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80)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8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64)
無庫存 (16)
商品定價

$200~$399 (18)
$400~$599 (29)
$600~$799 (13)
$800以上 (20)
出版日期

2025年 (11)
2023~2024 (54)
2021~2022 (15)
裝訂方式

平裝 (77)
精裝 (3)
作者

伊藤邦武、山內志朗、中島隆博、納富信留等 (10)
派崔克.拉登.基夫 (3)
劉志偉 (2)
約翰.莫切里 (2)
黃惠君 (2)
伊安.摩里士 (1)
伊安.摩里士、吉姆.修托 (1)
伍迪‧艾倫 (1)
保羅.約翰遜 (1)
克雷格‧惠特洛克 (1)
克雷格.惠特洛克、內利.拉胡德、吉姆.修托 (1)
加斯東.巴舍拉 (1)
千代尼 (1)
喬丹.桑德 (1)
喬治‧派克 (1)
喬治.派克、馬克.萊文 (1)
塔布拉答 (1)
夏琳 (1)
多明尼克.巴依尼 (1)
大伴家持、紀貫之 (1)
出版社/品牌

黑體 (80)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80筆商品,1/4頁
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
滿額折
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11/16 裝訂:平裝
2019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2019年喬治.歐威爾獎2020年亞瑟.羅斯圖書獎金獎2019年歐巴馬最愛書籍《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近九千讀者4.6顆星好評Goodreads逾八萬讀者4.5顆星好評「1972那年,三十八歲的寡婦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膝下十子,蒙面入侵者在貝爾法斯特將她從家裡強行帶走。這本書是步調如小說般緊湊的精密報導,基夫以麥康維爾的謀殺案為主軸,牽引出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他訪問了衝突雙方的參與者,將那個時代悲劇的毀滅與虛耗轉化成鏗鏘有力、引人入勝的長篇故事。」──《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綁架案,可說是北愛問題血腥衝突中極惡名昭彰的事件之一。當地人都知道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簡稱IRA)是幕後主謀,但是在恐懼與為理想癡狂的氛圍下,沒有人敢挺身而出。2003年,北愛爾蘭簽下協議換取得來不易的和平五年後,一處海灘上尋獲了一具人類骨骸。麥康維爾家的孩子一聽說死者的洋裝上別有一個藍色安全別針,就知道那正是他們的母親。因為家裡孩子眾多,她總是隨身別著別針,方便固定尿布或破損的衣物。 派崔克.拉登.基夫這本令人著迷的著作,書名啟發自北愛爾蘭詩人薛穆斯.希尼(Seamus Heaney)的詩作〈無論說什麼,說了等於沒說〉(Whatever You Say, Say Nothing),敘述北愛爾蘭充滿怨恨的衝突與其後續影響。全書以麥康維爾案開場,描寫受到血腥游擊戰摧毀的社會,而這場戰爭的後果從未得到重視。殘酷的暴力衝突,不僅讓麥康維爾家的孩子留下永遠的創傷──苦苦盼到的和平與愛爾蘭統一的目標差距甚遠,讓愛爾蘭共和軍的成員滿腔怒火,而其犯下的殺人罪行究竟是可以被合理化的戰爭行為?還是單純的謀殺? 《什麼都別說》以令人驚嘆、錯綜複雜的手法描寫北愛爾蘭惡名昭彰的殺人事件與其破壞力極強的後果,用文字編織出一個充滿熱忱、背叛、復仇和悲痛的世界。書中栩栩如生記錄了激進又魯莽的愛爾蘭共和軍恐怖分子,如桃樂絲.普萊斯(Dolours Price),年紀輕輕就在倫敦發動炸彈攻擊、揪出必須處死的告密者。還有令人聞風喪膽的共和軍精神領袖「黑人」布蘭登.休斯(Brendan Hughes)、英國陸軍的間諜遊戲和見不得光的陰謀,以
庫存:1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閒談:約翰.伯格的語言筆記
滿額折
作者:約翰.伯格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平裝
約翰.伯格生前最後作品之一「口語是身體,是活物,它的外形容貌來自言詞,它的臟腑功能涉及語言學。而這個生物的家不只是那些可以言說的,更是那些不可言說的。」「一直以來,書寫行為對我至關緊要;它幫助我理解事物,延續人生。不過,書寫其實是分支,衍生自某個更深刻、更普遍的事物──我們和語言本身的關係。而這幾則筆記的主題,正是語言。」 約翰.伯格是一位熱愛並全身投入寫作的作家,他勤於筆耕,盡可能每天寫作。他的寫作浩繁多元,批判色彩濃厚,對藝術、社會、政治議題的看法也獨具一格,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評家之一。他的作品徹底改變了我們理解視覺語言的方式。 《閒談》這本小書在伯格過世前一年(2016)出版,意義非凡。在本書中,他書寫了語言本身,語言如何與今日的思想、藝術、歌曲、說故事和政治論述相關,內容也涉及勞作、回憶、苦難、希望、共同生活甚至對鳥鳴的聆聽。書中收錄伯格自身的素描、筆記、回憶和省思,主題從卡謬、羅莎.盧森堡、卓別林到全球資本主義,無所不包。 《閒談》一書帶我們關注「基本、真實且迫切的事物」。
庫存:4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台灣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台灣80年代文化狂潮集錦之作)
滿額折
