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4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 藝術 / 戲劇藝術 / 地方劇藝術

781筆,1/40頁
晉風戲韻:晉劇藝術賞析(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苗潔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5/02/28 裝訂:平裝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90 元, 優惠價:87 339
作者:傅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12/01 裝訂:精裝
本卷記錄了近代以來湖北戲劇的發展歷程,是對湖北地方戲曲志的整理與彙編。湖北是戲劇大省,約有二十餘種地方戲。楚劇、漢劇、花鼓戲、黃梅戲是四個最主要的。① 漢劇:起源于鄂東武漢一帶,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高亢激越,爽朗流暢。 ②楚劇:起源于黃陂,舊稱黃孝花鼓或西路花鼓,只有170年歷史。原來只是鄉下草台班子唱的小戲,民國年間(1926年)才走進城市戲園,定名楚劇。③ 黃梅戲:發源于黃梅,原名黃梅小調,在鄂東皖西廣為流行。解放前後,依賴安慶大碼頭(當年安徽省會),由嚴鳳英等名角唱紅。④ 荊州花鼓戲:源于天門、沔陽一帶的天沔花鼓,在江漢平原流傳很廣,後來叫荊州花鼓戲,聲腔以”道情”的旋律為基調,委婉悠長。其它劇種還有鄂東南的採茶調,鄂西南恩施的南劇、花燈劇。宜昌一帶的土家歌舞和長陽山歌。鄂西北的豫劇、秦腔和小皮影。江漢平原還有大皮影。湖北曲藝:有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漁鼓、湖北道情等等。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越劇唱腔(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周偉君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08 裝訂:平裝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30 元, 優惠價:87 287
1944:西南劇展敘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黃偉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西南劇展是抗戰時期在桂林舉行的戲劇盛會。書稿分為九個章節,首先介紹了桂林的文化背景以及在桂林的戲劇活動,然後分別敘述了西南劇展的緣起及發起人,西南劇展的主辦與協辦單位,戲劇展覽的內容和形式。最後一章總結了西南劇展的重要意義,它不僅推動了中國戲劇的發展,也成為了抗戰時期的重要宣傳陣地,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36 元, 優惠價:87 292
作者:傅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地方戲曲文獻彙編‧河北卷》所收為《河北戲曲資料彙編》第一至二十輯。《河北戲曲資料彙編》由《中國戲曲志》河北卷編輯部編輯,河北省文化廳、河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北分會於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內部印行。該書對歷史上河北戲曲活動情況,劇作家、演員、班社事蹟,河北的戲曲劇種史及外來劇種在河北流布情況,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戲曲工作情況等進行了廣泛的資料搜集,尤為珍貴的是收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化部門檔案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對戲曲工作者、老藝人的訪談、座談記錄等原始史料,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昆曲(漢英對照)(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韶方; 尹嬋傑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8/30 裝訂:平裝
中國非遺文化是中國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集成體現,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的“活化石”,是中華文明的“基因庫”,而中國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更是中國非遺文化的優秀代表。中國非遺文化特別是中國的世界級非遺文化對外傳播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內容。本讀本介紹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的昆曲,選取昆山腔、水磨調、折子戲、閨門旦、巾生、大面、小丑、《牡丹亭》、四功五法、穿關、砌末、曲笛、曲牌、南北合套、宮調、工尺譜、板眼等核心術語為知識節點,以趣味故事腳本形式深入淺出地闡釋昆曲術語所承載的重要知識及文化觀念。讀本為漢英對照形式,以漢語核心術語為線索,加以文字解說,並配有趣味插圖及互動問答等內容。適合作為國際教育學院來華留學生、對外漢語學生,以及孔子學院等及海外其他漢語培訓機構的中國文化教材,也可供國內外非遺愛好者以及中國文化對外傳播機構使用。本叢書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2021年重點項目、中國語言戰略研究中心及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資助。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14 元, 優惠價:87 360
清代江南職業昆班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裴雪萊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8/01 裝訂:平裝
