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中國為何創新崛起?:九大催化因子改寫全球競爭力,其他國家如何趕上?
79折

中國為何創新崛起?:九大催化因子改寫全球競爭力,其他國家如何趕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79379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既在複製,又在創新!
顛覆傳統刻板印象。

「如果對中國的創新事蹟缺乏了解,便難以理解中國成為超級強權的潛力,當然也就想不透,為什麼西方的創新實力和經濟主導地位,不再像過去那樣理所當然。」

阿里巴巴為電商造橋、字節跳動實現雙元創新、微信打造價值星系、大疆無人機超前部署、海爾家電解決痛點、小米比亞迪逆向創新、華為平行並進搶上市、SHEIN驚人快時尚、逸仙集團改變遊戲規則……

國際商業領袖看待中國的進步,總是交雜著好奇心和不信任。
中國企業確實有所謂「山寨式」的商業手法,
但中國擅長發揚他人的發明,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也是千真萬確。

有關「發明」與「創新」,大家常常混淆,
創新不只是發明新產品,也可以基於既有想法,加以改進、串聯並大規模應用。
中國企業便充分發揮這項關鍵原則,在市場上大獲勝利。

作者哈欽斯是一位常駐中國的西方CEO,她將提供深入內幕的獨特觀點,
透過個案研究、數據和訪談,揭開中國企業的運作模式與核心概念,
書中提出九大催化因子,是中國企業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包括:

 實現雙元創新:字節跳動做了什麼,使得TikTok席捲網路文化
 當個造橋人:阿里巴巴如何在消費者和銀行之間搭起橋梁,拓展淘寶業務
 未來主義的思維:喜茶的數位轉型、社交體驗等,讓喝茶成為社會地位象徵
 建立新的價值星系:微信不以技術取勝,為何能讓使用者的生活離不開它
 數據作為策略:快時尚品牌SHEIN如何透過數據分析,打造飛躍的上市速度

中國企業正快速迭代,運用這些催化因子來顛覆競爭情勢,
當今所有被超前的全球企業都該放下偏見,認識這股轉型和價值創造的力量,
以及該如何應用、又有哪些潛在風險?
才能出奇制勝,重拾創新活力,站穩自己的商業地位。

【好評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黃齊元(藍濤亞洲總裁)
彭建文(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
蘇拾忠(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喬安娜.哈欽斯(Joanna Hutchins)
現為企業執行長,獲獎無數。過去15年,她協助全球各大消費品牌及財星500強企業展開創新,深化亞太市場策略。她以品牌經營和行銷為業,經驗豐富,一開始在紐約市發跡,憑著領先業界的廣告活動,勇奪美國市場營銷協會艾菲獎,後來搬到曼谷、新加坡,終於在2010年定居上海。喬安娜至今仍是全球大品牌的推手,讓這些企業建立迷人的品牌形象,在瞬息萬變的亞洲市場發光發熱。

