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物如何示能:日常事物的權力和政治(簡體書)
遊戲中的夥伴:阿德勒取向的遊戲治療
通脹,還是通縮:全球經濟迷思(簡體書)
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莫名恐慌、容易焦躁、缺乏自信?一本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在看的書
總裁的迷惑:健康組織的四大準則-CHEERS 026
阿吉伯與簡骨科
數學大爆炸(簡體書)
國家的決斷:給台灣人看的二戰後國際關係史

TOP
4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人造物如何示能:日常事物的權力和政治(簡體書)
滿額折

人造物如何示能:日常事物的權力和政治(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價
:NT$ 414 元
優惠價
8736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技術示能在技術的特徵和結果之間起著媒介作用。唐納德‧諾曼在1988年將“示能”這一概念引入了設計領域,自此,“示能”成為技術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然而,珍妮‧L.戴維斯在本書中指出,“示能”仍然需要概念上的更新。她引入了機制和條件框架,重新定義了示能分析,並為其提供了必要的批判性視角。 機制和條件框架將問題從“物件提供什麼”轉移到“物件如何提供”“為誰提供”,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提供”。戴維斯指出,這個框架能夠解釋技術製品所具備的力量。
她將該框架置於一種批判性的方法中,解釋了包括請求、要求、鼓勵、勸阻、拒絕和允許在內的幾種示能機制,並展示了這些機制如何通過不同的條件(知覺、靈活性、文化和制度合法性)形成。 戴維斯將該框架付諸實踐,並闡述了與之相輔相成的方法論,包括批判性技術文化話語分析、應用程式功能分析和對抗性設計。在快速變化的社會技術環境中,戴維斯的機制和條件框架及時地重啟了示能分析理論,為設計與分析的關鍵任務提供了工具。

作者簡介

珍妮‧L.戴維斯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社會學家。研究方向為社會心理學和技術研究的交叉領域。角色扮演專案(Role-taking Project)聯合主任,網路會議理論化委員會成員。Cyborgology blog博客聯合編輯,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傳播、信息、技術和媒體社會學(CITAMS)分會主席。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