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電子書
希腊史(電子書)
80折

希腊史(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40 元
優惠價
80352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 古希臘三大史家” 之色諾芬,親歷希臘世界的盛極而衰,權威記錄公元前四五世紀之交的時代轉折
從雅典斯巴達兩強相抗,到斯巴達底比斯雅典三足鼎立,希臘的榮光將何去何從?
西南大學希臘史專家徐松岩,2020 年全新詳註修訂本
 

色諾芬是與希羅多德、修昔底德並稱的古希臘三大歷史學家之一。他生於雅典,受過良好的教育,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他曾隨小居魯士開赴波斯爭奪王位,晚年專心著述,寫作範圍廣泛且多產,含括歷史、哲學、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但其關切的主題始終是如何挽救城邦制度於衰微。

《希臘史》是一部編年體斷代通史,是色諾芬篇幅*長、*野心的作品,是對公元前四五世紀之交希臘歷史*權威的記述,立體地反映了希臘世界從“有序”到“無序”的局勢演變。

2020詳註修訂版,譯者徐松岩老師補注了大量古典學研究的*成果,並且新增插圖24幅,使得譯文內容更加精確充實,閱讀體驗得到提升。

 

《希臘史》是古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所著的一部編年體斷代史,主要記載了公元前411年秋至公元前362年夏近半個世紀的希臘歷史。前兩卷是對修昔底德的未竟之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續寫,後五卷則繼續敘述了反斯巴達聯盟的成立、科林斯戰爭、底比斯的崛起、 “大王和平敕令”、曼丁尼亞戰役等重要歷史事件。全書內容反映了希臘世界從“有序”到“無序”的局勢演變,以及城邦制度危機的萌芽和初步發展。
《希臘史》是色諾芬篇幅*長、*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他思想*成熟時期的著作。因為這本書,色諾芬得以與希羅多德、修昔底德並稱為古代希臘三大歷史學家。

作者簡介

色諾芬(Xenophon,約公元前441/431—約公元前354年)
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色諾芬出身於雅典貴族,家境富裕,據說師從蘇格拉底。他曾加入希臘僱傭軍參與波斯帝國內戰,結識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他因在科林斯戰爭中支持斯巴達而被雅典驅逐,後雖恢復名譽卻並未回到故鄉,很可能於科林斯逝世。色諾芬在歷史學、政治學、文學、經濟學、哲學、教育學等方面均有貢獻,著有《希臘史》《長征記》《斯巴達政制》《居魯士的教育》《會飲篇》《阿格西勞斯傳》等名作。


徐松岩(1963— )
山東招遠人,歷史學博士。西南大學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長,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希臘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史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古典文明和外國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譯註希羅多德《歷史》、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色諾芬《希臘史》等西方史學名著。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史學史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四川大學學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80餘篇。

名人/編輯推薦

希臘*盛時期的第三位著名歷史學家色諾芬多才多藝。他的判斷還是精明、誠實而清醒的。他的敘述也直爽而清晰。

——湯普森《歷史著作史》

 

(色諾芬的)散文受到古代文藝評論家的推崇,並對拉丁文學有很大影響。他的著作16世紀就被譯成多種歐洲文字。直到近代,他仍然具有崇高的聲望。他客觀地記錄自己的經歷,表述個人對時人時事的看法,從這個意義上講,他是有史以來*個新聞記者。他文筆流暢,具有明快優美的風格。

——《不列顛百科全書》

 

色諾芬的《希臘史》乃是所有涉及公元前411—前362年那半個世紀希臘歷史的*權威的著作。

——CL 布朗森(美國古典學家)

 

蘇格拉底式的歷史學家。

——J. 蒂勒里《色諾芬及其同時代的歷史》

 

色諾芬的文章——除了幾篇以外——都屬一般;切合實際,符合情理;開門見山,文理清晰。不過有些句子,散見與各章節之間,具有強烈的思想感染力和遠見卓識。

——依迪絲•漢密爾頓《希臘方式》

 

色諾芬是修昔底德之後至“修辭學派”盛行之前,*有成就的歷史學家。……對史實的敘述簡潔典雅,既不以事實太雜而繁瑣,又不因哲理過多而沉悶,頗具感染力。

——張廣智《西方史學史》

 