作者:王俊傑; 黃建宏-主編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台灣八○年代的文化精神,奔流在每個人的血液裡以各種拼裝式的自我啟蒙技術,一起想像台灣的「前衛」 從八○個關鍵詞出發,領略台灣狂飆八○年代風起雲湧的文化造型運動。 看創作者如何自我啟蒙,蓄積並傳遞新潮知識,以有限的資源,協力創造,不斷實驗,打造屬於台灣就地創生的美學靈光。全書跨足思潮出版、視覺藝術、劇場、動態影像與文學五大領域:18組關鍵詞群,用知識拼裝對世界的想像80個特選關鍵詞,還原台灣文藝的生態環境161張圖景照片,直擊前衛表達的作品現場204位人名索引,追蹤跨域人獨步全書的足跡364個基礎關鍵詞,打造台灣八○跨域的同心圓圖 本書是對於台灣八○年代感性意志的地誌學進行了初步描繪,示範性地標示出更多回溯到社會關係與歷史關聯性的節點,並嘗試凸顯出八○年代如何同時顯現出對於台灣整體發展和台灣特質匯集的重要性與不可取代性。而這個「前全球化」與「前資訊社會」並俱,並衍生出各種協作、實驗、融合和斷裂,以及激昂的個體能動性的不可取代性。 在台灣八○年代現當代藝術歷史、實踐與展演的特殊處境下,包含政治對於藝術文化的決定性影響、資源流動對於網絡的塑形、個體堅持的創造性工作,對於歷史變動的重要性、人與人的協作在未系統化狀態下展現的能動性、與後殖民狀態共生下衍生的潛殖倫理等等。 了解台灣八○年代文化狂潮的集錦之作!從跨領域關鍵詞池與關鍵詞群描述所添補之關鍵詞,區分人名、團隊、作品、展演計畫、事件、媒體,在364個關鍵詞的基礎上,進行書衣海報上的同心圓疊層圖繪製,並選取出交集度最高或具跨領域代表性之八○個關鍵詞,進行詞條書寫與研究開展。 由此,以人之間的協作和創新實驗,重新勾勒出台灣八○年代不同領域的樣貌,認識該時代社會與文化動力背後的「跨域人」。
庫存:3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革命前的寧靜:激進想法的起源,往往在意料之外
滿額折
作者:蓋爾.貝克曼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6/07 裝訂:平裝
一封封書信和地下刊物,如何成為革命的發動機?臉書和推特又如何限制人們的想像力?本書帶你穿越時空,回到11個歷史現場探索種種激進想法,透過不同媒介迸發的時刻。 改變人們思想意識的革命,究竟是轟轟烈烈的,還是緩慢孕育的?美國資深媒體編輯蓋爾.貝克曼試圖告訴你,推動革命的想法,其實更常是在安靜私密的空間中交流成形的。革命先驅們在狹小隱蔽的角落竊竊私語、構築理想,並慎重討論如何實現他們的目標。而人們為求變革所運用的媒介科技,往往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本書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考察人們如何用各種不同的媒介交流互動、一點一滴地醞釀革命。從17世紀推動科學革命的信件往返,到1830年代的英國工人爭取投票權的請願書,再到百年後非洲的黃金海岸反抗殖民者的報紙,1990年代讓女性發出憤怒之聲的小誌,乃至新冠疫情大流行時,流行病學家和醫師在無能政府的陰影下,利用通訊軟體來自救。 在本書描繪的11個歷史現場中,都揭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社會運動──從去殖民化到女性主義──皆是在相對封閉的關係網中形成的,這個私密的人際空間令某一個群體能孕育出之後廣泛傳播的概念和思想。然而,本書也敲醒警鐘:當下由社群媒體主導的世界,正令這樣的空間加速消逝,也導致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和「黑人的命也是命」等運動未能發揮其潛力而功虧一簣。 本書如同一場精彩的媒介與社會運動辯證之旅,除了讓我們重新思考過往媒介所蘊含的核心價值,也為社會變革的出路指明了方向。※本書聚焦11個歷史場景,在此先睹為快:‧1635年,法國的天文學家佩雷斯克用成千上萬封「信件」召集分散各地的人們觀測月食,成功測量經度並重繪了世界地圖。‧1839年,英國的憲章運動領導人歐康納募集了百萬名工人連署的「請願書」,為工人普選權的實現打下基礎。‧1913年,義大利的未來主義者提出一份又一份充滿想像力的前衛「宣言」,激發藝術家米娜.洛伊也寫下《女性主義宣言》。‧1935年,在非洲的英屬黃金海岸,由當地人創辦的《西非時報》和《非洲早報》,吹響了非洲民眾反抗殖民統治的號角。‧1968年,蘇聯的異議分子娜塔莉亞.戈巴涅夫斯卡亞藉由秘密傳遞地下刊物「薩秘茲達」,記錄極權的暴行並散播人權的種子。‧1992年,美國的年輕女孩們透過拼貼自製「小誌」,向主流社會和男性主宰的龐克音樂界發出桀驁不馴的「暴女」之聲。‧1985年,一群舊金山的科技宅在網路上創造了史上第一個虛擬社
庫存: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賓.拉登文件:蓋達組織、其領導人與家庭的真相
滿額折
作者:奈莉.拉胡德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5/31 裝訂:平裝
恐怖主義問題專家揭開蓋達組織的秘密史從911到賓.拉登之死,基地組織的內部真相 2011年5月1日,美國特種作戰部隊(SOF)突襲奧薩瑪.賓.拉登位於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基地,並從基地二樓「電腦和電子設備」中找到近六千頁的阿拉伯文的文件。正如我們在《60分鐘》節目中看到的,特種作戰部隊在阿伯塔巴德的行動中用了額外的18分鐘收集了賓.拉登的文件,蓋達組織的真相由此暴露了出來──從911事件到賓.拉登之死,蓋達組織的機密內幕。 事實上,奧薩瑪.賓.拉登最害怕的不是被俘或死亡,而是蓋達組織的秘密被曝光。 《賓.拉登文件》是作者奈莉.拉胡德針對蓋達組織解密的內部通信和文件所做的研究。這些文件涵蓋賓.拉登與同僚的內部通信,以及他的個人反思。賓.拉登將電子文件保存,透過熟識可信的快遞員傳遞訊息,與家人和其他基地組織成員進行交流。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篇講述2001至2011年遭受重創的基地組織之情況,第二篇著重於2004至2011年基地組織與相關組織的關係,第三篇則是賓.拉登家庭與相關人員的情形。