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龍王藏》史上第一部暨最完整的龍王經典、真言、修法總集!
國際堪輿名家 楊光祚老師推薦:供奉《龍王藏》,千萬龍王歡喜守護,無上轉運、福貴吉祥!
本藏特色:
▌史上首部龍王相關經藏、真言咒語、修持法軌總集,珍藏者獲諸尊龍王無盡福佑。
▌由國際禪學大師洪啟嵩親自主持編藏,並重新書寫諸龍悉曇梵字真言。
▌收錄諸龍相關真言,除了原經中的漢文音譯之外,並加上梵音之羅馬拼音及悉曇梵字完整呈現。
▌深入了解神祕的龍族,看居住於地、水、火、風、空,乃至外星系的龍王,與人間的密切關聯。
▌解開龍王與風調雨順、天災地變的關鍵密碼,如何守護龍王身心安穩喜悅,開創人類、龍族共榮、共覺大未來。
古老力量象徵的龍族,過去僅片面存在於傳說與神話中,其實龍族與地球、人間息息相關,雖與人類看似不同的存在生命體,卻與人類共享大自然物質實相,在地、水、火、風、空五大之中,都有無量的龍族居住。
龍王有不同形象與善惡之分,在佛經中有具福修行的龍王,亦有「非法行龍王」。經典中記載,當龍王身心不安時,會出現種種天地異變,產生瘟疫等種種疫疾。當人類的心識困擾,透過訊號、電頻傳達,在虛空中交織成陰暗的網絡,以及地球自然環境的破壞,乃至於重大的天災人禍、戰爭、核子武器等,都會不斷造成龍族身心的折磨,進而引發其瞋心,而引發地球的更大生態破壞與災變。
佛陀從誕生、悟道、傳法乃至涅槃,龍王都一心守護著佛陀,並時時出現在佛陀傳法大會中莊嚴道場。許多龍王亦是菩薩的化現與真修實證者,佛陀也為許多龍族授記成佛。經典中多次形容龍宮的情景,亦有說佛法隱沒時,龍宮即為護持、祕藏佛典的地方。相傳龍樹菩薩即是或大龍菩薩接入龍宮,開七寶藏,授與諸方等深奧經典。
值此時代因緣,史上第一次龍王相關經典經教的集結——《龍王藏》,將佛陀對諸龍的深刻教法,完整留下,一使人與龍族皆具足智慧、慈悲,二幫助龍族遠離眾困,具足福德威力,守護地球人間,三更護佑擁有此套法藏者,了悟佛菩薩所開啟的龍王祕藏,不僅蒙佛護佑,更生生世世永受龍王福佑。祈願一切人類、諸龍,乃至一切有情,都能成就共善、共榮,得證大覺成就。
作者簡介
洪啟嵩,為國際知名禪學大師。年幼深感生死無常,十歲起參學各派禪法,尋求生命昇華超越之道。二十歲開始教授禪定,海內外從學者無數。
其一生修持、講學、著述不輟,足跡遍佈全球。除應邀於台灣政府機關及大學、企業講學,並應邀至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大學,中國北京、人民、清華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演講。並於印度菩提伽耶、美國佛教會、麻州佛教會、大同雲岡石窟、廣東南華寺、嵩山少林寺等地,講學及主持禪七。創辦南玥覺性藝術文化基金會、印度菩提伽耶全佛公益信託,現任中國佛教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台灣不丹文化經濟協會榮譽會長。
畢生致力以禪推展人類普遍之覺性運動,開啟覺性地球,2009與2010年分別獲舊金山市政府、不丹王國頒發榮譽狀,2018年完成「世紀大佛」巨畫,獲金氏世界記錄認證「世界最大畫作」(168.76公尺X71.62公尺),2020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歷年來在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漢藏佛學禪法等均有深入與系統講授。著有《白話華嚴經》等〈白話佛經系列〉;《禪觀秘要》、《通明禪禪觀》等〈禪觀寶海系列〉;《密法總持》、《現觀中脈實相成就》等〈密乘寶海系列〉;《楊枝淨水》等〈觀音傳十萬史詩系列〉等,著述主編書籍逾三百部。
序
出版緣起 洪啟嵩
佛陀的一生,都與龍王有深刻的因緣。從誕生、悟道、傳法乃至於涅槃,龍王都一心守護著佛陀。
龍族雖然具足了廣大的威力與福德,但由於智慧與瞋習的問題,因此也容易受外境的干擾影響。尤其是龍族不似其餘的天人,而是與人間的因緣較為接近,所以人間的發展往往影響到他們的生存環境。
