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15(三)凌晨網頁進行維護,造成不見敬請見諒
5.18光州!光州!:決定韓國命運,光州民主化運動全記錄
滿額折

5.18光州!光州!:決定韓國命運,光州民主化運動全記錄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80 元
優惠價
79537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光州民主化運動45周年紀念★★
★★台灣第一本光州運動專書★★

●何謂「國家」?走過戒嚴大哉問!
——八○年代亞洲國家民主化運動浪潮先鋒!
光州事件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後續處理更為轉型正義的研究樹立重要典範

●以倖存者視角描述事件始末!
——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第一手引用來源!
從禁書到地下暢銷書,首部代表人民心聲、全面記錄光州民主化運動過程專書

★榮獲——2017年韓國「萬海文學獎」特別獎
★韓文版作者——黃皙暎,韓國最具代表性國民作家,戒嚴年代親身犯險
★台灣版專業審訂——朱立熙教授,韓國史、光州事件研究權威

===============================

時至今日,本書不再只是一本血與淚的記錄,
而是一個朝向正義與和平社會的里程碑。
──黃晳暎(韓國最具代表性國民作家)

1979年10月26日,長期實行獨裁的韓國總統朴正熙無預警地遭心腹槍殺,國家陷入權力真空。時任國軍保安司令的全斗煥趁機發動政變奪權,強力鎮壓全國人民希望推行民主改革的要求。作為韓國民主思想的聖地、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光州,逐漸成為這波訴求民主化浪潮的中心。

1980年5月18日,全斗煥手下最精銳的空降特戰部隊進入光州,開始暴力鎮壓抗爭運動,「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前後約有數百位民眾遭殺害,上千人遭逮捕、扣押。

當年抗爭運動的參與者們,在事件結束後的威權統治氣氛下仍努力暗中尋訪當事者、蒐集參與抗爭的光州市民的視角和證詞,最終在1985年由韓國代表作家黃晳暎擔任潤校作者而集結出版,揭露亞洲最重要人權運動的細節與真相。

——

光州事件不只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也對八○年代亞洲國家的民主化運動浪潮產生重要影響。本書韓文版出版當時即成為地下暢銷書,書中透過事件發生當下各個人物及群眾的行動、決定、所見所聞,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以時間線及大量地圖,具體記錄下從1980年5月18日到27日抗爭民眾被特戰部隊完全鎮壓為止的事件演進。

除了抗爭當事人,也透過當時採訪現場的國內外記者的證言和報導等客觀記述,以及相關新聞、國會聽證記錄、法庭記錄、軍隊日誌、醫療資料等檔案,完整呈現事件樣貌。可以說光州民主化運動是近半世紀以來影響韓國民主化轉型最關鍵的分水嶺,本書也因此成為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重要的第一手引用來源。

對於被視為暴徒、艱難度日的光州市民來說,它是一道慰藉之光。
雖然得到了世人的目光,但也得冒相當大的風險。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本書都以盡力承載光州市民的觀點與聲音為己任。
──本書出版委員會

===============================

【本書版本演變】

1985年首次出版的《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光州五月民眾抗爭記錄》(죽음을 넘어 시대의 어둠을 넘어, 광주 5월 민중항쟁의 기록),是韓國首部全面記錄光州民主化運動過程的經典,出版當時正值戒嚴時期,仍成為地下暢銷書。

2017年最新的韓文修訂版更使用已公開、事件當時戒嚴軍軍事作戰內容和相關審判結果,並增補後續直至2000年代轉型正義的平反過程,例如訂立特別法起訴對市民開槍的軍人,對象甚至包括前總統全斗煥及盧泰愚。

◎1985年5月【韓文初版】
죽음을 넘어 시대의 어둠을 넘어:광주 5월 민중항쟁의 기록
◎1985年10月【日文版】
光州5月民衆抗争の記録:死を越えて、時代の暗闇を越えて
◎1999年5月【英文初版】
Kwangju Diary: Beyond Death, Beyond the Darkness of the Age
◎2017年5月【韓文修訂版】
죽음을 넘어 시대의 어둠을 넘어:광주 5월 민중항쟁의 기록
◎2022年5月【英文修訂版】
Gwangju Uprising: The Rebellion for Democracy in South Korea
◎2025年1月【中文版】
5.18光州!光州!——決定韓國命運,光州民主化運動全記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黃晳暎(황석영)
1943年生於滿州長春。1962年就讀高中時寫的小說《立石附近》獲得《思想界》雜誌新人文學獎,從此步入文壇,陸續發表《客地》、《武器的陰影》、《森浦之路》、《張吉山》、《悠悠家園》、《客人》等在韓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成為極具代表性的韓國作家。其他作品尚有童話《沙之村的孩子們》、自傳成長小說《長庚星》等,也受到跨世代的讀者喜愛。2003年以自身流暢與壯闊的文筆將《三國志》譯為韓文,出版《黃晳暎三國志》。2024年以《鐵道員三代》入圍英國布克獎最終候選名單。