中譯本序
一、色諾芬的生平著述
色諾芬(Xenophon,Ξενοφ?ν,約公元前444/前431—約前350年),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多產作家,在歷史、文學、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教育等方面均有所貢獻。《希臘史》是其篇幅最大、最重要的歷史著作。此著使他得以與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公元前484—約前430/前420年)、修昔底德(Thucydides,約公元前460—前400/前396年)並稱為古代希臘三大歷史學家。
關於色諾芬的生平,傳世的資料極為稀少。他本人在著作中很少直接述及自己,同時代的其他作家對他鮮有提及,且多語焉不詳,甚或相互抵牾。後世作家偶爾提到色諾芬經歷和事蹟的零星資料,其可靠性往往也很成問題。因此,關於色諾芬生卒年份以及其他許多具體問題,迄今依然懸而未決。不過,如果撇開那些細枝末節,色諾芬一生的主要經歷還是清楚的。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時代作家第歐根尼•拉爾修(DiogenesLaertios)在《名哲言行錄•色諾芬傳》的開頭是這樣介紹他的:“色諾芬出生於雅典埃爾基亞(Erchia)德莫,是格里魯斯(Gryllus)的兒子。他為人謙遜,長相英俊。”關於色諾芬出生的年代,在古代至少有三種說法。其一,色諾芬在自己所著的《會飲篇》中提到,公元前424 年,在德里昂(Delium)戰役中,他與其師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 年)在雅典騎兵隊中並肩作戰,敗退之時,蘇氏見其跌落馬下,便奮不顧身,救他一命。按照雅典的法律,公民未滿20 歲,通常是不能離開本土(阿提卡)作戰的。據此,色諾芬應該在公元前444 年或之前出生。其二,第歐根尼• 拉爾修說,色諾芬的鼎盛之年在第94屆奧林匹亞競技會的第四年,即公元前401/ 前400 年。古希臘人通常以一個人40 歲為其鼎盛之年,這意味著色諾芬出生在公元前441/ 前440 年。一些學者對此說深信不疑。其三,色諾芬在其所著《長征記》中這樣寫道:因為自己當時(公元前401 年)比普羅克塞努斯(Proxenus)年紀稍輕,未能取代他而成為將軍。普羅克塞努斯戰死時大約30 歲,而色諾芬在該書中還多次強調自己年輕。據此,人們似乎也有理由相信,色諾芬大約出生於公元前431 年前後。
色諾芬出身於雅典貴族,父親名叫格里魯斯,母親名叫狄奧多拉(Diodora)家境富裕,熟諳騎術,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據說,成年的色諾芬在雅典市場上偶遇年逾花甲的蘇格拉底,經過簡短的對話,獲准加入蘇氏弟子之列。一般認為,他拜蘇格拉底為師的情況大致可信,但師從著名雄辯家伊索克拉底(Isocrates)以及在底比斯期間師從普羅迪科斯(Prodikos)的情節,則頗為可疑。有的研究者認定在《希臘史》中找到了有力的證據,說色諾芬曾親歷公元前410 年伊奧尼亞的戰事和公元前406 年阿吉努塞(Arginusae)之戰,並且目睹了公元前405 年羊河(Aegospotami)之戰的消息傳抵雅典時的場面。這些說法是可能的,但遠非定論。還有研究者認為,公元前404—前403 年三十寡頭當政期間,色諾芬很可能就在雅典騎兵隊中服役。不過,這一點也不能完全確定。
