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管人_NO.211_2023/08月號(電子書)
商品資訊
ISBN:9771990649005_211
出版社:網管人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電子書
檔案格式:PDF
商品碼:2222221510337
商品簡介
※請確定您所選購之期刊正確無誤,本期為2025/2/1 NO.229 ※
※因雜誌到貨日期不一,請於下單時在備註欄填上您欲購買之期號(過期雜誌恕不接受訂購)※
※本期號上架時間至2025/3/6※
封面故事
@副標
專家齊聚分享新年儲存趨勢觀察 Cyberstorage護佑資料平安
@大標
資安AI永續 2025儲存帶旺
文◎余采霏
回顧過去一年,企業IT儲存市場歷經了諸多變化與挑戰,生成式AI已越見成熟,但與此同時資料量卻也隨之膨脹增長,而人才短缺、層出不窮的網路威脅以及多雲混合架構挑戰依然存在,再加上全球對綠色永續與法規監管的壓力,在在都促使儲存平台加速走向更現代化的發展。
有趣的是,在展望2025年的儲存趨勢時,業界專家們有志一同地認為人工智慧(AI)是推動科技趨勢發展的重要推手,其不只影響了資料中心架構,同時也擴展到諸多與儲存關連的層面,例如高效與更高容量的設計、GPU直連技術以及容器與微服務環境下的儲存因應之道。此外,在全球各國加速淨零減碳的力道下,ESG永續也成為儲存技術上關注的重點。
值得留意的是,儲存設備也加入資安防禦陣線當中,調研機構Gartner甚至認為,到了2028年,超過三分之二的主儲存系統(Primary Storage)將需要納入網路偵測和保護功能。本期專題邀請了業界專家們分享許多有趣的全球科技觀察,並連結到亞太與台灣市場趨勢發展,且看AI、永續、資安三箭如何改變儲存未來式。
@欄目:專題報導
@副標
雲平台分析整合多源資料 鳥瞰攻擊全景搶先阻斷威脅
@大標
先駭客一步 XDR以快打快
文◎洪羿漣
企業數位轉型不斷深化,但網路威脅的類型和規模也在快速演進。從勒索軟體到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APT),就連正在快速發展中的生成式AI(GAI)技術也成為攻擊者的武器,資訊安全已不再只是簡單的端點防護即可解決的問題。擴展式偵測及回應(eXtend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XDR)技術作為新一代的控管平台,打破了傳統端點偵測的局限,將偵測能力擴展至網路、雲端、伺服器與電子郵件等多層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廣泛且深入的威脅偵測與應對能力。
XDR解決方案可幫助企業縮短整合資安技術堆疊所耗費的時間,除了利用技術供應商自身的生態系統提供防護、偵測與回應,亦可連結既有已經部署的第三方資安機制,提高工作流程效率,如此方能有效縮短威脅活動在系統中的滯留時間。
@欄目:產業趨勢
@副標:
生成式AI助攻低程式碼普及 靈活部署與技術整合為焦點
@大標:
2025工業軟體走向多元化 雲端持續引領市場潮流
文◎Howie Su
目前工業軟體呈現多元化趨勢,主因來自於製造業大力轉型與供應鏈遷徙所需。根據IoT Analytics調查,工業雲端基礎設施和服務軟體類別到2023年將達到327億美元(即為製造商和其他工業公司提供的雲端基礎設施和服務),隨著製造商將關鍵軟體工作負載轉移到雲端並採用SaaS解決方案,雲端服務仍然是最大的市場驅動力,雲端也開始成為運行製造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的首選之處。
另外,PLM軟體類別在2021年至2023年間成長最快,年合年成長率為13.6%,同時,EDA軟體領域可能在未來幾年成為「成長最快的核心價值鏈軟體」類別。推動EDA份額提升的是新的AI晶片組超級週期的開始,在這個週期中,公司正在使用EDA軟體來設計和模擬這些新型高功率晶片。
工業軟體供應商越來越注重擴大SaaS收入,儘管很少有供應商專門公開公布他們的SaaS收入數據,但這些供應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目前正在增加SaaS在其整體收入組合中的比重。例如,對於總部位於德國的企業軟體公司SAP來說,SaaS占其收入的比例從2022年的34%上升到2023年的41%。此外,位於法國的3D設計和製造軟體公司達梭系統也指出,其2023年軟體收入的24%來自雲端收入,比2022年成長12%。
@欄目:深度觀點
@副標
GenAI徹底改變傳統IT架構 重心從應用程式轉移至多代理人
@大標
Multi-Agent協作崛起 代理工作流程引爆自動化
文◎朱南勳
企業往往高估新技術在短期之內所帶來的變革,卻低估了長期可能引發的巨大轉變。根據研究機構麥肯錫預估,生成式AI將在未來十年內徹底改變IT架構,其中一項關鍵變革即是從傳統以應用程式為中心,演進到多代理人(Multi-Agent)架構。
在大型語言模型驅動下,AI Agent的技術與應用蔚為風潮,更進一步帶動代理工作流程(Agentic Workflow)的變革。簡言之,代理工作流程即是為了解決多步驟、複雜過程而設計的思維與行動鏈。傳統工作流程在AI Agent被整合到核心業務之內時,即可望轉變為代理工作流程,相對於基於規則且較為僵化的系統,代理工作流程利用AI Agent理解上下文、存取即時數據、使用外部工具以及與其他特定功能Agent協作的能力,智慧化且自主性的執行任務。
@欄目:深度學習
@副標:
詳列現有組態每日統計資源 圖形化監看狀態即時警示
@大標:
四大監看工具一字排開 vSphere維運事半功倍
文◎顧武雄
對於vSphere運行的監視,中大型企業網路除了會有跨多點營運網路的管理問題外,更有錯綜複雜的虛擬網路、儲存設備以及大量的虛擬機器需要維護,依靠其內建的管理工具肯定不足以因應,為此特別介紹四款第三方的監視工具讓平日維運化繁為簡。
想要做好VMware vSphere的定期維護工作,無論是IT人員還是協助定檢的廠商工程師,都必須先熟悉最基礎的兩大管理工具,分別是ESXi Host Client與vSphere Client,前者可用來管理單一主機的配置與運行監視,後者則可以統管整個vSphere架構的運行,包括所有已連接的ESXi主機、儲存設備。
欄目:技術論壇
@副標:
單機部署雲端快取分層機制 鏡像磁碟區災難復原無死角
@大標:
視窗伺服器內建SBC 小預算打造軟體定義儲存
文◎王偉任
對於IT預算有限的中小型企業和組織來說,最苦惱的情況之一,便是在地端資料中心內,無法建構完整的雲端基礎架構,舉例來說,負責處理運算工作負載的伺服器數量不足、無法採購中高階的儲存設備、無法部署「軟體定義儲存」(SDS)環境或「超融合基礎架構」(HCI)等等。
因此,在各項硬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導致地端資料中心內基礎架構效能不佳,雖然盡力將上層應用服務拆分為多台VM虛擬主機或多個容器服務,卻因為底層基礎架構效能不足,導致各項應用服務之間通訊緩慢,進而造成回應時間過長讓使用者失去耐心等待,或是等候逾時產生錯誤而讓使用者中斷購買行為等等。
對此,在本文中將剖析和實戰演練如何使用最新Windows Server 2025雲端作業系統中內建的「儲存匯流排快取」(Storage Bus Cache,SBC)機制,讓「單台主機」(Standalone Server)也能輕易建構軟體定義儲存環境,為上層各項工作負載,例如VM虛擬主機、容器、微服務等等應用提供足夠的儲存效能,在有限的IT預算下發揮最大的優勢。
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