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電子書
有多痛,就有多值得:痛苦的價值及其如何為我們帶來快樂(電子書)

有多痛,就有多值得:痛苦的價值及其如何為我們帶來快樂(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心理學大師,線上開放課程突破50萬人次
本書顛覆你的認知――「痛並快樂」的體驗最迷人!
生命的意義就是在快樂和痛苦之間,尋找一個完美平衡的「甜蜜點」
誰說人性都是趨樂避苦?
當痛苦煎熬可以替快感滿足鋪路,
當享樂的欲望不敵追求意義的渴望,
痛苦真的就是你想要的!
----------------------------------------------
看恐怖片情節越緊張精神越振奮?失戀歌曲越悲傷情緒越平靜?
運動重訓時肌肉越痠痛心裡越爽快?山路越險峻登山者越是著迷?
養兒育女催人老卻是甜蜜的負荷?
工作平穩覺得無聊,花光積蓄遊歷世界還被偷被搶生命才精彩有意義?

常言道,追求快樂是人的本性,痛苦理所當然是我們想要避免的。但有時候不盡然如此。人類確實能夠從許多負面的經驗中得到快樂,合宜的痛苦可以為快感鋪路,還能轉移注意力降低焦慮,甚至讓我們超越自我,展現韌性。
我們的生活確實可以建立在痛苦上,原因在於人不只想要快樂,更想要做對的事情。痛苦和道德價值之間有強烈的連結,若一個正確的行動會帶來痛苦,這樣的行動會更有意義。想想那些人們自願承受的折磨和犧牲,如果這些事很容易又輕鬆,可能就沒那麼值得挑戰或經歷。
本書以探索人類的自虐傾向為出發點,透過心理學和動機多元論的視角,結合精彩的實驗觀察與經驗分析,闡釋這個令人費解的人性面向。作者歸納兩種不同類型的自願痛苦,提出「人如何從負面經驗中得到快樂」的生動論述:為了追尋更大的愉悅而受苦;以及為了追尋生命意義而受苦。
作者主張,在快樂和痛苦之間,有一個完美平衡的「甜蜜點」,那種苦中帶樂的體驗讓人神往,還能促進人與人的連結、作為社群團結和愛的來源、反映心靈深處的感受。而理解痛苦,思考什麼能帶給我們愉悅和滿足,我們會更正確地認識自己,更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
 
☆挑戰你對美好生活的想像。絲絲入扣,條分縷析,保羅‧布倫為痛苦與快樂的關係做了迷人的論證,替毒性正能量注入令人振奮的解藥。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保羅‧布倫總是可以顛覆你對於人性的假設。這一次他探究人的痛苦與快樂,提出永恆的大哉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別錯過這本博學又具說服力的書。
――報暢銷作家蘇珊‧坎恩Susan Cain
☆一段引人發噱的思辨旅程,探究快樂最令人好奇的部分。書中有許多逗人的例證你會忍不住想要跟朋友分享,保羅‧布倫為人類這個物種最奇怪的愉悅形式提供了趣味和理論兼具的說明。這本書絕對可以打中你。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莉‧桑托斯 Laurie Santos
☆保羅‧布倫對洞察人性的悖論別具天賦,提出深刻又充分的解釋。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他再展長才,這次主題是令人費解的自虐傾向。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
☆獨創、有趣、鞭辟入裡。保羅‧布倫對於人為什麼有時候會尋求悲傷、恐懼與痛苦的論述,讀來讓人興味盎然。拿起你的螢光筆,排開時間,因為一旦打開這本書,你就無法放下它。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
☆優美的文筆和清晰的論證,讓人聯想到麥可•桑德爾和瑪莎•納思邦。對於辛苦和磨難如何帶來快樂論據確鑿。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寫得跟說的一樣精彩,讓人想要一探究竟……好讀又好懂,回味無窮。
――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

作者簡介

保羅‧布倫Paul Bloom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講授的線上開放課程選課人數突破五十萬人次。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及《自然》(Nature)等媒體。現居康乃迪克州紐哈芬市(New Haven)。
著有︰《兒童如何學習字義》(How Children Learn the Meaning of Words)、《笛卡爾的寶寶:從兒童發展學解讀人性奧祕》(Descartes' Baby: How the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Explains What Makes Us Human)、《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How Pleasure Works)、《只是嬰兒》(Just Babies: The Origins of Good and Evil)、《失控的同理心》(Against Empathy)等書;作品曾獲頒美國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優等獎,以及美國心理學會伊蓮娜‧麥考比獎(Eleanor Maccoby Award)「發展心理學最佳書籍」。