【譯者簡介】
謝明珊
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碩士,NAHA國際認證高階芳療師。現為院線片、紀錄片、書籍、雜誌和新聞專職翻譯,並樂在其中,深信人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推薦序/蘇拾忠(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當中國與半個地球的國家,包括臺灣,關係緊張時,看到這本書,就整個人尷尬了起來。
中國的經濟在疫情以來就沒有起色,有錢的富豪「潤」出國,房地產崩潰、失業率攀升、資金外逃⋯⋯,在這個節骨眼談中國崛起是相當違和,而且與社會的認知有高度反差。
算一算中國的崛起,至今大概也有四十年了。第一個十年改革開放,第二個十年熱錢湧入,第三個十年偉大復興,第四個十年內卷經濟。大部分的人,包括中國人在還沒有搞清楚中國是怎麼崛起的時候,就親眼目睹中國的崩壞。中國企業崛起的速度太快,崛起的方式又太詭異。當人們還在思考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迅速竄起?中國總體經濟的崩壞又讓大家看得眼花撩亂!
中國傳奇企業家崛起的故事,已經連篇累牘,尤其那些自媒體的網紅老師們,把企業家成功的內幕講得口沫橫飛,分析得鞭辟入裡。活像他們就是企業創辦人的青梅竹馬一樣,全給他看透了。
講企業成功的故事,容易!講企業為什麼成功的故事,很難!
本書作者告訴你中國創新企業的傳奇,以及他們如何運用創新模式打天下的故事。作者先幫大家重新定義了「創新」,然後再用她定義的創新去檢視中國傳奇獨角獸企業成功的故事。要不是作者在每一個章節最後,都會正經八百、苦口婆心的論述從中國企業家成功故事裡學習到的心得,還會不時奉勸美國企業家應該學習的創新模式,這本書幾乎是可以一氣呵成讀完的!
這是一本有獨到分析觀點的故事書。好看!看完了,還會讓你有所頓悟,然後可以嘆一口氣說:「原來如此!」
解讀中國企業崛起原因,大多數人會講出下面這些理由:
1. 封閉市場,關門打狗;
2. 政府補貼,不公平競爭;
3. 仿冒與山寨;
4. 人口紅利;
5. 隱私與人權。
這些理由已經被很多人證實,應該都是事實;但這是從總體經濟的觀點看中國的崛起。本書作者並沒有花力氣討論這些現象,她跳脫了總體經濟的觀點,直接看到中國企業由內而外運用創新模式,創造創新企業的機遇與努力!
不過有趣的是,本書作者所點名的傳奇企業,他們似乎沒有得到上述五大理由的支持,他們的崛起,坦白說,靠政府支持的部分算是比較輕的。
從今日頭條衍生出來的抖音席捲全球社群媒體市場,可沒有得到中國政府的補貼。
比亞迪以全球最便宜的電動車打開全球市場,當然得過中國政府的補貼,但是中國政府也給特斯拉差不多的補貼,為何特斯拉就不能像比亞迪那樣推出親民的價格?
其實中國的補貼也不是每一次都成功,當年在太陽能板、LED產業幾乎到了全國各大城市一窩蜂的現象,結果把全球太陽能板、LED的市場打得亂七八糟,可是你又看到中國出了哪一家了不起的太陽能板企業?或能夠獨覇全球的LED公司?最好笑的例子,就是中國政府加大力度補貼扶持各大城市設半導體廠,結果錢花了,卻沒有幾家真的設立,還留下一大堆爛尾晶圓樓。
說中國的補貼創造不公平競爭,這句話沒錯,但本書作者所提到的SHEIN稱霸美國快時尚市場,小米賣到印度,比亞迪賣進歐盟,坦白說,跟政府補貼一點關係都沒有。
仿冒與山寨是中國永遠脫不掉的帽子。不過過去四十年有到過中國的人應該會發現,中國的仿冒和山寨其實是有程度變化的。最開始的仿冒是用低劣的材質仿了一個假貨,再貼上人家的品牌,那叫假仿。後來就發展成材質其實是一樣,很多根本是從代工廠流出來,那是真仿或稱高仿。高仿但不貼人家的品牌,就叫做白牌,被稱為仿冒不偽劣。白牌有了市場就找人另外設計,最後加上品牌就不算仿冒了。
SHEIN現在被Zara告了幾十個官司,筆者認為可能都不太會成立,因為SHEIN並沒有直接仿Zara或H&M,人家仿的是風格,沒有仿你的版型。我們從SHEIN崛起的故事,看到中國企業的仿冒水準,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並且可能已經超越法律的約束。
中國政府不重視隱私,不尊重人權,可能才是中國企業領先國際競爭者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在AI相關的領域,在市場大數據的收集等方面,中國政府是對中國的企業開了大門。因此,中國的企業在數據的收集跟運用數據分析的結果,顯然遠遠超過中國以外的競爭者。
本書作者所舉的案例,神乎其技地運用大數據的分析,推出你想像不到的產品,或想像不到的銷售方法,結果都驗證成功。這是中國企業善用大數據的優秀表現。當然,如果中國政府尊重隱私或人權的話,這些中國企業可能就沒有辦法這麼快速地在大數據運用上得到領先。
延伸思考,你會發現本書作者給國際企業的建議,希望他們學習中國企業的創新模式,在某些領域或在某些市場上,國際企業可能是學不來的。
還有一點可能也是國際企業學不來的。從本書所舉的例子來看,會發現他們創新的模式怎麼如此先進?這種運用先進科技來創新經營的卓越表現,和中國社會落後其實是有關係的。
怎麼說呢?早年,中國社會落後國際很遠,當全世界開始用手機的時候,中國大陸固接電話的普及率還相當低,結果中國直接用手機代替固接電話,通訊普及率迅速拉開,網路更迅速地鋪展到鄉間或偏遠地方。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小米的手機,拼多多的生鮮電商的成功,在美國或歐洲都不會發生!
中國社會因為落後,就跳躍式地引進新科技,新科技比舊科技更容易普及,更容易使用。中國企業就用新的科技來經營公司,自然產生傳統企業所做不到的創新模式。最近全球發展AI,一堆人開始訓練自己的AI,就有很多人告訴你,將來是用AI訓練AI,發展進度只會更快 !中國企業比國際競爭者提前、快速地運用了新科技,這件事情,或許也可以稱做後進者的優勢吧。沒有傳統的包袱在企業推動創新營運模式時,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歐美企業想要學中國企業的創新模式,說不定還得先把包袱丟掉。
本書作者把中國企業創新模式的經營跟發展講得神乎其技,但我們也必須認清,中國企業的創新主要在經營模式的創新,而不是核心技術的創新。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這個市場從社會主義走向資本化,成長的快速及龐大的需求,新產品與舊產品,對龐大的消費者來說,差異有限。反而是如何有效地接觸到這個快速成長的市場,才會是最後的贏家。
本書作者是一位行銷顧問,從市場營銷的觀點來剖析中國獨角獸企業創新成功的模式,既精準又有深度。讀起來好看,看完了有收穫,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雖然在時機上有點敏感,書名也讓人有點尷尬,但值得推薦!