李在儀(이재의)
1956年生於全羅南道谷城。畢業於全南大學經濟學科,於朝鮮大學取得經營學博士學位。歷任光州日報《月刊藝鄉》雜誌記者、《光南日報》評論員等。1980年5月光州事件當下,參與市民軍佔領全羅南道廳,同年10月遭逮捕,隔年因8·15特赦被釋放。1985年撰寫本書初稿(韓文版),為最早關於光州事件的記錄,並共同執筆本書2017年的修訂版。2000年與《紐約時報》特派員亨利.史考特.斯托克(Henry Scott Stokes)共同編輯國內外記者針對五一八光州抗爭的採訪記錄出版《光州運動》(The Kwangju Uprising)一書。現為5·18紀念基金會非常任研究委員。另著有《安炳夏評傳》等多部著作。

田龍浩(전용호)
1980年5月光州抗爭時就讀全南大學,因參與鬥爭委員會宣傳組,與野火夜校的學生一起製作、分發《鬥士會報》而入獄。1982年參與製作紀念5·18的歌曲「獻給你的進行曲」的歌劇,並展開光州民眾文化研究會等地區文化運動。1998年以短篇小說《水霧》入選《光州每日》新春文藝而步入文壇。為本書2017年修訂版的共同執筆者。2019年出版作品集《鴨掌參戰記》。曾任光州全南小說家協會會長、5·18民主化運動真相查明調查委員會專門委員。現任韓國作家會議自由實踐委員長。

光州民主化運動紀念事業會(광주민주화운동기념사업회)——編
為紀念二戰後至今,發生在光州及全羅南道地區的民主化運動並繼承其精神,2009年時由勞動、農民、女性、人權、青年、學生等領域的在野民主人士為中心所創建的社團法人。致力於各種教育、學術、文化事業,以緬懷地區民主化運動和民主人士一路走來的軌跡,以及推廣光州精神。

譯者簡介

林瑞

筆名。前記者,資深媒體人、專業譯者,譯作多達數十本,包括《星火:中國地下歷史學家與他們的未來之戰》、《東南亞的當代新秩序:後冷戰時代的東南亞國際關係史》、《帝國煉金術:東南亞的民族主義與政治認同》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權威審訂——
朱立熙│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跨海推薦——
安京煥│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前委員長
鄭根埴│韓國真相和解委員會前委員長、首爾市教育廳教育監

●誠摯推薦——
王政智│高雄市立文山高中教師、前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研究教師
何義麟│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阿 潑│文字工作者、作家
黃惠貞│新北市立板橋高中歷史科教師、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研究教師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葉虹靈│前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任委員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
鄭乃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
——(依筆畫排列)
●「當光州城裡塵埃終於落定,1980年五月光州抗爭的倖存者們內心懷抱著一種負債感,認為他們必須在國家歷史與民族面前,把這段抗爭的真相忠實地記錄下來。而本書(韓文版)的書名──《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引自詩人文炳蘭從靈魂吶喊的詩作《重生之歌》(부활의 노래),此書名也體現了從殖民地時代以來在民主化與統一的道路上,韓國人民克服無數危機與障礙的近現代史。」
──黃皙暎(本書作者)

●「本書是目前關於光州抗爭的記錄中,最詳盡、最經典的著作。本書對韓國現代史有重要的貢獻。」
──康明思(Bruce Cumings,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退休)

●「1980年抵抗軍事獨裁的光州民主抗爭令人震驚。在韓國現代史中此事件具有重要的意義。光州抗爭是想要從嚴酷的獨裁政權中解放自己,建設富饒民主社會的韓國人勇敢邁出步伐的抗爭。這場抗爭給世界上努力實現自由和正義的所有人帶來了強烈的啟發。」
──諾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語言學家、哲學家、政治運動家)

●「本書真實且鮮明地記錄下1980年反抗軍事統治的光州市民們勇敢的抗爭。作者群以敏銳且熱情的筆觸,一天一天地寫下冷戰時代最重要的群眾抵抗運動。本書讓人看到民眾如何組織起來,並通過自身的團結及熱情,堅守自己的城市及國家的靈魂。非常推薦讀者們趕快翻開本書。」
──提姆.肖洛克 (Tim Shorrock,美國調查報導媒體人、韓國專家)

