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藝術未必美Good art may not be beautiful 一個世紀之前,美被視為藝術的最高標的,甚至是藝術造詣的同義語,幾乎是一致公認的事。然而,時至今日,美之為物卻成了一種美學的罪惡,作品只要稍有追求美的嫌疑,藝術家就會成為評論家交相撻伐的對象。 然而,在過去幾年當中,卻有一些藝術家、評論家與權威人士站了出來,開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美。討論的結果經常莫衷一是,在藝術權威人士的
美國著名思想家、法理學家 德沃金著作宗教自由只跟信哪個神或是否信神有關嗎?什麼是宗教,什麼是神之所在?什麼是死亡,而什麼又是不朽?究竟是神創造了宇宙?抑或,神就是宇宙?面對這樣的大哉問,或許僅能以「只有上帝曉得」(God knows)一語回答,但是當人們這麼回答問題時,是指他們認為該問題無人能回答。意即:假設如果上帝存在(If a god existed),祂就會知道任何人都不知道的事情。這樣的用
暢銷不輟《上癮五百年》(Forces of Habit)作者最新力作「上癮史」標竿著作,全球享樂革命的悠久歷史,深入研究、高度可讀,最重要而豐富的擴充。《上癮五百年》作者、美國北佛羅里達大學歷史學教授大衛.柯特萊特(David T. Courtwright)新書來自一位著名的成癮專家,一個挑釁性的、獨特的權威歷史,講述了複雜的全球企業如何將人類大腦的獎勵中心作為目標,驅使我們上癮,從止痛藥到大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