現今整個地、水、火、風、空生態環境的破壞,乃至於重大的天災人禍、戰爭、核子武器都對他們產生深刻的影響。而手機訊號與空中的各種電頻,更使人類的心識困擾,透過電頻不斷對龍族身心的折磨,進而引發其瞋心,而引發地球的更大生態破壞與災變。
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將關於龍王的經典,編輯成為《龍王藏》,一者,能讓佛陀對於諸龍的深刻教法,完整留下,使人與龍族皆得具足慈悲、智慧,進而圓滿無上菩提。二者,幫助龍族遠離各種困境而身心安頓,使其具足福德威力,守護地球人間。三者,使擁有此套法藏者,能生生世世永受一切龍王的福佑。龍王是具足大福德與佛法祕藏者,必能使供養《龍王藏》者眾願成就、具足福德、智慧,與諸龍王共成佛道。
為了讓大家能迅速的掌握到《龍王藏》中經典的義理,此藏佛典全部採用新式分段、標點,使讀者能事半功倍的總持佛心妙智,具足廣大的福力、守護,迅速掌握到幸福與光明的根源。
這一套《龍王藏》是史上第一次龍王相關經教的集結,而在梁武帝天監十六年,曾經令莊嚴寺沙門寶唱編輯〈眾經擁護國土諸龍王名錄〉三卷,作為龍王佑助國土的因緣,惜已佚失。
緣此,二○一七年我於菩提伽耶龍王池大修法中,除了收錄一切龍佛、龍菩薩及龍王名錄外,並修造《吉祥法界諸大龍佛、龍王•菩提伽耶龍王池大修法》法軌,蒐於附錄之中。本套《龍王藏》除了編集諸龍王相關經教之外,並將諸龍相關真言,除了原經中的漢文音譯之外,並加上梵音之羅馬拼音及悉曇梵字完整呈現,便於讀者誦持。此次編纂的相關經論及參校之研究資料十分龐大,祈願有心研究者能再深入精研,期望能更臻於圓滿。
《龍王藏》將大藏經中的一切龍王教法,完整的編輯,希望帶給人世間廣大的光明,眾生吉祥福樂,地球上的一切人類、龍族、眾生,共發無上菩提心,並得證大覺成就。
《龍王藏》的出版,將帶給人間許多的法喜與福德,因為透過這些經典的導引,將使我們了悟佛菩薩所開啟的龍王祕藏,不只能讓我們得到諸佛菩薩的慈光佑護,更能令我們在一切龍王護法的守護下吉祥願滿。
目次
第六冊 目錄
善啟龍王密藏釋迦牟尼佛皈敬文
出版緣起
凡例
龍王藏導讀 洪啟嵩
◆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 摘錄 唐 菩提流志譯
卷一 一字頂王畫像法品第三
◆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 唐 不空譯
◆尊勝佛頂脩瑜伽法軌儀 摘錄 唐 善無畏譯
卷上 尊勝佛頂修瑜伽本尊真言品第六
卷下 尊勝真言修瑜伽祈雨法品第十一
◆佛頂尊勝陀羅尼真言 摘錄
畫像法
念誦尊勝別行法第三
◆佛頂尊勝陀羅尼別法 摘錄 唐 若那譯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 摘錄 唐 不空譯
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前啟請法
卷上
卷中
卷下
◆孔雀王經 摘錄 梁 僧伽婆羅譯
卷上
卷下
◆佛說大孔雀王經 摘錄 唐 義淨譯
卷上(前方便法)
卷上
卷中
卷下
◆佛說大金色孔雀王經 摘錄 失譯
◆孔雀王經(妙辟印幢陀羅尼經) 摘錄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摘錄 唐 般若共牟尼室利譯
卷九 陀羅尼功德軌儀品第九
◆佛說守護大千國土經 摘錄 宋 施護譯
卷上
卷中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 摘錄 唐 不空譯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輪
卷上 序品第一
根本陀羅尼品第二
心及隨心陀羅尼品第三
卷中 成就心陀羅尼法品第四
成就隨心陀羅尼法品第五
諸儀軌陀羅尼品第六
護摩品第九
◆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 摘錄 唐 菩提流志譯
卷上 序品第一
根本品第二
心隨心品第三
卷中 持心法品第四
誦隨心法品第五
雜品第六