重組這些文件,可以讓我們對基地組織有全面的理解──不僅有機會一睹九一一恐攻的幕後設想,以及其他未實現的恐攻計畫;也可以藉此一窺基地組織與其他附屬與結盟組織間的運作方式、並展現基地組織與伊朗、巴基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與敵意。美國入侵阿富汗對基地組織造成重創,這些文件也揭露了賓.拉登當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對他的家庭帶來的衝擊。 本書也呈現我們在911恐攻後過於高估基地組織的實力,基地組織領導人也透過宣傳,將自己誇張或等同於全球聖戰運動的主導勢力。其實過去我們並不了解,在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後幾個月裡,基地組織的實力就已嚴重耗損,甚至困難到無法實質控制和影響全球相關聖戰組織的情況。《賓.拉登文件》填補過去二十多年恐怖主義的實務研究,勾勒出二十一世紀初全球聖戰的興起與發展景致,並立論有據。 這是一本具開創性的著作,拉胡德透過賓.拉登自己和他的家人及最親密的伙伴的話語,介紹有關蓋達組織的第一手資料,向讀者揭示了一個與我們以為的情況截然不同的故事。
庫存:1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滿額折
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3/02 裝訂:平裝
2021年歐巴馬總統最愛書籍巴美列.捷福獎非虛構寫作獎《紐約時報》暢銷書《時代》雜誌百大好書亞馬遜近一萬讀者4.7顆星好評Goodreads逾七萬讀者4.6顆星好評 因慈善事業聞名的薩克勒家族,利用鎮定劑煩寧(Valium)積累大量財富,其聲譽卻因疼始康定(OxyContin)而毀於一旦。本書出自《什麼都別說》(Say Nothing)一書的暢銷得獎作者之手,勾勒出薩克勒家族三代宏大且具毀滅性的故事。 薩克勒家族的歷史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巴洛克式的私人生活、激烈的財產糾紛、會議室中的拳腳相向、光彩奪目的藝術收藏、馬基維利式的法庭謀略,以及利用金錢來美化名聲,並擊潰那些較無權勢之人。 許多知名機構的牆上都飾有薩克勒家族之名,如哈佛大學、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牛津大學和羅浮宮。薩克勒是全世界極度富有的家族之一,但他們的財富來源並不透明,後來人們發現,薩克勒家族負責製造並銷售一款大賣的疼始康定,正是這款藥促成了美國鴉片類藥物的危機。 《疼痛帝國》的故事始於同為醫生的三兄弟,雷蒙德、莫蒂默和精力充沛的亞瑟.薩克勒,他們撐過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窮困潦倒及駭人聽聞的反猶太主義。亞瑟曾在一間野蠻的精神病院工作,他找到了更好的治療方式,並針對藥物治療進行創新的研究。他在廣告行銷方面也很有天分,尤其擅長行銷藥品,還買下一間小型廣告公司。 亞瑟為鎮定劑煩寧發想出一套行銷策略,而打下薩克勒家族的財富基礎。他收購一間藥廠,即日後交由雷蒙德和莫蒂默經營的普度佛雷德里克公司。從此,三兄弟開始蒐集藝術品、妻子,以及世界各地的豪華住宅。他們的子孫都含著金湯匙長大。四十年後,雷蒙德的兒子理查負責經營家族企業普度製藥。他們研發出一款鎮靜效果更強的鴉片類藥物疼始康定,攏絡醫生並影響食品藥物管理局,更藉此淡化該藥品的成癮性──這些正是亞瑟.薩克勒為銷售煩寧而開創的一套無情的行銷模式。日後疼始康定創造了約三百五十億美元的收益,而且引發一場公眾衛生危機,導致數十萬人喪命。《疼痛帝國》按時序記述針對薩克勒家族及其底下公司的調查,還有他們為逃避責任而不惜一切代價祭出的法律手段。 《疼痛帝國》是一部敘事性報導寫作的傑出作品,內容詳盡而引人入勝,描寫美國第二個鍍金時代下的越軌行為,研究超級菁英為免受懲罰而想盡辦法鑽尋法律漏洞的現象,並不斷深入調查薩克勒家族萬貫家財的背後,那赤裸裸的貪婪及漠視人類的苦難。
庫存:2
定價:700 元, 優惠價:9 630
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
滿額折
作者:麥可‧里德; 傑克‧康寧漢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07/27 裝訂:平裝
麥可.里德(Michael Leader),專業作家、廣播人與重度吉卜力粉絲。他的文章散見於《視與聽》(Sight & Sound)和《白色謊言》(Little White Lies)雜誌,也可在Podcast節目《真理與電影》(Truth & Movies)聽到他的聲音。他是小點工作室(Little Dot Studios)的資深製作人,也是英國廣播公司(BBC)iPlayer迷你紀錄片系列作品Inside Cinema、Inside Game的監督。傑克.康寧漢(Jake Cunningham),從事電影和廣播相關工作的作家與製片。他在小點工作室的製播內容聚焦於電影的Podcast節目和評論影片。他曾與第四頻道(Channel 4)、柯松電影院(Curzon Cinemas)和英國獨立電影獎(British Independent Film Awards)一起製作Podcast;並為英國廣播公司、《白色謊言》雜誌撰寫電影文章。李達義,影視相關文化工作者,曾於美國和法國學習電影,在影評、電影電視劇本、影視教學均有涉略。譯有《解讀好萊塢:電影的空間與意義》、《完全型男手冊》、《簡單的心》等。本書特色《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結構解剖:本書內容涵蓋電影背景介紹、資訊補充小邊欄、導演與製作人訪談、相關文章節錄、各種吉卜力相關的小道消息、影迷式分析與點評、電影海報、劇照、幕後花絮……應有盡有,是骨灰級吉卜力影迷傾盡全力、進入吉卜力魔法世界的探險報告書!收錄豐富的圖文內容:◎採訪吉卜力的重要推手、天才導演、新晉主創、技術人員的訪談內容整理,各自暢談幕後製作祕辛。◎匯整每部吉卜力電影的創作動機、製作過程、發行、導演後記和影迷評價。◎為吉卜力全集24部電影提供從風格、故事到動畫技術的專業影迷評論。◎收錄近200張精美電影劇照、工作照、手稿、原版海報。吉卜力堪稱是日本動畫界的「兵工廠」,當今一線動畫家都曾為吉卜力賣命:◎為什麼宮崎駿看完庵野秀明所畫的分鏡表,便立即決定將《風之谷》最重要的段落交付給他?◎原來《魔女宅急便》的導演並非宮崎駿,而是日後製作出《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的片渕須直,為何臨時換將?◎西村義明為了協助高畑勳作品《輝耀姬物語》的前期製作,前後竟花了他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時間!◎細田守為了守護自己作品的風格與原創性,最後不得不退出《霍爾的移動城堡》的製