●「本書以時間序首次記錄下光州市民們不屈的精神。儘管受到嚴酷的管制及打壓,本書還是成為了地下暢銷書。修訂版再次挑戰了極右勢力對歷史的扭曲。在整座城市都還瀰漫著煙硝味的時期,本書便勇敢地揭露了抗爭的真相。成功抵禦如野獸般軍隊的光州,向人類展示了朝向自由的努力最後絕對不會失敗。」
──喬治.卡茨亞菲卡斯(George Katsiaficas,歷史學家、社會理論家)

●「在試圖查明光州事件的記憶鬥爭的過程中,本書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書中的真相刺痛著讀者的良心,不斷喚醒市民們對民主化的責任。在經過一個世代後的現在,透過豐富資料及證詞,內容更為立體的本書修訂版(韓文版),讓人切實感受到光州民主化運動仍然是正在進行的主題。」
──韓寅燮(首爾大學法學專門大學院教授)

〈再次穿越黑暗〉
當光州市裡塵埃終於落定,一九八○年五月光州抗爭的倖存者們內心懷抱著一種負債感,認為他們必須在國家歷史與民族面前,把這段抗爭的真相忠實地記錄下來。

一九七○年代的韓國處於第四共和的維新獨裁時代,身為一位作家,我為了寫作與參與民主化運動,當時選擇住在全羅南道。我在全羅南道的海南與光州生活了十多年,結下許多不解之緣。光州的悲劇發生後,這些緣分成為我無法擺脫的命運。企圖記錄這場抗爭的人,大多是體制外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們受到嚴密監控和關押迫害,或淪為通緝犯,就算在逃亡途中也堅持要完成這份工作。在嚴酷的時期進行非公開採訪和蒐集資料,訪談曾經目睹過光州慘劇的市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到了一九八五年,光州抗爭五周年將屆,我們面臨著不能再推遲記錄工作的時代要求。誠如李在儀所說,儘管參與資料整編的人或許不多,但有許多願意接受我們訪問,為我們口述自身經歷的市民,正因為有了他們,《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才能真正稱為是人民的見證。

應光州友人之邀,我欣然擔負起出版抗爭記錄的責任。有鑒於當時的政治氣氛,這樣的角色可能會為我召來牢獄之災,不過身為作家,理所當然要有這種心理準備。本書的書名──「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引自詩人文炳蘭從靈魂吶喊的詩作《重生之歌》(부활의 노래)。此書名也體現了從殖民地時代以來在民主化與統一的道路上,韓國人民克服無數危機與障礙的近現代史。在光州民主化運動中作為抗爭最後據點的全羅南道廳,經過最後一天凌晨開始的鎮壓,生存下來的意志與死亡的英靈慘烈地化為精神象徵,寄託在一九八○年代民主化運動與「六月民主抗爭」高舉的旗幟之上。

雖然歷史與人類的軌跡如何變化是一個古老的命題,但最終能驅動歷史的還是人類的力量。人類壽命的生理極限意味著,不論何時,每個時代新舊總是同時並存,世界不會在一夕之間變得更好。六月民主抗爭之後,韓國歷史走入具有局限性的妥協民主化時代,不僅沒能徹底清算權威主義體制留下的政治與文化遺產,連面對舊秩序的既得勢力,也不得不保障其活動空間。再者,儘管我們已經披上了成熟的民主主義外衣,國體仍是一個已分裂的「安保國家」,無法擺脫本質上的缺陷。

二○○八與二○一三年韓國連續選出兩位保守派總統,過去搭乘獨裁體制便車的守舊勢力立即重施既得利益者進行理念鬥爭時慣用的老套伎倆──以「北韓」為藉口,試圖破壞與剷除五一八光州抗爭帶來的民主價值。他們靠著重新復活的舊體制公安部隊撐腰,主張五一八民主化運動不過是一場暴動,是一群暴徒對軍隊這一國家公權力的叛亂,且無止盡地歪曲、捏造整起運動是北韓的特種部隊所挑起,或是收到北韓指令的不法分子所為。

當然國軍也是由國民的子弟組成,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國民的生命與財產。但當全斗煥與「新軍部」於一九八○年派遣空降特戰部隊進駐光州時,目的卻是保護他們黨羽的政權;正如後來一九九○年代的法庭判決所指出的,特種部隊進駐光州是篡奪國民主權的政變和軍事叛亂行為。因此,他們是一支沒有正統性的私人武力,不是國民的軍隊。無差別地屠殺主張恢復民主主義的國民,使光州市民為了守護自身的生存權而發生防禦行為,這是憲法明示的國民抵抗權的體現。