據色諾芬在《長征記》中記載,在公元前401年,波斯王子小居魯士(Cyrus the Younger)自小亞細亞起兵,長途跋涉前去攻打其兄長、波斯時任國王阿塔薛西斯(Artaxerxes),企圖奪取王位。色諾芬應朋友普羅克塞努斯之邀,加入居魯士的軍隊,成為希臘僱傭軍之一員;同年夏,在巴比倫附近庫納克薩(Cynaxa)之役中,小居魯士戰死,希臘僱傭兵諸位首領被波斯人誘殺,因此他成為了這支希臘僱傭軍的首領之一;隨後,他們在波斯軍隊的引導下,穿越波斯帝國腹地,踏上漫漫歸途;在這些希臘軍人沿黑海南岸行軍過程中,色諾芬兩度趁軍隊等待渡船的機會,提出就地建立新城安居下來的主張,均遭否決。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希臘僱傭兵渴望返鄉。色諾芬及其所率軍隊在拜占庭逗留期間,當地斯巴達駐軍的首腦企圖逮捕他,把他交給波斯總督。鑑於此,公元前400年冬,色諾芬率部投靠鄰近的奧德里賽國王修塞斯(Seuthes),此時他已成為這支希臘軍隊的唯一指揮官。按照兩人之間的協議,如果斯巴達人繼續追捕色諾芬,修塞斯將保護他;如色諾芬協助修塞斯作戰,作為回報,修塞斯須劃出一塊地方交由色諾芬治理。但是,當修塞斯借色諾芬之助戰勝敵手之後卻背約食言。因希臘僱傭兵固請,色諾芬打算回雅典,率領他們到小亞細亞去為斯巴達人效力。這時,斯巴達人正在和波斯人交戰。由於斯巴達人沒有按時向這支僱傭兵發放薪餉,他們便靠劫掠本地富戶為生。公元前399年,色諾芬及其手下六千餘人一起投靠斯巴達將領提布隆(Thibron)。
其後,色諾芬可能留在小亞細亞,在提布隆和德基里達斯(Dercylidas)領導下繼續與波斯人作戰。有研究者認為,《希臘史》中所提到的那位對提布隆大動肝火的曾效力於居魯士麾下的將領,很可能就是色諾芬本人。大約在此期間,他娶斐列希亞(Philesia)為妻。斐列希亞為他育有二子,格里魯斯(Gryllus,與其祖父同名)和狄奧多洛斯(Diodorus),這兩兄弟可能是雙胞胎。
公元前396年,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奉命到小亞細亞指揮斯巴達軍與波斯人作戰。色諾芬很快與他成為摯友,可能是指揮一支僱傭軍為其效力,也可能是擔任他的幕僚。色諾芬深受阿格西勞斯的器重,兩人結下了深厚友誼。色諾芬肯定隨阿格西勞斯親歷科羅尼亞(Coronea)戰役,[4]但尚不知他是否與雅典人直接交戰。普魯塔克在《傳記集•阿格西勞斯傳》中暗示,色諾芬隨阿格西勞斯參加這次戰役,並非出於對雅典人的憎恨,而是出於對阿格西勞斯的忠誠和友誼;他兩度提及指揮居魯士手下希臘僱傭軍的將領赫里庇達斯(Herippidas,而非他自己),也是基於同樣的緣由。普魯塔克的分析不無道理。
公元前394年,色諾芬隨阿格西勞斯前往斯巴達。大約公元前399—前394年間,雅典人對其進行缺席審判,判處他終身放逐。原因也許與其師蘇格拉底有牽連,但極有可能是在前394年科林斯戰爭爆發後,色諾芬採取親斯巴達和反波斯行動,從而觸犯了雅典城邦的利益。另一方面,鑑於色諾芬的功勳,拉棲代夢當政者在特里菲里亞(Triphlia)的斯基洛斯(Scillus,在古代奧林匹亞競技會舉辦地附近)劃出一片土地贈予他,以示嘉獎。這是他們不久前從愛利斯人手中奪取的。阿格西勞斯也將他的兒子安排到斯巴達接受教育。這對於色諾芬而言,既是一種榮耀,也可因此而確保
他對拉棲代夢人的忠誠。其後二十餘年,色諾芬在這裡過著富足而悠閒的生活。
色諾芬在《長征記》[5]中提到,希臘僱傭兵會將其拍賣包括俘虜在內的戰利品所得錢款總數的十分之一交由幾位首領保管,並由他們負責奉獻給阿波羅(Apollo)和阿爾特密斯(Artemis)兩位神祇。色諾芬將他自己所得份額的一半送到德爾斐,存放在那裡的雅典聖庫中,奉獻給阿波羅神;並出於安全的考慮,將另外一半存放在以弗所(Ephesus)阿爾特密斯神廟的管理者麥加畢佐斯(Megabyzus)處。後來,[1]麥加畢佐斯參加奧林匹亞競技會時,將那筆存款如約帶來移交給他。
色諾芬收到錢款後,遵照阿波羅神諭的指示,為阿爾特密斯女神購置了土地,捐建了一座聖所。塞林努斯河(Selinus)橫貫這片土地,河裡魚貝豐富;而在以弗所,也有一條塞林努斯河繞過阿爾特密斯神廟。色諾芬用聖庫的資金修建神廟和祭壇,以土地收入的十分之一獻於阿爾特密斯女神。每逢重要節日,當地的公民、鄰近的男男女女聚集一堂,熱烈慶賀。阿爾特密斯女神賜予他們大麥、麵包、葡萄酒和甜點,與他們共享獻祭的犧牲和各種獵物。色諾芬的兒子、其他公民的兒子以及其他成年男子,均可參加為慶祝節日而舉行的狩獵活動。他們在聖地和弗洛(Pholoe)山區獵捕野豬、狍子和牡鹿。