全書共有五章,附錄五種,以清代江南職業昆班為研究對象,關注到昆班的人員結構及演劇活動、生存策略及演劇影響,以及職業昆班與家班、曲社等不同戲曲唱演傳播載體之間的關係,最後探討昆班演劇市場及其變遷等內容。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768 元, 優惠價:87 668
戲與人生:莆仙戲藝術家口述史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朱秀蘭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莆仙戲有“宋元南戲活化石”之稱。本書通過對莆仙戲台前幕後親歷者的口述資料進行搶救整理的策略研究,總結了搶救、傳承莆仙戲藝術的寶貴經驗,探尋了莆仙戲藝術傳承、發展和人才成長的規律。本書的出版希翼為莆仙戲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未來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94 元, 優惠價:87 517
川劇導演藝術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翼; 田力; 堯榮芝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本書主要從川劇導演的歷史溯源,川劇導演與劇本、表演、音樂的關係,川劇導演藝術的特徵、發展、傳播,以及川劇導演的影視創作、川劇導演的人才培養等方面對川劇導演藝術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努力建構川劇導演藝術理論體系,揭示川劇藝術規律,對川劇傳承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94 元, 優惠價:87 517
地方戲曲文獻彙編:河北卷(全3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傅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精裝
20世紀初,戲曲研究作為文學藝術的獨立學科逐步開展起來以後,一些戲曲研究家開始注意了戲曲史料、論著的搜集整理及輯佚工作,陸續把它們彙編起來,刊刻或排印成書。最早刊印的是1917年武進董康輯刻的《讀曲叢刊》,通行本收入元代鐘嗣成《錄鬼簿》等古典戲曲史料、論著7種,系採用善本重新刻印。其後有海寧陳乃乾於1921年、1952年先後編輯了《曲苑》和《重訂曲苑》,系據《讀曲叢刊》影印,又做了補充,後出的《重訂曲苑》,已增收到20種1932年上海正音學會又據《曲苑》,《重訂曲苑》加以“增訂”,擴充為26種,出版了排印本的《增訂曲苑》。校印不精,舛誤較多。1940年江都任二北又編輯了《新曲苑》,它是“輯坊間《曲苑》一書所未收之曲話、曲韻”而成的,共收35種,由中華書局排印出版。隨著戲曲研究的深入,戲曲史料彙編工作逐漸走向專門化和系統化。例如,為適應研究北京戲曲流變、發展的需要,出現了一批專門匯印清代和近代北京戲曲史料的書。其中,有至德周明泰(志輔)於1932年輯錄的《〈都門紀略〉中的戲曲史料》、《道鹹以來梨園系年小錄》、《五十年來北平戲曲史料》。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988 元, 優惠價:87 5210
小戲大做:民俗中的庫下採茶戲(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周功清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精裝
本書為溫州知名學者周功清的學術專著,十五萬字。作者通過對庫下村田都元帥信仰及採茶戲的調查,展示了田都元帥信俗背景下採茶戲的起源、發展及展演過程,從其戲俗結合的特點揭示庫下採茶戲作為一種祭祀戲劇的特徵,闡述了在民間宗教信仰和迎神賽會等民俗背景下,“小戲”何以能“大做”的過程和緣由。作者文筆樸實,資料翔實,結論明確,富於學術出版價值。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滬劇藝術大觀(卷一):圖文彙編(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滬劇藝術傳習所(上海滬劇院)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精裝
本書為上海滬劇院70周年紀念圖書,內容包括滬劇流派介紹、主創漫談、舞美製作、經典劇目劇照、演職人員簡介等,把上海滬劇院在坎坷中不斷奮進、守望中不斷突破的70年,真真實實地告訴給新老觀眾,更告訴給年青人,並飽含著希望、信念、勇擔使命,繼往開來。上海滬劇院走過了風風雨雨的70年,多少故事,多少記憶,多少人,一一浮現。一代代藝術家滿懷著對滬劇藝術的熱愛和忠誠,將自己的青春揮灑在台前幕後,創造了一系列琳琅滿目的滬劇作品和風采動人的藝術形象,為上海城市的發展,為時代精神的傳遞,繪影留聲,銘刻風華。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388 元, 優惠價:87 2078
多元吸收與融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吳波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平裝
本書旨在聚焦越劇表演藝術,對越劇表演藝術發展演變進行梳理和研究,試圖從越劇表演藝術發展的歷史主體脈絡入手,分析論證越劇表演藝術發展中吸收與融合的規律。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川劇藝術家口述史:梅花獎得主卷(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萬平; 君文錢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4/02/01 裝訂:平裝
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旨在表彰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戲劇演員。自1983年第一屆至2015年第二十七屆“梅花獎”評選中,川渝兩地共有24人30次獲得“梅花獎”。本書收錄了24位獲得“梅花獎”川劇表演藝術家的口述歷史。全書採用現場採訪的方法,將獲獎川劇藝術家的學藝經歷、代表劇目、流派傳承等,用“實錄”的方式記錄保存下來,探討川劇藝術發展創新的歷史,總結戲曲表演藝術家成長成材的規律,彙集川劇表演藝術家的獨特體驗,為川劇基礎理論建設提供鮮活生動的史料實證,為中國戲曲表演體系建設和戲曲藝術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提供川劇的歷史經驗和學理性分析。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80 元, 優惠價:87 418