無論是光州市民還是人在現場的國內外記者,都親身體驗到所謂北韓向南韓派遣軍隊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即便美方新近公開的情報報告書中沒有證實,新軍部自己也完全了解北韓介入之說並非事實。最重要的是,全斗煥自己調遣了本應致力於防衛國土的正規部隊進入光州進行鎮壓,證明了事發當時,完全沒有必要在意北韓威脅的事實,而美國政府默許了全斗煥的行動,也引起了之後長久以來韓國人的反美情緒。自南北韓分裂以來,「北韓干預和指使」一直是韓國獨裁體制慣用的招數,在光州抗爭期間試圖「抹紅」市民軍的「毒針事件」也不例外。相反的,真正有事先計畫好的反而是以全斗煥為首的新軍部,還為作戰行動取名為「忠貞作戰」;光州市民們不僅沒有收到任何指示,反而根據自身在事件當下所處的位置,彼此從陌生人的關係開始互相協助、保護身邊的人、一起戰鬥,成為同志,進而形成市民共同體。

在《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出版後,我經歷了波瀾起伏的人生,不得不獻身於傳遞光州真相的工作。當本書於一九八五年出版後,全斗煥的國家安全企劃部為了羞辱發行人羅炳植與我,將我們以「散布謠言」的輕罪拘留;之後,羅炳植因出版《韓國民眾史》再次被捕並遭到起訴,至於我,則被建議接受剛好收到的一項邀約,前往柏林出席文化活動,並交給我一份短期護照。很明顯全斗煥政府此舉是因為忌諱光州抗爭的輿論蔓延開來,成為眾所周知的歷史事件。

對我來說,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彷彿孤島般位於半島南部的韓國,這次機會讓我能客觀地觀察「自我與他者」。我輾轉於歐洲、美國、日本等地,與海外文學團體、市民團體、以及僑胞社會一起舉辦宣揚光州抗爭的活動。政治流亡人士尹漢琫創辦的「在美韓國青年聯合會」(Young Koreans United of USA),在美國發行了本書的複印版。梁官洙與住在大阪的青年同胞則將本書翻譯成日文,由「日本天主教正義與和平協會」(Japan Catholic Council for Justice and Peace)出版。直到出國以後,我才意識到,韓國的民主主義發展之所以受限,原因即在於身為「安保國家」的制約。

一九八九年,韓國的開發獨裁時代進入尾聲,為了抵抗政府以「北韓」為理由,一再企圖製造公安事件鎮壓我們的民主化活動,我與牧師文益煥一起訪問北韓。我們此行的另一用意,也是想將兩韓統一的議題納入韓國民眾的日常論述中。北韓之行結束後,我無法歸國,在海外流亡了四年,接著返國後旋即被捕,在牢裡待了五年,這段期間我持續與韓國社會隔絕。從一九八五年之後的十三年間,無法執筆的我不像作家,而更像是活動家。不過我總是試著安慰自己,我在這段時期用全身的行動活出了文學。

自兩韓分裂後七十多年來的體制競爭中可以看出,通過各種經濟社會指標已證明了南韓比北韓取得了壓倒性的發展。在所有二次世界大戰後從殖民統治解放的國家中,韓國可能是唯一同時實現工業化與民主化,朝向近代體制變革的國家。因此,北韓的安全威脅如今已無法當作迴避民主改革的藉口。二○○八與二○一三年兩次的保守派政府公開與北韓敵對,兩韓關係重返冷戰時代,政府拱手將朝鮮半島危機管理的主導權讓給外部勢力,導致韓國長期以來將停戰狀態轉變為和平體制的努力化為泡影,我們的國家反而陷入一觸即發的戰爭危機。歸根究柢,這種作法牴觸了光州抗爭的精神──實現民主主義,讓兩韓能在朝鮮半島和平共存。

二○一三年上台的朴槿惠政府,走在回歸第四共和維新獨裁的回頭路上,比她的保守派前任李明博更赤裸裸地侮辱光州這段歷史。最明顯的例子之一就是,試圖詆毀《獻給你的進行曲》(임을 위한 행진곡)這首歌。這首歌為紀念光州事件死難者而作,是反抗政府壓迫的象徵。他們利用我在一九八九年訪問北韓的事實大做文章,除了荒謬至極地說《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是抄襲自北韓的書之外,還指控這首歌是奉金日成之命而作。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首歌寫於一九八二年,而我的北韓之行還在七年之後。另外,抗爭一結束,光州在地的宗教組織已經開始將事件記錄潮湧般送往海外。大約在同一時間,來自海外媒體的照片與影像記錄也開始反過來輸入國內。無論持有偏見的人指控《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抄襲的北韓「原著」是什麼書,這本「原著」都只能是一種抄襲自原資料來源的實證之作。令人感到可恥的是,回顧當時扭曲的政府體制,由於全斗煥政權嚴酷的新聞審查,韓國新聞界連一個字也不能報導光州事件的真相。