色諾芬的領地距奧林匹亞宙斯神廟三四千米,沿斯巴達通往奧林匹亞的大道前行即可抵達。聖域內有牧場,山上森林茂密,本地的豬、羊、牛、馬,完全可以滿足節日慶典之需。神廟的周圍是成片的果樹,出產各種應季的水果。斯基洛斯的女神廟,仿照以弗所大女神廟的樣式建成,神像造型也完全一樣,只是規模小一些。神廟旁邊矗立著一根柱子,上面鐫刻著這樣的文字:“謹以此地獻給阿爾特密斯。此土地的擁有者和收穫者,每年須奉獻其收成的十分之一,並從餘額中保養神廟。如有未照此行事者,阿爾特密斯定會明鑑之!”
第歐根尼•拉爾修還提到,斯巴達將軍斐洛皮達斯(Phylopidas)曾將其征戰所擄獲的部分戰俘贈予色諾芬。色諾芬在其所著《家政論》和《回憶蘇格拉底》中,對大土地所有者訓練、使用奴隸和管理田園農產的情況瞭如指掌,並非紙上談兵,很可能就是他的經驗之談。色諾芬在這田園詩般的環境裡,生活富足安定,衣食無憂。這位“跨世紀”老人在參加狩獵、飲宴、交友、獻祭等活動的同時,針對當時希臘城邦的現實狀況,以其淵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和對時局的深刻理解,筆耕不輟數十年,就城邦社會、經濟、政治、外交、教育、道德、哲學等諸方面的問題進行反思、寫作,給後世留下了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
公元前371年,斯巴達人在琉克特拉(Leuctra)之役戰敗,不得不退出先前所侵占的土地,色諾芬可能在此時離開斯基洛斯。公元前369年,為了對付迅速崛起的底比斯人,雅典、斯巴達這對老對手不得不再度聯手,雅典人大約在公元前368年撤銷了對色諾芬的放逐令,不過沒有證據證明他重歸雅典,而第歐根尼•拉爾修說他在科林斯定居終老。儘管如此,他還是把兩個成年的兒子送回雅典參加騎兵隊。格里魯斯公元前362年在曼丁尼亞(Mantinea)之戰中戰死。色諾芬提到雅典方面“有不少勇士”為國捐軀,但沒有明確提到有他的兒子。第歐根尼•拉爾修援引歷史學家埃弗魯斯(Ephorus)的著作,稱格里魯斯作為騎兵戰士,作戰異常勇敢頑強,直至戰死沙場;還提到色諾芬頭戴花環為兒子獻祭,並且為有這樣的兒子深感榮幸,這證明色諾芬的名譽在雅典似已得到恢復。
色諾芬大約逝世於公元前354—前350年間。他在記載色薩利人的史事時明確提到,“在這段文字的寫作之時……亞歷山大的大妻舅提西豐努斯(Tisiphonus)居於塔古斯之位”。這是其著作中所提及的可以確定的最晚年代。以上推論在其所著《雅典的收入》中還有重要佐證。他先提到所謂第三次“神聖戰爭”期間的情況(德爾斐神廟受制於某邦),此戰爆發於公元前356年秋至前355年春;他還指出,“如今海上已無戰事,收入也正與日俱增”。學者們一般認為,這是指公元前357—前355年“同盟戰爭”(SocialWar)之後數年的情況,是雅典財政最困難的一段時期。色諾芬最終的居所很可能在科林斯,也可能在斯基洛斯。第歐根尼•拉爾修援引前人的說法,認為色諾芬卒於第105屆奧林匹亞競技會的第一年,即公元前360/前359年。據波桑尼阿斯(Pausanias)記載,一位疑為出身於愛利斯的作家宣稱,他們的祖先曾寬恕了色諾芬,允許色諾芬繼續在那裡保有他的地產,他還能指出色諾芬的墳墓所在地。
色諾芬著述豐富,並且全都完整流傳至今,這在古代作家中是很少見的。除了《希臘史》之外,他還有以下著作:
1.《長征記》(Anabasis),全書分為7卷,年代跨度為公元前401—前399年。作者以寫實的手法,詳細記述了他親自參加的波斯王子小居魯士與其兄爭奪王位的戰爭,和庫納克薩之戰失敗後與萬餘希臘僱傭軍從波斯帝國腹地向地中海沿岸撤退的艱苦歷程。全書曉暢生動,文采斐然,歷來被視為希臘古典散文的傑作。此書奠定了他希臘文學家的地位,也是公元前5和4世紀之交希臘城邦歷史、波斯帝國政治軍事及其與希臘關係的重要史料。
