,你會遇上瘋狂的過路人潮、雜亂無章的新舊建築;再往前行,可以在香港殯儀館門前思生死,到筲箕灣看市井平民搵兩餐。

「看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正是香港電車的寫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504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