庫存:1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滿額折
作者:約翰‧莫切里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03/30 裝訂:平裝
莫切里以畢生奉獻的烈焰燃起音樂之愛,引導讀者以全新的方式聆聽古典音樂。 為何聆聽古典音樂?如何從聆賞體驗中得到最多收穫?在本書中,指揮家約翰.莫切里以畢生的經驗、淵博的知識、深刻的理解,以及令人感同身受的鑑賞力,回答了這些問題。 莫切里是李奧納德.伯恩斯坦的門生,兩人曾經共事十八年;他也是在世界各地巡演、錄製唱片的知名指揮家。莫切里發行的唱片超過八十張,曾獲葛萊美獎、東尼獎、奧利佛獎、戲劇桌獎、告示牌音樂獎、座艾美獎、金叉獎及德國錄音評論獎等獎項。在書中,他協助我們從古典音樂中獲得快樂和喜悅。他首先帶領我們略覽誕生於古希臘的音樂傳統,如何被羅馬帝國接納,隨後吸收來自全球各地的養分,形成從日本到玻利維亞都接受的古典音樂。接著,莫切里細談音樂,幫助我們理解欣賞古典音樂時所聽見的內容為何:作品如何透過聲音隱喻表達人類最深層的感受與情緒、如何承載歷史痕跡,以及每一場獨特的音樂會經驗如何一再刷新我們對作品的看法。 本書樸實無華、文筆優雅,極具啟發性,適合愛樂人、入門者,以及所有期待在心中燃起音樂之愛的讀者。
庫存:2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戰爭憑什麼:從靈長類到機器人的衝突與文明進程
滿額折
作者:伊安.摩里士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11/02 裝訂:平裝
戰爭如何改變我們的社會?《西方憑什麼》作者對戰爭史博學精深且具挑戰性的探索賈德.戴蒙:「伊安.摩里士將重大歷史化為有趣易懂的章節,確立了自己的大師地位。」 戰爭究竟會帶來什麼?在這本熱情洋溢、妙趣橫生,涵蓋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理學、演化生物學、技術與軍事學說的傑作裡,著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伊安.摩里士回顧人類史上15000年戰爭驚悚、扣人心弦的故事,超越了戰鬥與殘暴,進而揭示戰爭對世界的真正影響。 戰爭往往是慘絕人寰、令人深惡痛絕,反戰神曲〈戰爭!〉唱道:「戰爭!……戰爭好在哪?一點都不好。」然而,摩里士在本書中引用了歷代學者與哲學家廣泛而大相逕庭的觀點,並提出了獨特且令人信服的論點,揭示戰爭實際上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從考古學、歷史學和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就某方面而言戰爭其實對人類有所助益。石器時代的人生活在狹小、爭鬥的社會中,有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機會死於暴力;相形之下,二十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廣島原爆和大屠殺,卻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死於暴力。摩里士的解釋是:人類僅靠戰爭就創造出更龐大而複雜的社會,這些社會由政府統治,杜絕了內部暴力。聽來荒謬,但戰爭卻讓世界更安全,促使世界各地的人們變得更富裕;儘管戰爭所帶來的益處和進步是意外造成的,然而摩里士的舉證啟發人心、扣人心弦,而且大膽無畏。本書的內容啟迪人心,詳盡又包羅萬象,輕鬆又極其嚴肅,對於視戰爭為普世災難的人而言,本書將顛覆他們對歷史進程的思考方式。 戰爭一直是歷史上最難以解釋的悖論,透過長達一萬五千年的戰爭史研究,摩里士主張:未來半世紀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期。如果人類能夠挺過這一關,終結戰爭的古老夢想或許能夠實現。摩里士也提出忠告:唯有先理解戰爭的真正意義,才能釐清戰爭會將人類的未來帶往何處。
庫存:1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菲律賓與古巴的美國情結: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古巴(普立茲獎)(2冊套書)
滿額折
作者:江懷哲; 艾達.費瑞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5/13 裝訂:平裝
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從殖民統治到強人杜特蒂,群島國追求獨立、發展與民主的艱難路》怎樣的歷史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菲律賓?本書梳理菲律賓政治發展的過去與現在,翻新一般人對菲律賓歷史的刻板印象。「不知如何回首來時路的人,永遠不會抵達目的地。」――「菲律賓國族英雄」荷西.黎剎(José Rizal) 2016年,菲律賓人民選出民粹強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為他們的總統,震撼了全世界。我們該如何理解杜特蒂所帶來的諸多爭議現象,其起源與發展過程又是如何?究竟是怎樣的歷史與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菲律賓,並提供了杜特蒂當選且民調持續居高不下的條件? 以上的提問正是本書寫作的目標。多年來,本書作者對於菲律賓的追蹤熱情轉換成書寫群島國的動力,透過梳理菲律賓政治發展的過去與現在,不但翻新了過去一般人對菲律賓歷史的刻板印象,也鋪陳了我們對理解杜特蒂所必備的脈絡。 