我們早在二○一○年光州抗爭三十周年之前,已開始討論要出版《穿越死亡,穿越時代的黑暗》的修訂版,但由於各自的生活無法配合一直推遲,直到二○一四年鄭祥容、鄭龍和、李在儀與田龍浩再次找上羅炳植與我,表明了出版的決心,我們才妥為展開工作。這次會商過後沒多久,羅炳植因痼疾去世,我們忍痛繼續工作。同時,針對光州事件的歪曲與攻擊仍持續不斷,我們也咬緊牙關繼續準備。就在這段期間,將朴槿惠逐出總統府的「燭光革命」運動展開了。

韓國前所未有地充滿希望。導致眾多青年死難的五一八光州民主化運動與「世越號」沉船事故(譯按:二○一四年四月十六日發生的船難,造成四百餘名韓人死傷,韓國社會的各種問題,尤其是腐敗問題,也因此在事故調查過程中一一暴露),喚醒了韓國人民,在同樣閃耀的季節裡,偉大的市民們改變了世界。由於他們的努力,時至今日本書不再只是一本血與淚的記錄,而是集體走向正義與和平社會的里程碑。

黃晳暎
二○一七年五月

(摘自:前言〈再次穿越黑暗〉)

目次

.出版委員會序:在面對誹謗時打破沉默
.前言:再次穿越黑暗/◎文:黃皙暎

【第一部】洶湧的歷史浪潮
.第 1 章_從10月到5月3日
.第 2 章_零星而被動的抵抗(5月18日,週日:抗暴第一天)
.第 3 章_轉為積極進攻(5月19日,週一:抗暴第二天)
.第 4 章_全面展開的民眾抗爭(5月20日,週二:抗暴第三天)
.第 5 章_武裝抗議與勝利(5月21日,週三:抗暴第四天)
.第 6 章_事件擴大
.第 7 章_光州封鎖與平民大屠殺(5月21日至24日)

【第二部】光州!光州!光州!
.第 8 章_解放第一階段(5月22日,週四:抗暴第五天)
.第 9 章_解放第二階段(5月23日,週五:抗暴第六天)
.第10章_解放第三階段(5月24日,週六:抗暴第七天)
.第11章_解放第四階段(5月25日,週日:抗暴第八天)
.第12章_解放第五階段(5月26日,週一:抗暴第九天)

【第三部】尾聲,與一個新的開始
.第13章_抗暴結束(5月27日,週二)
.第14章_餘波盪漾
.第15章_未竟之功

【附錄】
.附錄A_戒嚴軍進駐光州
.附錄B_事件日程:前後十天的5.18光州民主化運動
.附錄C_發行修訂版:記錄這場抗暴的過程
.附錄D_光州的悲劇是漢城與華府聯手導致/◎文:康明思

.注釋

書摘/試閱

〈抗暴結束〉
◎「緊急!緊急!」◎

尚武館腐屍發出的惡臭夾雜著悼念亡靈的香燭味,隨著輕柔晚風飄進對街道廳辦公室內。道廳外廣場瀰漫濃濃的死亡氣息。前些時,或許因為過於疲累,市民軍成員似乎沒有聞到什麼,但現在望著空蕩蕩、一片死寂的街道,他們訝然發現這死亡氣息竟如此濃得化不開。晚間十一時五十分,作戰處長朴南宣用道廳專線打電話給漢城首都:「這是全羅南道廳。戒嚴軍已經進駐光州市中心了嗎?如果他們進了道廳園區,我們會引爆炸藥,與攻擊我們的人同歸於盡。」

沒隔多久,所有通往城外的電話線全部中斷。戒嚴軍已經切斷光州與周遭道內其他地區,以及光州市內所有電話線。市民軍僅存的最後一絲疑慮這時也已耗盡,留在道廳的人這時百分百確定,戒嚴軍要行動了。午夜出動、巡視周邊地區的機動巡邏隊,在返回道廳後紛紛報告發現戒嚴軍蹤跡,情勢更加緊張。