目次

推薦序/蘇拾忠

第一章 該來模仿中國了嗎?
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分布極為不均
創新,成為新一波軍備競賽
該來模仿中國了
「中國式創新」的九大催化因子

第二章 中國如何崛起,成為全球創新龍頭?
世界的工廠
中國製,並且為中國而製
全新的商業格局
幕後的中國

第三章 催化因子一:解決創新的兩難
實現雙元創新:世上最有價值的獨角獸企業
字節跳動的「探索式」創新
利用成長駭客,實現「開發式創新」
字節跳動的雙元營運策略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四章 催化因子二:當個造橋人
阿里巴巴為電商造橋
社交電商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五章 催化因子三:像未來主義者一樣思考
無人機的未來
新式茶飲
新型態的網紅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六章 催化因子四:建立新的價值星系
微信:堪稱全球最強大的價值星系
盒馬和新零售建立強大的新價值星系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七章 催化因子五:擁抱「小s」策略
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家電公司
「小s」策略的實際應用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八章 催化因子六:促進逆向創新
為大眾提供醫療服務
人人皆可擁有智慧型手機和智慧生活
中國電動車正要稱霸全球
農業也參與數位革命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九章 催化因子七:加速數據化,刺激企業發展
元氣森林是科技公司或飲料公司?
對數據飢渴的新零售,讓速食變得更聰明
數據驅動的科技,實現快速到貨
數據作為策略,快時尚走向即時零售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十章 催化因子八:縮短時間
把對手拋在腦後
為成功衝刺
蔚來挑戰汽車行業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十一章 催化因子九:善用融合,解鎖新潛能
逸仙團隊:在美妝科技產業改變遊戲規則
如何輸出這個催化因子