本書敘述菲律賓自殖民時期以降的政治發展,從西班牙時期、美國時期談到獨立後的菲律賓共和國,觀察其波折多舛的命運,及民主化後的各樣新舊挑戰,最後總結於杜特蒂時期的尾聲。書以三個部分構成,包含了製造菲律賓(菲律賓之所以是菲律賓的歷史淵源)、打造共和國(菲國歷經威權政治與民主化的糅合與掙扎)、煉成杜特蒂(刻劃強人與後強人時代的菲律賓),深入淺出地呈現菲律賓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菲律賓從殖民時期開始逐步確立「強地方、弱中央」的政治結構,因其助長治理弊病並妨礙重要的變革,而成為菲律賓民眾時而心向民粹或威權政治的根源。所謂「強地方、弱中央」,是指在不同省份、城市擁有顯赫影響力和財富源頭可能來自土地或實業,而政治權力可能源自殖民者拔擢或亂世戰功的各個豪強菁英家族,他們不但壟斷該地地方政府的重要政治職位,還藉由選舉進入菲律賓國會來影響全國政策走向,而導致無論誰想當總統,都需要適度攏絡他們來確保選票。無論誰成為總統,為維持執政穩固,也不容易推動有損各地豪強菁英利益的政策和法案。 正因為如此,菲律賓選民因厭倦豪強菁英政治人物怠慢於變革、甚至助長社會經濟僵局,而在一個個時代中,陸續擁戴美國殖民時期的國族主義強人奎松(Manuel Quezon)、獨立初期的出身平民、強硬反共麥格賽賽(Ramon Magsaysay)、厲行戒嚴統治的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民主化後著名的民粹政治人物埃
庫存:1
定價:1110 元, 優惠價:9 999
穿著Prada的惡魔與最爛助理:ANNA+世界上最爛的助理(2冊套書)
滿額折
作者:艾美.奧德爾; 索娜.莫夫謝相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5/13 裝訂:平裝
《ANNA》揭開時尚教母安娜.溫圖墨鏡下的祕密《紐約時報》暢銷書《彭博社新聞》2022年十大好書她中學輟學,到服飾店工作,只為了追求對時尚的熱愛。她不斷的積累與努力,一磚一瓦建起自己的時尚王國。她的影響力超越時尚圈,總統候選人、好萊塢名導、網球名將都向她求助。她長年頂著捲曲弧度完美的鮑伯頭,用一副墨鏡掩藏所有喜怒哀樂。她的體態從少女時就恆久不變,她還敦促歐普拉為封面拍攝成功減重。她是時尚教母安娜.溫圖(Anna Wintour)。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魔鬼上司米蘭達。米蘭達位高權重,是時尚界的大咖。她專注完美、近乎刁難,讓主角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疲於奔命。這個角色專橫跋扈的形象深入人心,引起觀眾共鳴,也讓梅莉.史翠普一舉奪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這個惡魔上司的原型,就是安娜.溫圖。電影所塑造的形象廣為人知,但那僅是安娜的一部分。本書作者艾美.奧德爾訪談眾多安娜親友、鉅細靡遺地蒐羅資料,從側面勾勒出有血有肉的安娜.溫圖。她不再只是冷酷無情的惡魔上司,也是內向畏縮的少女、青澀的菜鳥編輯、再忙也要陪伴兒女的職業婦女。艾美.奧德爾先追溯安娜.溫圖的家庭與童年,如何促使她日後走上窮其一生追求時尚的道路。安娜1949年出生於倫敦,學生時便深受時尚吸引。她中學輟學投入職場,在服飾百貨打工;又因機緣巧合客串模特兒,第一次登上時尚的舞台。此後,她跨海隻身到時尚聖地紐約闖蕩。在《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萬歲》(Viva)、《精明女人》(Savvy)、《紐約》等雜誌歷練後,她如願登上夢寐以求的《時尚》(Vogue)殿堂,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除了描述安娜在時尚圈中呼風喚雨外,本書也提到她的影響力如何擴及藝術、影視娛樂、政治、體育等領域。歐巴馬曾打算提名她擔任駐英大使;布萊德利.庫柏向他諮詢電影選角;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委託她籌辦慈善募款;小威廉絲與她討論網球……她也不吝透過雜誌,表達自己對性別平權、族群平等等進步議題的支持。安娜工作之外的其他面向也穿插在書中各處。與醫生大衛.薛佛(David Shaffer)共築愛巢後誕下一子一女,即使忙碌而工作步調緊湊,安娜也堅持要抽出時間陪伴子女。雖然在職場中安娜講求效率、不苟言笑,有部屬以「核子溫圖」(Nuclear
庫存:1
定價:980 元, 優惠價:9 882
願在春日花下死:西行短歌300首
滿額折
作者:西行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5/22 裝訂:平裝
櫻花啊,帶我一起散落吧,我心已厭棄這無常世界西行,八百年來日本家喻戶曉的「歌聖」日本文學史繞不開的一座大山收錄《山家集》等經典,中譯本首度問世 西行法師,俗名佐藤義清,是日本平安時代極富傳奇色彩的歌人,公認為日本的「歌聖」。他在23歲時出家,隱遁草庵,雲遊四海,留下約2300首優美的和歌,深深影響了後世的日本文學。 西行的和歌詠讚花月之美,又感嘆世事之無常,他在隱逸修行中自我省思,又糾結於孤獨之境,擺盪於俗與隱之間;西行的一生貫徹「在路上」體驗自然與人生諸般情景,而以「行旅詩人」為人所知,也因其賞櫻、詠櫻之歌數量前所未有且膾炙人口,形塑了日本人的櫻花情結。 本書從西行的傳世著作《山家集》、《聞書集》、《聞書殘集》、《御裳濯河歌合》和《宮河歌合》中,選譯了300餘首短歌,並輔以日文原文、讀音和註解,為目前中文世界最完整的西行譯本。 「西行被譽為『櫻花詩人』,是橫跨平安與鎌倉兩個時代的代表詩人。」——川端康成(作家) 「西行和芭蕉,是自古至今最受歡迎的兩位日本古典詩人。」——久保田淳(日本和歌史權威)
庫存:3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我亦見過了月:千代尼俳句300首
滿額折
作者:千代尼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8/21 裝訂:平裝