機動攻擊隊六小隊隊員羅日成(十九歲)穿過楊林市場、一路奔回道廳,提出戒嚴軍正從月山洞襲來的報告。他後來作證說,「親眼見到這些軍隊讓我心驚膽戰。我內心很掙扎,很想逃命。我阿姨的家就在回程途中,我想如果我在這裡跳下吉普,我可以不死。但我隨即覺悟逃跑是懦夫,於是回到道廳。」

凌晨二時,道廳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道廳各辦公室裡,原本早已橫七豎八躺滿因連日巡邏而累到不行的市民軍鬥士。當警報聲響起時,每個人都跳了起來,趕往指定的警戒點與團隊。

道廳內的婦女在午夜時向青年們發放了麵包與牛奶,完成早餐準備工作,之後前往二樓副知事辦公室睡覺。市民軍首先撤出這些婦女。鄭淑京和尹清子在反抗軍護送下,離開道廳園區,進入道廳大樓後方的南洞天主堂。東國大學一年級生朴秉圭喚醒其他七、八名睡夢中的婦女,把她們送往道廳以東一公里的東明教會,然後獨自一人折返。

高中生林泳賞原本卷縮在基督教青年會禮堂一張床墊上睡著。他醒來,看了看錶,時間是凌晨兩點剛過。空中充滿警報聲,引擎吼聲,廣播系統傳來女子氣極敗壞的呼喊聲。約兩百名志願者已經每十人一隊,分成許多小隊在禮堂集結待命。每一小隊都要派往道廳、全南大學醫學院、山水洞、與雞林洞等地點。志願者列好隊,前一晚教他們使用槍械的指揮官提高嗓門對他們說,「我們再一次下定決心。我們只要能在今天保住道廳就算贏了。為保住道廳,我們願意捨了這條命!」

聽在林泳賞耳裡,指揮官說的每一個字都讓他充滿責任與使命感。他與隊友們列隊離開基督教青年會,跑到兩百公尺外的道廳。幾名外國記者跟在他們後面,閃著相機。奉派擔任道廳保安的魏聖三,向志願者發放卡賓槍。林泳賞拿著卡賓槍,站在地下室軍械庫外,領到一個只有三發子彈的彈匣。發彈匣給他的人要他省著點用,因為槍彈存餘不多。林泳賞當時心想,那打完三發之後怎麼辦?等死嗎?不過他知道自己不能做這類要求。在來自基督教青年會的這些青年都領完槍械彈藥之後,魏聖三派遣他們分駐面向錦南路的幾處外圍警戒哨,以及道廳走廊與民政處的據點。

林泳賞與崔在南奉派到約四十公尺外、道廳大門右側的第二警戒哨。這座水泥砌成、僅一坪的小小哨所除了林泳賞、崔在南,還擠了兩名陌生的二十多歲青年。他們可以透過警戒哨牆上的射口,觀察一片黑暗中的許多動靜。就連廣場對面、忠壯路一街入口處的全國漁會總會大樓也依稀可見。每一個警戒哨的高度約為一點五公尺,牆壁上都有四個磚塊般大小的射口。林泳賞與隊友們把槍架在射口上,輪流值班觀察周遭動靜。凌晨三時,每個人都就定位,道廳再次陷入一片死寂。一切都靜止了,林泳賞也酣然入夢。

當警報聲於凌晨二時響起時,在基督教女青年會待命的五、六十人也都醒轉。這些人包括光大劇團成員、野火夜校學生與教師、松柏會成員、大學生,以及組織大會、發行「鬥士會報」的良書組合高中生。在獲悉戒嚴軍逼近光州時,他們首先讓由於籌備群眾大會,臉孔為人熟識的金泰鐘與嚴泰柱翻越後牆撤離。之後,三十幾名婦女也逐一撤離。約三十名男子留下來,其中包括野火夜校同事朴勇準與羅明冠(十八歲)、尹善浩、金成燮、申秉冠、田龍浩,高中生金相德、李德俊、金孝錫,以及大學生李奎賢、李彥、鄭延孝、徐漢成、金尚吉。由服過兵役的鄭延孝擔任保安長,調遣這些留下的人就防護位置。

不幸的是,由於野火夜校這些人一直專注於出版,基督教女青年會這批人只有十枝槍。在朴勇準領導下,羅明冠等十餘名夜校生來到道廳,要求更多武器。尹祥源沒想到會在軍械庫見到他的夜校學生。「你們知道怎麼使用這些東西嗎?」他愁容滿面問道。「不知道你們力氣夠不夠,」尹祥源自言自語,猶疑了片刻。他最後決定先讓這些學生練一下深蹲。這是羅明冠最後一次見到尹祥源。緊張的氣氛讓人就連彼此喘息聲也聽不見。眼見這些夜校生練得一個個額頭冒汗,尹祥源才不再堅持,把幾枝步槍與槍彈交給他們。之後,他們回到基督教女青年會。