相關著作:《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從食物、性、消費、藝術看人類的選擇偏好,破解快樂背後的行為心理》



陳岳辰
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現任專業口筆譯者、大學兼任講師,並參與多款軟體及遊戲中文化專案。譯作有:《死亡之門》、《御劍士傳奇》、《非理性時代:天使微積分》、《非理性時代:渾沌帝國》、《非理性時代:上帝之影》、《無名之書》、《我無罪》、《無罪的罪人》、《原罪》、《把他們關起來,然後呢?》、《誘惑者的日記》、《失控的同理心》、《再啟蒙的年代》、《理性》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痛,並快樂著 /by資深媒體人范立達
 
二十多年前,歌手齊秦唱過一首歌《痛並快樂著》;二十多年後,歌手鄧紫棋在另一首歌的歌詞中,再次唱出「痛並快樂著」。
「痛,並快樂著」,其實就是把「痛快」兩字拆成「痛」和「快」,再予演繹,讓一個已經用到太過氾濫,幾乎隨處可見卻又毫不上心的詞彙,從此有了新的生命,也讓說者與聽者,都有了新的感受。
表面看來,「痛苦」與「快樂」是反義詞。詞性互斥的兩個字詞,應該不能組合在一起。但,我們不是常說喜極而泣嗎?不也見過怒極反笑嗎?情緒飽滿到最高點時,釋放出來的表情和反應,為什麼和心中的感受剛好成為極端呢?就如同作者在本書所提的:「如果不聽聲音,性高潮的表情有時看來相當猙獰。」由此看來,在光譜兩端的極端情感,似乎不見得不能調和在一起。
這種矛盾,不純然僅出現在感官上的刺激與反應,在人生歷程上又何嘗不然?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一群男人聚在一起,總愛談起當年當兵的苦日子;一群女人湊在一塊兒,常常回憶懷孕生產時的苦痛。但不論男人或女人,懷想過去時總是憶苦思甜,嘴角上掛著的都是微笑。
因為那種備極辛勞後所獲得的滿足與成就感,與聖經所言:「揮淚播種者,必歡呼收割!」有何不同?終究,付出之後所獲得的回報,才是最珍貴、最甜美的果實。所以,作者告訴我們:「某些與努力、辛勞有關的痛苦,是達成更高目標的必經之路,也是活出完整充實人生的前提。」
由此可見,雖然人人在祝禱時都祈願「平安」、「幸福」、「快樂」,但一帆風順的人生或風平浪靜的日子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一如作者在書中引述的例子:一個在死後生活得萬事皆順遂的人,最後忍不住哀求上帝:「請讓我到『另一邊』去吧!」而上帝告訴他:「你現在就是在『另一邊』啊!」
的確,人類的心智會對改變產生反應,但對習以為常的事務並不敏銳。生活中如果事事皆能稱心如意,這樣的人生豈不毫無驚喜、沒有挑戰,又有何值得珍惜之處?那樣平淡無奇的人生,不在天堂,而是地獄。
當然,不是要鼓勵大家自尋煩惱或自找苦吃,但是,自願的痛苦確實能產生和增進快樂,而且是有意義的活動和有意義的生活不可或缺之一環。勝利的果實之所以豐美,正因為在擷取之前,曾經滴下眉毛上的汗水,而非不勞而獲。
所以,明白了人生就是酸甜苦辣各種滋味調和在一起,在面對困難、挑戰、失敗、挫折與痛苦之時,或許就不會再那麼怨天尤人。我們會明白作者說的:「嘗試理解痛苦,就等於嘗試理解人類的真實面貌。」「我們的心很複雜,動機和欲望各有不同,能夠經由想像不到的方式加以滿足。」「特定類型的負面體驗在自願的前提下,其實能夠成為愉悅的泉源。」「我們可以在豐饒的世界過得悲慘,也可以在艱困的處境中心生喜悅。」
想要在自己的人生刻畫出不同的風景,就不能期待事事如意。終究,靜海造就不出熟練的海員。面對人生,要有風浪、要有起伏、要有悲歡離合、要有刻骨銘心,等到年長時,驀然回首,才會充滿感激,才不會覺得白走了這一遭。
所以,享受人生吧!痛,並快樂著的人生。
 