水面上——閃電的下襬濕了……江戶時代天才女俳人松尾芭蕉的再傳弟子、太宰治的靈感繆思千代尼最完整的俳句精選集千代尼,又名千代女,是日本最負盛名的俳句女詩人。她是松尾芭蕉的再傳弟子,才華詩情不遜於芭蕉,在俳句幾乎是男性天下的江戶時代,為女性開創了一席之地。她的詩風晶瑩澄澈、如白玉一般,不僅飽富知性之美,更充滿著纖細感性。她以女性視角觀察世界,筆下涵蓋多姿的自然萬象,有情有愛,有聲有色。 千代尼17歲時即以俳句成名,被認為是天才少女,更成為太宰治小說的靈感來源。她在當時女性受限的社會框架裡,仍四處遊歷,拜訪各派俳友,親身感受自然和人間,體悟生命,留下了許多傳頌後世的名句。本書從千代尼創作的約1900首俳句中,精選出300餘首傑作,按照日文原典分成新年、春、夏、秋、冬等輯,並附上原文、讀音及註解,供讀者品味鑑賞。「可是,媽媽,我並不是千代女。」——太宰治〈千代女〉「在我讀過的詩歌形式中,俳句是最美的。」——約翰藍儂(披頭四成員)
庫存:4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ANNA:時尚教母安娜.溫圖的華麗人生
滿額折
作者:艾美.奧德爾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5/08 裝訂:平裝
揭開時尚教母安娜.溫圖墨鏡下的祕密《紐約時報》暢銷書《彭博社新聞》2022年十大好書她中學輟學,到服飾店工作,只為了追求對時尚的熱愛。她不斷的積累與努力,一磚一瓦建起自己的時尚王國。她的影響力超越時尚圈,總統候選人、好萊塢名導、網球名將都向她求助。她長年頂著捲曲弧度完美的鮑伯頭,用一副墨鏡掩藏所有喜怒哀樂。她的體態從少女時就恆久不變,她還敦促歐普拉為封面拍攝成功減重。她是時尚教母安娜.溫圖(Anna Wintour)。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魔鬼上司米蘭達。米蘭達位高權重,是時尚界的大咖。她專注完美、近乎刁難,讓主角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疲於奔命。這個角色專橫跋扈的形象深入人心,引起觀眾共鳴,也讓梅莉.史翠普一舉奪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這個惡魔上司的原型,就是安娜.溫圖。電影所塑造的形象廣為人知,但那僅是安娜的一部分。本書作者艾美.奧德爾訪談眾多安娜親友、鉅細靡遺地蒐羅資料,從側面勾勒出有血有肉的安娜.溫圖。她不再只是冷酷無情的惡魔上司,也是內向畏縮的少女、青澀的菜鳥編輯、再忙也要陪伴兒女的職業婦女。艾美.奧德爾先追溯安娜.溫圖的家庭與童年,如何促使她日後走上窮其一生追求時尚的道路。安娜1949年出生於倫敦,學生時便深受時尚吸引。她中學輟學投入職場,在服飾百貨打工;又因機緣巧合客串模特兒,第一次登上時尚的舞台。此後,她跨海隻身到時尚聖地紐約闖蕩。在《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萬歲》(Viva)、《精明女人》(Savvy)、《紐約》等雜誌歷練後,她如願登上夢寐以求的《時尚》(Vogue)殿堂,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除了描述安娜在時尚圈中呼風喚雨外,本書也提到她的影響力如何擴及藝術、影視娛樂、政治、體育等領域。歐巴馬曾打算提名她擔任駐英大使;布萊德利.庫柏向他諮詢電影選角;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委託她籌辦慈善募款;小威廉絲與她討論網球……她也不吝透過雜誌,表達自己對性別平權、族群平等等進步議題的支持。安娜工作之外的其他面向也穿插在書中各處。與醫生大衛.薛佛(David Shaffer)共築愛巢後誕下一子一女,即使忙碌而工作步調緊湊,安娜也堅持要抽出時間陪伴子女。雖然在職場中安娜講求效率、不苟言笑,有部屬以「核子溫圖」(Nuclear Wintou
庫存:4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追憶上海:一部關於名媛、學者與浪子的家族回憶錄
滿額折
作者:趙孫樹瑩; 趙芝潔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5/02 裝訂:平裝
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現代追尋傳統一部跨越五個世代的家族回憶錄和女性生命史母女的深情對話,再現民國上海的昔日繁華「我的初衷是回到上海找尋回憶,然而,最終是回憶找到了我。」──趙孫樹瑩「我們每個人都帶著一段歷史和一段記憶,承載著幾代人的過往。」──趙芝潔本書由趙孫樹瑩和趙芝潔母女合著,歷經晚清、民國、新中國到當代,橫跨五個世代的家族往事,不僅呈現了1930-40年代民國時期上海的繁華及動盪,也更生動地呈現了中國歷史上獨特的變動時刻。趙孫樹瑩的故事始於1930年代的上海,她出身當地的望族世家,祖父孫直齋和父親孫伯繩是老上海的名流,家族充滿繁華和傳統的氛圍。然而,這樣的家庭並非一帆風順,趙孫樹瑩的父母因情感矛盾而離婚,這成為改變一切的關鍵。在1950年的歷史新時刻,成年的趙孫樹瑩前往香港旅遊,未料到她即將與上海的家族分隔兩地,也永遠失去與父親再次相見的機會。50年後,趙孫樹瑩與女兒趙芝潔回到上海,尋找家族的過去。對趙孫樹瑩來說,自身與家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及繁華與動盪的時代變遷,構成了令她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追憶上海》不僅是一部家族回憶錄,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這個故事帶領讀者回到上海的繁華與動盪,透過趙孫樹瑩家族的往事追憶,深刻地反映那個特殊時期中國的社會風貌。本書對上海的黃金時代有豐富的描述,透過趙孫樹瑩的視角,讀者彷彿回到新舊交替的老上海。★全彩印刷,收錄百餘張珍貴照片,道盡老上海的繁華與往事★榮獲英國紅寶石年度最佳圖書獎、美國《作家文摘》自助出版圖書獎等多項文學和設計獎
庫存:3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古巴(普立茲獎):一部追求自由、反抗殖民、與美國交織的史詩
滿額折