護摩品第九
◆牟梨曼陀羅經 摘錄 失譯
◆菩提場莊嚴陀羅尼經 摘錄 唐 不空譯
◆華嚴經心陀羅尼
◆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經 摘錄 唐 不空譯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摘錄 宋 天息災譯
卷一
卷三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經 摘錄 唐 智通譯
卷上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呼召天龍八部神鬼集會印第七
卷下 菩薩廣大無畏印第十六
菩薩呼召天龍八部鬼神印第二十一
◆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經(別本) 摘錄 唐 智通譯
卷上 呼召天龍八部神鬼集會印第七
卷下 廣大無畏印第十六
呼召天龍八部鬼神印第二十一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 摘錄 唐 菩提流志譯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呼召天龍八部神鬼集會印第七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無畏印第十六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呼召天龍八部鬼神印第二十一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 摘錄 唐 不空譯
卷下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祕密心經語建立道場儀軌
護摩儀軌品
◆聖賀野紇哩縛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驗供養念誦儀軌法品 摘錄 唐 不空譯
卷下
◆何耶揭唎婆觀世音菩薩受法壇 摘錄
◆如意輪陀羅尼經(此經出大蓮華金剛三昧耶加持祕密無障礙經) 摘錄 唐 菩提流志譯
序品第一
如意輪陀羅尼經壇法品第五
如意輪陀羅尼經眼藥品第八
如意輪陀羅尼經護摩品第九
如意輪陀羅尼經囑累品第十
◆佛說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經 摘錄 唐 義淨譯
◆觀世音菩薩祕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經 摘錄 唐 實叉難陀譯
除破一切惡業陀羅尼品第一
觀世音心輪眼藥品第五
◆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摘錄 唐 寶思惟譯
書摘/試閱
龍王藏第六冊所蒐列之經典,包含如下經典中,與龍王相關部份之經文摘錄:
《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為唐‧菩提流志所譯,全文共四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952)。本經為佛陀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時,由金剛密迹首菩薩請法,而宣說一字王頂大轉輪王成一切如來所說祕密壇法等密法,令一切有情得大安樂。
本藏摘錄卷一〈一字頂王畫像法品第三〉內容,佛說此法為一切佛同共說,若有智者見遇斯像,則信觀禮,燒香供養,今世當即壽大福樂,於俱胝劫所作重罪則得殄滅。此幅畫像內亦包含觀音、普賢等諸大菩薩,及馬頭明王、難勝奮怒王等明王尊,及地神、天神、河神等諸尊。
其中熙連禪河神,身靘白色,合掌恭敬,頭上畫七蛇龍頭。而熙連禪河神後畫七頭迦里大龍王、母止鱗馱七頭龍王,各跪捧掌寶蓮花、寶珠,瞻仰如來。是二龍已曾供養無量無數一切諸佛。接著,地天神左畫阿難陀九頭龍王、無熱惱五頭龍王、娑伽羅七頭龍王,各跪捧掌蓮花七寶,瞻仰如來。