 
 
推薦序
選擇痛苦的意義 /by諮商心理師蘇絢慧
 
人生裡雖然我們都想望追求快樂和成功,也很想凡事趨吉避凶,然而實際上,人生不會只有快樂和成功,痛苦和失敗也占據人生很大的比例。
日常中一些報導不斷呈現:「現代人快樂指數很低!」「憂鬱症人口大量激增。」「抗抑鬱藥物大量被使用。」還有:「不幸和絕望正在世界各地發生。」似乎現在是多麼黑暗的時代,一切都瀕臨絕望。
你是否也感受到這世界隨時都處在崩潰和沮喪的邊緣?就如各種報導中引述的,現代人活得並不開心,十分絕望。大量的痛苦正籠罩著世界,我們對未來似乎不具什麼希望感和期待。
既然痛苦已經佈滿生活了,為什麼有些人甚至會主動選擇痛苦,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痛苦不堪呢?難道一切都只是自討苦吃、無意義的行為嗎?人類只是太習慣自取滅亡?
即便不要論及那麼大的集體層面,就個人的小層面來說,人不是也一直有種傾向「吃苦當吃補」的現象嗎?這不都表示人長久以來和「痛苦」息息相關,痛苦經驗在我們的生命歷史中從不缺席。
那麼,就個人而言,你對「痛苦」的知覺是什麼呢?你如何體驗自己和「痛苦」之間的關係呢?你是有意識的選擇痛苦?還是無意識的被痛苦覆蓋?
人確實如尼采說的,是最勇敢也最容易痛苦的動物。在人類行為中,痛苦往往和精神層面的昇華和自我實現有關。疫情期間,有多少醫護人員承受著日夜的辛苦,身心負荷著強大壓力,冒著生命危險、與家人分離,也要在臨床第一線擔任救治的任務。還有那些救難隊員和消防隊員冒著怎樣的生命危險,在災難現場衝鋒陷陣,還要承受救難後的各種身心壓力和替代性創傷。而運動選手們或是極限挑戰運動家擔負各種身心的壓力和反覆的訓練,竭盡所能開發自己的潛質,過程中同樣要忍受各種運動傷害或心理煎熬。這些都是痛苦的過程,對他們而言,也都是主動選擇的決定。
人,真的怕痛苦嗎?還是人其實害怕的是「無意義的活著」(或無聊的活著)?
沒有超越痛苦的快樂,對人而言,或許都不是真實的快樂。天天在無意義的無意識中迷失自我、缺乏對自己人生的熱情和動力,在庸庸碌碌中追求著美食、購物的小確幸,雖然也是興奮開心,但那種快樂總是稍縱即逝,甚至很快就會撲上來一種更深的落寞感和空虛感,內心無法充實地肯定自我的生命深具價值。
對有成長性的人來說,經歷學習和操練的痛苦,也是對自對成長的渴望,因此主動地選擇超越自我,探索展現生命韌性的潛能。
本書堪稱「人類痛苦」的百科全書,由許多方面來探討「痛苦」之於人類的意義。人類懼怕痛苦、迴避痛苦,卻也時常製造痛苦,或是追尋痛苦。總括來說,作者探討人性的矛盾和多樣性,立基點在於任何人性的感受和行為,都是無法輕易簡化和判斷的。我認為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視線及角度,讓我們能全面性瞭解「痛苦」究竟為何物。
對我而言,痛苦和快樂如同禍福相倚,因為有快樂存在,人們才能對比何為痛苦;因為痛苦的存在,快樂也才有了意義。
 
 

目次

序 美好人生
第一章 快樂與痛苦
第二章 良性受虐癖
第三章 難以言喻的愉悅
第四章 沒有努力就沒有快樂
第五章 有意義的人生
第六章 無法選擇的痛與苦
第七章 甜蜜的毒藥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快樂與痛苦
如果我們相信追尋快樂是人的本能,自願選擇苦痛反而不再違反邏輯。