作者:艾達.費瑞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1/31 裝訂:平裝
★ 2022年普立茲歷史獎、洛杉磯時報歷史圖書獎 ★★★ 古巴與美國之間、愛恨交織的百年史 ★★「如此接近,又如此遙遠。我們認為我們了解古巴,但本書揭示我們從未掌握其史詩般壯闊、又經常是悲慘的歷史。艾達.費瑞為我們提供一個透澈的視角,她既不是完全的局內人,也不是完全的局外人,她是一位對古巴及其與美國之間難解的糾葛充滿熱情的人。」──林恩.杭特,《歷史為什麼重要》作者位於加勒比海的古巴,自1492年歐洲探險家登陸以後,歷經西班牙的長期殖民統治,最終在美國的干涉之下,於十九世紀末正式獨立。然而,獨立成功後的古巴,未能擺脫殖民地的地位,反而遭到美國更加全面的控制。因此,在二十世紀中葉,由斐代爾.卡斯楚領導的古巴革命爆發,他在推翻美國統治的同時,也將古巴帶向全新的時刻。在本書中,出生於古巴的美國歷史學家艾達.費瑞,透過其獨到且深富個人情感的筆觸,生動呈現了古巴數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及反抗文化。她指出影響古巴歷史走向的關鍵,便是製糖工業與貿易的發展,以及奴隸制度的興衰。不論是來自歐洲的白人農場主,或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正是在他們追求自由、反抗殖民體制的過程當中,一步步的形塑出今天古巴人不分種族的反抗文化。隨著敘事推進到現代,本書更聚焦於古巴與美國之間複雜而多變的關係上,並貫穿十位美國總統的任期,以及斐代爾.卡斯楚長達五十年的統治。艾達.費瑞透過三十多年的研究,與遊走美國、古巴各地的實地考察經歷,深入探討美國與古巴在各個層面上的密切聯繫,包括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移動、文化上的相互影響、經濟上的互通有無,尤其是政治上從敵對到和解的可能性。艾達.費瑞認為,要講述一部完整的美洲史,必然同時涵括古巴及美國的不同觀點。因此,不論是1492年的哥倫布到來、1898年的美西戰爭或是1959年的古巴革命,本書引領讀者深入古巴歷史中最美好也最黑暗的時刻,將這個島嶼國家的精彩故事融入全球歷史的大格局。艾達.費瑞以其卓越的研究和深刻的見解,為讀者呈現古巴與美國之間,一部關於殖民與奴役、自由與反抗、革命與獨立的宏大史詩。
庫存:2
定價:750 元, 優惠價:9 675
此身放浪似竹齋:松尾芭蕉俳句450首
滿額折
作者:松尾芭蕉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7/01 裝訂:平裝
她擣衣聲如此清澄,北斗七星也發出迴響……俳句永垂不朽的代名詞日本最偉大的「俳聖」松尾芭蕉最精采的俳句精選集俳句是一種源自日本、風靡世界的詩歌,而松尾芭蕉則被譽為「俳聖」。他是古典俳句的第一位大師,也是將俳句藝術推至頂峰的俳人。芭蕉的俳句,既承襲了漢詩、日本和歌的古典傳統,又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質,這種「蕉風」將俳句提升至具有豐厚洞察力與精神內涵的藝術形式。 芭蕉喜愛透過旅行發現新事物,將周遭世界的風景化為筆下妙趣橫生的金句。他歌詠撲通躍入古池的青蛙、滲入岩石的蟬聲、海藻間一閃而過的銀魚、夜裡擣衣的女子……。芭蕉懷抱「風雅之誠」,詩之趣味與生之況味並容,禪機與生機兼具,力求不斷翻新、超越。本書從芭蕉畢生創作的約千首俳句中,精選出450餘首傑作,按年代先後編排並附上原文、讀音及註解,供讀者品味鑑賞。「芭蕉俳句的特色之一,便是視覺之美與聽覺之美的巧妙融合。」——芥川龍之介(日本作家)「俳句是最精練的小說。」——羅蘭.巴特(法國作家、思想家)
庫存:3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二二八民主之路套書(共二冊)二二八反抗運動+光與灰燼
滿額折
作者:黃惠君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2/17 裝訂:平裝
《二二八反抗運動:台灣爭取民主之路(二二八事件75週年增訂版)》「歷經二二八事件的台灣人,究竟身處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十多年前,本書作者在找尋二二八史料時看到一則剪報,二二八事發後第三天《中華日報》的頭版標題「台南市民大會要求立即實施市長民選」,她停留了下來。她意識到群眾的力量,也看到清楚的民主訴求,但更想知道的是,那跳動的歷史主體,那敢將生命燃燒獻祭給台灣的人,為何承受難忍之痛,讓子彈穿過胸膛?他們究竟身處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面臨什麼樣的困境?想改變的又是什麼? 歷史在我們體內隨著血液浮沉,先烈留下的血印在前方引路。十年來她潛入歷史,找尋二二八時人人躍起,在白色恐怖黑幕降臨前,曾經有過的民主響動,激烈、熱情、鋪天蓋地。而統治者長年以光復之姿斷開的日本時代,對二二八世代而言,是同一本未撕完的日曆,沒有一天斷開過。兩種語言、兩種國旗、兩種身分認同,在身分轉換的瞬間,政權的暴力如何加諸於他們身上? 必須重返歷史,了解他們的集體心緒。何以光復歡迎曲變了調,以全面的反抗終結。聽見潘木枝、盧炳欽及陳澄波等人,殉難前站在人民立場講話的聲音。也終於懂得潘木枝的遺書「為市民而死,身雖死猶榮」,是在怎樣的時空飄搖下。而武裝抗爭者的生命本身,就是遺書。他們的遺書,以鮮血書寫。她一字一句打著反抗者的節拍前進,完成「戰鬥曲」、「殉難之愛」等篇章。她為反抗者不屈的靈魂畫下「亡者之姿」,帶二二八受難者重返榮耀。 這本書在二二八過往研究者點起的燭光下前進,有二二八書中罕見的論點,刻劃的力道和文學性也前所未見。《光與灰燼:林連宗和他的時代》(二二八事件77週年增訂版)》 本書為林連宗先生的傳記,描述他生於日本時代擔任律師,開啟台灣平民法律服務之先河。戰後他擔任台灣省參議員,爭取司法權獨立,後擔任制憲國大代表,要求台灣即刻實施縣市長民選,此一訴求成為貫穿二二八事件的改革訴求。 1904年林連宗出生於彰化,父親在繁華的彰化三角公園經營商店,住家旁是八卦山,乙未戰爭的發生地,漢意識留在父親對漢文教育的堅持之中。林連宗早慧,在校成績優異,從進入彰化公學校的第一天,他就走入一個相對進步的大正時代,家庭的漢學教育,與公學校的現代化日式教育雙軌進行。後來考上第一所為臺灣人設置的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畢業後進入《臺灣新聞社》擔任漢文版編輯,1923年總督府逮捕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人士,身在媒體的他目