第十二章 未來展望:中國成長和中國式創新的未來
中國瞄準全球創新的領導地位
在中國,改變是唯一的不變
為什麼我們要觀察並學習中國?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該來模仿中國了嗎?
說到中國,西方商業領袖大致有兩個想法:中國的成功是靠模仿西方,以及西方才是真正的創新基地。然而,事實出乎意料。中國不只是模仿,同時也在創新。當西方企業忙著下一波創新,中國正努力改良現有的一切,尋求突破。這是真的,值得大家警惕!當中國正在擾亂西方、超越西方,西方商業領袖也可以反過來模仿中國,不斷學習和創新,才能脫穎而出。
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分布極為不均
1984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出版科幻小說《神經喚術士》(Neuromancer),描述一個倒楣透頂的網路駭客,他最新的任務是對抗智慧電腦。閱讀這本小說能一窺未來的科技和創新,「網路空間」(cyberspace)一詞正是拜他所賜,現在風靡全球。1984年電腦還沒普及,他早已預知人工智慧。2003年《經濟學人》(Economist)採訪他,問及這是怎麼辦到的,他這樣回答:「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分布極為不均」。
吉布森認為,發明、創新和進步正在周圍發生,只是個人所處的位置,不一定看得見。當我們深入創新的聚落,就可以瞥見未來,甚至準確預知未來。想像一下,在世界某個角落,有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創新聚落,正在設計未來,充斥著大家想像不到的科技和體驗,比方孟買的實驗室、矽谷的會議室、倫敦的辦公室,或是美國小鎮某個不起眼的車庫。原則上,大有可為的想法和創新正在萌芽,就像種子一樣,不斷繁衍生長。只要足夠重要,影響力夠大,種子就會傳播開來,席捲全球。唯獨那些視野不夠廣,沒發現種子發芽的人,才會誤以為創新是無中生有。
如今,全球有許多創新中心。有些國家幾乎不用現金了,大多數的計程車和公共運輸全面電動化,公共衛生和安全透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管理,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在一天或一小時內,完成宅配任務。這些都不是科幻小說的內容,也不是每個國家普遍的情況。我說的,正是中國!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最仰賴科技的市場,擁有領先全球的數位生態系統,支持全球最大的無現金社會。未來已經來臨,就降臨在中國。
只可惜,2020至2023年全球爆發疫情,展開邊境管制,大家看不到中國的改變。中國只頒發少量的入境許可證,加上中國政府強制隔離檢疫,全球商業領袖去不了中國,或者選擇不去中國,並不知道當地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發展。有人說,中國的數位生態體系、無現金經濟體、零阻力支付,以及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大躍進,已經領先其他國家十年。
此外,中國善用科技管控疫情,讓這個本來就快速發展和創新的社會,進一步加速發展。遺憾的是,中國防火牆不僅限制訊息入內,也限制訊息流出。中國有太多科技平臺是本地所獨有,外國人看不見,抖音/TikTok是唯一的例外,它已經滲透全球,席捲社交媒體圈。當中國持續創新,世界其他地方卻看不見,而西方企業面對中國的崛起,有這份洞察力是重要的,甚至是必要的,否則無法維持全球競爭力。
創新,成為新一波軍備競賽
社會必須創新,才能夠成長和繁榮,持續進化和進步,迎向一個更有前景的未來。現在全球爭相追求更美好的未來。創新,成為新一波軍備競賽。走在創新最前線的社會,將會是全球的思想領袖和超級強權。就社會和創新而言,過去是西方取勝,以致西方看待中國和創新時,隱含一些偏見。
西方商業領袖對中國很好奇,認為它既是機會,也是威脅。對西方企業來說,中國是龐大的潛在市場,因此西方對中國的興趣與日俱增。