 我家小兒子查克喜歡自找苦吃,總會主動找朋友玩什麼耳光大賽、芥末決鬥之類,做個高中畢業專題居然揚言攀上聖母峰。但畢竟平日還得上課,目標自然不是真正的那座山,只能模擬聖母峰兩萬九千零二十九英呎的高度,下午放學以後就去體育館的攀岩練習場爬上爬下好幾小時(每天移動近一千英呎、每週四到五天,總計三十天),然後在部落格上換算實際位置,想像自己從尼泊爾基地營出發、上山、下山,途中看見什麼風景。過程勞倦,他叫苦連天卻又樂此不疲。
 我敢打賭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也做過類似的事,可能是放棄柔軟的床墊和舒服的熱水澡跑去露營,或者常騎單車享受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痛爽感」(sweet pain)。曾經有單車騎士描述那個滋味是:「喘不過氣,打從骨子裡感到疲累,可是看見成績進步了又忍不住嘴角上揚……爬坡的時候腦袋自動忽略兩腿肌肉在尖叫吶喊,全心全意向多巴胺之神禱告。」
 我自己沒騎單車,不過很久以前參加過紐約馬拉松。下定決心的時候體況還很差,所以事前準備超過一年,期間還得面對新英格蘭地區極其冰冷的冬天。時至今日我仍然記得在凌晨的昏暗天色中跑著,被凍得臉頰麻木、皮膚起泡、渾身肌肉痠疼是怎樣的感受,然而那卻是我十分珍惜的一段記憶。
 有些受虐的愉悅感則是較為被動的,但人們透過這樣的行為享受興奮刺激、征服感或性慾已不足為奇。不過恐怖片又是怎麼回事?幾年前我正好撞見一幕:大兒子邊做物理學作業,邊在筆電上播放一部法國的食人主題電影《肉獄》(Raw)。雖然只瞥見一眼,但我整個下午都覺得不對勁,那種畫面已經超過我的忍受程度。還有每次聊到性虐之類的東西,我都只能仰賴二手轉述。
 (後來大兒子還興高采烈介紹我看Reddit上一個叫做r/wince的討論區,如其名看了會讓人忍不住臉部肌肉抽搐。我才點進去,就看見當天精選照片是「穿指貫骨的訂書針」,一想到就渾身虛脫,視線趕快轉到別的地方。)
 也許你就喜歡這種東西,剛才已經放下書本,上Netflix或Reddit搜尋我說的電影。又或者你和我一樣,這方面心靈比較脆弱一些。但無論如何,所有人都對負面體驗有些胃口,譬如我也喜歡《黑道家族》、《絕命毒師》、《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這些戲劇作品,內容涉及暴力,出現性侵、謀殺、凌虐的橋段,描述各式各樣痛苦失落的情境。即便如此我還是很沉迷,也相信大家都一樣,縱使厭惡暴力,也可能被哀愁之類其他氛圍打動。
 喜歡怎樣的痛苦、需要多大的強度都因人而異。像我喜歡很辣的咖哩和雲霄飛車,但熱水澡就覺得不必太燙。長跑也沒問題。但虐戀?這問題似乎太私人了點兒。總之,撇開個體差異,人皆受到痛苦的誘惑。