《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為唐‧不空所譯,全文共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962)。本經為佛在摩伽陀國清淨園白蓮池側菩提樹下,為金剛手等諸大菩薩,說明供養佛舍利之功德及神咒內容與持誦修習法。
本藏節錄其與龍王相關內容:若有眾生慳貪業故生貧乏家,多病痟衰,造罪背善,應隨地獄及諸難處,若是人懺悔先世惡業,歸依三寶歸命本覺寶珠舍利,依法結印誦呪,觀念自性,心中常住如來大威德舍利,一切悉地即得成就,得入福智平等三昧耶,受得諸佛許可法門甚深祕密大灌頂法,即時證得佛性智海大龍王印。
爾時,世尊說此殊勝大法時,大海主娑竭羅龍王、無熱惱池龍王、善如龍王女等,亦在受法大眾中聞持祕法,心大歡喜,信受奉行。
《尊勝佛頂脩瑜伽法軌儀》為唐‧善無畏所譯,全文共二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973)。另有異本為不空所譯之《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一卷。
《尊勝佛頂脩瑜伽法軌儀》內容說明念誦尊勝陀羅尼之儀則。又稱《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法軌儀》,略稱《尊勝儀軌》,共有十二品,內容包括除災、增益等四種念誦法、淨法界三摩地法、五輪三摩地法、護身結界法之金剛三昧耶與降三世明王之印真言、尊勝陀羅尼、尊勝曼荼羅及大壇曼荼羅之畫法等。
其中〈尊勝佛頂修瑜伽本尊真言品〉所說之三十四種成就法,與若那所譯《佛頂尊勝陀羅尼別法》所說三十八法之前三十四法、《佛頂尊勝陀羅尼真言》中〈第三念誦尊勝別行法〉之說皆相同。
本藏摘錄卷一及卷二與龍王相關部份經文:
卷上所摘錄為〈尊勝佛頂修瑜伽本尊真言品第六〉,述及持誦尊勝陀羅尼能降伏惡鬼、毒龍,使惡龍廻心作善,並使不喜修行者住山修行的慳鬼神、慳龍,受到威敕禁繫。此外,此真言亦能救護龍王。若有諸龍被外道所禁繫,致使國中無雨,能以此真言救之。
卷下所摘錄者為〈尊勝真言修瑜伽祈雨法品第十一〉。天氣亢旱,苗稼不生,萬類惶惶,國土不寧,水陸眾生命在朝夕。行者不忍見如是眾生受苦,起大慈心,而作祈雨曼荼羅,降伏諸龍使之降雨。如,儀軌中述及:壇城中心畫尊勝佛頂輪王,乘金翅鳥王為座,張翼忿怒舉一足,欲捉諸龍頭腦勢,其龍等皆合掌低頭。……又法,每日四時護摩念誦,加持白芥子,每日打龍王心上一千八遍,即得遂意。而當祈雨滿願後,則與灌頂諸龍王等,廣設供養,令生歡喜。所供養食飲皆著荷葉裏,送河流水中或龍池中。
《佛頂尊勝陀羅尼真言》,為唐代龜茲國僧若那所譯,全文共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974E)。本經內容,初述陀羅尼和真言,次則宣說學念梵音法、畫像法、念誦法、印法等。此外,與本經同類之儀軌尚有《佛頂尊勝陀羅尼注義》及《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均為唐代不空所譯,亦各為一卷。本藏摘錄卷一與龍王相關部份經文。
《佛頂尊勝陀羅尼別法》,為唐‧若那所譯,全文共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974F)。本藏摘錄卷一與龍王相關部份經文。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又名《孔雀明王經》、《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大孔雀明王經》,為唐‧不空所譯,全文共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982)。