2019年,世界銀行集團報告顯示,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每年成長10%,中國主要的貧困人口頓時升格為中產階級。如今,中國人口大約占全球總人口19%。中國的法規對企業特別優惠,人力成本也相當低廉,西方企業為了善用這些優勢,從1970年代以來,持續將製造和營運部門轉移到中國。
西方與中國接觸的機會變多了,對中國的興趣愈來愈濃厚,卻導致西方的優越感無限膨脹。西方對正在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忽視中國在創新,正邁向未來的社會,甚至超越西方文明。這本書質疑的是,西方商業領袖看待中國的企業時,有一些錯誤的前提和觀點,因此斗膽邀請商業領袖們打開眼界吧,重新奪回創新的龍頭寶座。
事實上,西方企業(特別是美國)擁有悠久的創新傳統,從鋼鐵巨頭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和石油大亨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到現代的商業大人物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和比爾.蓋茲(Bill Gates)。工業革命的發明和創新,擴大西方企業的規模,奠定了良好基礎,讓今天的西方世界享受成功和財富,堅信西方會永遠稱霸。問題是西方變得太自滿了,沉溺於古老的發明方式,忘了創新的真諦!西方就像伊索寓言的兔子,在場邊打盹、志得意滿,可是當西方在睡覺時,中國正加速前進,從現有的發明展開創新和改進,並以飛快的速度採納新技術。反之,西方正在喪失優勢。
以數位支付為例,二十一世紀初,這項技術在美國和中國幾乎同時出現。如今過了二十年,雖然美國是領先全球的經濟體,中國行動支付的總支出卻是美國的五百五十一倍!說得更具體一點,2019年中國數位支付的普及率超過總人口的80%,行動支付的總支出大約為54兆美元。自從2019年開始,中國許多商店甚至支援「刷臉」支付,根本沒必要從口袋掏出智慧型手機。相比之下,2019年美國數位支付的總金額,只有區區980億美元。
有人說,中國抄襲西方的技術,不是靠自己發明。我跟大家說一件有趣的事,全球第一個數位錢包是1997年由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推出,打頭陣的並不是蘋果或任何銀行。如果我們只關注「發明」,恐怕會失焦。所有的發明或技術,終究會被「模仿」,通常是在十年後、專利到期的那時。
因此,真正的問題是中國如何發展數位支付系統,促進爆炸式的成長,徹底改變社會,而美國卻沒有──特別是支付寶和Apple Pay還在同年(2014年)推出。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呢?中國是如何加速新科技普及,不僅讓大城市的中產階級採用,甚至還囊括那些沒有銀行帳戶、似乎不太需要便利支付的農村用戶?
數位支付發展至今將近二十年,美國的文化和經濟明明比中國更發達,甚至被譽為先進,擁有更充足的網路、技術和基礎設施,為什麼採用數位支付的速度如此緩慢?我講得更白一點,2021年5月,蘋果報告顯示iPhone用戶有25%使用Apple Pay,到了2022年7 月,4,540萬美國人在過去一個月至少使用Apple Pay交易一次。同樣在2022年,中國卻有90%人口,相當於14.26億人使用數位支付服務,包括Android和蘋果的平臺。
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最好先暫停一下,把「發明」和「創新」區分清楚。發明是領先全球創造某項產品或流程,例如全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Xerox Parc)獨創作業系統和光學滑鼠技術。反之,創新是基於既有的想法,進行改良或聯想,打造出全新的產品、流程或服務,讓客戶願意掏錢買單,亦即把機會變成商品,進而稱霸市場,例如賈伯斯看上全錄的技術,應用於蘋果個人電腦,改變了使用體驗。