作戰處長朴南宣忙著反抗軍的指揮調度。由於缺乏彈藥,他下令反抗軍必須在遭到攻擊後才能還擊,而且只有在敵人已經深入射距,在接獲指揮官命令後才能開火。朴南宣親臨反抗軍陣地,檢查防禦狀態。他在後門入口柵欄下布署了十幾個人,在廣場噴水池附近的盆栽邊布署了五十幾名機動攻擊隊員。駐在道廳園區附近的反抗軍的位置與情勢也都經過他一一確認。

由尹錫樓與李在鎬指揮的機動攻擊隊也非常忙碌。當凌晨二時到三時間發現戒嚴軍進城時,在城市周邊巡邏已經不再可能,尹錫樓召回所有隊員回到道廳,重新分配任務,讓他們駐防道廳園區,以及噴水池廣場附近地區。第一小隊隊長李載春與第三小隊利用廣場噴水池邊的水泥盆栽為障礙,構築防禦工事。第二小隊奉命巡邏長途巴士總站附近地區。第五小隊負責中興洞、大仁洞、北洞、光州車站、與巴士總站安全。當警報聲響起時,第六小隊駐在尚武館邊道廳外面的巷子裡。第七小隊隊長金泰贊駐在道廳二樓走廊。

後備役上尉宋金光向朴南宣建議,挑選五十名有槍械使用經驗的後備役成員集中在基督教青年會。這些選出的人分成四個班,分別進駐周邊近旁、戒嚴軍入城時可望穿越的路口。當緊急狀態宣布時,宋金光領著這些人進入道廳一樓會議室,發給每人一枝卡賓槍與三十發子彈。宋金光挑了二十人,向雞林洞進發。第七小隊隊長金泰贊用軍用卡車將他們於凌晨三時載到雞林小學前方行人天橋,然後返回道廳。宋金光將手下二十人十人一組、分成兩組,一組守在行人天橋上,朝西方警戒,另一組進駐雞林小學。

駐在光州公園與城市周邊的區域衛隊已經解散。五月二十三到二十四日的武器回收行動,以及二十五日一整夜的雨,讓大多數隊員無心留守。傍晚時分,抗爭領導部指令仍然留守的少數隊員返回道廳。外圍防線的解體使戒嚴軍可以輕鬆進入光州市中心。但在五月二十七日凌晨緊急狀態宣布時,抗爭領導部從基督教青年會派遣一些志願者,進駐月山洞、社稷公園、山水洞、全南大學醫院、與桂林小學等未遭佔領的地區。凌晨三時三十分,守在道廳的所有人員,以及來自基督教青年會與基督教女青年會的志願者都裝備了武器彈藥,進入指定駐所。在戒嚴軍五月二十七日晨發動攻擊前,市民軍總兵力估計約有三百四十餘人。

道廳周邊:兩百多人
基督教女青年會:三十多人
基督教青年會:十多人
全日大樓:十多人
長途巴士總站:三十多人
雞林小學:二十多人
月山洞:十多人
社稷公園:十多人
南光州車站:十多人
錦南路韓一銀行:十多人
西光州警局:三十多人

在市民軍成員全部布署完畢後,鄭祥容與他的全南大學校友尹祥源握手,略聊了幾句。

「這可能是盡頭了。祥源,你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嗎?」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能在這歷史性轉捩點交出我的生命是一種榮譽。」

李樣賢對尹祥源說,「我們都會在來生重逢,也在來生一起為民主奮戰。」

金永哲、李樣賢、尹祥源都背起一枝卡賓槍,緊牽著手,來到民政處二樓禮堂的軍械庫。

◎最後廣播◎

上午三時五十分,道廳樓頂擴音器傳來淒厲的女音。朴英順手持麥克風,坐在戰情室裡,哽咽著宣讀最後聲明。

「光州市民同胞們,戒嚴軍就要進城了。就在說這話的同時,我們心愛的兄弟姊妹們正倒在他們的刺刀與槍彈下。讓我們全體反擊,戰到最後。我們會保衛光州。請記得我們。我們會戰到最後。光州市民同胞們,戒嚴軍就要進城了。」

朴英順的廣播驚醒了光州人,但沒有人敢出門響應。死亡的恐懼震懾了每一個人。朴英順的絕望呼聲像利刃一樣刺入光州民眾內心,絞動著,留下永難撫平的創傷。

抗爭領導部主席金宗倍匆匆來到戰情室,將這篇寫在一張小紙條上的講稿交給朴英順。朴英順一接到這張紙條,立即全身發抖,哭了起來。她知道最後一刻即將到來。《紐約時報》記者史考特–史托克在距離道廳約兩百公尺的旅館裡聽見朴英順這篇廣播。儘管他聽不懂她說的話,但她的聲音深深觸動他的心。