本經緣起於阿難陀眼見莎底(梵Svati)新比丘之足被黑蛇所囓而幾至悶絕,故求佛陀大悲救護。佛陀乃教阿難陀口誦「佛母明王大陀羅尼」,並告訴阿難佛母大孔雀明王大陀羅尼有大威力,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攝受覆育一切有情使得安樂。因此令阿難誦此神咒救護該比丘。由於此一緣起,世尊乃告訴阿難過去世有關孔雀明王咒的靈驗事蹟,及持誦此咒的種種功德,述及過去七佛、諸神、護法等護持此咒之誦持者之情形。此外並謂諸神仙、星宿、藥叉、過去佛等,亦說依此陀羅尼可遠離一切恐怖,獲得福德,修行解脫。本經為孔雀明王及其陀羅尼為世人所知的開始。
孔雀明王能瞰食內外諸毒。密教修法中,有為息災而以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者,稱為「孔雀明王經法」,又稱「孔雀經法」,為密教四大法之一,也是依據本經而修之法。
本藏摘錄《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上、卷中及卷下,與龍王相關部份經文:
卷上述及佛陀告訴阿難,孔雀佛母明王大陀羅尼有大威力,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若有為天龍所持、阿修羅、藥叉等所執、所魅,佛母明王悉能加護,令無憂怖,壽命百年。
又說有諸龍王名字,當起慈心稱念其名,攝除諸毒。所謂持國龍王、愛羅嚩拏龍王、尾嚕博叉龍王、難陀、鄔波難陀龍王、大摩娜斯龍王等諸大龍王,應起慈心常稱念其名,使在地上或居空諸龍及天神,常令一切諸眾生各起慈心相護念,常發大慈悲念,令彼滅除諸惡毒,饒益攝受離災厄,隨在時方常擁護。
卷中述及佛陀告訴阿難,應當稱念諸龍王名字。此等福德龍王,若稱名者,獲大利益:佛世尊龍王、梵天龍王、帝釋龍王、焰摩龍王、大海龍王等,共列出百餘尊龍王名號,如是等諸大龍王皆為法行龍王,帶領眷屬或降甘雨,成熟苗稼,已曾見如來,受三皈依,遠離龍身之怖畏,壽命長遠,有大勢力,富貴自在,具足神通,能摧怨敵。此諸龍王及其眷屬,皆亦以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守護行者,令離憂苦,壽命百年。
卷下述及四大天王亦隨喜宣說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並說應當稱念諸大河王名字:殑伽河王、信度河王、嚩芻河王、枲多河王等諸大河王,彼諸河王處,若天、若龍、若阿修羅,及種種形貌、隨樂變身諸鬼神等,依彼河住。彼等亦以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皆擁護行者,令離憂苦,常受安樂。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為唐‧般若與牟尼室利所共譯,又作《守護國界主經》、《守護國界經》、《守護經》。全文共十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997)。
全經敘述「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為一切陀羅尼之母,如〈陀羅尼功德軌儀品〉所述,若菩薩受持證得此陀羅尼,則使其身如同如意寶,眾生見者所願滿足,亦能速得無上菩提。此外,更揭示金剛城大曼荼羅的軌儀法則。若國土遭逢乾旱等諸天災、諸惡鬼神毒惱人畜,或他方怨敵侵擾時,應修持此法。依本經所修之祕法,稱為「守護經法」,與「仁王經法」、「孔雀經法」,並稱為三大法。
本藏摘錄卷第九與龍王相關部份經文。卷第九〈陀羅尼功德軌儀品〉,佛陀因秘密主金剛手菩薩所請,敘說唵字義、壇法、金剛城大曼荼羅壇法、念誦儀則、祈雨止雨法、軍荼利咒及其功德等。佛陀以譬喻說明由平等故守護國王。譬如良醫見小嬰兒身縈疾病不勝醫藥,及以良藥令母服之,由母服藥力及於乳,其子飲乳疾病皆除。因此,若能守護國王,即是守護太子、大臣、百姓。又如大龍池龍若住時水常盈滿,一切水族皆安;龍若去時水便枯涸,水性之屬皆滅無餘。國王亦爾,若諸國王受持於此陀羅尼門,能令無量無數眾生,現世安樂富貴,命終得生善道。是知國主善能關閉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因此佛陀偏說守護國王。