有人指控中國侵犯智慧財產權,甚至拿出鐵錚錚的證據,以致中國的名聲受損,儘管如此,仍無法抹滅中國創新的事實。中國拿到工具和技術,就是比別人更懂得善用,加以發揚光大,以更快的速度發揮社會和商業影響力。這件事很弔詭,但我們必須有所覺悟,中國仰賴別人的發明,同時也在創新,這兩件事都發生了!
還有另一個說法,大家也經常耳聞,那就是把中國的進步歸功於政府政策,例如中國奉行產業保護主義;中國政府限制外國公司的營運,阻礙市場競爭;中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市場條件,比如市場規模大。這類說法經常低估中國的創新,甚至輕視中國,罔顧中國面對科技和創新時,為了推動商用化,下了多少功夫,才能夠大獲全勝,實現爆炸式成長。
這些扭曲的說法隱含了一個危險,這可能妨礙創新的種子在全球傳播。如果西方繼續輕視、忽略或低估中國創新的故事,那麼在創新的軍備競賽中,中國會逐步領先,而世界其他地區將遙遙落後。
該來模仿中國了
國際商業領袖看待中國的進步,經常交雜著好奇心和不信任,美國的政治觀點也在一旁幫腔,強調中國的創新會威脅西方產業。我不得不說,中國「山寨式」的商業手法,證據確鑿,但中國人發揮巧思,來發揚和善用西方的發明,也是不容懷疑。我們看待中國時,必須綜合考慮這兩種真相。何不放下偏見,擱置政治因素,從中國真正的成功故事,學習中國的策略呢?換句話說,何不模仿中國?不一定非要打敗中國,但至少加入中國的行列,參與新一波偉大的創新革命吧。
從古至今,無論是偉大的社會和帝國,或近代的一流投資銀行,再怎麼厲害,都有垮臺的一天。為什麼呢?通常是傲慢加無知,這是很可怕的組合。過度傲慢,以為自家的文化和社會最優越,一來刻意忽略自己的短處,二來看不見其他國家在創新,即將迎頭趕上。
如果中國創新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而且在社會和商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那麼過了二十年,大家再跟中國相比,會是什麼狀況呢?如果只過了短短十年,又是什麼情況?有鑑於此,什麼是中國創新的主要驅動力呢?世界其他地方可以從中國那裡學到什麼?有沒有可以複製的模式?事實上,是有的。
「中國式創新」的九大催化因子
對西方商業領袖來說,這本書是一部攻略,透露多年來,中國企業默默實踐的創新關鍵原則,讓西方企業有機會效法。第一步,我們要重新定義「創新」本身。西方的商業領袖常以為創新是從無到有,要創造全新的事物;中國商業領袖倒認為,創新是把構想充分發揮、到市場上獲利。因此,西方把發明和創新搞混了。
換句話說,創新不只是打造新產品,沿用相同的老方法,經由相同的管道來銷售,反之,所謂的創新,要進行全盤評估,包括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以及進入市場的管道,還要不斷改進系統本身。創新是基於既有的想法,加以改進或串聯,進而上市獲利,並大規模應用。
本書提供引人入勝的案例研究,協助西方商業領袖改變做法,迅速拓展業務規模。讀者可以學會:
‧放下「大S」策略,改採「小s」策略,提升企業營運的敏捷度。
‧創造和改良新產品時,要放下線性思維,專注於關聯和連結,建立全新的價值鏈,發揮商業效益。
‧不依賴既有的系統,而是設法創新,加快普及的速度。
‧善用數據的力量,轉化消費者的體驗,並且打破商業的慣性。
‧花更少的時間規劃,花更多的時間衝刺,以掌握市場的潛力,提升競爭優勢。
講得具體一點,從中國創新學到的九件事,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成功解鎖企業的潛力。事實上,這九件事是中國化創新成長的催化劑,全部是中國企業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源自於中國真實的成功案例。轉型和價值創的力量,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輕鬆、更簡單。創新不一定是一段艱難的過程,也不必執行大規模的組織改革。有時候,換一個觀點,創新就會變得更容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79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