閩戲掠影(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楊秀暉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2024/01/01 裝訂:精裝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48 元, 優惠價:87 303
淮劇在靜安的鎏金歲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市靜安區檔案館; 上海市靜安淮劇藝術家周筱芳流派促進中心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淮劇發源于蘇北江淮地區,誕生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1906年淮劇傳入上海,浸潤在海派文化的環境中,成為海派文化的一員,是上海市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靜安區檔案館保存了大量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淮劇檔案。為進一步普及淮劇文化,講好靜安淮劇故事,靜安區檔案館與靜安淮劇周筱芳藝術流派促進中心聯合編著《淮劇在靜安的鎏金歲月》一書。全書共分為歷史篇、藝術篇、劇目篇、人物篇、追憶篇、傳承篇、紀實篇,對淮劇在靜安的歷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歸納和條理化整理,從各個側面詳盡記述了淮劇的藝術特色和發展脈絡。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92 元, 優惠價:87 428
金錢板(簡體書)
滿額折
本書以萬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錢板”為焦點,較為全面、系統地對金錢板這一經典曲藝項目進行了認真研究:第一章為金錢板的起源與發展,以歷史文獻為基礎,論述了金錢板的起源及從清到民國及現代等各個時期的發展概況;第二章為金錢板的藝術特色,分別從唱詞、音樂、唱法、表演四個方面進行了總結,並對金錢板的流派做了一定介紹;第三章為金錢板的文化特點,主要從民俗學角度出發,分析金錢板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地域、社會、語言、文化等因素影響,最終形成了地域性與鄉土性、群體性與個體性、生活性與娛樂性、傳承性與傳播性、穩定性與變異性等相輔相成的特點;第四章為金錢板的社會功能,分析了金錢板社會功能兼具的民俗功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第五章為金錢板的保護傳承和創新利用,對金錢板的傳承意義、現狀和未來發展作出了分析;第六章為金錢板作品與學術成果,選錄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金錢板作品和研究金錢板的學術成果。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76 元, 優惠價:87 501
儺言藝語:儺戲面具藝術的傳承與創造性轉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黃朝斌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平裝
儺文化是古老的文化形態,凝聚著中華民族內在的精神特質。儺面具作為儺文化的外在表徵,無論是在民族學、民俗學、宗教學、文化學,還是在藝術學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對中華各民族的儺面具進行挖掘和整理,讓傳統文化散發出應有的魅力,既是文化傳承的需要,也是讓傳統民間藝術“活化”的內在需求。本書把儺面具置於藝術學的視角,分別從溯源篇、紛呈篇和再造篇三個部分入手,對儺面具的源流、內涵、材料、造型和功能等方面展開研究,闡釋與揭示儺面具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並以此為基礎,對儺面具藝術的圖式語言進行設計與再造,找尋其歷史傳統與現代生活的聯繫,強化其參與和改造生活的力量,從而實現傳統美術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94 元, 優惠價:87 517
梁山燈戲(簡體書)
滿額折
《梁山燈戲》,是“重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叢書”中的一本。梁山燈戲是一種融“玩燈”和“秧歌戲”於一體的藝術形式,是誕育于重慶市梁平區的地方戲曲,又有梁山調、胖筒筒調、端公戲、包頭戲之稱。梁平舊名梁山,故稱梁山燈戲。本書研究了梁平區當地的人文歷史、地理環境、風土民俗及梁山燈戲的演變情況、發展傳承等。梁山燈戲是梁平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形式,是梁平人民智慧與文明的結晶,對它的保護、傳承與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74 元, 優惠價:87 412
作者:傅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精裝
20世紀初,戲曲研究作為文學藝術的獨立學科逐步開展起來以後,一些戲曲研究家開始注意了戲曲史料、論著的搜集整理及輯佚工作,陸續把它們彙編起來,刊刻或排印成書。最早刊印的是1917年武進董康輯刻的《讀曲叢刊》,通行本收入元代鐘嗣成《錄鬼簿》等古典戲曲史料、論著7種,系採用善本重新刻印。其後有海甯陳乃乾於1921年、1952年先後編輯了《曲苑》和《重訂曲苑》,系據《讀曲叢刊》影印,又做了補充,後出的《重訂曲苑》,已增收到20種1932年上海正音學會又據《曲苑》,《重訂曲苑》加以“增訂”,擴充為26種,出版了排印本的《增訂曲苑》。校印不精,舛誤較多。1940年江都任二北又編輯了《新曲苑》,它是“輯坊間《曲苑》一書所未收之曲話、曲韻”而成的,共收35種,由中華書局排印出版。隨著戲曲研究的深入,戲曲史料彙編工作逐漸走向專門化和系統化。例如,為適應研究北京戲曲流變、發展的需要,出現了一批專門匯印清代和近代北京戲曲史料的書。其中,有至德周明泰(志輔)於1932年輯錄的《〈都門紀略〉中的戲曲史料》、《道鹹以來梨園系年小錄》、《五十年來北平戲曲史料》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4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