朴英順在將這篇稿子反覆唸了四、五次後,道廳大樓燈火骤熄,播音系統也斷了。凌晨四時,守在民政樓二樓禮堂的李樣賢,在接獲訊息、確認戒嚴軍滲入道廳時切斷了周邊電源。

◎傘兵對道廳後門入口發動奇襲◎

凌晨四時前不久,第三旅十一營第一野戰大隊的前鋒抵達道廳大樓後門。他們穿越朝鮮大學運動場,秘密通過多納吉市場、高速公路、鐵路、全羅南道機械工程高中、與勞動廳。當朴英順的聲音透過擴音器在空中迴響時,野戰大隊傘兵預判反抗軍會在大門入口加強防線,而從後門與兩個側門滲入道廳。但殿後部隊還沒有抵達,該部隊是由一名陸姓上尉領導的第四連,奉命翻閱後柵欄,佔領全羅南道警察局所在的警務廳大樓。

上午四時十分,傘兵已經秘密包圍道廳周邊,只除了大門入口之外,準備發起攻擊。道廳正後方那條巷子很小,勉強可以通行一部手推車。第四連在接近這條巷子時,可以聽見反抗軍在柵欄另一邊的低語。陸連長比手勢要手下安靜,但隊伍後方一名傘兵跌落了槍,發生走火。當時天色太暗,不可能瞄準。一發子彈打在附近牆上彈回,擊中陸連長身邊一名士官長的腿。槍聲停歇後,陸連長將這名受傷的士官長撤到後隊,透過射口打探周邊地區。他發現四下無人,於是準備翻越柵欄。就在這一刻槍聲大響,子彈在他眼前橫飛。陸連長把槍伸出射口,一陣亂槍掃射。他的部下很快翻過柵欄,發現左、右兩邊各有六名反抗軍。他們抓到其中一名朝警察局的大樓逃跑的反抗軍。

市民軍成員、全南大學生金仁煥(二十一歲)也在證詞中談到這次事件。他當時駐守在道廳周邊後方柵欄邊,把卡賓槍架在射口上,盯著住宅區那條巷子。射口大約一兩塊磚頭大小,高度約及人體眼部。儘管一片漆黑,金仁煥仍能見到戒嚴軍在巷裡移動。與他在一起的一名反抗軍開火,讓傘兵不敢貿然衝過來。稍隔片刻,戒嚴軍開始反擊。守在柵欄後方的幾十名反抗軍,包括徐浩彬與金仁煥,立即被火力壓制,傘兵開始翻越柵欄而來。金仁煥與徐浩彬撤退,逃進警察局大樓。在就要通過門口時,徐浩彬喊道,「我腿部中彈!」兩人終於躲進警察局。只是徐浩彬忍不住傷口疼痛,打破一扇玻璃窗跑到外面。這是金仁煥最後一次看見徐浩彬。眼見反抗軍徹入警察局大樓,傘兵一湧而上,越過柵欄,金仁煥當場被捕。

第四連陸連長活捉了一個人,進入警察局大樓,見到另一連一名上士。這名士官因中彈,頸部受傷,正離開大樓就醫。攻擊這名士官的人藏在警察局一樓一間房內。陸連長來到這間房外,朝門把開了兩、三槍,大聲警告說,「我數到十。全部出來,否則我殺光你們。」

當陸連長數數時,房內有人喊道,「我們出來了!」隔沒多久,約五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走出房間──包括調查長金俊奉。金俊奉在聽到無線電傳來「後防很弱」的喊聲時趕到警察局。他打開網球場隔壁樓的一個小門,發現裡面躲著四、五名反抗軍。就在這時,一名傘兵在他背後現身,拿槍比著他叫道,「投降,我們可以讓你活!」金俊奉根本沒有還手機會,只得喊道,「我們這就出來!」那名傘兵又喊道,「丟下武器,爬到外面來!」金俊奉被捕後被帶到大門入口,見到兩名反抗軍倒在地上,另一名受重傷的反抗軍很快就有傘兵上來拖走。一名似乎是上尉的軍官,對著拖那名傷員的傘兵大聲吼道,「怎麼回事?」那名傷員滿頭滿臉血汙,虛弱地一聲聲叫著母親,直到終於沒了動靜。(待續)

(摘自:第十三章〈抗暴結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537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