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出版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普魯士新教傳教士郭實獵(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編譯的《萬國地理全集》佔有一席重要地位。這部1844年由香港刊行、「世所鮮見」(魏源語)的世界地理書,在清廷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二三年後,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它闖進儒家典籍牢固統治的晚清士人學者的閱讀世界裡,成爲一扇軒敞的窗牖。它拓寬
在中國近代出版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普魯士新教傳教士郭實獵(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編譯的《萬國地理全集》佔有一席重要地位。這部1844年由香港刊行、「世所鮮見」(魏源語)的世界地理書,在清廷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二三年後,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它闖進儒家典籍牢固統治的晚清士人學者的閱讀世界裡,成爲一扇軒敞的窗牖。它拓寬
史景遷史學研究起始之作,開啟西方漢學新面向。細膩書寫康熙寵臣曹寅的家族興衰,反映清朝政治、財經、社會等多元面向,立體再現康熙盛世的浮世織錦。曹寅作為康熙皇帝的家奴,以歸順旗人的漢人身分,遊走滿漢二元社會,署理攸關稅收的兩淮鹽政與御用供給的江寧織造,聲勢日隆,其一生仕途和家族起落與康熙密切相關。史景遷企圖透過曹寅來反映康熙的統治手腕與清初政經社會面貌,也重構曹雪芹筆下《紅樓夢》背後的曹家真實景況。本書為史景遷師從明清史學家房兆楹所做的博士論文,擺脫以往西方學者著重在西方因素影響東方歷史的研究觀點,重新觀察明末清初中國社會的滿漢關係與社會變革。本論文榮獲珀特爾論文獎(the John Addison Porter Prize),不僅是史景遷一生學術著作的起點,也為中國近現代史學研究提供新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