庫存:2
定價:1000 元, 優惠價:9 900
帝國的野心:十九世紀英俄帝國中亞大競逐
滿額折
作者:彼德‧霍普克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04/27 裝訂:平裝
維多利亞時期的大英帝國與沙皇政權下的俄羅斯帝國,十九世紀兩大帝國在中亞展開的「大競逐」,擘畫了今日地緣政治的面貌。 2021年末美軍撤出阿富汗,阿富汗究竟有什麼重要性,讓美國及之前的大英帝國和沙皇俄國爭相派兵進入?又是什麼樣堅強、剽悍的民族性讓這些外來入侵者灰頭土臉地一一撤出?另一方面,俄羅斯在2022年初進攻烏克蘭,是什麼樣的歷史情懷,讓俄羅斯此一龐大國家長久存在著被包圍的恐懼?不論是阿富汗的戰略位置,或俄國出兵烏克蘭背後所隱含的恐懼,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議題,卻可在十九世紀一場百年競逐中找到源頭。 1819年至1907年英俄兩國簽訂《英俄條約》為止,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強權──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與沙皇治下的俄羅斯帝國,在中亞孤寂的高山和沙漠上進行著一場被稱為「大競逐」(The Great Game)的隱密戰爭。 十九世紀時英俄為了取得通往富饒印度與遠東通道的控制權,從高加索的荒蕪平原纏鬥到中國,穿越荒涼的帕米爾高原和喀拉崑崙山的隘口,並度過熾熱的克爾曼與赫爾曼德的沙漠,然後沿著古老絲路的驛站相互對峙。當中牽扯的民族眾多,從驍勇善戰的阿富汗人,到隱伏沙漠的土庫曼盜匪,再到逐漸衰微的鄂圖曼帝國與滿清,每個民族在這場英俄大競逐的棋盤中,都好似一顆顆身不由己的棋子。 儘管英俄在「大競逐」中都未曾正面交戰,甚至「大競逐」還被譽為君子之爭,但仍難掩其中的殘酷歷史;從英國軍官本恩斯在阿富汗慘遭殺害,到英軍撤出阿富汗時被殘忍屠戮,再到俄軍在阿富汗格克切佩堡壘對土庫曼人展開報復,種種書中提及血淋淋的歷史事件,都難掩「大競逐」百年稱霸戰的血腥味。 《華盛頓郵報》盛讚:「只要是彼德.霍普克出手,沒有故事不精采。」在這本巨著裡,其引人入勝的文字鮮明刻劃著書中角色的性格,也重現了當年兩大帝國間風雲爭奪戰的爾虞我詐。他也透過翔實的學術研究與實地探訪的經驗,捕捉這段歷史的精髓,娓娓道出影響至今的地緣政治實況。大競逐所帶來的劇烈影響,直到今天仍震撼著中亞地區。
庫存:2
定價:850 元, 優惠價:9 765
說故事的人,在療傷的路上:十三組在家與國之間往復的真實故事
滿額折
作者:范琪斐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08/31 裝訂:平裝
在這裡,我們一起聽見真實的人、真實的故事范琪斐30多年採訪生涯以來,最喜愛的作品《說故事的人》入圍2021年《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創造70 萬次收聽,2022年第一季編輯成書,圖文並茂,收錄30張插畫與近50張照片,13組人物故事躍然紙上。 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怎麼生活、怎麼思考、經歷了什麼?這些面向的問題,《說故事的人》在不同的受訪者身上感受到解答。《說故事的人》第一季編輯成書,講了十三組不同的人、不同立場的故事,讓有著精采故事、不被一般主流媒體青睞的人,有說出自己故事的管道。 這些小人物、日常生活的故事,不希望讀者用理性來「判斷是非」,而是期待用心細細「體會」,不同人面對不同的人生,選擇了什麼樣的抉擇與立場。 也許你會說這是別人的「故事」,但許多個故事串起來,這就是屬於「我們的故事」,用理解取代劃分你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能是你的故事!我們當代的故事,它不一定像童話有套路,卻無比真實。 「她的提問循序漸進,看似無招,卻都溫柔地正中要害。」──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接受愛的人,同時也可能是受傷害的人。這些說故事的人,往往回不了真正的家,總是在療傷的路上。 第一個故事,疫情下的人,有的人關在家,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家給人的親密感,被重新定義;有的人住加護病房,家人不願意隔離入院照顧長者,只剩下外籍幫傭願意。 第二個故事,全球化流動之下,外籍幫傭不僅照顧老人,也照顧小孩,然而時間一到便要離開,多年來小孩已把她認作第二個媽媽,這份分離焦慮影響了此後成長的人生。 第三個故事,台灣早年家庭之中小孩成員眾多,很多社經地位不佳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出去當養子養女,孩子來回在寄養家庭與原生家庭之間,兩邊的爸媽可能把他忘掉了,但他從未忘記。 第四個故事,遇到不負責任的父輩,甚至讓自己成為乞丐,孩子對家長的尊敬與失落,如何幻化成為他自己成長的動力,他又如何看待這樣的家庭? 第五個故事,一個家裡,可能不只一個人受傷,因為家內性的侵害,可能受害者不只一個人,當傷害以愛為名,要如何走出來這樣的重重陰霾? 第六到第八個故事,從家的暴力,放大到國家的暴力,白色恐怖時期,不僅冤案頻傳,無法給予歷史正義,而受害者的心理創傷,還可能變相影響自己的下一代,這樣的歷史創傷與代間創傷,療傷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第九個故事,國家暴力從台灣的故事轉往西藏,中共軍事統治鎮壓
庫存:2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 1
  • 2
  • 3
  • 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