尋求痛苦是難以理解的?**

 進一步討論前,我想先解決名詞釋義的問題。本書提到「愉悅」(pleasure)、「痛苦」(pain)的時候與口語意思差不多,大致上前者讓人發出「啊……」的驚嘆,後者讓人發出「噢!」的哀嘆。不過我也會談到並非生理痛楚的負面體驗,比方說處理困難專案所以長時間加班、沉溺在悲傷記憶中無法自拔,或者明明很餓卻因故不進食。這類情境有時候我也稱作是「受苦」(suffering),它們符合字典的定義:持續的疼痛、挫折或艱困。(字典的定義沒有強調必須是大量的疼痛、挫折或艱困。)
 然而我發現有些人對於這幾個用詞感到不適,甚至憤怒。之前我將小事(實驗室內的輕微電擊)描述為受苦,一位年長女士忿忿不平地說,她父母經歷了二戰,那個才能稱之為受苦。從她的角度來看,我將受苦的定義過分擴大,彷彿變相貶抑了她家族的悲慘過往。這種感覺我明白,就像有人把機場排隊過安檢說成「酷刑」我也覺得有點過頭,如果只是誇飾還無所謂,倘若發自內心未免不知天高地厚。
 我多希望英語詞彙能夠更豐富多元,那麼就能輕鬆做出區隔。可惜目前辦不到,我也只能繼續以「受苦」來描述所有負面體驗。好比伸舌頭頂蛀牙,雖然只是隱隱作痛但仍舊算得上是一種受苦。如果不喜歡這種措辭,大家可以自己在心裡轉換成繞口但更精確的敘述,例如「因為生理或心理因素,通常令人不適的體驗」。對主題有共識,討論才能延續。
 本書會探討兩種不同的自願受苦。第一種自願受苦包括吃辣、泡熱水、恐怖片、激烈性愛或運動等等,這些體驗其實能帶來愉悅,原因是增加了未來體驗的樂趣、提供逃避自主意識的出口、滿足好奇心、增進社會地位。另外一種自願受苦則好比爬山或生育,過程通常極為辛勞而且不舒適,卻又是豐富人生的元素。
 雖然都是自己選擇的受苦,但前者追尋愉悅,後者追尋意義,彼此間仍有不小差距。舉例而言,泡熱水、虐戀、吃辣是主動行為,我們心裡早有期待,種種不適感受本身就是事件主軸。另一種苦就未必了,為馬拉松練跑的時候大家不希望受傷也不希望成績差,但實際跑起來無法避免失敗的可能性。參加比賽的人很少想要輸,但如果知道自己每次都能贏也沒了樂趣,同樣道理適用於人生多數情境。
 白日夢的缺陷之一就在於沒有輸的可能。行為經濟學家兼精神病學者喬治•安斯利(George Ainslie)曾經埋怨白日夢有「稀缺性缺乏」(shortage of scarcity)的問題,我們可以想像自己受困,卻也隨時能自由離去;這種自由造成這樣的獨自幻想缺少許多樂趣。
 所以不必懷疑,「全能」非常無趣。如果沒有氪星石,超人的冒險故事還有誰想看?事實上,真正的全能恐怕是一樁災難,老影集《陰陽魔界》(Twilight Zone)就演繹過這個主題:有個流氓死了,清醒時訝異發現自己身在類似天堂的地方,要什麼有什麼,無論性愛、金錢、權力都唾手可得,想不到越到後面越覺得活著沒意思,滿心挫折的他終於對嚮導表示「想去另一邊」。出乎意料的是,嚮導說他打從最初就不在天堂,這就是「另一邊」的生活。
 所謂「苦中作樂」、「轉苦為樂」的說法有其道理,某些形式的痛苦或壓力對人類頗有吸引力,三溫暖或性虐色情就是證據。思想深刻的音樂人約翰•庫格•麥倫坎(John Cougar Mellencamp)做了一首歌〈痛得美妙〉(Hurts so good),大家點頭稱是,但回頭想想這句話很怪,有點似是而非,畢竟理論上痛苦的性質應該是負面。
大衛•劉易斯(David Lewis)的經典論文做了一個設想:如果有個瘋子對痛苦的感受異於常人,一般人希望痛苦停止、因為痛苦而哭喊,但他遭遇痛苦則有個古怪反應,會翹腳、彈指,並開始思考數學問題,而且沒有逃避或結束痛苦的動機。
 劉易斯做了複雜分析,但我和多數讀者大概心裡都是同樣想法:這個人根本不覺得痛苦吧?雖然瘋子將自己的體驗稱為痛苦,恐怕只是心理疾病造成了認知混淆,既然沒有負面感受就沒理由說自己痛苦才對。
 正因如此,從痛苦中得到愉悅更令人費解。思考以下兩個詞彙,以及透過搜尋引擎會找到的釋義:

愉悅(pleasure):快樂、滿足以及享受的感覺。
痛苦(pain):高度不適的生理感受,由疾病或創傷引發。

 兩者看起來恰好相反。再看看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底下的分類小組提供的技術性說明,痛苦是「不適的感官與情緒經驗,由確切或可能的組織損傷引起,或用於描述此種損傷」──你是否注意到,「不適」兩個字又出現了。如果說一個體驗同時令人愉悅又不適,合理嗎?
在某些思維模式底下確實不合邏輯,比方說假如我們認為每個瞬間的體驗都有對應分數,從一到十,分數越低越糟糕、越讓人想迴避,分數越高越正面、越值得追求,那麼高分與低分確實無法並存。就像水不可能同時又冷又熱,只能是冷、熱,或者落在中間某一點。或許八點鐘時水還是熱的,到了八點十五分就涼了;又或者右邊是熱的、左邊是涼的。但同一個位置的水就不可能又熱又涼。
 再換個角度,從心理狀態的功能切入。傑瑞米•邊沁(Jeremy Bentham)說過:「自然以兩個最高主宰掌控著全人類,分別是痛苦和愉悅。」連他都認為兩者是相反力量,將我們推向不同方向,像胡蘿蔔和棍子一樣發揮趨避作用。我們怎麼有辦法又趨又避?
 現在稍微來談談佛洛伊德,不過先強調一點:無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佛洛伊德是能欣賞這個矛盾現象的人。他在著作中說到人的首要目標是「趨樂避苦」,所以尋求痛苦是「難以理解的」,如果發生這種事,「就好比我們心靈生活的守門人被下了藥失去行為能力。」