2.《居魯士的教育》(Cyropaideia),全書分為8卷,是一部酷似歷史小說的傳記題材作品。書中的主角是波斯帝國的開創者居魯士大帝。作者以流暢動人的文筆,通過描寫居魯士所受的良好教育,來說明政治家的訓練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過敘述居魯士的豐功偉績,藉以闡發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具體史實往往經不起推敲。書中還記述了軍事方面的一些實際知識,如武器的種類,兵力的佈置,進攻和退卻的策略等等。透過此書,也可以看到其時希臘人尚未充分形成對其他鄰近民族的歧視觀念。
3. 《阿格西勞斯傳》(Agesilaus),記述拉棲代夢國王阿格西勞斯二世(公元前444—前360年)的生平事蹟。這位國王雖然腿有殘疾,但富有軍事才能,在位期間(前398—前360年)正值斯巴達國勢由盛而衰的時期,他作為國家最高軍事統帥之一,率兵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在公元前4世紀前期若干重大歷史事件(如斯巴達稱霸、與波斯交戰、科林斯戰爭等)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書是西方最早的傳記體歷史著作之一。阿格西勞斯對色諾芬有知遇之恩,因而作者對這位國王推崇備至,讚揚他虔敬神明,誠摯待友,對祖國無限忠誠,對下屬寬厚仁慈,作戰時身先士卒,生活中質樸勤謹。溢美之詞,不一而足。
4. 《斯巴達政制》或譯《拉棲代夢政制》(Lacedaimonion Politeia),是一部討論斯巴達政制,或者說討論斯巴達人生活方式,探討斯巴達國勢興衰的專著,涉及內容相當廣泛,是研究斯巴達社會、政治、軍事、法律、風俗的重要原始史料。色諾芬與斯巴達的關係和他的個人經歷,更突顯此著的重要性。當然,要想全面深入理解此書的內容,必須結合《希臘史》《居魯士的教育》《阿格西勞斯傳》等著作,以及當時希臘歷史的實際情況加以研讀。
5. 《雅典的收入》(The Revenues of Athens),或譯《論收入》《論財源》(De vectigalibus,Ways and Means),此著的寫作,很可能是針對同盟戰爭之後雅典財政極度困難的實際狀況,著重討論增加其財政收入的種種途徑。雖然書中所提建議或設想往往帶有某種理想化色彩,甚至脫離實際,但其立足點恰恰是社會現實。因此,此書對於研究其時雅典經濟狀況和希臘經濟史,具有相當重要的史料價值。
6.關於回憶蘇格拉底的系列論著。在這些對話體的著作中,對話的主角通常都是蘇格拉底。一般認為,色諾芬主要是藉蘇格拉底之口,闡發自己的觀點。至於其中包含多少歷史真實,則一直存有爭議。《申辯篇》(Apologia)是講述蘇格拉底在面對雅典人的指控和審判時,在法庭上為自己所作的申辯,可信度較高;在《回憶蘇格拉底》(Memorabilia)中,色諾芬追憶了導師蘇格拉底的日常生活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敘述了蘇格拉底對城邦、個人、友誼、美德等各種問題的見解。在《家政論》(Oeconomicus)中,蘇格拉底和雅典富裕的土地所有者伊斯霍瑪科斯(Ischomachus)對話,討論如何管理家政,如何使用奴隸,選購哪種奴隸管家,甚至娶什麼樣的妻子以使私有財產有所增加,還探討農業的地位和社會分工,甚至土地買賣和投機等問題。《會飲篇》(Symposium)記述了那些名流賢達聚會時,在酒桌上就諸如性、晨練、飲酒等論題高談闊論、暢所欲言。《希耶隆》(Hieron),是敘拉古的僭主希耶隆與智者詩人西蒙尼德斯(Simonides),就僭主的幸福所進行的對話。儘管蘇格拉底沒有出場,但仍可算是一篇與蘇格拉底有關的作品。