經中並述及國土亢陽無雨時,應請金剛阿闍梨往有蓮華大龍池所,依經中法軌修持祈雨法。
《佛說守護大千國土經》為宋‧施護所譯,全文共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999)。
本經內容敘述佛陀及聖弟子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於王舍城鷲峰山南面佛境界大樹林受阿闍世王供養時,突然大地欻然震動,起大惡風、雷聲震吼,日無光明。佛陀以天觀察,見毘耶離城為諸鬼神所惱亂,災難競起,國土人民仰面號哭乞請加護。佛陀乃以神力集會一切諸鬼神及天龍等,演說神咒以調伏之。
佛復至毘耶離城,示現大明王身,演說守護大千國土大明王解脫法門,使城內百姓盡離災難。是後,佛更說持誦陀羅尼之方法及功德,大梵王亦說護諸童子法,以終本經。此中,護諸童子法與菩提流支所譯之《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之旨趣相同。此經乃通行於尼泊爾的五部守護經之一。另有藏譯本及從藏譯本翻譯的西夏語譯本。
本藏摘錄卷上及卷中與龍王相關部份經文:
卷上述及佛陀召集天龍八部眾、四大天王等,責問其部類為何惱亂佛弟子?西方龍主廣目天王獻上神咒,若有眾生為諸龍所執魅之者,可以此咒悉令調伏。經中並說,若有天、龍、藥叉、羅剎等恆常惱害一切眾生者,皆為此守護大千國土神咒羂索之所繫縛,牽之而來佛前。
卷中述及天龍八部眾各領無量眷屬前來聞法。復有諸大龍王摩那斯龍王、無熱惱池龍王、難陀跋難陀龍王等百千萬億諸大龍王帶領眷屬於佛座下聞法。彼時,廣目天王向佛獻上神咒,若其所領之西方六萬四千大龍王眾,若有起大雲興大水,現大勇猛作大鬪戰而惱害眾生者,皆令謫罰令於佛前受持神咒。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為唐‧不空所譯,全文共三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T19, No.1005A)。
本經為佛陀於王舍城所宣說,全經旨在闡明大麼尼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之威德力,成就法、修行儀軌、曼荼羅建立法、護摩法等。序品中述及經中所說「大麼尼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大威德力,佛由此成道、由此降魔,能滅惡障、能成六度。若書紙張貼、讀誦,所見、所聞者皆能滅五逆、四重、十惡等罪,一切病苦,皆悉遠離。見獲福慶,所求遂意。臨命終時,得生淨土。甚至禽獸、飛蛾、蚊虻蟲等,遇影蒙塵,皆得解脫。
本經卷首列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輪二圖、根本陀羅尼及引序品之文記其功德;卷上有序品、根本陀羅尼品、心及隨心陀羅尼品;卷中有成就心陀羅尼品、成就隨心陀羅尼法品、諸儀軌陀羅尼品、建立曼荼羅品、畫像品、護摩品;卷下有護摩品之餘。
本藏摘錄卷上及卷中與龍王相關部份經文:
卷上序品中述及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以金為字出現虛空因緣,四大天王領無量百千萬億眷屬,復有娑竭羅龍王、難陀龍王、鄔波難陀龍王等無量百千龍王前來集會,供養如來。〈根本陀羅尼品第二〉中,佛陀特別囑咐執金剛手菩薩及四大天王擁護受持此陀羅尼之行者。其中並述及若遇旱、澇之災時,以龍王圖像置壇城中,誦持此陀羅尼咒之祈雨、止雨法。〈心及隨心陀羅尼品第三〉中說,若入龍池誦此咒者,一切龍神皆來歸命。
卷中〈成就心陀羅尼法品第四〉中述及,若入水池中誦此陀羅尼一千八遍,一切諸龍皆悉降伏。〈成就隨心陀羅尼法品第五〉中說,若誦二萬一千遍者,即得一切天龍敬伏。〈諸儀軌陀羅尼品第六〉宣說請一切天龍真言及請四天王真言。〈護摩品第九〉中說,若以此法於龍池邊護摩一千八遍,一切諸龍皆得敬愛,所勅皆作之,依時降雨不損苗稼。……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