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緣起於1980年代在美國爆發的愛滋病恐慌,以及繼發的恐同氛圍和用以壓迫同志的闇櫃知識論。全書兼備文學理論、文本分析與文化研究,結合解構主義、女性主義與同志研究,從既有的性學、性別與性相研究成果中另闢蹊徑,探討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歐美男性經典作品中的同性戀主題。作者由釐清性相定義及性別界說入手。性別研究常以本質論與建構論定義同性戀,賽菊克則以少數化和普遍化取而代之,前者將同性戀視為少數族群,後者則認為同性戀和異性戀都是普遍現象,不過她主張兩種觀點的界線模糊,因此常被主流論述任意移動,以壓制同志。在性別定義方面,她認為同志只愛同性的性別分離主義,以及以性別倒錯為核心的性別過渡模式並非截然分明,而且和少數化和普遍化同性戀定義模式一樣,都並存於同一時期,共構多元的闇櫃知識論,這點和傅科的性相歷史研究相異。作者以前述理論架構,細讀梅爾維爾的《比利.巴德》、王爾德的《格雷的畫像》、亨利.詹姆斯的〈叢林中的野獸〉(“The Beast in the Jungle”)、薩克萊的小說、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以及尼采的著作,藉以映照當代美國恐同文化對同志的壓迫。其深度與廣度獲得學界肯定,許之為酷兒研究開山之作。好評推薦一部心與靈的非凡之作。—《國族》(The Nation)開拓新局,成果斐然。賽菊克鎖定男性性相此一禁忌領域,所揭露的結構令人驚訝。—《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出色的文學批評、文化研究與政治分析之作,以及同志研究發展的里程碑。—《女性書評》(Women’s Review of Books)對梅爾維爾的《比利.巴德》、王爾德的《格雷的畫像》、普魯斯特、尼采、亨利.詹姆斯,以及薩克萊作品的細讀中,充滿敏銳的觀察,將對同性關係根深柢固的恐懼連結到當代對同志的羞辱。—《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本書為馮品佳教授譯寫三十年前所完成的博士論文而成,聚焦女性成長小說及美國族裔女性小說家,以著名女作家摩里森(Toni Morrison)及湯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作品為著眼點,探索美國弱勢族裔女性作家如何透過書寫成長小說,以文本建構身分認同,表達弱勢族裔女性遭遇的成長困境,說明她們身處的社會如何充斥著種族、階級,和性向/性別壓迫,而這些入世族裔女性如何在社會夾縫中求取成長發展之可能。誠如李有成教授在本書序中所言:「《美國族裔女性成長小說》論述傳統成長小說的文類成規之餘,一方面突出族裔女性作家的貢獻,另一方面則刻意援引第二波女性主義的強力介入。這兩方面的合縱連橫,為成長小說注入全新的元素,顛覆了長期以來視成長小說為西方白人中產階級男性的文學實踐的刻板印象。《美國族裔女性成長小說》以互文關係論證兩位女性小說家作品的歸屬情境,同時又自不同作品中歸納出兩位小說家之間的差異〔……〕書中關懷的議題與其理論及方法,對臺灣文學乃至於其他地區華文文學的研究而言,無疑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亦如單德興教授在本書序中所述:「全書進而深入探討兩位作家的美國弱勢族裔女性成長敘事,如何根據特定的族裔與性別的書寫位置,從四個面向修訂並擴大成長小說的傳統:強調被壓抑的記憶;呈現弱勢族裔女性面臨的多重風險;重視成長的過程,而非只專注於結果。」《美國族裔女性成長小說》為作者開始學術生涯之作,在此時重新譯寫,帶領讀者藉由閱讀隨作者經歷成長的過程,在如此飄渺動盪的世代,重新思考自我定位及成長發展之可能。