7. 一組短文:《論騎兵長官的職責》(Hipparchus);《論馬術》(On Horseship);《論狩獵》(Cynegeticus)。《論馬術》是為那些有志養馬賽車但不得其門而入的貴族青年而作。他在此文中總結前人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實踐,扼要介紹如何選購良駒、判斷馬齡、養馬馴馬、馴服烈馬以及配備馬俱和武器裝備等。他在《論狩獵》中指出,狩獵使人年輕而充滿活力;狩獵者長壽、健康、勇敢、可靠。這些文章大都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成,字裡行間時常洋溢著輕鬆、愜意、歡笑、和諧。除了上述作品以外,在色諾芬的作品集裡還有一篇佚名作者的文章,名為《雅典政制》(The Constitution of Athenians),寫作時間大致在公元前446—前424 年間,也有學者認為寫於公元前441—前418 年間。從寫作時間和文風上看,它肯定不是出自色諾芬之手。此文自始至終以貴族寡頭的口吻貶抑平民百姓,針砭時政。後世學者通常稱此文的作者為“老寡頭”(Old Oligarch)或“偽色諾芬”(Pseudo-Xenophon)。在希臘古典時代,不同政治集團、社會階層或者民間人士,對於雅典民主制已有不同看法。不過,近代以來,許多研究者在考察雅典歷史時,往往特別關注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藉用伯里克利之口,對雅典民主制所做的帶有明顯理想化色彩的評述,[1]而對“ 老寡頭”的評論則有所忽視。事實上,這篇對雅典時政的評述,無疑是客觀、全面了解雅典民主制實際情況的極為珍貴的原始史料。
古代評論家將色諾芬列為一位撰寫歷史著作的哲學家。實際上,他主要關注的是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而不是形而上學或認識論的問題,這一點在關於蘇格拉底的幾部著作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在其他文章中,例如《論狩獵》,色諾芬根據親身體會,詳細列舉了諸如各種獵網使用的網線數量以及47種獵犬名字,文章伊始就列舉出諸位英雄師從馬人喀戎( Chiron)練習打獵,並以討論打獵可以提升美德作為全文的結束。在色諾芬看來,狩獵益處多多,獵手是辛勤的勞動者,他們對父母、朋友盡心盡責,對整個邦國有益。作品的讀者,如果能夠付諸實踐,那麼城邦就將永遠立
於不敗之地,這也許正符合色諾芬的理想。色諾芬的作品,形式多樣,內容龐雜,但是所有著作都多少有一些說教成分,對於希臘哲學也不無貢獻。

目次

新版譯序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索引
附錄一希臘歷史大事年表
附錄二古代希臘曆法簡述
附錄三原著及主要參考文獻
譯後記

插圖目錄
圖1阿爾特密斯神廟遺址
圖2今日赫勒斯滂海峽
圖3古代敘拉古劇場遺址
圖4奧林匹亞競技會賽場入口
圖5雅典、比雷埃夫斯和雅典長城
圖6雅典長城遺跡
圖7阿格里真托神殿谷
圖8歐帕里諾引水隧道口
圖9遠眺雅典衛城
圖10今日阿爾戈斯灣
圖11科林斯衛城遺址
圖12古代科林斯地峽拖曳船隻遺跡
圖13波塞冬神廟
圖14古代馬其頓首都培拉遺址
圖15今日攸洛塔斯河
圖16德爾斐女祭司的座位遺跡
圖17德爾斐神廟遺址
圖18皮提亞競技會賽場遺址
圖19拉哥尼亞和斯巴達全景
圖20雅典公民大會會場遺址
圖21愛皮道魯斯大劇場
圖22美塞尼新城入口
圖23美塞尼新城遺址
圖24斯巴達與拉哥尼亞平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0 352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