愉悅的哀傷,悲慘的喜樂**

 想解開這個謎,或許首先得承認痛苦本來就不是愉悅。人確實會尋求痛苦,但動機可能是獲得其他好處,取捨本就是生命常態。天冷的時候走出家門瑟瑟發抖十分難受,但為的是取回忘了帶回家的重要包裹。動手術絕對不舒服,但為了醫治痼疾也是不得已。去公家機關呆坐半天很無聊,但不去就沒辦法更換駕照。更極端的例子則是甘願承受嚴刑拷打,也絕不供出同志身分。很多理由促使人們選擇承受痛苦,前提並非否認苦痛的負面性質。下一章探討良性受虐,在很多例子裡,選擇痛苦是要換取後來的短暫愉悅。這樣的解釋並未否定痛苦是不好的。
 只不過事實上痛苦本身就未必總是負面。雖然很矛盾,但觀察某些臨床症狀能夠察覺端倪。
 你可能聽說過所謂「先天性無痛症」(congenital analgesia),有這種問題的患者儘管能知道自己被打被弄傷,卻不因此覺得痛,於是沒有迴避的動機,導致他們通常活不過二十幾歲。由此可見痛苦對於預防和治療創傷的生理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更叫人困惑的是「痛覺說示不能症」(pain asymbolia),罹患者能感覺到痛,也能描述自己體驗到痛,卻並未因此感到不適。這類病患願意讓醫生和科學家進行侵入性很高的檢查,若放在你我身上應該會痛到不行。可是他們並非麻木不仁,比如一名個案說:「我感覺得到,有點痛,但就還好,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種現象是源於大腦後島葉與頂葉島蓋兩個區塊受損,而這些區塊的功能是負責對外界威脅做出回應。這樣的症狀也算令人開了眼界:原來排斥疼痛未必是人類身體必然的宿命。
 先天性無痛症和痛覺說示不能症也符合兩類止痛劑的分類方式。一般的止痛藥是直接降低或阻斷疼痛,而另一種除了減輕疼痛,還會使人進入痛覺說示不能的狀態(有人這樣形容嗎啡)。施用藥物的病患仍能感覺到疼痛,卻不覺得難受。
 尼可拉•葛瑞赫克(Nikola Grahek)指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體會痛覺說示不能究竟是什麼狀態。他請讀者想像自己去看醫生,因為你左胸上部隱約抽痛,而且擴散至手臂。儘管你擔心是心臟病,醫師很肯定只是肌肉發炎,很快就能痊癒。恐懼隨診斷消失,「即使痛覺仍在也依舊不適,可是心態變得輕鬆許多。」
 有時對痛楚的反應之所以改變,就是心態不同。作家安朵亞•隆恩•楚(Andrea Long Chu)提及自己接受手術將陰莖轉換為陰道,事前準備漫長而艱辛,疼痛如影隨形。「所有生理痛楚都從肉體遭到侵犯的感覺開始,」她如此描述最初階段。然而過了幾個月,「疼痛與我彷彿達成危險平衡,默認彼此卻又互不過問,就像假日派對上幾個主管碰面只是點點頭便擦身而過。」
 據說冥想也有這種功用。羅伯特•賴特(Robert Wright)談到他去禪修中心做的實驗:

 一顆牙齒惡化到需要根管治療,後來每次喝東西就痛,就算只是常溫飲料也痛得叫人受不了。為了測試,我在房間打坐三十分鐘,然後吞了一大口水,還特別漱口讓水浸泡到牙齒。
 結果非常神奇且戲劇化:痛覺強烈又鋪天蓋地,但實際感受卻沒有先前那麼糟糕,而是在痛苦和爽快之間徘徊,甚至有時可以用「嘆為觀止」來形容,其中自有可以品嘗的奧妙。與之前相比,最簡單的形容就是平常牙痛是「噢!」,但現在多了「哇!」

 這種經驗告訴我們:痛未必就是負面體驗。而且科學研究和生活經驗都提出更強而有力的證據:痛可以是好的。由此觀之,給每個瞬間體驗打零到十分的理解方式並不準確。或許這種方式適用於其他生物,他們的痛苦和愉悅只是一條單純的連續光譜。可是對人類而言,卻有可能零分與十分同時並存。負面和正面的體驗,也就是痛苦和愉悅,兩者並非對立,不該以溫度高低做類比。
 但怎麼可能呢?答案出在人類有能力對體驗做出詮釋和反應。我們對事件感受到喜怒哀樂等反應,然後對這些反應再次感受到喜怒哀樂。(還可以繼續對反應的反應再做出反應,不過太複雜了,我們點到為止。)
 以恐懼為例,要是一隻老虎朝你撲過來,想必你會很害怕。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身體在環境演化中學會反應;恐懼就是一種適應性反應:腎上腺素上升、心跳加速、血液流入肌肉,消化系統減緩,甚至停止作用,身體迅速判斷要戰鬥或逃跑。(饒舌歌手阿姆對人類面對高風險高報酬的社會競爭的描寫也很棒:「手掌冒汗、雙腿發軟、手臂沉得抬不起來,針織衫上沾了嘔吐物。」)接著你可能會起雞皮疙瘩,這是個返祖現象,起於祖先有濃密體毛。再來則是警覺度提升,專注力增加──從各種跡象來看,恐懼絕對不無趣。
 這種體驗本身應該是負面的,被老虎追著跑怎麼會開心?可是好或壞並非恐懼本身所造成,而是擔心斷手斷腳或者被咬死。倘若事前就能肯定沒有真實風險(比方說虛擬實境),或許你還是能夠體驗到恐懼,生理反應依舊存在,但那種戰慄感未必不好,反倒有機會變成一種樂趣。
 否則人又何必花錢購買這種體驗,鬼屋和恐怖片歷久不衰,大家都知道賣點就在於恐懼。一份研究指出,喜愛恐怖片的觀眾在欣賞《大法師》之類電影時,感受到的恐懼並不比不愛此道者少,後面會再詳述文獻內容。有些理論認為恐怖片愛好者的情緒較為麻木,事實不然,他們只是喜歡驚悚感,恐懼越多愉悅也越多。
 再看另一個例子:憤怒通常是因為察覺不公,是一種負面感受。但是人卻能夠品嘗憤怒的滋味,想像大仇得報與伸張正義的快感。我們還能化憤怒為力量。瑪亞•塔米爾(Maya Tamir)與布瑞特•佛德(Brett Ford)設計了一個很聰明的實驗,結果顯示人們若在協商中必須與對方衝突(而非合作)時,常常會刻意強化憤怒,也期待這種情緒對自身有利。而事實也證明策略正確:憤怒的談判者確實成功機會更高。
 悲傷也一樣。原本是對負面事件的反應,但其實沉溺在愁雲慘霧裡也能夠是種愉悅,前提是狀況並不真的那麼糟糕。(喪親喪友之痛正常人無福消受。)以悲情片為主題的研究發現,觀眾的傷感程度與繼續觀賞意願呈正相關。那種悲傷情緒並未對應到實際的負面事件,所以才有可能反過來提供愉悅。
 刻意挑起愁思的詩歌旋律也受到大眾喜愛,歌手拉娜•德芮(Lana Del Rey)和愛黛兒(Adele)是其中佼佼者,《弦樂柔板》 (Adagio for Strings)、莫扎特和威爾第的安魂曲早已成為經典。研究顯示,人類聆聽這些經典作品時確實感受到悲傷,但同時也捕捉到溫柔、懷念等其他情感,並且以此為樂。
 悲傷的歌怎麼會有如此魅力?或許人類就喜歡在安全的情境下體驗悲傷,只想要那種氛圍,卻不想實際去煩憂。又或者我們有更明確的訴求:艾蜜莉•寇涅(Emily Cornett)留意到剛分手的人更喜歡主題為失戀的歌,她認為原因是聽了這種歌就知道自己不孤單,世界上有其他人經歷過同樣的事。她強調重點是自主選擇,如同在所有的負面體驗中,選擇也是關鍵。剛分手的人若猝不及防聽見愛黛兒的《如你》(Someone like You)恐怕也不會舒坦。我們希望能控制自己落淚的時間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320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